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精選18篇)作文

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精選1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96W 次

篇一: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精選18篇)

聽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爲孩子成長打下亮麗的底色》的講座,被劉洋及其父母兩代的言傳身教所震撼。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言傳身教爲孩子們的成長打下亮麗的底色。劉洋爸爸媽媽,帶劉洋一起讀書,劉洋爲做合格父母一直走在學習的路上,兩代的言傳身教,爲孩子的成長,打下亮麗的底色。

愛,是孩子一生最厚重的底色,一個被愛包圍的孩子,才能堅定勇敢,溫柔善良而有力量。愛,就是一起成長,願我們做學習型家長,履法律責任,做合格家長。我們要引導並鼓勵孩子們向劉洋學習,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敢於做夢、用於追夢、勤於圓夢、成就更精彩人生,遇見更美好未來。

篇二: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近日聆聽省廳官宣“教子有方”系列講座,共7位專家講解,其中由河南教育報刊社編輯劉肖主任的第四講《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深深打動了我,給了我很多感觸。

現代的快節奏給成年人的生活壓力大,同樣高強度的競爭也給孩子們了很大壓力,但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往往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性格開朗的孩子、遇事能夠理性處理的孩子都有溫馨、和諧、有愛的家庭和家長在背後支撐;那些難以教育的孩子,家長總是以各種不同的藉口來推卸責任。通過聆聽,我深刻認識到:陪伴不是簡單的在一起,而是要高質量的陪伴,願意付出時間,與孩子共同讀書、共同分享快樂、共同分擔責任,陪伴孩子健康成長,陪伴孩子的酸甜苦辣。反思自我,給孩子的陪伴、給學生的陪伴還是沒有真正入心,讓我們放下手機,放下負面情緒,多陪伴孩子,讓我們的孩子和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篇三: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聽了全國勞動模範、河南航天精工製造有限公司鐓制領域總製造師餘軍偉《影響我人生中的六句話》,讓我感受頗深,明白了什麼是工匠精神。

首先餘老師說到了,要接受自己以前平凡的生活。但不接受未來的自己依舊平凡。在普通的崗位,出色的完成任務,爭做排頭兵;在平凡的日子,留下踏實的足跡。所以他從一名普通的工人,變成現在鐓制領軍人物。

然後餘老師分享了自己人生中的六句話。讓我非常深刻的有三句:第一笨鳥要先飛,前提是任何時候做事都要用心,要多付出;第二注意細節、細節,對自己要求再高一點去完成,把細節做得盡善盡美;第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這不就是工匠精神嗎?在平凡的崗位上付出自己的全部,讓自己成爲一顆螺絲,雖小,但是作用極大,並且堅不可摧。

篇四: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今日聆聽了河南省教育廳舉辦的“教子有方”系列講座,其中劉肖老師主講的《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我深有感觸。

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職業和崗位需要培訓和上崗證方可准入,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難需要不斷學習的崗位,不需要持證就能上崗,那就是爲人父母。可是,爲人父母並不簡單。很多爸爸媽媽都是感覺自己太忙,想多掙點錢,沒時間陪伴孩子。說到底,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可是我們家長是否試問過自己孩子真正需要什麼?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陪伴纔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然而,陪伴不是簡單的在一起,而是高質量的陪伴,愛孩子的興趣愛好,保持和孩子溝通對話的暢通管道,給予孩子信任和尊重,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期,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每一個時刻,如若父母不缺席,且能能進行溫暖的陪伴和正確的引導,那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家長再忙也應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多關愛孩子吧!

篇五: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今天下午聽了教育專家朱丹老師的《家庭教育的“三字經”》講座,收穫滿滿。朱丹老師從父母的生育、養育、教育三項使命開始講述,他說到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古語既體現養育又有教育,是養成教育的雛形,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融合的開始,總結出養娃的“三字經”——“修”“管”“慈”。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修身是關鍵,做一個有大格局、懷平常心的父母,纔可能影響和培養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孩子;第二要有“嚴”的態度。衆多偉人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告訴父母要培養孩子勤勉品格、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讓孩子明白“愛歸愛,管歸管,一碼歸一碼”;第三是要有“慈”的輸出,要區分寵愛,溺愛和慈愛的不同,在生活學習中要學會正確的輸出父母的慈愛,教育孩子學會自律自覺,而不是什麼都管或者什麼都不管。

作爲父母和教師兩個角色,家庭教育的講座既有助於家庭對孩子的管和愛,也讓我們教師正確處理與學生的衆多問題,更有利於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有的放矢!

