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精選10篇)作文

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66W 次

篇一: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精選10篇)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內容:

回樂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

詩題中的受降城,

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

別稱。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

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

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里的丘陵上,

聳立着一排烽火臺。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

在月光的映照下,

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

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

那樣令人望而生寒。

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

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

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

懷念故鄉之情,

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

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

“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

前兩句寫的是色,

第三句寫的是聲;

末句抒心中所感,

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

李益卻蹊徑獨闢,

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

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

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

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

一個又一個漣漪。

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

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

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

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

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

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作業:背誦課文

註釋:

回樂峯:

在今寧夏靈武西南。

受降城:

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內蒙境內。

蘆管:笛子。

簡析:

詩意在抒寫邊防將士之鄉情。

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

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能動徵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爲一體,意境渾成。

《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仔細體味全

詩意境,確也是譜歌作畫的佳品。

篇二: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作者:李益(唐)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內容: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詩題中的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一排烽火臺。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作業:背誦課文

篇三: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內容:

一、簡介作者: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廣德二年(764)隨家遷居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授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尉。多次從軍邊塞出任幕僚,脫離軍府後漫遊江淮,入長安歷任中書舍人、集賢殿學士、右散騎常侍等職,終於禮部尚書銜。中晚唐的重要詩人,尤以七言絕句和邊塞詩著稱。

二、誦讀詩歌: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築有東、西、中三受降城,詩題中的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故址在今寧夏靈武。因646年唐太宗親臨該地接受突闕部投降得名。

回樂烽:回樂縣城附近的烽火臺,故址在今寧夏靈武縣西南。一說應在西受降城附近。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蘆管:樂器名,這裏指笛。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三、譯文:

回樂峯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四、賞析詩歌: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思鄉愁情的名作。詩歌筆法簡潔輕靈,意韻深雋,曾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

1.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詩歌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

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

“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邊塞的荒涼、淒冷。這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

沙漠並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並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爲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淒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髮出思鄉情愫。

2.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如果說前兩句寫景,景中寓情,蓄而未發;那麼後兩句則正面寫情。

在萬籟俱寂中,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淒涼幽怨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臺上的戍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徵人的思鄉愁懷?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鬱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着遠方……。

“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盡望”又道出徵人望鄉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3.總結: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寫得有色有聲有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烽火臺、沙漠、高城、月色,構成了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如泣如訴的笛聲更觸發起徵人無限的鄉思。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

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構成了幽邃的藝術境界。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詩歌最後攝製徵人望鄉的特寫鏡頭,非常醒目地點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五、作業:背誦詩歌。

板書設計:

前三句所寫,是詩人登城後的所見所聞,寫足詩題。併爲最後一句的出現作烘托和鋪墊。

第一、二句寫景,典型環境。

“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邊塞的荒涼、淒冷。

第三句描摹笛聲,“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

第四句點題,思鄉懷親。“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補充練習:

1.閱讀由唐代李益所寫的兩首七絕,從內容和表現手法上進行比較,指點出分析有誤的一項:

[甲]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乙]從軍北征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A、[甲][乙]兩詩的內容和表現手法相同,都是因景及情,即因聽樂而抒發物定環境中將士們的情思。

B、[甲]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寫情,[乙]詩首句寫景,其餘三句寫情。

C、[甲]詩開篇用一聯工整的對偶句寫地點、景物、氣候,着意刻畫,倍渲染,而不嫌其多;[乙]詩雖也同樣寫了些內容,卻用一句包羅,不覺其少。

D、[甲]詩通過“一夜”句,把將士們久戍思歸的哀怨心情和盤托出,[乙]詩則以行軍的艱苦和淒厲的笛聲爲反襯,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將士們去防守邊疆的豪邁氣概和樂觀情緒。

篇四: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教學重點: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準備:彩色粉筆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學習《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是唐代文人李益。知道《夜上受降城聞笛》作何解釋嗎?

