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論語十二章教案(精選6篇)作文

論語十二章教案(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34W 次

篇一:論語十二章教案

論語十二章教案(精選6篇)

一、學情分析

《<論語>十二章》名師教案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升入初中後第二次學習文言文。七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主動能力,善於思考並且樂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是文言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會顯得枯燥無趣,甚至感到反感和恐懼,學習興趣較低。教學時要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去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消除反感、恐懼的心理,逐步喜愛閱讀文言文。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打好紮實基礎,從而爲今後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語文常識

(1)瞭解孔子的生平簡介。

(2)瞭解《論語》的有關知識。

2.語言:

(1)理解並積累重要的詞語。

(2)理解並翻譯文中重要的詞句。

3.閱讀:

反覆誦讀,背誦前六章。

4.價值觀:

理解本文的表達效果,聯繫生活實際,端正人生態度,改進學習方法。三、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並掌握《論語》相關文學常識

2.積累重要的文言詞句;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文言文。

3.理解《論語》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和現實意義,體會其中的“爲學之道”,使學生學有所用,在今後的學習中端正態度,改進方法。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朗讀、品讀和誦讀,品味文章語言,理解文章的主旨。

2.合作探究法。鼓勵學生藉助課文註釋,並通過查字典、參考其他資料等方法,自主閱讀,在合作中探究並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

一、課時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瞭解並掌握《論語》相關文學常識。

2.反覆誦讀,背誦前六章。

3.結合關鍵詞語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閱讀理解能力。

4.聯繫生活實際,端正人生態度,改進學習方法。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爲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鉅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今天就讓我們懷着一種自豪的心情來走進其中的一部分,研讀《<論語>十二章》。(板書標題)

(二)問題探討1:文學常識

《論語》作爲儒家經典,其內容和影響的相關文學常識需要掌握。

要點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在實現政治理想的過程中屢屢受挫,最終集中精力從事教育及文獻整理工作。一生培養弟子三千餘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七十二人。孔子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學習態度,爲後人所稱道。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

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它以語錄體、對話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三)問題探討2:誦讀入境

理解文言,首先要讀準文言。配合音樂,讀準字音和節奏,讀出古文韻味。

要點:

1.結合註釋,自學前六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

2.將文中經常出現的詞語及自己無法理解的詞語標註出來並提出。(通過板書或投影展示出來)

提示:

(1)“乎”“矣”“哉”“也”“夫”均爲語氣詞。“乎”,一般在問句結尾,或反問、或疑問,根據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譯,“也”的用法與《詠雪》一課中“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時也可以作爲語氣詞,它的用法則不同,在書上已經有解釋了。

(2)“之”與“下車引之”的“之”用法一樣,都是代詞,所代內容根據文

本而定。“學而時習之(代學習的內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學問和事業)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優點),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點)”。

(3)“而”“其”在文中出現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釋,需要我們根據上下文

含義而定,這個字出現的較多,因此我們放在文中解釋。

(4)圈出三類字:通假字,如“說”“有”。古今異義字,語義與用法與今天有所區別的字,如“傳”“故”“新”“樂”“飯”以及需要我們重點理解的字。

(四)問題探究3:結合註釋,疏通前六則文意

要點

1.子曰:“學而時習①之,不亦說②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④乎?”(《學而》)

註釋:①時習:按一定的時間複習。時,按時。②不亦說(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嗎?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乎,語氣詞。說,通“悅”,愉快。③慍(yùn):生氣,發怒。⑥君子:這裏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翻譯: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又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是很

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這裏)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理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第三句講的是爲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

2.曾子曰:“吾日①三省②吾身:爲③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④乎?傳⑤不習乎?”(《學而》)

註釋:①日,每天。②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檢查,反省。③爲,替。④信:誠信。⑤傳(chuán):傳授,老師傳授的知識。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於學,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順⑤,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⑥矩⑦。”(《爲政》)

註釋:①十有(yòu)五:指15歲。“有”通“又”,古人在兩位數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常加“有”字。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認爲天是世間萬物的主宰。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通常的解釋是,能聽得進不同意見。⑥逾(yú):越過,超過。⑦矩(jú):法度。

翻譯: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物所迷惑,

五十歲時知道哪些是不能爲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不逾越規矩。

理解:在本章裏,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着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漸提高的過程。他認爲人的道德修養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在這個過程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4.子曰:“溫故而知新①,可以爲師矣。”(《爲政》)

註釋:①溫故而知新: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翻譯: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學習方法)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爲政》)

註釋: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②殆(dài),

疑惑。

翻譯: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學習方法)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①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②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註釋:①簞(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②堪:忍受

翻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個人修養)

六、課時作業

複習、背誦、默寫並翻譯前六章

第二課時

一、課時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背誦後六章。

2.結合關鍵詞語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閱讀理解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二、教學過程及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這一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論語》第七到第十二章。

(二)問題探討1:誦讀入境

理解文言,首先要讀準文言。配合音樂,讀準字音和節奏,讀出古文韻味。

要點:

