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

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W 次

篇一: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

12月15日,第一幼兒園的老師有幸參加了由北京巧手教育遠道而來的王老師爲我們進行的禮儀教育培訓。

在培訓中,王老師不僅培訓了我們幼兒教師禮儀,還對我們進行了如何進行禮儀教育的培訓,我感覺受益匪淺。

我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通過此次培訓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我們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着文明。教師的衣着整潔、典雅、美觀,則具有導向和潛移默化的久遠影響。如果衣着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而女老師超時髦,超前衛的着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爲我們是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模仿能力很強的孩子,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爲孩子模仿的對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德行的修煉,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在這次培訓中,我懂得了禮儀是用最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尊重;禮儀的核心和精髓是律己和敬人;品格指的是一切美德。我還了解了2。5歲-6歲是幼兒行爲規範的敏感期,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善於模仿,在這個時期開展禮儀教育很重要,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如何用最恰當的方式表示對家長和孩子的尊重,體現我們爲人師表的儀容儀態。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的收穫很大。我將王老師給我們培訓的知識用於日常教學中,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我們的禮儀教育教學質量。

篇二: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禮儀與爲人處世有教育功能。我們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因爲我們要面對的是有很強模仿能力與未成形審美觀的學生,我們的舉動會成爲模仿和評判的對象,所以必須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行爲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教師禮儀與爲人處世有示範功能。我們的着裝要符合身份,對於青年女教師來說,我們常常會因爲職業在服飾妝容選擇上受限,愛美之心常受打擊。然而我們教書育人的職業特點和接觸的羣體決定了我們可以時尚,可以新潮,但絕不能奇裝異服、薄透漏短,應在簡潔中體現端莊,極簡、淑女、大氣、婉約都是一種美。

教師禮儀與爲人處世也是一種文明傳遞,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度過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的言行舉止尤爲重要。首先,要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使用文明用語。對學生實施教育必須通過自己的行爲、自己的人格來發揮影響。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不容許做的,絕不觸碰底線;學生問好及時迴應;自己犯錯必須向學生道歉。其次,我們在課堂內外音量適當,抑揚頓挫,語言精練,不扯閒篇,讓學生更容易抓住重點,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語言要生動有吸引力,提高學生興趣,對晦澀難懂的問題更加善於形象化地表達,幫助和加深學生的理解。此外,行爲上要時刻保持自然得體,我們的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行爲舉止中體現出來。比如目光柔和親切有神,站立自然不做作,手勢自然恰當等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教書育人的先決條件,今後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涵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篇三: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中華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燦爛輝煌文化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這種禮儀、文明薪火相傳,深深地融入到中華兒女的思髓。身處新時代的我們,要繼續繼承和弘揚這一優良的傳統。

爲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集體形象、提升教師禮儀素養,XX縣教體局精心組織和策劃了全縣中小學(園)教師禮儀培訓會,培訓會共分七個批次進行。11月3日上午8時,第五期培訓班在XX縣職業高中報告廳如期舉行。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禮儀的養成,特意外聘專家爲我們授課。

爲培訓會授課的是江西師大商學院的楊穎教授,主題爲《提升禮儀修爲,促進溝通協調》。楊教授授課內容精彩豐富、語言優美動聽極富感染力。她以溝通二字爲切入點,體現了禮儀修爲在溝通中的良好作用。有了良好的禮儀修爲,也就能夠很好地促進溝通的協調。此次培訓使我感觸良多、受益終生。我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培訓,也非常感謝局裏提供這次學習的機會!

“禮”在漢語字典中是這樣解釋的:社會生活中,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是符合集體利益的行爲準則。由此可知學習禮儀是多麼的重要。做爲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博學,更應該做禮儀的標兵、榜樣。

傳道授業禮爲先。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衆所周知教師被稱爲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不僅要教書育人,更要做禮儀的繼承人和傳播者。這樣纔對得起教師這個光輝職業。

禮儀是促進師生和諧溝通的催化劑,是保證家校合作健康發展的良方,是解決溝通問題的總鑰匙。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以禮待生,少一點抱怨、少一點斥責;時時處處讓學生感受禮儀的魅力從而受其薰陶。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要親切真誠、待之以禮,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謙恭。在人際交往中,要以禮爲先,堅定信念、始終做禮儀的踐行者。禮儀是一種優秀的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就很美很美!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如果一個教師能夠廣泛地學習優秀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在今後的職業生涯裏,我想我會將“禮”字鐫刻在心中,時刻以禮來約束自己,將禮儀滲透進教育工作中,讓禮儀的絢麗之花開遍校園;努力成爲一名新時代的“四有”文明教師!

