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精選9篇】作文

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精選9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98W 次

篇一: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精選9篇】

有幸參加金灣區教科培組織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訓,深感獲益良多。本次培訓大咖雲集,各有特色,爲我們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打開了新視窗。八位專家,既有理論型,又有實踐型,爲我們指明瞭教育科研的方向,讓我們在遭遇教育科研瓶頸時豁然開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語文大咖的分享。

來自廣東省實驗中學的正高級教師羅易老師首先指出課題隱藏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言之有果,實事求是。羅易老師深入淺出,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爲提煉,從日常教學中發現問題,形成課題,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優秀語文老師是如何煉成的。作爲一名語文老師,首先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讓自己在專業教學領域之餘有一技之長;其次,要敢於放手,以任務、目標爲導向,激勵學生自發地追求卓越,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

江門市蓬江區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周華章老師則具體與我們分享了選題的常見角度,於得心應手處反思充實、尋求突破,於困難疑惑處梳理問題、歸納提升,於學情反饋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總結出了“問題+歸因+對策”的論文寫作思路,這是一線語文老師實現從實踐經驗到理論昇華的最佳模式。

作爲2018年教育部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的獲得者,深圳市寶安區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倪崗老師以他十餘年的教研之路爲例,充分證實了教育科研要有針對性與延續性。2008年“基於選文類型與任務分析的語文學案實驗研究”,2013年“區域性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踐研究”“大範圍推廣課外閱讀的策略研究”,2018年“初中整本書閱讀課程化的實踐研究”,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倪崗老師帶領他的課題組成員們走上一條自我孵化、共同成長的幸福教研路。

作爲一名一線教師,專業發展至關重要。從事教育研究,則是教師走向專業發展之路的最重要途徑。教育研究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有結果的一種活動。對一個教師來說,每選擇一個研究課題,就是確立並實現一個具體、明確的奮鬥目標,每進行一個課題研究,就是在不斷地獲取新的教育信息,掌握新的理論與方法,實現對教育實踐認識的新飛躍。

作爲一個剛剛踏上課題研究之路的新手,從本次培訓中深刻地領悟到了如何更好地把一線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發展爲課題,進而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教育敘事、課例研究、教學反思、科研沙龍、這些都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不斷閱讀、勤於反思、筆耕不輟,把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通過思考來內化,最後通過寫作實現總結與提煉。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的教育科研之路還處於起始階段,唯有堅定地在自己喜歡並擅長的領域持之以恆地閱讀、實踐、反思、寫作,方能讓教育教學更有價值。

篇二: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2021年4月24日,週末,雖有斜風細雨,但依然擋不住我們參加新餘市基礎教育科研培訓的熱情。會議現場座無虛席,在市教科所袁老師的主持下,培訓會8:30準時開始,四小時的培訓中我們認真聆聽了幾位課題負責人的經驗分享以及萍鄉市教研員硃紅梅的專家報告,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首先,易歡歡老師分享了《語文素養指導下的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實踐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課題”從何而來?二是“課題”需要做什麼?三是“課題”中的收穫是什麼?四是思索新探索、新徵程。

易老師告訴我們做課題一定要“勤”——要勤於閱讀、勤于思考、勤於總結、勤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勤於收集有用素材,積累點滴功夫,量變會發生質變。

接下來,廖兵華老師分享了《核心素養下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也用四個方面的內容呈現:一、回顧——課題的由來;二、行動——課題研究的過程;三、收穫——課題研究的成果;四、反思——努力的方向。

廖校長告訴我們,做課題一定要勤於參加活動,從活動中勤於總結與反思。

徐金林老師給我們分享了《教學成果獎及其培育方法》,讓我們瞭解了教學成果獎的特點,如選題要突出、理念要正確、成果要有型、成效要顯著、影響要廣泛等。徐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教學上勤於鑽研,一定能有教學成果的創新和突破。

硃紅梅教研員給我們分享了《做有質量的教研、做有追求的教師》,對我們一線教師做課題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一、做課題要避免四種傾向:1。爲做課題而做課題,無思考無動力;2。盲目照搬假課題,無原創無想法;3。重複建設虛課題,無突破無個性;4。不切實際空課題,無基礎無條件。

