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精選3篇)作文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精選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93W 次

篇一: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精選3篇)

學習目標:

認讀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朗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並能嘗試解決。(學習難點)

有條理地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學習重點)

學習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收集恐龍資料等。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謎語,聽老師娓娓道來。

1.它們是爬行動物;2.它們憑藉着絕對的優勢橫掃大陸和海洋,它們是整個地球的主宰;3.它們生活在遙遠的中生代。

你猜出來了嗎?

(出示恐龍圖片)讓我們一起認識它們吧,你能介紹你認識的恐龍嗎?

板書課題,質疑課題。

2、初讀課文,找疑答惑。

1.讀準生字詞,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不懂的問題在旁邊打上小問號,並試着解決。

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3.檢查朗讀詞語。

4.檢查朗讀句子。

三、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課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概括了全文,請畫出來。

(1)指名朗讀句子。

(2)比較朗讀句子,你發現了什麼?(體會課文表達的準確性)

四、細讀演化過程,品味語言的準確。

過渡: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課文中有一段向我們做了回答。

1.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作者按什麼順序介紹了恐龍演化?恐龍的演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地球上出現最早的恐龍是什麼樣子呢?你找到了嗎?讀讀課文的介紹。

3.出示句子: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四千萬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兩條後腿粗壯有力,能夠支撐起整個身體。

(1)讀了這句話,你彷彿看到它了嗎?領悟說明方法。

(2)用詞語概括第一代恐龍。

(3)有感情地朗讀,誰能把第一種恐龍讀活。

4.數千萬年後,第一代恐龍的後代繁衍成了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恐龍的龐大家族。

出示句子: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是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龍身長几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則是身材小巧,體重不足幾公斤;有些恐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爲食。

(1)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個家族的龐大?(抓住“繁衍、形態各異”來理解感受)

(2)多種形式朗讀,注意加點的部分,積累語言。

師引讀: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它們行走方式不同——,體型多樣——,性情不同——。

5.龐大家族是不是都變成飛鳥呢?出示句子:

(1)體會“其中”、“一些”等詞的精確。

(2)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來了解獵食性恐龍身體逐漸具有鳥的特徵。

6.恐龍學飛,科學家有幾種說法?

同桌合作讀一讀,試着概括一下有哪兩種假說?這兩種說法確定嗎?爲什麼?

7.隨課堂情境,隨文識字寫字。

五、創設情景,簡明介紹。

下個學期,我們學校要舉行恐龍模型展覽會,想從我們班挑選幾名同學做講解員,想試一試嗎?

1.請你用簡明的語言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同桌合作練習。

3.全班交流共享。

六、總結:

同學們,科學家們經過一番嚴密的推理,恐龍演化成鳥兒的過程已經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這個過程是憑空想象的嗎?爲了證實這個假說,他們要到世界各地尋找證據,他們有哪些驚喜的發現呢?下節課我們再跟隨科學家進行探索之旅。

七、自主作業:

1.把恐龍演化成飛鳥的過程介紹給身邊的朋友。

2.蒐集恐龍資料讀一讀。

八、板書

飛向藍天的恐龍

學會飛翔

?獵食性恐龍

龐大家族

第一代恐龍

篇二:《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發現問題,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證實假想的探索過程,同時向我們開啓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語言準確生動,內容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語言準確生動,同學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課文描繪的情景,展開豐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瞭解的有關恐龍進化的知識。採用質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樹立同學探究意識,培養同學鑽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理念]

教學中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突出同學的主體地位讓同學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一支恐龍怎樣演化成鳥類的過程,並有條理地說說。

3、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同學大膽質疑、熱愛科學、鑽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瞭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難點:

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課時佈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和聽說過恐龍這種動物,喜歡它們嗎?大家課下已查閱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

1、課件出示各種恐龍和鳥兒的畫面,說說你知道它們哪些特點。

恐龍:鳥兒:

2、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3、板書課題:

