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通用8篇)作文

《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通用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9W 次

篇一:《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通用8篇)

很有幸拜讀了浙江優秀青年教師鄭英《教育,向美而生》這本書。書中,鄭老師爲廣大教育人呈現了一個個“教育,可以如此生動、有趣”的鮮活而深刻的案例,無不激勵着廣大教育人:向美,從修好這顆心開始,在細微處落地發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長。

教師的特殊在於對學生有種長久而不着痕跡的薰陶和感染。而學生,是教師的精神後裔,教師精神世界的豐富程度極大地影響着學生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鄭老師認爲要想學生朝着美善的方向成長,自己先要成爲一個美好的典範,一直把“形象上的悅目”“氣質上的賞心”“靈魂上的高貴”作爲她努力的目標。每天清晨換上一身知性套裝,淺淺淡妝出現在孩子們面前;班會課上會和孩子們一起聊服飾美、儀態美;經常會在學生活動時拍下精彩感人瞬間,在活動後詩意地再現重溫,點亮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複習階段會在孩子的作業上畫上大大的愛心……讀到這一幕幕,我的內心受到很大的觸動,尤其是讀到第一輯第4篇,更是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一、過有品的生活——生活需要有品,而不只是活着。

鄭英老師說: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調和味道,要靠自己調,倘若能用審美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具體時刻,日子就會變得與衆不同,所謂有品,就是賦予平凡以審美格調,不苟且,不敷衍,不將就。

是啊!以後居所每次都要自己打理,纖塵不染。更需要和家人一起進行,我洗衣他拖地,我做飯他洗碗。不請鐘點工,不是爲了省錢,而是因爲這是我的家,我愛這個家。因爲愛,所以付出;因爲付出,所以更愛。對事、對物、對人都一樣。

要多讀點書,有質感的書,讀多了言行舉止間便會有別樣的神韻,只需一點小閒暇就能讓日子變得有深味。我們應該把生活過成千般風情,不是矯情,而是深愛和深情。一個有品的人,過的纔是生活,而不是在生存,有品的生活不在遠處,而在當下。

二、過有趣的生活,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

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動添加一點浪漫的力量,才能將尋常的日子,經營得活色生香,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給自己增添一抹天真爛漫的色彩。如果做到一頓簡單的早餐,煮了個雞蛋,就在蛋殼上面畫個萌萌的笑臉,給美好的一天寫個歡快的序言;如果在忙碌的間隙衝一杯下午茶,就不忘用精緻的杯子提亮心情,帶着快樂的心做事,效率會悄然間提高起來。週末可以經常與家人一起,走進大自然,看小兒捉蜻蜓,玩泥巴,放風箏,與愛人一起享受清風明月,這些都是愜意稱心而生動有趣的事。

把生活過得生動有趣,是一種對未來的信心,能喚醒我們內在的創造力。幸福未必源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的完成,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些微小願望的實現,或是意外小小的驚喜。正如鄭英老師所說: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調和味道,要靠自己調,倘若能用審美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具體時刻,日子就會變得與衆不同。

讓我們懷一半詩心,一半匠心,更懷一顆浪漫有趣的心,過有品、有趣的生活吧!

篇二:《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近段時間認真拜讀了鄭英老師的《教育,向美而生》這本書,書中,鄭老師爲廣大教育人呈現了一個“教育,可以如此生動、有趣”的案例,她作爲一名教師,同樣也經歷着生活中的種種無奈,但她卻胸懷尋美的理想,尋覓着、欣賞着、思考着,活出了別樣的精彩!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我有以下幾個感悟:

一丶調整心態,我們要積極應對教育中的困難

鄭英老師是和我們一樣處於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教育無趣,每天備課批閱,日復一日,重複着昨天的故事,好煩好累好無趣!”“教育好難,要和學生鬥智鬥勇,還輕傷不能下火線,心力交瘁,疲憊不堪,如何開顏。”對於教師們類似的抱怨,鄭英老師認爲,這反映了不少教師的心聲,但如果教師陷入這種情緒,會使教育越來越艱難。她認爲,任何職業都是有苦有樂,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是難的,面對千差萬別的孩子,教育充滿了各種變化和可能,充滿了對智慧與人格的考驗。

也正因如此,它激發着教師不斷挑戰、不斷突破,在漸進中收穫更好的自己!鄭英老師並不否認自己的教育歷程中也曾遇到過很多“巨石”和“險灘”。但她認爲困難是教師成長最好的教科書,教育也並非想象的那麼艱難!

