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精選6篇)作文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32W 次

篇一: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精選6篇)

久聞你的大名

走過你走的路

讀過你編的書

閱過你寫的文

……

而今天,聆聽你的雲端直播,這算不算是一種相逢?

在葛敏名師工作室的組織下,今天我有幸觀摩了英語教育專家龔亞夫老師的直播講座和答疑,內心深有感觸

龔亞夫的大名,在我的心中,一直以來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今天,無論如何,我都不會錯過工作室提供給我們的這次難得的學習提高機會。在下午2點多,我終於見到了直播中的龔亞夫本人!他的談吐間,無不透出睿智與博學,眼神裏溢出的是從容與淡定!雖然滿頭銀絲,卻意氣風發,娓娓道來的言語透出洞察一切的自信與傲嬌!

在今天的直播中,龔亞夫教授以“超越學科的站位高度,能做成事的教學設計”爲主題,闡釋了他所理解的新課程改革:

超越學科——站在一個全人的角度,

超越本學科超越教材——將教材與孩子的現實生活充分聯繫

超越課堂——思考學生離開學校以後,將來發展

同時他就當前英語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困惑與疑問,進行了整理歸納,並在直播中進行了解答。他說當前教師在新課改的疑惑,主要集中在四個核心問題:

1、核心素養的構成與特點

龔教授說,核心素養是一個人在面對並解決複雜問題時的綜合性表現,是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的整合。也就是說,素養的定義更加註重一個具備某種素養的人“能夠做什麼”“具有怎樣的行爲表現”,強調從“表達輸出”的角度刻畫學習者所應具備的行爲表現。

2、核心素養的形成與過程

龔教授告訴我們,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次性的掌握,而是經過不斷完成任務的一段時間才能實現,不是“告知”、閱讀、記憶定義……,而是通過不斷嘗試做正確的事情,逐漸形成品格、思維方式,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以什麼作爲教學的中心

龔教授引用崔允漷教授的理論,指出一個學習單元由素養目標、課時、情境、任務、知識點等組成,單元就是將這些要素按某種需求和規範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結構的整體,學習單元過程中,應該以素養目標爲核心。

4、是否遵循程式化的步驟

在這個問題上,龔亞夫反問我們,你在應用實踐的時候,沒有同時進行學習理解嗎?你在遷移創新的時候,沒有產生新的感悟和認識嗎?這不就是在應用實踐中遷移創新嗎?所以,他警戒我們,千萬不要把學習過程分成孤立的階段,它們之間不是線性關係,而是交互的、融合的、循環的,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並非刻板的先學後做,而是在學中做、做中學。

……

我相信,今天的直播,一定能照亮我英語教學中前行的道路。

篇二: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今天有幸聆聽了曉堂教授關於“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新方向”的主題講座,收穫頗多。程教授的講座對英語新課程標準做出了權威專業的解讀,程教授從核心素養的演變、內涵與構成、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的核心概念、教學途徑與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的改革與創新等方面做了深入細緻的講解。程教授通過理念+教學實例或情景化視頻的方式,有高度,有深度且接地氣地爲我們如何把握新課程標準指明瞭方向。

程曉堂教授首先談到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演變和內涵,並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進行了深入的講解。通過講述新課標修訂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更加理解了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不再是課程核心素養或者學科核心素養,而是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中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同時,程教授通過兩個生動的例子(什麼纔是課標素養的展現和醫學素養的展現)讓我們深入理解了語言能力的一個關鍵點:參與特定情境下的語言活動。並且反覆提醒我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設計或者考試活動設計中一定要設置特定情境。在文化意識的講解中,程教授通過展示一個跨文化交際視頻向我們明確了,學習外語不僅要學習語法、詞彙等基本語言知識,而且要能用所學語言進行得體地交流。同時要考慮到文化的背景,有效得體地表達意義。在講解思維品質時,程教授強調thequalityofyourthinkingdeterminesthequalityofyourlife。並且給我們列舉了兩個缺乏思維含量的課堂互動,讓我豁然開朗,以後的教學提問中一定是能激發學生思維的提問。

接着,程教授進一步分享了關於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並總結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核心思想:語言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語言學習活動的過程是學習者發現、獲取、概括和探究意義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獲取和學習新知的過程。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善於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設置真實有效的問題,激活學生已知,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深入探究主題意義,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

