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精選11篇】作文

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精選11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18W 次

篇一: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精選11篇】

趙先鋒,男,40歲,五龍口鎮留村人,任留村黨支部書記。

一名80後的農村黨支部書記,曾經8年的軍旅生涯錘鍊了他堅強的意志,10年的苦難創業磨鍊了他倔強的性格。2018年,他棄商回鄉幹起了爲民服務的事業。三年多來,他始終銘記初心和使命,發揮領頭雁作用,積極帶領黨員幹部以身作則,以羣衆感受爲導向,切實爲民辦事,將家鄉面貌煥然一新,將原本的“落後村”變成了聞名的“明星村”,市、鎮榮譽不計其數,2019年被評爲市級文明村,2021年被評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一、紅色文化引領村莊發展

他注重挖掘紅色革命文化,建設村史館,以紅色基因推動黨組織建設,開展“村史館裏講黨史”活動,讓村民記住這片被鮮血澆灌的土地和被信仰染紅的村落,以紅色精神推進黨建高質量發展。他開創黨員聯戶、黨員積分管理制度,確保基層黨建工作有溫度、有力量。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下,村莊治理呈現新局面,不到一年時間解決了困擾村集體20餘年的清欠問題,統一回收流轉土地450餘畝,復耕改造土地200餘畝,村集體年增加收入60餘萬元,村莊風清氣正,各項工作蓬勃發展,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二、文明聚魂建設美麗鄉村

他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將鄉村治理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與“星級文明戶”認領工作相結合,以文明創建促進民風轉變,以文明創建助理鄉村治理。在“星級文明戶”認領工作中,他創造了“5+X”認領模式深受全村歡迎。491戶常住戶,戶戶參與“星級文明戶”創建,“十星級文明戶”達426戶,佔全村總戶數的86%。在羣衆努力“認星”、“追星”、“創星”、“保星”的過程中,文明意識不斷提升。“星級文明戶”認領創建和常態化管理,給村裏帶來了三大變化,一是村民文明意識提高,房前屋後以及庭院衛生明顯改觀;二是村矛盾有效化解,羣衆主動參與村級管理,擔心影響評星情況;三是村兩委工作作風優化,爲民辦實事力度增強,凝聚了黨心和民心,形成黨羣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多彩文化增強羣衆幸福指數

他注重羣衆精神生活需求,用豐富的文化活動增強羣衆幸福感和獲得感。一是組建了“沁河魂”鼓隊,堅持訓練和演出,連續三年登上濟源春晚舞臺。二是開展好傳統節日宣傳活動,持續開展端午節“我請媽媽吃糉子”活動、重陽節慰問活動、春節文藝演出。三是開展好廣場文化活動,舉辦了“共和國故事會”、“羣衆大合唱”等活動,愉悅了精神,更增進了感情,促進了交流。四是榜樣引領形成崇德向善新風,每年公開表彰道德模範、好媳婦、好婆婆、好兒女、優秀退役軍人、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文明志願者等鄉村榜樣,並在文化牆公示,讓村民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榜樣的力量,引領全村崇德向善。

四、“一約五會”讓村民自治規範有序

在他的帶領下,村裏成立村規民約徵集小組和“五會”組織領導小組,廣泛徵集羣衆意見,形成切實可行、人人遵守的村規民約。按照羣衆推薦、黨支部把關,選聘“五會”組織負責人,由各村民小組長、羣衆代表協助實施,村監委會和“五會”成員負責監督實施過程,併爲“五會”成員頒發證書,調動大家參與村務工作的積極性。探索推行“村民議事日”制度,定期開展線上線下議事協商,對村集體發展規劃、重大事項、村民反映強烈的公共事務問題進行協商,實現“羣衆反映問題有渠道、羣衆參與村務有平臺、解決問題糾紛有效率”的民主管理局面,協商事務60餘項,真正實現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治理機制,村民自治規範有序,人民生活安居樂業。

獎勵情況

2020年被評爲“濟源市平安建設優秀基層幹部”

2020年被評爲“濟源市鄉村振興先進個人”

2021年被評爲“濟源市優秀共產黨員”

篇二: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7月2日,走進王秀一的辦公室,她剛剛送走一位來繳納材料的居民,記者一問才得知,她要給這位在外地的居民辦理一項很重要的證明。“王書記啥事都親力親爲,我們進她辦公室反映啥問題心裏都有底。”臨走時,這位居民給記者留下這樣一句話。的確,作爲一名社區女書記,從接手管理難度大、環境髒亂差的職工宿舍區,到帶領社區班子成員爲羣衆辦實事、謀福利,讓瓏山社區成了遠近聞名的幸福社區,王秀一一干就是17年,她早已深深紮根進居民的心中,無可代替。

首抓基層黨建,“1+N”網格管理讓人稱讚

記者走進瓏山社區良西片區時,乾淨硬化的路面、熙熙攘攘的超市、溫馨舒適的活動家園讓人印象深刻,搖着蒲扇坐在樹下乘涼的居民三三兩兩,和剛買完菜回家的鄰居熱情地打招呼,溫暖自在、舒服愜意。但在社區剛剛成立時,卻不是這樣的。王秀一說,剛到社區的時候,感覺頭皮發麻,很擔心自己不能成爲老百姓的貼心人,“我到底能爲他們帶來什麼?每天想的都是這些問題。”

2003年8月,淄博礦務局夏莊煤礦政策性關閉破產後,依託原企業職工生活區成立了瓏山社區。新社區成立後,由於住戶多,居住分散,原企業對職工家屬宿舍管理有衆多歷史遺留問題,致使社區各項工作難以開展,無人願意擔任社區負責人。2004年8月,夏家莊鎮黨委成立了瓏山社區黨總支委員會,派鎮紀委副書記王秀一到瓏山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連她自己也沒想到,這一干就是17個年頭。

“當時原企業移交社區時移交黨員近500人,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博山區外,管理難度大。”於是,王秀一從抓好兩委班子建設和發揮好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着手,制定完善了社區兩委例會制度、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黨員學習、節假日值班、錯時值班及居規民約等20多項規章制度。根據黨員的分佈,因地制宜分片整合成立了5個支部,22個黨小組。根據社區黨員隊伍狀況,實行黨員積分量化信用管理制度,在黨員管理中融入守信加分因素和失信減分因素,對區內區外黨員實行分類管理。“我們還建立了‘積分超市’,讓黨員以積分贏好評,利用積分到‘積分超市’內兌換相應價值的物品,不斷提高黨員積極性。”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瓏山社區率先推行黨建網格“1+N”工程,完善“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網絡組織體系。由支部書記、網格小組長、黨員中心戶等每月走訪網格內單位、企業、工商業戶和居民等,對居民訴求、羣衆建議等一一進行登記。對羣衆集中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制定工作方案,倒排工期及時解決。

心繫羣衆冷暖,老舊小區終於舊貌換新顏

當時,王秀一上任不久,便花費大量時間跑遍了社區的每個角落,社區的雙山、良東、良西、二井新村、大衆二村、衛星二宿舍等幾片宿舍區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與居民羣衆促膝談心,摸清羣衆對社區各項服務管理工作的建議和要求,她手裏總是拿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居民們反映的問題,回去後逐一梳理,分類研究解決的措施和方法,而這個習慣也一直保留到現在。“你必須用真心和真情去和居民溝通,拉近與他們的距離,這樣才能和幹部羣衆打成一片,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社區工作的最大動力。”