1.結合註釋,自學後六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

2.將文中經常出現的詞語及自己無法理解的詞語標註出來並提出。(通過板書或投影展示出來)

(三)問題探討2:結合註釋,疏通後六則文意

要點:

7.子曰:“知①之②者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樂④之者。”(《雍也》)註釋:①知:懂得、瞭解②之:代詞,它,這裏指學問和事業。

③好(hào):喜歡,愛好。④樂(lè):以爲樂趣。

翻譯:孔子說:“懂得學問和事業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理解:這裏,孔子強調了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有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纔會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去努力。

8.子曰:“飯疏食飲水①,曲肱②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③我如浮雲。”(《述而》)

註釋:①飯疏食飲水:吃粗糧、喝冷水。飯,這裏是吃飯的意思。古代漢語中,“水”指冷水,“湯”指熱水。②肱(gōng):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這裏指胳膊。③於:對,對於。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

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理解: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爲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爲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①。擇其善者②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註釋:①焉:於此,意思是“在其中”。②善者:好的方面,優點。翻譯: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

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學習態度)

10.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②。”(《子罕》)

註釋:①川:河,河流。②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逝,往、離去。斯,這,指河水。舍,捨棄。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①可奪帥也,匹夫②不可奪志也。”(《子罕》)

註釋:①三軍:軍隊的通稱。古制,12500爲一軍。②匹夫:平民中的男子,這裏泛指平民百姓。

翻譯: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卻也不可

以奪去他的志氣。”

12.子夏曰:“博學而篤①志,切問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張》)

註釋:①篤(dǔ):堅定。②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情。③仁:仁德。

翻譯:子夏說:“廣泛地學習並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問題探究3:梳理所學

《論語》語言精警生動,充滿智慧,格言警句,美不勝收。十二章中,哪幾句是講學習方法?哪幾句是講學習態度?又有哪些語句是講個人修養?

要點: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修養: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問題探究4:《論語》現實意義

《<論語>十二章》中所蘊含了哪些深刻哲理和現實意義?對我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能夠產生哪些影響?

要點:

人格修養:永不鬆懈,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時刻關注身邊的人與事,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治學態度:善學善思,時時溫習舊知

處世方法:堅守自己的信念,絕不因暴力或窮困或改變。

(六)課時作業

1.背誦《論語》十二章。

2.蒐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註明出處、含義,並製作資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篇二:論語十二章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瞭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培養把所學知識、道理付諸實踐的意識。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瞭解“至聖”孔子,掌握文言基礎知識。

思維發展與提升:溫故而知新。聯繫之前所學的有關孔子的思想內容,結合儒家思想的基本要義,加深對本文的理解。

審美鑑賞與創造:欣賞君子的人格品質之美,品味《論語》溫文爾雅的獨特風格。

文化傳承與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提高爲人處世的思想修養。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難點: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體會其中的深刻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論語》是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等諸多方面,爲歷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完全吻合,但我們可以辯證學習,學習其中的精華部分。

二、寫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變革時期。面對這樣的亂世,知識分子紛紛思考救國救民、解決社會矛盾的方針、路線。他們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於是形成了不同的學說流派。除了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之外,還出現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之間相互批評,展開了激動人心的學術爭鳴,“百家爭鳴”的局面就此出現。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是“百家爭鳴”中最重要的學術流派之一。

三、作者作品

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在他的故鄉山東曲阜都會舉行祭孔大典。這一天也是臺灣省的教師節。《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後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四、題目解說

《論語》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本課節選的是《論語》中的經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稱之爲“《論語》十二章”。

五、層次結構

全文有十二章:

第1章:孔子認爲君子要善於抵制物慾,要儘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對德行的追求上。(理論論證)

第2章:孔子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繫起來,認爲沒有仁愛之心的人,根本談不上禮、樂的問題。(理論論證)

第3章:孔子認爲人可以爲“道”而死,強調了“道”的重要性。(理論論證)

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義利上的不同態度。(對比論證)

第5章:孔子強調在修身養德的過程中見賢思齊的重要性。(對比論證)

第6章:孔子強調人的修養中質樸的本質和文化修養要配合適當。(對比、理論論證)

第7章:孔子表達了士人要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堅定信心和決絕勇氣。(理論論證)

第8章:孔子闡釋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比喻論證)

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智、仁、勇這三種品質,成爲真正的君子。(舉例論證)

第10章:孔子強調“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理論論證)

第11章:闡釋孔子對“恕”的理解。(理論論證)

第12章:多角度具體闡釋《詩》在“興”“觀”“羣”“怨”等多方面的作用。(舉例論證)

六、全文分析

1.在《雍也》篇中,孔子論及了“文”與“質”的關係,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文”與“質”的關係?

孔子這裏說的“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質,同時又合乎“禮”並表現出來,方能成爲“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質好文美,就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這一方面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而主張不偏不倚,執兩用中。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顯得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縟節而不切實際。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難點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觀?

