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峨眉山月歌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

峨眉山月歌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39W 次

篇一: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峨眉山月歌學設計(精選8篇)

1教學目標

認識3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詞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2學情分析

學生語文基礎差,所以我從培養學習習慣做起,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3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詞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準備:1、CAI2、本詩的朗讀錄音,配合簡易幻燈片。

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教師引入: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哪些和月亮有關的古詩呀!誰能背給同學們聽聽?(學習複習以前的學過的與月亮有關的古詩:《靜夜思》《古朗月行》《竹裏館》《望洞庭》《宿建德江》等,主要是讓學生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古詩,引起學生學習這首詩的興趣。

唐代的偉大詩人李白非常喜歡月亮,我們以前學過的《靜夜思》《古朗月行》就是他寫的,他還寫了許多和月亮有關的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另外一首詩《峨眉山月歌》。讀完題目後,問:你知道了什麼?你們知道峨眉山在哪兒?(峨眉山是李白故鄉最有名的大山,也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這首詩是李白年輕時初次離開四川所做。

教師板書課題,指導學生讀題。

活動2活動:二、初讀古詩,初步感悟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讀順。

生:自讀(教師巡視)

師:請同座同學互讀古詩,互相檢查字音讀得是否正確,讀錯字音互相糾正。

生:互相檢查。

師:這幾個字大家都會讀嗎?誰來讀:指名

檢查字

檢查詩

活動3活動:三、自主探究,讀中感悟

1、大家結合起來插圖、註釋再讀古詩,教師提問:想想你瞭解到了什麼?

2、學生讀完後,說說從詩中瞭解到了什麼。

同學們很會學習,知道利用插圖和課後註釋來幫助自己理解詩意,這就是學習古詩的方法。(出示古詩)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裏,詩人乘着小船,順流而下。月亮倒映在江水之中,船在行,月亮也跟着行。他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駛去。第一次遠離故土,難免戀戀不捨,可他心懷偉大事業大抱負,毅然決然地順江駛向渝州。

三、讀中悟情境之美。

1、爲了更好地體會詩人的內心情感,我們再來逐字逐句體會詩的意境。大家一邊自由讀第一句,一邊腦海裏浮現出畫面。

你們腦海中出現的是這樣的一幅畫嗎?

2、①和半輪②江水流

3、半輪秋月掛在空中,陪伴作者順流而下,這是多麼優美的意境啊!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評:月亮走,我也走,我順流而下,纔看到了影入江水流的妙景啊!

多美的月色啊!

四周一片寂靜,只能聽到江水的嘩嘩聲。

齊讀,過渡語?詩人順江而下,他從哪兒出發,又到哪兒去呢?是懷着什麼樣的心情呢?

5、指名讀第三名

着重交流:思君不見

教師可問學生:詩人在這裏思念誰呢?

預設:如有學生說李白在思念親朋好友,教師可追問:這跟月亮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學生仍不能理解,教師可舉一些李白把月亮當作好朋友的詩句引導學生理解,李白曾經寫過這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裏的月亮詩人就把他當作了故鄉的親人、朋支。透過這月亮,詩人看到了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切一切。這怎麼不讓他依依不捨呢?

多麼有意境的秋夜遠行圖啊!不僅寫出月映清江的景色之美,還表達了作者對故鄉難捨之情啊!

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詩。

指名朗讀這句詩,學生評讀。

學生自由誦讀這句詩,注意體會李白愉快的心情。

活動4練習:四、品讀古詩,感悟詩歌的意境

1、學生自由讀整首詩。

2、配樂再來指名讀。

3、播放音樂,學生閉上眼睛感受詩歌的意境。

是啊,李白即將離開家鄉遠行了,此時,他看到家鄉的山、家鄉的水,特別是家鄉的月是多麼親切和留戀啊!他多麼想和它們常常做伴呀,他要把這些家鄉的美景一一帶走。他馬上就要離川遠行,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了,他的內心豪情萬丈!讓我們懷着依依惜別心情,一起誦讀這首詩。

4、播放音樂,學生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5、讀着讀着,詩的語言活了吧,來,趕緊把它背下來吧!

