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作文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作文

 作者: | 閱讀: 9.86W 次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4篇)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1

一、兒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兒童真正的創造力和潛能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今天,我們開始發現這些未經採擷的果實的價值,它們比金子還要珍貴,因爲它們屬於人類自己的精神世界。

兒童似乎在忠實、準確地根據自然界已經設計好的嚴格時間表進行語言學習,猶如一個經過嚴密組織的老式學校。

心理學家們肯定地說,與兒童相比,我們成年人需要60年的艱苦學習才能學會兒童用3年就學會的東西。我們爲3歲之前的兒童提供的僅僅是一所房子而不是學校,他們在這裏可以通過環境的薰陶來學習知識,不需要任何直接指導。教育不是老師教了什麼,而是人類自然而然發展的一個過程,是兒童從環境中獲取經驗得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精神肯定未曾因受到壓制而感到情緒低落。因此,所有教育改革必須以人類個性爲基礎。如果遵循這一原則,兒童就不會是一個負擔,而是一個向我們展示自然的偉大和神奇的尤物。我們所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僅僅需要幫助的人,他會通過自己的天賦喜好不疲倦地進行學習,並且嚴格地遵守時間,最終長成了宇宙間最爲神奇的作品——人。我們作爲老師只能像奴僕伺候主人一樣協助這一進程順利進行。

二、決定一生的教育

教學體制與社會生活相當疏遠。教育界就像一個孤島,裏面人們的生活與世隔絕,並且準備終生這樣隔絕下去。

兒童的內在力量在適當的幫助和關心之下會使兒童變得更加堅強,心理更加平衡,精力更加充沛。我們應該主動採取措施,對處於這一成長時期的兒童給予科學的關心和關注。就像保護他們使他們免受身體傷害一樣,我們也應當保護他們的心理,使他們的大腦和心靈免受傷害。

兒童並不是一個處處需要我們幫助的被動個體,並不是一個等待填充的空瓶子。恰恰相反,沒有兒童就沒有成年人,沒有兒童就沒有人類。嬰兒的語言不是來自於母親,而來自於嬰兒自覺的學習,就像他從周圍的人身上學習各種習慣和傳統一樣。父母一旦能夠說服自己從這一過程的主角位置上退出來,甘當這一成長過程的配角,他們的職責就會履行得更好。

兒童也是一個勞動者,他們勞動的目的是長大成人。父母要給他們的創造性勞動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成長的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0—6歲

它雖完全不同於以後的階段,但在這一時期的心理類型基本保持不變。可分爲兩個小的時期:0—3歲,成年人無法瞭解兒童的心理,我們無法直接對兒童施加任何影響。3—6歲,兒童開始變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響。

第二階段:6—12歲

這一階段兒童平靜而快樂,在精神和身體上,他都處於一個健康、強壯和非常穩定的時期。在這兩個心理階段之間,身體也有明顯變化,換牙就是一例。

第三個階段:12—18歲

這一階段人有相當大的變化,身體也在這一階段基本長成,18歲之後不會再發生顯著的變化。也可分爲兩個小的階段:12—15歲,15—18歲。令人驚異的是,官方教育已從經驗上認識到了這些不同的心理類型。大多數國家的兒童6—12歲上小學,12歲以後的中學又分成初中和高中,這並非偶然巧合。

大學是學校教育的最高級別,與上面提到的學校教育沒有什麼實質性區別。這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卻被當作兒童來對待:他們必須坐在那兒聽講,服從教授的要求。年輕人花費了多年時間去聽講,而僅僅聽講並不能培養一個真正的人才。只有實際工作和經驗才能使年輕人成熟起來。

今天同過去一樣,大學仍然被認爲是教學的最高目標,因爲在那裏讀書的都是人羣中的佼佼者。像我一樣,許多人也認爲,人生最重要的階段不在大學,而在0—6歲這一階段。因爲人類的智慧就是在這一階段形成的,心理定型也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

兒童是如何學會語言的?我們說:“兒童記住了這些東西”。但是想要記住這些東西必須有記憶力,而兒童卻沒有。相反,他必須建立起記憶力。在人知道語序影響語義之前,他必須先學會推理。這種能力也是兒童所缺乏的。成年人的大腦無法完成兒童大腦所完成的東西,從無到有地學習一種語言需要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

