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讀語文課標有感(精選5篇)作文

讀語文課標有感(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76W 次

篇一:讀語文課標有感

讀語文課標有感(精選5篇)

從吳教授的講座中,新課標給我帶給最大的觸動的便是學生思維力的培養,在當下雙減大背景下,學生如何面對課堂?教師如何把握學生學習方向?吳教授的講座給了我答案,那便是思維力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學生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勇於探索、創新,養成積極果老的習慣,在思維能力的發展上,我們更關注思維能力的若千方面,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與發展,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學生求真的態度,這種求真求實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力,可讓學生真正的感受語文的內在魅力。同時,新課標的落地也使我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找到了方向,在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也會不斷地去探索。

篇二:讀語文課標有感

聽了吳欣歆教授對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的解讀讓我明悉了這次新課標的變化和如何應對這些變化。吳欣歆教授談到在這次課標修訂中,主要變化有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在這些變化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文化自信的重點關注。

語文作爲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是以文化人的重要通道。新修訂的課標中反覆提及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指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切身的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魅力。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神,而語文中蘊含相當重的文化魅力。例如在課堂中,我們能感受到千年前的詩詞歌賦帶來的意境、韻味;我們也能在文言文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在一篇篇課文中體會到文字的魅力。這些都需要我們把學生帶到語文的更深一層中,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加註重發覺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魅力,讓學生能夠通過語言文字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

篇三:讀語文課標有感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在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佔據重要地位。其中的提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新課標課程內容的重點主題,課標要求體現這類主題的作品應占到60%~70%。

二、語言運用

“語言運用”是四個核心素養當中的核心內容。在語言運用與思維能力結合方面,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言發展的過程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在語言運用和審美創造結合方面,語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審美對象,語言學習和運用是培養審美能力和提升審美品位的重要途徑。在語言運用與文化自信結合方面,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是學生文化積澱與發展的過程。

三、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勇於探索創新,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四、審美創造

這一點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審美經驗,學生的審美經驗是在他不斷的審美活動當中積累和豐富起來的。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語言文字的美,語言文字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的美、自然的美、思想的美,都是幫助學生積累審美經驗的良好的載體。第二個方面是審美能力,學生要能夠感受美髮現美,還要能夠表現美和創造美。第三個方面是審美觀念,學生的經驗和能力都要在正確的審美觀念的指導下去進行發展和提升。審美經驗和審美能力也有助於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這三者也是一個循環互動,互相促進的一個關係。

篇四:讀語文課標有感

一、新課標修訂原則

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安全、生命安全與健康等重大主題教育有機融入課程,增強課程思想性。

加強一體化設置,促進學段銜接,提升課程科學性和系統性。進一步精選對學生終身發展有價值的課程內容,減負提質。

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着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與時俱進,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

二、2022版新課標與2011版課標的變化對比表

(一)“課程性質”的變化:

2022版“課程性質”

新增語言文字的作用表述: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用存在於人類社會各個領域。語文課程表述一致。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新增語文課程目標和地位描述。

2011版“課程性質”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其基本特點。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另:2022版中有關“祖國語言文字”的表述全部改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二)“課程理念”的變化:

2022版“課程理念”

1、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

2、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

3、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內容整合。(突出內容的時代性、典範性,重視價值取向,突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從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設計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

5、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注重考察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過程、審美情趣和價值立場)。

2011版“課程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三)“課程目標”(單列):

2022版“課程目標”

1、核心素養內涵(新增)

(1)文化自信。(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

(2)語言運用。(具有良好的語言,形成個體語言經驗,正確、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溝通交流;感受語言文字豐富內涵,深厚感情)。

(3)思維能力。(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

(4)審美創造。(具有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涵養高雅情趣,具備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

2、總目標(9個)。

3、學段要求。

(1)識字與寫字(第四學段新增“欣賞名家書法”,其他不變)

(2)閱讀與鑑賞(第一、二、三學段新增“整本書閱讀,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理解主要內容,主動分享自己閱讀的感受,積極向同學推薦並說明理由”;第四學段新增“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他不變)

(3)表達與交流(整合2011版“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內容,第四學段新增“嘗試詩歌、小小說的寫作”,其他內容無變化)

(4)梳理與探究(整合2011版“綜合性學習”內容,第一學段新增“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係”;第二學段新增“嘗試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第三學段新增“發展獨立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感受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學習跨媒介閱讀與運用,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第四學段新增“整理學過的字詞句篇等語言材料,梳理、反思語文學習經驗,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增強表達效果;學習跨媒介閱讀與運用,體會不同媒介表達特點,根據需要選用合適的媒介呈現探究結果”,其他內容無變化)