篇六: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今天按照河南省張婕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要求,認真觀看了河南省教育廳舉辦的“家庭教育宣傳週‘教子有方’系列講座”。通過觀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

1、維持和諧的親子關係,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學習環境。當家庭成員有分歧、有矛盾的時候,大家能輕鬆交流、相互討論協商、共同處理問題。平時,家長應該與孩子多多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2、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成爲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那首先家長要做好表率,讓孩子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家長身上的內光點,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模仿對象,這樣也能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3、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想法、信任孩子,鼓動孩子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讓孩子取得成就感。有些家長認爲自己對孩子好,但對孩子好的事情是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家長不要一味逼迫孩子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這樣做不僅不能讓親子關係變好,還可能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4、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定期帶孩子到戶外活動經常和孩子聊天,用心陪伴,不做“影子父母”,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教會孩子正視挫折,採用恰當的方法表達情緒。

篇七: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聆聽省廳官宣,“教子有方”系列講座,感覺內容特別豐富,每個小視頻雖然僅有一二十分鐘,但講述的故事實例及得出的教育理論,卻是那麼的接地氣,非常實用。

例如:第四講《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與第7講《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既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他們都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並且在生活中相互促進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不同的是,一位父親把一個正常孩子培養成才的親身經歷,而另一個是一位母親,把一個殘疾孩子培養成名的艱難歷程。那什麼是對孩子的愛呢?兩個字——陪伴。陪孩子讀書,送他上學,帶他旅行,分享分擔孩子朝朝暮暮裏的喜怒哀樂,陪伴記錄他不可逆轉的健康成長,儘管學習工作再緊張,每月至少要陪孩子看一場電影,或者用心盡力每週舉辦一次週末家庭讀書會等等。主講人劉肖說道,有個小學生在日記裏這樣向父親喊話: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第四講中的呂紅霞,作爲一名殘疾孩子的媽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慢慢地接受了孩子的缺陷。當年在暗地裏默默流淚,而如今特別感恩上天賜給她這麼一個女兒。

是啊,爲人父母是一生的事業,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實現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我仍在努力,你呢?

篇八: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第一粒釦子,父母就要做好示範榜樣。樹有根,水有源,家長的做法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亞里士多德說過“優秀是一種習慣”,好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好習慣的養成,會使孩子在以後的學習、科研、做人方面都大受裨益。

從範廣卿老師講的培養孩子習慣方面,我學習到很多。他主要從兩大方面來說孩子的習慣養成,第一是家長要教育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第二是家長在孩子養成好習慣過程中做好榜樣示範。

範老師教育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方面,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的成才之路至關重要。好的學習習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上課專心聽講;認真獨立完成作業;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歸納總結。

培養規律生活的習慣。“少有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合理安排時間;保持良好作息;參加家務勞動;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慎重交友;有益健康的習慣。

作爲家長,我們每位家長要負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引導孩子成爲高責任、高智能、複合型的棟樑之才,以自立自信的健康人格和積極進取的優秀品質、立足社會、奉獻社會。

篇九: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劉肖主任在《給孩子高質量陪伴》講座中談到“不能有效陪伴,孩子會與父母產生心理距離感,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劉肖老師和中科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就是要願意爲孩子付出時間。“給他做飯,陪他讀書,送他上學,帶他旅行……”,是有效陪伴。

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說:“一個孩子12歲以前能不能和父母建立一種親密的依戀的情感,會影響他一生的幸福成長。”《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我們“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我們不能因工作忙,就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因爲“隔輩親”,要求不嚴,跟着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往往自由散漫,沒有規矩。習慣養成後,父母再管,成效往往不理想。

