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通用17篇)作文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通用17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55W 次

篇一: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通用17篇)

羅靖婷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不像一本學術著作,它短小精悍,語言優美而富有極高的文學性,更像是我們愛讀的雜談類文章,沉迷一個下午就可讀完。但若要認真思考其中的學術知識,或者是模仿寫作,這本書又可以回味無窮。

首先,本書的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認爲,這句話其實有兩個含義:第一,中國所有的階層是從基層的鄉土社會分離出去的,不論是資本家、知識分子還是地主,他們都脫離不了鄉土性帶來的根深蒂固的影響,儘管這種影響被他們否認,因爲在這些人看來“鄉土”包含着一種貶義。第二層意思是這種鄉土性的社會只存在於基層,從農村分化出的城市,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與鄉土社會產生了很大的不同,城市的居民對農村生活難以產生認同感,甚至以“鄉巴佬”這類稱呼貶低農民。但即便城鄉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極大的差異,中國人根植於土地的本性還是從來不曾改變。費老用“鄉土”一詞來形容中國,可以說是恰如其分。充滿鄉愁的中國人哪怕出了國,那院子裏總要留一塊菜地,帶一抔家鄉的黃土,從土地生,從土地長,根與脈都紮在土裏。

其次,如何理解費老所說的“鄉土中國”?在我看來,費老所說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鄉土”,因爲他並不只是在描繪鄉村的生活,而是以鄉村作爲源頭來探尋整個社會的運行架構和運行法則。在傳統鄉村特徵的研究上,不少工作人員將“愚、窮、弱、私”認爲是鄉土社會的癥結所在。我們可以認爲“窮”和“弱”是客觀條件所限制,但費老對“愚”和“私”卻進行了質問與反駁。

《鄉土中國》中費老多次提及“愚”這個概念。那麼,什麼是“愚”,如何理解“愚”?我理解,學者對於“愚”的定義是莊稼人不識字不認字,這是事實,各路學者也無需否認文字下鄉的好處與必要性。但這種評定是學者站在一種高高在上的角度,以城市生活的標準來評定鄉土。“愚”是一種智力的標準,是一種對於學習能力的判定,但識不識字從來不應該成爲一個人是否愚笨的象徵。結合鄉土社會的情況,費老表達了一種新的觀點,文字是一種現代性的工具,學者所辨明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文字的產生是因爲人與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中國產生文字的原因則是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去是鄉土性的,但中國的文字並不是在基層上發生的。所以,對於進行文字下鄉運動的學者,他們首先是要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從而認真思考對於鄉民“愚”的定義是否準確。

《鄉土中國》着實帶給我很多思考與領悟。步入大學之後,我鮮少再去研讀類似於此書之類的深刻文本。此次讀完本書,我只覺費孝通先生對中國鄉土社會的研究可謂是深入淺出,小小的一本書卻從頭到尾有着自己的宏觀架構,他探討的中國鄉土文化形態中的人倫與社會關係的傳統性,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不能缺失的。隨着改革開放,新農村的一步步建設,我們必然能看到城市和農村的不斷髮展。知識下鄉,扶貧掃盲,鄉村建設也正隨着前人開拓的路在邁進,但我們從來不能說中國人這種藏在骨子裏的鄉土情結消失殆盡。中國依舊是一個人際關係爲網絡的人情社會,正如邊老師所提出的那樣,強關係還是在社會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鄉村。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越是在小的城鎮、小的村子,越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來,越強調禮俗社會對人產生的約束,村長、族長的權力威信大過名義上的掌權人,這依舊是差序格局在其中的體現。在西方現代化觀念的侵襲之下,我們都開始認真思考,這種基於中國傳統社會的行爲方式是否需要改變。我認爲是不需要的,中國和西方兩種社會所根植的土壤不同,必然會長出不一樣的莖葉,不同的社會格局從來都不是關注的焦點,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紮根於鄉土的情況下,取長補短,穩步實現對於鄉村建設的發展。

在現代化並未完全實現的今天,中國的發展能否最終“去鄉土化”?鄉土社會對中國的未來是否是完全消極的?這需要去進一步思考,而答案就在現實的社會中。

篇二: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費孝通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而這一點似乎是與現代化的城市之風格格不入。

隨着亞運會的到來和時代的發展,杭州的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地鐵四通八達,似乎離鄉土越來越遠。城市中人們往往看到鄉土定會聯想到土氣這一詞,這是城市人蔑視鄉下人的一種說法。亞運會可不能配這個形容詞。在初看此書時的我也有着同樣的想法。但費先生卻用短短14篇文章,讓我對“土氣”一詞有了不同的看法。

《鄉土中國》一書是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變遷等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北京大學社會系劉世定評價“很少有書像《鄉土中國》那樣,在五六萬字的規模容納了一系列富有啓發性的的概念。”

初讀《鄉土本色》一篇明白:鄉下人的鄉土氣息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土”便是他們的命根子,一種保留至今的生活方式。鄉下人依靠土來謀生,土是鄉下人眼中的神。而對土地的信仰和依賴則又是源於不流動這一特點。“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變動。”人們世代定居成爲常態,終老是鄉的思想深入人心。這也就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而現在城市中的人們過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自然也就少了鄉土的氣息。

重新品味此篇發現:在這種不流動的鄉土氛圍薰陶下也正造就了一個熟人社會。人人都處於一個熟悉的環境中,沒有陌生人。“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此類的話在城市中已經鮮少能聽到,但對於鄉下人是耳熟能詳。兩者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前者是法理社會:一種爲了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後者則是禮俗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爲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前者,就是我們的現代社會,人們交往似乎都夾帶着利益,人們互相變得疏遠。而禮俗社會中人們互相熟悉互相瞭解,每個人都真誠地爲他人着想,不會有那麼多的斤斤計較,只會有誠摯的心和溫暖的關懷。人們互相信任。