2011版“課程目標”

2011版將“課程目標與內容”合在一起表述

1、總體目標與任務10個

2、學段目標與內容

(1)識字與寫字

(2)閱讀(3)寫作(4)口語交際

(5)綜合性學習

(四)“課程內容”(單列):

2022版“課程內容”

1、主題與載體形式(新增)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要載體:漢字、書法,成語、格言警句,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故事,古代詩詞、古代散文、古典小說,古代文化常識、傳統節日、豐富習慣等)

(2)革命文化。(主要載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們生平事蹟的傳記、故事等作品,反映黨領導人民革命的偉大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有關革命傳統人物、事件、節日、紀念日活動等方面的作品,闡發革命精神的作品,革命聖地、革命舊址和革命文物等)

(3)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主要載體:反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模範人物、先進事蹟的作品;反映當代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奮鬥歷程和重大事件,體現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相關作品;反映和諧互動、共同富裕、改革創新、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等方面作品;外國文學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實用性文章、中外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等;各類口頭和書面交流與溝通、跨媒介閱讀與表達等語文實踐活動。明確: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應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說明、記敘類作品,以及外國優秀文化作品佔30%-40%。2。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新增)——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共6個學習任務羣(任務羣要求: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1)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

(2)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3)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2011版“課程內容”

2011版將“課程目標與內容”合在一起表述。

(五)“學業質量”(新增):

2022版“學業質量”

1、學業質量內涵2。學業質量描述(與第三部分“課程目標”中的“學段目標”相對應)

2011版“學業質量”無。

(六)“課程實施”的變化:

2022版“課程實施”

1、教學建議(全新)

(1)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

(2)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特點,整體規劃學習內容

(3)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4)關注互聯網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教與學方式變革2。評價建議(全新)

(1)過程性評價(課堂評價、作業評價、階段性評價)

(2)學業水平考試

3、教材編寫建議

4、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

5、教學援救與教師培訓(新增)

2011版“實施建議”

1、教學建議

(1)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4)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具體建議

2、評價建議

3、教材編寫建議

4、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

(七)“附錄”的變化:

2022版“附錄”

附錄1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1~6年級仍爲75篇,無增刪和替換篇目;7~9年級60篇,刪掉的1篇爲《河中石獸》,《列子》一則替換爲《呂氏春秋》)附錄2關於課內外讀物的建議(故事方面刪去“各民族民間故事”,詩歌散文作品增加“方誌敏《可愛的中國》”,科普科幻作品增加“《十萬個爲什麼》”。新增“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可按照《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的規定,從中外各類優秀文學作品中選擇合適的讀物,特別是反映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各類歷史、文化讀物,以及介紹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的普及性讀物等”)附錄3關於語法修辭知識的說明(增加“常用標點符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等”)附錄4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附帶部首變體由17字減爲13字;排列順序由音序排列改爲按筆畫排列)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

2011版“附錄”

附錄1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1~6年級75篇;7~9年級61篇)

附錄2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附錄3語法修辭知識要

附錄4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

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

三、小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新”主要體現在“語文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羣”“學業質量標準”這三個關鍵概念的首次提出。

2022新版課程標準圍繞“核心素養”,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從而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字詞部分更注重學生自主梳理、積累、運用的能力;閱讀部分對學生閱讀主題與載體、閱讀量、閱讀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註重整本書閱讀,構建學習任務羣;表達部分要求在綜合語言運用的基礎上,充分表達自己的創新性觀點和見解,重視學生真實想法的表達。格外應引起注意的是在閱讀主題的選擇上,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的拓展,關注時事熱點問題,並結合閱讀、探究等多種形式展開語文學習實踐。

1、義務教育階段首次提出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課程標準表述爲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

2、明確了語文學習的四個板塊。

四個板塊分別爲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探究。第四學段“識字與寫字”板塊在臨摹名家書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欣賞書法作品的要求。“閱讀與鑑賞”板塊增加了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提示我們同步教輔在選題方面要增加相應的考查點,名著閱讀的選題方面要更加關注。

3、明確了課程內容的學習主題和主要載體。

明確了三個方面的學習主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各自對應的載體。根據不同學段特點,統籌安排各類主題的相關學習內容,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應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說明、記敘類作品,以及外國優秀文化作品,佔30%-40%。

4、義務教育階段首次提出學習任務羣的概念。

構建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

分三個層面設置6個任務羣:

(1)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羣,即語言文字積累;

(2)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即實用性文本的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3)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即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學習任務羣的建立,提醒我們以後靠刷題學語文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要引進更多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

5、增加了學業質量的標準。

以前語文主要考什麼,分段性比較模糊,以後會從學業質量內涵和學業質量描述兩個方面,明確學生每個年段應該學到什麼程度。過程評價中給出明確的作業評價、階段性評價的標準和要求;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要求中對“閱讀與積累”有了明確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對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這意味着以後的語文課後作業、階段測試、試卷會越來越科學、量化,需要學生掌握新的出題規律。

篇五:讀語文課標有感

一、2022年版語文課標的修訂背景。

二、2022年版語文課標的主要內容。

三、2022年版語文課標的學習建議。

2022年版課標的修訂背景:簡單的說,就是這一次爲什麼國家又要修訂課程標準,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個方面的原因,這次修訂是新時代我國社會和教育發展對語文課程的要求。大家都知道黨的十九大以來,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確立。立德樹人成爲教育的根本宗旨。那麼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些必須在我們的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當中做出明確而清晰的回答。大家還知道現在我們都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機械化爲特徵,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氣化爲特徵,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化爲特徵,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直面的工業革命,它最大的特徵是什麼呢?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數據、雲技術、互聯網+這些高科技,智能技術將會深刻的影響我們的課程教學。所以這些必須在我們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當中有反應,有落實。我覺得這是修訂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第二個10年的成就與挑戰。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經歷了8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那麼2001年開始是第八次課程改革,也就是一直延續到我們現在的課程改革。這課程改革的第一個10年,從2001年開始到2010年,後來課標做了一次修訂。從2010年開始到2020年,這是第二個10年。那麼第二個10年的課程改革,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面臨着一些新的問題。譬如,第二次課程改革,我們進一步確立了以人爲本的發展理念,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爲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爲了學生的一切發展,這個理念這個10年當中得到了進一步確立。再比如我們堅持了學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以學定教,順序而到,這些都是取得的成就。但是同時我們也面臨着問題,而且有些問題是深層次的問題。譬如,學生的學業負擔,課業負擔不但沒有減下來,某種程度上面來看,反而變本加劇。所以去年推出的雙減政策,也可以說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學生的學業、課業負擔沒有減下來。那麼這些問題在這一次課標修訂當中,一定要直面,一定要做出迴應。

第三個原因是當今世界外國母語教育課程改革的氣勢。大家不要以爲只有我們在搞課程改革,全世界都在搞課程改革,尤其是西方的發達國家,也一直在從事課程改革。譬如,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提倡的核心素養問題,其實核心素養不是我們自己在搞,世界各國都在搞核心素養的改革。再比如跨學科的學習,這幾年也是比較重視的一個改革領域。跨學科的學習,跨學科的學習,你像美國他的英語教訓,教學就是它的母語教學,它是把英語教學都融入到其他課程的教學當中去的,完全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那麼這些國外的母語教育的經驗,課程改革的經驗,對我們的課程改革會有非常重要的啓示。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實施與修訂。大家知道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前幾年已經提出來了,那麼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當中,其實是最早提出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我們2010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到了語文素養,卻沒有提到語文學科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這個最早提出來的是在高中的語文課程標準當中,那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如何與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相銜接,相對接?

再比如關於學習任務羣的建構,這也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最先提出來,最先在課標當中設置的,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必須作出迴應,要有一個非常好的銜接。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是從第一學段開始,就需要做出銜接,否則你到了高中突然出現學習任務羣,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那所有這一些都在告訴我們,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是到了修訂的時候,也是必須做出重新調整的時候。這是我向大家彙報的第一個方面的內容,2022年版課標的修訂背景。下面也是重點部分,主體部分。我向大家彙報一下2022年版課標的主要內容,這個是大家最關心的。

這一次新調整的課標,究竟調整了一些什麼?有哪些變化?有哪些變化是非常深刻的,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的這些是我們解讀的重點,也是我們今後學習思考和實踐的重點。那麼2022年版課標的主要內容,我覺得它的大的框架可以用一個核心,四大板塊來描述這次新修訂的課標。