二、範讀、帶讀《夜上受降城聞笛》老師先範讀一遍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下面請同學們伸出右手的食指開始指讀。老師讀一句,你們齊讀一句,並用手指跟着朗讀的節奏移動,朗讀到哪個字手指就停在哪個字上,標點符號跳過去不指。聽明白了嗎?同學們,跟我念。

三、釋讀

1、師讀第一句講解第一句重點點撥:回樂烽沙雪受降如霜

2、學生一起說文意。

3、朗讀二句1、分組讀(分兩組,每組讀一小句,進行小組比賽)2、老師說上句,學生對下句。“雪——霜,烽前——城外,不知——望鄉……”3、多種形式朗讀,來爭取當堂課背誦。

四、課後拓展:

1、利用課餘時間熟讀。

2、收集古詩。教學反思:對於朗讀、背誦,同學們都能夠很好的做到,但是讓同學們自己說一說就困難了。應該在以後多多練習。

板書設計: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篇五: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爲什麼要剪“西窗燭”。

2.能力目標:背誦全文,並擴寫成一段優美的文字。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的思念之情,培養欣賞詩歌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設身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設想:黑板,教科書,多媒體教室

板書設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欣賞一段背景音樂《相思》引入情境

二.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懷州河內人。詩與杜牧齊名,有“小李杜”之稱,有《李義山詩集》。

三.朗讀

結合註釋,快速的瀏覽一遍課文,老師範讀一遍,找朗誦水平高的學生範讀一遍,然後集體朗誦一遍。

四.重點串講,深入情境,領會作者的境地。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北。

②共翦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③卻話:重頭談起。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爲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爲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遊。也有人認爲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爲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對話體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迴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願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彷彿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牀凝思。想着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託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複出現,令人迴腸蕩氣。“何當”緊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六.總結全文並背誦這首詩。

七.佈置作業:

將本詩改寫成一段優美的文字,字數不限,沒背會的同學下來將詩背熟!下節課交作業。

八.課後小結

篇六: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夜上受降城聞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一、作者簡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代宗時遷居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授華州鄭縣尉。嘗爲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又佐邠寧戎幕。憲宗時,歷任祕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右散騎常侍。文宗時加禮部尚書銜致仕。久歷戎幕,多寫邊塞題材,悲歌慷慨,頗多佳作。兼工衆體,尤以七絕見長。胡應鱗《詩藪》雲:“七言絕,開元以下,便當以李益爲第一,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諸篇,可與大白、龍標競爽。”有《李君虞詩集》,《全唐詩》存詩二卷。

二、學習目標

三、讀一讀

朗讀詩詞,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感情。

四、譯一譯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出徵人都眺望故鄉。

五、賞一賞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貞元元年(785)起,李益佐靈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約四、五年之久,詩當作於此時。

前兩句寫夜上受降城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白沙莽莽,恍如終年不化的積雪;近看,月色茫茫,恍如秋宵普降的寒霜。僅“沙似雪”、“月如霜”已足以觸發徵人懷鄉思歸之情,更何況“沙似雪”、“月如霜”的地點是“回樂烽前”、“受降城外”!這一聯用對偶句,連兩個地名也字字相對。“受降城”、“回樂烽”如果名實相符,那麼吐蕃歸降,徵人便可享“回”鄉之“樂”,可如今這裏是防禦吐蕃的前沿陣地啊!作者另有《暮過回樂烽》詩:“烽火高飛百尺臺,黃昏遙自磧南來。昔時征戰迴應樂,今日從軍樂未回。”“樂未回”是故作慷慨之詞,其實是正話反說。這兩個對偶句正是巧用地名與實際的尖銳矛盾及其寂寥、淒冷的眼前景引發徵人的思“回”之情,爲第四句蓄勢。

