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

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61W 次

篇一: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

近期在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我的收穫很大,感觸頗多,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新課標的認識。

一、新增了核心素養這個概念

2022年課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新數學課程標準將核心素養進行了明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讓孩子知道數學可以解決身邊的問題,增強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踐行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幫助學生培養其核心素養。

二、學段目標更加細化

2022年的新課標分爲了三個學段,每個學段有每個學段的學業目標和評價標準。新課標分級更細更容易操作,階段銜接也更加合理。學業目標和評價標準給了我們一線老師指明瞭方向,知道教學時要教什麼,怎麼教,教學的目標不僅要體現教學的知識,更要體現教學的育人價值。

以上是我對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初步解讀,與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相比,更加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作爲新時代的老師,我要讓學生每節課有戰勝問題的勝利感,和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工作上勤勉認真,行而不輟,不斷創新實踐,培育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篇二: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例如內容要求,以數與運算第三學段(5-6年級)爲例:

(1)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瞭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瞭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瞭解奇數、偶數、質數(或素數)和合數。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感悟計數單位,會進行小數、分數的轉化,進一步發展數感和符號意識。

(3)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整數除法與分數的關係。

(4)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四則運算和混合運算,感悟運算的一致性,發展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

篇三: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暑期,我有幸聽了東北師範大學史寧中教授從課標修訂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理解與表達、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議三個方面對數學課標的解讀,收穫很多,體會頗多。

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以全新的觀點將小學數學內容歸納爲“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特別突出地強調了6個學習內容的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

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發展核心素養。通過數學教育學生獲得核心素養即是“數學核心素養”。這裏所說的“核心素養”不僅僅指學生的核心素養,還指老師自身的核心素養。老師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爲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爲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篇四: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史教授談到: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提倡把跨學科內容、傳統文化內容融入數學課程。帶給我們新的啓發與思考。各學科教學不是割裂與排斥的,數學的學習不能孤立於其它學科之外。數學課程要適應時代的要求,要放眼於長遠的未來。數學教育應該是培養樂於探究,敢於創新,學會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型人才。

“學科融合”的育人理念,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們要有跨學科教學實施的意識。能夠主動發現與挖掘生活實踐以及其它學科中蘊含的數學因素。其次我們要有學科融合課程實施的能力。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用數學的思維學會思考、懂得決策、敢於創新,這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教師不能只專注於數學教學的研究,要走出數學,拓寬認知領域。我們要正視挑戰,敢於創新,懂得跨,學會融。

篇五: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初步研讀了新課標後,我有幸參加了南昌市《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暑期專題培訓,通過兩天半的在線培訓,此次活動由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與一線優秀講師,帶領大家深入解讀與研究2022年版的新課標,圍繞“新課標”針對小學數學核心問題進行研討,讓我紮紮實實地領會了新課標的精神。通過線上學習,結合自己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深刻的認識到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們的數學課程要培養什麼樣的數學人,反思我們的數學課程教學要如何改進實施?

一、夯實老內容,領會新導向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22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01年出版到2011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22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11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確立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四能”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課標明確提出要以核心素養爲導向,讓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素養目標不是一節課就能培養的,知識點的學習只能作爲階段性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中提前預設,提升學生哪方面的素養,從真實情境問題出發,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核心素養具有整體性、一致性的特點,在理解性學習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單元結構化整合,注重學習能力的遷移,舉一反三,減負提效。

同時,新課標中還倡導要積極開展跨學科學習。很多孩子都覺得學了數學只能用在教室內,但數學作爲一門基礎性學科,絕不是孤立的。比如:數學的建系和地理、美術、建築等學科可以融合,數學的數據統計和信息技術可以融合等。我們要勇於“跨”,才能更全面的培養學生。

二、注重實踐數學,提高數學素養

朱立祥教授在《聚焦核心素養強調綜合、突出實踐的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講座上提出義務教育課程如何落實核心素養?答案是“核心素養爲宗旨,學習主題爲框架,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評價促發展”。數學知識本身與核心素養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數學知識所表現出來的知識形態,如研究對象的概念、性質、關係、運算、規律等,構建了數學內容與核心素養之間的橋樑。比如:與“概念”有關內容的教學,可着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抽象能力;與“性質”有關內容的教學,可着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推理能力;與“關係”有關內容的教學,可着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模型觀念;與“運算”有關內容的教學,可着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運算能力等等。課程內容要強調學科實踐、強調綜合,彰顯課程理念的變化。從注重教什麼,到關注爲什麼教;從注重共同基礎到關注個性需求;從注重學科邏輯到關注生活邏輯。

“數學源於現實,紮根於現實,應用於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弗雷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基於這個原則,小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從而瞭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