採訪中,有的居民不止一次提到,要不是秀一書記,大家連水都沒得喝。原來企業用的是自備井的水,後來自備井的水污染了,爲了讓職工家屬喝上自來水,原企業投上幾十萬重新鋪設架空管路,每到冬天管路一凍一擠就四處漏水,北山片居民喝不上自來水,只能到附近村買水喝。瞭解情況後,2005年12月,王秀一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冒嚴寒奮戰13天先後將良西片、二井新村、衛星二宿舍、良東片架空生活用水管道全部改爲落地管道,爲居民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居民吃水難的問題。爲了保證用電安全,社區還更換了雙山、良東、良西、二井新村、大衆二村五片生活區的用電電纜,大幅度降低了虧損,解決了居民用電矛盾。

從老照片上不難看出,社區原來的環境衛生非常差,主街道、樓衚衕、單元院內到處是亂搭亂建的小屋、小棚子、炭池子,樓梯道亂堆亂放,嚴重影響社區面貌和消防安全。社區道路坑窪不平存積水,宿舍區內下水道近三十年沒清理過一次,造成堵塞,污水反流,居民叫苦不迭。王秀一帶領社區兩委多方調查,聽取意見,召開黨員、居民代表會議討論,想辦法定措施,全力以赴做工作。2005年以來,先後對雙山、二井新村、良西進行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對各種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種亂栽進行了清理。經過多方協凋,爲雙山、二井新村、良西開通了暖氣、天然氣。2008年通過多方爭取政策,立項建設博山區首批經濟適用住房,現在的瓏山社區煥然一新,早已看不出過去的老舊樣子。

開拓工作思路,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社區環境改善了、居民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王秀一又開始爲大家的精神生活操心了。“我們現在建立了黨羣服務中心,建設了文化家園、婦女兒童家園、關愛家園三個羣衆活動服務園地,重新裝修完善了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道德講堂等功能室。”瓏山社區離退休人員多,社區還建立了日間照料服務站,設立棋牌室、書畫室、健身室等,目的就是爲了讓社區居民閒暇之餘有個好去處,讓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也能老有所樂。”

爲幫助老人安度晚年,老有所醫、老有所依,2006年4月,社區在良西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解決了居民就近就醫問題。2007年4月,在二井新村建成佔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的社區老年公寓,可容納100人居住,解決了老人身邊無人照顧和子女照顧老人的後顧之憂。20XX年,社區又建立了博山康德老年人養護院,專業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需求檔次高的老年人,爲老人晚年生活營造溫馨的環境。

在社區居民看來,是王秀一的努力讓社區舊貌換新顏,每一個與王秀一接觸過的人,都被她敬業、認真、創新的工作精神所打動。採訪中,良西片區5號樓的住戶李樂霞告訴記者,秀一書記讓大家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區這10幾年的改變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關係我們羣衆生活的水電暖全部解決,還家家戶戶用上了天然氣,這是真正爲老百姓着想的好書記啊。”從出生起就住在這裏的曹業峯更是感慨良多,他是8號樓的住戶,也是一名老黨員,同時也是社區網格黨支部的一名負責人,曹業峯告訴記者,“王書記雖是女人,但做事有魄力、幹事有決心,只要她認定的能爲社區居民謀福利的事,一定是迎難而上全力解決,這纔有了現在健康活力、和諧繁榮的瓏山社區。”

王秀一說,自己有兩個習慣一直改不了,“一個是拿着本本記錄大家的訴求,另外一個就是晚上睡覺前規劃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每一天都不能虛度,這樣纔不會辜負大家的信任。信任這個詞,在我心裏的分量特別重,所以,我必須幹好,責無旁貸。”

面對記者的鏡頭,她習慣性地整理着胸前的黨徽,她說,爲民解難,纔對得起這枚黨徽。

篇三: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管理二黨支部由黨羣工作部、保衛部、運輸公司三個部門組成,現有在職黨員33人。過去一年來,管理二黨支部在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公司年度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學黨史、亮身份、辦實事、戰疫情、展形象,團結和帶領支部黨員和廣大員工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爲公司的生產經營提供了有力的“紅色”保障。

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獻禮建黨100週年。

黨支部始終把學習教育放在首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建黨百年”爲主題,“線上+線下”,開展了形式各樣的學習活動。定期召開支部大會、支部委員會會議,開展黨課,按時開展組織生活會,截止本年5月,管理二支部過去一年共召開支委會15次,支部大會4次,組織全體黨員上黨課4次,組織開展支部特色主題黨日活動2次。組織黨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黨的百年光輝歷史;組織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直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電影《中國醫生》、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組織黨員、團員參加公司“永遠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演講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和三等獎的好成績,在組織參與期間,支部一方面積極爲選手參與比賽做好各項準備和支援工作,另一方面利用召開黨小組會、支部大會爲契機,讓選手們以演講的方式爲全體黨員“上黨課”,進一步鞏固演講比賽帶來的成效;在支部黨員中開展一次黨史知識競賽,並將成績優秀的3名選手派出參加集團公司黨委舉辦的黨史知識競賽活動,獲得“優秀組織獎”。同時,支部內學習氛圍濃厚,支部共有12名黨員在“學習強國”上的總積分、年度積分均排在公司前二十名。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體支部黨員學習熱情飽滿,學習氛圍濃厚熱烈,學習效果真實明顯。

二、亮身份展形象,打造“黨員先鋒崗”

管理二支部按照“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要求,支部黨員佩戴黨徽上班上崗。亮明身份,讓黨員們更增加了責任感,更好樹立黨員的先鋒形象,做到平時工作幹在前,困難時刻站在前,危急關頭衝在前,服務羣衆想在前。2021年8月,保衛部在集團公司基地大門口設立“黨員先鋒崗”,以黨員帶骨幹隊員進行輪值運作,對進出集團公司範圍的陌生人員、車輛進行體溫檢測和粵康碼、行程碼查驗,確保防疫、生活、生產三不誤。定崗在大門口哨位的黨員、骨幹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從而使得警隊整體工作質量、工作形象得到了提高。

三、疫情防控衝在前,志願服務爲羣衆辦實事

過去一年來,東莞市疫情時有反覆,爲進一步夯實集團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防線,並響應黨史學習“爲羣衆辦實事”的號召,經過與社區溝通協調,將其中一個核酸採樣點設在東糖集團內,方便生產基地廣大員工及住戶在“家門口”進行檢測。去年6月至今,配合槎滘村在基地一共開展了15次全民核酸大篩查,共採集樣本47230份。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支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徵集了二十多名抗疫志願者,組成志願隊。支部黨員們第一時間衝鋒在前,或在基地大門口協助保衛部對進出人員進行掃碼查驗,或在覈酸採樣現場維持秩序、限流控距、錄入信息等,用力所能及的行動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志願隊還走訪探望了生活區的獨居老人,儘量爲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困難和不便。在5月,支部聯合公司團委舉辦“東糖社區便民志願服務日”活動,爲廣大員工及基地住戶提供健康義診、小家電維修、電動磨刀、義務剪髮、派發口罩、防疫宣傳等志願服務。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全力做實爲員工羣衆辦實事辦好事,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行動。

篇四: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碧草如茵,繁花盛開,整潔的居民生活區裏,道路寬闊筆直,幼兒園、衛生室、文化廣場、幸福院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夜幕降臨,霓虹燈五彩斑斕,在村委投資興建的淄博大地知青博物館廣場,伴着音樂品嚐着特色飲食,或者即興舞上一曲。這就是灃水鎮張一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我們帶來了福音。現在我們張一村環境美,村民富,人心齊,生活已經不輸城裏。這樣的好生活要多虧我們有一位好支書——趙乃民。”村民們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心聲。