成年人是通過大腦學習知識的,而兒童則是通過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識。我們的學習過程僅僅是一個接受者而已,知識輸入了我們的大腦,我們又把它儲存起來,我們與這些知識卻沒有建立直接的聯繫,就像一個花瓶與它裏面裝的水沒有直接聯繫一樣。相反兒童經歷了一個轉型的過程,知識不僅僅進入了他們的`大腦而且促使了大腦的形成,成了大腦的一部分。兒童通過他們周圍的環境建立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我們稱這種心理類型爲“有吸收力的心靈”。

教育成了向兒童心理髮展提供幫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個灌輸語言和觀點的過程了。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2

1、“有吸收性心智指的是什麼”

吸收性心智就像一塊海綿。在兒童生命的前幾年,他們通過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如同海綿吸水般毫不費力地從周圍的環境裏吸收大量的信息。兒童生活的經歷給他提供了豐富的印象,在未來的認知過程中,兒童再將這些印象重新分類和重組。這些經歷在兒童身體體驗和大腦工作之間持續相互影響,成爲兒童心智成長的基礎。蒙臺梭利把兒童的這一特點叫做“吸收性心智”。這是一種讓孩子吸收和內化生活體驗從而得到成長的心智。

2、吸收性心智什麼時候有?什麼階段會消失?

吸收性心智從幼兒出生開始就有。0—3歲是無意識的階段,兒童是依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作用,逐步建立了精神的內在結構。兒童的各種能力得到獨立的發展,如語言、手和腿的運動等等,一些感覺能力也逐漸形成,心理的各種控制能力也各自獨立發展出來。3—6歲逐漸變成有意識的吸收。他們已經能夠有意識地對周圍環境進行研究了,他開始了一個真正的創造和建設階段。

蒙臺梭利曾深刻地指出,“任何高等教育都無法抹掉嬰兒在0~3歲時期形成的東西。由此可見,0~3歲階段內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兒童在3歲之前遇到的一些障礙,導致了他人格的偏離,那麼在3~6歲這一時期還可以進行補救,因爲這一時期是大自然對兒童心理建設的收尾時期。”

王煒晴媽媽分享:幼兒與成人學習有着如此大的區別,如何進行教育,如何對幼兒行爲進行關注。提出問題:在幼兒有吸收性心智的階段,如何在家進行配合教育。

園長分享:

在0—6歲之間,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開啓哪些終生受益的“童子功”?吸收性心智,是0—6歲階段的成長特性,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心智發育、成長時期。

“成像式記憶”特點,可以培養孩子一目十行的閱讀能力;“不求理解,但求記憶”是這個階段開發左腦的黃金期;“遊戲中識字”,可以奠定早期閱讀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把“識字和閱讀”內化爲生活的一部分,“閱讀”即生活,不要把學習當做生活之外的內容,是這個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特點;吸收性心智階段的閱讀,要遵循“三七原則”“奧斯卡原則”,好媽媽就是好老師,讓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愛上閱讀;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爲進入小學學習階段打下紮實基礎,爲學習數學奠定基礎;着眼未來,快速的閱讀能力,可以提高未來學習、工作的效率,節省閱讀速度造成的時間浪費。另一方面,童年大量的閱讀積累,可以使人面對人生各種境遇之時,有胸懷,有視野,在進取時有動力,在受挫時可迴歸。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3

一、讓兒童正常發展

兒童做事沒有規律是因爲以前曾經有人隨意地強制他們有規律地做事;兒童懶惰是因爲他們曾經被強制進行工作;兒童們不聽話是因爲以前他們曾經被強制聽話。

通過給予自由來培養紀律性解決了一個以前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果由於外界的原因,和諧工作的狀態沒有出現,人體內的某種力量仍然會促使體內的其他部分單獨成長。結果就會導致各個器官的不平衡發展,最終無法協調完成任務。

這樣人的手就會無目的地運動,大腦就會想象一些遠離現實的問題,語言成了自娛自樂的東西,身體也變得懶散。所有這些部分都獨立發展,無法滿足自身的需要,導致個體不正常的成長,最終成爲衝突和絕望的根源。

工作和自由是兒童正常發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我們的觀點與紀伯倫的話有些相通之處,“工作是愛的外在表現。”

二、性格形成靠兒童自己

兒童的性格不是成年人教授出來的,成年人所能做的就是科學地進行教育,讓兒童能夠不受打擾和阻礙,並有效地完成這一過程。人們總是這樣說:“對年輕人要耐心一點。我們要通過我們個人的意願對他們施加影響,要給他們樹立好的榜樣。”我們希望時間和我們的耐心會有所收穫。實際上,我們沒有收穫任何東西。直到我們變老還是一無所獲。僅有時間和耐心是不會取得任何結果的。因此我們必須利用好那個具有創造性的時期。人的性格是在那個創造性的階段裏形成的。如果性格在那一階段裏沒有形成,那它就永遠不會形成了。任何說教都不會促使它形成。