《飛向藍天的恐龍》

4、讀題、解題:

是指恐龍中體輕的一支逐步有陸地生存轉向空中,最終演化成鳥兒。

二、整體感知,回饋預習

1、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2、自讀全文:

指名逐段讀,想:課文寫了什麼?你對哪局部內容感興趣?原因?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讀課文,學習第二段,瞭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方法:

⑴先自身讀,再討論

⑵彙報:(在文中劃出來)

2、閱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

⑴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

⑵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身的話說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身喜歡的段落,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輕聲自讀這一部分,並畫出自身認爲寫的好語句多讀幾遍。說說這一部分介紹的是什麼?

(介紹的是 。)

2、指名讀三、四段,小組討論:

陸地上的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飛向藍天的?

3、考慮:

在作者描寫的內容中,哪一支描寫的最具體?這樣具體的描寫有什麼好處?

理解:

“一支”是指恐龍的某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長的演化”是指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過程。

4、找出介紹恐龍的句子和鳥類的句子,想想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告訴了人們一個什麼樣的重要信息呢?在這個大家族裏,哪種恐龍經過演變飛上天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5、練習背誦獵食性恐龍演變成鳥類的過程。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考慮:

這一段有幾句話?哪句話是這一段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希望能夠重現這一歷史進程”這句話包括的信息?

2、把自己的見解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隨着越來越多精美化石的發現,他們裏這一願望的實現已越來越近了:

要證明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只能依賴於對化石的採集。假如能把恐龍向鳥兒進化的過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就毫無疑問地說,鳥兒是恐龍進化而來。

篇三: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

[課前解析]

關注語文要素: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並試着解決”。在前一課《琥珀》“提出不懂的問題”基礎上,本課要求“寫下不懂的問題”,繼續引導學生記錄和梳理問題。

關注體裁特徵:

所謂科普說明文,就是以介紹科學知識爲目的的說明性文章。語言特點是邏輯清晰,準確嚴密,形象生動,常常綜合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本文在邏輯講述上,最典型、最鮮明的是採用了“先總體概括,再具體分說”的“總分”結構。如第四自然段,圍繞“形態各異”介紹恐龍的龐大家族從體態、體表、習性等方面,講獵食性恐龍身體發生變化。

語言表達準確、嚴謹是本文的又一特徵,作者多處使用了表程度、表估計、表範圍的副詞,例如“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中的“一支”和“漫長”,“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中的“一些”,“科學家們希望能夠全面揭示這一歷史進程”中的“全面”等,要適時引導學生對比辨析。

文本涉及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作比較(它和小狗一般大小……)、列數字(有些恐龍身長几十米,重達數十噸……)、打比方(……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使得描述對象形象具體,生動傳神,更具說服力。

關注策略指導:

教師一方面要善於激發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一方面還要引導他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

關注學法指導:

本文就是一篇訓練學生信息提取能力、總結概括能力和複述講解能力的好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捕捉關鍵句,圈畫關鍵詞,從而理解每一段的意思;還可以藉助關鍵詞這一“支架”,條理清晰地進行講述,從而助力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教學目標]

1.認識“鈍、僅”等12個生字,會寫“笨、鈍”等15個字,會寫“恐龍、笨重”等14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並試着解決。

3.能簡明扼要地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能體會課文準確的表達,學習用對比、列舉的方式介紹事物。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體會說明文表達的準確性、嚴謹性。

[教學難點]

能多角度地提出問題,記錄整理問題,並試着解決問題。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鈍、僅”等12個生字,會寫“笨、鈍”等15個字,會寫“恐龍、笨重”等14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梳理並試着解決。

3.通讀全文,瞭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質疑激趣。

1.話題導入:同學們,提到“恐龍”,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誰來說說你對恐龍有哪些瞭解?