篇四: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自從今年7月12日進入XX初級中學,我參加了一系列的培訓,包括如何上課,如何備課,如何提高教師素養,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和如何提升教師形象等。經過培訓,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在教師禮儀方面,“禮”即尊重,敬人,指尊重自己和他人。“儀”指表現和具體形式,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具體表現形式。教師禮儀指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爲人處世的行爲規範。教師禮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擺正位置,以學生爲本。交往要以對方爲中心,善解人意。二是端正態度,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教學特點,不同學生有不同偏好,不同學校有不同要求。教學相長,既要有適應性,又要有包容性。

教師是承擔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專職人員。教師職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書。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這要求教師愛崗敬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二是育人。教師者,萬世之師表也,這要求教師嚴於律己,寬於待人,要有愛心。

教師禮儀有四大關注點:師資,師表,師德和師心。提倡教師禮儀是時代的要求和職業的期待。衣食足而知禮儀。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

學好教師禮儀應注意下列問題:一、要嚴於律己,端正態度;二、要以學生爲本,愛護學生,擺正位置;三、要有自知之明,與時俱進,發現不足,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教不嚴師之墮,子不教父之過。教師禮儀對教師的發展和成長極爲重要。

其次,在教師素養方面,素養是指從事某項工作需具備的基本資格。教師的任職資格包括熱愛國家,有教學能力,符合學歷要求,具備政治、法律、道德、專業文化和爲人處世等素養,對學生有感召力。

教師的政治素養包括愛祖國,愛人民;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思圓行方,立端立正,與歪風邪氣劃清界限。

教師的法律素養包括要有法制概念,遵守教育法,教師法,憲法等各項法律法規。

教師的道德素養包括遵守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家庭美德。崗位規範包括遵守作息制度,鑽研業務,愛崗敬業,恪盡職守。

教師的科學文化與專業素養包括深厚的功底,開闊的視野,科學鑽研,實事求是的精神,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

教師的爲人處世素養包括以誠爲本,以和爲貴,以信爲先。

最後,在教師的形象方面,現代社會教師的理想形象有三點: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素養,教書育人;愛護學生;要有正義感和使命感。學生和家長心中的教師形象包括平等相待,推心置腹,書教的好。中國古代文化中要求教師要有師道尊嚴,不苟言笑,業務精,講教化,高高在上,與學生拉開距離。現在教師要塑造良好形象,應該注意首輪效應,近因效應,定型效應,親和效應和光環效應。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教師不只是教書育人,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禮儀和素養。我相信在XX初級中學,我會與學生共進步,與學校共成長。

篇五: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着稱於世,講“禮”重“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遺產。然而,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職場的禮節上,我總是覺得在這方面缺少了些什麼。

實踐求真知,通過2020年10月23日礦辦高主任組織的這次職場禮儀培訓,大家都認真的觀看內容,我也感觸頗深,原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禮儀就是前人定的規矩、家法和行規,做人的規則。“禮由心生”,一個具有良好文明意識的現代人,禮是必備的基本教養,必須表裏如一。“文明禮貌服務,怎麼對待別人?那就要做到‘待客三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不僅要形式美而且要心靈美。”

良好的禮儀可以贏得陌生人的友善,贏得朋友的關心,贏得同事的尊重。禮儀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一個人內在素質與儀表特點的和諧之美、綜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種深刻的道德指引。

