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

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53W 次

篇一: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

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精選4篇)

教學目標:

1.補認生字“逮、爹、驢、籽”,補寫“爹、溜、驢、麥、歇、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3.能說出自己對腳下的土地的新感受。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20*.三黑和土地

2.學生齊讀課題。

二、朗讀詩歌,梳理內容

1.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由讀詩歌,把詩歌讀正確。

(2)學生默讀詩歌。想一想,詩歌寫了什麼內容?同時給不理解的詞語打上問號。

(3)出示句子,引導學生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①每一寸土地都給翻起,每一塊土疙瘩(gēda)都給細細打碎。

②地翻好,又耙(pá)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

③地主罵蹚(tāng)壞了他的莊稼。

土疙瘩:指土塊;藉助圖片理解“耙”。

(4)理解難理解的詞語:

打完場:指從莊稼收割之後再到脫殼的整個過程。

公糧:指農民種地用一小部分糧食交稅,現已取消。

2.整體感知,梳理內容。

提問:三黑有了土地之後都做了什麼?

(翻地、耙土、暢想)

三、朗讀詩歌,感受三黑對土地的熱愛

1.引導學生梳理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說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麼新感受?

2.學習活動:畫句子。

(1)默讀詩歌,畫出描寫三黑看待土地的句子。

(2)讀一讀畫出的句子,想想哪些舉動令你感到意外,爲什麼。

3.交流反饋,朗讀句子。

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鑽進水裏。

恨不得把每一塊土,都送到舌頭上,是鹹是甜,自己先來嘗一嘗。

恨不得把自己變成一粒種子,躺在土裏試一試,看溫暖不溫暖,合適不合適。

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們剛梳的頭。

這麼鬆散的地,簡直像是一張軟牀,叫人想在上面打滾,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見自己種的蕎麥已經開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現在蟈蟈兒就在自己地裏叫,他想招呼從地頭路過的那個孩子:“快去逮吧,你聽,叫得多好!”

(1)學生交流感受:讓你感到意外的是什麼?

預設:三黑把泥土當作食物,當作牀,看作婦女剛梳的頭;

在環境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三黑內心很高興。

(2)引導發現: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你有什麼發現?

預設:都是三黑很熟悉的事物,也是農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事物。

(3)情感昇華:引導學生走進三黑內心,在三黑心裏,土地就是。

預設:土地就是三黑的心肝寶貝;土地就是生命……

(4)出示課文的關鍵句:

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

學生齊讀。(板書:把生命投入土地)

4.自主學習:鏈接背景,理解情感。

(1)引導:前面我們理解了“打完場”和“公糧”,其實聯繫當時的背景,我們會更好地理解三黑對土地的情感。

(2)出示詞語,選詞填空。

選詞填空:地主、打完場、公糧、翻身的人兒

土地以前是地主的,一年四季勞作,但是大部分糧食都歸所有;現在農民有了土地,收割,(從莊稼收割之後到脫殼的過程)之後,只要上交一小部分的(用糧食交給公家,即農業稅),糧食就歸農民所有,所以在課文中三黑就說自己是。

(3)感受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引導學生給題目換詞,體會情感:如果把“三黑和土地”中的“和”換個詞,你會換什麼,爲什麼?預設:愛、珍惜、熱愛、癡迷……

(5)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四、聯繫閱讀鏈接《在希望的田野上》,讀懂感情

1.對照課文,聽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橫線畫出農民對土地情感的句子。

2.交流:在歌曲中,聽到,我感受到……

預設:土地是生活的必需品;土地是生活的根本;土地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土地保證了人們的幸福生活……

3.聯繫生活,交流自己對土地的認識:結合你生活中碰到的與土地有關的事件,說說你的看法。

4.出示句子,深化情感。土地的枯榮就是家園的枯榮,土地的災難就是人類的災難。

篇二: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現代詩歌,描述了翻身農民三黑重獲土地的喜悅心情,對土地的無比熱愛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本文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總體寫出三黑得到土地後,視若珍寶、愛不釋手的情感。認真地侍弄土地:仔細地翻地,來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鬆散,簡直像一張柔軟的牀。非常適合種子在上面生長。第二部分介紹三黑把蕎麥種子播種到地裏,看到麥苗的良好長勢,聽到地裏的蟈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來,嚮往美好的生活。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停頓。