最後,程教授對新版課程標準在考試與評價方面的改革,即考試方向、考什麼和怎麼考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英語考試方向更強化育人導向,更注重考試命題的素養立意。評價考試將更注重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解決問題能力。

程教授的講座不僅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平時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之處。理論學習和課堂實踐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認真地將新課標的要求落到實處,靈活的運用新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方式更好的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不斷地提高改善。

篇三: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上午聽了北京師範大學程曉堂教授的講座,本次講座內容詳細、全面、深刻的解讀了國家4月21日正式發佈的《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由淺入深,層層解析,讓我感受頗深。

本次的新課標,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基礎上,順應了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潮流,旨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課程理念、優化英語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

程教授的講座從核心素養演變、內涵與構成,英語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的核心理念,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英語教學的途徑與方法以及英語教學評價的改革與創新六個方面逐級展開。

一、核心素養的演變經歷了四個階段,在2022版界定爲“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表述解決了各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矛盾,接下來,關於核心素養的概念,程教授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又進行了詳細全面的解讀。

1、關於語言能力

它是學生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知識參與表達或者是學會理解和表達的能力。通過案例的呈現,對現行的英語考覈題型進行了反思,我同在思考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去創設真實的語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表達呢?

2、關於文化意識

它是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鑑賞,是學生表達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爲選擇。通過視頻示例,讓我明白,語言遠不止實現簡單的交際那麼簡單。

3、關於思維品質

它是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包含理解、分析、比較、推斷、評價、創造的層次和水平。這提醒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更準確的解讀課本信息才能高效的解決各種學習問題;同時,教師課堂語言要有嚴謹性和邏輯性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

4、關於學習能力

它是學生積極運用、主動調適策略、拓展學習渠道、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二、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在於它有助於學生了解不同文化,汲取文化精華。學生應理性看待文化差異,教師應引導學生涵養國家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接下來,從英語課程在育人方面的有利條件以及英語課程的育人途徑方面進行了深刻的解讀,非常契合時代發展背景。

其後,程教授提及了英語學習的活動觀,提倡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而踐行的關鍵是設置情境、激活已知、深入探究。反觀自己的課堂,大多數情況下我講的太多,學生的課堂實踐較少;另外,還應關注課堂問題的設計,應層層遞進去引導學生思考並解決問題。

最後,提到了考試與評價改革,我們應本着強化育人導向、注重命題素養立意的方向,考查在解決真實問題中突出的語言能力,並逐漸加大聽力與口語的考試比例,採用真實情境和任務、基礎、綜合、探究與開放的方式去對學生進行相關考覈。

總之,作爲一線教師,能第一時間去傾聽、去解讀、去思考相關的新課程標準,極大豐富了我們的理論素養,對於今後的教學工作有極強的指導性。當然,對於理念如何融入我們的實踐並去指導我們的實踐,我想我們還有一段距離的路要走。

篇四: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頒佈了新的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當天就迫不及待把新課標打印出來,必須得寫點什麼才能平復莫名而來的激動心情。到今天,終於梳理出了想說的內容,整理如下:

一變化

與2011版課標相比,2022版課標圍繞“核心素養”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建議等方面做了調整。

1、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內涵的些微變化

2022版課標明確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概況爲三方面(“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並將學生核心素養的表現由2011版課標中的十個關鍵詞(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發展爲2022版的十一個方面:數感、量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增加了量感,量感主要指對事物的可測量屬性及大小關係的直觀感知。)這一改變能更強烈的感覺到小學階段核心素養更偏具體,更側重對經驗的感悟和意識的培養。

2、課程內容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內容還是由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領域組成。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以數學核心內容和基本思想爲主線循序漸進進行,每個學段的主題有所不同。綜合與實踐強調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採用主題式和項目式學習方式,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爲主。

(1)數與代數

數與代數裏面,把負數、方程和反比例移到了初中,把常見的量的學習移動到了綜合與實踐領域。把百分數相關知識移動到了統計與概率領域。

內容的調整,勢必會引起教學重點的變化。調整後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領域就徹底被劃分成了“數與運算”和“數量關係”兩個主題。

(2)圖形與幾何

圖形與幾何領域內容變化不大,但是側重點有所調整。2022版課標中更強調幾何直觀,增加了尺規作圖相關內容,加強了動手操作。

(3)統計與概率

爲了適應大數據時代,把百分數放到了統計與概率裏,放到該領域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百分數的統計意義。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可以更好地表達和理解百分數,體會百分數中部分和整體的關係。

