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作文

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81W 次

篇一: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

通過本次線上學習後,我受到極大的啓示,深深的感到單元教學設計的好處、必要之處。就我個人的粗淺理解和認識,談點體會。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不論是從改革理念,課程內容,都有較大的變化,要實現教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教師是關鍵,教學實施是主要渠道,而教學設計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前提和重要基礎。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設計中,必須考慮教學的學科特點,高中學生的心裏特點,以及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造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科核心素養是很重要的,它代表的是一個新課程的改革創新方向。學科核心素養應該與高中數學的基礎性學習聯繫起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育和人格培養。學生們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抓好學習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學會成長,不能刻板的去死記硬背,而是找好學習方法。在現在這個時代,老師們要把關注點更多放在學生的學習成長中,要想辦法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單元教學設計,要整體把握教材內容、全面瞭解學情,正確確立教學目標,認真分析教學重、難點;從數學模塊知識主線、學生認知規律、教學組織原則諸方面探究單元教學設計;重視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方法提煉以及數學應用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新課程理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1、整體性原則:數學的整體性,知識的系統性。我們進行單元設計的時候要注意整體設計,依序實施,整體評價。

2、邏輯性原則:邏輯的連貫性,思維的遞進性。關注每節課之間或者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邏輯關聯和先後順序,確保它符合數學的發展過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形成教學和學習的階梯,使我們的教學有計劃有目的的去推進。單元內的各個課時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繫,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3、主體性原則:符合認知規律,促進素養髮展。

4、創造性原則:發揮教師特點,創新教學方式。每一位老師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對於數學的理解,對於教學的理解,對於學生的理解都有我們獨特的詮釋,我們在進行單元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些來進行單元的重組和整合,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

單元教學設計的內容

1、教學設計可分爲三大部分:教什麼,即是對學習需要的分析,明確要教什麼。怎樣教,即教與學活動過程的設計。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的部分。教學的效果怎樣,即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的設計。

2、教學內容分析,就是確定要教什麼。把單元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單元內的知識點、各知識點之間的結構、體現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與本單元相關的知識和思想方法等進行分析;

3、教學對象分析,瞭解學生學習心理,認知水平,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起點的能力與學習特點等;確定教學目標,根據《課標》對本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習行爲目標);教學策略設計,主要解決“如何教,如何學”,運用系統方法,從實際出發,從爭取整體教學效益的角度正確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

4、教學媒體設計,根據學習目標、教學策略特性加以選擇適合的教學媒體,根據教學實施計劃中的具體要求,將教學內容與方法等轉換爲實物、模型、印刷或視聽媒體(包括課件),並把各種教學媒體進行最優組合,提高教學效果;

5、教學評價設計,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它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課堂教學形成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的設計。

篇二: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2022年5月25-26日,我有幸參加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舉辦得普通高中新高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培訓期間,認真聆聽各位專家老師的課程,感覺受益匪淺,使我更新了觀念,改變了認識,使我對未來的教學工作更加充滿信心。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培訓中各位專家教授列舉的鮮活案例、豐富的知識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下面就本次研修活動簡單寫一下心得體會。

一、通過透視新高考、反觀新課程。

來自深圳新安中學的蘭建祥老師爲我的帶來了專題講座《透視新高考、反觀新課程》。蘭老師聚焦“新高考考什麼?如何能考?”“新課程教什麼?如何能教?”兩個問題,爲我們深度剖析了新高考考查內容與考查載體以及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

蘭老師通過對課堂案例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蘭老師形象地將“課程內容的結構化”比喻爲“把磚瓦做成毛坯房”,將“課程內容的情境化”比喻爲“把房子裝修宜居”,並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實例,爲老師們展示了他“大道至簡”的教育理念,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蘭老師分析新高考越來越傾向於“重視基礎,能力立意”、“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綜合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試題,追根求源,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謂“能力立意”,就是在“立德樹人”的核心價值要求下,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題目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重視基礎,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學子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

通過本次講座學習,我覺得一個優秀的教師應把握課堂教學,實現兩個目標:一是通過日常教學,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是結合學科特點,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爲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學習命題基本思想——“真實情景的試題設問邏輯”