這樣的社會便是我理想的社會,也是想象中亞運會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一個可信任的社會。仍依稀記得兒時老家歡聚的場景,不論是否有血緣,大家齊樂樂融融齊聚一堂,暢聊生活中最尋常的小事,從東市的哪家買菜便宜,再到西市裏的哪家小夥子長得俊俏……;人們的熱情難以抵擋,紛紛上臺展示出自己嘹亮的嗓音。這種場景始終難忘。只可惜城市中想再尋這一方煙火氣已是困難。願能始終保留中國人最基層的那一份鄉土氣息。不論是對待同鄉之人或是異鄉,甚至是對於國際友人,我們都應該有着底子裏的那股熱情好客的“鄉土氣”。

“土氣”在費孝通的筆下,在我的心中又有了新的定義。它並不是落後的,固執不前。而是熱情與真誠。是對待所有人應有的態度,是即將成爲亞運會東道主的我們應有的待客之道。但仍不可避免會有守舊的思想,這只是人們沒法及時收到外界的消息和知識的原因。隨着國家鄉村振興、教育事業的發展,鄉土社會的守舊思想在漸漸瓦解留下的只有人們的誠摯!

鄉土人不再土氣!讓亞運會來點“土氣”!

篇三: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費孝通先生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他將自己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長時間實地調查和感悟體會匯成一書,即《鄉土中國》。外看薄薄的一小本,卻寫的深入淺出。《鄉土中國》一書分爲十四章節,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解鄉土社會,每個觀點熠熠發光,使人受益,讓讀者更深入瞭解何爲鄉土中國,何爲鄉土社會的特性。可謂社會學的經典之作。

全書開始的主題是“熟悉”,這是禮俗社會最大的特點。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所以“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等到了20世紀末時“土裏土氣”這類在城裏人口中頻頻出現的詞彙也反映了“鄉土”變化,再到現在許多城裏人會選擇去鄉下居住的現象也體現了社會的變化。

再是“文字下鄉”,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在鄉土社會中文字絕非必要,所以“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之後是對鄉土社會更深層次的挖掘,差序格局以個人爲中心,按照血緣親屬等關係的親疏來對人距離遠近的劃分,但也有地緣關係的影響。雖然說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我們之所以和西方不樣,就在於羣己,人我劃分的基礎不樣。也正因爲如此纔有了道德差異,即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但事實上現代社會是看似是一個人情社會,更多的是講利益,而不是道德禮儀。

從結構上看家是鄉土社會中的一個基本單位,由此會產生許多不同的關係鏈,不同的羣體,上升到家庭,單位,組織。作者通過男女之間的感情關係說明了秩序,“爲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引出禮治秩序,費老說禮治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然後是對權力的分析以及權力與文化的關係。說明人類已經走出鄉土性社會。引用文章最後一段話:“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慾望去活動就得了。”

其實這個也可以聯繫我們自己的生活,如學習,與周圍同學朋友的交往等都與之有關係,所以這本書更是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人口流動與聚集,鄉土中國日益減少,但無論如何鄉土社會的特質已或多或少滲透到我們的骨子裏,傳承了下去。

這本書雖只讀懂了些表面上的知識道理,但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好書是要反覆研讀的,也讓我走近了鄉土中國來了解她,更瞭解了自己。

篇四: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品鄉土風情,頌中華文化。費孝通先生認爲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地、文化、格局、道德、家族…我們身邊的種種風俗習慣都體現着鄉土性。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這種鄉土性的影響感受更爲強烈。對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面對面社羣”的比喻,我深有所感。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說中國人的母親是土地也不爲過。泥土養育的人的情感是淳樸的、簡單的。一個組乃至一個村中的人都是朋友,彼此熟悉、信任。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接電話的開頭語,村裏人打電話開頭往往不是“喂,我是xx”,而是“喂”之後直奔來電主題因爲在第一個喂字後我們便知道了對方是誰,根本不需要解釋。《鄉土中國》中有一段話“你不妨試一試,如果有人在你門上敲着要進來,你問‘誰呀!’門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個大聲的‘我’。這是說你得用氣聲辯人。在‘面對面社羣’裏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報姓的。很少太太會在門外用姓名來回答丈夫的發問。”讀到這段話時,我笑了。費孝通先生用最簡單的話解釋了鄉土社會的社交生活,又恰如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不謀而合,或許這便是語言的魅力。

鄉土性並不是很多人以爲的只體現在農村。它是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特色。雖然隨着中國的不斷髮展,城市化的日益提高,人們逐漸生活在了高樓大廈中。繁忙的工作、封閉的空間使人與人間的交流愈來愈少。曲偉傑也在“抱抱就能消除人際冷漠?”中的採訪中提到“當我們習慣於從貓眼冷對門前影時,哪敢笑看路邊人。”但在我看來,中國人向來是生活在集體中的,這種鄉土性深入骨髓。因而不管是小區裏的籃球場、游泳池…還是電梯中的幾十秒都會成爲孩子和大人交流的樂園。有時相互逗弄着小孩或問一句是否吃飯或吐槽着電梯總是維修,即便是點頭之交,付出的卻是真情。

中國的鄉土性還體現在中國社會關係的格局。費孝通認爲西洋社會是團體格局,像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與之相對的是以自己爲中心的中國格局,像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他稱之爲差序格局。若在西洋社會中爭的是權力,那麼在我們這是攀關係、講交情。由此看來在傳統文化中,西方社會注重法律的約束,而我們更注重道德約束的差異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由此也就自然地引出了人民對鄉賢的尊敬,形成了獨特的鄉賢文化。鄉賢自古以來都憑藉着其在鄉里、村裏的威望,以自身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鄉民、重塑鄉風,發揮着比法律柔和卻有效的作用。在道德和法律的相輔相成下使古代中國鄉村即便遠離統治者也相對較和諧的發展。

隨着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鄉土性對我國的影響從未減弱,持續影響着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或許是我還不夠成熟,還沒有真正體會到這個社會的酸甜苦辣。