(4)綜合與實踐

綜合與實踐領域改動較大,地位有了很大提升,這也是爲了適應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把原來數與代數領域中常見的量這部分內容以主題活動和項目學習的形式在綜合與實踐中進行呈現。強調跨學科融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

3、教學建議

爲了促成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領域的達成,在實施教學時,更要把握關鍵內容,講究策略和方法。在教學建議方面,2022版課標也做了調整和側重。

(1)更重視教學內容的“整體性”

爲實現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要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重視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能體現數學學科本質、對未來學習有支撐意義的結構化的數學知識體系。2022版新課標改變過去過於注重以課時爲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這裏的“整體性”在數與代數領域體現的最爲直接。對於小學階段的“數與運算”主題,尤其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這種整體性和一致性體主要現在:計數單位的統一。

在2022版課標中,多次提到“一致性”。下面做一下簡單列舉:

初步體會數是對數量的抽象,感悟數的概念本質上的一致性,形成數感和符號意識;感悟數的運算以及運算之間的關係,體會數的運算本質上的一致性,形成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18頁)

數與運算的教學。在認識整數的基礎上,認識小數和分數。通過數的認識和數的運算有機結合,感悟計數單位的意義,瞭解運算的一致性。(22頁)

在進行除法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在這樣的過程中,感悟如何將未知轉爲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識。通過小數加減運算、同分母分數加減運算,與整數運算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初步瞭解運算的一致性,培養運算能力。(23頁)

通過整數、小數、分數的運算,進一步感悟計數單位在運算中的作用,感悟運算的一致性。(25頁)

數的運算教學應注重對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運算的統籌,讓學生進一步感悟運算的一致性。例如,在分數加減運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通分的目的是得到同樣計數單位,進一步理解計數單位對分數表達的重要性,理解整數、分數、小數的加減運算都要在相同計數單位下進行,感悟加減運算的一致性。(26頁)

對小學階段“數與運算”主題,在理解整數、小數、分數意義的同時,理解整數、小數、分數基於計數單位表達的一致性。(85頁)

關於運算的整體性和一致性,需要明確下面三點: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算減法想加法)、乘法是加法的簡便計算(橫式比豎式重要,橫式是算理,豎式是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算除法想乘法)。

(2)教學目標的制定應指向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充分考慮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的達成。每一個特定的學習內容都具有培養相關核心素養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體內容與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的關聯,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將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體現在教學要求中。核心素養對“四基”“四能”教學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同時,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在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在教學中,應重視教學目標的制定,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服務。

二關鍵點整理

在2022版新課標正式發佈之前,就已經聆聽了東北師範大學史寧中教授關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最新修訂解讀》的報告。這次手裏有了正式的課標,又一次打開了解讀視頻對照着來看,史寧中教授提到的一些關鍵點和舉的很多小例子,對自己的教學有很大啓發。

1、在乘法中,橫式比豎式重要

在提到運算的整體性時,教授強調橫式比豎式要重要。橫式是算理,豎式是算法。在講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時,其實就是用到的乘法分配律。

小例子:25x12=25x(2+10)=25x2+25x10。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培養運算能力。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後,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等多位數的乘法,在探索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感悟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

2、關於數的認識

在講到數的認識時,特別強調了數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抽象的過程。數的認識是在形式上去掉數量的名詞,用符號表示數;在實質上舍去事物的背景,使數具有了一般性。數是一種符號的表達,是對數量的抽象。

小例子:兩匹馬、兩粒米→□□→2這一簡單的小例子體現的就是數是一種符號的表達,是對數量的抽象。這裏麪包含的素養目標是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兩匹馬、兩粒米→□□這個過程是從感性具體→感性一般的簡約階段;□□→2是從感性一般到理性具體的符號階段。

3、除法是教學難點,表現在分數和小數

現在我們講分數和小數除法時,很多時候都與整數除法無關。忽略了除法的兩個要點,都與整數除法有關(本質上還是整數除法)。

整數除以整數=分數

整數除以整數=小數

小例子:再講分數除法之前,進一步理解整數的除法可以表示成分數形式。

4÷3=4x=4/3

4÷3=a←→4=3xa(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4x=3xax(等式的基本性質)

←→4x=a

4÷3=a=4x(等量的等量相等)