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們都會面對教育生活中的“各種狀況”,但只要我們懷揣教育夢想,用對教育的熾熱之情,總能坦然面對,因爲我們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二丶以身示範,我們要努力成爲一個美好的人

教師的特殊在於對學生有種長久而不着痕跡的薰陶和感染。鄭老師認爲要想學生朝着美善的方向成長,自己先要成爲一個美好的典範,所以她一直把“形象上的悅目”“氣質上的賞心”“靈魂上的高貴”作爲她努力的目標。每天清晨換上一身知性套裝,淺淺淡妝出現在孩子們面前;班會課上會和孩子們一起聊服飾美、儀態美;經常會在學生活動時拍下精彩感人瞬間;複習階段會在孩子的作業上畫上大大的愛心……鄭英老師認爲,教育也是一項關於美的事業,教育的過程就是師生一起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教師自身過美好生活,也要引領學生過上美好生活。

正如一句話所說:“生活從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努力去尋找,總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三、生活要有儀式感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讀到鄭英老師每接手新班,都會用全班孩子的名字串編成一篇妙趣橫生的短文,在報到當天送給他們。同時讓每一個孩子隆重介紹自己名字的由來,這樣自己不僅能熟記每一個孩子的名字,同時也讓孩子們感覺上學是一件有趣的事!鄭老師每天還會認真回覆每一本家校聯繫本;每週會更換教室講臺上的鮮花;每個節氣會帶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每個節日,會和孩子們帶着儀式感去過……

生活需要有儀式感,可能這樣非常的費時、費心、費力,但是,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需要儀式感來獲得!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吧!

篇三:《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有幸聽了名師鄭英的講座,聽她娓娓道來,字裏行間都體現了她對教育的執着和熱情,打心底被她的教育智慧折服。聽了鄭老師的講座,既非常感動,又有很多的啓迪。

鄭老師爲廣大教育人呈現了一個個“教育,可以如此生動、有趣”的鮮活而深刻的案例,激勵着廣大教育人:向美,從修好這顆心開始,在細微處落地發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長。感觸頗深是以下幾點:

一、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爲一個美好的人

品讀畢業學生寫給鄭老師的“鄭英之治”,聽着鄭老師新學期開學寫給孩子們的《郊遊》,將班裏所有學生的名字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篇記敘文。深刻的感受到鄭老師是一位充滿智慧、熱愛生活、熱愛學生的人。

如何讓自己成爲一個美好的人,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形勝。注重自身修養和儀表,既要樸素端莊,又要大方得體。

第二重境界:氣質。教師氣質要有煙火氣,一個真正美好的老師,既要有詩和遠方,也要有生活氣息。

第三重境界:格勝。做教育的行者、學者、智者、仁者。

二、教師,要懂得成人之“美”

教育,是培養一個個富有生命氣息的、有趣的、有品位的人。要讓學生有趣,教師也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從鄭老師的激勵機制,畫明信片等行爲可以看出鄭老師是一個感悟生活趣味的人。從鄭老師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這種對生活的美的追求,無關年紀、無關學識、無關金錢,只關乎對人、對己、對學生、對教育的深愛。真正的教育,離不開生活之美,因爲我們教師自己就是一門課程,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會爲教育注入新鮮美好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會以拐彎的方式爲教育人生做新的箋註和眉批。所以說,成爲一個美好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三、最美的教育,在於各種關係相處和諧,彼此成全

正如教師的專業成長最終要促進學生成長一樣,鄭英認爲,教育也是一項關於美的事業,教育的過程就是師生一起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教師自身過美好生活,也要引領學生過上美好生活。這是鄭老師與生活的彼此成全。

“對於教育,師法自然,才能一切皆然”,有了這樣的認識,鄭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自然就堅持學生立場。她遵循學生愛玩的天性、愛美的天性、不喜歡被說教的天性、渴望被尊重的天性、渴望被關注的天性,採用針對性的方式方法,成全學生的天性,贏得了學生的心,成爲學生心中的“自己人”。這樣,爲了實現班級的共同目標,大家都不遺餘力,努力使班級成爲一個有共同價值追求的真正的共同體。這是鄭老師和班級管理的和諧相處。