它有一個核心的。這個核心貫穿着課標調整的始終,就從頭開始一直到結束爲止,貫穿始終的。我們在學習領會把握課標精神的時候,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這一個核心。另外還有4個板塊,我們是要重點研讀、重點學習、重點領會的。第一個板塊就是5大課程理念。第二個板塊就是5類課程主題。第三個板塊就是6個學習任務羣。第四個板塊就是4條教學建議,那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哪5大課程理念?又有哪5類課程主題?又設置了哪6個學習任務羣?又提出了哪4條教學建議?而這4個板塊又是如何圍繞着這1個核心來展開來落實,來體現的。那麼下面呢我想通過具體的解讀來一一的回答老師們感興趣的這些話題。我們先來看一個核心,這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和調整,跟2010年版相比,最大的特徵就是把這個核心落實了,落地了。那這個核心是什麼呢?這個核心就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

之前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就是2010年版的課標,是沒有這個核心概念的。之前我們提什麼?我們提語文素養,那大家都知道語文素養的內涵非常廣泛,涵蓋面非常之大。那事實上語文素養要逐一落實,這個難度和挑戰性是非常大的,因爲語文素養的頭緒實在太多,那麼後來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這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最先提出來的。

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表述,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涉及4個方面,語言見過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現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做了進一步的修訂,提出了語文課程核心素養,高中提的是語文學科,現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新修訂的提出的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那麼語文課程核心素養跟核心素養之間是什麼關係?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內涵,又是如何表述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課標對課程核心素養的表述。在2022年版課標當中,課標是這樣表述的,課程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

大家注意這個核心素養的概念,其實核心素養涉及到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正確價值觀。第二個維度,必備品格。第三個維度,關鍵能力。素養跟核心素養不一樣,核心素養跟素養不一樣。它集中體現在這個核心上,你素養是多方面的,核心素養肯定是擇其要者,那麼這個擇其要者的要者指什麼?

1、正確價值觀。

2、必備品格,既然是必備品格,那就是要者。

3、關鍵能力,既然是關鍵能力,那一定是要職。

所以他說這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而不是全面體現,是集中體現。解讀了課課程核心素養,那麼我們再來看看2022年版課標對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表述是怎樣的?可不要是這樣說的。他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也就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老師們要注意了,這個表述也是說這個提法跟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表述有一定的區別。

那很顯然根據新課標,也就是根據2022年版課標的表述,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包括4個方面,哪4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文化自信。簡單的說就是文化素養。

第二個方面:語言運用,簡單的說就是語言素養。

第三個方面:思維能力,簡單的說就是思維素養。

第四個方面:審美創造,簡單的說就是審美素養。

所以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包括文化素養、語言素養、思維素養和審美素養,大家注意這個排序。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當中,語言素養排第一,思維素養排第二,審美素養排第三,文化素養排第四。但是這一次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把文化自信排在了第一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這個信號向我們傳遞着什麼?我們先一起來看看文化自信課標是怎樣表述的?

一、文化自信

新課標是這樣說的,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事業和一定的文化底蘊。文化素養最終體現在文化視野和文化底蘊上,而它的核心是什麼?它的核心或者說他的根基,它的根基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那中華文化包括幾個方面,我們來看這一段表述。中華文化包括三個方面: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這是幾千年來中華歷史在時間維度過程當中逐漸積澱下來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思維方式,共同的心理結構,共同的審美之趣。當然這些是優秀的傳統文化。

(二)方面革命文化

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爲國家獨立,爲民族富強,一代又一代的人拋頭顱灑熱血,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這個過程當中表現出來的精神、節操,這個就革命文化。

(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指的是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在全面改革全面開放的過程當中,讓我們這個民族走向偉大的復興。所謂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個都體現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當中。那我在這裏還要強調一點的就是這裏的文化自信,這個文化是專指是特質,指的就是中華文化,是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是對中華文化的發自內心的熱愛擁護,是將中華文化落實在日常的言行舉止當中,落實在自己的生活當中,這纔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所以我覺得文化自信其實是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宗旨,在語文課程當中的最高體現。就語文課程怎麼做到立德樹人,怎麼做到以文化人?那麼就要通過文化自信來實現。這是第一個方面。

二、語言運用

關於語言運用,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解說的。語言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瞭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語言經驗,具有正確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能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溝通,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語言運用,根據課標的解釋,我覺得主要涉及到四大要素:

(一)語料的積累

大量的規範的優秀的優美的典範的語言材料、詞彙、句子、語段甚至整個篇章都需要日積月累,這個是語言運用的基礎。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就是語料。

(二)語言運用的核心

那就是語感建構、語言學習語言素養,最重要的就是語感的培養。語感,包括輸入型的語感和輸出型的語感,輸入型的語感,那就是聽和讀輸出性的語感,那就是說和寫,尤其是輸出型的語感,我們說看一個人語言素養高不高?最終看兩條,第一條,出口能不能成長,第二條下筆能不能成文?就輸出性的語言感。