解決了分數除法的問題:除以一個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4、小學階段不講方程的目的

不講方程的目的,一方面因爲沒有讓學生感悟學習方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爲了加強字母表示,得到代數式,引導學生學會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達實際情境中的數量關係、性質和規律。加強用字母表示數的學習,其實是爲了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字母是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從理性具體上升到理性一般(普適階段),能夠理解字母可以像數一樣進行運算。

5、小學數學中遵循的幾個基本事實

小學數學內容的學習,其實都是在一些基本事實的基礎上展開的。2022版課標明確提到的基本事實有兩個:等量的等量相等(23頁);兩點之間線段最短(35頁)除了這兩個明確提到的以外,小學階段的基本事實還包括:傳遞性:a=b,b=c,則a=c;等式的性質:a=b則a+c=b+c。

6、關於尺規作圖

在圖形與幾何部分,增加了動手操作環節,通過尺規作圖增強對數學的感覺。

要求一:在認識線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直尺和圓規作給定線段的等長線段。

給定一條線段,作等邊三角形,感悟兩條直線交於一個點;

給定兩條線段,作等腰三角形,感悟三邊關係;

給定三條線段,作三角形,感悟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要求二:把三角形的三條邊依次落在一條直線上,感悟周長。藉助直尺和圓規作圖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周長,感知線段長度的可加性,理解三角形的周長。

三感悟

讀完2022版課標和聆聽史寧中教授的報告後,似乎抓到了一點什麼,這點什麼一直在心裏盤旋,等待着撥開雲霧見光明的那天。這點不明朗也在不斷提醒自己堅持下去,把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弄懂、弄細,串成線,織成面。也在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更新教學方式,把啓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落實到自己的每堂課中。讀書、實踐、反思、調整,總有一天在自己的課堂上也能遇見不一樣的精彩。

篇五: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一、從雙基到四基

雙基:52年提出,63年作爲文件,92年進一步強調。

本世紀初開始的教育教學改革,主要體現在課程改革,源於2001年國家頒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從理論到實踐,引起了很大的變化。

形式: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

理念:從知識爲本到以人爲本

目標:從一維目標到三維目標

一維目標:知識技能

三維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技能:結果性目標

過程方法:過程性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必要性不言而喻,體現在教育方針之中。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於過程性目標,問題也出現在過程性目標。

在描述過程性目標時,僅僅使用行爲動詞,經歷、體驗、探究。基於這樣的描述,過程性目標只能作爲教學目標,不能作爲課程目標。

需要思考:什麼是過程?什麼是結果?

知識是一種結果,可能是思維的結果,也可能是經驗的結果。

以知識爲本的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結果的教育。

過程是指學生思維的過程和實踐的過程,重視過程是爲了培養智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結果性目標與過程性目標融爲一體,把數學課程的過程目標描述爲: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從雙基到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從兩能到四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從四基到數學核心素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提出素質教育。十八大(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堅持教育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數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

數學眼光:數學抽象、直觀抽象;

數學特徵:數學的一般性。

數學思維:邏輯思維、數學運算;

數學特徵:數學的嚴謹性。

數學語言:數學模型、數據分析;

數學特徵:應用的廣泛性。

三、數學核心素養與十個核心詞

數學抽象:符號意識、數感

邏輯推理:推理能力

數學建模:模型思想

直觀想象:空間觀念、幾何直觀

數學計算:運算能力

數據分析:數據分析觀念

數學抽象是指通過對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抽象,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素養。

主要包括:從數量與數量關係、圖形與圖形關係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係。從事物的具體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規律和結構,並用數學語言予以表徵。

最簡單的推理需要三個性質命題:前提命題、論據命題、結論命題。

有邏輯的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有邏輯的推理,命題之間具有傳遞性。

無邏輯的推理:蘋果是酸的。酸是一種味道。所以蘋果是一種味道。

篇六: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

4月21日,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正式頒佈。標準的主要內容分爲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和附錄七部分。本文主要摘錄前三部分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的重點內容和讀後的一點感受。

一、課程性質

這部分內容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

(1)數學是什麼?

(2)數學有什麼用?