化學是一門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學科,並且是一門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相融合的中心學科。化學又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科學,通過化工生產和日益發展的合成技術,爲人類社會提供了農藥、化肥、醫藥和種類繁多的新材料,爲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和推動社會的發展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化學知識和反應原理是實施化工生產、環境保護和新材料、新物質合成製備的技術支撐。高考化學試題的命制從化學科學這一特點出發,牢牢地把握化學的應用性在學習化學中的有力槓桿作用,廣泛聯繫實際,創設化學應用情境,引領考生正確認識化學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其次,在體裁設計上,通過應用性情境,將實際問題分解成若干知識層次單元,通過運用相關知識,採取分析、綜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來自中山紀念中學的黃兵華老師爲我們做了《真實情景的試題化與設問邏輯》的專題講座。黃老師在開始提出問題“基礎年級的教學和高三備考,遠遠落後於高考改革和命題的變化”。新課標強調:真實情景是學科素養落地的重要載體;新教材的內容編寫和教學建議均強調真實情景對教學的導向作用;再結合新高考評價體系中強調——真實情景是高考試題承載考查內容、考查要求的載體。黃老師在講座中提出解決方法——“緊扣新課標、新教材,認識新高考”,利用真實情景作爲教學的切入口,通過對高考真題的研究,嘗試理解命題者對真實情景的試題化與設問邏輯。

黃老師以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爲例,通過具體題目的分析,指出在教學中建構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的認知模型,在建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基礎上理解真實情景的試題化,提出五個“多講”、五個“少講”:

多講命題者的設問邏輯,少講必須按照“標準答案”;

多講試題信息的提取方式,少講“快速閱讀”;

多講問題之間的內在關聯,少講單個點問題;

多講試題中蘊含的學科本質(原理),少講所謂的“解題技巧”;

多講如何切入命題人的“核心指向”,少講“套路”和規律。

三、學習“深度學習”理論,瞭解“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

深度學習指的是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拔高性的訓練,從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體系,讓學科知識進行相互的聯繫,並且能夠運用到不同的學科知識,學會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從其積極效果來看,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掌握充足的理論知識,並學會將學科知識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知識的連貫性聯繫中,讓學生對學科有深層次的認知。

教育部基礎教育化學教學指導專委會的夏建華主任在《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專題講座中,分析了邁克爾·富蘭德深度學習的六大核心技能:品格養成、公民意識、交流、審辯性思維和複雜問題解決、協作、創造力和想象力。提出深度學習的三個標準:“充分廣度(注重淺層學習)、充分深度(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充分關聯度(注重知識的總體關聯度)”。然後夏老師以自然界硫元素循環爲案例,充分揭示了基於深度學習視角下單元教學設計的方式與實踐。

總的來看,深度學習的學習模式和思想對於學生化學能力的提升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提升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這種學習方式的優勢,並在教學活動中加以利用,最大程度上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來自南海石門中學的李玉屏老師的專題講座《南海石門中學新高考備考》、汕頭市金山中學的黃驪娜老師的課例《沉澱溶解平衡(第一課時)》,給我新課改、新高考備考策略的啓示。

傳統的教師泛泛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爲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我覺得在新課改、新備考中要確立一箇中心思想,即“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

總之,本次培訓,內容豐富、貼近日常教學,讓我受益非淺。讓我更感到作爲教師既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化學學科特點、化學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篇三: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認識新高考”

本次培訓分爲專題報告,分組研討和經驗交流三種形式。9月17日上午由宜昌教科院馬明貴院長呈現了精彩的題爲“堅守教育處新使命,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專題報告。馬院長從宏觀政治的高度闡述的改革的迫切性,適應性,也同時從具體的課程教學設計,選科走班實施,校本教研開展等方面全面的,專業的給予我們所有的受訓者如何應戰新高考改革具體措施的指導。17日下午爲分組研討,每個小組人人發言,深入討論了各個學校的課程教學改革,選科走班和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成果和存在的困惑。18日上午,有來自夷陵中學,遠安一中,枝江一中,小溪塔高中等八所高中的八位老師分享了各個學校的寶貴經驗。

“迎接新高考”

通過本次受訓,我收穫滿滿,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新高考,更自信,更從容的迎接新高考。更合理更高效的開展系列工作。

篇四: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通過參加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我受益良多,下面是這次研修活動的總結和心得。