二、課題人的努力方向:1。眼睛向上見精神,學習成長無止境,文獻研究要加強;2。眼睛向外學榜樣,深耕拓展無藉口,規範操作學方法;3。眼睛向內找差距,創新升級不懈怠,助推教學出成果。

三、教師做課題要去真研究,研究要出真成果。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觀察、內省、反思、探究、創新。教育科研要邊做邊實踐,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總結,在課題的實施中服務於本職工作,通過課題研究養成研究的習慣,關注自身問題的解決和經驗的提升。

朱老師的分享告訴我們,課題研究是一個過程,是教育教學成果的昇華,是促進專業發展,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聽完講座,老師們都覺得收穫很大,雖然天氣較冷,但大家心裏卻很暖。

稻盛和夫說:“不要以你現在的能力,束縛對未來的想象”。

面對使命,我們要有情懷;面對壓力,我們要有態度;面對責任,我們要有信念,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讓我們努力朝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前行!

篇三: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爲期五天的培訓爲我們工作坊的教師提供了一個集體學習、交流、提升的平臺。感謝碑林進校爲我們邀請來了省教科院、市教科所、區進校的專家名師,爲我們帶來了五場精彩紛呈的“專題講座”,這五場“專題講座”以“學科核心素養”爲主題,爲我們一線教師帶來學科引領、能力提升的“饕餮盛宴”。

市教科所馬俊華主任圍繞《基於深度教學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深入解讀,從小學數學深度教學談起,對深度學習進行了闡述,通過與單元設計相結合,對深度學習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瞭如何通過單元設計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結合具體教學實例分析,指導我們如何以任務驅動進行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進而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與主動探究,提升數學核心素養。近三個小時的講座,馬主任與我們參訓教師進行開放輕鬆的互動交流,爲老師們梳理了新課標的核心思想,指導教師們從大方向把握新課標核心精神,贏得教師陣陣掌聲。我也在反思,我平時的教學設計還是研究教材作爲重點,而不是課程標準作爲起點。整個的課堂教學設立還是教材與內容中心的教學設計,而不是以目標爲中心的教學設計。而當今的教育應該從淺層的教學活動爲基礎轉向學生深度的學習。這也是我今後教學的一個研究方向。

蓮湖區進校教研員任院玲老師以《核心素養視角下,目標確定與達成》進行主題講座,任老師與參會老師分享了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達成多維目標的方法,並以課例爲基礎,剖析了數學學科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深入淺出的講解,一個個具有探討性的互動問題,引發了我們與會教師的共鳴和深度思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當是一堂課最核心的任務,任老師引導我們一線教師明確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有利於核心素養落地,也將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和實踐要求內化到每老師心中。通過聆聽講座讓大家真正感受到核心素養可知,核心素養可學,核心素養可教,核心素養可評。

省教科院田雙棉主任的題爲《核心素養與深度學習》的講座帶領我們聚焦“核心素養”和“深入學習”這兩個當下流行的熱詞,“核心素養”是最終目標,而“深入學習”是實現目標的路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深度學習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還要使其更加有序、有層次、有深度、有廣度地學習,要給予學生分析、總結、評價和創造的機會,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要在認識深度學習內涵的基礎上,以融合聯結課堂活動爲基本特質、創新實踐爲抓手、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優化學科內容特徵,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提升科學核心素養。田主任的講座從如何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專業引領,令我茅塞頓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

灞橋進校的郝江波主任做了題爲《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講座,重視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深入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隱性目標。郝主任帶領我們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提出我們一線教師應該從讀懂教材做起,從讀懂每一節課的教材做起,還要把握整體,構建數學系統,實踐探索,提升數學素養,延伸拓展,促進思維發展。聆聽郝主任的講座,使我在拓寬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進一步轉變了教學觀念。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探索,總結反思,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自己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把本次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內化成,不斷運用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進步。

“聚焦核心素養,指明新教材新方向”,此次學習活動爲我們數學教師搭建了一個實踐教學理念,交流學習的平臺。對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教無止境,學無止境,我將賦能提升,聚力前行。

篇四: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2016年10月23日,濟源市教科室主任、教研專幹一行60人在市教科所楊保健所長等領導的帶領下來到了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金華,走進美麗宜人的浙江師範大學,開啓爲期一週的教育科研智慧之旅。

