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精選5篇)作文

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85W 次

篇一: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

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精選5篇)

學習目標:

1.在理解詩句大意的基礎上,正確默寫。

2.在揣摩詩人情感的基礎上,誦讀欣賞。

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在準確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區分“宵”與“霄”、“啼”與“蹄”、“尤”與“猶”等形似字。引導學生重點運用想象情景的方法揣摩情感,進而提高欣賞品位。

學習難點:

以《潼關》等四首古詩的學習爲載體,進一步訓練想象情景等揣摩情感的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

學習過程:

創設默寫情境,強化詩句理解意識:

一、當堂默寫,互查互糾。

二、解析錯字,加深理解。

創設誦讀情境,構建情感揣摩方法:

三、誦讀比賽,交流分享。

四、想象情景,揣摩情感。

附件1:《課外古詩詞誦讀》(第六單元)學案

《課外古詩詞誦讀》(第六單元)學案

主備:李智祥課型:誦讀指導審覈:七年級語文備課組

班級姓名

學習目標:

1.在理解詩句大意的基礎上,正確默寫。

2.在揣摩詩人情感的基礎上,誦讀欣賞。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結合文本中的註釋、賞析,在理解詩句大意的基礎上默寫全詩。

秋詞、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潼關、

訂正錯別字:

(),該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該字所在的詩句大意是:___________

(),該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該字所在的詩句大意是:___________

二、想象詩中情景是體會詩人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隱去文本中的賞析部分,你覺得哪一首詩最能通過這種方法觸摸到詩人的情感?你還知道哪些揣摩詩人情感的好方法,說一個跟大家分享。

三、課堂演練:

讀李商隱的《嫦娥》,藉助情景想象,揣摩詩人的情感。

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註解:

1.雲母:一種礦物。2.深:久,時間長。3.長河:銀河。

四、課外鞏固:

1.讀《秋詞》後回答:

⑴請描述“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畫面。

⑵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讀《夜雨寄北》後回答:

⑴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

⑵“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漲”字有怎樣的妙處?

3.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後回答:

⑴試賞析詩中的“僵”、“尚”二字。

⑵)試對“夜闌臥聽風吹雨”一句略作賞析。

4.讀《潼關》後回答:

⑴用自己的話描繪詩歌前兩句的景象。

⑵說說詩歌后兩句所運用的修辭及作用。

附件:2:《課外古詩詞誦讀》教學流程設計

《課外古詩詞誦讀》教學流程設計

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六單元的《課外古詩詞誦讀》。課前我請你們語文老師佈置了一個學習任務,記得的請舉手,已經完成的請舉手。

…………

下面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請尾號是2的同學到黑板默寫四首古詩,一人一首,其他同學在草稿紙上默寫,男同學默寫1、4兩首,女同學默寫中間兩首。要求默寫過程中不看黑板,以免抄襲之嫌,默好後用紅筆訂正有誤的地方。

二、你認爲避免寫錯別字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

三、正確默寫這四首古詩詞,在我看來,學習任務只完成了一半,還有一半是什麼呢?請同學們回顧P14頁,古代詩歌的預習要求:請你們用簡潔的語言歸納爲兩點:第一,想象情景,體會情感美;第二,反覆誦讀,感受聲韻美。在加上我們已經完成的一點(認真默寫,追求書法美)

四、下面我們分男生組、女生組齊讀剛剛默寫的兩首詩,看誰讀得更好。(示範——指導——再齊讀)

五、詩言志,學會揣摩詩人的情感是誦讀詩歌,提高古詩詞欣賞能力和審美水平的關鍵所在。揣摩詩人情感的方法很多,我曾在校刊第21期中的一篇文章中總結出六個方法。下面也請同學們就以這幾首詩爲例,分享你揣摩詩人情感的好方法。

假如不提供每一首詩後的賞析文字,你能不能觸摸到每一首詩中流露出詩人情感的詞句呢?(提示:絕大多數詩歌中必有情景,通過想象情景置身其中就能觸摸到詩人的情感。)