誠然,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爲數學教學的一個內容,在突出綜合性、着眼實踐性的同時,還應體現出數學學科的特點。即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去研究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我們將不斷研究、不斷改進、逐步完善,使實踐活動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中“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次培訓,爲我打開了一扇,讓我領略到了諸位名師大家的無限探索熱情、無窮教學創意和無止境的教學追求;這次培訓,更讓我對新課標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時代已經正式來臨,我們不能只在一成不變的教學老路上埋頭苦幹,還要時不時地擡頭看看前方和遠方。教育教學的不斷變革,意味着我們需要隨時隨地去擁抱變化,革新自己,勇於嘗試。心中有課標,教學有尺度,讓學生完整經歷探究的過程,明晰知識的產生由來,這是高於知識層面的數學本質理解,也是高於技能層面的數學思維活動。注重體驗與經驗積累,讓學生在增長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發展思維與能力素養。

用新課標指導課堂教學,創建學生喜愛的數學課堂,聯繫教學實際積極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實好標準的要求。用篤行和奮鬥去譜寫新課程理念的新篇章!不負時代,不負學生,一起向未來!

篇六: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通過研讀,使我受益匪淺。談一點自己粗淺的感悟。

新知識的學習是數學教學中比重最大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新知識的學習中,要關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核心內容,以及蘊含在覈心內容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而才能設計出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那麼,初中數學課程的核心內容有什麼特徵呢?

第一,從數學知識的角度看,必須是對今後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和課堂之內的數學應用來說都重要的內容。

第二,它們在數學課程和教材中處於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主幹地位。

第三,必須能將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和以後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

例如,在初中的“數與代數”領域中,數及其運算、字母(式)及其運算都是數學的核心內容,整體來看,這可以看成一個大單元,當然,也可以分開來看成兩個中單元,它們自始至終貫穿於整個初中的數學課程,對於這樣的核心內容,我們在理解課程內容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1)要幫助學生搞清楚運算的對象,在初中階段運算對象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數,包括小學學過的自然數,分數和初中拓展的有理數,無理數組成的實數,讓學生了解在這些不斷擴大的數的範圍過程中,是運算在追求可逆性和封閉性的結果。另外一個運算的對象就是表示數的字母(式),各種代數式的概念和運算也可以類比數的概念和運算進行遷移。

(2)要不斷理解和認識運算的背景和意義如爲什麼要做加法,爲什麼要做減法,爲什麼要做乘法或除法。等等。只有不斷理解運算的含義,纔有可能靈活運用這些運算來幫助解決問題。

(3)要理解運算法則。不僅要教給學生運算的法則,而且要幫助學生去體會制定這些法則的意義和合理性。理解運算法則實際上就是運算中進行邏輯推理的基礎。

(4)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恰當運用運算,或者能夠找到更爲簡潔的運算途徑。

(5)要能夠理解除精確的運算外,還有估算或逼近的概念,學生應該具有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對於這樣的核心內容,我們在有了整體認識的基礎後,就可以在具體實施中進行單元主題設計了。例如,在“有理數及其運算”的單元教學設計中,可以在充分考慮了本單元內容的學科本質和地位的基礎上,將本單元的內容放在更大的範圍(數、字母及其運算)內進行考慮,實現對課程內容的整體認識和把握,關注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以期實現深度學習。

篇七: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通過蘇老師組織的工作室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集體學習,我有以下體會:

1、新增了核心素養的課程培養目標,即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導向很明確,讓數學回歸現實世界,迴歸實際。

2、學段目標更爲細化,分爲三個學段,每個學段有學業目標和評價標準,分級越細越容易操作,階段銜接也會更加合理。

3、學段目標在知識技能方面難度下降,一些知識轉移到了初中,但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的難度提升了。

4、考試命題規劃和給出的樣題,明確原則上客觀題分值要低於主觀題,多學科整合,着重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運用,能用數學的角度,語言去思考和表達現實世界。

篇八: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我認爲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學的關鍵,因爲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例如,原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修訂後的標準: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但後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篇九: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圖形與幾何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領域,在小學階段包括“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和“圖形的位置與運動”兩個主題。學段之間的內容相互關聯,螺旋上升,逐段遞進。

“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包括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認識,線段長度的測量,以及圖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圖形的認識主要是對圖形的抽象。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認識圖形的特徵,感悟點線、面、體之間的關係;積累觀察和思考的經驗,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圖形的認識與圖形的測量有密切關係。圖形的測量重點是確定圖形的大小。學生經歷統一度量單位的過程,感受統一度量單位的意義,基於度量單位理解圖形長度、角度、周長、面積、體積。在推導一些常見圖形周長、面積、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悟數學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識。“圖形的位置與運動”包括確定點的位置,認識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學生結合實際情境判斷物體的位置,探索用數對錶示平面上點的位置,增強空間觀念和應用意識。學生經歷對現實生活中圖形運動的抽象過程,認識平移、旋轉、軸對稱的特徵,體會運動前後圖形的變與不變,感受數學美,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