24日早簡短的開班典禮上,浙師大經濟與管理學院何曙榮院長爲學員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楊保健所長用詩人般浪漫的語言、科研者嚴謹的邏輯,要求我們全體學員一定要靜心研學、積極互動、學以致用。希望此次培訓,提高教科研骨幹的研究意識、思辨能力、創新精神,使每一位學員都能成爲教育科研的實踐者、引領者和排頭兵。

教育研究的盛宴,課程改革的旋律,觸動着我的心靈,使我不斷地反思、感悟、收穫、成長。

一、做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教師

一個老師不幸福,他就不可能塑造出幸福的心靈,就很難塑造出幸福的學生。那麼,對於教師來說,幸福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學生負責。

浙師大任俊教授不僅用他獨特的魅力,幽默的語言告訴我們什麼是幸福,而且用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怎樣做纔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沒有樂觀能力,也就抓不住看得見的幸福。

樂觀是一種能力,即樂商,它是一種綜合能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樂商和一個人的樂觀閾限有關。

這正如每個人的反應時閾限都不一樣,同樣的刺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應主要由基因決定。

2、它也包括個體從所經歷的消極事件中獲取積極成分(或力量)的能力樂觀能力高主要體現在任何時候都能幫助你獲得正能量。

被誤解時的笑是一種素養;受委屈時笑是一種大度;吃虧時笑是一種豁達

無奈時笑是一種境界;危難時笑是一種大氣;被輕蔑時笑:是一種自信;失戀時笑是一種灑脫。

3、樂商還包括影響或感染他人的能力。樂觀是會感染人的,但不同的人對他人的影響力不一樣。高樂商的人在這方面顯然更能夠影響周圍的生活環境,如同樣的相聲演員或喜劇表演者,會有不同的演出效果。

4、對積極事件的品味能力。

樂觀是一種能力,好心情是一種素養。

幸福的人是一個樂觀的人,而樂觀的人在本質上意味着具有較高的樂觀能力。所以幸福的人在內在上就具有高樂觀能力。

困難可以阻止你成功,但不可以阻止你成長。生活中的任何一種發生永遠是你成長的機會,而不是成長的障礙。

著名文化學者、浙師大毛醒策老師告訴我們要儒道佛互補,既要有儒家的“拿得起”,又要有道家的“看得開”,還要佛家的“放的下”。

作爲教師,即使我們沒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但至少,學會換一個角度審視自己的人生。工作忙、壓力大不是藉口,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情況下,既然我們不想作負重的蝸牛,那就改變心態,做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教師!

二、做研究型教師,研究着做教師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讓中國夢從學生的美麗心靈開始。懷特海說:教育有用,是因爲對指導生活有用。對一名教師而言,不僅要教書,更要科學的育人。沒有成績,過不去今天,只有成績,沒有明天。教師的價值取向影響青少年的價值成長,抓好育人隊伍建設十分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邏輯、哲學基礎和創造性質來說,本來就不可能不帶有研究因素。這首先是因爲,我們與之交往的每一個個體,在一定程度上說都是一個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興趣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歡樂,使每天的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請你把每個教師引上進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以研究的視角審視我們的工作,會使工作更科學、更高效。最好的研究者纔是最優良的教師。

(一)發現教育生活的多姿多彩

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春暉中學優秀教師王國芳告訴我們要從四種視角(1。時間視角2。人物視角3。崗位視角4。價值視角)和六面鏡子(1。後視鏡:回味生活2。顯微鏡:放大生活3。凹面鏡:聚焦生活4。內窺鏡:深入生活5。望遠鏡:拓展生活6。瞄準鏡:定位生活)中發現教育生活的五彩繽紛。

他認爲教師專業發展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受益;

第二層次:提升教研能力,讓同事受益;

第三層次:提煉教學思想,讓同行受益。

教師,不僅要教書育人,更要有一雙慧眼,去發現教育生活的五彩繽紛,進而投入到投身草根研究的廣闊天地。

(二)投身草根研究的廣闊天地

“培養研究的能力和培養專業的能力是同一回事,因爲一個專業者認真地履行他的職責,循着科學的方法去思考,他就是一個研究者”。

——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

王國芳老師告訴我們這樣來研究:

1、提煉:完成工作想一想;

2、探索:遇到困惑想一想;

生活中的任何一種發生都永遠是你成長的機會,而不是成長的障礙。

3、比較:聯繫同類想一想;

4、轉換:換個角度想一想;