務實奮進,打造幸福張一

20XX年,曾經擔任過村委會計、村主任等職務的趙乃民當選張一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面對着舊村改造、發展集體經濟等多項難題,趙乃民當衆表態:“我是個共產黨員,一定帶領村民們一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張一村的建設發展上,爲羣衆脫貧致富想辦法、找路子,讓張一村越來越美,越來越強,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

張一村大街是貫通張一村南北的交通要道,由於多年失修,路面高低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積水難走,羣衆多有怨言。爲了根治這一狀況,讓羣衆滿意,20XX年,趙乃民多方奔走,爭取到村莊道路連片整治項目資金50餘萬元,又自籌資金30餘萬元,對張一村大街進行了徹底整治,如今的張一村大街,夜晚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與新通車的昌國東路互聯互通,成了村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與此同時,三個生活區都進行了大規模美化、綠化,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向過去粗陋的農村生活環境徹底告別。

夏日的淄博知青博物館,綠樹陰濃,鮮花盛開。記者到博物館採訪時,趙乃民正在知青博物館放映廳與相關設計人員進行探討,對這一空間展陳進行調整,改造成“黨性教育體驗基地”,讓更多的人可以在這裏受到紅色教育。

作爲一家村集體投資建設的以呈現知青艱苦奮鬥歷程的博物館,淄博知青博物館名氣越來越大,與之相關的餐飲、生態旅遊等產業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村裏基礎建設搞好了,集體經濟必須要上一個新臺階,讓村民收入不斷提高,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趙乃民的身上,有着共產黨員爭做先鋒的拼勁。

20XX年,趙乃民帶領村委一班人確定了穩定工業園發展,推進農業開發的發展思路,對全村土地進行了流轉。以知青文化爲載體,投入300餘萬元,建設了“淄博大地知青博物館”,並計劃以此爲核心,打造一個佔地800畝的生態旅遊休閒觀光基地,建設餐飲、採摘、觀光、娛樂等項目,爲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今,這一思路已經初見成效,開始釋放效益。

心繫百姓,引領鄉村新風

與同齡人相比,趙乃民的一頭白髮很是引人注目。這位作風乾練、雷厲風行的村支書有着一顆心繫百姓的“暖心”,每一個花朵一樣的孩子,每一個老人的生活保障,每一個村民的衣食住行,他都記掛在心。

生活園區建起了幼兒園、幸福院,老人孩子有了去處;文化生活各項保障也不能落後,圖書館、文化廣場、醫務室、警務室相繼落成。爲了保障村民飲用水衛生,村裏建起了4處純淨水站,免費爲羣衆提供乾淨的直飲水。村內60歲以上老人建立村級養老保障金,最高每人每月補貼400元。每到中秋節、春節、老人節,村民都會領到一份暖心的福利,享受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

在脫貧攻堅行動中,張一村主動作爲,成立“扶貧幫扶基金會”,率先完成現行扶貧標準農村人口脫貧任務。

“新農村的新除了新在樓房環境,還新在思想、新在文化。”趙乃民對農村文化建設十分關注,積極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樹立現代文明新風貌。

在趙乃民的推動下,村裏先後開展“立家訓、樹家風”、“最美家庭”、“文明示範戶”評選系列活動。積極推行紅、白公事改革,修訂完善了“張一村紅、白理事會章程”。婚事新辦,喪事從簡,移風易俗,廢除陳規陋習,全村統一管理。不請客,不擺宴,工作人員一律工作餐,村民紛紛拍手叫好。

近年來,趙乃民先後受到多次嘉獎,入選20XX年“淄博市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度被淄博市人民政府評爲“第四屆淄博鄉村之星”,個人和張一村得到的榮譽數都數不清。面對記者,日夜爲村民操勞的他笑了:“張一村一定會越變越好,鄉村振興路上,我會一直和村民們攜手前行,因爲我是共產黨員,是‘領頭雁’。”

擔當作爲,一心爲民爲公

20XX年,趙乃民當選爲區人大代表。盡職盡責,履職擔當,他時刻懷揣着一份爲民爲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代表職責,爲人民代言,深入羣衆調查,廣泛聽取羣衆意見,爲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他先後提出了“昌國路建設”、“學校教育環境改善”等多個提案,得到了上級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被評爲區優秀人大代表。趙乃民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兢兢業業,對人民高度負責,認真實踐着“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的崇高信念,一心爲民爲公,贏得了廣大幹部羣衆的信賴。

20XX年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平靜的生活。疫情當前,在趙乃民的帶領下,張一村全體黨員幹部與廣大村民一起,衆志成城,守護家園。村黨委不少同志大年初一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初二全體黨委成員恢復正常上班。

張一村地處昌國路沿線,光是連接昌國路的路口就達到4個,爲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他組織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對張趙大街路口、怡香家園家園路口、北苑小區路口進行了全面封閉,全村只走一個路口。路口位置,鮮豔的黨旗迎風飄揚,由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和村民組成的隊伍白天兩班倒,24小時值班,在出入口向百姓發放倡議書,耐心,反覆宣傳疫情防控重點和注意事項。

同時,發揮黨員聯繫戶作用,村民代表積極響應,用電話微信對本村外來人員進行逐戶排查。對排查出的從湖北迴淄人員居家隔離,直至警報解除。

爲確保值班人員健康,村裏在村出入口設置了集裝箱小房子,供大家晚上值班使用。村黨委和黨員幹部的付出感動了村民,村裏的村民多次給工作人員送來方便麪、火腿腸。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大家的心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正是有了趙乃民這樣一心爲公的好支書,我們才過上了好生活。跟着這樣的領頭人,我們放心,日子有奔頭!”村民這樣告訴記者。

在趙乃民的帶領下,張一村先後獲得“省級文明村”、“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山東省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示範點”、“省級生態文明建設先進村”、“山東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村”、“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村”、“山東省工友創業園”、“市級衛生村”、“淄博市農民教育培訓基地”、“新農村建設小康示範村”、“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成爲遠近聞名的文明村、示範村。

“作爲一個村支書,就是要真心實意想村民之所想,帶着感情爲老百姓工作,一心一意幫助老百姓改善物質和精神生活。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工作信條,也是我今後永遠不變的堅持。”趙乃民的一席話既是他的心聲,也是他一直以來備受村民愛戴的答案。

篇五: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54歲的王生龍是慈利縣通津鋪鎮長峪鋪村黨總支書記,23年前,31歲的王生龍從上一任村黨支部書記手中接過“接力棒”,挑起擔子,秉承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扛起“小康旗”,快速進入“新角色”,鉚足幹勁爲村民幹實事、幹好事。

在長峪鋪村見到王生龍時,他帶着黨徽,正坐在村部的便民服務大廳值班值守,爲村民解疑答惑。每週,王生龍都會到便民服務大廳坐班值守,爲羣衆服務,化解困難,用行動回饋村民的信任。

23年前,王生龍在村裏開着一家百貨超市,當着小老闆,過着滋潤的小日子。因爲年輕,爲人勤懇,1999年被選舉爲新一任村黨支部書記。當選後,王生龍關掉自己的百貨超市,轉換角色,開啓長達二十多年的“奔跑”生活。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上任後,王生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村裏的基礎設施問題。歷史上的長峪鋪村是一個交通堵塞、嚴重缺水的地方,在這裏流傳着一句“滴水貴如油”的俗語。爲了解決這一困難,王生龍帶領支村兩委跑項目,找資金,尋求上級部門支持,最終引進了山泉水,完成了道路硬化,解決了村民的心頭“愁”。