首先是華南師範大學胡中峯老師給我們進行的《高考試題的檢測評估與教學實施的建議》講座,講座分三個方面進行,一是高考試題檢測評估的量化量化方法,二是高考試題檢測評估的制化方法,三是實施教學實施的建議。胡老師的講座專業性非常強,從信度難度區分度等方面給我們講了高考的檢測試卷檢測的量化評估方法。這給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試卷難易程度的選擇提供了指導方向。胡老師在講座中也對我們提出了要求,要求我們要了解全國卷和廣東省高考試題的質量,通過對試題質量分析把握所教學生的水平,針對學生的水平進行因材施教,並建立教師的題庫。作爲老師必須對試題有加深認識,不能隨便試題就拿給學生來做,這樣效率不高而且浪費時間。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率。

然後是華南師範外國語文化學院黃麗燕教授給我們進行的《基於大數據的高中學業質量測評研究》的講座。在講座中,黃教授講述了了2021年廣東高考英語概況,分析了考生能力以及測試數據來思考教學。從黃教授的講座中,我知道了如何分析學生的成績,不能只看平均分,最高分或最低分,還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學生的成績,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使學生成績有所提高。教授提醒我們,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要引導學生掌握主旨大意,對於推理判斷題,要指導學生定位關鍵信息。在書面表達方面,黃教授強調學生在審題的時候要審內容要點,內容要豐富,注意連貫得體的語言才能使文章流暢。他的這些建議我們在這屆高三作文專題複習中都有強調,在平時的訓練中特別強調學生要注意審題,不僅審體裁,審寫作對象,還有審要點,以及思考寫作內容是否達到應用文的應用功能。從一輪複習中的同伴互改,到二輪複習中的自我評價,學生真正做到了寫有所得、評有所獲,每次看到他們對自己作文的自我評價,感動之餘也對他們的進步非常欣慰。在後面的講座當中教授也給我們講了基於主題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大概念爲統領進行單元教學及教學,設立不侷限於對具體知識的簡單記憶和技能的機械訓練,而是通過設計與學科有關的實驗探究、解釋說明等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認知活動的累積,提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系統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學科的核心素養。還有一個建議是基於深度學習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深度學習是在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全身心投入,獲得健康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在素養的導演目標引領下聚焦引領性學習主題,展開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通過一系列參與和體驗式的活動,才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方法,體會學科基本思想,建構知識結構,理解並評判學習內容和過程,能夠綜合應用知識和方法,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高級的社會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成爲既有紮實學習基礎又有獨立思考能力,善於合作,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創造美好未來的社會實踐的人。

在案例展示中,老師們給我們展示了精彩的高三教研活動。首先是廣州市第二中學的楊碧雅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廣州二中2021屆高三學年的安排。這更讓我認識到以主題爲引領進行單元複習的重要性,在下一屆的高三複習中爭取也能做到以主題爲引領、篇章爲依託進行高三一輪複習,使複習更有效率。接下來是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王錦霞老師給我們進行了《主題引領促高考備考,成效對分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區域,高三英語教研活動設計與實施》的講座。他跟我們分享了韶關市的教研活動形式,其中開展教師共讀和分享會讓我深有感觸。通過共讀一本書,然後來進行研討,促進彼此的教學能力同時,也能極大地促進大家專業的成長。王老師在講座中也提到,在課例研討中,老師必須要進行小組討論,討論不是一味說好話,而是要提出有建議性的東西,讓對方有所思考,彼此之間能夠學到東西,然後進行總結,真正做到促進教學。

此次的線上教研活動使我收穫滿滿,非常感謝各位教授和老師帶來的精彩的講座和經驗分享!

篇五: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滿滿兩天的培訓,乾貨滿滿,啓發我對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進行深度思考、更激勵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在教學、教研的道路上永不停步。

課程一《高考試題的檢測評估與教學實施建議》,胡教授主要講解了高考試題檢測評估的量化方法如信度、區分度以及高考試題檢測評估的質化方法如效度。在該課程中,我對“區分度”及“效度”這兩個概念有了較爲清晰的認識。區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是評價試題質量,篩選試題的主要指標和依據。具有良好區分度的測驗,實際水平高的應該得高分,實際水平低的應該得低分。效度是指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也就是測量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效度估計涉及很多方面,如內容效度。內容效度是指測量內容的代表性程度,估計方法有邏輯分析的方法和用測試題目與教材內容比較的方法。其中我們常用的雙向細目表就是邏輯分析法的一個步驟。胡教授在課程中給出的建議是作爲教師要了解全國或廣東省高考試題的質量,並通過對試題的測量分析把握所教學生的水平,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因材施教,並建立教師自己的題庫。作爲一線教師,我認爲不僅要能解答歷年來的高考真題,更要能從高考真題的檢測效果層面多加研究,這樣在日常命制練習或者考試題的過程中,更針對性地命出與時俱進的、高質量的試題。