在以往對孔子的研究中,人們往往忽略了對孔子理欲觀的研究,通常認爲孔子主張只要仁、義,不要利、欲。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夠富貴安逸。因此,孔子並不反對人們去獲取財富,只是孔子認爲獲取財富必須通過正當的方式。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傳達的正確思想,通過對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對待“利”的不同態度,從而告訴人們無論致富達貴還是擺脫貧賤,雖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採取不正當的手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孔子對義利關係的基本看法。在義利關係面前,是見利思義、見義勇爲,還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確實可以檢驗出一個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來表達這種判斷。

3.通過學習《<論語>十二章》,我們可以發現孔子非常看重對《詩》的學習,那麼《詩》真的是一個人提高修養所必須研讀的嗎?

觀點一:是必須研讀的。孔子認爲,《詩》的社會功能是興、觀、羣、怨,不學習《詩》,就沒有辦法說話,學《詩》能知言善語,可以激發人的情感,可以觀察政治、風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在禮的準則下怨刺時政。

觀點二:不是必須研讀的。孔子只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提出要學習《詩》的建議,孔子看重《詩》,認爲它有美感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其本質是對教化和德行的重視。如果一個人通過其他途徑能夠獲得相關的教育,不一定必須研讀這部書。

七、中心思想

《<論語>十二章》主要闡述了孔子關於貧富、義利、自我要求等方面的觀點,以及孔子重視《詩》的教育作用,較爲全面地體現了孔子的思想。

八、寫作特點

1.言簡意賅,含蘊深遠的語錄體形式。

本文采用簡潔明瞭的語錄體形式,通過師徒的隻言片語來傳達人物的思想主張,表明人物的觀點,體現人物之間的情感活動。

2.豐富多變的手法。

文中多采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言簡義豐。文中還多次運用反問句,言語之間跳躍較大,含意豐富。

九、補充資料

儒學

儒學亦稱儒家學說,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自漢武帝時期起,成爲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宏觀考察,一般認爲中國儒學有四個比較明顯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季羨林大師生前一再呼籲儒學的重要性、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也多次強調要重寫中華學術史。

我們以往學術史的“成說”之一有馮友蘭先生的“子學”“經學”時代之劃分。而衆多考古發現足以證明“戰國時代已有'六經’”,對於“認爲先秦沒有經學”說法,李學勤先生明確表達了“不贊成”的態度。是先有經學後有子學。

李學勤先生早已指出:“孔子不僅開創了儒學,也確實開創了易學。”儒學原來的核心內容是仁學(集中於《論語》)和禮學(集中於《禮經》)。

對於易學,帛書易《要》篇孔子明確講孔子“得一(《易》)以羣畢”,是說“《詩》《書》《禮》《樂》的精華都濃縮在《周易》的損益之道里”了。《易經》爲羣經之首地位不是自封的。

儒家的思想精髓在《易經》。《易傳》說:“立人之道曰仁曰義”“智崇禮卑”。“義”和“智”都是對孔子原來“仁學”和“禮學”的反制。

“漢代只有五經立於學官(《樂經》亡佚)。到唐代,《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穀梁》,後又增加《論語》《爾雅》《孝經》。”

十、總結全文

《論語》中保留了一些人們對孔子師徒的批評諷刺,有的作了辯駁,有的沒有回答。其駁議辯難部分對後世很有影響,如《答客難》等設爲主客問答進行辯難的小賦,都從《論語》受到啓發;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現了儒家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積極奮進精神的讚揚。

篇三:論語十二章教案

一、教學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內容。

2.掌握關於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3.瞭解《論語》的基本情況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學習要點

1.掌握有關《論語》和孔子的基本文學常識。

2.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的用法。詞語如“而”、“之”等;句式如賓語前置句等。

3.領悟《論語》十二章的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爲學之道”。

三、作者生平

1.孔子圖片(參見本課PPT)

2.孔子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被公認爲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其先世爲宋國貴族。少年時家境衰落。成年後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歲時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罷官,曾周遊列國,終不再仕。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爲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說。在世界觀上,對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動採取存疑態度,認爲“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遠之”的見解。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爲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後世對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讚譽,唐代的韓愈曾經有詩:“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後代的統治者爲了鞏固政權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爲“至聖先師,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對其祭祀。山東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國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宮殿建築,也是著名的旅遊名勝。

四、作品概述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爲人處事的一般原則;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爲主。其內容上以教育爲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東漢時,《論語》被列爲“七經”之一,(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爲“四書”,成爲儒家的重要經典。舊注本有《論語註疏》(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等。

五、創作背景

《論語》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著作,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記載孔門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漢書·藝文志》雲:“《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初所傳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寫成,孔安國曾爲之作訓解,但已失傳。齊論爲齊人所學,魯論爲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論,爲之作注,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的各家之說,成《論語集解》,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

有的學者以爲,“論說”之“論”其名“始於《論語》”;然而在《論語》當中,有觀點、論據、論證過程的文字並不多見,大部分內容只不過有觀點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論語》就自身而言主要還是記事文。但若從先秦諸子發展的整體背景上看,它無疑又是諸子論議之文的第一個階段,爲語錄體。《論語》的最大價值,在於真實再現了孔子平凡、偉大的人格形象;“蓋孔子人格之偉大,宜爲含識之儔所公認;而《論語》則表現孔子人格唯一之良書也”。它所記載的孔子的言論,意趣深遠,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六、課文講解

1.課文朗讀

①範讀:教師朗讀示範。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②自瀆:學生自讀課文。

③感知:本文的內容包括學習的哪些方面?