職場交往是講究規則的,即所謂的無規矩不成方圓。比如自己的辦公桌,即是辦公地點,就不能放太多的私人物品,文件歸檔是否及時,辦公區的衛生情況,個人着裝,這些都代表你的個人和公司的形象,給人第一印象,能夠給人以美感。因此,不止是這些禮儀,還有生活中的其他細節都應留意,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從小小的電話,短信用語,鞠躬禮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

比如在平時工作中接電話是否在鈴響了3聲內接起,是否先報自己的姓名部門以及工作單位,還有我們是否做到了語調熱情,大方自然,面帶微笑,聲量適中表達清楚,簡明扼要,文明禮貌,掛電話時要確定掛好電話後再與其他人說話,在身邊應經常準備好筆和紙,及時記錄。當開會時手機需靜音,重要電話不得不接時,要先向在座各位道歉,然後只聽不講,最好在30秒內結束通話。更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會上頻發短信、轉筆、補妝、蹺二郎腿、晃悠,這都是對發言者和其他會上同事的不尊重的行爲。

同事之間溝通,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一定要會說話,說好話,用語言、文字、肢體、眼神、心靈上的溝通。態度要真誠,公私要分明,不要用手指人,背後不要議論別人,金錢往來要謹慎,私下裏面不要抱怨等等。其實我們對禮儀的認知面還有待加強,所以我們要趁閒暇時間應多多來加強禮儀這方面的學習,因爲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以整個公司的形象面對外界,並且還要做到學以致用。

可以說,禮儀是一張人際交往的名片。文明禮儀可以幫助我們“規範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尊重。”所以說:知禮懂禮,注重文明禮儀,是每個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們成就事業,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條件。而精通禮儀的目的就在於運用,將我們所學的點滴運用到今後的工作之中,再不斷地學習,一步一步完善自己,共同創建一個充滿活力的文明、舒適、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合力將我們紅運公司推上一個新的臺階,邁向一個新的里程。

篇六: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20XX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對禮儀喜愛的熱情和機緣巧合下,我來到了全國125期高級禮儀班(貴陽13期)學習。幾天的學習我不僅學有所得,還結識了一羣志同道合的美麗的朋友,最重要的是,這個培訓喚起了我多年的夢想。在這裏想用四個字來總結這四天的的學習生活。

第一個字是“獲”。本次禮儀培訓班讓我是收穫滿滿啊!李錦宏教授從西方《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引入,從盤古開天到中華民國,再到現在的中國夢,分別從儒釋道以及陽明心學的角度解讀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智慧人生的相輔相成。李院長的講解框架明確,邏輯清晰,脈絡分明。接下來的汪建初校長從王陽明立下“或讀書學聖閒耳”爲第一等要事說起,將王陽明坎坷而偉大的一生惟妙惟肖地展現給我們,並且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陽明心學“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大核心思想,直觀地研讀了“四句教”的深刻內涵,喚起了每一位學員重塑中華民族的良知信仰。汪校長的生動、風趣和深入的講解讓原本簡單接觸過陽明心學的我覺得陽明心學更加真實、具體和豐富了,這使我再讀陽明心學時,更能領略其風采了。楊序琴老師也是精彩絕倫,重點從禮儀培訓師實際工作出發,細緻地講解了禮儀培訓的技巧,爲我們學員今後正確開展實際禮儀培訓時指明瞭方法。還有優雅的趙梓汝老師和美麗的王琳老師對禮儀文化的背景和禮儀的用途等等方面的講解,讓我們深刻感受了禮儀文化的魅力。總之,此次培訓真的是踐行了本年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總要求之一——學有所獲!

第二字是“情”。在這次的培訓中,在楊序琴老師的課上,我有幾次情到深處、情不自禁而潸然淚下。楊序琴老師深情地講述了她與恩師李燕鬥老師之間美好而動人的濃濃師生情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李燕鬥老師已經辭世,師生之間陰陽相隔,楊老師再也得不到恩師的親自教誨,李燕鬥老師也不能見證學生的成就了。楊序琴老師還動情地講述了她在禮儀培訓這條路上的艱辛,是她堅定傳播禮儀文化的決心、恩師的鼓勵和團隊的力量讓她堅持了下來。課上,我無數次深情地凝視着眼前這位光彩照人的楊老師,仔細聆聽着她聲情並茂講述,心中不免感嘆: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只有靠自己不斷向前走;哪有輕易的功成名就,不過是有人比你更努力。楊老師在禮儀培訓這條路上一路走來,真可謂是滿路堅韌心,一把辛酸淚,當然鮮花和掌聲也會隨之而來。