活動5作業:六、小結

中國古代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其中唐代詩歌創造了我國文學史上的高峯。古代詩人創作了大量的優美詩歌,流傳至今,我們爲能夠生在這樣詩的國度而自豪。古代詩人很喜歡把月亮寫入詩中,他們把月亮當作朋友親人來歌頌,你們課後可多找一找,看看能找到多少寫月亮的詩歌,讀一讀吧。

板書設計: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地誦讀這首詩。

5、讀着讀着,詩的語言活了吧,來,趕緊把它背下來吧!

篇二: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習《峨眉山月歌》,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重點難點: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同學們已經會背許多首古詩,誰願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說作者)

二、介紹作者

讀一讀《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說說是誰寫的?學生介紹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指名介紹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國曆史上,被稱爲詩仙。幼時隨父遷居四川,長期在各地漫遊,他的詩想象豐富,本詩是他青年時代初離四川時所作。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峨眉山月歌》。

板書:峨眉山月歌齊讀課題歌是歌頌的意思誰來說說歌頌什麼呢?(峨眉山的月亮,老師追問,有人知道峨眉山嗎?有一個學生說在四川省,另一個補充峨眉山有一塊石頭叫峨眉石。

三、學習《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讀準生字。

3、反饋:(點名讀)“眉”的半包圍不能寫成“屍”。提醒讀準生字“君”、“羌”。

4、詩歌都有韻律、節奏,你能讀出詩的韻律、節奏嗎。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

5、圈畫詩中地名。老師提示:這首詩一共28個字,可是卻有五個地名。這在萬首唐詩絕句中是少見的,誰能找到告訴大家。學生一般都能找出三處以上的地名,少數同學能找出四處,全班只有極個別同學找對了五處地名。

學生齊讀古詩老師再提示:除了地名,還剩下16個字,他們的意思是什麼呢?學生再讀古詩根據註釋自學,同桌交流理解詩句的意思。

重點:半輪——(看插圖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

夜發——連夜出發。

向——駛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交流自學情況。

逐句理解。老師問:理解第一句詩,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能說出月亮是半圓的。

老師再問:我們都說一輪明月,爲什麼說半輪呢?

接着在課件上出示了課本上的插圖。請學生看圖想象秋天的月亮。老師用語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別皎潔明朗的景象。

然後引導學生體會第一句中一個難點:從意思上講,應該是半輪月,怎麼是半輪秋?最後老師採用講解的辦法告訴學生這是倒置。(古詩詞因受到格律的嚴格限制,有時爲了表達的需要,常常會突破正常的語序來表達。理解時需要將語序倒置的詩句恢復成正常語序來理解。)老師接着問第二句話誰懂?學生回答的很美,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彷彿隨波流動。老師想在細處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動,這是爲什麼?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知道卻原來是詩人站在流動的船上。板書:江月相伴。齊讀一二兩句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師給大家提示要注意三個字:“發”、“下”、“君”。這幾個字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板書:思君不見。學生談對詩句的理解,教師隨機指導。

7、指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詩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別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隨我順流而下。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方向駛去,想念友人卻見不着,只好懷着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洲駛去了。(齊讀)

8、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1)、感情誦讀。老師大段的抒情獨白:看圖體會意境,年輕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同學們想象詩人行船於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擡頭看到了什麼,低頭看到了什麼?心情怎樣?

當他面對這多情的月亮時,他將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鄉、朋友,誰來讀一下。

一名女生讀一二句老師感情充沛地說: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還略可安慰的話,隨着詩人漸漸遠去,沿岸山重水複,月亮或隱或現,此時的月亮已不再像故鄉峨眉山月那麼明那麼亮,詩人將是多麼惆悵迷惘?再站起的這位女生讀三四句(低緩)

(2)、齊讀詩句。補充:李白有一句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離開家鄉的李白因爲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單,但是,當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後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見着。李白思念的是誰呢?