作業:讀《語文補充習題》P112頁中,李商隱的《嫦娥》一詩,在完成兩道思考題的基礎上嘗試寫一段簡短的賞析文字。

篇二: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

“聽一場雨,品一種情”

《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部編版新教材,在原來蘇教版的基礎上,呈現了這以下5個特點:(1)雙線組元,既發揮育人功能,又照顧到語文能力的培養(2)保持選文經典性的同時,下大力度開發新選文(3)作業系統設計層次豐富,題型靈活(4)寫作教材強調一課一得,並增強活動性和指導性(5)綜合性學習更有語文性,更富操作性。

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是新教材增加的新篇目。這一個單元要主要學習默讀、快速閱讀全文的閱讀方法,發揮聯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課文中的藝術境界。

二、學情分析

詩歌教學重在誦讀和品味詩歌的語言,感悟作者的情感。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入中學,處於過渡適應階段。學生對中學語文的特點、學法等還不瞭解,還沒有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對古詩詞的積累也不多。鑑於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節課教學設計的重點是讓學生在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品出感情。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夠讀準詩歌的字音和節奏;

能夠讀出詩歌的情感,並熟讀成誦。

2、過程與方法:

品析詩歌語言及表現手法,感悟作者寄託的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能夠聯繫實際,體悟家國情的真正含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讀出詩歌的情感,並熟讀成誦。

2、教學難點:品析詩歌語言及表現手法,感悟作者寄託的情感。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具:ppt課件,背景音樂,導學案等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2、新課學習

2.1環節一(讀準一首詩):

誦讀指導一:朗讀方法指導

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提示,自由朗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讀準字音:(注意讀音)僵、戍、闌

(2)讀出節奏:

夜雨寄北

李商隱(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學生試讀,點評。

(4)集體朗誦。

2.2環節二(讀懂一首詩):

自學指導二: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結合註釋和作者的寫作背景,展開合理想象,四人爲一個小組,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把《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兩首詩所展示的畫面、體會到的情感跟你所在小組成員說一說。然後將你們小組最好的作品寫下來,分享給我們。

(1)《夜雨寄北》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曾任縣尉、祕書郎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當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斥時政,“無題”詩也常有所寄寓。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傳誦。與杜牧合稱爲“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夜雨寄北》是詩人滯留巴蜀懷念長安親友(妻子)之作,親友(妻子)在巴蜀的北方長安,所以題名爲《夜雨寄北》。

(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裏,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

小組合作完成:我彷彿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人(畫面)。

(3)小組合作學習,檢查反饋。

(4)根據理解讀出詩歌的情感:女生讀《夜雨寄北》,男生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全班齊讀兩首古詩。

2.3環節三(讀出一種情):

自學指導三:同桌互助學習

問題探究一:《夜雨寄北》(李商隱)這首詩中哪些詞、句,你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對團聚的期盼之情,並說說理由。(提示:從你所學古詩詞語言賞析的方法來思考)

①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漲”不僅描寫出巴山夜雨灌滿秋池的情景,也流露出詩人滯留他鄉無法回家與妻子團聚的惆悵心緒,如這秋水般不斷的往心頭涌漲。

“秋”點明季節,渲染悲涼的氣氛。

②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想象與妻子團聚剪燭夜話的情景,表達詩人急切盼望和妻子團聚的思想感情。

問題探究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這首詩中哪些詞、句,你可以感受到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並說說理由。(提示:從你所學古詩詞語言賞析的方法來思考)

詩人“僵臥孤村”處境艱難卻“不自哀”,爲什麼?

夜闌:夜已將近,詩人憂思難眠。

入夢來:窗外寒風呼嘯,如戰馬嘶鳴;雨打柴扉,似萬箭齊發。在夢裏,他終於踏上金戈鐵馬的戰場。這是一個多麼豪壯的夢啊!然而,這只是一個夢呀!