學生交流後,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的態度、方法和思想修養。

2.課文分析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爲,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誣罔,受欺。“殆”,危險。

孔子認爲,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侷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纔可以使自己成爲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爲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羣衆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同“叛”,指離經叛道。本章清楚地說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麼怎麼做呢?他認爲應當廣泛學習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說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本章是講學習態度的問題。孔子自己對學習知識的要求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這“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其實就是“學而不厭”一句最好的註腳。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絕”,一點也不,絕對沒有。“意”,臆測,“必”武斷,“固”,固執拘泥,“我”,唯我獨是。“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纔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空空如也”,我本來什麼都不知道。

孔子本人並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實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對世間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爲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叩其兩端而竭”,只要抓住問題的兩個極端,就能求得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種十分有意義的思想方法。

子曰:“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

孔子認爲學習是增加自身學問,完善自身道德修養的途徑,不是評價個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學者學習的目的是在於修養自身的學問道德,而現代學者的學習目的卻是用知識裝飾自己,以圖名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學派倡導的是爲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多學而識之”即博聞強志。這裏,孔子講到“一以貫之”,這是他學問淵博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從而悟出其中內在的東西。孔子在這裏告訴子貢和其他學生,要學與思相結合,認真學習,深切領悟。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這一章講的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裏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爲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陳亢問於伯魚曰:“自亦有異文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陳亢”字字禽,一說孔子的學生。“伯魚”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聞”,教誨。“趨”,小步快走。此章爲對話體,是孔子弟子陳亢和孔子之子孔鯉的一段對話。通過對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詩、禮等古典文化的倡導和推崇,也從側面反映出孔子無論是對待弟子還是自己的兒子,都是一視同仁,“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表現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養。

子曰:“小人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興”,啓發。“觀”觀察。“羣”,合羣。“怨”,諷怨。“邇”,近。此章孔子指出了學詩的重要性,認爲《詩》的作用很大,可以“興”、“觀”、“羣”、“怨”等等,指出《詩》這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對君子成長的重要作用。

3.課文難點討論

討論《論語》散文的寫作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它或是記錄孔子的隻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論語》這種在對話中說理的形式,直接影響了先秦說理文的體制。

《論語》的文學色彩在於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

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說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爲先秦說理文主要的形態。

4.相關評論

①錢穆《論語新解(選)》中說“《論語》自西漢以來,爲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

②李澤厚《論語今讀(前言)》中提到孔子的回答時說“而所有這些都並非柏拉圖式的理式追求,也不是黑格爾式的邏輯建構,卻同樣充分具有哲學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滿了詩意的情感內容。它是中國實用理性的哲學。”

③錢穆《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中說“《論語》一書,竟體是一種教育思想。讀其書,當如扣孔子之耳提面命,乃爲真切。”

5.課文翻譯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諡號爲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

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孔子說:“學習好像追趕什麼一樣,就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失掉它。”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此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爲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爲了給別人看。”

孔子說:“賜啊!你以爲我是學習得多又記得住的人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的思想把它們貫徹始終的。”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爲好。”

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裏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孔子說:“學生們爲什麼不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羣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六、練習

1.選擇題

“而”的用法主要有“順接”和“轉接”兩種,下列各句中的“而”表“轉接”是()

A.溫故而知新B.敏而好學

C.學而不思則罔D.學而識之

答案:C

2.填空題

①《論語》一書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們,全書共20篇,體例主要有語錄體、對話體、敘述體三種。

②“多而識之”中“識”的讀音爲zhì。

3.翻譯題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答案: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

②《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答案: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羣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

4.簡答題

簡要說明課文中關於學習的主要內容。

答案:《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於學習態度。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自己對學習知識的要求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同時,孔子還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最著名的莫過於“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其三,關於學習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爲自己的學習綱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爲,學習的目的在於“爲己之學”,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習與思考

閱讀以下文字,說說你對孔子“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的理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1。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爲法則2。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3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4。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5。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6。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7。學莫便乎近其人8。《禮》、《樂》法而不說9,《詩》、《書》故而不切10,《春秋》約而不速11。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12。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勸學》

答:君子通過學習來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價值,學習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則能立人。而不是通過學習來沽名釣譽,謀求利祿,或者是爲學而學。前者便是爲己之學,後者便是爲人之學。錢穆先生說:“爲已履道而行,爲人,徒能言之。”(見《論語新解》)

附:《荀子·勸學》註釋及譯文

註釋:

1乎:於。箸:通“貯”。布:表露,流露。形:顯露,顯現。

2端:輕聲說話。端:通“喘”。蝡:通“蠕”,微動,輕微的舉動。一:即全,指人的一言一行。法則:準則,規則。

3則:轉折連詞,卻,只有。曷(hē):疑問代詞,相當於怎麼。

4學:求學,學習。

5美其身:即使自身完美。禽犢:古代用作饋贈的禮品,用來比喻那些小人用此來做爲進身之物。

6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所以別人沒有向你求教而你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卻回答了兩個問題,這叫做嘮叨。問:請教,提問。傲:急躁。囋:語聲嘈雜,反覆地說。

7向:同“響”。即迴響,也就是有問必答。

8學莫便乎近其人:學習沒有比靠近好的老師更爲便捷的了。莫:沒有。便:簡便,方便。其:代詞,指老師一類的人。

9說:詳說,細說。

10不切:不切合實際,指不合現在的實際情況。

11約:簡略,不詳細。

12方:通“仿”,仿效。習:練習,這裏是指按君子的學說去實踐。遍:普遍、廣泛。周:全。

譯文

君子的學習,聽在耳朵裏,記在心中,表露在身體的儀態上,顯現在行動舉止上。輕聲的說話,小心的行動,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爲準則。小人的學習,從耳朵裏聽進去,又立刻從嘴說出來。嘴與耳朵之間的距離只有四寸遠,怎麼能使自己的身軀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學是爲了自己,現在的人求學是爲了他人。君子學習,是爲了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完美。小人學習,是爲了拿學來的東西去討好別人。所以,別人沒有向你提問你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別人向你提一個問題,你卻回答了兩個問題,這叫嘮叨。急躁不對,嘮叨也不對。因此,君子對別人的提問應該像回聲似的,問什麼回答什麼。學習沒有比接近老師更便利的了,《禮經》《樂經》雖然記載了一些法度標準,但是卻不夠詳細,《詩經》《尚書》雖然記載了舊的政治事理,但卻不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春秋》的內容過於簡單,因此不能讓人很快理解。仿效良師並且親自學習實踐君子的學說,才能培養出高貴的品質而學習到廣博的知識,對於世事也就通曉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接近良師更快的了。

八、相關藝術作品展示

1.孔子像(見PPT)

2.孔子故居(見PPT)

3.海外孔子學院(見PPT)

九、延伸閱讀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裏面做人最經常出現的一個標準就是兩個字“君子”,其實這是我們在今天也經常說到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的兩萬多字的論語,其中“君子”兩個字就出現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和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問過孔夫子,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稱爲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司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麼可憂可懼的。”

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化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呢,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到;說高這也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是自己做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爲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麼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了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麼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區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裏。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給我們帶給我們的迷惑。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麼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才能做到真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說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瞭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職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孔子說:“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論語·憲問》),古人學習是爲了提高自己,今人學習是爲了炫耀於人、取悅於人。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爲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無非是學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爲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內心忠誠的公民,然後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爲人之學”又是什麼呢?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謀一份職業,爲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直接了當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汝)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你要想着提高修養,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象誰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因爲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這使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在一條小街上,三個裁縫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想招攬最多的客人。

第一個裁縫掛出了一個塊大牌子,上寫: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

第二個裁縫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啊,於是做了一塊更大的牌子,上面寫着: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想了想,難道我還能寫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掛出去,結果這條街上的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

這第三個裁縫的牌子寫得是什麼?上面寫道: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也就是說,他把這個視線放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爲君子了呢?還不是。

做一個內心完善的善良的人,使成爲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有爲。

孔子曾經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爲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爲一個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能以天下爲己任,而在困窘之時還不放棄個人修養,還能心懷天下,這就是君子了。

在孔子之後,中國古代有許多名士當自己窮困潦倒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蒼生黎民。

詩聖杜甫在自己的茅屋僅能容、破敗漏雨之時,他想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想讓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我們不會感到杜甫是在說大話,而是會被那博大的胸襟和熾烈的感情所震撼!

再比如范仲淹,他認爲一個士人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出江湖之遠”都應該繫念天下君民,都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這樣博大的胸懷,這樣高遠的志向,不難看到孔子和《論語》影響。

談到這裏,大家也許會有一種疑問:儒家講“天下己任”是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爲前提嗎?

其實孔夫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導的這樣一種篤定、實用而溫暖的人際理論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權利最大化爲前提的。他讓你在此基礎上儘量爲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但孔子認爲謀求個人利益的時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徑,一心想佔小便宜。孔夫子認爲,走正路還是走捷徑,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他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義”就是“宜”,也就是說,君子走的始終是一條適宜的正路。而小人則一心看中私利,在一己私利驅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那麼,君子和小人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呢?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就是說,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繕,小人則惦記的是自己的家鄉;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則滿腦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一個人他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事情,比如我怎麼樣能夠多買一套房,我怎麼樣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政策,每天算計着自家的衣食居住,這就是孔夫子說的小人的心思。當然這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心就拘囿在這麼一點點利益上,爲維護和擴大這一點點利益而不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的話,那就很危險了。