學生脫口而出:月亮。老師說對。剛纔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親人的話,這裏的“君”也可以說是月亮。小結:峨眉山月,是家鄉的月,在遊子遠行時最易撥動心絃。李白也許沒想到,他這一走,就再沒能回來。李白至老還惦記着峨眉月,這不僅是對月的喜愛,更是對故鄉的眷戀,對友人的思念。(3)看圖有感情地朗讀。

9、練習背誦。

四、拓展閱讀

關於寫月亮的古詩很多,月亮是古詩常見的意象。你還知道那些描寫月亮的詩嗎?

學生回答了《靜夜思》《塞下曲》等古詩。老師課件出示了兩首詩。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總結: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月亮在古詩的意象中往往帶着思念的情懷,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所以峨眉山月歌這首詩也是表達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篇三: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習《峨眉山月歌》,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同學們已經會背許多首古詩,誰願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說作者)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一)介紹作者

讀一讀《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說說是誰寫的?學生介紹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指名介紹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國曆史上,被稱爲詩仙。幼時隨父遷居四川,長期在各地漫遊,他的詩想象豐富,本詩是他青年時代初離四川時所作。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峨眉山月歌》。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讀準生字。

3、反饋:(點名讀)

4、詩歌都有韻律、節奏,你能讀出詩的韻律、節奏嗎。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洲。

5、圈畫詩中地名。老師提示:這首詩一共28個字,可是卻有五個地名。老師再提示:除了地名,還剩下16個字,他們的意思是什麼呢?

學生再讀古詩根據註釋自學,同桌交流理解詩句的意思。

重點:

半輪——(看插圖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

夜發——連夜出發。

向——駛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逐句理解。

詩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別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隨我順流而下。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方向駛去,想念友人卻見不着,只好懷着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洲駛去了。(齊讀)

7、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1)看圖體會意境,年輕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同學們想象詩人行船於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擡頭看到了什麼,低頭看到了什麼?心情怎樣?

當他面對這多情的月亮時,他將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鄉、朋友。

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還略可安慰的話,隨着詩人漸漸遠去,沿岸山重水複,月亮或隱或現,此時的月亮已不再像故鄉峨眉山月那麼明那麼亮,詩人將是多麼惆悵迷惘?

(2)、齊讀詩句。補充:李白有一句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離開家鄉的李白因爲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單,但是,當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後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見着。李白思念的是誰呢?

剛纔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親人的話,這裏的“君”也可以說是月亮。

小結:峨眉山月,是家鄉的月,在遊子遠行時最易撥動心絃。李白也許沒想到,他這一走,就再沒能回來。李白至老還惦記着峨眉月,這不僅是對月的喜愛,更是對故鄉的眷戀,對友人的思念。

四、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背誦《峨眉山月歌》。

篇四: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

3.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古詩

難點:感悟詩的意境,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以前我們曾經學過不少古詩,誰能背誦給大家聽

(指名背誦)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古詩。

(板書:)

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

(板書課題)

2.解題。

《峨眉山月歌》

(1)簡介“蛾眉山”。

(2)簡介作者。

李白:唐代詩人,幼時隨父遷居四川,長期在各地漫遊,他的詩想象豐富,本詩是他青年時代初離四川時所作。

3.初讀課文。

(1)範讀課文。

(2)自學課文。

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②結合詩句理解詞語。

半輪影流夜發向思君下

③讀通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④不理解的註上記號。

學生根據上述要求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②指名說說有關詞語的意思。

③指名說說詩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詞和句。

4.精讀課文。

(1)疏通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輪:(看圖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詩句中指月影。

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夜發:夜裏出發。向:駛向。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2)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①出示圖畫,看懂圖意。