(三)語理習得

語言的語,理論的理,這個語理的習得。就是對語言文字運用規律的認識,它不是普通的一般的語文知識,而是對語言運用規律的一種把握。這個是語文素養語言素養的必要的補充。

(四)語言表現

你要表現出來,你要會說你要會交流,你要會寫,你要會表達,你的表達要文從自順,你的交流要文明得體,那這些都屬於語言運用的素養。

三、思維能力

新課標是這樣表述的,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敢於探索創新,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從這一段表述我們就可以發現,思維能力主要涉及到5種思維類型,要關注5種思維品質。5種思維類型: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思維品質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5種思維類型當中,直覺思維是一切思維的基礎。那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相對偏右腦思維範疇,而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相對偏於左腦思維範疇,那這4種思維類型綜合在一起,就是創造思維。

思維能力其實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我們以前說聽說讀寫,其實聽說讀寫必得再加上一個字,那就是思。聽說讀寫離開了思,既不能內化,更不能外化,所以思是關鍵,只有通過思和讀才能夠被真正的內化。也只有通過思、說和寫才能夠被真正的外化。所以這個思維能力非常重要。

四、審美創造

新課標是這樣表述的,審美創造是指學生通過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作品,獲得較爲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涵養高雅情趣,具備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審美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的方面。那麼這個素養從審美的一般過程來看,大家知道審美的一般過程分成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準備就審美的對象先要出現;第二個階段是關照,就是簡單的說你要面對你要直面你的審美對象;第三個階段是效應,那就是說這個審美對象離開了以後,你還在回味他,還在反思他。最後個階段,那就是表現就你被審美慾望所驅動,你也想自己去表現美,去創造美,是這麼一個過程。那麼審美感受,審美理解基本上屬於審美關照的關照的階段。審美評價審美慾望基本上屬於這個審美效應的階段。那麼發現美、創造美,那就是屬於這個第四個階段,表現的階段。總之審美素養它的表現其實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語言文字及其作品本身就是美的存在,同時又是美的載體。所以對於語言文字和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我們不僅要從理性的角度,也更需要從審美的角度獲得更正確的價值觀的引領,獲得更高雅的更健康的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麼剛纔講了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4個方面,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這4個方面不是彼此割裂的,當然他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我們不僅要看到他們相對的獨立性,更要看到他們是一個整體,他們之間有着高度的關聯性,所以最後我想用這樣一個結構圖表達我對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整體理解。我覺得語文課程素養是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圓,4個方面都統一在這個整體當中。

那麼它的基礎是什麼呢?大家看到它的基礎,基礎是語言運用,因爲我們是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所以語言運用是它的基礎,是它的本體,這個非常關鍵。這其他幾個方面統一在哪裏?都統一在語言運用當中。譬如思維能力,思維能力要通過語言運用來培養思維能力,也要通過語言運用才能夠體現出來。那比如審美創造、審美創造是在語言運用的過程當中得到培養的。同樣也是在語言運用的過程當中得到實現的,他們都離不開語言運用,是從語言文語言運用出發,最後回到語言運用上面來。同樣的道理,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信,也是要通過語言運用才能夠得到培養的。最後也是要通過語言運用才能夠實現的。所以這個技術很重要,他們都統一在語言運用這個技術當中。那同時呢思維能力、文化自信、審美創造,又各自具有獨特的規定性。

我們打一個比方,語言運用和思維能力文化自信、審美創造,就像是一個硬幣的一體兩面。我們講這個一體就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兩面的一面是語言運用,另一面是思維能力,是文化自信,是審美創造。那麼除了語言運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你看它在這個圓裏面就是放在最下面,然後佔比又非常大,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那同時呢思維能力文化自信和審美創造,就最核心的我們說核心素養排第一位的是什麼?老師們還記得吧?排第一位的是正確價值觀。是的,這個排第一位。那正確價值觀在語文課程當中怎麼體現?文化自信。所以文化自信在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當中現在排第一位,是最重要的排第一位。文化自信,然後是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大體上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就是這樣個結構圖。我們要辯證的來理解,用整體的觀觀念,用系統的觀念來全面的把握語文課程核心素養。