後兩句寫靜夜聞淒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王昌齡《從軍行》雲:“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奈)金閨萬里愁。”今於“回樂烽前”、“受降城外”忽傳羌笛之聲,徵人聞此,更動鄉愁。然而直言鄉愁,則流於抽象。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巧運回旋跌宕之筆,寫“吹蘆管”而以“不知何處”領起,自然引出結句:“一夜徵人盡望鄉。”“盡”字籠括所有徵人,“望”字照應“不知何處”徵人原已思鄉,今聞悠揚哀怨的笛聲從家鄉那邊飄來,便無不回頭“望鄉”。前三句蘊含的思鄉之情,都匯聚於“盡望鄉”的神態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詩中未用久戌、思歸之類的字眼,一二句繪色,第三句傳聲,第四句狀形,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練習:

1、“沙似雪”和“月如霜”營造了怎樣的環境氣氛?

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春夜聞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1)這兩首詩都因笛聲而起思歸之情,但具體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哪裏?

(2)兩首詩都寫了景,但作用卻不同,請結合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篇七: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李益

教學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內容: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詩題中的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一排烽火臺。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作業:背誦課文

夜上受降城聞笛①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③,一夜徵人盡望鄉。

作者簡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代宗時遷居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授華州鄭縣尉。嘗爲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又佐邠寧戎幕。憲宗時,歷任祕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右散騎常侍。文宗時加禮部尚書銜致仕。久歷戎幕,多寫邊塞題材,悲歌慷慨,頗多佳作。兼工衆體,尤以七絕見長。胡應鱗《詩藪》雲:“七言絕,開元以下,便當以李益爲第一,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諸篇,可與大白、龍標競爽。”有《李君虞詩集》,《全唐詩》存詩二卷。

註釋:

①、受降城:唐高宗神龍三年張仁願所築,以防突厥,共有中、東、西三城。中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東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南;西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歷來注家注此詩,都注受降城爲張仁願所築東、中、西三城中的某一城。其實此詩中受降城乃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州治所在地回樂縣。貞觀二十年,唐大宗曾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稱靈州城爲“受降城”。

②、回樂烽:烽火臺名,當在回樂縣境內。

③、蘆管:即指題中之“笛”。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出徵人都眺望故鄉。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詩題中的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一排烽火臺。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爲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爲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蘊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爲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篇八: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教學目標:1、瞭解作者。

2、熟讀詩歌,理解意思。

3、學會賞析詩歌,感悟詩歌中的意境,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熟讀詩歌,理解意思。

教學難點: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賞析詩歌,有自己獨特的感悟。

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哪些邊塞詩?背一背。

二、瞭解作者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廣德二年(764)隨家遷居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授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尉。多次從軍邊塞出任幕僚,脫離軍府後漫遊江淮,入長安歷任中書舍人、集賢殿學士、右散騎常侍等職,終於禮部尚書銜。中晚唐的重要詩人,尤以七言絕句和邊塞詩著稱。

三、初讀詩歌,把握節奏和重音。

回樂峯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聽錄音,進一步讀出感情。

四、讀懂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說出自己讀到的意思。

3、明確:回樂峯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

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五、學會賞析

1、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思鄉愁情的名作。

2、賞析前兩句

詩歌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

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並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並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爲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淒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髮出思鄉情愫。

3、賞析後兩句

如果說前兩句寫景,景中寓情,蓄而未發;那麼後兩句則正面寫情。

在萬籟俱寂中,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臺上的戍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徵人的思鄉愁懷?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鬱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着遠方……。

“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盡望”又道出徵人望鄉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篇九: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

2、理解詩意

3、賞析詩句

4、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對於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經歷了從小學到初中的一個跨越後,學習成績不容樂觀。現分析如下:

對教材的不適應是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最大困擾。初中和小學的教材在教學重點上有所區別,所以學生的學習方法在短時間內很難轉變。

生源相對較差。多年來,各小學質量層次不齊,相對較大的、好的小學,比較正規,學生的素質較高些;大多偏遠的小學,素質較低,基礎薄弱,進入我校的學生差異非常大。所以在考試分數上存在很大差距。