②想象詩人坐在小船上擡頭看到了什麼,低頭看到什麼,這時他會怎麼想,他的表情會是什麼樣兒。

要讀出詩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語調要低緩些。

出示: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範讀、指名讀。

6.指導背誦。

朗讀背誦

篇五: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生字,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學習藉助圖畫和註釋理解古詩大意。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三個層次(第一步讀準、讀通,第二步讀懂字詞句,第三步思考讀、體會讀)的朗讀,達到理解詩文大意然後背誦的目的。

3、情感與態度:感悟詩的情境,體會作者思念故鄉、親友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背誦詩文。

難點:理解詩句,整體感悟詩歌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複習學過的詩歌,引出本詩。

師: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許多古詩中都會有景色的描寫,詩人寄情於景,借景抒情。老師這裏有一幅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幻燈片)在這幅畫中你都看到了什麼?(李白、月亮、牀······)

師:看到這些景物,可以讓我們想到哪一首學習過的唐詩呢?(《靜夜思》)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白)大家一起來背一背吧!(集體背誦)

師:在這首詩裏你認爲哪個字寫得最好?(思)爲什麼呢?(“思”字點明瞭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思念故鄉)他是借什麼來表達的這種感情呢?(月亮)

師:今天,我們再一起學習一首李白的與月亮有關的詩。(板書:峨眉山月歌)

二.層層深入,學習新課

1、自讀詩文,讀準,讀通。

師:大家齊讀詩的題目。想一想,在這首詩中,詩人會描寫什麼景色呢?(重點抓住“月”)請大家大聲地朗讀這首詩,要看準字音,字型,讀通詩句。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該怎麼辦呢?(看課下的註釋,問老師,問同桌······),讀三遍到五遍。

老師巡視,糾正要求認識的字詞。

檢查朗讀,點人讀。(注意糾正,評價)多讀

認識生字,字音,寫法

師:大家讀得都非常好,老師也想讀一讀。(範讀)

師:男同學和女同學分開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的聲音最響亮,字音最準確。(男生女生比較讀)

師:我們分小組再讀一讀,看哪一組的聲音最整齊。

2、再讀課文,讀懂詩句。

①整體感悟古詩。

師:詩人小時候隨着他的父親搬家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歲的時候才離開那裏。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年輕時的李白剛離開四川時的作品。

師:大家剛纔背誦了《靜夜思》,也多次朗讀了《峨眉山月歌》,這兩首詩有一些相似之處,大家看大屏幕,找一找在哪裏?(思,月)(板書)兩首詩中都有一個“思”字,而且詩人都是借月亮表達了一種感情。

師:這兩首詩雖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靜夜思》裏,詩人借月亮抒發感情,他是在哪裏看的月亮?(牀前)是在一個地方靜靜地看月亮。那麼這首《峨眉山月歌》裏,詩人還是在一個地方靜靜地看月亮嗎?(不是)這首詩中,詩人的位置是變化的,並不是只在一個地方。請大家再讀這首古詩,找出表示位置變化的字詞。

入流發向下(結合詩句,解釋這些詞的意思)

師:詩人的位置是變化的,那麼詩中提到了哪些地點呢?自讀詩文,結合課文下的註釋,用筆圈出你找到的地方。找完的同學舉手示意。

找出地點的詞:峨眉、平羌、清溪、三峽、渝州

②逐句理解古詩,解決難理解的字詞。

師:詩人經過了這麼多的地方,那他看到了什麼景色呢?我們來繼續欣賞。

師:齊讀第一行詩,想一想詩人在這一句中寫的是什麼?(月,峨眉山月)它是什麼樣的呢?(半輪)在這裏“秋”是在什麼意思呢?(秋季)誰能試着解釋一下這一句嗎?