學會這部分教材對於學生培養空間觀念,發展思維力、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同時也爲學生以後學習幾何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但是,在概念教學中往往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教師往往把一個新的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則、定義;二是忽視概念間的聯繫,把許多本來有聯繫的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學生的腦海裏,沒能將珠子串成項鍊,概念不成系統,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要改變這些問題,我覺得應該以鍛鍊和發展學生的“思”爲主線,把“看”、“動”、“練”、“理”有機地串聯成一個思維體系,從而順利達到“通”的目的。

看—全面觀察。實踐證明:兒童接觸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質屬性,經常是從觀察開始和發現的。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對簡單圖形已有初步瞭解,如書的封面是長方形,紅領巾是三角形,文具盒是長方體……,但他們對此的瞭解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還不能說出其本質特徵,往往是口欲言而無聲。所以教學時,我因勢利導,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豐富學生表象。引導學生用眼看、用手摸,做到上下、左右、前後和正反進行全面、仔細地觀察,以此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生對物體的初步認識,使他們由具體物體的形狀在大腦中形成表象,繼而上升爲概念,初步培養或形成空間觀念。

動—動手操作。由於小學生生性喜歡動手操作,而且抽象思維依賴於動作思維或形象思維展開,因此動手操作對小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積極性等都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所以教學時,我儘量組織學生開展“剪”“拼”“量”“擺”“數”“做”等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出物體模型,學會對圖形或模型進行分解、組合、平移、翻轉等轉化方法,使他們在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等親身體驗中加深對幾何形體的感化方法,進一步理解掌握其本質特徵,初步掌握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和轉化方法,同時也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練—鞏固訓練。通過全面觀察和動手操作,學生對幾何知識初步理解和掌握後,爲了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形成能力,教師必須精心設計習題進行鞏固訓練。教學時教師要注重精講多練,注意數形緊密聯繫,逐步做到“物體——圖形——表象——物體”的循環,使學生看到圖形名稱就想象出物體形狀、特徵和計算方法等,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不斷開拓思路,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增強空間觀念及其理解應用能力。

理—系統梳理。實踐證明:學生對於散亂、零碎的知識容易遺忘或發生混淆。因此在一定階段的學習之後,我及時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串點成線,舉一反三,擴線成面,形成網絡,並使之根植於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統中,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的本質特徵和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及其理解、應用能力。通—觸類旁通。爲了促進事物的整體形象在頭腦中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幾何圖形的本質特徵,促進空間觀念的形成,教師要注意溝通幾何圖形的內在聯繫,注意知識的綜合運用,使學生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因此教學時,我充分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適時歸納出圖形的本質特徵,及時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分辨異同,達到溝通、同化知識,增強理解及其應用的能力。

篇十: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年5月13日,在XXX名師工作室的組織下,我參加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線上培訓。此次活動由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馬雲鵬教授,帶領大家深入解讀與研究2022年版的新課標,圍繞“新課標”針對小學數學核心問題進行研討。聽完後感觸很多,以下是一些體會和反思:

一、夯實老內容,領會新導向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22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01年出版到2011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22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11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發現新課標並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平易近人的馬雲鵬教授結合吳正憲老師的實際課例,把專業理論化成通俗易懂的概念,爲我們講解內容結構化的教學變革。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從吳老師有關“小數”的課例中入手研究,來詮釋:“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性,有助於知識與方法遷移,促進核心素養形成。”強調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於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特別介紹了具有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有密切關聯的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強調了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可作爲實現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路徑。與吳正憲老師的課例相結合,詳細講解了以下四個方面:1。理清單元與學習主題的關係。單元就是以單元爲形,學科本質爲魂,基於學科本質來分析、確定核心概念。“大單元”或者是“系列單元”是基於自然單元形成的主題的核心概念,單元之間和內部都有知識的關聯。2。確定單元中的關鍵內容。更好地體現核心概念的內容,其中關鍵內容就是指向核心素養。3。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它是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4。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它就是組織圍繞關鍵內容的學習活動。

三、新名詞的解釋

我們老師往往糾結於專業術語的新名詞,困惑於他人對教學的初步結論。馬教授寥寥幾句就能化解心中困惑,不得不佩服專家的高視角和豐富的研究積累。比如什麼是“整合思想”,馬教授強調“就是改變過於注重以課時爲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在覈心素養的內涵與階段表現圖中,使我們更加了解到了,在小學階段,更多的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在初中階段,更多的培養的是其“能力與觀念”。