只要肯幹,就窮不到餓不着。解決了村裏的基礎設施問題後,王生龍開始挖空心思,想點子、找路子,利用現有資源盤活村集體經濟,提升老百姓收入。

20XX年,王生龍依託紅色資源,利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長峪鋪人建造紅旗渠、千畝梯田等感人事蹟,開始建設村史館,開發打造紅色旅遊休閒基地,成功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參觀旅遊。

在村黨總支書記王生龍的帶領下,現在的長峪鋪村青山綠水、樓房林立,村民富裕起來了,經濟發展起來了,20XX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近2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突破1。5萬元,開啓了一方新天地。

通津鋪鎮長峪鋪村黨總支書記王生龍:

作爲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我覺得我們心中時刻要有黨,有人民羣衆,只有人民羣衆說我們好,纔是真的好,也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我們的人生價值。

篇六: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莊春陽,女,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文聖區東京陵街道金域社區黨支部書記,原白塔區襄平街道晟寶龍北社區書記,20XX年1月,因河西片區規劃調整調任金域社區黨支部書記。

金域明珠小區共有居民5099戶,在疫情期間莊春陽帶領着社區工作者隊伍第一時間對居民展開地毯式排查。因爲剛剛到任,居民對她還不熟悉,她對小區的具體情況也不是很瞭解,這給排查增加了難度,有些居民不願配合,甚至指責謾罵,面對這些,莊春陽只好把苦往肚子裏咽。貼通知、打電話、發微信、走訪網點、檢查樓道電梯物業消殺情況、入戶排查登記、每天上報重點地區返遼人員的具體情況、做好居民疫情恐慌安撫解釋……這已經成爲她帶領社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疫情最嚴重時正值隆冬,天寒地凍,莊春陽帶着社區工作者不分白天夜晚連軸轉,在冰天雪地裏排查值守,她天天泡在社區,幾乎沒回過家。每個卡點她都要巡視,一天下來腰痠背痛,但是看到居民安全了,身上的苦累也變得渾然不覺。

爲了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莊春陽在社區成立黨員先鋒隊和護區小分隊,隊員由社區黨員、志願者、樓道堡壘戶組成。她帶領黨員先鋒隊和護樓小分隊與物業公司密切配合,每天堅持對外來人員的排查,張貼各類大小公告、通知上千餘份。同時每天對園區、樓道、轄區內營業網點、等場所進行排查工作,提高廣大羣衆對新型冠狀病毒知曉率和防範率,做到轄區內防控防疫工作無死角。

她深知,要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單單靠社區工作者是不夠的,一定要依靠羣衆,她帶領黨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積極發動羣衆,利用微信羣宣傳疫情防控信息,在她們的帶動下,不少居民也積極參與到防控疫情工作中。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築起一道堅實有力的“防疫牆”。

隨着疫情的不斷變化莊春陽知道,這裏容不得一絲放鬆。她帶領社區工作者第一時間對所管轄的商業網點及同德街農貿市場121個流動經營攤位開展疫情排查工作,同時與市場管理人員聯繫,告知如發現重點地區返遼人員及時與社區聯繫。

對於一名共產黨員來說,疫情尤其是命令,防控是義無反顧的責任。社區是這場戰鬥的第一道防線,而社區幹部無疑是這條戰線上最爲關鍵的主力軍。

“其實大家心裏都會恐懼,但是關鍵時刻作爲黨員、社區書記就是要衝到最前面。”這是莊春陽對社區工作人員說的話,而她作爲隊伍的帶頭人,更是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自己的誓言。

莊春陽心臟不好,疫情防控期間,因爲太累,她數次犯病,每天都要靠服用心臟病藥物堅持工作。她還是一名單親媽媽,愛人20XX年突發疾病去世。疫情期間她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爲了社區的防疫工作,她只好把孩子託付給年邁的婆婆照顧。前面是嚴峻的疫情形勢和萬千居民,後面是日思夜想的孩子,是年邁的需要陪伴的父母,作爲黨員,莊春陽義無反顧,堅決地把孩子託付給年邁的婆婆,每次跟孩子視頻通話,她總是簡單說句話就掛掉,因爲淚水早已止不住,作爲家裏的頂樑柱,她不能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崩潰。她說,她覺得虧欠孩子和家裏的老人太多太多。

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着每一名社區工作者,也如一爐淬火,磨練出真正的黨員本色。在漫長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莊春陽充分發揮了一名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展現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應有的奉獻精神,金域明珠社區的每一條街路、每一個樓宇、每一個角落等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從疫情防控知識和政策的宣傳到勸阻居民不聚會戴口罩,從重點部位到重點人員排查管控,每一項工作,都實實在在體現出社區書記的奉獻和擔當。回首這段經歷,莊春陽說,雖然辛酸,但更多的是欣慰,因爲通過他們的努力和付出,他們守住了轄區居民的安全,這比什麼都值得。

篇七: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任職以來,她堅持“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信念,紮根家鄉沃土,將一個人心渙散、外債累累、環境髒亂差的村莊打造成爲環境優美、安定和諧、富裕文明的省級文明村,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作爲一班之長,她帶頭亮承諾作表率當先鋒,帶領村“兩委”班子勇奪全省幹事創業好班子、淄博市“時代先鋒”基層黨組織、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

她本人被選爲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張店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榮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淄博市擔當作爲好支書、淄博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諸多榮譽。

她就是張店區馬尚鎮九級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袁豔會。

帶強班子,不讓一人掉隊

俗話說,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雁”。在鄉村振興的路上,黨員幹部就是帶領廣大羣衆前行的“頭雁”和“領跑者”。

九級村現有黨員177名,這是一股建設新農村的巨大力量,然而帶好這支隊伍卻並不容易。上任第二天,袁豔會召集全村黨員開會,可到會黨員不到一半,她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

黨員隊伍都帶不好,村裏怎麼發展?作爲“一班之長”,袁豔會深知黨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她下決心把黨員隊伍帶好。

袁豔會提出了“以黨風帶動民風,以民風帶動村風”的理念。她說:“我要給全村的黨員羣衆作表率、樹標杆,黨員向我看齊,村民向黨員看齊。這樣,全村的風氣就會積極向上。”

她帶頭亮承諾作表率當先鋒,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從“集中學習、議事理政、建言獻策、爲民服務、走訪羣衆、黨費收繳”6個方面,對全村黨員進行考評,建立黨員量化積分臺賬,每月考評一次,每季度對黨員量化積分情況進行公示上牆,把黨員的日常表現拿出來“曬一曬”、比一比,促使廣大黨員“比學趕超”。

爲進一步解決部分黨員參加組織活動不積極、黨性意識不強問題,袁豔會提出“三個三”黨員教育管理制度:深化“三個堅持”,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員教育管理全覆蓋;搭建“三個平臺”,即九級村智慧便民服務平臺、黨員微信交流平臺、主題黨日集中學習平臺;組織“三種評議”,即黨員自評、民主互評、組織考評。健全村黨員即知即議、邊學邊改機制,爲黨員補齊短板、樹立標杆,助推廣大黨員在全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袁豔會的帶動下,九級村的村風正了、民心齊了,班子凝聚力戰鬥力增強了,連續8年在張店區馬尚鎮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一。20XX年村黨委還榮獲“全省幹事創業好班子”稱號。

最讓袁豔會欣慰的是,從20XX年至今,九級村經歷三次村“兩委”換屆,她帶領“兩委”班子成員7人全部連選連任,沒有讓一人掉隊。

幸福路上,不讓一戶落下

九級村地處張店老城新區的接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發展商業經濟的風水寶地,遠近聞名的義烏小商品城就座落在九級村。

外人很難相信,20XX年4月,帶着全體村民的信任,袁豔會接過九級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接力棒時,會是這樣一個爛攤子——由於歷史遺留問題,當時村集體積累了近6000萬元的債務。

面對村集體經濟困境和村民們關切的目光,袁豔會向全體地民承諾:“日子越過越好,村子越來越美,是村民的願望,也是我的追求,我們目標一致,我一定努力把工作幹好!”