由於學生小學學習成績參差不齊,所以目前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字詞掌握較差,語言的表達能力欠缺,課外知識積累較少。由於沒有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所以做閱讀題很難理解文章內容,解答缺少條理。寫作文沒有素材可寫,內容空洞,立意不新穎。

由於目前教材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所以學生學習缺少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詩意、賞析詩句;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掌握詩歌所用的表達技巧。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文本解讀

1、作者簡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中唐時期著名詩人。有人把他歸入“大曆十才子”中。

元和、長慶年間,蔣防寫了一篇很著名的唐傳奇《霍小玉傳》,描寫的是大曆年間隴西才子李益和妓女霍小玉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的李益是一個始亂終棄的僞君子,受到人們的唾棄。

蔣防是和李益同時代的人,他筆下的李益,是不是就是詩人李益呢?

李益有一個大毛病,就是多猜忌,對妻妾很不放心,他出門的時候,要把家門都關起來,還要在門外和窗戶撒上灰,怕有外人與妻妾偷情。當時人們把那種妒癡之人稱爲“李益疾”。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使蔣防把他作爲故事的主人公。

在中唐詩人中,李益的邊塞詩是很有特色的。他最著名的《夜上受降城聞笛》,流傳極廣,還被教坊樂人度曲演唱。詩是這樣的: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李益大曆四年(769)進士及第後,仕途並不暢達。後來入渭北節度使臧希讓、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等人幕府,在西北邊地生活了好多年,所以他的邊塞詩是有生活體驗之作。他在錄自己的從軍詩贈左補闕盧景亮的《自序》中說:“從事十八載,五在兵間,故爲文多軍旅之思。”他的邊塞詩,慷慨悲涼,又帶有些許傷感情緒,真切感人。

他的七絕,後人評價很高。明胡應麟《詩藪·內編》說:“七言絕,開元之下,便當以李益爲第一。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諸篇,皆可與太白(李白)、龍標(王昌齡)競爽,非中唐所得有也。”他的詩,很多都被樂人採以入樂。他的《徵人歌》《早行》等詩,還被繪製爲畫屏。

活動2導入:明確目標

1、瞭解作者

2、理解詩意

3、賞析詩句

4、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活動3活動:朗讀詩歌

播放孫道臨《夜上受降城聞笛》

活動4講授:解讀《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古代詞話在欣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秋》時往往要提到最後一句“千里共嬋娟”。這是由謝莊的《月賦》中的句子“隔千里兮共明月”中化出來的,但到了蘇東坡時代,從月亮想到家鄉,已經成爲傳統母題的共用想象途徑。這個聯想途徑,早在唐朝就廣爲運用了。

課本里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就是一個例子。

不過,由於這已經成爲一個套路,在比較有追求的詩人來說,光是以月亮的共賞來引發思鄉的愁緒,就嫌有點單薄。故李益這裏,增加了一些東西。什麼東西呢?

首先是地方的特點:這不是在中原,不是在東部,而是在西部,沙漠地帶。故第一句就寫沙漠上月光的特點:

回樂峯前沙似雪。

這是強調荒涼的沙漠上的月亮的反光之強烈。第二句:

受降城外月如霜。

這就是說,不管是沙還是月光,都是統一的霜雪的色調,那就是一望無垠的銀白色。這樣就構成了一片空闊的境界,除了白色一無所有的空曠畫面。在這樣的畫面上,一望無際,毫無阻隔,看到月亮,想到千里之外的家鄉,不是很自然的嗎?但是詩人可能覺得這太套路了,於是就在這樣的空曠的天地之間增加了一個元素:

不知何處吹蘆管。

蘆管,就是胡笳.這是異族的音樂異族的樂器。這是用聽覺來增加視覺的衝擊力,提醒戰士身在異鄉。再加上這麼空曠和天地,月光普照大地,空間廣闊,直視無礙,故徵人望鄉,不是隨意一望,而是望了“一夜”。這裏也寫了失眠,但是,一個字也沒有直接寫到,而用了一個更爲含蓄的字眼“望鄉”。這當然是一夜失眠的原因,也是一夜失眠的結果。