2.瞭解有關作者蘇金傘的文學常識,瞭解土地改革的背景。

3.體會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以及農民對土地的摯愛之情。對腳下的土地有新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1.理清思路,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2.掌握詩歌的朗讀方法,在朗讀中品悟詩歌的語言特色。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土地,對農民來說,是“命根子”,是生存權益最集中的體現。土地,是農民的生存來源。今天,我們要學習著名詩人蘇金傘的一首現代詩《三黑和土地》,來深切體會以詩歌主人公三黑爲代表的農民對土地的那份感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解讀詩題:

詩歌以“三黑和土地”爲題,交代了寫作對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賴以生存的支柱。

3.背景介紹。

本文選自《蘇金傘詩選》。蘇金傘從小生活在農村,能深刻體會到農民對土地的摯愛,作爲我國鄉土詩派的代表人物,蘇金傘晚年對鄉土的回憶,幾乎觸處皆詩。新中國成立前,在老解放區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新中國建立初期,在新近解放的地區繼續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勞動人民重新獲得寶貴的土地。本詩寫於新中國土改時期,表現了以三黑爲代表的農民們重獲土地後的喜悅心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出感情,注意朗讀節奏。(教師適時指導,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想象作者所描繪的畫面。)

2.理清思路,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思考:詩歌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同桌討論、交流)

明確:這是一首格律化詩歌,共15節,每節四句,偶句押韻,詩句均齊,很是嚴整。詩歌表現了以三黑爲代表的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抒發了農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深入品析,討論交流

1.(指名朗讀詩歌第1~3節)思考:農民和土地之間的關係,感受農民對土地有怎樣的感情。(結合生活實際,自由交流)

小結:詩歌第1節用旱天的鵝見了水的情景來比喻有了土地的農民的樣子,充分表現了農民對土地的渴望,寫出了農民對獲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寫出了農民內心極度的歡喜之情。喻體的選擇和“連頭帶尾巴”這樣的說法極具農村生活特色,語言顯得樸實、親切。第2節和第3節用了兩個“恨不得”,表現了農民對土地的感情之深。

2.師:三黑是千千萬萬的農民的代表,他又是怎樣對待土地的?(自由朗讀詩歌第4~15節)

(1)重點句子理解。(課件出示,指名答)

句子一:“從沒睡過這麼好的牀”一句,有什麼含義?

明確:這句話寫出了三黑對土地的珍視,土地失而復得之後,他沉浸在無限的喜悅之中。

句子二:怎樣理解“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們剛梳的頭”?

明確:“耙得又平又順溜”用富有口語特點的語言寫農村生活,很好地體現了蘇金傘“堅持用生活中語言寫詩,不矯揉造作,不故作深奧”的詩歌創作特點。

(2)師: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勞動,有怎樣的感受?(同桌討論交流)

示例: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勞動,感到那樣的幸福和滿足。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經開滿蕎麥花,這片土地是屬於他的,他是土地的主人,這是自由的滋味。他可以任由蟈蟈在地裏叫喚,還可以招呼小孩子來逮蟈蟈,他甚至對如何更好地耕種土地有新的計劃,他還想象着獲得大豐收之後的甜蜜生活。他邊勞動邊盡情享受着重新獲得土地之後的快樂。

教師小結:三黑和所有農民一樣,視土地爲生命,在獲得土地之後,他將自己的整個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這片土地會帶給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3.師:詩歌塑造了三黑怎樣的形象?(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到特別能感動你的句子多讀幾遍,讀出自己的感受。)

明確:詩歌塑造了三黑這樣一個勤勞的、深切熱愛着土地的普通農民形象,表現了他在獲得自己的土地之後無邊的幸福感,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四、體會詩歌語言特色

1.師:這首詩歌中,作者在表情達意上有哪些特色?試舉例說明。(教師提示:如詩歌所用的修辭手法)