5、拓展:抓住靈感想一想;

6、推進:立足成果想一想;

7、揚長:圍繞優勢想一想;

8、質疑:面對現狀想一想;

9、閱讀:結合學習想一想;

0、總結:審視職責想一想;

1、感悟:品味生活想一想。

研究對教師來說其實就是科學的做教育,就是實踐、反思、總結、再實踐,提升。研究就要具有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比較廣博的基礎知識,而且要具有教育專業化的素養,具有現代教育理論的素養和創造地實踐的能力。參加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培訓教師的有效途經,可以說是一種“校本培訓”。

(三)探索高效創新的育人方法

管理,管是理性的,理是感性的。真正的教育是無痕的,最優秀的教師是變管理爲服務的教師。教育是超前的投資,滯後性的回報。教改新理念是關注人,服務是滿足學生需要。

方海東,浙江省德育特級教師,一直在以人爲本,不斷地探索高效創新的育人方法。他每天堅持“四個一”:每天上好一節課,每天找一個孩子談心,每天讀一個小時的書,每天寫一千字的教育敘事。他的“追光班”的“因材自教”教育模式讓我們豔羨不已,同時也讓我們思考:教育要更好展現效能,必須以人爲本,在思考中不斷的創新,不斷地與時俱進,更好的服務於學生。愛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

三、學、思、悟、理,行動起來

每場報告,每次學習,我們都凝神聆聽,唯恐遺漏!下課後結合課程建設的討論也爭論的面紅耳赤。爲了總結當天的學習情況,每一組都用“美篇”製作了簡報。幾乎每一期簡報,我們都在字斟句酌,熬到深夜,生怕落後。作爲其中的一個學員,我一次次感動於他們的團結、負責,驚歎於他們的創新、高效!

姜根華老師說:5年專注於一件事情,成爲專業。10年專注於一件事情,成爲專家。15年專注於一件事情,成爲泰斗。一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成爲神壇。雖然這輩子也永遠成不了專家,但在以後的工作中,至少我們可以不斷的努力,以科研的視角,享受教育的幸福。

篇五: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去年暑假我加入了歷城教育這個大家庭,作爲第一次參加研修,我感覺既新奇又頗有收穫。

在前期研修時我參加的是另一學科,因而很遺憾的沒能參加科學的第一階段的研修,但在掃碼加入科學組時,卻讓我在浮躁中尋得了一份靜心思考的安寧。

鑑於平時我在上課時就喜歡利用多媒體上的各種程序進行教學活動,且剛好教完四年級,因而一開始看到網絡研修的微課任務,我並未覺得這是一件十分困難事情。然而隨着一步步完善單元主題分析和教學設計,我越發覺得自己先前的認知太過淺顯,所謂的教過的課件還需要一改、二改、再改。教材上這一課的內容雖然只有三頁,但它所能帶給我們,帶給孩子的卻是一扇通向認識世界的大門。

回想平時的備課與反思,我雖有心通過活動或多媒體引起學生興趣,帶領學生積極思考,但總覺得還很“空”。在這次網絡研修中,雖然只是備一課,但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踏實下來的思考。“課標”不在手邊,那就下載電子版,一遍遍翻閱;活動設計思路不明晰,那就學習前輩,一個個觀看;微課錄製不足,那就回看內容,調整方式,一次次重新修改。不止我如此,羣中的每一位老師都是這樣認真地一次次完善着自己的教學設計與微課。雖然是以網絡的形式進行研修,但祝老師和潘老師在羣中悉心幫助着每一位遇到困難的老師,指導不足,讓人不覺距離,唯餘暖心。看到羣中老師們一份份的資源分享,感受着老師們精益求精的次次修改,閱讀着每一段老師們分享的研修感悟,我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找到了“組織”,有了堅定走下去的力量。

不知不覺,今天已是研修的最後一天,有盡卻也無涯,新的一學期很快就要開始了,相信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每一次備課與教學中,我都會回想起這次研修中告訴自己的話——踏踏實實,靜心、精心做教育。

篇六: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短短的五天培訓,轉眼便結束了。在這五天期間,有退休的老師授課,也有還在教育一線工作的老師們,有教育、心理領域的專家們。他們從各個角度,各自的教育生涯獲得的領悟和經驗給我們講授了自己的體會和心得。前輩們反覆強調着一件事,教育無小事,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們付出全部的精力去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老師們會對學生的以後生涯有着很大的影響,可能因爲一件小事影響讓他們的人生髮生很大的變化。所以說,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要用心去做。