這一個夢,陸游竟做了一輩子。陸游一生從未得到重用,多次遭到打擊,晚年更是落魄困窘,但是他“位卑未敢忘憂國”,一生都在想着江山社稷。

陸游的一生就像一本書,一邊是冰冷殘酷的現實,一邊卻是熱血沸騰的理想。在這本書上赫然寫着兩個大字——愛國。而這種情感也時刻在我們的心中激盪。

問題探究三:這兩首詩在寫法上有什麼共同特點?

3、新課小結:

4、拓展延伸

現在是和平年代,不用我們背井離鄉,也不用我們征戰沙場,那麼你們是如何理解這種愛家、愛國情?怎麼做纔算是愛家、愛國呢?請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的看法。

5、作業佈置

(1)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往今來同樣抒發念家,愛國的詩歌何止這兩首,希望這兩首詩歌作爲一個“引子”,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去了解更多的中國古詩詞。今晚回家請同學們收集這類主題的詩句,下次課我們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交流。

(2)熟練背誦這兩首詩,並預習剩下的兩首詩。

結語:聽着配樂,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背誦這兩首詩。

篇三: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

《逢入京使》

岑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誦讀,讀出節奏感

2、能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內容: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一、導入新課:

盛唐時代,是邊塞詩空前繁榮的時代,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爲代表的邊塞詩派,他們的創作爲百花齊放的盛唐詩壇,增添了一支奇葩。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岑參。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詩歌《逢入京使》。

二、誦讀新句

提示:七言律詩可以二二三,也可以四三停頓,學生劃分朗讀停頓。

1.教師範讀,學生傾聽。

2.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3.指名領讀。

4、齊讀,根據節奏。

三、講析

1、介紹時代背景,及作者情況。

此詩約寫於天寶八載(749),這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他辭別了居住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書記,西出陽關,奔赴安西。岑參的從軍,思想上有兩根精神支柱:一個支柱是建功邊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qì西官軍》)另一個支柱是,他認爲從軍出塞.是爲了報效祖國,赴國家之急。正是基於這兩點,所以他的邊塞詩多數是昂揚樂觀的,表現出唐軍高昂的士氣和震撼大地的聲威。但當一個戰士踏上征途之後,他們不可能沒有思鄉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參的《逢入京使》所表現的就是對故園和家人的思念,這是真摯健康的感情,雖然調子不怎麼高昂。但不能認爲是消極的、悲觀的,儘管他流下了思鄉之淚。

2、解題:逢,碰上、遇見。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3、解讀詩句:

看課文註釋,解決難詞,疏通文意。

詩的第一句“故園東望路漫漫”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自己的家園,“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走馬西行。“路漫漫”三字,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鄉何處?“漫漫”二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下句詩“雙袖龍鍾淚不幹”寫思鄉的情狀。思鄉之淚,龍鍾交橫,涕泗滂沱,這多少有點誇張。仍不失爲真實,我們仍然可以說上句寫的是實景,下句寫的是實情。

“馬上相逢無紙筆”句,“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爲入京使者的故人,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託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託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後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乾淨利落,但簡淨之中寄寓着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於淡薄,頗有韻味。

如果將這四句詩比高下的話,我以爲後兩句詩更有味,這兩句詩好就好在詩人提煉出特定環境下的典型情節,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別出心裁,詩人攝取的生活鏡頭,有濃厚的邊塞生活氣息。“馬上相逢”的情節,很有軍旅生活的特色,描繪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無紙筆而用口信代家書,既合情合理,又給人以新鮮之感。

此詩語言自然質樸,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來,隨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四、自由朗讀,試背誦,檢查背誦情況。

五、拓展:收集有關於思鄉的詩詞,或邊塞詩做摘抄並背誦。

《晚春》

歐陽修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古詩內容。

3.能正確地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古詩,它們的名字是《晚春》。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古詩內容。

3.能正確地背誦古詩。

指生讀學習目標,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目標己經明確了,你們有信心實現目標嗎?老師相信,只要大家認真自學,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的。

三、先學

(一)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古詩兩遍。要求:把字音讀準確,詩句讀通順,並讀出一定的語氣。

2.讀古詩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問同桌,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兩遍。

3.小組內兩兩互讀古詩。

(二)自學檢測

指名朗讀全詩,組織正音。教師相機運用範讀、領讀、齊讀等方式,讀出一定的節奏和語氣。

四、後教

合作交流:

1.請根據古詩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組內交流討論這首詩的內容。

2.《晚春》這一首詩描寫了一種怎樣的情景呢?從這首詩中你又體會到什麼?