學生根據自己以往的知識儲備和學習經驗作答。

教師追問:那你聽說過“飛上天空的恐龍”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科普說明文,題目叫作《飛向藍天的恐龍》。

1出示課件1:

3.提問:讀了這個課題,你會產生怎樣的疑問呢?

出示課件2:

學生思考,提出質疑。板書(提出問題)

預設:恐龍怎麼會飛上藍天呢?板書(恐龍 ? 鳥)

如果是真的,它是怎樣飛上藍天的?

發生了什麼事情,促使恐龍要向天上飛?

恐龍若想飛上藍天,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最後飛上了藍天的是哪種恐龍呢?

恐龍爲什麼要向天上飛,難道不可以向海裏遊嗎?……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入手,通過對比、質疑,引發學生探究學習的強烈慾望。)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過渡:請同學們帶着這些疑問,走進課文。看你能不能通過自讀找到答案,或者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又產生了哪些新問題?

3出示課件3:

2.學生默讀全文,進行獨立思考,並將問題寫在學習紙上。

3.小組合作交流,互助解決問題,把仍舊無法解答的問題標註出來。

4出示課件4:

4.全班彙報:

(1)你提出的疑問,哪些解決了,是通過什麼方式解決的?

預設1:“中生代”“後裔”“茹毛飲血”這些詞語不理解,我們通過查閱工具書瞭解了它的含義。

預設2:讀課文時,我對那隻那隻長羽毛的恐龍特別感興趣,想知道它叫什麼。後來通過翻閱課後“資料袋”,知道了原來有羽毛的恐龍不是一種,而是許多,例如“小盜龍”和“中國龍鳥”。

預設3:我想知道經過了多久,恐龍才最終變成了鳥呢?我們是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

教師小結:看來我們可以通過查閱工具書、課後“資料袋”、聯繫上下文等方式找到答案。其實在平時,到互聯網上搜索或向身邊有經驗的人詢問,也是不錯的方法。 板書(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5出示課件5:

(2)哪些問題雖然同伴間進行了互助討論,但也沒能找到答案呢?

6出示課件6:

預設:

①作者想說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係,可爲什麼開頭卻說它們似乎“毫不相干”呢?

②爲什麼獵食性恐龍會逐漸演化成鳥類,而植食性的恐龍不行呢?

③在樹枝間跳躍、滑翔,我能想象,但奔跑的時候學會飛翔,我還是難以理解……

[補充說明:如果學生提問的角度單一指向“內容”,教師要適當啓發,如寫作方法、探究啓示等。]

教師小結:從大家提出的問題就能看出,你們真的是在用心思考:有的問題指向詞語理解,有的指向課文內容,有的指向作者的表達方式,還有的則輻射向課外。大家還能積極主動地尋求答案,解決問題,非常了不起!板書(多角度)

7出示課件7:

相信隨着我們深入地學習,你一定有更大的收穫。

(設計意圖:“在閱讀中能多角度地提出問題並通過不同方式解決”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因此,教師不僅要關注提問的具體內容,更要關注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合併整理,去粗取精,幫助學生提煉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篩選保留最具研究價值的核心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學習字詞。

1.通過幾次讀文,你發現作者介紹了關於“恐龍飛上藍天”的哪些內容呢?

(1)出示學習提示,明確任務要求。

(2)指導點撥學法,梳理概括段意。

出示課件9-12:

第1段:先找到關鍵句,再圈畫出關鍵詞“恐龍、演化、鳥兒”——點明鳥兒是從恐龍演化而來。

第2 段:同樣採用找關鍵句、圈關鍵詞的方法,概括段意爲——介紹觀點的提出者,舉例說明科學家找到了化石證據。

第3段:(過渡段)引發思考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第4段:(學法同上)科學家假想恐龍演化成鳥的過程。

第5段:(學法同上)科學家希望全面揭示演化的歷史過程。

(3)追問:請同學們思考,以上5段哪些內容聯繫比較緊密,可以放在一起呢?