步入教育行業,首先要明白,我們的角色是一名服務者,爲廣大的學子服務,做學生的引路人。要時刻記得學生是一顆種子,不是瓶子,引領他們是我們應該去完成的事情。更多的是讓他們學會自我學習,教會他們思維的模式,起到啓發的作用。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做好愛崗敬業的基礎上,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知識面。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上一層樓,要有敏銳的反應以及靈活機智應對的綜合能力。心中有問題,努力求答案是我們該有的態度。面對種種困難和難題,我們要積極的去對待和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有不怕困難的心態去對待面臨的困境。每一次的困境都是我們的一次生長的機會。

時代在進步,很多事情都和過去有了很大的差別。面對多元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加快學習的進步,與時俱進,將科技與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藉助技術的手段,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出更多的貢獻。在出色的完成本崗位的工作基礎上,要廣泛的學習其他的知識。現在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需要綜合型的人才,跨領域的人才。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說,現在我國的教育正在嘗試跨科目綜合,比如說將數學和物理結合,讓以前比較空虛,理解起來比較難的知識,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老師們用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隨着時代的進步,學生的生活和心理也在發生着變化。在過去,我們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現在除了教書育人,我們更要注重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面對迷茫和消極的心理的學生,我們要獻出更多的愛心和關懷,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應該做的事。面對學生,幼兒時期是觀察力發現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注重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小學階段是記憶力發展的階段,而中學階段是意義記憶的關鍵時期。做爲一名教師,做爲一名家長,我們不應該剝奪屬於孩子的快樂和自由成長的時間,更不能讓提前學習加重孩子的壓力。現在社會上讓孩子過早的提前學習的現象特別普遍,在該玩耍的年紀被厚厚的書包壓着。過度的提前學習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等各種情況,而且很多情況是不可逆轉的。所以,在適當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是每個成年人該做的事情。對孩子如此,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我們也要有個明確的計劃。有了明確的目標後,纔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促使我們不斷的前進。

篇七: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崗前培訓對我們剛剛走出校門不久的新教師來說就如同是雪中送炭。我們就像是剛剛成長的孩童,對於教育事業的認識還很膚淺,在教學的道路上不知從何抓起,崗前培訓就是我的指路明燈!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着幼兒園教育的質量,提高教師的素質是當前幼兒教育的當務之急。幼兒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素質?

一、要有正確的教育目的觀

作爲教師應該明確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兒教育,纔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一直以來,幼兒教育都是以小學的預備階段存在的,一些家長爲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信奉“提前開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兒園大量給幼兒教識字、拼音、書寫、計算等等,甚至要求將小學書本內容提前灌輸給幼兒。爲了迎合家長的心理,一些幼兒園過多地關注了幼兒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習慣、興趣的培養。在我們這個中等城市地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雖有所改變,但仍然存在,需要教師、家長繼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目的觀,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二、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爲主,教師缺乏教具演示,缺乏圖案色彩,缺乏生動的遊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堂上,老師總會要求幼兒“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背後,乖乖坐好不準動”等等,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於生活和遊戲之中”。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在遊戲、生活中教育幼兒,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並用,爭取家庭、社區的支持與配合,使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得到主動地發展。

三、具備學習和反思的能力

每一位教師都應有一顆求知心。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各種新知識、新技能層出入窮,獲取一勞永逸知識的時代已成爲過去,在學習化社會裏,幼兒園教師的生存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過程。新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學者,而不單單是教書匠。如果我們還以陳舊落後的知識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話,勢必誤人子弟。再加上,幼兒興趣愛好廣泛,好奇好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迅速回應兒童的需求,及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維持兒童對周圍事物與環境的探知興趣。

教師要學會反思。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孩子在活動中的反應和表現,老師就能夠分析出主題的選擇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求,所確定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所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助於幼兒主動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並獲取知識經驗,所有這些都需要老師進行反思。教師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

總之,幼兒教師要以新《綱要》爲總旨,以促進幼兒終身發展爲目標,加強自身的學習和反思,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使自己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篇八: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在新形勢下,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各項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此次參加十全教育組織的培訓,重點是對我們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如何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