明確:詩歌第5、6、7節,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了三黑對土地的精心照料;第11、12節,採用今昔對比的手法,凸顯了土地改革後,農民翻了身,成爲土地的主人之後的幸福感。

2.體會詩歌的語言特點。

小結:如蘇金傘在1982年所寫的《我與新詩》一文中,總結了他始終未改的詩歌觀,即“始終保持着樸素無華的風格,爭取做到深厚蘊含中透出清新;堅持用生活中的語言寫詩,不矯情造作,不故作深奧,使人感到晦澀難懂;堅持現實主義。生活是詩的基礎,詩是生活的昇華。”

五、拓展延伸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麼新的感受?(分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師點撥:可以圍繞土地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土地或者你對腳下的土地的理解等內容交流。

六、教師小結

詩歌表現了以三黑爲代表的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抒發了農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篇三: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

一、課文內容分析

《三黑和土地》這首詩洋溢着濃郁的泥土氣息,這首詩寫出了土地改革運動後,做了土地主人的農民大衆那種翻身的喜悅和高漲的勞動熱情。詩人把這一主題思想通過在翻耙土地時歡欣鼓舞的心情和對於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現出來。詩歌傳達了這樣的信息: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了無邊的幸福感,土地就是農民的命,甚至比命還重要。表現了農民對土地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感情。全詩十五節,採用寫實的創作筆法,寫出了農民三黑翻地、粑地,累了在地頭歇息這些農村的勞動生活場景。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寫了“農民一有了土地”之後那種極度喜悅的心情,恨不得嚐嚐土地的滋味,甚至想變成一粒種子試試土地的溫暖;表達了三黑對未來的展望和內心感到的幸福。

二、學情分析

大多數同學沒有接觸過農村生活,且這首詩的創作年代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環境背景不容易理解,對詩中三黑的情感也就難以體悟。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提供背景,幫助學生把握詩歌大意。可以引導學生先自主閱讀,把握詩歌大意,明確詩歌寫了三黑的哪些事情;再抓住具體畫面,讓學生體會三黑對土地的深厚感情,並帶着這種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最後引導學生結合詩歌內容和“閱讀鏈接”,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土地的新感受。

三、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2.能說出自己對土地的新感受。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描繪的情感,體會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難點:能說出自己對土地的新感受。

五、教學過程

總體設計說明:本篇課文爲略讀課文,依據統編教材編寫意圖,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精讀是準備,略讀是應用。個體閱讀和合作交流是略讀課文的主要學習方式,課堂上應有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自學和交流。因此略讀課文主要是將精讀課文中所學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這裏嘗試運用,體驗自主閱讀和學習。因此,在整篇課文教學設計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順學而導,組織教學。基於學生已知,找準學生起點,發展學生能力。

板塊一:交流資料,談話導入

1.指名交流自己喜歡和珍愛的東西。

2.認識農民,走近三黑,看看他內心最珍惜的。

板題:三黑和土地

3.交流蘇金傘資料,學生相互胡充資料。

預設:蘇金傘(1906-1997),原名蘇鶴田,河南雎縣人,是中國五四以來最傑出的詩人之一,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6年,《大公報》介紹蘇金傘時說,“他的詩詞深刻得體,當世無第二人。”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河南省文聯第一屆主席,著有詩集《地層下》《窗外》《入伍》《蘇金傘詩選》《蘇金傘詩文》等。

(設計意圖)藉助交流查閱資料,瞭解詩歌寫作的背景,拉近課文所寫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帶領學生情感逐步靠近農村。通過互相補充的作者資料,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通過作者簡介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爲下一步深入理解做好鋪墊。

板塊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一)初讀識字詞

1.自讀課文,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

2.出示詞語。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恩。

(二)再讀知文意

1.朗讀課文,想象畫面,互讀互評。

朗讀提示:邊讀邊想象作者所描繪的景物畫面,讀給同桌聽,兩人互相評價。

2.自讀課文,梳理思路,適當批註。

(1)出示自讀提示: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可以分爲幾個部分?請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