君子從來是尊重道德法制的,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當這點限制成爲彼此尊重、社會默契的時候,卻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而小人則貪圖眼前的利益,喜歡鑽小孔子,佔小便宜,一次兩次可能得手,但這裏面潛藏着危機,肯定遲早要吃大虧。還是拿走路來說,一看紅燈、綠燈中間閃着黃燈,趕緊跑過去吧,覺得這個事情佔了個小便宜,久而久之,這裏面有多大的隱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麼是小人呢?就是沒有大眼界,搶佔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麼,說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個君子不妨從倡導的恆心開始。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衆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恆心”的表現。

每一個人走上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種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夠有所作爲。但是爲什麼這些理想在現實中會一一破滅?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們的“恆心”不夠。

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境界,即使沒有達到“無恆產而有恆心”那麼高的境界,起碼離君子已經不是很遠了。

這是君子的第二個標準。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羣的,雖然他內心裏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羣人裏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邦結派,謀取私利。

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

舉個例子,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肯定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會認真傾聽的,他能夠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就既保證了整體的和諧,又保留了不同的聲音。我們今天說要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的不同聲音和諧地融入到大的集體的聲音中。

小人則剛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生活中經常會看見這樣的場面:大家討論一件事的時候,領導的話還沒說完,馬上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對對對,領導說得真好,什麼高屋建瓴、深邃遠慮之類的溢美之詞說了一大籮筐;可是會後他轉臉就會對別人說,哎,這個領導說的都是什麼啊?我一點都不同意他的觀點!

關於君子和小人形式的不同,孔子還有一個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爲政》)。

“周”就是能夠團結照顧到很多人,他以道義爲準則與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像空氣裏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感到受到照應。

“比”這個字,字形像兩個人緊挨着站在一起。這句意思是說,小人喜歡結成小圈子,他不會融入大集體。

比如說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裏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會和他最好的人躲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們兩個人好得不得了。

爲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還是因爲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是因爲他的心裏有鬼,想通過這種勾結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黨營私”,正是這個意思。而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爲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國一直以和諧爲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一個君子之道。

因爲君子和小人有着許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處和同小人相處,情形會很不一樣。

孔夫子說:“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論語》的這種敘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爲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較。

說,同“悅”,高興。一個君子你很容易與他相處,但是你又難以取悅他。假如你想以不正當的手段取悅他,他反而會不高興。決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後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的才幹,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說你給他施一點小恩小惠,幫他一個小忙,甚至你請他喝一頓酒,這個人就會很高興了。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的,他也還是會很高興。但是這樣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萬不要以爲取得了他一時的歡心,他以後就會非常忠誠地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時候,他不會根據你的才幹給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責備,覺得你這兒不夠格,那兒也不達標,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費。他會想法刁難你,讓你覺得很尷尬。所以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論語》中爲我們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說話和做事的標準。

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個君子不會把自己要做的事、要達到的目標先說出來;而往往是等把事情都做完了,目標達到了,才淡淡地說出來。這叫“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爲政》)。

孔子十分討厭那些誇誇其談的人,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認爲,真正的君子應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少言寡語,但他的內心無比堅定、剛毅。

《聖經》說世上最追不回來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說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說出去的話有時候就像覆水難收,所以一個真君子,總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後再去說。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爲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過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實幹,那麼,一個真君子應當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在孔子看來,君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理想主義。君子從來不是固定在某個職業中,他說“君子不器。”(《論語·爲政》)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爲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爲,而在於他的所爲背後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

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也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做的事情大體相同,但對這些事情的解釋各有不同。

我曾經看到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家寫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而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他說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浹背地搬磚。

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幹什麼呢?

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告訴他,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嗎?

他又把這個問題去問第二個人。這個人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裏的磚碼齊,看了看說,我在砌堵牆啊。

後來他又去問了第三個人。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裏的磚放下,擡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跟這個人說,你是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大家看一看,這三個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是三個層次。

第一種人的態度我稱爲悲觀主義的態度。他可以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強加給的一份苦役,他關注對的是當下的辛苦,當然這也是確實存在的。

第二種人的態度我稱爲職業主義的態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牆,這堵牆是一個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要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個職務和職稱,所以他的態度不低於職業化的底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器”的境界,作爲一個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事他沒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種人的態度我稱爲理想主義的態度。也就是說,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他都知道這是在通往一座聖殿和教堂。他知道,它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他的付出一定會得到最終的成全。此時,他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作爲一個器皿,而是關係到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夢想,關係到我們最終能不能建築起一座教堂。而同時,因爲有了這個教堂夢想的籠罩,也就成就了一個超出平凡的個體。

由此可見,“君子”這個《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和諧的,是每一個人可以小哦能夠當下做的;而那個夢想,那個目標,既是高遠的,又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其實就存在於當下,也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一個真君子。

篇四:論語十二章教案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爲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着,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內容。

2.掌握關於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3.瞭解《論語》的相關知識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重點、難點