她重視培養學生的欣賞力、創造力、匠心等,讓學生成爲一個有品的人。她認爲,有品,是對美的深度認識,用審美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發現世界的美,或是創造出新的美。這是鄭老師和學生的彼此成全。

享受教育之美,不僅是教師之幸,更是學生之幸,教育之幸。這是理想的教育,也是我們教育的理想。讓我們一起追尋這樣的理想,向美而生,享受這樣的教育。

篇四:《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生活的樣貌全憑自己,色調和味道皆可調。——題記

精緻是一種情調

工作與生活,其實相輔相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努力工作,其目的就是爲了幸福的生活。當生活幸福快樂時,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會從容不少;當工作風生水起時,我們的生活更覺色香味全。

瞧那些年長的前輩老師們,愈資深,愈優雅;愈大成,愈精緻;愈權威,愈從容。我常常羨慕又不解,他們是如何做到凡事從容,不驕不躁呢?

他們有些堅持運動,每天跑步、跳操,從不間斷;有些堅持自己的小愛好,做做手工,彈彈琴;還有一些堅持閱讀,在閱讀中豐潤自我……總之,堅持着一些堅持,歲月不饒人,又何必輕易饒過歲月。

先要讓自己活得豐富,纔有可能找到有滋有味的工作狀態。好朋友大王就是一個精緻的女老師,她曾說,連自己都不願意打扮的人,也不太會有耐心好好工作吧。連自己都不拾掇像樣,如何去要求一班的學生呢?

老師能教給孩子的,只能是他自己和他所讀到的。老師能影響孩子的,多數也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態度。做一個精緻的女老師,然後努力去擁抱美好的教育人生。

用心是一種態度

週末了,把孩子送進興趣班後有近兩小時的自由,帶上最近在看的書,來到咖啡廳小坐。人來人往,都與我無關,一個人,靜靜的,很好。挑一些有厚度的書來讀,與專業成長有益,偶爾也讀一些喜歡的散文小說,走進不一樣的故事人生。培根言: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相信,書讀多了,不會成爲呆子,反而言談舉止間會有別樣的神韻。

週日晚,不熬夜,爲新的一週蓄能。

工作日,把鬧鐘撥早十分鐘。穿上昨晚選的那件衣裳,不一定昂貴,但一定會讓自己舒適自信。再化上一個淡淡的妝,讓自己保持神采飛揚。忙碌的間隙,不忘記給自己泡一杯新茶,用清新的茶香衝散疲憊。也藉着各種小確幸,爲自己和同伴點一份甜品,叫一杯咖啡。帶着快樂的心情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閒暇時,爲孩子做一份早餐,隨手拿番茄醬畫個笑臉;晚飯後,與家人一起散步,閒話家常,彼此關懷。放假了,選一處好地,溜娃放開,各自快樂。

紀念日,用心安排。被儀式感養大的孩子懂得感恩,也擁有更多的幸福。庸常的生活,因爲手動添加的浪漫而顯得詩情畫意。踏踏實實對待生活,是一種誠意,是花錢買不到的用心。生活的煙火味,世間的人情味,其實都在於精緻的柴米油鹽。

優雅是嚮往的一生

做一個精緻的女老師,過好自己的生活。用我們積極向上的生活姿態,去打動孩子們。要知道,老師看似不起眼的小舉動,會影響孩子對待生活乃至人生的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無所顧忌的投入工作;過好自己的生活,纔能有源源不斷的教育的動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是體現教育情懷的基礎而已。

羅曼羅蘭說:“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纔會相信你。”我想說,先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後學生才能從你身上學到積極的姿態。精緻到老,才能優雅一生。

篇五:《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本書主要爲兩輯,第一輯主題爲“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爲一個美好的人”;第二輯爲“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看到第一輯的標題,不禁想到了李鎮西老師關於好的教育中的重要的一點就是“好的老師就是好的教育”。尤其記得李鎮西老師對如何成爲好老師給出了“四個不停”的建議,即:不停地實踐,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而鄭英老師的第一輯的主題——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爲一個美好的人,與李鎮西老師的觀點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如何讓自己成爲美好的人呢?鄭老師首先給我們提出了美好教師的三重境界:始境,形勝;又境,氣勝;至境,格勝。

始境,形勝

作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出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次數特別多,我們的言行對孩子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形象傳遞出來的是一個人的品位、修養和審美。作爲女教師,今後我也想要做到像鄭英老師那樣:慎重挑選每一件衣服,無論工作日還是假日都能細緻地化個淡妝,神采飛揚,榮光換髮。我相信修飾形象這個過程既是悅納自己、發現自己又是滋養自己的過程。