那麼這個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在這次課標的調整當中,它是一個核心,而且這個核心貫穿課標的始終,從課程性質到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到課程內容到學業質量,到最後的課程實施,都是用語文課程核心素養來貫穿的,這就像一條紅線,這就是綱,我們有一個成語叫綱舉目張,綱舉目才能張,這個綱是什麼?核心素養,語文課程核心素養,譬如關於課程性質,課標是這樣表述。關於語文課程的核心性,關於語文課程的性質,課標表述說,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個大家比較熟,我們已經反覆講講反覆了。好,接下去他表述,他說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大家注意,我標紅色紅色的這一部分文字,你有沒有發現這一部分文字講的就是什麼?沒錯。就是語文課程核心素養。

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這是語言運用。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這是思維能力,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這是,審美創造,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這是、文化自信。你看對語文課程性質的具體表述,就是圍繞着語文課程核心素養來展開的。

再比如課程目標,這次新修訂的課標設置了9個總目標,這9個總目標也是緊扣核心素養來展開的。譬如我們一起來看看總目標的第一、第二,第三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什麼?文化自信。當然這一條側重於文化修養。

第二條總目標,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感受語言文字及其作品的獨特價值,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當然這一條側重於文化傳承。

第三條總目標,關心社會文化生活,積極參與和組織校園社區等文化活動,發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感受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精華。還是文化自信。當然這一條側重於文化參與。

第四條,認識和書寫常用漢字,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主動積累梳理基本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初步領悟語言文字運用規律,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運用多種媒介學習語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什麼?語言運用。當然這一條側重於語言梳理。

第五條,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能借鑑工具書,閱讀淺譯文言文,學會傾聽與表達,初步學會用口頭語言文明的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能根據需要用書面語言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這還是語言運用。當然這一條側重於語言表現,就是在真實的語言實踐當中,學會交流,學會溝通,學會表達,語言表現。所以這兩條都指向語言運用素養。

第六條,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明確了思維能力。當然這一條側重於感性思維。

第七條,樂於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維方法,辯證的思考問題,有理有據負責任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摯的態度。也是思維能力。但這一條側重於理性思維。整個就是圍繞着語文課程核心素養來展開,來分類,來表述。

第八條,審美創造。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能結合自己的經驗理解欣賞和初步評價語言文字作品,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世界。這是側重於審美鑑賞。

第九條,能借助不同媒介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學習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這是側重於審美表現。整個兩條講的就是審美創造,所以你看一共9條,一共9條差不多,就是兩條兩條的分,涉及到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4個方面,所以語文課中核心素養要落地,怎麼落地?通過課程性質來落地,通過課程目標來落地,那這纔是落地。這是第一個方面。一條主線一個綱領,那就是一個核心。語文課程核心素養。

第二個方面,5大課程理念,新修訂的課標,對課程提出了5大理念,哪5大理念呢?第一大理念是從課程目標的角度提出來的,你看排在第一位,那就是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第一個理念,語文課程核心素養是綱是核心,是主線要貫穿始終的。那你看課程理念第一條就做了迴應,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而核心素養文化自信放在首位,文化自信是語文課程育人功能的最高體現和集中反映。

第二個理念,課程結構,建構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大家都知道2010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是沒有課程內容的,語文課程內容非常複雜,之前都沒有語文課程內容,但是這一次在課程結構當中,以語文學習任務羣的形式,建構起語文課程的學習內容,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第三個理念,課程內容,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內容的整合,大家特別注意這個整合。新課標特別強調整合,尤其是課程內容,學習任務羣的建構其實就是對課程內容的整合。以前我們講語文知識要一點一點的落實,語文要素要一點一點的落實,但是這一次課程標準的調整強調語文課程的目標,語文課程的要素,語文課程的內容不是主點的線性的落實,而是要在任務,在情境當中整合性的落實。

第四,課程實施,要加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更加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重視跨學科的學習,還重視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的深度融合,還重視多媒介的學習,這些都是學習方式的變革。

第五,課程評價,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這是5大課程理念。

5類課程主題

因爲這一次調整修訂的新課標,對語文課程內容做了表述,我說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爲這個太難了,語文課程的內容太複雜了,太豐富了。語文課程我們有一句話叫語文的外延,生活的外延等於語文的外延,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所以語文學習內容是非常寬泛的,那麼這一次對語文課程的學習內容做了規定做了梳理,那這個規定和梳理集中體現在對課程主題的確立上5類課程主題,非常明確的哪5類課程主題?它是從文化的角度來梳理的。

第一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文課程內容的第一類,要學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文課程學習的基因,語文教育要立德樹人。語文課程的方式就是以文化人,而這個文既是語言文字,又是語言文章,還是語言文學,更是語言文化語言文化第一類的主題,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家注意這是基因。