1.掌握有關《論語》和孔子的基本文學常識。

2.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的用法。詞語如“而”、“之”等

3.領悟《論語》十二章的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爲學之道”。

三、課時安排

兩個課時

四、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被公認爲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其先世爲宋國貴族。少年時家境衰落。成年後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歲時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罷官,曾周遊列國,終不再仕。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爲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着作。

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說。在世界觀上,對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動採取存疑態度,認爲“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遠之”的見解。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爲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後世對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讚譽,唐代的韓愈曾經有詩:“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後代的統治者爲了鞏固政權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爲“至聖先師,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對其祭祀。山東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國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宮殿建築,也是着名的旅遊名勝。

五、《論語》概述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

1、體式歸納起來有:

(1)、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爲人處事的一般原則;

(2)、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3)、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爲主。

2、內容上以教育爲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東漢時,《論語》被列爲“七經”之一,(七經:《詩》、《書》、

《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爲“四書”,成爲儒家的重要經典。舊注本有《論語註疏》(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等。

六、創作背景

《論語》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着作,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記載孔門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漢書·藝文志》雲:“《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初所傳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寫成,孔安國曾爲之作訓解,但已失傳。齊論爲齊人所學,魯論爲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論,爲之作注,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的各家之說,成《論語集解》,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

七、課文講解

1.課文朗讀

範讀:教師朗讀示範。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自瀆:學生自讀課文。

感知、討論:本文的內容包括學習的哪些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學習的態度、方法和思想修養。

2.課文講解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孔子說:“學習並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裏感到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作風嗎”

(2)、曾子(曾參,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自己還不精通熟練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命運;六十歲時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不逾越法度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譯文: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無所得。”這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要學習與思相結合。啓示: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譯文∶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子夏說:“博覽羣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論語》散文的寫作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它或是記錄孔子的隻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論語》這種在對話中說理的形式,直接影響了先秦說理文的體制。

《論語》的文學色彩在於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說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爲先秦說理文主要的形態。

八、歸納總結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yuè。一詞多義

1、而:學而時習之(順接連詞,可譯爲“然後”)學而不思則罔(轉折連詞,可譯爲“卻、但是”)博學而篤志(並列連詞,可譯爲“而且”)

2、知:人不知而不慍(瞭解)溫故而知新(知道)

3、爲:爲人謀而不忠乎(給,替)可以爲師矣(當,做)

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

(二)、學習方法: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學習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四)、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九、課堂小結本文的內容圍繞着孔子的言談舉止,向我們展示了其形象、性格、思想觀點和態度,通過學習本文我們能夠準確的背誦和翻譯本文,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常識,理解了文章的深層含義和主旨。

十、課下作業

默寫全文、做相關的練習題

篇五:論語十二章教案

學習目標

1.掌握一些句式和重點詞語,提升文言素養。

2.瞭解《論語》這部經典及其基本內容,結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紹,體味古代先賢的個人修養與求學方式。

3.思考孔子的現代價值,汲取其精華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學習重難點

重點:瞭解《論語》這部經典及其基本內容,品味經典,品味先賢思想。

難點:感受先賢的個人修養培養方式。

知識鏈接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爲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爲主,敘事體爲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語錄體”。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學法指導:

1.先秦文言文誠然不好理解,但同學們要學會迎難而上,首先根據課文註釋理解文章大意,再通過反覆朗讀加強對文章的理解。2.《論語》十二章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精髓部分,需要反覆咀嚼,直至領會。3.請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結合當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當代人的個人修養,認真思考在這瑰麗的傳統思想中,哪些是我們該接受的。

2.

一、課前預習基礎梳理

“常識積累”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字,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學派創始人。

2.解釋加點詞語

(1)人不知而不慍

(2)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5)不逾矩

(6)學而不思則罔

(7)思而不學則殆

(8)人不堪其憂

(9)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10)曲肱而枕之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2)子在川上曰

(13)逝者如斯夫

(14)匹夫不可奪志也

(15)博學而篤志

(16)切問而近思

二、獨立思考課文初探

“文意梳理”1.《論語》十二章主要講了哪兩方面的內容?試作簡要闡述。

“文意梳理”2.你認爲學習需要具備哪些要素,你從孔夫子的論述中學到了什麼?

三、集思廣益合作探究

1.《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作,但它出生在兩千年前,畢竟是舊時代的產物,那麼我今天對其進行學習,又具備怎樣的意義呢?請同學們合作交流,找出我們學習《論語》的現代意義。

2.請同學們合作交流,關注選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強調個人修養的,作簡要概括。

知識能力運用

“文言語法”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對其進行解釋。

(1)不亦說乎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2.詞語活用是古文常見的語法現象,請分析下列句子加點字詞的活用現象。

1.學而時習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傳不習乎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飯疏食飲水

6.擇其善者而從之

7.溫故而知新

達標檢測

1.按照你對文章的理解,填寫下列句子。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係的句子是: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

(3)複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

(4)當別人不瞭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

(5)孔子讚歎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5)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參考答案

一、課前預習基礎梳理

1.丘;仲尼;教育家;儒家

2.(1)知:瞭解;慍:生氣,發怒。

(2)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3)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