上任後,袁豔會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村中心廣場的垃圾山。那裏原是一處大土堆,因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堆積,日積月累變成十幾米高的垃圾山,污染了環境,影響村容村貌。

搬走這座“山”,是對袁豔會和新班子的考驗。袁豔會冒着酷暑,找政府、跑園林、到環衛,積極爭取支持。一個月過去,人曬黑了,變瘦了,但政策到位了;兩個多月過去,垃圾山搬走了,眼前亮堂了,一個佔地50餘畝的社區文化中心呈現在村民面前。村民們說,袁豔會搬掉的是一座垃圾山,樹起的卻是一個能幹事、幹成事的好形象。

發展是硬道理,村富才民安。九級村3000多村民,外來人口7000多人,村民們的盼富願望與發展現狀存在一定落差。袁豔會帶領村“兩委”認真分析全村發展形勢,制定實施以服務業、租賃承包爲主的發展模式。合作建設的淄博義烏小商品城,每年創收近1200萬元;開發建設龍御大廈、萬昊大廈、花好園等項目,每年創收500多萬元;引導支持村民發展第三產業,先後建設了金塔農貿市場、九級村便民農貿市場兩處,村內主幹道沿街商貿房5000多平方米,增加村集體租賃收入1000多萬元的同時,爲村民提供了創業就業崗位;對全村62幢樓實施外牆保溫工程,加強小區綠化,爲村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重新安裝生活區監控系統,新建小區機動停車場1。3萬平方米,徹底解決了生活區停車難、出行不便的難題。

如今,九級村民每人每年可領取1000元口糧補助和1000元就業啓動資金,村裏每季度發放麪粉、大米、食用油。春節、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逢節都有物資發放,僅春節發放的物資就達20多種。與此同時,還有水電暖、醫療保險、大病醫療、金秋助學和入伍參軍等補助。

袁豔會常說,我們九級村就是一個大家庭。“不讓一位鄉親在幸福路上掉隊”是袁豔會和“兩委”一班人的共識。

20XX年,村民李坤因車禍致殘。禍不單行,他的父親又遭遇車禍身亡,受不了打擊和壓力,他的愛人不辭而別,一家人陷入絕境。李坤的處境牽動着袁豔會的心,這個家成了她跑得最勤的地方。爲幫助李坤走出困境,袁豔會跑前跑後爲他申請了法律援助,爭取到賠償金,審批了救濟款,還爲他們辦理了低保、殘疾證。李坤的小女兒從小患有嚴重皰疹,兩條胳膊常年化膿血肉模糊。袁豔會一方面幫她聯繫醫療專家,想法設法救治;到了上學年齡,又千方百計聯繫學校,把孩子送進校門。“是袁書記救了俺一家啊!”提起袁豔會,行動不便的李坤眼裏噙滿淚水。

在袁豔會的帶動下,7名村“兩委”成員每人都與村裏的貧困戶結對幫扶對子。

富裕文明,不讓一個缺位

採訪中,記者感到,最讓九級村人驕傲的是,不是他們的富裕程度,而是村裏的文明氣息。

從20XX年開始,村裏就拿出資金改造文化廣場,建起中心大街千米文化牆、廣場南側法治長廊。尤其貫穿村南北中心大街兩側的文化長廊,圖文並茂,色彩鮮豔,“走心”又“潤心”。

愛國名人、模範黨員的事蹟,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家風家訓、村規民約……分別在長廊的宣傳欄上呈現出來,過往行人、村民不時駐足閱覽。見義勇爲的任憲芬、拾金不昧的錢勇、孝敬老人的張玉玲、熱心大媽韓玉美等故事,都爲村民津津樂道。

爲給黨員提供一個功能多樣的活動場所,爲村民提供舒適、便捷的辦事大廳,袁豔會主持新建投資2000餘萬元、佔地9000餘平方米的黨羣服務中心綜合樓。樓內設鄉村振興館、黨史村史館、“四議兩公開”大廳、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以及可容納400餘人的多功能黨員活動中心。

如今,行走在九級村,從新時代文化廣場,到法治文化長廊,看完文化牆,再觀村史館……文化牆“會說話”,村史館連歷史,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振興畫卷展現在記者眼前,一如春風拂面。

篇八: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28歲開始擔任村委會主任,31歲任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曾是淄博市最年輕的村黨委書記。

任職期間,他扶弱濟貧,盤活村內閒置資源,修繕人居環境,一件件苦事、難事,他都不推不躲,漸漸地村民被他的初心與做事的誠心打動,贏得了全村人的認同和擁護。

他也曾因爲年輕,在村級企業事務管理上受到阻礙。可貴的是,他敢拼敢闖,雷厲風行的性格被越挫越勇,終於使一個“後進村”蝶變爲“省級文明村”。

他,就是淄川區龍泉鎮臺頭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珂。

馮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村裏的黨委書記,我要當‘頭羊’,帶頭爲村民服務,實現當初競選村‘兩委’時的承諾。”

擔當作爲,造福民生福祉

上世紀80年代,臺頭村經濟富足,家家戶戶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江北第一個電話村。因爲歷史的原因,進入新世紀,村裏的輝煌不復存在,村企負債累累。

當時的馮珂在外創業已小有成就,但他看到村裏的現狀,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村。

20XX年,馮珂當選爲新一屆村委會主任。這一年,他只有28歲。

當時,村賬上負債200餘萬元,60歲以上老人的福利待遇都難兌現,村集體收入每況愈下,村民人心渙散。面對“燙手的山芋”,馮珂決定從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入手“破局”。

經過調研,馮珂將“第一把火”燒向了承包村集體用地的企業。“當時周邊村莊企業承包村集體用地費用已達到5000以上,我們村莊3000費用的標準多年未變。”馮珂告訴記者。

他決定重新規範合同,將原來十年租期縮短到三年,租賃費用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馮珂悄悄算了一筆賬,僅此一項就能爲村集體增收80餘萬元。

“當時我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遭到了個別企業的抵制,甚至還收到了‘恐嚇’電話。”馮珂回憶,不少企業老闆認爲他年輕,嚇一嚇就能退縮。沒想到他憑藉着身上不服輸的勁頭和雷厲風行的作風,最終鎮住了企業老闆,租賃新規得以順利進行。

說起這些,馮珂道出這件事情的原由看似輕鬆,而在9年前,重新規範合同,提高土地租賃費時可謂何其艱難。但面對記者他一直笑着說,這些都是他分內的事情,都是應該做的。

“當時我爲村內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150元至220元的養老金,80歲老人送生日蛋糕和祝壽金。”馮珂表示,之後他還制定了春季爲60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查體,參加新農合的村民每人補助20元,免費爲每戶村民每年提供5噸水,對考上重點院校的學生每人給予3000元獎勵等相關規定。