第一部分爲第1~3節,寫了“農民一有了土地”之後那種極度喜悅的心情。第二部分爲第4~15節,寫三黑有了土地後的喜悅心情,從四個方面來表現:第4~9節,寫三黑把地粑得細緻平整,想象着麥籽兒躺在裏面的舒適,以及在地裏茁壯成長的情景;第10~12節,寫三黑回憶起逮蟈蟈兒的情景;第13~14節,表達了三黑對未來的展望;第15節,寫三黑內心感到的幸福一一“翻身的人兒心裏真甜”。

(2)小組交流彙報,展示批註和小標題,合作互評。

預設:喜獲土地;細緻耙地;憶逮蟈蟈;展望未來。

(設計意圖)此環節依據學生語文學習規律,從整體入文,把握詩歌結構。通過批註與合作彙報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梳理脈絡,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走近三黑,感悟他的人物內心。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同時在班級彙報中,通過概括小標題,感悟關鍵詞句,理解語境等方式,初步感悟三黑內心的豐富情感。

板塊三:再讀課文,深入人物

1.整體把握,感悟人物內心。

交流思考:說說你眼中的三黑是怎樣的形象?讀出最能打動你的地方,多讀幾遍。你景喜歡詩歌的哪些語句?圈出你喜歡的語句,想一想這些語句好在哪兒?

預設:

(1)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鑽進水裏。

(2)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溼,看起來,就像婦女們剛梳的頭。2.聚焦細節,走近人物形象。

交流思考①:“簡直是一張軟牀”是什麼意思?

預設:(1)這裏的“牀”是指翻過後耙平整的土地,很鬆軟。

(2)三黑熱愛土地,把整過的土地比作一張牀,一張非常適合種子生長的舒適的軟牀。

交流思考②:結合課文內容,“翻身的人兒心裏真甜”這句詩表達了什麼?

預設:甜是這首詩的中心,詩歌從頭到尾都體現了這一點。詩歌第一部分總寫農民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土地後異常喜悅的情景,所有農民的心裏都是甜的;第二部分具體描寫了三黑的勞作比往常好,這也是甜的;第三部分運用對比的寫法展現了今昔大不同,今更勝於昔,這當然也能讓人感覺到甜。第四部分寫三黑的兩個打算,前途光明,怎能不讓人感覺到甜呢?詩歌的末尾則明明白白地寫出了甜,不僅甜在三黑的心裏,連地裏的蟈蟈兒也因爲甜叫得更歡了。

3.總結全詩,體會人物情感。

啓發式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開放性提問作爲結尾,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結合自身,交流感悟與新的思考。學會表達,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體現兩個層面,一是深入理解三黑對土地的感受,二是思考自己對土地的新感受,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彙報交流,聯繫文本等多種方式,整體把握,聚焦細節,結合關鍵語句,逐層深入探究,感悟三黑的深厚情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題。

板塊四:創設情境,做個保護環境推廣人

1.出示推廣人徵集令

(1)說一說,推廣人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2)仿照本單元或本課語言表達的特點,作爲環境保護推廣人,寫一段宣傳語。

(3)組織彙報交流分享。

2.閱讀鏈接,拓展延伸

引入《在希望的田野上》,對比拓展閱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體現通過趣味的情境,引導學生寫推廣宣傳語,運用所學的表達方法,延伸課堂,讀寫結合,發展學生語言。引導學生把推廣宣傳語寫得更生動,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後拓寬學生閱讀視野,對比閱讀,把課堂引向課外,豐富學生的語言實踐經驗。

六、板書設計

篇四: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疙瘩、捱罵、白霎霎”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詩歌主要內容。

3.體會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瞭解背景

1.播放關於地主剝削農民的戲劇或影視片段。

2.瞭解土地改革運動。

土地改革運動之前實行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佔農村人口總數不到10%的地主、富農約佔有農村70%~80%的耕地,他們以此殘酷地剝削農民。而佔農村人口總數90%以上的貧農、僱農和中農,則只佔有20%~30%的耕地,他們終年辛勤勞動,卻不得溫飽,還常常受到地主、富農的欺辱。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徹底剷除封建剝削制度的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土地改革。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把抗日戰爭時期減租減息政策變更爲消滅封建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播放電視劇《老農民》中宣佈土地改革政策,農民得知自己有了土地歡天喜地的片段。