無法有費孝通先生那麼透徹的領悟,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體會到了從未體會到的那份中國的鄉土文化,品鄉土風情,頌中華文化。

篇五: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一、簡介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該書語言流暢,淺顯易懂。

二、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鄉土性中的土字可謂是用的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且我們的民族營業確實和泥土分不開。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泥土的束縛。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蔑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

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從大體上來說,這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一特徵也使得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會有太大變動。從大體上來說,這也是鄉土社會的特徵之一。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回鄉。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再者,鄉土社會裏從熟悉裏得到信任。現代社會是一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我們大家都不熟悉彼此,各人都不知道各人的底細,由此,才發生法律。但是在鄉村生活裏,法律是無從發生的。在鄉村生活裏,我們會經常聽到“這不是見外了嗎?”這一話語。這是因爲鄉土社會裏從熟悉裏得到信任。這種信任並非是沒有根據的,這可以算是一種規矩。

然而,在我們社會的急速變遷中,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這也是爲什麼“土氣”成爲了罵人的詞,“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總而言之,中國基層社會的確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城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城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和慾望沒有都市人強烈。經過這麼多年對歷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因此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另外,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不可輕易改變,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

三、文字鄉下

文字的發生是在任何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了空間和時間的阻攔。鄉土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是一個有熟人組成的社會,有話可以當面說明白,不必求助於文字。所以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想讀社會的本質。

再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在記憶上發展的程度是依他們的生活需要而決定的。在一個鄉土社會中生活的人所需記憶的範圍和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是不一樣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生活很安定的社會,向泥土討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動的。在這種社會裏,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這種生活也用不到文字。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去是鄉土性,中國的文字並不是在基層上發生。文字到目前爲止都還不是鄉下人的東西。這就等於,只有在中國鄉土社會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四、結尾

以上是我對《鄉土生活》的簡介和對我比較感興趣部分的分析與感想。

《鄉土生活》給了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甚至在農村的學生一個走近“鄉土中國”的機會,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瞭解”中國社會的基層”,也讓我們對於“社會科學”這一概念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總而言之,《鄉土中國》這一本社會科學論著讓我受益匪淺。

同時,我也想引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爲結尾:“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篇六: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北斗七七

早些年,第一次讀費孝通先生寫的《鄉土中國》時,我沒有耐心細讀完整本書,只是聽說它是本名著、看到它被多次推薦的心態而功利地讀了個大概。雖是瀏覽,但書裏提到的一些情形,對於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熟悉而又印象深刻。比如書裏寫到“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用得很好”,“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向泥土討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動的”時,讓我想起終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裏勞作的母親,有時叫她出來散散心,她總是推脫說“哪裏走得開嘛,地裏的草長得快有一人高了還沒薅完……我走了,家裏的雞給餵食啊”,真像是書裏所說的“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流動不得。

初讀這本書,我只停留在農村生活表面的感同身受,並沒有深入地思考過。再讀這本費老基於農村社會調查的基礎來剖析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及其特點的書時,我已經離家在外近10年。這10年,我跟土氣的農村老家在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上,有過一個分分合合分分、心生排斥到達成和解的過程。

從第一次出來上大學開始,家鄉於我,只剩冬夏,再也沒有春天和秋天。所以,我曾特別懷念老家院子裏那滿樹白色的杏花、粉色的桃花,以及其他我都記不清是什麼顏色的果樹花、蔬菜花各相爭豔的春天,懷念我家果子熟了,樹葉變得紅的紅、黃的黃那五顏六色的秋天。曾想什麼時候有機會在四五月的時候回趟家,看看那魂繞夢牽的家鄉的春天。

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時,我卻任其溜走。由於疫情,今年學校一直沒開學,我在家待了兩個多月,本來還可以待到四五月杏花盛開的時候,但我卻提前離開了家,後知後覺地才發現自己已經與家鄉在精神上做了一次“斷舍離”。我想,此後我恐怕再沒資格把“懷念家鄉的春天”之類的話掛在嘴上,畢竟是自己主動與家鄉的人、家鄉的景漸漸疏離……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調查中國農村狀況而完成的,儘管時過境遷,斗轉星移,現在的國人依然有着“安土重遷”的濃重思想,但是隨着一個個新興城市的崛起,向傳統的農村生活不斷提出挑戰,真正以土地爲生、從事農耕勞作的人越來越少,隨便走到中國任何一個農村角落,青壯年出去外面闖蕩營生、只剩空巢老人在農村老家一邊種地一邊照顧留守兒童的現象比比皆是。特別是從我們90後這一代人開始,有相當一部分人出外求學、工作,孔雀東南飛,家鄉成遠方,他鄉即故鄉。

而年輕一代人在原來熟人的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生活方式到了陌生人的城市生活中逐漸失靈,所以“法律”開始居於中心管理地位,這是時代的進步。但僅僅依靠法律條文來規範調節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是不夠的,還得靠道德來約束,勝在我們從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一直都保有這個優良傳統,所以對比歷史簡短的西方國家,我們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基於我國國情而制定的,讀過《鄉土中國》這本書後就理解得更透徹了。如果再有一部調查當前這種社會流動現象的社會學著作,配上這本書那就太讚了!