師生一起歸納合並,將文章劃分爲三大部分。

出示課件13: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段學生要做到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宏觀再微觀:找到重點句,再找關鍵詞,從而理解句子後再回歸到段落,以此來培養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掌握基本概括方法的能力。)

2.學習字詞,交流方法。

(1)朗讀課文,識字學詞。

出示課件14:

(2)帶拼音讀詞語。

出示課件15、16:

(3)去拼音認詞語。

出示課件17:

3.認讀生字,交流方法,強調書寫:

出示課件18-24:

[比一比] 鈍——噸

[加一加] 太+心=態

[形旁表意]肉月旁 膨、肢

[字理識字]顱(頁字旁,表示人的頭部)

隧(左耳表示山,引申爲崎嶇不平的地方)

[書寫規則]翼 上面的“羽”去掉勾,下面主筆橫拉長。

視頻演示書寫過程,學生在字帖上描一寫二。

(設計意圖:朗讀全文,糾正字音,識記字詞,點撥方法,有效地爲下一步的細讀、品讀掃清障礙,做好鋪墊。在認讀字詞環節,適當對某些詞義進行解釋,可以減少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的壓力。交流記字方法,既夯實了生字學習,又觸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科學識字的思維品質。)

[補充說明:如果在第一板塊學生提出了字詞方面的疑問,可適時隨機解決,不強求集中識記。]

4、課後作業

1.生字描一寫二,每個字再組兩個詞語;

2.閱讀“資料袋”,結合本節課所學想一想:關於“恐龍飛向藍天”,你都知道了哪些?還有什麼困惑?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25出示課件25:

五、板書設計

6 飛向藍天的恐龍

多角度 提出問題

恐龍鳥

多種方法 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簡明扼要地介紹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體會說明文表達的準確性、嚴謹性,學習用對比、列舉的方式介紹事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質疑。

1.明確研究方向

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集思廣益,提出了不少問題,也通過同伴互助、查閱資料或研讀上下文解決了一部分,但大多是圍繞“內容”的一些知識性問題,對於“寫法”有所忽略。這節課就讓我們聚焦“寫法”,深入研究——作者是怎麼把這樣一個專業學術知識講得清楚明白又生動有趣的?

出示課件26:

2.教師示範啓發

出示第1自然段並提問:作者想說鳥類和恐龍有親緣關係,可爲什麼開頭卻說它們似乎“毫不相干”呢?

預設1:作者採用了對比手法,把“恐龍”和“鳥類”放在一起,強調它們之間的巨大差異,讓人感覺“毫不相干”。板書(對比)

27出示課件27:

預設2:“似乎”一詞非常重要,它告訴人們“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少了這個詞,意思變成絕對的就錯了。只有加上“似乎”,表達的意思才能準確。板書(準確)

28出示課件28:

(設計意圖:提問只有多角度,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教師示範引導學生關注“寫法”並進行提問,力求讀出作者表達上的精妙之處。)

二、學生思考,自主探究。

1.過渡:請同學們細讀全文,找找看在“寫法”方面你有什麼發現,或是產生了哪些困惑?簡單記錄在學習紙上,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29出示課件29:

2.學生讀文,記錄問題;教師巡視,瞭解學情。

3.組內交流,研討收穫;教師參與,適時點撥。

4.全班彙報:本組內的閱讀發現,問題思考以及研討結論。

要點(一):恰當的說明方法

預設1:第2自然段“19世紀,英國學者赫胥黎……”“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舉了兩個具體的例子,第一個例子引出了“假說”,第二個例子增強了“假說”的可信度。板書(舉例子)

出示課件30:

預設2:第4自然段“它和小狗一般大小,兩條後腿粗壯有力……”——和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小狗”作比較,描述了“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的大小和外形,讓人感覺形象又生動。板書(作比較 形象 生動)

出示課件31:

預設3:第4自然段“有些恐龍身長几十米,重達數十噸……體重只有幾千克。”——用列數字的方式,對比介紹了兩種恐龍的身形、體重。板書(列數字)

出示課件32:

預設4:第2自然段“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這種修辭手法在說明文中就是打比方,會讓語言更形象、更生動。板書(比喻 打比方)

出示課件33:

要點(二):用詞的準確嚴謹

預設1:第1自然段“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爲什麼非要說“一支”和“漫長”,直接說“恐龍經過演化”不可以嗎?