(4)信:真誠,誠實。

(5)逾:越過,超過;矩:規矩,規範。

(6)罔:迷惑。

(7)殆:有害。

(8)堪:忍受。

(9)樂:以……爲樂趣。

(10)曲肱:彎曲胳膊;而:承接連詞。

(11)三:泛指多個,幾個;焉:於此,意思是“在其中”。

(12)川上:河流上,河邊。

(13)逝:流逝;斯:這,指河水。

(14)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漢

(15)篤:忠實,堅守

(16)切問:懇切地提問;近思:多考慮當前的事。

二、獨立思考課文初探

1.主要講了“學習方法”與“個人修養”兩方面的內容,如“學而時習之”強調複習與實踐的作用;“日三省吾身”強調了學習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強調了學習方法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飯疏食,飲水”等講的是個人修養問題。

2.如反省自身,“三省吾身”;培養學習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夫子的學習思想至今對我們大有裨益(言之有理即可)。

三、集思廣益合作探究

1.首先,《論語》中包含着許多超越特定時代的內容,例如本課所選的各章有的談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有的提出個人修養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鑑的,對於我們的學習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論語》在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上長期佔據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閱讀《論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傳統。

2.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從性格與君子態度上強調個人修養;“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一章又從爲人處世,自我反省的角度談及個人修養。“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以及“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都強調了古人安貧樂道,寧靜致遠的修養身心的方式。

知識能力運用

1.(1)“說”通“悅”,意思是愉快。

(2)“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兩位數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常加“有”字。

2.(1)名詞作狀語,按時

(2)名詞作狀語,每天

(3)動詞活用爲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4)好: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喜歡,愛好;樂:形容詞活用爲動詞,以……爲樂。

(5)名詞活用爲動詞,吃飯

(6)形容詞活用爲名詞,指優點長處

(7)故:形容詞作名詞,舊知識;新:形容詞作名詞,新的知識

達標檢測

1.(1)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1)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3)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

(4)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於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雲一樣。

(5)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呢?

(6)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7)博覽羣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忠實地記住,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篇六:論語十二章教案

學習目標

1、熟練背誦、準確默寫全文,且能根據不同情境,填寫準確文言句子;

2、熟練掌握文中文言詞語,並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易考詞語。

3、掌握《論語》的相關文學常識,並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孔子的爲學之道。

課堂流程

一、導入。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半部《論語》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典對後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着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讀背課文牢記字音:出示字音。

三、自主學習,積累常識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爲“聖人”,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2.《論語》: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共20篇,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以對話體和語錄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四書五經”:

四、翻譯全文:

1.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或參考書,疏通文意,標註疑難之處,等待講解。

2.翻譯之後自己讀一遍。

五、按要求默寫句子在練習本上。

六、理解內容,學以致用

1.用文中原句回答,孔子在學習方法和態度上有哪些主張?試就其中一點談談你的體會。

“溫故而知新”: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大學時的專業課本來複習,像《古代漢語》《外國文學史》,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學習和進步,何樂而不爲呢?

2.用文中原句回答,孔子在修身養性方面有哪些主張?試就其中一點談談你的體會。

[做筆記]自我反省;安貧樂道;堅守志向;處理好富貴與義的關係,寧願貧賤也要堅守大義。

七、積累成語,承襲傳統

[做筆記]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亦樂乎、三十而立、從心所欲、疏食飲水、擇善而從、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匹夫不可奪志

八、整理字詞。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詞。(可以、飯疏食飲水、匹夫不可奪志也、吾日三省吾身)

(1)可以爲師矣

古:可以憑藉今:表許可

(2)飯疏食飲水

“飯”古:粗劣;今:疏通、疏散

“水”古:冷水;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3)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平民百姓;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今:數詞,三

3.詞類活用。

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作狀語,按時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作名詞,舊的知識、新的理解和體會

傳不習乎

傳:動詞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作動詞,吃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樂

4.一詞多義。

爲:

可以爲師矣:當、做

爲人謀而不忠乎:介詞,替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介詞,在

於我如浮雲:介詞,對、對於

人不知而不慍: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表並列

仁在其中矣:代詞,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他重點實詞:

時習:按時複習;慍:生氣、惱怒;君子:有才德的人;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忠:竭盡自己的心裏;信:誠信

三十而立:立,指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旨意;耳順: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逾矩:超越法度

罔:迷惑,指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堪:能忍受

九、結束語。

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它或是記錄孔子的隻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富有哲理性。

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要付諸於實踐,用它來知道自己的言行,希望同學們在此基礎上,多多閱讀、瞭解我國優秀的古代文化。

十、課後作業:

1.《萬唯試題研究》P46-47知識盤點;(2月17日)

2.《萬唯試題研究》P48-49金題演練;(2月18日)

3.《萬唯試題研究》P13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練習題。(2月18日)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694.html

  • 標籤: 教案 十二章 論語 精選 精選10篇想象作文6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論語十二章教案(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論語十二章教案(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