隨便瞎掰扯了一些,等再過幾年回頭來看,不知道會有什麼新的感悟。

篇七: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楊偉峯

以前聽朋友說,她讓讀博士的同學爲高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這位博士同學思量再三,推薦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聽聞這件事之後,就不自覺地發現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有對這本書的推薦。於是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但真正讀這本書源於今年新高一開學。在高一統編本的新教材中,第五單元就是《鄉土中國》的整本本書閱讀。於是我驚歎於之前這位博士同學的遠見和學識。在這種好奇和“必讀”任務的雙重驅動下,我輕輕翻開了得到衆多大家青睞的《鄉土中國》。

一打開書,還沒有讀幾段文字,一種熟悉感就撲面而來,因爲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所以對書中提到的“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意義”“城市人藐視農村人”“男女有別”等現象有着極爲強烈的心理認同,對書中的內容有了一種熟悉和親切的感覺。這種心靈的共鳴吸引我一鼓作氣讀完了整本書,有了下面的認知。

在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說這本書的來歷:“當時在大學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教材,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覺得有意義的課題。無所顧忌的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一面探索一面講,費老提出的觀點完全是討論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同時,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整理寫就、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約六萬字。

整本書讀完,感觸最多的就是書中反覆提到的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

在農村裏村民之間很少使用契約、合同等城市裏規範的文本,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借錢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借條都是多餘的。等到秋收之後,穀物賣掉,再去償還債務,這樣約定俗成的借還的方式維持着鄉土社會的經濟往來,況且這種方式極少引發鄰里之間的經濟糾紛,就算是有了糾紛,經過村裏的長老調節也就能夠妥善解決。

在農村,白天往往是不關門的,這是與城市中截然相反的。在吃飯的時候,村民們經常蹲在自家門口或者街頭巷尾。於是就會有相識的鄰里在門前說着農作物的長勢啊,家長裏短啊,甚至是一些鄰里的合作呀,也是在這種情形下達成的。

鄉土社會,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是城市裏左鄰右舍均不認識的人所無法想象的。人們從出生開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學、工作等原因離開,絕大部分人從生到死均在這個村莊度過,對於這些村民來說這個村莊便是它們的全世界。每個人的一生像鏡子一樣,十分的通透,別人看着你長大,你看着別人老去,對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每家的具體情況甚至每家的親戚都瞭如指掌。可能因爲這種熟悉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間做事很放心。

而在城市裏,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有厚厚的牆壁相隔,人心之間還缺乏一種相知與熟悉。更何況,城市裏麪人的流動性較大,人與人之間始終隔着一層壁壘,始終保持戒備。

《文字下鄉》一節中說:“文字是間接的說話,而且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鄉間,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口耳相傳即可滿足鄉間的交流。而在農村中,識不識字並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構成太大的影響,文中說奶奶一生未識過字,卻仍被認爲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在我的老家,這樣的奶奶同樣也不在少數。我的奶奶一生不會寫字,不會讀書,更不懂學問;但是這一點都不耽誤她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也不妨礙她把我的叔叔大伯都教育的出人頭地。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鄉下人有鄉下人的智慧。

輕輕的翻過書的最後一頁,一種濃濃的充實感,沉沉的厚重感,一種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滿足感涌上心頭。我想這種幸福感只有像我一樣,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人,才能深深的體會吧!

篇八: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合上鄉土中國,我眼前彷彿出現了四十的年代的鄉土顏色。是我有所思考的是費老先生以功能性評判鄉村文字的作用是否合理;農村人之愚是因爲什麼;這樣的作品結構如何引用?

費孝通以文字下鄉切入對於鄉土特色的總結,可能略有偏頗。正如陳心想或鄭也夫所言,費孝通以功能與作用判斷文字難以融入鄉村生活,或許忽略了人文環境的影響。他截取廣闊中國一個鄉村獨立的進行分析與定性以此對於中國鄉村進行定性,忽略了中國經緯度對於不同鄉村間造成地理環境的影響更甚至是人文環境的影響,就如黃土高原上的居民有囤積糧食的習慣而南方水鄉的人民則主張即時享用,所以對於中國鄉土的性質判斷或許不能簡短的用文字引出,說白了就是不能以小見大,應該建立大局意識。

費孝通認爲農村人難以接受文字是因爲農村人之愚,但農村人究竟是因爲哪種愚而難以接受呢?智商原因,見識原因或單純抗拒即思想懶惰?第一種說法顯然不對,大環境下人人之間的智商差別很難體現在對於本土文字上,且普通人之間智商差距很難有較大的差別。第三種也要被排除,鄉村人們世代耕田,對於勞動有着使命感這件事足以感受出鄉土人民們的淳樸與勤勞。或許真相接近第二種,農村人受古代思想鉗制,信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農爲本,農業在未脫離人工的條件下因爲他的性質註定了需要農民在一片區域內定居數代,又因爲以農爲本,大多數農村人都被土地束縛,導致一代人民終身定居在一方水土甚至是一個村落,難以接受外界的思想潮流,所以在未改革的狀況下,人們不會去思考文字對自己或是對孩子的重要作用,所以他們對於學習文字這項佔據自己種田生活時間的事有着天生的抗拒,就是因爲他們不具備哲學思考的思想,究其根本就如上文所述未開放,走出去,引進來。

可能費孝通以文字下鄉進行對於鄉土性質的分析略有偏頗,但是以小見大這種手法可以學習,以小見大避免了就事論事的直觀性,耿直性以及空泛的對概念或者較大事物的闡述,而是更見委婉的以代表事務表示整體概念性的事件。所以我覺得可以以倒推的方法進行分析,作者旨在表達自己對於鄉土性質的判斷,究其根本是要分析到制度,制度又以什麼推出?文化,同比所以最初要以事件引入,而文化領域又以文字最具代表性以及能更加讓讀者讀懂事件如何引入文化的。所以全文以文字下鄉這一事件開頭,逐漸引出對於鄉土性質的判斷。所以在寫作時,我們可以先確定觀點,即全文以觀點爲終點,以事件爲起點,兼具故事性,論述性,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以上觀點謹以觀點不同提出,未帶有對於費老先生,鄭先生,陳先生本人的攻擊

篇九: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第一篇“鄉土本色”中的開篇第一句是“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這種產業,離不開的是土地,這也是鄉土社會中的土字的由來。“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種地是鄉下人“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這決定了鄉下人的生產生活都伴隨着一塊土地展開。這是鄉土社會的本質。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字下鄉”這一篇。文字主要用於記錄和交流,文字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能打破隔閡,於是人們對自然社會的認識就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很多人說鄉下人愚,是因爲他們不識字,是“文盲”,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但文字對於社會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字最初發明時,古人們常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表達一些所見到的事物作爲記錄,記錄可以是一個地點,一件物品,無非是想讓自己可以更好的回憶,這是對於自己,也是對於他人。文字可以傳遞訊息,如畫一個圓,就代表太陽,畫一條魚,就代表在河邊,這就算是交流了。