出示課件34、35:

不可以。“一支”指的是恐龍中的某一個分支,不是全部;“漫長”指演變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而不是一下子就變化而成的。這兩個詞語都不能去掉,如果去掉,意思就變了,不準確了。這兩個詞語恰恰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板書(準確)

預設2:第2自然段作者在寫科學家的推測和努力時,用了“很可能”和“應該”這樣表示不確定的詞語。這是爲什麼呢?

預設3:第4自然段開頭作者說第一隻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四千萬年前,爲什麼要說“大約”?

出示課件36:

——可能、應該、大約是表“估計”和“推測”的詞語,加上它們,反而體現出作者的嚴謹。板書(嚴謹)

要點(三):“總分”結構句段

預設1:我們小組發現,作者在第4自然段,使用了“先總體概括,再具體分述”的方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出示課件37:

教師引導學生藉助兩張表格,理清內容,體悟作用。

表格《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作者連用六個“有的”,分三組介紹了龐大而多樣的恐龍家族:第一組是從形態、行走方式寫的;第二組是從身型、體重寫的;第三組是從性情和食性寫的。

出示課件38、39:

預設2:獵食性恐龍——關注“標點”,即冒號前面是總說,冒號後邊是分述,並用分號隔開,是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獵食性恐龍身體發生的變化。

出示課件:40:

教師小結:總分結構的表達方式,使文章的條理更清晰,角度更多元、更具體、更全面。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借鑑這種方法把事物講清楚、說明白。

[補充說明:以上預設應以“鏈接”方式隨同學生彙報的內容靈活出示,教師要善於及時捕捉和梳理歸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品析文本說明的準確、表達的生動,從而對科普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有更深的認知和感悟,滲透科學嚴謹的思維品質。)

三、創設情境,介紹演化。

今天,恐龍博物館正在招收“紅領巾志願解說員”,負責介紹“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類的過程”。請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彩排,一會兒可以派代表發言,也可以小組分工,合作講述。

出示課件41:

在進行解說時,還有一些事項提醒大家注意。

出示課件42:

(設計意圖:本段是全文最核心的重點段,信息量大,讓學生一下子把四百餘字的段落,條理清晰地講述出來,難度實在不小。有針對性的建議,將任務分化,學生的常識認知和思維邏輯清晰而有條理,講述也就順理成章了。)

四、再次質疑,引向課下

1.提問:看來鳥兒是由恐龍演變而來,這已經沒有什麼爭議了,但是請你仔細讀讀最後一段文字,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前文說已經找到證據,可爲什麼結尾處說“他們離這一願望的實現越來越近”呢?難道願望還沒實現嗎?

出示課件43、44:

這說明科學家們還在繼續搜索更多、更充分的證據,漫長的演化過程並沒有完全揭示。許多未解之謎也等着我們去探尋、去發現……

(設計意圖:文章末尾不是蓋棺定論、板上釘釘,而是延伸出一個發散研究話題,設計拓展延伸形式的學習最和諧、最“般配”。)

2.既然有飛向藍天的恐龍,那有沒有潛入水底的恐龍,有演變成其他物種的恐龍嗎?更多關於恐龍的猜測、推測,等着你去探索!

五、課後作業

出示課件45:

六、板書設計

6 飛向藍天的恐龍

舉例子 作比較 打比方 列數字

(對比)(比喻)

準確 嚴謹 形象 生動

先總後分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9279.html

  • 標籤: 教案 恐龍 藍天 精選 工匠精神作文精選5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精選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案(精選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