課程二《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夏建華老師介紹了國內外單元教學設計的主要實踐模型,深度剖析了化學學科“深度學習”的內涵、並通過分析經典案例的形式闡釋了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的核心步驟。

有關化學學科“深度學習”的說法,一直聽說,但自己始終沒能在教學中很好地滲透。在這個課程中,我終於非常透徹地瞭解了化學學科“深度學習”的定義是什麼。化學學科的“深度學習”是學生在素養導向學習目標的引領下,聚焦引領性學習主題,開展以化學實驗爲主的挑戰性的探究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全身心投入,從宏微結合,變化守恆的視角,運用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思維方式,習得結構化的核心知識,形成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建構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提升探究創新能力,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內化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成爲會學習、善合作、有責任、能擔當的未來社會實踐的主人。在日常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以“深度學習”的內涵作爲根本進行創造性地教學,才能更好地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於單元整體教學,自己也曾嘗試設計過幾個課例,但仍然較爲迷茫,不知道如何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有機整合結構化。課程中,我瞭解到單元教學具有整體性、核心性、生長性。整體性是指由圍繞學習主題形成的內容結構化、序列化的學習活動和開放性學習環境等要素整合形成,有利於整體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核心性是指以大概念爲引領,強調內容組織結構化和內容呈現情境化。生長性是以學科核心素養及其進階發展爲目標,體現其生長性。教學中,如果單純做題講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屬於低通路模式,屬於具體——具體的協同思維,而通過做題、建模、運用則是高通路遷移,既具體——抽象——具體的協同思維。我們往往進行的是低通路模式,但高質量的課堂應該是高通路的模式,這對於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課程三《透視新高考、反觀新課改》,蘭建祥專家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深度剖析了新高考、新課改中那些扣人心絃的問題,生動、通俗、易懂,讓我備受啓發。在回答新高考,想考什麼,如何能考的問題時,蘭老師告訴我們,新高考就是要考“四層”,主要是考學科素養,就是考查如何做事——把事做成。考查覈心價值,就是考查做人——如何把事做對!也就是說新高考,考做事,考做人!在熱詞“情境”的分析中,蘭老師分享了他的理解:高考以生活實踐問題情境與學習探索問題情境爲載體,迴歸人類知識生產過程的本源,還原知識應用的實際過程,符合人類知識再生產過程的規律,爲解決在當今知識爆炸時代,如何通過考試引領教育迴歸到培養人、培養學生形成改造世界的實踐能力這一重大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路徑。情境化考查堪稱新高考試題最顯著、最突出、最根本的特徵。沒有情境性問題,就沒有新高考。在回答新課改想教什麼,如何能教的問題時,蘭老師指出了新課改想教的就是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情境化教學、結構化教學來教。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價值觀念(人對事的是非判斷)+必備品格(人表現的品質與性格)+關鍵能力(業務能力、思維能力)=核心素養。領悟了核心素養,就能自由或個性表達。領悟了核心素養,就能明白它有多重要。想清楚(價值觀),堅持住(品格),有點本事(能力)就是人生三件大事。蘭老師通過分享許多化學教學中富有生活氣息的講解方式,告訴我們要藉助生活,也就是要深刻理解知識,把知識用起來,教學中可以採用問題情境教學法,把知識問題化,把問題情境化。如在講工業上母液循環再利用的優缺點?可以類比無良火鍋店對火鍋底料的二次使用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其優缺點,從而自己找到答案。在講離心過濾,可以類比滾筒洗衣機。可以將水浴加熱比喻泡溫泉等。在講自發性時可以這樣類比,像綠苗一樣給點陽光就燦爛,像一個愛好唱歌的人一樣給支話筒就歌唱等,在解釋過渡態和中間體時,可以將過渡態類比爲腳擡起後的懸空狀態;將中間體類比爲腳落下後踏在臺階上的狀態。聽完蘭老師的分享,我深深地反思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還是未能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知識與體驗,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講明白、講透徹。今後要多學習、多思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怎樣講更好。