真心爲民又有管理手腕的馮珂讓村民看到了臺頭村的希望,也得到了村民的認可與支持。從那時起,馮珂認準了一個道理,只有爲民辦事,才能贏得民心。

20XX年換屆時,在村民的期盼和支持下,馮珂高票當選爲新一屆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盤活經濟,舊村換新顏

書記主任“一肩挑”。新的職務,讓馮珂感受到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開始思考和盤算着村莊發展的路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馮珂意識到,要想帶領村民致富,必須發展經濟。在他的提議下,村“兩委”研究決定,把對村閒置資產進行招商引資作爲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立志容易成功難,資金、配套設施等,樣樣短缺。

面對眼前的局面,馮珂沒有被困難嚇退,既然有了方向,就一步步蹚出條路子。從鎮上到市裏,他託親戚朋友多方求援,四處奔走聯絡企業。

幾年間,先後有英吉瓷業、道新磨具、聚鑫晟環保科技、豐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千萬元大型企業在臺頭村落地生根。

臺頭村集體經濟成功實現“騰籠換鳥”。

在壯大經濟的同時,馮珂開始致力於爲村民建設美麗家園。

考慮到村民文化生活比較單一,村裏修建了“四德”文化長廊、休閒廣場和鄉村戲臺,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

爲了方便村民出行,先後對村內大街小巷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美化,使村民們告別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歷史。

幾年來,村裏先後投資300多萬元,爲全村600多戶村民免費開通天然氣及安裝壁掛爐,拆除廢棄“煤炭池”,村莊內基本實現了清潔能源供暖;結合“六新工程”,對全村的牆面進行粉刷,粉刷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爲900餘戶村民進行牆體保溫能效提升改造工程,建設了文化牆、村標等工程,村內環境有了很大改觀。

如今,寬敞潔淨的水泥路,排列整齊的路燈,覆蓋全村的監控網絡,全新修建的“黨章學堂”……呈現出一幅幅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黨建引領,彰顯黨員初心

目前,臺頭村正提速發展。馮珂意識到,要想打贏新時代的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要有一支擔當作爲、善做善成、強有力的黨員隊伍。

20XX年5月,投資300餘萬元,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的全市第一家“黨章學堂”正式在臺頭村投入使用。

步入黨章學堂,給人感覺就像是翻開了一本黨章,從總綱、黨員、黨的組織制度……若干功能區塊的設置幾乎涵蓋了黨章的所有章節脈絡。

馮珂說,“黨章學堂”不但給我們村黨員提供了一個可看、可學、可做的綜合化、集成化、現代化的黨章學習教育基地,也給周邊村鎮黨組織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黨性教育的場所。在這裏,讓所有黨員通過學習,找回入黨“初心”。

正因如此,20XX年,臺頭村被淄博市委評爲先進基層黨組織。

黨性教育的滋養,讓臺頭村充滿了正能量,煥發出了不一樣的“精氣神”。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臺頭村黨員紛紛叫響,“疫情面前,我是黨員我先上。”在馮珂的帶領下,黨員和志願者迅速加入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他們活躍在村莊重要路口檢測登記過往車輛和行人,或在公共場所進行消毒。無論白天黑夜,黨員和志願者們佩戴紅袖標堅守崗位,成爲臺頭村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肩頭有擔當,心中繪藍圖。馮珂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責任和擔當,全身心帶領廣大村民繪就了一幅臺頭村新農村建設的美好畫卷。初心不改,使命不變。他表示,將一如既往地保持衝鋒姿態,在困難中堅定信心,在發展中搶抓機遇,在壓力下經受考驗,爲實現“富饒、秀美、幸福新臺頭”的目標而繼續奮進!

篇九: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9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變成“省級森林村”;9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黨員參會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村班子,變成縣級的“先進基層黨組織”;9年的時間,桓臺縣田莊鎮旬北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崔強帶領全村趟風冒雨搞建設、謀發展,步出一條欣欣向榮的“美麗鄉村”道路。雖然崔強說目前的旬北村,離完全符合“美麗鄉村”的標準距離還很遠,但乾淨的街道和衚衕、蔥蔥郁郁的樹木花草、寬闊敞亮的文化大院等,無一不訴說着旬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鍛鍊班子修煉黨性:“不能讓老百姓戳黨員的脊樑骨。”

20XX年,崔強開始擔任田莊鎮旬北村的村主任,20XX年任村黨支部書記。開了幾次黨會後他發現,每次黨員的參會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十。他找到不到會的黨員們挨個座談,問他們爲啥不來參會,黨員們說:“開會有啥用啊?沒啥正事。”

當時村裏的黨員,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不強,黨性偏弱,在羣衆中紮根不深,帶動作用弱,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更不知道怎麼幹,用崔強的話說,就是“沒有黨員的歸屬感。”所以他意識到,要想在村裏謀發展,首當其衝的就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黨員素質。

對於黨會,崔強實行三重管理——考勤、刷臉、桌牌制,尤其是放上桌牌,不到會的人員就一目瞭然。起初,旬北村沒有會議室,黨員們都是自己帶個小馬紮,連紙和筆都不帶就開了會。崔強認爲黨會要有一定的“儀式感”,經村兩委開會商量,根據村裏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了黨員活動室。

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曾經這樣的一件事,成爲了組織建設轉好的契機。旬北村曾經有100多戶養殖戶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向村裏給付承包費,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崔強先從村兩委和黨員抓起,只要是村兩委成員和黨員自己以及親戚有承包的,無論多少,全部把錢交上。“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爲了百姓的利益,爲了村兩委和黨員的威信,更爲了公平公正。”有了示範的帶動,僅用了7天,崔強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就這樣雷厲風行的抓班子、抓黨建,不僅黨會的到會率提升了,黨員也有了歸屬感和榮譽感,從最開始的不願意參會,到不來參會覺得不好意思,來參會就必定準時的思想轉變。

崔強趁熱打鐵,實行“黨員包街聯戶”制度,將全村42名黨員分爲4個片區,每名黨員掛包6-8戶,把在美在家庭創建、環境整治、脫貧攻堅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彙總,研究切實可行的方案,形成“一個人帶動一個家,一個家帶動一條巷,一條巷帶動一條街,一條街帶動一個村,家庭由小美聚集爲村莊大美”的旬北模式。又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黨員就得有黨員的氣質,就得起到帶頭作用,不能讓老百姓戳脊梁骨。”崔強說。

心繫羣衆幫扶貧困:“積極性有了,誰還能貧窮?”

7月24日,記者走進貧困戶王克營的家裏,老兩口正在院子裏忙活,拾掇着爬滿架子的絲瓜,還有剛買的幾條小魚。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條,而走進客廳,能看到已經擺放了40年的桌子、衣櫃,被擦的光可照人。

“他們可能在一定的時期內物質上缺乏,但貧困戶家裏就該髒亂差嗎?”崔強認爲把貧困戶得精神狀態“帶起來”,也是扶貧攻堅的重要環節。

旬北村有8戶貧困戶,結合“美在家庭”創建,首先打造出一戶“標兵戶”,讓大家向此看齊;然後貧困戶之間定期評比,“我家就要比他家髒亂差嗎?”有了這樣的心理,大家卯足了勁幹了起來。除此之外,村裏設立了3個扶貧公益崗,按照政策幫扶貧困戶,上崗的貧困戶早晚按時考勤,既能爲自己掙工資,又能爲村裏做些事。“我經常跟大家說,連貧困戶都是美在家庭標準戶,其他人還有啥理由不去創建‘美在家庭’呢?”崔強說,“積極性有了,誰還能貧窮?”