書中前文提到過,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交往並不存在太大的空間上的隔膜,記錄只是爲了幫助自己記憶。文字的作用在於認同,如果人們認爲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是一致的,文字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這就要求文字首先是從一個人們交往密切,並且相對穩定的社會中產生的。

實際上文字最初的發明是在廟堂而非鄉土社會。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的交流不存在空間上的差距,如果有需要,託人傳個話,也是可以的。但生活在鄉土社會的人卻在時間上有差距,古人和現在的人自然是無法溝通,但是可以通過經驗的傳授實現溝通,這在鄉土社會是可行的。因爲鄉土社會是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無非就在田地爲中心的範圍內,很少有難以應對的場景,前人的經驗放在現在也還是可行,交流在鄉土社會是不存在隔膜。所以在記錄的意義上,文字的用途似乎沒有太大的地方。同時文字作爲交流的工具,相比較語言,是比較不完善的,比如會出現“詞不達意”,所以在交流的意義上,人們更多會選擇語言,這是一個比較完整,比較高效的溝通方式。

在鄉土社會中,語言在有時候都成爲一種不必要的溝通方式。交流可以是眉目傳情,也可以是簡單手勢,有時候可以出現“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情境。“在面對面的親密接觸中,在反覆的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們,並不是愚到字都不認得,而是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鄉土社會的交流只用語言就足矣。

“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提到“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它賦予學習能力。”學習,我們固定一套行爲方式的方法是記,我們使用一套方式的方法是憶,至於“反覆的做”只是爲了提高做事的效率,減少回憶的時間。“記憶”可以突破時間,人們可以“撿拾”過去的積累,人們生活在社會中,這種本能是有必要的,因爲社會是“時間”的積累,人們可以得到其他人的生活經驗,來適應社會的生活,這些“社會共同的經驗積累”,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

我們用記憶得到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得到其他人的經驗,只是一種時間上的交流,我們用經驗堆砌成現在的生活。經驗的多少,決定我們記憶工作量的多少,我們按需要選擇來記憶,選擇對象依據我們的生活的需要來決定。在一個穩定熟悉的社會,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生活的需要在此處是清晰的,所有的個別經驗,等於世代的經驗,記憶在此處似乎是穩定的。

但隨社會發展,溝通鄉與市開始變得必要。而這樣的溝通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必須先文字下鄉,再思想下鄉。

篇十: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第一次讀這本書,我覺得費孝通先生很獨到精明的地方就是把我們沒見過的,沒聽過的東西都寫活了。裏面很多都能勾起我的回憶,書中還有城市不曾見過的奇異的景色和淳樸的民風。我能明顯得感受到離開家的遊子對家的眷戀和不捨,渴望歸家的強烈心願,看是之後我有些疑惑,大城市快速發展的經濟不是比鄉村更能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不是能更好的實現人生夢想嗎?《鄉土中國》,這本書打開了我對中國鄉村悠久歷史的新認識,帶給我的震撼是任何一本政治書和歷史書無法相媲的。像一本很珍貴的資料,又像是一本別樣的回憶討論錄。

費孝通先生在書的開頭就寫到:“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農村每個人都是有土氣的。他也正是希望通過《鄉土中國》一書來探討回答:“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全書的內容主圍繞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展開討論。我覺得對社會工作者瞭解參考起到很大作用。

在我看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是一部瞭解社會生命的著作。他將村子的“五臟六腑”進行解剖,把整個村子看成一種生命的運作體系。而作爲讀者的我們通覽全書,可以深切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窺查中國的基層社會。雖然距離如今過去了很多年,但作者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仍然充滿活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借鑑。

本書名中的“鄉土中國”,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地方。並不是詳盡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且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依然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我自認爲的鄉土社會,就是一個樸實並且最基礎的一個社會基礎體系。一個根本的存在,對整個社會的運行與發展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概念在這個意義上只不過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工具,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所得出的看法與結論便都不一樣。

社會學家孔德曾經說過:“凡在上級的必然以下級爲基礎,因此也可以用下級來解釋上級。”農村是整個中國的基層,是最基本的存在,中國現存的與新興的很多階層都是從農村分化出去的,就像土地是人們的根,所有都是從此分離不去的。因此研究鄉村問題對於我國現在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是生活的常態,鄉土社會中一塊能用腳步丈量其長短的土地,可能就黏着一個家庭幾代人的一生。固定的生活模式、熟悉的生活人羣、不流動的生存空間、在各自孤立的社會圈子中形成了的“熟人社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有機社會,自發形成的。是一種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鄉土社會中,人從長大到死亡都是在一個熟悉的圈子裏,人們從熟悉得到信任和安全感,契約與法律在鄉土社會中反而成了衍生之物。維繫着鄉土間信任關係這是一種由熟悉而帶來的可靠性,但這種“約定俗成”卻與當下這個由陌生人所組成的社會顯得格格不入。

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之中,世代定居纔是正常的,就像很多老人不願意跟自己的子女去生活,願意守着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對土地也有着很強烈的感情。在他們眼中遷徙則是變態,哪怕是被迫離家遷徙,鄉土社會的“根”是不變的,他們就像被風吹出去的種子一樣,在落地生根以後,仍然會在新的村落中延續舊的習慣。這是我在書中看到的最有感觸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心中,我的家,我的生活的場所,無論我在哪裏,我的心也是一直屬於那裏的。就像坐上一班回家的大巴車,旅途中是最興奮的,因爲那種即將接觸故土的心情,那久違的親人便是鄉土給我們最珍貴的感覺。

篇十一: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逝者如斯夫而未嘗往也,生命勞動和鄉土結合在一起,就不怕時間的沖洗了。——題記