課程四《南海石門中學新高考備考》,李玉屏老師介紹了高三備考各輪複習的重點、時間安排及具體的實施方式,並通過分享案例闡釋瞭如何緊抓必備知識,構建結構化知識體系以及如何創設情境,整合內容,構建知識體系。李老師將高效的課堂比喻爲分散系,而學科知識就是分散質,教學情境和規律方法就是分散劑。有關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複習,很多一線教師在進行高三複習時,很容易陷入重新將知識點講多一遍的“炒冷飯”的局面。李老師對此給出的分析是這樣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編排在高一上學期《化學1》中,而元素週期表週期律的知識是編排在高一下學期的《化學2》中,《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與性質》則是在高二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與元素化合物知識一直處於割裂狀態。故高三的元素化合物複習是學生深入結構、原理,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機會,也是學生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物質結構、實驗和計算等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建構完整的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時機,更是培養學生學科思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階段。聽完李老師的分析,我想今後在進行相關板塊的高考複習時,可以作出更多的嘗試,提升教學效果。在二輪複習時,李老師提到要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形成模型化理性思維。如無機化工流程板塊,就可以開展無機化工流程分析、方程式書寫、化工條件選擇、電化學等內容的講解;化學反應原理板塊,可以開展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基元反應與反應歷程、圖像分析與應用、文字表述、速率與平衡計算等內容的分析。在三輪複習時,李老師分享了幾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做好調查,明確學生的漏洞,精準補漏;再做經典實驗,深入理解實驗原理、步驟、操作;學生自主命題,逆向備考,瞭解考試的難點、熱點。作爲高三教學經驗還較淺的我來說,這些乾貨十分受用,激勵我要多研究,多實踐。

課程五《真實情境的試題化與設問邏輯——以高三二輪專題複習“反應原理綜合題爲例”》,黃兵華老師分享了其教學目標、分析了教材中相關的編寫思路及反應原理綜合題的設置框架以及構建結構化的知識體系、理解真實情境的試題化的幾個關鍵點。

在教學目標的分享時,黃老師是這麼介紹的:跳出題海、開拓學科視野、拓展知識、深化理解、提升能力;整合知識,構建相對完整的結構化知識體系和化學學科觀念;分析高考真題,熟悉命題思路——真實情境的試題化淤設問邏輯,適應新高考。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這樣的課堂中,的確可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更符合新高考對於學生能力素養的考察理念。又如反應原理常遇到的熱點問題“速率和平衡”,黃老師分析了魯科版有關新教材中速率與平衡的編寫思路及相關的說明。首先研究反應進行的方向和反應的限度,其次研究反應的速率,與實際工業生產研究具有一致性。魯科版教材中45頁提到,對反應的方向和限度的分析完全是理論分析,它只能指出反應發生的可能性和趨勢,並不能說明該反應能否發生,一個反應的實際發生還涉及化學反應的速率問題。事實上,實現原料的高轉化率和反應的高速率所需要的條件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依據化學反應進行實際生產時不應片面追求高轉化率或反應速率,而應該選擇比較高的反應速率獲取適當轉化率的反應條件。黃老師總結了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框架設置可以分爲三大板塊,也就是能不能(化學反應的方向),大不大(化學反應的限度),快不快(化學反應的速率)。基於真實情境的設問,黃老師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考法,如耦合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與電功、反應熱、氣相反應三種平衡常數的邏輯關係、無關氣體與計算聯合考察,平衡常數計算,理論出發設置圖像(橫縱座標的關係),多重平衡問題分析和計算、速率方程的多樣性、速率常數的理論基礎、催化劑機理(提速和選擇性)、生產效率(熱力學與動力學的平衡)等。在進行反應原理的綜合複習時,黃老師分享了他的建議:多講命題者的設問邏輯,少講必須按照“標準答案”;多講試題信息的提取方式,少講“快速閱讀”;多講問題之間的內在關聯,少講單個點問題;多講試題中蘊含的學科本質(原理),少講所謂的“技巧”多講如何切入命題人“核心指向”,少講“套路”和“規律”。反應原理可以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很多,聽了黃老師的分享,我深深意識到要多閱讀相關的文獻、多分析不同版本教材對於某一個概念的剖析,翻閱大學教材,瞭解其本質,只有自己對於一個抽象概念做到非常透徹地理解,纔可以將知識講明白。

課程六《沉澱溶解平衡》是我在2021年12月7日的一節市級公開課的課堂實錄。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省教研員程俊老師給予我這個機會,讓我的這節課得以展示和分享。