爲貧困村民辦事,崔強往往不厭其煩。村裏有一名98歲的低保戶,目前跟70多歲的兒子住在養老院。而早在20XX年,父子倆還面臨着無人照顧的窘境。老人的侄子打電話找到崔強說明了情況,崔強就開車親自去跑了四五家養老院,根據父子倆的情況仔細地篩選。跟一家養老院談好後,他拉着老人去看環境,等老人滿意了,他又去拉着老人的侄子去看,等得到了親屬們的認可,這才安排老人住下來。後來,他又爲村裏三四個無人照顧的老人聯繫住到了養老院,不定期去看望、照顧他們。

崔強重視扶貧工作,召開脫貧攻堅座談會,從醫療、教育、孝善扶貧、項目分紅等政策方面,因戶施條,對每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挨家挨戶逐一解讀政策,幫助貧困戶度過經濟的寒冬。

拆除違建優化環境:“前面有辦法,後面就得有思路。”

在推進鄉村建設的道路上,無論是拆違還是環境整治,崔強必定是讓政策和對策配套,“兩條腿”走路,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0XX年,村裏的10幾處違建是多年以來的“沉痾”。要清除不容易,要一次性清除乾淨更不容易。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崔強逐戶分析,佔的時間長了怎麼辦,投資大的怎麼辦,大家會提什麼要求?所有有顧慮的地方,他全都要想到。

在溝通方面,黨員先去,小組長再去,都談不下來崔強去談;有村民提出拆了車庫,車丟了怎麼辦?村裏就施劃公共停車位,安裝監控,門衛;清除公共區域裏村民種的樹,對於提出要找個收樹的,崔強就收集了七八個收樹人的電話,讓村民自己聯繫,自己談價格;對於清除出的樹坑,崔強一刻不等,立馬填上樹苗,養護澆水。最終僅用12天,就全部拆完。

旬北村共有9條街道,五縱四橫,還有53條小衚衕。在徹底清理村內衛生死角、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等髒點、亂點的同時,今年,綠化、補植苗木15830平方米,硬化道路、衚衕1560平方米,與屬地企業簽訂“門前五包”責任制,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美化了村莊環境。

文明新風吹遍村莊:擔當作爲好書記

7月24日,在旬北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裏,幾名工作人正在給“農家書屋”換嶄新的牌子。寬敞乾淨的大院,乒乓球檯、舞臺等設備齊全,而在幾年前,這裏還是垃圾遍地的廢棄樣貌。

最開始的旬北村,沒有文藝陣地,沒有文藝隊伍,村民沒地方活動,也很少有人願意參與文藝活動。崔強就首先抓陣地建設,帶領全村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打造黨建“教育一條街”和“四德文化”一條街。

然後他找來了曾在村裏任婦女主任的王秀萍,讓她召集隊伍,帶着大家唱歌跳舞,編排節目,並慢慢補充音響、服裝。逐漸的,隊伍和節目成型,村裏融合文化、主題黨日、扶貧幫扶、關愛老年人等內容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表彰善行義舉道德模範172人,連續多屆自編、自導、自演旬北村人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

除此之外,村裏每年重陽節爲全村65週歲以上老人發放禮品,公開透明評選“旬北村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民代表”“先進工作者”“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弘揚時代新風,鼓舞幹事創業士氣,讓每一名村民都感受到新時代帶來的新發展。

旬北村在崔強的帶領下,不僅在田莊鎮率先完成了“村村通”“戶戶暖”“巷巷亮”“旱廁改造”“同源同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更先後榮獲了“省級衛生村”“省級森林村”“省級健康村”“省級文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崔強本人也先後榮獲“桓臺縣優秀黨務工作者”“桓臺縣優秀共產黨員”“桓臺縣三新人大代表”“淄博市擔當作爲好支書”“淄博市鄉村之星”等榮譽稱號。

篇十: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鄭建靖同志始終以黨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以實幹擔當、執法爲民詮釋“領頭雁”的角色,團結帶領支部黨員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緊扣民生熱點難點問題,亮劍維序、克難攻堅,牢牢築起民生安全防線,曾獲評全省掃黑除惡先進個人、全省系統十佳經濟衛士、溫州市直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帶頭示範,堅決踐行“兩個維護”

自擔任支部書記以來,他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作爲支部黨建工作帶頭人,他充分發揮政治學習先鋒模範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教育學習制度,組織所在支部定期開展“每週一學”。同時,在書記上黨課的基礎上,鼓勵黨員幹部上微黨課,以帶學、請學、互學等形式強化理論武裝。在他的帶領下,支部黨員幹部在抗擊疫情等重大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所在支部獲“溫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溫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溫州市工人先鋒號”、“20XX年度溫州市萬人評機關中層處室(站所)十大滿意單位”等榮譽。

身先士卒,生動詮釋“執法爲民”

他堅持心中有民、執法爲民,在一次次執法行動中衝鋒在前,持續堅守市場秩序和民生安全防線。疫情期間,他不懼危險,帶頭查辦浙江省首個罰沒超百萬元的微商銷售假冒僞劣口罩案。他敢於突破,從技術着手一舉破獲涉及多省的製售非法添加激素藥產品的犯罪團伙,抓獲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6人,涉案貨值640餘萬元,獲國家總局掛牌激勵。他心繫羣衆,深入落實開展漠視侵害羣衆利益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聚焦藥品網絡銷售這一民生難點問題,切實強化監管執法聯動,構建藥品執法閉環,帶領全市查處藥品網絡銷售違法案件20起,並通過線上“雲直播”發佈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及藥品領域典型違法案例,相關成效獲浙江新聞、浙江之聲、中國質量新聞網等多個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切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爲確保疫情期間口罩、消毒產品等防疫物資安全,親自帶隊對全市50餘家醫藥連鎖公司一一開展檢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以實際行動獲得了羣衆信服。

創先爭優,切實彰顯“市監力量”

作爲支部書記,他始終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導向,充分發揮支部先鋒堡壘作用,培育黨員爭先創優意識,把黨建引領力轉化爲市場執法的執行力,迅速形成全市執法隊伍“一盤棋”,20XX年我市綜合執法工作獲全省條線考覈第一位次、浙江省市場監管重大案件查處集體三等功。今年來,全市綜合執法條線已查辦各類案件9556件,相關工作獲省、市領導批示3次;開展“亮劍20XX”消費安全綜合執法行動,共立案查處相關案件1452起,涉及消費者個人信息11999條;集羣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共查處案件252起,充分展現了綜合執法的“市監力量”。

服務營商,持續擦亮黨建品牌

他始終心繫支部黨建服務工作,以“紅色先鋒、執法鐵軍”的黨建品牌爲引領,深入開展黨員先鋒示範崗和紅色先鋒保民生行動,努力營造濃厚的服務工作氛圍,引導黨員幹部在服務企業、執法保民生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竭力打造“雙百助企”服務平臺,深入全市百家重點企業、百家重點行業協會,第一時間瞭解、受理羣衆訴求,時刻在線爲企業提供規範生產、打假維權諮詢等服務,通過執法服務賦能,助企化危爲機促發展。20XX年以來全市共出動7363人次,爲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提供諮詢等服務3679次,挽回企業經濟損失1000萬餘元。

篇十一: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

“村官雖小,但只要立志,一樣能幹成事。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要幹出點兒名堂!”