漫漫五千年,中國的社會發展曲折,戰火紛飛,時局鉅變,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而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着手於研究中國本土的鄉村社會學,並在《鄉土中國》一書中寫下了他的見解。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緣,中國人對土地是敬畏的,人們都鍾情於土地,而土地也就可以算得上是中國鄉土文化的命根。

正如書中所言,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大多數人們都是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如今城鎮繁華,發展迅速,生活在城裏的人們或許並沒能發覺土地的重要性,然而不論是中國延續至今的農耕文化,還是現在離鄉帶土的習俗都與這土地離不開關係。

或是歷史的原因又或是社會生存發展的需要,“以農爲本”的生活方式已經深入中國人的命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土地養活了中國的鄉土社會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爲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關係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裏,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裏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繫。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裏,人與人的關係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裏會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裏人們總會存在着私的念頭,一個人爲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爲了家可以犧牲黨,爲了黨可以犧牲國,爲了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爲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說是爲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着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着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係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係,地緣關係等。或者可以說是這種靠關係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爲傳統的影響更爲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因爲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爲。

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已逐步脫離了鄉土社會,現在的人們難以體會到那個帶有“土性”的中國,而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注重對鄉土文化的瞭解認知和傳承,將鄉土文化融合於現代,不讓它隨着時間的更迭,時代的發展而淡去。

讀完了《鄉土中國》我更加忠於中國的過去,我也更加忠於中國的未來,在幾十年的過去,就有人能夠清醒地面對中國的過去,中國的崛起也必將會是指日可待。

篇十二: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高一時,我們接觸了《鄉土中國》這本書,開始瞭解了一些關於中國鄉土的社會學知識,雖頗爲深澀,但也有些感觸。

本書主要講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文化道德,差序格局,禮治政治,多方面介紹了一個本就存在但鮮爲人知的社會現象。

就以文化角度來看,書中作者認爲文字下鄉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就認爲其是“愚”的,實在難以讓人心悅誠服。作者說到“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並非愚不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麼的。”因此,將城裏人和鄉下人做“愚”與“不愚”的對比是非常不恰當的。他認爲文字在鄉村之所受到排斥是由於空間和時間兩方面的因素,空間上指的是鄉村處在“面對面社羣”當中,因而文字的使用並不是必不可少的;時間上指的是對對於鄉村這種“生於斯,死於斯”的形態結構,口口相傳足以傳遞世代的經驗。因而只有當中國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改變,文字才能真正地“下鄉”。這時,我才真正理解除了人與人的互相尊重之外,爲何我們不應該看不起鄉下人的“愚”。

抑或是“差序格局”。書中作者爲了給我們講清楚這個概念,特意提出了西方的團體格局來進行比較理解。他打了個比方,西方社會以個人爲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像是一捆柴,幾根成一把,幾把成一紮,幾紮成一捆,條理清楚,成團體狀態;中國鄉土社會以宗法羣體爲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親屬關係爲主軸的網絡關係,是一種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個人都以自己爲中心結成網絡。這就像把一塊石頭扔到湖水裏,以這個石頭(個人)爲中心點,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紋,波紋的遠近可以標示社會關係的親疏。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作者成功向我們解釋了何爲鄉土社會的結構特徵,使我們對故土故人更加關注。

再是“禮治”。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而現代社會是“法治”的社會。法治也就是說依照法律行事,而“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合於禮就是說這些行爲是做得對的,對視合式的意思。”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利來推行的,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利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所謂傳統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從每個人說,在他出生之前,已經有人替他準備下怎樣去應付人生道上所可能發生的問題了。他只要‘學而時習之就可以享受滿足需要的愉快了。”但是,在日新月異的大世界,以往的傳統發生了改變——我們人人平等,都受到尊重,在社會的指引下,過着屬於自己的人生。我想,這也是種幸福吧。

瞭解中國,必先了解中國的鄉村。瞭解鄉村,知曉過去,指引未來。

篇十三: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陳怡

《鄉土中國》的作者名爲費孝通,而對於這個名字,我是比較陌生的。此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

我對它的興趣由來是因爲做過幾篇閱讀的文章,覺得在法治和禮治方面,此書講解的非常詳細。所以由此展開了研究和思考。

在這本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費孝通先生認爲,中國社會是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以土爲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了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閡。人們在熟悉的環境中長大,代代相傳的社會習俗指導着他們的行爲。在這種社會裏,語言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而鄉土中國社會結構則是一種差序格局,書中有一段話是: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差序格局這種說法比較難理解,以我自己的話來翻譯就是,以自我爲中心,就像思維導圖一樣,與自己有關的人,所構成的網狀結構。

中國的法律和道德,是普遍性關係的確立,也是現代社會一於傳統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區分禮治和法治的基礎上,說明了裏作爲一種行爲規範所具有的特徵,以及在鄉土社會秩序維持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解釋了鄉土社會的禮制秩序特色。像我這樣的外行人也能看懂,語言並不生澀,而是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禮治的意思就是,以代代相傳的習俗和待人道理,沒有強制性,以道德的規範來進行社會治理。而法治就是依靠法律來進行社會管理,具有強制性,有法律的威嚴。

很多人都支持禮治,認爲在雞犬相聞而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社會裏面,社會秩序,無需外力來維持,單憑每一個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無事了,也就是說,在冥冥之中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會爲人類裏出一個和一道德的經濟秩序來。

而我的想法是這只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大多數的人都有自己的良知,的確會依照規矩來做事,但並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會藉着人們的信任,而無良知的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說明白一點,我們並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循我們普遍默認的合於道德的經濟秩序,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

可鄉土社會並不是這種社會,依我來看,這就是個“無法”社會,就相當於我們把法律拋棄,可還是達到這種理想狀態,社會秩序依舊穩定,這就是鄉土社會中的禮治社會。

雖然說禮治社會只是人們最理想中的狀態,在當今世界很難達到,但我還是期盼有一天,我們中國也能達到這樣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良知,在當今變遷飛快的時代中,出現鄉土社會的特色,讓世界人民都爲我們的禮治社會而鼓掌。