比這一首寫得更精緻的是王昌齡的《從軍行》第二首: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掛長城。

開頭兩句是琵琶樂曲的不斷變換,變來變去總歸是“關山離別”,“邊愁”,人心的,戰士對家鄉思念被聽覺意象不斷變換逗起心裏“撩亂”的動態,但是到了最後一句“高高秋月照掛長城”,變成了視覺的圖畫。月亮的形象高高掛在長城之上。月亮是思鄉意味,和長城爲徵人的駐紮之所,月光無遠不屆。詩歌的意脈表現爲從聽得心煩,突然變成看得發呆。

值得一提的是,月亮不管是圓月還是新月,在古典詩歌中引發的想象都是美好的。但是,這並不是詩歌想象有全部。在現代派詩歌中,這種想象變得複雜起來。

余光中在《月光光》這首詩中,把“月光”比作“冰過的砒霜”。這和傳統意義上,月光是與思念親人的親情和溫情聯想機制可以說是背道而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即使是憂愁,也是美好的,甜蜜的。而余光中則進行了徹底的顛覆,月光不是溫馨甜蜜的感覺,而是有毒的感覺,它是一種陌生化,但它是合理的,與自動化的漢語聯想機制是有聯繫的。“月是冰過的砒霜”,在表層是陌生化,而在深層則是自動化。這個自動化與余光中特別的感情經歷有關。如果是一點關係都沒有,那就不是藝術了,任何一個沒有藝術修養的人,就可以亂寫了,例如,“月光光,月光是泥巴”行不行?不行。這倒是陌生化了,但沒有深層的自動化的漢語聯想機制的支持。余光中的則不然:

月光光,月是冰過的砒霜,

月如砒,月如霜,

落在誰的傷口上?

關鍵是這個“傷口”。爲什麼月光照在身上有落在傷口上的感覺?“傷口”這個詞語本來是生理方面的,但這裏顯然不是,而是心理方面的。逗引詩人思鄉的月光居然變成了落在傷口上的砒霜,這肯定是思鄉而不得回鄉的結果。聯繫余光中二十多年不得回鄉的經歷,不難明白,這裏,這位臺灣詩人心靈深處的隱痛。

他看到月光就害怕,已經成爲一種病了;他看到月光又非常喜歡,已經達到愛戀的程度了。“月光”的語義衍生、顛覆,陌生化了還不算,還要在顛覆的基礎上再顛覆,在陌生化的基礎上再陌生化,使之互相矛盾:既有“恐月症”,又是“戀月狂”。

這個“戀月狂”中,隱藏着很複雜的學問。

它之所以成立,不但因爲詩人的經歷而合理,而且因爲文化上的中西合璧而精彩。飛白先生在分析科爾律治的詩中的月亮是瘋狂的(lunatic)。“其詞根是拉丁文的月亮(luna),把二者結合起來,lunatic就是月狂。”爲什麼月要狂呢?因爲月亮女神的名字叫做“luna”,她看到一個美少年就吻了他一下,爲了不讓這個少年變老,就讓他長睡不醒。每逢她經過就給他一個吻。你看這個女神是不是有點瘋狂?這個故事寫在濟茲的長詩《恩底彌斯》中。[1]注:

[1]飛白《比月亮――詩海遊蹤之旅》,《名作欣賞》,2010年第10期

活動5活動:賞析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築有東、西、中三受降城,此處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內蒙古杭後錦旗烏加河北岸。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思鄉愁情的名作。詩歌筆法簡潔輕靈,意韻深雋,曾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

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並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並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爲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淒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髮出思鄉情愫。