第三個字是“值”。這四天的培訓,雖然時間緊、課程重,但培訓讓我對禮儀文化的歷史、背景、生活工作中的實用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讓我對禮儀文化的認識從起初的穿衣戴帽、言談舉止的膚淺認知轉化爲禮儀是一種文化、哲學以及智慧的認知,擴大了我對禮儀文化範疇的理解,甚至還解答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難點和疑點,同時也掃除了我對一些事物認知的盲點。所以此次培訓我認爲很值!

最後一個字自然是“禮”。這次以禮相見的培訓,最讓我驚喜的是,重新喚起了我多年的夢想,那就是就當一名培訓師。之前因爲自己找不到方向,這個夢想被埋沒多年。這一次的禮儀培訓爲我點亮了一盞夢想之燈,爲我指明瞭通往夢想的方向。與禮儀有關的國學、哲學正是我個人的愛好所在,培訓師又是我的夢想,兩者完美的結合就是我人生夢想的實現之路啊!禮儀培訓師對禮儀文化的傳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正是禮儀文化的體現,中國夢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復興從禮儀開始。於是我心潮澎湃、激動萬分,這是對夢想有努力方向的澎湃;這也是對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不謀而合的激動。於是澎湃、激動過後,我靜下心來細細思考如何踐行。任何夢想和事情難點都在於踐行。但是我相信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制定一份以時間爲軸的推進計劃,兼顧家庭、工作,不斷尋找那個平衡點,從而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能夠踏實,這樣才能穩,才能走得遠和久。雖說本次禮儀培訓是一時,但內心的觸動不只是一次,從此禮儀伴隨我過一世,讓自己在禮儀文化的傳播上貢獻力量,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最後祝願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真正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篇七: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

經過四天的學習,作爲一個準禮儀培訓師,對禮儀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知曉且有一些想法。如下作一些分享: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中華禮儀曾享譽“天下”。然而,中華禮儀在清朝末年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後,被迅速瓦解。“丟棄”了傳統禮儀的國人,雖然處處向西方看齊,可在禮儀方面,也只學了點皮毛,並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現代文明規範。改革開放後,國人的錢包鼓了,能周遊世界了,可形象卻遭透了。如何挖掘我國傳統儒家的禮儀文化,重建能夠維護國人尊嚴的禮儀規範和行爲準則,已成爲我國現代化進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儒家禮儀文化的產生、內容及特點

禮起源於氏族社會末期的祭祀活動。祭祀要表現對“天”或“神”的敬意,就需要制定必須的程序和儀式,於是產生了禮的最初規範。所以,許慎認爲,“禮”就是“事神而致福也”

儒家禮儀的基本內容:儒家的“禮”和“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體制和社會意識;“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依據“禮”的規定,形成的社會規則和人的行爲規範。禮儀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裏只能概而述之。

在儒家看來,依照禮制建立的國家制度和社會秩序,符合天道和人道原則,能夠實現政通人和、百姓樂業。

禮儀是精神信仰。孔子在周禮基礎上,挖掘了仁的倫理價值內核。孔子認爲,仁和禮的關係是統一的,仁是禮的核心價值、內在道德,禮是仁的現實體現,從而將禮昇華爲一種社會精神和社會信仰。在儒家看來,一個人如果不具備仁的觀念和品質,是不可能貫徹禮制儀規的,禮的種種要求和準則,也就徒具形式。因此,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克己復禮就是約束、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規定。《論語·顏淵》指出,“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如果人們都能夠做到自我約束,並使自己的行爲合禮合規,就可以達到仁的完美道德境界了。