第二類,革命文化。從鴉片戰爭以後,我剛纔說了形成的一系列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也是語文課程學習的購買。所以你你接着你會發現,就是我們教科書可能也會要重新調整,我估計教科書的調整涉及到革命文化教育的內容,一定會有一定的比例。在我們的語文課程內容當中加以體現。

第三類主題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靈魂,這個靈魂的核心。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們的語文課程當中,一定會就是這個教科書的調整,學習內容的調整,一定會有一定比例的這個落實。

第四類,那就是外國優秀文化語文課程學習必須面向世界,面向全球,面向未來。一方面我們要建立文化自信,但是建立文化自信並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並不意味着妄自尊大,我們有這個根基,有文化自信這個根基。那麼將會更自信的面向全人類的所有的優秀文化,這是一種必須的文化事業。那麼所有的這些文化都必須回到當下,回到學生的生活。

第五類,那就是當代文化生活。纔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所以這次新課標的調整對語文課程的內容,從主題的角度做了分類做了梳理,這個是非常宏觀的,也是非常大氣的。

6個學習任務羣

6個學習任務羣的設置和建構,是這一次新課標調整的又一個重要的特徵。也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當然以後對我們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包括對語文教科書語文教材的編寫,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我估計這個語文教科書會有一些新的樣態新的形式出現,因爲必須將6個學習任務羣落到實處。課標課標是一課之標,它相當於是語文課程的憲法課標已經確立了6個學習任務羣,那麼接下去從教材編寫,從課堂教學改革,從課程的評價都要跟它相關聯,都要把他的這些理念和精神落到實處。

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新課標建構了哪6個學習任務羣?這6個學習任務羣,包括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還有跨學科學習,六大學習任務羣。但是這6個學習任務羣不是一個平面的東西,根據新課標的表述,它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屬於基礎型的學習任務羣。也就是說其他5個學習任務羣,你要展開,你要實施,你要評價,他得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指什麼?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說這個要貫穿語文課程的全過程,從第一學段到第二學段到第三學段要觀察整個過程,而且必須作爲基礎加以強調和落實。在這個基礎之上,就是在語言文字的積累和梳理這個基礎之上,進入到第二個層次的學習任務羣。

那就是發展型任務羣,發展型任務羣,包括三個方面,包括三個學習任務羣。第一,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第二,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第三,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他們都有閱讀,實用性閱讀,文學閱讀、思辨性閱讀,他們都有語言文字的交際,唉有的是交流,有的是表達。就讀和寫你發現沒有?在這4在這三個學習任務羣當中,讀和寫成爲一個整體整合了,其實不光是讀和寫,還包括什麼?聽和說。其實不光是聽和說,還包括什麼,還包括思聽說、讀、寫、思都整合在一起了。這是語文課程內容的主體,就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在這個基礎之上還有第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羣,那就是拓展型學習任務。它包括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那那麼這個整合性就更強了,這個跨度就更大了。

這就是新課標2022年版課標關於語文課程內容提出的六大學習任務羣。那麼這個對我們一線的語文老師來說,是一個新概念,是一個新生事物,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那學習任務羣它既是課程內容的一種建構方式,其實也必將成爲我們未來語文課程學習的方式,教學的方式,甚至課堂變革的方式,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學習任務羣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學習任務羣有哪些特點?根據我對課標的學習和理解,我把它概括爲這樣5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學習任務羣是以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爲綱,注意:是以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爲綱,不再是學科知識的主點解析,語文技能的逐項訓練。一個學習任務羣,他的目標具有整合性。我剛纔說了聽說讀寫思整合在一起了,而不再是知識點的一個一個一個的落實。就一個學習任務羣,它必將同時涉及到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當然它會有所側重,但一定不再是知識點的主點的線性的解析,這是第一個特點,整合性非常強。

第二個特點,它通常是以學習項目爲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等。你看這又是一個整合,如果第一個特點的整合是目標的整合,素養的整合。那麼第二個整合其實是一種學習要素的整合,那麼它通過什麼方式來整合呢?學習項目,就給你一個比較大的任務,這個任務裏面可以把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都整合在一起。

第三個特點,以問題情境爲導向,不僅着眼於語言能力,還整合自主合作、個性化等。就學習任務羣,往往是有一個問題,有一個問題情境,而且這個問題情景往往來自生活,來自學生的學習實際,是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用這個問題情境把學習內容,學習過程整合在一起,那學習的方式不光是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還有自主學習,還有合作學習,還有個性化的學習,還有基於信息技術的整合性的學習,甚至還有跨媒介的跨學科的學習,這是第三個特點。