提高教學設計水平,

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工作

01

正確理解教材

教材內容的編寫與設計應符合不同年齡、不同學段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對學生的未來與發展走向起引導作用。教師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的本質,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把教材內容滲透到每個學生。

02

實證地分析學生情況

每個學生生活的環境都不相同,家庭教育、生活層次、身邊環境存在差別,這就要求教師全面瞭解每個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年齡、心理特點以及學習態度進行教育與引導。

03

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育學生的總體方向,只有把握了教學目標,教學纔不會偏離“軌道”。每一堂課,教師要教給學生哪些知識,掌握哪些基本技能,達到什麼目的,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是教師上這堂課之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04

以學生爲主體設計教學活動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如今,提倡以學生爲主體,課堂上要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學會思考,合作解決問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轉變觀念,改變思路,

把“同化”變“順應”

01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同化”

老一套的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一切,書本上的知識、教師的言語都是“聖旨”,從不懷疑,從不質疑,教師怎麼講,我就怎麼聽、怎麼記,而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的,甚至是抑制學生髮展的。

02

如何讓學生“順應”

“順應”是培養學生認知突出、創新能力。分析學生學習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關係。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是建立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包括他的生活經驗。

03

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認知層次、知識面、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漸用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熟悉的事物,用通俗易懂的語音和事例把學生從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讓學生易學、易懂,學而不忘。

只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把握教育新形勢,努力培養創新人才,精心教學,就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篇九: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

教育是一種人類道德、科學、技術、知識儲備、精神境界的傳承和提升的行爲,也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而如何做好教育卻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

暑期,我感恩得到了參加十全教育組織的課程建設研修的機會。赴京學習,既可以撇開家庭瑣事,靜心思考,又可以聆聽專家的聲音,感受名師的風采,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低頭拉車,莫忘擡頭看路

付宜紅老師的《以課程建設引領學校內涵發展》的講座,讓我懂得教育不能只顧低頭拉車,還要擡頭看路。課程建設,首要的是準確的把握、正確的理解國家教育方向。課程設置的核心價值與理念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地方和學校,必須由單純的課程執行者,改變爲課程的開發、參與、建設者,要站在育人的視角規劃課程,站在學生的視角設計課程,站在孩子的天性、本性和需要上去思考課程,開展有品質、重內涵的教育,讓課程爲個性化、多樣化教育服務。

重視積極有效的教學評價

趙德成老師講的《有效的教學評價》,讓我更清晰的認識到做好教學的兩個評價的重要性:終結性評價——考試,過程性評價——聽評課。認識到教學評價在教學質量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具有導向、診斷和發展的多重作用。

教師,既要是教學能手,又要是評價專家。而教學評價的焦點不是教師教得怎麼樣,而是學生學得怎樣?學生學習的情緒如何?動機是否得到充分的激發?學習到了什麼?教學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實際影響到底是什麼?這些纔是教學評價應該關注的焦點。

教學評價不能僅僅“就課論課”,而應該“以課爲例”,“以課爲鏡”,讓每個參與教師都在評價別人的同時反觀自身,發現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實踐。

生命化的課堂,帶的走的能力

古燕琴校長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生命化的課堂,生命教育在耐心傾聽與等待中,生命教育在愛心呵護與澆灌中,生命教育在細心觀察與期待中。細節決定成敗。讓我認識到“世上最危險的職業有兩個,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醫生。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比醫生還危險,庸醫害的是一個人,而庸師害的是一羣人,毀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靈”。

因此,一所優質的學校,一定要有使命感、責任感、危機感,要有教育的激情、創新的勇氣,努力改造我們的學校,讓我們的學校不停頓地走向新的成功,實現教師的精神超越。一個優秀的教師要把自身的發展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心懷天下,情繫蒼生,治學修身兼濟天下。

砥礪前行,感悟教育

本次培訓,讓我開闊了眼界,感悟到了境界——教育,沒有信念,就不會堅守。虔誠的藏民,可以從遙遠的地方,一步一拜到拉薩,靠的就是信念。而教育,擔負着祖國的未來,更要求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對自我、對中國的教育充滿信心,教師的使命讓我們要有擔當,有責任感。

教育,在路上,讓我們砥礪前行。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49319.html

  • 標籤: 精選 科研 能力 研修 教育 名人研究作文25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精選9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心得【精選9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