三、兒童的佔有心理及其變化

我們不能通過說教來防止孩子弄壞東西。如果一個孩子要得到一件東西只是爲了不讓別人得到,我們會對他進行說教。但我們說教的有效性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不久之後他還會重新再來。對於成人來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我們就會說這個人沒有意志力。相反,如果一個人明確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們就會說這個人有很強的意志力,很有能力。

四、兒童與社會發展

把人根據年齡分隔開來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對於兒童也是一樣。這樣也就會打斷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繫,使人與人之間無法互相學習。絕大多數學校根據年齡分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而且是很多罪惡的根源。

我們學校的老師建議在一個班級中安排同樣年齡的孩子,但實踐證明這存在很大的問題。這與兒童們在家裏一樣。一個6個孩子的母親會發現6個孩子比較容易應付。但如果這個母親有一對雙胞胎,那問題可就困難了。想一想,兩個孩子總是要同樣的東西該令母親多麼煩惱呀。6個不同年齡孩子的母親也比一個孩子的母親輕鬆一些。一個孩子比較難以應付不是因爲他們煩人,而是因爲他們缺少夥伴。

在老式學校中,升級的唯一辦法就是競爭,但這卻常常會引起嫉妒、怨恨和羞愧等感覺。這樣孩子們就會變得自以爲是,並且喜歡控制別人。相反,在我們的學校裏,年齡大的孩子認爲自己理所當然地應當向年齡小的孩子提供保護。這種大保護小、小崇敬大的氣氛在我們學校相當濃厚。這個班集體也變得非常牢固。最後孩子們之間對互相的性格都有了瞭解,並且能夠互相提供幫助。老式學校的孩子們經常說,“某某得了第一”或“某某最差”等等。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感情不會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年齡是兒童在環境中形成各種不同性格的重要因素。

五、社會的凝聚力

團體意識不是通過灌輸的方法得來的。它也不依賴於任何形式的競爭,而是自然的產物。這是兒童通過自身努力所取得的結果。兒童只有通過他們的行爲才能在自然發展過程中向我們展示社會生活所必須經歷的階段。

人們僅僅注重個人目標,不顧他人是不會形成一個社會的。社會的最終形式是以組織爲基礎的。人類真正的痛處所在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個性的缺失和潛能的浪費。

六、錯誤及改正方法

如果我們必須對兒童進行誇獎和懲罰,他已經沒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約束的方法必須由老師來提供。但假設他們正在進行工作,我們不停地給他們獎賞或懲罰,這樣會嚴重影響兒童精神上的自由。

如果你告訴一個孩子他多麼淘氣、愚蠢,這隻會傷害他,不會使他有任何提高。這不是糾正,這只是對事實的一種陳述。發展和改正只能通過兒童長時間的主動練習才能獲得。

如果說什麼東西對我們的性格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的話,那就是能夠自我改正錯誤的能力。如果我們沒有這種能力,就會變得自卑或缺乏自信。

成年人所犯的錯誤會引起兒童的一定興趣,兒童可能會對成年人有點同情,但這種同情是一種超然的同情。這樣對兒童來說,犯錯誤就成了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人人都可能犯錯誤這一現象對兒童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這也會拉近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錯誤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使我們成爲了好朋友。犯錯誤比完美更容易促成良好關係的形成。我們無法改變一個“完美的人”。

如果兩個“完美的人”走到一起,他們肯定會吵個不停,因爲他們既不能理解對方,也不能忍受對方。

這種審慎、自信的性格和我們所獲得的經驗將使我們終身受用。這種自豪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很容易得來,把兒童引上逐步完善的道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們僅僅告訴一個人他是靈活還是懶惰、是聰明還是愚笨、是好還是壞只能適得其反。兒童並不會因爲在成年人身上發現了錯誤而對成年人不尊敬,成年人也不會因此而失去尊嚴。錯誤不僅是一個私人問題,每個人都有責任改正錯誤。小事情正是以這種方式變得偉大起來的。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4

孩子的童年,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爲什麼呢?

當翻開瑪麗亞?蒙臺梭利的著名教育著作《有吸收力的心靈》時,我找到了答案。

瑪麗亞?蒙臺梭利是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這本《有吸收力的心靈》彙集了她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這本書,主要闡述了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呢?