篇十四: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社會學者費孝通的著作,書中嘗試着解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的問題。全書從多個角度討論了鄉土社會與西洋國家抑或現代社會存在的諸多不同及其原因,讓我對鄉村的文化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梳理全書內容,書中解釋了許多關於鄉土社會常見現象。

鄉土社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穩定。“生與斯,死於斯”,意味着人口的流動極少。

由穩定性生髮出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鄉人之間的熟悉。即“每家的小孩都是村裏大人們一同看着長大的”,熟悉地知根知底。這種熟悉感就帶來三個現象。一是爲什麼很多人說到鄉里人就要帶個“土氣”呢?由於熟悉,鄉里人對彼此都有中不容置疑地信任。但城市裏情況就不同。城裏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每天接觸的都有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習慣了不用設防地交流的鄉里人就容易吃虧。所以用說別人“土”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根本是無稽之談,所謂“土氣”的表現只是不同環境下行事方式的不同而已。二是,爲什麼文字在鄉村的推行效果並不立竿見影呢?文字並不是純粹的交流,而是對事實的一種記錄,既有空間上的(如信件)也有時間上的(備忘錄、日記等服務與記憶)。也就是說,交流中文字並不是必須的。當人們非常熟悉時,文字往往可以省略,甚至完全可以用動作、面部表情來代替。而在穩定的鄉土社會中,熟悉的內涵遠遠不僅指對他人的性格,還有“生活軌跡”——每一代人的任務(甚至一生)都很相近,不需要什麼新的東西,也不需要記載什麼舊的東西。文字自然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那文字自然沒有像城市一樣易於推行,同樣的,這不是輕視鄉村的理由,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帶來的需求的差異。三是,男女有別。這很好理解,在一切幾乎都可以被預測的生活軌跡中,只有性別帶來的鴻溝是無法被“消除”的。而在鄉土社會中,區別於浮士德式愛情的事業型家庭更需要紀律帶來的穩定,所以“男女有別”就成了默認的行爲方式和道德準則。

第二個特點便是經驗的重要性。因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性,使前一代的結論幾乎可以在後一代這裏照搬,所以經驗和歲數成了公認的“權威”,帶來了禮治秩序和“長老統治”。這一點在現代社會就不那麼好用了。社會變遷速度的加快使社會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所以人們依靠的不再是經驗,而是具有原則性的知識,更要求理性的思考。書中說:“人類發現社會也可以計劃,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也就是說人類已走出了鄉土型的社會了。”對理性、智慧、機會的要求和年齡就沒有太大關係了,這也是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的顯著差異之一。

第三個特點,也是全書提出最重要的一個新概念,便是自我性帶來的差序結構。西洋國家中,人們是因爲要完成某一個任務而組建團體。爲了達成目的,對團體中每一個團員都有明晰的要求,即“權利與義務明確,人人平等”。而鄉土社會中,人們對合作的要求沒有那麼強烈,常常是先自然而然組成一個團體(如村落),再相互幫襯,所以各自要做的事情不像黑字寫在白紙上那麼明確,就有了“人情”一說。所以人們處理事情時有了一種更微妙的關係,處理方式是與對象與自我的關係有關的,像水波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而不是個個平等的個體,這是“差序結構”。

關於鄉村文字下鄉的問題,私以爲可以先宣傳科技創新改變的生活一類的理念,具體的比如介紹農業先進工具的使用相對於傳統耕種方式的優點,使人們不再依賴於穩定的生活方式。思想從“傳統的鄉土社會”跳出來後,由於對新事物的需求越來越大,或許文中提到的“文字下鄉”效率會更高吧。對城鎮化的進展應該也有所幫助。不過這只是看後的一點感發,連最基本的思想雛形都算不上吧。

這本書打開了我的視野,將目光投在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鄉土社會上,探討了許多之前那從未想過的問題。社會學就是這樣,我們明明身處其中卻又好似一無所知。所以說閱讀豐富思維角度,增長知識。讀了這本書確實瞭解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東西。

篇十五: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故鄉,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千百年來,歲月流轉,人事更迭,而人們那份濃烈的思鄉情卻從未改變,無論你走到哪裏,無論你身在何方,總會在某個時刻,把一方鄉土想望。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令人回味無窮,那麼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鄉土本色”

“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這是我讀完《鄉土中國》後的最大感觸。

也許你來自農村,從小便和土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也許你身在城市,但興許你的祖輩也從鄉間走來。社會日新月異,無數中華兒女走到世界各地,但依然有着對土地的親近;城市快速發展,座座摩天大樓使人疏遠隔離,但鄉土培育出來的熟人社會依然存在。鄉土,不僅是一方土地,更是一種文化,儒染,浸潤,無處不在!

現實生活中,鄉土,也許離你很近,也許離你很遠,但作爲中國人,鄉土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鐫刻在我們的骨子裏。

費先生在全書開篇便對“土氣”作了不同於常規的解釋,它成了對鄉土社會貼切的形容。中華文明是大河文明,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而中國社會的基層—一鄉下人,更是牢牢依靠於土地生活。人生於斯,長於斯,最後終老於斯。農耕文明的需要,使得農民需長久地定居於一地,這種影響輻射到其他階層,於是便有了落葉歸根的執念,有了漂泊世子“斷腸人在天涯”的一腔愁思。文中說道,“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這確實是對傳統農民生活最形象的描述。老家在鄉下的人們,一村人往往同姓,家家戶戶間都多少有點親緣關係。逢年過節回鄉,總是這家跑跑,那家串串,“小姑大伯四爺三叔”的喊個不停,讓村子頗有大家庭之感。

這正是人們紮根一塊土地,世代繁衍生活的表現。在許多青壯年離鄉求發展的現代社會,不少老人們仍守着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正如田地中的莊稼,長在地裏,與泥土無法分離。這是土氣的特色,是悠長歲月中產生的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感、習慣,它無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於是土氣才成了罵人的詞。