4.導入課題,板書課題——三黑和土地。

5.解題:題目“三黑和土地”,交代了寫作對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賴以生存的支柱。

6.瞭解作者。

作者蘇金傘,原名蘇鶴田,河南睢縣人,是中國五四以來最傑出的詩人之一。1946年,《大公報》介紹蘇金傘時說,“他的詩諷刺深刻得體,當世無第二人”。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地層下》《窗外》《鵓鴣鳥》《蘇金傘詩選》《蘇金傘詩文集》等。本文選自《蘇金傘詩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課件出示:

閱讀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朗讀課文,說說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2.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正音。

(2)根據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

這首詩寫了以_____________(三黑)爲代表的農民重新獲得土地的事情,體現了農民們____________(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心情,抒發了_______________(農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3.理清文章思路。

詩歌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小節):農民擁有土地後的心情。

第二部分(4~8小節):三黑精耕細作,好讓莊稼長得更好。

第三部分(9~15小節):三黑在地裏的所見、所聞、所想。

三、研讀詩歌,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部分。

(1)你從哪些詩句感受到了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悅心情?說說你的感受。

“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鑽進水裏。”這裏把農民比作旱天的鵝,農民有了土地,就好比旱天的鵝見了水,讓我體會到了農民對土地的渴望。“連頭帶尾巴鑽進水裏”讓我感受到農民擁有土地後無比舒暢的心情。

你能通過朗讀來抒發你所體會到的情感嗎?(指導讀出農民對土地的渴望以及得到土地的喜悅。)

“恨不得把每一塊土,都送到舌頭上,是鹹是甜,自己先來嘗一嘗。”農民根本沒有想過嫌棄泥土,每一塊土都像是他們心中的寶,怎麼愛它都不夠,讓我感受到了農民得到自己的土地之後無邊的幸福。

“恨不得自己變成一粒種子,躺在土裏試一試,看溫暖不溫暖,合適不合適。”這句話讓我感受到農民對土地的深情——想要親自投入土地的懷抱,感受土地的溫度,期待種子在自己所熱愛的土地上長得又快又好。

(2)請帶着你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第1~3小節。指名讀,齊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

詩歌塑造了三黑怎樣的形象?讀一讀特別能打動你的詩句,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1)第4~6小節描寫了三黑非常勤勞,做事非常認真、細緻,體現了他對每一寸土地的熱愛。

(2)第5小節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耙好的地比作婦女們剛梳的頭,說明地耙得非常整齊、漂亮,三黑得有多麼愛這塊土地,竟把地耙得這麼好。

(3)第6~8小節,用比喻的修辭把鬆散的地比作一張軟牀,可以看出地被翻得非常鬆軟。第7、8小節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我們感受到麥籽兒在土地上快樂成長的幸福,感受到了三黑用心耕作後的滿足和幸福。

(4)“從來沒睡過這麼好的牀”有哪些含義?同桌間相互交流。

(5)分小組合作朗讀。

3.學習第三部分。

(1)三黑在地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看見蕎麥開花,把白霎霎的蕎麥花比作一片雪,這麼美妙的比喻,可見三黑心中是多麼喜悅!)

(2)第10小節,詩歌用“心裏癢抓抓的好喜歡”這樣質樸的語言寫出三黑聽到蟈蟈“吱吱吱”的叫聲時心情的美好。(指名朗讀,讀出聽到蟈蟈活潑可愛的叫聲時高興的心情)

(3)第11、12小節用三黑的回憶和擁有土地的現在進行對比,讓人感受到了農民擁有土地的幸福、自由和愜意。(指導朗讀,讀出爹孃的埋怨和地主的痛罵,與自己對孩子們灑脫的“招呼”形成對比。)

(4)第13~15小節是三黑有了土地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生活因爲有了希望而變得更加美好。

4.小結: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三黑渴望擁有土地,他願意把整個生命投入土地,他把土地當成寶貝一樣對待,想親自品嚐,想親自鑽進地裏感受它的溫度,土地讓他對生活有了希望、有了美好的憧憬。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9283.html

  • 標籤: 精選 土地 三黑 教學 三年級作文教案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