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精選2篇)作文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精選2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10.08W 次

篇一: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材說明:

這是一首五言絕句,記敘了作者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這首詩融情於景,寓理於事。全詩僅20個字,語言樸素淺顯,言近旨遠,給人啓迪。前兩句寫景,詩人融情於景,營造了景色遼廓、氣象雄渾的意境,顯出詩人襟懷的寬大。後兩句寓理於事,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感悟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能借助拼音認字讀古詩,學寫生字。誦讀詩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教學難點: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設計思路:語文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創新思維。通過鮮明的圖畫入手,創設情景,營造氣氛,主動探求知識,採用直觀教學、情境教學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後由圖入文,圖文結合,不斷理解文字傳達的意境。最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誦,漸入佳境,在讀中思、在讀中想、讀中悟,直至最後融情於景,感悟其哲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旅遊,看,(出示掛圖)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遊玩的地方,這座樓坐落在山西,樓有三層,前可望中條山,下可瞰黃河。那有沒有小朋友知道這座樓叫什麼名字嗎?(學生回答)

2.對,你們真聰明,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登鸛雀樓》(齊讀)

3.指名讀“登”(dēng),要求讀準後鼻音。指名拼讀“鸛”(guàn)。

二、解題

“登鸛雀樓”就是登上鸛雀樓。誰登上鸛雀樓?(作者)作者是誰?

王之渙:唐代著名詩人。從青少年時起就勤奮讀書,刻苦寫作,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寫的詩深受人們喜愛。

過渡:有一天,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了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就寫下了這首詩。

三、初讀課文

1.你們想讀這首詩嗎?那先小聲的跟着老師將這首詩讀一讀。

2.自己再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鉛筆將它們畫出來。

3.這次我們再大聲地跟着老師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畫出來的字的讀音。

(先聽老師範讀,再跟着老師讀,可以把握住對這首古詩的朗讀,並且在讀的過程中,自己找出不認識的字,爲下一步的識字教學做一個鋪墊。)

四、識字教學

1.小朋友讀書讀得很認真,很正確。(出示生字卡片)這一課的生字寶寶很想認識大家,我們先在心裏和它們打招呼,待會我請小朋友開開火車。(默讀生字)

2.現在就請已經準備好的小朋友來讀啦!小火車開起來(樓、雀、依、入、欲、窮、目、更)

3.你們的小火車開得又快又好,下面我們再來個讀字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讀的最好。(分小組讀)

4.你能給這些生字寶寶找朋友嗎?

(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學生對這些生字的記憶。)

五、寫字教學

1.過渡:我們在認識了這些生字寶寶後,如果會寫它們,那就更好了。

2.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師範寫。

4.學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引導學生掌握生字。並細緻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從而認真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作業: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看圖導入

1.出示圖畫,你看到了什麼?

2.這就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在鸛雀樓上看到的,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出示古詩,指名讀,齊讀。

二、精讀詩句,悟意明理

(一)理解詞句的意思。

1.學生默讀詩句,查字典理解詞語,並結合詞義自己小聲說出每句詩的意思。注意啓發學生,對每個詞加以理解後,適當添加一些恰當的詞語,再調整一下順序,把意思連起來。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組講給其它小組聽。

5.小組內互講。

(意在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盡”“入海流”的意思。這裏教師應向學生講清:鸛雀樓距離黃河入海處有千里之遠,在樓上是看不到黃河流入大海的。這裏的“入海”是說明“流”的方向。說出這兩句詩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窮”“千里”“目”“更”各是什麼意思?說出這兩句詩的意思。

(二)反覆誦讀,啓發想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默讀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什麼?(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物和產生的想法)(板書:看想)哪些詩句的內容是詩人看到的?哪些詩句的內容是詩人的想法?詩人看到了什麼?(板書:白日盡黃河流)

2.出示投影,教師指圖描述。(這就是鸛雀樓。一天傍晚,詩人登上了鸛雀樓,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氣勢壯麗的景色:夕陽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黃河水滾滾地向大海流去。)

3.學生邊想象,邊描繪畫面

4.小組內互相描繪。(培養學生觀察、理解、想象和表達能力)

5、教師小結。設問:鸛雀樓共有三層。這是詩人登上二層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黃河構成的氣勢壯闊的圖景,那麼看着眼前的景象,詩人有怎樣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層樓)詩人登高遠望,寫出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名句,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板書:站得高看得遠)這兩句表現了詩人一種怎樣的精神?