第四個特點,學習任務羣強調以學生充分的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特別強調學生的參與,學生的體驗,學生的經歷。簡單的說就是做中學,學中做。這個做中學,這個做就是語文實踐活動,聽說讀寫思,在聽說讀寫思的語文實踐活動當中,學習提升聽說讀寫思的語文素養,我們說要學會游泳,必須得在游泳當中才能學會道理就在這兒。

第五個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要學習方式,凸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途徑。學習任務羣,強調學習方式的變革,那麼更加重視學生自主的學,合作的學,探究的學,這是學習任務羣的基本特徵。那麼這個學習任務羣跟語文課程核心素養之間又有着怎樣的關聯呢?我用一張表格來做一個說明。你們看錶格的左側是6個學習任務羣,表格的右側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4個方面。

那這個任務羣跟核心素養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我剛纔說了,肯定不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肯定不再是逐點落實的線性的關係,而是什麼關係?整合關係,網狀關係是的。那也就是說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對應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跨學科學習對應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就這是一種整合性的呼應和聯結。當然他們是有所側重的,是有所側重的,但它這個聯結一定是多維度的網狀式的聯結,而不是線性的點對點的聯結。

我們這個觀念一定要調整。這是我對2022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主體內容的解讀。還有一個是4條教學建議,我簡單的做一個說明,4條教學建議也是課標提出來的。

第一條教學建議,強調立德樹人,彰顯教學目標的育人導向。

第二條建議,強調整體規劃,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的特點。語文學習任務羣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合性,以素養爲綱,對語文學習的所有要素加以整合。

第三條創設情境,就強調語文課程學習的實踐性特徵。就在真實的問題情境,當中學語文用語文。

第四,智慧學習,強調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的深度融合。強調跨媒介的學習,強調泛在性的學習,就語文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最後我想簡單的跟大家交流一下2022年版課標的學習建議。

我認爲所有的培訓最終都必須回到自我培訓。所有的學習最終都必須回到自覺學習。我給出幾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2022年版課標學習建議。細讀課標文本,這是基礎。這次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大概36,000多字,我覺得這36,000多字,我們語文教師要逐字逐句的細讀,只有首先細讀課標,細讀課標的文本,而你的理解你的體會纔有基礎。你們現在聽我解讀或者聽別的專家聽聽別的名師解讀,那已經是二手貨了,我們都屬於二道販子。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最基礎的是首先打開課標文本,細細的讀,逐字逐句的讀。而且我還有一個小建議,就是最好能夠跟2010年版的課標比照着讀,哪些是以前也有的,哪些沒有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哪些是有調整的,這樣就是互文比較着讀,你的理解和體會纔會更深入更深刻。

第二條建議,那麼學了以後就得改變觀念,觀念的改變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難的。所以要增強課改意識,你課標學習了,你現在知道了核心素養是綱,那這個觀念你就要建立起來,這就是課改意識。現在提學習任務羣了,那學習任務羣有這樣一些特點,那麼這些觀念在你的專業素養當中就要逐步的建立起來,最後牢固的樹立起來,這是第二條建議。

第三條建議,最終要落實在哪裏?要落實在你的教學當中,尤其要落實在你的課堂教學當中,以文化人還要知行合一。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不知,非真行,知行合一。那麼重構課堂教學,就是你學習2022年版課標的行動,實踐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我們的課堂要調整,課堂的面貌樣子要改變。語文學習任務羣要求我們對課堂結構、課堂策略、課堂途徑做改變,有些是重大的改變,有些是具有顛覆性的改變。所以新課標的頒佈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一次重大的挑戰,那關鍵就看你行不行動,落不落實?誰先行動,誰就搶佔了專業發展的先機。

第四條建議,提升課程素養。那一句話:要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和發展,那你自己的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首先得提升和發展。學爲人師,行爲師範,你自己首先得學習得提升,你的語言運用的素養,你的文化自信的素養,你的思維能力的素養,你的審美創造的素養,就在這次課標的學習過程當中,自己能夠整體的規劃,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落實。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這是個慢活,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是你不變永遠不會變。所以首先是要變,是要直面當代語文課程的變革的大趨勢,在這個大趨勢當中成爲時代的弄潮兒。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43920.html

  • 標籤: 精選 標有 語文課 日語優秀作文精選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讀語文課標有感(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讀語文課標有感(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