禮儀是社會秩序。禮是儒家追求的一種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禮通過劃分人們的尊卑,規範人們的地位,實現社會各層級的等級化、有序化,即《論語》說的“禮達而分定”。孔子認爲,“爲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如果人人遵守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社會秩序,家國便可長治久安了;反之,社會秩序違反了禮儀,不合規矩,家國就可能動盪不安。所以,孔子十分重視禮,認爲“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強調“不學禮,無以立”。

禮儀是交往方式。人與人交往要合規矩,禮是社會交往活動的準則。儒家認爲,人的活動應該符合仁德精神,要體現仁、義、文、行、忠、信的要求,爲此,儒家制定了一整套人與人交往的行爲規範。《禮記·樂記》說:“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儒家將禮看成衡量是非曲直不可更改的標準。儒家還強調交往的對等性。《禮記》指出,“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禮尚往來,是禮貌待人的一條重要準則,接受別人的好意,必須報以同樣的禮敬。這樣,人際交往才能夠實現良性循環,社會才體現出文明禮貌。

禮儀是治理之道。儒家非常重視禮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提出以禮治國的思想。由於禮儀之道確實治國治家有效,所以,孔子倡導的“爲國以禮”,逐漸成爲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爲歷代王朝所遵循。

儒家禮儀的主要特點。儒家禮儀作爲社會的制度安排和社會生活必須遵守的準則,雖然在每一個朝代都有不同表現方式,但禮治作爲中國古代獨有的治國之道,其特點是非常鮮明的。

禮儀強調治“未病”。治國如同治病,如果把中國融匯德法的禮治,比做“未病先治”的中醫,西漢的賈誼就認爲,禮治和和道德能夠“禁於未然之前”。《淮南子·秦族訓》指出,“民無廉恥,不可治也”;“民不知禮儀,法弗能正也”。離開了治心、治本的禮儀之道,百姓不知廉恥的行爲就沒有好的辦法治理,連刑罰也不能起作用。禮是治本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刑法是治末的,只在人們犯法之後才處罰,實行治本之道,才能正民心,才能使國家得到有效治理。儒家的禮治所以能數千年傳承不息,就是因爲禮的德法兼治,能夠有效維護和鞏固君王統治。

禮儀具有內在約束性。無論在什麼社會,在哪個朝代,人的行爲都是受觀念支配的,觀念正則行爲正。儒家的禮治從人的道德信念處入手,強調內在約束,具有法治不可替代的價值。孔子對那種只注重儀式而忽略禮的內在精神的做法深表痛疾,主張以智、勇、信、義、忠等道德規範,約束自己,並以自身爲中心,不斷由近及遠、由己及人,擴展德行,逐步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禮儀以和爲貴。是孔子將“和”由原來陰陽調和之意,引申爲指人際關係及不同事物之間的和睦、和諧、融洽。這句話概括了“禮”的“貴和”精神,而“貴和”精神決定了“禮”的社會功用即是協調社會各階層的關係,以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有序。儒家禮儀對社會和諧秩序的維護,不完全靠政令、法律等強制性的力量來實現,主要是靠人們的自覺和自律,而人的自覺心和自律能力的形成,則是靠道德教化的力量。“和爲貴”作爲中國禮儀文化的核心理念,經過兩千多年的積澱,已經成爲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精神風貌。

禮儀自卑而尊人。《禮記》認爲,按照禮的要求,在交往行爲中,人首先應該自我謙卑,以謙卑之心、謙卑之禮尊敬他人。這裏的“自卑而尊人”,並非專門針對富貴者,而是包括挑擔子沿街叫賣的“負販者”。可見,儒家之禮是博施於所有人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等級,一視同仁。如果僅對上層人士獻其禮敬,以財勢取人,以利益交人,只能是小人所爲。孔子強調人們應該以禮來對待他人,“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惡不哀,吾何以觀之哉?”以恭敬的態度施行禮儀,不同階層應互相體諒,共同營造寬鬆的社會人文環境。

禮儀是人別於禽獸的標誌。禮是人特有的行爲,是人與禽獸本質區別。在儒家看來,人若不懂禮儀或不遵從禮儀,與禽獸無異。唐代孔穎達說:“人能有禮,然後可異於禽獸也。”儒家的禮儀不只是普通的禮節和外在的規範,而是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與禽獸相別的根本標誌。