總結起來,有這樣幾點:

1.順其自然

孩子擁有內在發展的力量,他們的成長,不是我們教育的結果。

要想一歲的孩子,擁有三歲孩子的心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樣的,該到了做什麼事情的年紀,也應該順其自然才行。

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兩年,對他的一生是非常關鍵的。

因爲,一個人從出生之後的那一刻開始,他的人格就已經在不斷地形成了。

嬰兒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一種神奇的與生俱來的精神力量。他們擁有特殊的天賦,能夠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

他們可以獨自學習,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

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吃奶要人喂,不會翻身不會爬,也不會說話。他們唯一表達自己的方式,就是哭。但是,很快地,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實在是太快了。若是仔細觀察,我們就能夠知道,孩子每一天都有變化。這種變化太神奇,也太迅速,有可能是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自動完成了新技能的學習。

相比較而言,我們大人的成長,實在是太慢了。甚至或許可以說,我們沒有成長,已經到了近乎退化的程度。

2.適當幫助

讓孩子得以成長的,不是教育,而是工作。這是蒙臺梭利一個重要的教育觀點。我們大人能夠給予的,也不是無窮無盡知識的傳輸,而是適當的幫助。

兒童在能夠使用手的時候,就開始了學習。他們能夠天然地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吸收,最終實現自我的成長。

同樣的,嬰兒的第一本能就是拒絕別人的幫助,自己去做事情。我們要關注這一點,也以此警醒,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嬰兒的成長不是以身體爲起點,而是以心理爲起點的。

怎樣做,才能既提供適當的幫助,又能不破壞孩子自身對世界探索的慾望呢?

這需要我們成年人用心去體會。只要仔細觀察,總能找到合適的方法。

3.提供環境

環境影響人,尤其影響剛出生的嬰兒。

什麼樣的環境,是有利於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的呢?

在《有吸收力的心靈》這本書中,作者強調,兒童的學習環境,應該避免過多的障礙。這樣,會使得兒童在“工作”的時候,更有成就感。

嬰兒是在環境中成長的。當他們能夠走出大門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儘可能地帶着他們出去。他們行走的時候,不僅使用腿,還使用眼睛。

4.樹立榜樣

兒童要想獲得某種精神力量,就必須與經常使用這種力量的人在一起。

身爲父母,我們的行爲,不僅影響他們的現在,也影響他們的未來。

要想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們就需要從自身入手,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

正因爲意識到榜樣的重要性,在此時,我才更不敢放縱自己。我怕自己的懶惰,影響了孩子。哪怕現在很辛苦,沒有完整的睡眠,缺乏自我的時間,但我還是會盡可能地找時間去充實自己。我也相信,孩子不是無知覺的。我的行爲,會無形中影響他。

5.給予愛

如果說,有什麼力量可以促進人的成長,那麼,我想,唯有愛了。

愛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但它常常讓我們感覺到溫暖並充滿着鬥志。對於一個嬰兒來說,媽媽的愛就是安全感。

小時候缺愛,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發展,極有可能留下心理的陰影,進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尤其是媽媽的愛,對於小嬰兒來說,它的作用,簡直比吃奶還要重要。

孩子在媽媽身邊通常都是不哭的。

我也願意,更多地陪伴孩子,愛他,溫暖他。這對於我這個母親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本能,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

兒童發展規律

除此之外,蒙臺梭利在這本《有吸收力的心靈》一書中,還提及到了一系列的兒童發展規律,我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也希望能夠對閱讀本文的你有所幫助。

4個月大的嬰兒,就開始會觀察人們說話時的嘴脣動作並試着模仿了。

6個月,嬰兒可以發出一些單音節的聲音。

10個月,嬰兒會發現自己所聽到的聲音是有意義的,並努力理解。

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兒童可能會喜歡爬樓梯,或者是去搬運那些比自己還要重的東西。

3歲之前,兒童形成各種能力。3歲以後,兒童發展這些能力。

3-6歲,這個年齡段也是兒童的口音定型期且一生難改。

思考

孩子的一生,應該是富有創造力的一生。我們作爲父母的,最終要扮演的角色,只能是幫助者。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這是最爲耐心的等待。及至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就該我們退出他們的舞臺。

在此之前,順應兒童的發展規律,提供適當的幫助,營造合適的環境,並樹立榜樣的積極作用,同時,無私地給予愛。

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培養他們的專注力。這之後的世界,便要交由他們去探索了。

《有吸收力的心靈》,蒙臺梭利旨在告訴我們:關注孩子的心靈,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他們,自己去吸收,自己去創造。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duhougan/616273.html

  • 標籤: 心靈 讀書筆記 讀書 有吸收力 寫讀書筆記的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 《有吸收力的心靈讀書》讀書筆記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