本節課以練江污染治理引入,介紹廣泛應用於污水處理的綠色中和劑“氫氧化鎂”。以氫氧化鎂爲本節課主角,共設置四個學習任務,從難溶電解質概念的建立、溶解平衡動態平衡的證據收集、實驗探究氫氧化鎂的沉澱生成、利用數學軟件繪圖深入研究氫氧化鎂的三種不同狀態(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過飽和溶液)來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本節課的創新點有:1。手持數字化實驗的使用,有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藉助pH傳感器和電導率傳感器技術探究實驗,測定改變某一條件引起氫氧化鎂懸濁液中的pH變化和電導率的變化,以及藉助大學實驗室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儀器,定量測定離子的濃度,直觀的數據更有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更高水平的學科素養。2。以問題鏈驅動學生思維的發展,以證據推理爲主線索開展教學活動。每一個學習任務中,都會利用問題鏈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在思考中生成知識,推動學習任務的完成。3。多學科知識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利用數學作圖軟件,幫助學生理解難懂抽象的化學問題,是對學生能力素養的更高要求,也是開拓學生思維很好的方式。4。智慧課堂有助於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教師藉助智慧課堂的中的學生平板佈置任務給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並及時反饋,師生雙方在相互評價過程中通過點評任務的完成情況,不斷深化認識、促進理解、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相長,我的理解是對於教師自身來說,教書與自身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做一個虛心向學、勤奮求學的學習者,又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唯有一直不斷地學習,積累,研究,提升,纔可以與時俱進地創設高質量的課堂,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成爲一名充滿魅力的新時代教師。

編後記

本次線上研修活動對於一線教師對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的認識均有很大的提升,爲教研工作的開展指引了方向,對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適應新高考的變化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篇六: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7月17日—7月20日爲期三天的新高考培訓,時間很短,但讓我受益頗多。不得不說,本次培訓的課程,在當前陝西要進行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其針對性、啓發性和指導性都很強。奔着學習新高考而去,不虛此行。

下面將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必須承認新高考的優勢

高考改革勢在必行,新高考方案的實施,無論是對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還是對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都能起到非常積極的導向作用。

首先,對於學生而言,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全面發展,而且也能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在新的高考方案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將佔有比較大的分值比重,相關科目的考試等級將賦以相應的分數計入總分,這可以引導學生學好每門課程。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優勢和志向,來選擇不同的考試科目,不在認爲的被分成文理科,有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和學科特長。

其次,對於學校而言,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需要更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和引導。新方案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招考評價體系,將會促使我們的基礎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將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

二、客觀看待存在問題

第一,否定“一考定終生”後,普通考生是否真正從兩次考試中受益呢?不得不承認,選考科目和英語學科的兩次考試帶個學生更多的機會,第一次考試中存在的不足經過自己的總結和提煉,在第二次考試中可以一定程度的改變,這樣有利於成績的提高,有利於學生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也有考生反映,第二次考試帶來的壓力是相當大的。不管成績理想與否,爲使自己的成績最理想,學生基本都會選擇兩次考,河陽就造成學生一直要放不少的時間在這門課上,這勢必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實際上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

第二,“速成式”選考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質”讓人質疑。原本三年完成的教學任務被縮成兩年或者兩年半的時間完成,讓人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完整和準確產生懷疑。畢竟高中知識的建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原來三年才能掌握的知識,並不是所有學生能夠勝任的,特別像物理、化學、地理這些需要理性思維的課程,更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第三,分時段考試,誰來安慰語數外老師受傷的心?高考時間的錯位同時也考驗着不同學科老師的心理承受力,語數外的三門主科目的高考時間放在第三學年的六月份,這就意味着三門學科的老師必須全力以赴三年,而其他速考科目的老師,早者可以在高三的十月份完成選考任務,結束教學任務,遲點也可以在次年的四月份結束教學任務。對比差距,語數外老師的壓力可想而知。

不管怎樣,高考的指揮棒已經高高舉起,並指向了學生個性成長與學校特色辦學的方向,這將深刻影響着我們的高中教育。學生如何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從而成就自我?老師如何在學生的選擇中完善自我,從而實現自我?學校如何在挑戰中抓住機遇,走向成功?未來三年,我們都應該全力以赴!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358175.html

  • 標籤: 心得體會 軍訓心得體會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3+1+2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