二、儒家禮儀文化的歷史地位

儒家禮儀歷史悠久、內質獨特、影響廣遠,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佔有十分突顯的位置。著名史學家錢穆就認爲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世界諸多古文明中,惟有儒家文明能保持連續性,與禮儀之道豐富內容和恆久生命力有直接關係。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儒家禮儀文化不僅教化了中華民族,對中國及周邊國家的發展進步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造就禮儀之邦。古老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創造了燦爛文明,形成了完整的禮儀規範、高尚的行爲準則和優秀的道德傳統,被世人稱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獲“禮儀之邦”讚譽,儒家總結、完善、創立的文明禮儀功不可沒。在儒家禮儀的教化與薰陶下,中華民族的言行舉止文雅,待人恭讓溫和,謙虛文明的華夏人處處講禮貌,被交往的各國稱爲“禮儀之邦”。

維護社會安定。儒家將禮上升到國家法度,上至宮廷的規制,下至百姓的吃穿,無不在禮儀規範之下。各種禮儀使人們的行爲中規中矩、和諧有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會矛盾的發生。

提升教化水平。孔子積極提倡禮儀及教育,禮的教育與教化,具有防微杜漸、徙善遠罪,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禮對社會的教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各種禮儀活動,實現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二是禮儀的內在價值元素,能深入人心,提升社會的道德文明水平。由於儒家禮儀教化在各朝代的實行,仁德精神對人的觀念影響很深

影響周邊地區。儒家禮儀不僅在中國,在東亞、東南亞也佔有重要地位。對這些國家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儒家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儒家禮儀文化是中華民族十分寶貴的歷史遺產,珍視這份遺產,自覺與這份遺產通“血脈”,推動儒家文明與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實現儒家禮儀文明的歷史性跨越,必將有助於我們中華民族恢復“禮義之邦”的美譽,提升我們的國格人格。

提升中國人的內在修爲。儒家禮儀不僅規範人的言談舉止、行爲方式,而且注重人的內在修養,強調人的文明行爲是發自內心的。現在許多國人不文明、不禮貌行爲的發生,有的是因爲沒有接受過基本禮儀教育,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有的則出於自私、自我,不願意做文明道德之事。所以,要提高國民的文明素質,不僅要對國民進行必要的現代文明禮儀教育,而且應通過儒家的禮儀教化,提升內在修爲水平。如果我們的國民能夠通過道德內修,增強自己的善良意志力和是非判斷力,整個國民素質將會極大躍升。

改善中國人的國際形象。中國在經濟崛起、物質生活條件改善後,精神生活包括行爲文明卻陷入了困境,中國人的國際形象更是越來越遭人詬病。中國人形象不佳固然與出國人數大增有關,但這不是主要因素,最根本的是中國的國民素養並沒隨着經濟實力的上升而上升。中國作爲儒家禮儀的輸出國,反將儒家禮儀文化扔進了歷史垃圾桶,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的悲劇。要改善中國人的國際形象,首先應從國內做起,從傳統的儒家禮儀文化中,汲取營養,結合國際通用的禮儀規則,制定中國人的文明行爲規範,並切實加強對國民的禮儀教育,普及禮儀知識,使國人真正做到服飾得體、言談禮貌,行爲端莊、知書達禮。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以禮爲治是中國古代社會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儒家用制度化的社會規範體系“禮”來確定人們的社會身份和與此相應的權利,強化了各階層社會成員的“角色意識”,從而達到實現社會穩定、有序與和諧的目的。

增強國家軟實力。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軍事、科技等硬實力有了較大發展,可與之相對應的文化軟實力卻相對薄弱。在世界各種文明的激烈碰撞、博弈中,如果我們能夠深入挖掘儒家的禮儀文化,秉承中華幾千年文明精髓,再現中華民族溫、良、恭、儉、讓的精神風貌。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47615.html

  • 標籤: 精選 心得體會 培訓 教師 禮儀 2017教師資格證作文題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