對於數學是什麼,《課標》開始就給了概括性的定義: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這部分內容不長,我直接貼在下面,值得大家仔細讀一讀。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係、圖形和圖形關係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關係;基於抽象結構,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符號運算、形式推理、模型構建等,形成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本質、關係和規律。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承載着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礎,在社會科學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應用滲透到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直接爲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着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學研究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數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承載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課程理念

1、確立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

《課標》原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應使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形成和發展面向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不同學段發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

課程目標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核心素養爲導向,進一步強調使學生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簡稱“四基”)的獲得與發展,發展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稱“四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目標強調“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與“四能”(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導向是本次新課標所有課程都遵循的依據。

2、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

《課標》原文:

數學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載體。

課程內容選擇。保持相對穩定的學科體系,體現數學學科特徵;關注數學學科發展前沿與數學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反映現代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發展核心素養。

課程內容組織。重點是對內容進行結構化整合,探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重視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重視數學內容的直觀表述,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形成,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

課程內容呈現。注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層次性和多樣性,適當考慮跨學科主題學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適當採取螺旋式的方式,適當體現選擇性,逐漸拓展和加深課程內容,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

在課程內容方面,《課標》強調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其中,有三點尤其值得關注:

(1)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關注數學學科發展前沿與數學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裏面,許多中國古代的數學問題都已經出現在教材,算是在數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直接和簡單的一種方式。

(2)在課程內容組織上強調對內容進行結構化融合,探索發展核心素養的路徑。重視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

(3)在課程內容呈現上,增加了增加了適當考慮跨學科主題學習、選擇性學習內容,適應學生髮展需求。

3、實施促進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活動

《課標》原文: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學生的學習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活動應注重啓發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利用觀察、猜測、實驗、計算、推理、驗證、數據分析、直觀想象等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會和運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獲得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逐步形成核心素養。”

上面這短短的一段話,說起來容易,新增的提法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和提出問題。

4、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

《課標》原文: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通過學業質量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的主要依據。採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說明對學生的元認識更加重視。

在第六部分的《課程實施》部分,專門有對多元化評價的建議,裏面大致是這麼說的:

(1)評價方式豐富

評價方式應包括書面測驗、口頭測驗、活動報告、課堂觀察、課後訪談、課內外作業、成長記錄等。

(2)評價維度多元

在評價過程中,在關注“四基”“四能”達成的同時,特別關注核心素養的相應表現。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對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不僅要關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關注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評價主體多樣

評價主體應包括教師、學生、家長等。

(4)評價結果的呈現與運用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評價結果的呈現應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過程。

5、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融合

《課標》原文:

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生動的教學活動,促進數學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在實際問題解決中,創設合理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這裏新增了一個提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說明對信息技術和學科融合的要求更高了。

三、課程目標

這裏面主要闡述核心素養的內涵、總體目標以及各學段的目標。

數學課程要培養的學生素養,概括爲“三會”: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可以看到,核心素養特別強調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迴歸生活。

數學爲人們提供了一種認識與探究現實世界的觀察方式,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眼光主要表現爲: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新意識。

數學爲人們提供了一種理解與解釋現實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思維主要表現爲: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或推理能力。

數學爲人們提供了一種描述與交流現實世界的表達方式。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語言主要表現爲:數據意識或數據觀念、模型意識或模型觀念、應用意識。

新課標強調核心素養的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其中小學階段側重對經驗的感悟,初中階段側重對概念的理解。小學階段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爲:數感、量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初中階段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爲: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可以看到,這裏面對於小學和初中的表述有些只差兩個字,比如“意識”vs“能力”,“意識”vs“觀念”。可不要小看這細微的文字差別,兩者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關於“意識”vs“能力”,以推理意識和推理能力爲例。

小學階段的推理意識主要是指對邏輯推理過程及其意義的初步感悟。包括知道推理這回事;能夠通過簡單的歸納或類比,猜想或發現一些初步的結論;體驗數學從一般到特殊的論證過程;對自己及他人的問題解決過程給出合理解釋。

初中階段的推理能力主要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依據規則推出其他命題或結論的能力。包括初步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規則;能通過特殊結果推斷一般結論;理解命題的結構與聯繫,探索並表述論證過程;感悟數學的嚴謹性,初步形成邏輯表達與交流的習慣。

關於“意識”vs“觀念”,以模型意識和模型觀念爲例。

小學階段的模型意識主要是指對數學模型普適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數學模型可以用來解決一類問題,能夠認識到現實生活中大量的問題都與數學有關,有意識地用數學的概念與方法予以解釋。