又境,氣勝

關於“氣勝”,鄭英老師建議的意思是氣質上的賞心。美好教師的氣質裏,當有書卷氣,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爲師者,因書香而致遠,也因書香而動人,這一觀點與李鎮西老師的建議中“好的教師要不停地閱讀”不謀而合。其次,美好教師的氣質裏,當有生活的氣息。的確,教師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我們既要工作,又要生活,只有把對工作的進取心和對生活的悠然心恰當安排好,讓生活充滿詩和遠方,我們的氣質纔會向着從容、優雅發展。

至境,格勝

最後,對於美好教師的最高境界,鄭英老師建議我們要格勝——靈魂上的高貴。如何做到靈魂上的高貴呢?柏拉圖告訴我們“至善方能至美”,教師的內在華彩,立足於其心地的善良。一位善良的教師必定有悲憫之心,這樣的教師才能想學生所想,對學生有同理心,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教師的內在華彩,取決於其思想的豐富。對於教師來說,其思想的高度不僅決定了自己的高度,還會影響多學生的思想高度。我們要多讀、多思,不斷培養和提升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質,從而真正啓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精神的主動成長。教師的內在華彩,根植於其靈魂的高貴。我們要做到不忘初心,堅韌不拔,一日三省吾身。

總而言之,對一個教師的內在美好,鄭英老師提出了四個維度:追求上,不斷探索價值,做教育的行者;學識上,精進專業素養,做教育的學者;思想上,學會哲學思考,做教育的智者;靈魂上,提升人格修爲,做教育的仁者。

篇六:《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拜讀鄭英老師的《教育向美而生》,我的心湖泛起了圈圈漣漪。爲師者,應一半詩心一半匠心。這樣的教師才能秀外慧中,這樣的教育方可賞心悅目,這樣的學生也會茁壯成長。

詩心應是沉潛的心。依我所理解,我們要靜下心來,去除一些喧囂和浮躁,多一些執着和努力。我們要相信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在教育的道路上,多做事(上課、研討、讀書)、少抱怨。當我們修煉到一定程度時,成功自然而然。

詩心應是妙悟的心。我們都是在學着做老師,沒有誰會天生當好老師。剛開始,我們要模仿,向那些身邊的、有影響的老師學習。學習之餘,我們要反思。結合我們自己的教育生活,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

詩心應是善感的心。一花一草皆教育。我們要有職業敏感性,把我們身邊事多和教育相聯繫。看到兩位家長吵架,我們要想想他們旁邊孩子的感受;聽到有家長當着孩子面抱怨學校星期天補課,我們替老師和學校着急;遇見有父母大聲嚷孩子“別來煩我”,我們擔心着孩子的成長。

一半詩心。一半匠心

周鵬飛老師

詩心應是熱忱的心。我們要有溫度,善待我們遇見的所有人,包括我們的學生。孩子表現好了,我們給個鼓勵和祝賀的眼神。孩子表現不好了,我們幫助孩子找找原因和努力的方向。鄭老師每遇到新一屆學生,都會把全班學生的名字串聯成一篇美文。她還和學生玩“打雪仗”、“紙飛機”等遊戲,給學生買節日禮物。這樣的老師,怎們不受學生歡迎呢?

詩心應是求美的心。我們是影響學生的環境的重要一部分,我們要重視和利用。我們教學生美,我們先要美起來。自已有幾套“硬核”衣服,上班時注意一下自己的妝容,寫一首漂亮字等等。

詩心是灑脫的心。我們要灑脫一些,不要執拗。工作中和生活上暫時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先放放。每天樂呵呵的,少一些愁容。當我們灑脫了、開朗了、心境有了變化,我們的行爲也會好起來。

當我執筆時,我的心情有點兒忐忑,擔心自己才疏學淺以致影響教育的大美。不過我還是想直抒胸臆、一吐爲快,請大家擔待了。

篇七:《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在書的第一輯,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爲一個美好的人