師:第一行詩,詩人寫出了一副青山吐月的美景,第二行寫的什麼什麼呢?齊讀第二行詩,看一看詩人在這一句裏寫的是什麼。(影——指月影。流——流動,詩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這裏的月亮是有感情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着詩人。如果站住不動觀察水中的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巋然不動的。只有觀者順流而下,纔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不理解“影”的再讀一整句詩)這一句詩人寫的是水中的月亮,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句詩的意思呢?

師:前兩句都在寫景,一行寫山月,一行寫水中的倒影,第三行要告訴我們什麼呢?齊讀第三行詩,讀完之後找同學試着翻譯一下。

師:詩人晚上出發,看到了這些景色會有什麼心情呢?再讀第四行詩,想一想詩人是在思念什麼呢?(“君”)君有哪些意思呢?(先生,朋友······)在這裏,君是指什麼呢?(月亮)(不理解“君”的再讀第一句)對,但是這裏的君如果只是指月亮,那這一句爲什麼不用“思月不見”呢?(這裏的月亮是一種寄託,詩人借月亮寄託了對故鄉,對親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亮時而被兩岸的高山擋着,使詩人更增添了對親友的思念)試着說一說詩句的意思。(在順流而下到渝州的時候,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着,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鄉親友。)

⒊再整體感悟古詩

師:請大家通讀全詩,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每句詩的意思,看能不能把它串起來。(點人說)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老師根據大家的理解,整理出了這首詩的意思,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幻燈片)請大家齊聲讀一讀。

師:我們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詩人的思念之情,那麼,你能不能讀出詩人的這種心情呢?(多點人讀,自己讀,再找人讀,齊讀)

師:現在,藉助課本中的插圖,假設我們自己是詩人,在這樣的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偉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輪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樣,陪着我隨着江水流動。我乘着小船,從清溪出發,往三峽的方向駛去。但是在順流而下到渝州的時候,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着,讓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鄉和親友。看到了這樣的景色,體會這樣的心情,詩人是用什麼語調吟出這樣的一首詩的呢?

師:找幾位同學分別來讀一下,看一看哪一位更有感情,讀的更好。(角色讀)

師:大家一起試着讀一下!(齊讀)

三、鞏固加深,理解背誦。

師:大家讀的都非常好,對作者的心情也都有自己的體會。現在,有沒有哪位同學,可以看圖片背誦一下這首詩呢?(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背誦。)全班一起看圖背誦一下。

師:大家背的不錯,再讀一遍,然後我們一起看着這些地點,再背一背。

師:找幾位同學有感情的讀一讀,我們再試着看着這些表示位置變化的詞背一下。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自己的心裏默背一下。

師:再齊讀詩文,剛纔哪裏背得不熟的地方,重點記憶一下,看一看哪一位同學能最先熟練的記憶。

(集體背,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一下書本。會背的同學請舉手,點人背。)

四、課外拓展

師:詩人李白是一個非常喜歡月亮的人,他的詩中經常會有月亮出現,用月亮表達不同的感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它所抒發的感情和本詩一樣嗎?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篇六: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習《峨眉山月歌》,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同學們已經會背許多首古詩,誰願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說作者)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一)介紹作者

讀一讀《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說說是誰寫的?學生介紹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指名介紹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國曆史上,被稱爲詩仙。幼時隨父遷居四川,長期在各地漫遊,他的詩想象豐富,本詩是他青年時代初離四川時所作。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峨眉山月歌》。

板書:峨眉山月歌。

齊讀課題

歌是歌頌的意思

誰來說說歌頌什麼呢?(峨眉山的月亮,老師追問,有人知道峨眉山嗎?有一個學生說在四川省,另一個補充峨眉山有一塊石頭叫峨眉石。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讀準生字。

3.反饋:(點名讀)

“眉”的半包圍不能寫成“屍”。

提醒讀準生字“君”、“羌”。

4.詩歌都有韻律、節奏,你能讀出詩的韻律、節奏嗎。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洲。

5.圈畫詩中地名。老師提示:這首詩一共28個字,可是卻有五個地名。這在萬首唐詩絕句中是少見的,誰能找到告訴大家。學生一般都能找出三處以上的地名,少數同學能找出四處,全班只有極個別同學找對了五處地名。

學生齊讀古詩

老師再提示:除了地名,還剩下16個字,他們的意思是什麼呢?