初中階段的模型觀念主要是指對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有清晰的認識。知道數學建模是數學與現實聯繫的基本途徑;初步感知數學建模的基本過程,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求出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

所以,模型意識主要是瞭解,頂多會用模型來解釋問題,而模型觀念則側重於抽象、建模和模型分析,顯然是更高階的要求。

總目標:

《課標》希望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達到:

(1)獲得適應未來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在探索真實情境所蘊含的關係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對數學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瞭解數學的價值,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質疑問難、自我反思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爲了實現整體目標,制定了各學段的目標。《課標》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爲四個學段。其中,“六三”學制1~2年級爲第一學段,3~4年級爲第二學段,5~6年級爲第三學段,7~9年級爲第四學段。每個學段的目標貼在下面,大家可以對照一下。

學段目標

爲體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整體性與發展性,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爲四個學段。其中,“六三”學制12年級爲第一學段,34年級爲第二學段,56年級爲第三學段,79年級爲第四學段。

根據“六三”學制四個學段學生髮展的特徵,描述總目標在各學段的表現和要求,將核心素養的表現體現在每個學段的具體目標之中。

1、第一學段(12年級)

經歷簡單的數的抽象過程,認識萬以內的數,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運算,形成初步的數感、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能辨認簡單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體驗物體長度的測量過程,認識常見的長度單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間觀念。經歷簡單的分類過程,能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形成初步的數據意識。在主題活動中認識貨幣單位、時間單位和基本方向,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初步的量感和應用意識。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形成初步的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

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他人幫助下,嘗試克服困難,感受數學活動中的成功。瞭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美。能傾聽他人的意見,嘗試對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議。

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入學適應期,利用生活經驗和幼兒園相關活動經驗,通過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活動方式學習簡單的數學內容。這期間的主要目標包括:認識20以內的數,會20以內數的加減法(不含退位減法);能辨認物體和簡單圖形的形狀,會簡單的分類;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並樹立信心。

第二學段(34年級)

認識自然數,經歷小數和分數的形成過程,初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能進行較複雜的整數四則運算和簡單的小數、分數的加減運算,理解運算律;形成數感、運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識。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經歷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的測量過程,探索長方形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方法;瞭解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形成量感、空間觀念和初步的幾何直觀。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過程,瞭解數據收集、整理和呈現的簡單方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用平均數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數據意識。在主題活動中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和方向,認識質量單位,嘗試應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量感、推理意識和應用意識。

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探索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經歷獨立思考並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常見的數量關係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能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

願意瞭解日常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信息,願意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體驗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成就,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數學美。在學習活動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敢於質疑和反思。

第三學段(56年級)

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徵,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能進行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運算,探索數運算的一致性;形成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探索幾何圖形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會計算常見立體圖形的體積和表面積;能用有序數對確定點的位置,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形成量感、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經歷收集、整理和表達數據的過程,會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表達數據,並作出簡單的判斷;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瞭解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形成數據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在主題活動和項目學習中瞭解負數,應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數感、量感、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嘗試在真實的情境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探索運用基本的數量關係,以及幾何直觀、邏輯推理和其他學科的知識、方法分析與解決問題,形成模型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對數學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並欣賞數學美。初步養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的習慣。

4、第四學段(79年級)

經歷有理數、實數的形成過程,初步理解數域擴充;掌握數與式的運算,能夠解釋運算結果的意義;會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描述現實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形成合適的運算思路解決問題;形成抽象能力、模型觀念,進一步發展運算能力。經歷探索圖形特徵的過程,建立基本的幾何概念;通過尺規作圖⑴等直觀操作的方法,理解平面圖形的性質與關係;掌握基本的幾何證明方法;知道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基本特徵,理解相關概念;認識平面直角座標系,能夠通過平面直角座標系描述圖形的位置與運動;形成推理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掌握數據收集與整理的基本方法,理解隨機現象;探索利用統計圖表表示數據的方法,理解各種統計圖表的功能;經歷利用樣本推斷總體的過程,能夠計算平均數、方差、四分位數等基本統計量,瞭解頻數、頻率和概率的意義;形成數據觀念、模型觀念和推理能力。在項目學習中,綜合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核心素養。

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運用幾何直觀、邏輯推理等方法解決問題,形成模型觀念和數據觀念。在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嚴謹、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能夠回顧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反思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形成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43752.html

  • 標籤: 精選 課程標準 解讀 義務教育 精選10篇關於讀書的作文6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