教師點撥:

1.註釋:

不久歸:將結束。

楊花:指柳絮

榆莢:亦稱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飄落。才思:才華和能力。

2.作品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結束,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鬥豔。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五、訓練

1.結合古詩內容,學生自由背誦。

2.同桌互背。

3.小組展示背誦。

4.練習書寫:

看詩寫話

篇四: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瞭解古詩有關知識;2、品味語言,體味古詩意境;3背誦詩詞。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品味、積累寫景的優美語言。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詩詞鑑賞方法賞析自己喜歡的詩句。

教法學法:誦讀法,討論法,讀寫結合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泊秦淮》

1.作者作品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文學家,京兆萬年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代表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宮賦》等。

《泊秦淮》是杜牧遊金陵,夜泊秦淮時所作。詩人泊舟於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借古諷今,寫下了這篇的七絕,抨擊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層人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

2.品讀明意:罩着河水,月亮籠罩着沙。入夜,我將小船停靠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可憐的商女不知道國已經要亡,還在對岸唱着淫靡之曲《後庭花》。這首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切和深深憂慮的情懷。

3.詩歌欣賞

本詩於六代興亡之地的感嘆中寓含憂念現世之情懷。

首句寫景,“煙”、“水”、“月”、“沙”由兩個“籠”字聯繫起來,融合成一幅朦朧冷清的水色夜景。次句點題,並以“近酒家”引發思古之幽情。後二句由一曲《玉樹後庭花》引發無限感慨,“不知”抒發了詩人對“商女”的憤慨,也間接諷刺不以國事爲重、紙醉金迷的達官貴人,即醉生夢死的統治者。“猶唱”二字將歷史、現實巧妙地聯爲一體,一個“猶”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憂慮之情。

4.背誦與默寫

二、學習《賈生》

1.李商隱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沁陽。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2.賈生

賈誼:賈誼(前200-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家。年少即以育詩屬文聞於世人。後見用於文帝,力主改革,被貶。改任樑懷王太傅。樑懷王墮馬而死,自傷無狀,憂憤而死。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著有《新書》十卷。代表作有《過秦論》上、中、下三篇,《陳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過秦論》總結了秦代興亡的教訓,實則昭漢之過。《陳政事疏》和《論積貯疏》是批評時政之作,提出用“衆諸侯而少其力”的辦法,鞏固中央集權制。要“驅民而歸之農”,鞏固政權。其文說理透闢,邏輯嚴密,氣勢洶涌,詞句鏗鏘有力,對後代散文影響很大。魯迅曾說,他與晁錯的文章“皆爲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賦七篇,被貶長沙途中渡湘水時作《吊屈原賦》,以自諭。謫居長沙三年,作《鵬鳥賦》,假託與鵬鳥的問答,說明“萬物變化之理”,對死生榮辱,萬物衆生,皆不在意。發自肺腑,哀傷之情躍然紙上。假辭賦之要,抒憂國之情。其賦皆爲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劉向編爲《新書》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輯有《賈長沙集》,今人輯有《賈誼集》。

3.詩意:漢文帝在宣室求問被貶謫的賢臣,賈誼的才華和格調更是無可比倫。談至深夜漢文帝挪動雙膝靠近他,可惜他不關心百姓只是問無關輕重的鬼神之事。

4.主旨這首詠歎賈生故事的短詩,其着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於指出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

5.賞讀詩歌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6.背誦與默寫

第二課時

三、學習《過鬆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1.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宋代詩人。其詩風自然活潑、幽默詼諧,人稱“誠齋體”。代表作品有《過鬆源晨炊漆公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

2.詩意: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空歡喜一場。當你進入到萬山深處以後,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馬上將你阻攔。