開頭就寫了,師者,範也。教師自身就是一門課程,學生是教師的精神後裔,會傳承教師的某些精神基因。若想學生朝着美善的方向發展,教師自己先要成爲美善的典範。

一個美好的教師,要形象上的悅目、氣質上的賞心、靈魂上的高貴。老師,要過好自己的生活,生活需要有品,而不是活着,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工作之時,執一顆進取心,一心走路,看路看標看方向;工作之餘,執一顆悠然心,優雅擡頭,看雲看月看星空。一個有品的人,纔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從而不管在哪裏、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能保持一種美好的願望,在勞作之餘過一種富足的精神生活。看到這些會有些觸動,在想現在自己是在生活呢?還是在生存呢?從現在開始要努力的生活。

最美的教育,莫過於師生相互啓迪,彼此成全。能維繫良好的師生關係,纔是好的教育,要維繫良好的師生關係,應先了解孩子,應順從孩子的天性,應用真誠和智慧去開啓孩子的心門,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破壞師生關係爲代價來解決問題,裏面以例子講了同一個問題事件,不同處理方法的版本,如講了個例子,班上有一兩反應快、表現欲強的孩子,總是急着回答,他們這樣做,缺少了自己的深度思考,又妨礙別人,解決方案有,版本一:厲聲制止,學生安分,課堂變得有序;版本二:語重心長地進行提醒、勸告,該生也漸漸“安分”下來,課堂變得有序;版本三:告訴他,紅地毯上,都是最大的腕兒才壓軸出場,此後,這個孩子開始認真傾聽別人發言,同時補充自己的思考,做“最後壓軸出場的腕兒”,課堂變得有序。三個版本,表面上看似都解決了問題,但顯然第三個版本纔是真正成全了孩子。引導他成爲更好的自己。看到這些教育的觀念、方式、方法,這些對於我來說在家庭教育中,親子關係上,都可以套用,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順從孩子的天性,給予恰當的引領和點撥,必要時施以援手,適時進入,而後又及時而得體地退出,讓孩子成爲更好的自己。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教育之法,本於天性,本於天性,不是任由天性,而是瞭解天性,尊重天性,順着天性,守護天性,順性挖潛,引導孩子向上、向光地生長。

本於天性,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存在的弱點和缺點,願意放慢腳步,在等待中期待,平和而包容。裏面的教育方法,道理也是值得我去深思的,用於自己的家庭教育當中。

最後,套用序言裏的話,若能重返少年,仍願意端坐在鄭英老師的課堂裏,當一回她的學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幸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

篇八:《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

細細品讀鄭英老師的《教育向美而生》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教師比其他職業更美麗更崇高,教師比其他職業人更有詩意更能戰勝沉淪,我爲鄭英的這本書叫好,是因爲當“人的依附”猶存,而“物的依賴”氾濫之際,一個“向美而生”的精靈正張開雙翼在濃密幽暗的黑森林中翩翩飛舞,這讓我看到了中國教育的希望。

通過讀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儀式感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看成詩和遠方,儀式感在本質上是對生活的深情以及對人的深愛。

一說儀式,讓人感覺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尤其是在我們的教學中更是遙不可及。其實不然,書中鄭老師把儀式感當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用儀式感點亮生活,用儀式感擦亮課堂,用儀式感擦亮心靈。

儀式感之於個人是一種浪漫;之於集體、之於國家,是一種文化。儀式感的意義在於:它能喚醒我們的內心,從而使我們莊重地去面對生活,去對抗世俗的粗糙,去過有美感的人生。

生活通常是平庸的、細碎的、煩躁的,需要手動加一點情懷,這種情懷需要一點外部加持,而這種加持就是儀式。儀式能讓你的生活變得美而生動,能夠使你的生活變得更有圖騰的意味!

作爲育人的主陣地,課堂的使命是傳承文化滋養靈魂,其外顯形式可以是生動活潑,也可以是靜默深思,但都不離莊重、虔誠,以及對文化本身的尊重。課堂之上,教師只有懷有虔誠的儀式感,才能使教學不負其神聖和莊嚴,才能引導學生求真、向善、臻美。

儀式感,可以讓一些原本無彩的日子變得光彩熠熠。教育中,我們就該用儀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時刻,使之在歲月深處始終閃着微光,帶給我們一生溫暖的回憶。

人生並不會因爲一場儀式、一次交流、一堂課而發生質的改變。因爲人的成長絕非一日一時之功,但是隻要我們帶着對生命敬畏之心,對學生關懷之情,對人生負責之態,懷着教育者的赤子之心,我們的教育必定向美而生,向善而行。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354998.html

  • 標籤: 讀後感 一篇作文讀後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通用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教育,向美而生》讀後感(通用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