四、與一線老師紮根落地的交流

馬雲鵬教授與基層教師們在線上面對面交流溝通“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數學課程體現核心素養”和“如何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新要求”等一系列問題。爲我們一線教師指點了迷津,總結以下幾個知識點:

1、社會文明的發展,影響和牽引着數學文明發展,要把數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

2、不能叫用字母表示數,應該稱爲用字母表示關係、性質和規律。

3、“學科實踐”指的就是我們教學實踐,是實際教學中我們該怎麼做。

4、對學生的計算思維的培養如何落實?事實上,就是要培養學生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5、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尺規作圖的培訓?對小學生尺規培訓與初中的要求完全不一樣,在小學裏主要是培養學生有縝密的數學思想、嚴密的思維意識和推理思維爲主。

6、“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的“三會”目標裏,不光要看世界外在的,還要將問題數學化、抽象化,來解決實際問題,它都是與現實世界相關聯的,也就是說外在和內在的相結合。其具體表現更多的是內在的,例如:數感、量感和計算能力等等。

本次學習使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課標,讓我去思考背後的教育價值和核心概念,促進我要能夠質疑問難、反思自我、勇於探索、深入學習,從而掌握新課標核心思想的脈絡,把握新時代教育思想的脈搏,凝心聚力再前行!

篇十一: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通過今天觀看馬雲鵬教授對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內容結構化分析,我深深體會到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之中對處在三尺講臺的我們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也讓我在未來的教學遠航中有了明燈有了前進方向。馬雲鵬教授藉助平行四邊形面積介紹應是在學生思考了問題後,使用不同方法的表述、質疑、討論後,從未知到已知,然後回到核心概念(結構化體現核心概念的反覆出現)。而教師應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組織圍繞關鍵內容展開學習活動。從而讓課程內容結構化提供更廣泛的研究空間。

篇十二: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收穫頗多:對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更全新的認識,知道了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明白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懂得課堂教學中要師生互動等。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課改中踐行理念。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四基→四能→十一大核心素養→三會,而原來的十大核心素養增加了量感,變成了十一大核心素養。量感本質上就是在談如何準確地理解“量”。培養量感,就是幫助孩子們形成對量的準確理解。這句話倒過來說,只有對量達成準確理解,而且這種理解成爲自覺的狀態,量感也就存在了。而量感的存在,支撐了孩子們的思考水平。量感是在長時間使用量的過程中形成的。穩定精確的關於量的把握能力,如同一個相馬者,看見一匹馬時能估計到這匹馬的奔跑速度。因此,量感是孩子們在數學思考中從無到有到熟的成長成果。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該爲學生提供有味的、豐富的問題情境,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緊密相關的又使學生感愛好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周圍,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明白得數學,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數學的價值。”在講《平均數》一課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上課先進行口算,再收集數據,利用各組的口算的數據爲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學生都關心自己組的口算成績,從而學生主動的參與學習中,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再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篇十三: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於2022年4月21日正式發佈,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開創了新起點、新路徑、新徵程。爲了能夠更好地領會新課標精神、準確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和主要變化,最近學習了史寧中、馬雲鵬等教授的講座,感覺收穫滿滿。

一、明晰了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通過數學活動逐步形成與發展的正確價值觀、良好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一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在數學教學中具體落實上表現爲符號意識、數感、量感、空間意識、幾何直觀;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在數學教學中具體落實上表現爲推理意識、運算能力;三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在數學教學中具體落實上表現爲模型意識、數據意識。

二、基於大概念的整體性教學

本次課標修訂的一項重要變革,是以結構化的方式(如主題、項目、任務等)來組織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結構化,既強調學科知識結構,還強調在這樣的結構中所隱含着的學生的活動及活動方式的結構化,爲課程內容的活化、動態化,教學活動的綜合性、實踐性提供內容基礎。

很多講座中都談到了整體性,整體性就是相同本質特徵的內容的整合。也就是我們要關注學科本質內容,把具有相同學科本質的那樣的內容,放到一個主題裏邊。這些學科中最精華、最有價值的核心內容就是學科大概念,基於大概念展開單元教學已經成爲當前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趨勢,大概念可以使碎片化知識發生有機聯繫。

心中有“標準”,腳下有路徑。通過學習新課標的變化和制定修改的理念,進一步明確了教學工作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強化對新課標的學習與研究,把新課標的理念全面貫徹到教學中去,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363243.html

  • 標籤: 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 數學 我的數學老師作文2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數學組學習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