說這句話的是雙灤區下店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石秀芝。她2000年當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當選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至今已有17個年頭。

“下店子村位於雙灤區最東部,轄區總面積4平方公里,是連接雙橋區和雙灤區的重要節點,全村總人口1403人,450戶,9個村民組,黨員52人。”走在整潔的村路上,石秀芝介紹着村裏的情況,“利用地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河北省十大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優勢,將基層組織建設與壯大村級經濟、發展民生事業、促進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探索了以村黨支部爲核心,以駐村企業黨支部爲骨架的區域化黨建格局,強化了黨組織在經濟發展中的統領作用。”看似柔弱的石秀芝,談起村子的發展成果和規劃卻是“巾幗不讓鬚眉”。

心繫百姓疾苦,做村民信賴的貼心人

“以前的下店子村集體沒有收入,不但村幹部長期拿不到工資,還欠外債20多萬元,村民上訪告狀不斷,曾是雙灤區有名的特困村、老大難村。”

回憶起往事,石秀芝的同事陷入了沉思,“記得那是2000年,石主任上任之初,正值農村土地二輪承包,都把土地當命根子的村民寸土不讓,致使矛盾糾紛不斷。石主任磨破嘴皮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動員村組幹部和黨員高姿態,把自家分到的較好地塊讓出來,分地時請老幹部和村民代表到現場監督,做到公開透明、公正合理,使得二輪承包土地順利完成。”

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滿身泥水,是石秀芝上任時下店子村的真實寫照。尤其是老年溝居民組3公里路都得走河套,夏季發洪水時,孩子上下學要靠家長接送,女人們從來不敢穿高跟鞋。

“石主任是我們最信賴的貼心人,多虧了她村裏纔有這麼幹淨通暢的路。”看到記者來採訪,一位村民迎上前來:“2004年,我們村抓住‘村村通’好政策,研究修路,但因村集體經濟薄弱,工程幾度停工,石主任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爲使工程順利推進,她帶頭從家裏拿出了5萬元。”村民們被她一心爲民辦事的誠心與熱心感動,紛紛主動捐資,僅用一週時間,就籌集資金10。5萬元。兩年間,下店子村所有村民組都鋪上了水泥路,總長超過5公里,並安裝了80餘盞路燈,累計投資70多萬元。

“黨員幹部就是要把百姓冷暖放心頭。”這是石秀芝嘴上常說的一句話。下店子村常年吃水困難,村裏沒有資金,石秀芝就跑鎮進區爭取項目。爲了能儘早解決吃水難問題,她多方籌資20多萬元,經過數月苦戰,終於讓常年缺水吃的200多戶村民喝上了清涼的山泉水。爲了徹底解決村裏吃水難問題,在山坡上建了水塔,村民家全部安裝了自來水。從此,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來水。

因爲和村民貼得近,村裏的大事小情都裝在石秀芝的心裏。

村民趙文2002年因車禍身亡,家裏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老伴常年有病,家境十分貧困。石秀芝多次找肇事方和交警部門進行交涉,經反覆協商,最終落實死亡補償金18萬元;村民姜清田、王子旺兩家因爲有重症病患者而經濟負擔沉重,石秀芝就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進行捐助;村民曹悅學家半夜起火,損失慘重,石秀芝得知後立即將自己值班用的被褥送到曹悅學手中並掏出2000元以解燃眉之急;爲徹底解決村裏幾位孤寡老人養老問題,石秀芝聯繫相關部門和領導,先後將3位孤寡老人送到偏橋子敬老院安享晚年;因女兒常年在外,現已70多歲的劉桂蘭孤苦一人沒人照顧,石秀芝視其爲親人,出錢出力;癱瘓在牀的老黨員曹炳江及其老母親相依爲命,逢年過節石秀芝都會送去米麪油和現金,每年冬天還爲他們買煤並送到家中。

抓住機遇謀發展,做羣衆致富的領路人

“如何發展經濟,讓村民儘快富起來,是我最着急的事!”石秀芝告訴記者。

“下店子村以前是有名的困難村,經濟基礎特別薄弱。”據村民介紹,石秀芝帶領村“兩委”班子,統籌推進招商引資,發展園區配套服務,盤活集體存量資產,先後引進元寶山滑雪場、鼎盛書畫院等企業9家,發展汽車運輸、商貿經營等個體工商戶88家。採取村集體集中經營方式,成立康碩物業有限責任公司,解決了村內80餘名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村民收入過萬元。

下店子村有一片荒溝,經過考察,石秀芝認準這裏是財富之源,率領全體村民幾個月內開發墊出30畝耕地。2004年因修建灤廣公路把地徵佔,使這片荒溝由耕地變成了財富,一次性收入25萬元,爲這個窮村打了一個翻身仗。

針對村裏沒有礦產資源的實際,她用公共基礎設施和荒山等閒置資產置換商品房底商1100平方米,僅此每年給集體帶來租金收入30多萬元,加上來自國家徵佔地補償,一次性收入了200多萬元,集體收入驟增。

“集體有了錢,就得謀劃上新項目,讓村民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和實惠。”石秀芝告訴記者,爲解決失地農民和閒散勞動力就業問題,村裏註冊成立了物業服務公司,同時引進了元寶山滑雪場,並與開發商積極協商,爲本村村民提供工作崗位並鼓勵村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在她的帶領下,村集體經濟財產達到上千萬元。

舍私利爲大局,做新農村建設的先行人

“咱們農村人,也得把生活環境搞上去,環境好了,生活質量才能上臺階!”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石秀芝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提升村民生活質量上。在2008年“三年大變樣”活動中,下店子村率先啓動了“城中村改造”工程,並高標準謀劃建設新民居。

無論是城中村改造還是建設新民居,首先就是拆遷問題。居住於灤廣公路沿線的63戶村民房屋屬拆遷範圍,石秀芝自家飯店也在拆遷之列。拆遷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對石秀芝來說拆遷損失更大,但爲順利推進拆遷工作,她率先簽訂拆遷協議,在全村第一個拆除了自家年收入10萬多元、200多平方米的飯店。不僅如此,她還做通了四個小叔子的工作,將各自房屋拆除。同時她找有關部門爲村民爭取優惠政策、待遇,在她的帶動下僅20天就完成了全部拆遷任務,並且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其拆遷速度之快,問題解決之徹底,創造了雙灤拆遷史上的奇蹟。

民房拆除後,村裏要蓋起兩棟1萬平方米的新民居樓安置拆遷居民,工程需要大量建築材料和施工人員,全村人都看在眼裏。在利益面前,石秀芝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村民。在其丈夫姜清芝的支持下,姜家哥六個開了一次特殊家庭會,決定支持嫂子石秀芝的工作,不參與施工和購料,把掙錢的機會讓給其他村民。

石秀芝把提升村民幸福指數作爲自己的追求,高標準建設8棟新民居,讓300多戶村民喜遷新居。村集體每年出資50萬餘元爲村民支付新農合醫療費用;爲男60週歲、女55週歲以上的村民上意外保險;爲7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年節慰問津貼;給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年每人發放500元的乘車補助。投資268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便民服務中心和村民文化廣場。在她的領導下,村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不斷提升。

下店子村先後迎來了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第一督導組、省委巡視組、省委“兩學一做”督導組、省委組織部等調研指導,並獲高度肯定。村黨支部連續多年獲評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XX年被河北省委評爲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石秀芝本人連任市第十三次、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先後獲評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河北省“千名好支書”,承德市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先進女能手”、承德市“感動承德十大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54103.html

  • 標籤: 精選 先進個人 村支書 事蹟 範文 工匠精神作文精選5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精選11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村支書先進個人主要事蹟範文【精選11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