3.主旨: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4.賞析

這是一首哲理詩。

詩的前半部爲議論,後半部爲描摹,二者構成先果後因的內在聯繫,均滲透着詩人濃郁的思想感情,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表明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地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本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擬人)。

5.背誦與默寫

四、學習《約客》

1.作者簡介

趙師秀(1170-1219),浙江永嘉人,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南宋詩人。趙師秀與徐照、徐璣、翁卷並稱“永嘉四靈”,人稱“鬼才”,開創了“江湖派”一代詩風。編有《趙師秀集》《天樂堂集》等詩集。

2.詩意:黃梅時節處處都在下雨,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鳴。時已過午夜,已約好的客人卻還沒有來,(我)無聊地敲着棋子,燈灰震落在棋盤上。

3.主旨: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採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心複雜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的精妙小詩。

4.賞讀詩歌

這是南宋詩人趙師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處處蛙”,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這看似表現得很“熱鬧”的環境,實際上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後二句點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着,沒事可幹,“閒敲”棋子,靜靜地看着閃閃的燈花。詩歌採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5.背誦與默寫

篇五: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積累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水平。

2反覆誦讀,領會詩情,提升學生品讀詩歌的能力。

3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古代詩歌的魅力。

二、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領會詩情

三、教學難點

提升學生品讀詩歌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材分析

《課外古詩詞誦讀》是部編教材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篇目。本課的學習,強調了由課內到課外的拓展閱讀,是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和有效補充。能有效加強學生的文化積累,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美感的認識。通過反覆誦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本課所選的四首古詩,都是七言絕句,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優美,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學生查閱所學詩歌的有關資料:作者生平,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抄寫下來,以備上課時使用。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將和同學們一起展開一場詩詞之旅,讓我們一起走進《課外古詩詞誦讀》。踏進詩歌的殿堂,領悟詩歌的魅力。大家打開課本162頁。

課件出示課題

(三)朗讀古詩揣摩朗讀技巧

學習古詩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誦讀,誦讀古詩有哪些要求和技巧呢?課件展示:

明確: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詩歌的聲韻美

注意詩歌停頓的劃分:按意義單位劃分按音節劃分,並無定數,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這四首古詩都是七言絕句,音節劃分一般是二二三,或者四三。

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四)交流資料誦讀領悟

要想讀懂一首詩,還要圍繞古詩查找相關資料,例如,作者生平經歷,詩歌創作背景等。課件展示

學生小組內交流所查找的資料,根據相關資料,談談對這些詩歌的理解。全班交流。

1《泊秦淮》表達了詩人對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爲重的統治者的批判,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之情。

2《賈生》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實,寄寓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3《過鬆源晨炊漆公店》抒發了作者遊歷山野輕鬆閒適的心情。

4《約課》表現了詩人等客不來的悵惘和無奈之情。

指名朗讀:選擇一首詩,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誦讀,讀出詩中的情感。聽讀學生評議,幫讀。

(五)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討論下列問題:課件展示

1《泊秦淮》中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

2《賈生》採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3《過鬆源晨炊漆公店》蘊含着怎樣的哲理?

4《約客》中,你認爲哪個字用的妙?爲什麼?

指定學生全班交流。

(六)個性誦讀

全班展示小組集體誦讀,體會古詩詞的聲韻美。

(七)總結

中華文明的史冊上,優秀的詩歌燦若繁星,希望同學們多誦讀,多積累,用古代文人的情懷和智慧,來點亮我們今天的生活。

七板書設計

課外古詩詞誦讀

讀查誦

八教學反思

1、加強朗讀教學,訓練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是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本課中學生朗讀效果較好。

2、強調對古詩詞的深刻理解和獨到的情感體驗,不必追求問題的統一答案,本課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出了學生對每一首古詩獨到的情感體驗。

3、由課內到課外是大語文的教學要求,本課課外古詩詞欣賞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拓展了知識。

4、本課不足之處是學生的朗讀水平還有待提高,在以後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

5、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還有待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培養。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827.html

  • 標籤: 教案 課外 誦讀 古詩詞 七上 詩詞朗誦比賽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課外古詩詞誦讀七上教案(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