先生還爲鄉下人翻了供,他說,中國的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在這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連文字也是多餘的,因爲人們經驗的傳遞不受時空限制,父子相傳,鄰里相授,這同樣不適用於現代社會,才使鄉下人在城裏無所適從,顯得愚。而其實中國鄉村是重視文化的,這文化便是指知識和禮儀。知識不必多說,既可指文化方面的,又指農民賴以生存的技能。鄉下人一面應用着農耕的知識生活,一面也希望子女讀書成才,這不能不說是他們對知識的追求。而禮儀則更可以說是禮俗,是維繫鄉土社會的傳統。在熟悉中,“禮”的作用可以說是巨大,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誰若是犯了事,違了禮,真得是“一輩子擡不起頭”。正因如此,費孝通先生認爲用“人治”形容中國鄉土社會並不準確,禮並非依憑個人好惡,而是長時間的穩定不變中形成的秩序。到這,先生將現象、原因、深層影響一一串起,揭開了我們熟悉卻不甚瞭解的鄉土社會之面紗。

它所展示出來的價值,不只是如何去看待歷史悠久的過去,更有着深刻的現實意義。剖析過去,我們可以認識到歷史的進程,分析過去,我們可以發現歷史的規律,解析過去,我們可以受到歷史的啓迪。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在這時代的節點,我們以古覽今,集古人之長,報今人之志,在社會主義建設上大踏步前進。

篇十六: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作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我們最應該崇拜的那些踏實的人與他們的夢,卻常常因爲樸實無華的外殼被忽視,甚至是藐視。

——題記

《鄉土中國》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記述的是費孝通先生對於當時中國農村的生存情況的深刻見解。無論是從時間、空間,或是人類社會學這門學科本身來說,我們對於《鄉土中國》的許多內容都是陌生的。我們或許難以想象,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人不識字,沒讀過書,有人的婚姻建立在“生育”的任務上,而不是感情上。

我們讀《鄉土》,或許會驚訝於這些代溝,但在起初的驚訝平息之後,我們又冷靜下來,認真思考這種生活方式的意義所在,並且在其中悟出超越這些鴻溝的、時至今日仍能讓我們有所啓發的道理。

就像費先生常在書中提到鄉土人民的“樸素”。“差序格局”的根源是樸素,低視野的世界觀造就了人們從“自己”出發,依靠情感關係一層層向外推而織成的交際網絡;農民務農的經驗也是樸素的,他們不追求籠罩萬有的真理,只是靠着一代代的言傳身教,無條件地相信看到螞蟻搬家便要抓緊去田裏開溝,家裏分到新地就要揮起鋤頭種稻。

如今人們提到鄉下人,提到農民,就很難避開“淳樸”“樸素”這一類詞,這似乎已經成爲了這個羣體的一個標籤。他們不求作偉人,不求成大事業,終極一生想做的可能就是蓋一棟屬於自己的三層樓的大房子、門前稻田裏的稻子能一年比一年長得好、手上多抱幾個胖娃娃。

這是樸素的心願,是依舊離不開“自己”的心願,卻也是多數人最真實的一面——多數人庸庸碌碌,歸根結底,實際上也只是爲了生存,只是爲了“自己”。這並不是可恥的想法,只是在當今社會的過分渲染下,單純爲了自己的那些夢想,開始被認爲狹隘、自私、一文不值。於是人們開始有花言巧語雕飾自己的夢想,人人懂得仰望星空,卻少有人真正腳踏實地。而這時,那些勇敢承認自己樸素,承認自己或許無法爲世界作出貢獻、便轉身守護住自己眼前這方幸福的人,反而最動人。做木工的手藝人爲孫子做玩具,看着孫子拿着玩具愛不釋手,便會眼中泛光;過年回家,老人們總會用大魚大肉來招待,看你冷了就給你織雙襪子、打件毛衣,送別時站在車水馬龍的路口癡癡地凝望,即使被人流淹沒,也不改那悠長的目光。他們是最樸素的人,有最樸素的願望,就會用最大的努力去追逐去實現,而這一點也不樸素。

冷靜下來審視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是否也能拋去一切虛浮的外殼,爲樸素的夢想腳踏實地地努力呢?杭州是肩負着承辦亞運會的大城市,而我們只是生活在這個大城市中的樸素的千萬分之一。我們不奢望人人都爲亞運做出多大的貢獻,卻可以默默做好自己身邊瑣碎的小事。千萬份小事匯聚起來便可成大事,千萬個樸素的我們聚集在一起,也便擁有了支撐起這場盛會的力量。

那些一生與泥土相伴的人,他們從土中走來,帶着泥土的樸素與芳香來到這世間,在這兒留下他們的烙印,輕輕地、不被人發現地,然後再回到泥土。他們像土下的根默默的活在這世上,卻也有着撐起一顆整棵樹的意義。

現在讀《鄉土》,我們似乎要帶着辯證的、有時代感的目光去審視書中的字句,但這不妨礙它仍然是一本鉅著。費孝通先生取下了鄉土中國的一個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細細觀察後,將成果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能對這些切片感到陌生,但別忘了,這像泥土一樣樸素的人與文化,也正是我們的根,我們的起源。

篇十七: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東校區高一·2班張永江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望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千絲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完過後,感觸頗多。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舊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它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裏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而我卻認爲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中國鄉村的根挖出來了,而且給我們介紹得十分詳細,頭頭是道。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並不是實質上的貶義。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比較穩定的,即使經受過戰亂、遷移,這些災難也不是社會的主流。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細緻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再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自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理,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部分人往往總是想着“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腐敗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令我受益匪淺。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分離,社會變遷劇烈,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但總的來說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還是“土”的,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寫到這裏,我不禁讚歎費孝通先生持之以恆、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費孝通先生已經逝世,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仍然散發光芒,他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得是如此透徹。因此,我要繼續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中國的鄉土社會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duhougan/1395396.html

  • 標籤: 讀後感 中國 鄉土 高中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通用17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通用17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