如果說前兩句寫景,景中寓情,蓄而未發;那麼後兩句則正面寫情。在萬籟俱寂中,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臺上的戍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徵人的思鄉愁懷?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鬱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着遠方……。“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盡望”又道出徵人望鄉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這首詩寫得有色有聲有情。烽火臺、沙漠、高城、月色,構成了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如泣如訴的笛聲更觸發起徵人無限的鄉思。全詩將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於一爐,構成了幽邃的藝術境界。詩歌最後攝製徵人望鄉的特寫鏡頭,非常醒目地點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1]回樂烽:舊說在靈州回樂縣。故址在今寧夏靈武縣西南。一說應在西受降城附近。

[2]蘆管:樂器名,這裏指笛。

篇十: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

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閱讀文章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點;

2.仔細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感悟作者貶謫後的孤悽悲涼。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徵移步易景的寫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1.藉助背景相關的《江雪》,導入文本

學生背誦柳宗元的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分析指出這首詩中最能表現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並結合這首詩的意境說明原因?

表現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獨”兩個字在孤寂、冷清、高遠宏闊的背景下,詩中的主人公在“釣寒江雪”,這就是詩人當年參與改革失敗被貶時的心情寫照前人說“遠在江湖礪心志,古來貶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貶永州做司馬期間也寫了諸多的優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記》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記》之一,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懷,與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指導學生閱讀初步把握文意:

(1)教者範讀,引領正音(要求:學生在文中圈出易錯、難讀的字)

(2)學生自由朗讀,揣摩理解文意(讀出感興趣的內容,讀出疑惑問題)

(3)學生自主閱讀助讀提示:

①作者及隨行人員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麼?

清脆悅耳的水聲,帶來的內心的喜悅,嚮往是伐竹的動力。

②文章都描寫了哪些與小石潭相關的景物?

設計此題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細緻閱讀文本:抓住水、石、樹、魚、源、岸、環境等特點深入領會文意。

③作者在對哪些景物的觀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悅?

水聲、游魚。

④作者對本次遊覽的總體感受怎樣?(用原文語句回答)

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3.深入文本,細讀小石潭:

(1)指導學生深入文本,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討論探究:

①作者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怎樣?在這一過程中,作者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請找出來

循聲而至,砍竹成路,下見小譚;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

②從“伐竹”這一細節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發現了這裏人跡罕至無路可走;發現了作者喜悅之高、興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難也要覓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樣?

潭底爲整塊石頭,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巨石,成爲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④請你依據文章內容概括出課文是按找怎樣的遊覽順序來寫的?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⑤文章在寫景中用了什麼寫法?

先聞其聲,後見其形,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

⑥潭水和游魚各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潭水之清和游魚之樂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裏遊,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彷彿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裏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天空的時候,着一鳥而讓觀者感知天空的遼闊高遠,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烘托的寫法。

⑦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採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幻化到魚兒身上,彷彿魚兒也會像人那樣感到快樂似的。

⑧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那些特點來寫的?運用了那些修辭方法?

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動靜結合,準確地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

⑨文章後部分的淒寒的感受與上文中的“樂”,對比鮮明,你是怎樣體會這種情感的變化?

這種情感變化足以說明,作者被貶謫的悲涼是他心中的主調,寄情山水的歡樂只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觸發便顯露出來設計此題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在矛盾中發現人物的內心情感,領會文章感情所在。

4.總結拓展

①總結全文

王國維說“以自身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極富作者的生活個性,是“柳”化了的山水他描繪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魚、樹木,着力渲染出了淒寒幽邃的神韻,抒發了寂寞處境中悲涼悽苦的情感遊記裏傳神的描寫,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很值得我們學習。

②拓展延伸:

關於崔氏二小生:

柳集舊注:“崔簡之子也”據柳宗元《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權厝志》舊注:“崔君名簡,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東柳氏”句下注:“簡娶公之姊”據此,則“崔氏二小生”當爲柳宗元的外甥。

③附: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賞思

↓↓

發現小潭—樂—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悽—潭中氣氛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157.html

  • 標籤: 夜上 聞笛 教案 受降 精選 精選10篇關於讀書的作文6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夜上受降城聞笛教案(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