學生再讀古詩根據註釋自學,同桌交流理解詩句的意思。

重點:

半輪——(看插圖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

夜發——連夜出發。

向——駛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交流自學情況。

逐句理解。老師問:理解第一句詩,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能說出月亮是半圓的。老師再問:我們都說一輪明月,爲什麼說半輪呢?接着在課件上出示了課本上的插圖。請學生看圖想象秋天的月亮。

老師用語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別皎潔明朗的景象。然後引導學生體會第一句中一個難點:從意思上講,應該是半輪月,怎麼是半輪秋?最後老師採用講解的辦法告訴學生這是倒置。(古詩詞因受到格律的嚴格限制,有時爲了表達的需要,常常會突破正常的語序來表達。理解時需要將語序倒置的詩句恢復成正常語序來理解。)

老師接着問第二句話誰懂?學生回答的很美,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彷彿隨波流動。老師想在細處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動,這是爲什麼?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知道卻原來是詩人站在流動的船上。

板書:江月相伴

齊讀一二兩句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師給大家提示要注意三個字:“發”、“下”、“君”。這幾個字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

板書:思君不見

學生談對詩句的理解,教師隨機指導。

7.指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詩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別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隨我順流而下。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方向駛去,想念友人卻見不着,只好懷着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洲駛去了。(齊讀)

8.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1)感情誦讀。老師大段的抒情獨白:看圖體會意境,年輕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同學們想象詩人行船於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擡頭看到了什麼,低頭看到了什麼?心情怎樣?

當他面對這多情的月亮時,他將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鄉、朋友,誰來讀一下。一名女生讀一二句

老師感情充沛地說: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還略可安慰的話,隨着詩人漸漸遠去,沿岸山重水複,月亮或隱或現,此時的月亮已不再像故鄉峨眉山月那麼明那麼亮,詩人將是多麼惆悵迷惘?

再站起的這位女生讀三四句(低緩)。

(2)齊讀詩句。補充:李白有一句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離開家鄉的李白因爲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單,但是,當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後的朋友,他思念着。李白思念的是誰呢?

學生脫口而出:月亮。

老師說對。剛纔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親人的話,這裏的“君”也可以說是月亮。

小結:峨眉山月,是家鄉的月,在遊子遠行時最易撥動心絃。李白也許沒想到,他這一走,就再沒能回來。李白至老還惦記着峨眉月,這不僅是對月的喜愛,更是對故鄉的眷戀,對友人的思念。

(3)看圖有感情地朗讀。

9.練習背誦。

篇七: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材簡析

詩歌意境清朗秀美,風致自然天成,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寫盡對故鄉故人的眷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感受生活的氣息。

教學重點

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能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歷史上看,我們是個特別喜歡月亮的民族。入晚,我們擡頭望月,想起住在那裏面的嫦娥、吳剛、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詩詞中有關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如果這也算是一種民族心理,那麼最善於表現這種心理的詩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詩九言月”,明月經過詩人反覆歌詠成爲美麗皎潔動人的形象,賦予了它特別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進李白筆下的月光世界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

•“俱杯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四、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年輕時離開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寫月詩。這首詩寫於他出蜀遠遊,向三峽進發的途中,他懷着“遍謁諸侯,海縣清一”的政治抱負和生活理想,揚帆東下,辭親遠遊。然而這個青少年生活過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躊躇滿志的胸中縈繞着留戀的情緒。

五、朗讀詩歌,理解大意。

1、聽錄音,結合註釋感知。

2、詩歌大意: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裏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麼想念你啊!