6.指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7.小結:後兩句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蘊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們所引用。

(引導學生領悟哲理,體會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朗讀指導。

1.老師提個建議,詩歌還要講究韻律,如果掌握了詞與詞之間的停頓,也許會讀的更好?願意聽老師的朗讀嗎?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讓我們一起比比,看誰讀得最棒?最像我們的小詩人,

3.指名讀,師生共同點評、再讀、齊讀。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感情朗讀全詩。(自由練讀,同座互讀互評,指名讀,大家評)

2.背誦全詩。

三、小結。

古詩是我們的國粹,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四、延伸拓展。

我們有時候把許多事情比作登山,如學習、生活……那麼,這些事情也有站得高看得遠的情況嗎?課後想一想,然後說一說。

板書: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景)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篇二: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王之渙本人和他的《涼州詞》、《送別》這兩首古詩,並能背誦這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登鸛雀樓》,能背誦《涼州詞》、《送別》。

教學難點:理解詩人所要描繪的意境和詩中告訴人們的道理。

教具準備:PPT課件,古詩新唱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喊班級口號:“天天有進步,人人在成長!”教師對學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這節課都會有進步。

二、圖畫導入,瞭解詩意

1、導語導入:老師知道小朋們友們非常喜歡畫畫,上課前老師找到了這樣一幅畫。

(師出示登顴雀樓課文插圖)

2、誰能根據這幅畫編一個故事或說一段話?

生交流。

3、教師(邊指圖邊講)在我國唐朝,有一位大詩人,名叫王之渙。一天傍晚王之渙來到黃河岸邊,他看到夕陽挨着羣山慢慢落下,像個大紅球,染紅了天邊,滾滾的黃河水浩浩蕩蕩流向大海。詩人感到,這裏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還不滿足於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遠處的風景又是什麼樣的,只可惜站在這裏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個辦法讓詩人王之渙看到遠處的風景嗎?

學生動腦想辦法。

4、如有學生提出可以登上旁邊那座樓時,教師相機講解:這座樓它叫鸛雀樓。板書“顴雀樓”。誰來叫叫它的名字?

學生齊讀“鸛雀樓”。

5、同學們,課題中就出現了兩個生字寶寶,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字“雀”,怎麼讀?你怎麼記住它?“樓”呢?

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6、很好,我們開課就先認識了兩個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進步,爲自己鼓掌。知道這個樓的名字怎麼來的嗎?課件出示鸛雀樓資料。

7、同學們,我們接着來替詩人想辦法,詩人僅僅登上這座樓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嗎?那我站在樓的一層,行嗎?

生(齊):登到最頂層!

師:誰知道爲什麼登上鸛雀樓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呢?

生:因爲站得高就看得遠。

8、你說得太好了!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後,明白了這個道理,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站得更高,於是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利用小學生喜歡繪畫的特點,教師以畫的形式再現了這首古詩的內容:“鸛雀樓、高山、夕陽、詩人、黃河”,並啓發學生看圖說話,說出詩意,理解這首古詩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遠。使學生對作者、詩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進入到古詩的學習中。)

三、指導朗讀古詩。

1、出示詩人,瞭解詩人。

2、課件出示古詩。教師示範讀古詩。

(不少學生躍躍欲試,因爲他們在一年級就已經背過。)

2、請會背的同學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師能上來教一教大家?

4、出示節奏讀,學生按節奏來讀。

5、指導學生平仄讀古詩。

6、學生齊讀(背誦古詩)

過渡:剛纔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經能背誦這首古詩了,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欣賞一段優美的樂曲,邊聽邊想詩描繪的畫面。(學生閉上眼睛,在優美的古箏曲中,隨老師的提示進行想象畫面。)

四、學習古詩。

1、同學們,你們剛纔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詩的前兩句)詩人看到了什麼?“白日”是什麼意思?“依”又是什麼意思?換個詞語來解釋一下。

3、讀一讀前兩句來。

4、(出示詩的後兩句)詩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麼?(生齊讀後兩句)“欲”是什麼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話把詩的意境給描述一下呢?

6、從王之渙的詩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學生自由談談。

五、出示谷建芬老師的古詩新唱《登顴雀樓》。

學生邊聽邊學着唱歌,還可以配上自己的動作。

六、背誦古詩,拓展延伸。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504.html

  • 標籤: 教學 鸛雀樓 精選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精選2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登鸛雀樓教學設計(精選2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