六、賞析:

1、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遠遊的時令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次句“影”指月影,“入”“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謂語,意思是說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

峨眉山秀麗峻偉,李白二十幾歲就遊覽過,寫過一首《登峨眉山》。這次遠遊途中,再次一過。這是一個天高雲淡的秋夜,詩人從東北的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輪秋月懸在藍空,皎潔的月影倒映在靜靜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平羌江,因爲水色碧綠幾乎可以染衣,故又名青衣江。江水清澈見底,明月銀暉灑江。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透徹、皎潔、銀白色的世界。再加上遠處峨眉山月在月光映射下,顯出灰濛濛清秀的身影,這種幽美靜謐的夜晚,使人陶醉。峨眉山月也似乎捨不得綠得可愛的江水,安祥地沉浸在江水中,隨波遊蕩,伴隨着詩人遠去的旅舟,和江水一起流向遠方。

2、詩句:“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寫的是又一個旅途之夜。平羌江流入泯江,二江合流後又投入長江。詩人一葉輕舟,早早就從泯江岸上的清溪驛出發,朝着三峽飛馳而去,沒有多久,就將要到達渝州。這時離故鄉已很遠了,眷戀之情油然而生,想尋找從峨眉山就跟隨他一同行走的明月,也被岸邊的高山遮住,再也看不到了,惜別的離情使他深深地沉思起來。

七、問題探究:

1、這首詩連用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有何作用?

這樣精巧的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

2、《峨眉山月歌》是怎樣寫盡對故鄉故人的眷戀的?

詩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兩個意象來傳送眷念之情,這樣寓情於景,使情景交融。另外詩歌風格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寫盡對故鄉故人的眷戀。

3、“思君不見下渝州”,《唐詩箋註》:“君”指月。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說法是實有其人,是指李白在即將離開家鄉時親友。那麼,這句的意思是說,這次出遊時,很想再見一見蜀中的親友,但是卻未能如願,最終只好帶着遺憾離開了。另一種解釋是指“月亮”,意思是說在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的漫長江行途中,江月作伴,如見故人。我以爲。還是後者較爲空靈更有味道。你看,在全詩中除“峨眉山月”外,幾乎沒有景物描寫,除“思君不見”外,也不見言情,但我們讀到“思君不見下渝州”時,已覺紙短情長情無限了,究其奧妙,就是因上有“峨眉山月”、下有“影入平羌”這一無處不在上下相伴的明月形象,融入了詩人因即將遠離家鄉的那份對親情,對友情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可及的無法割捨的情懷之中了。

篇八:峨眉山月歌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習《峨眉山月歌》,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插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有的同學在學前就會背許多首古詩,上學後,我們又學習了一些,誰願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說作者)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一)介紹作者

我們熟悉的《早發白帝城》、《贈汪倫》是誰寫的?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誰願意介紹一下?(指名介紹李白)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峨眉山月歌》。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找出本課生字,記記。

3、反饋:

“眉”的半包圍不能寫成“屍”。

提醒讀準生字“君”、“羌”。

4、再讀詩歌,讀出詩的韻律、節奏。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洲。

5、簡介“峨眉山”。

6、學生根據註釋自學,試着理解詩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學情況。

學生談對詩句的理解,教師隨機指導。

重點:

半輪——(看插圖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

夜發——連夜出發。

向——駛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詩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別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隨我順流而下。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方向駛去,想念友人卻見不着,只好懷着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洲駛去了。

8、指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9、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1)出示插圖,看懂圖意。

(2)想象詩人坐在小船上擡頭看到了什麼,低頭看到了什麼?這時他會怎麼想,心情怎樣,表情又會是什麼樣的?

(3)看圖有感情地朗讀。

10、練習背誦。

三、作業

1、默寫《峨眉山月歌》。

2、收集兩首沒學過的李白的詩,課後向同學推薦。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564.html

  • 標籤: 精選 歌學 峨眉山 峨眉山風景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峨眉山月歌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峨眉山月歌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