我們一般的家庭可能無法帶孩子做檯曆、到國外旅行,但我們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讀讀書,打打球,跑跑步,到公園玩耍……發揮自己的特長,陪孩子做做手工:拼圖、彩繪、摺紙;和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孩子參與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有條件的還和孩子一起養殖花草、種植果蔬,既提高了生活情趣,又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技能和自理自立能力,這也是2022年新課標提出的要求之一。

只要我們肯放下手機,願意付出時間,高質量的有效的陪伴孩子,對孩子“相機而教,寓教於日常生活”,就一定能實現高質量的家庭教育,促進孩子積極向上,健康快樂成長。

篇十: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伴隨“雙減”政策的實施,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好自己的子女已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今天觀看學習了朱丹老師講述的《家庭教育的“三字經”》,感觸良多。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父母的教與老師的教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爲人父母要承擔起三點使命——生育、養育、教育。生育是基礎,養育和教育父母是最好而且也是最難的使命。朱丹老師認爲養娃應從“三字”經——修、管、慈入手,填滿養成教育的整個空間。

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修,自己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纔會跟着自己學習,因此家長需要修好自身,爲孩子做好榜樣。同時,對孩子的希望要抱有平常心。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其次要管,管好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嚴是教育方法更是教育理念,但是管不是一味的嚴格,需要嚴寬相濟。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既要嚴管,也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深入孩子的內心。最後還要慈,比“管”更難拿捏的是“慈”,給孩子滿滿的愛,但是一定要有原則,不溺愛,要把握好度,以愛爲出發點,以慈滋養愛,培養孩子的能力。

培養一個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學習成長,家庭教育中最易做到的是付出金錢,最難做到的是花費心血,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是我們助力孩子成長的關鍵。

篇十一: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5月8日,認真觀看了河南省教育廳舉辦的“家庭教育宣傳週‘教子有方’系列講座”之後,我再一次真切地意識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想要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家長首先就得成爲什麼樣的人。因此,在平時生活中,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刻記住自己是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比如: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或孕婦要主動讓座;在排隊時要井然有序,不插隊;在過馬路時要遵守交通信號燈,這樣孩子看在眼裏,覺得父母是這樣做的,理所當然的自己也會去學着做,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通過觀看,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性。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思想,會有行爲的收穫;播種行爲,會有習慣的收穫;種習慣,會有品德的收穫。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認爲,兒童期是人格和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社會越是進步,科學越是發展,就越需要重視行爲習慣的養成,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對良好的行爲習慣讚不絕口。可見,良好行爲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事實上,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每一個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

篇十二: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省教育廳首次“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系列講座,收穫頗豐。特別是第二講王元卓的《履行家長主體責任助力孩子全面發展》和第四講劉肖的《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給我的觸動最大。

中國的家庭教育有一個普遍的怪現象:焦慮的媽媽,缺席的爸爸,失控的孩子。媽媽之所以焦慮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爲爸爸幾乎不參與教育孩子的過程,媽媽們自己身兼數職,疲憊不堪。王元卓和劉肖這兩位爸爸給所有缺席孩子成長的爸爸們做出了表率,堪稱爸爸們的模範。

王元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科學家奶爸這個頭銜。他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持多項重要科研項目。他太忙了,“每天至少要做50件事”。工作之外,王元卓還是位“海淀爸爸”。北京海淀區的家長,有不少都是養育焦慮急先鋒。在這個氛圍中,王元卓利用各種碎片時間摸索出一種不焦慮的“育女心經”:陪女兒們旅行、種菜,爲女兒們製作風箏、機器人,給她們手繪科普講解圖、家庭日記,爲青少年出版科普讀物……從一個平凡的“海淀爸爸”變成一個“難以複製”的“硬核科學家奶爸”。

劉肖作爲省教育時報刊社副主編,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用全家閱讀、寫作記錄女兒學習生活點滴來陪伴女兒成長。他長年堅持爲獨生女兒撰寫成長記錄,在國內首倡“週末家庭讀書會”,把陪伴作爲親子關係的核心,始終身體力行。《爸爸哪兒也不去》這本書就是劉肖以每週一篇的節奏,堅持了整整一年,爲女兒所撰寫的親子陪伴系列隨筆。

觀看完講座,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講座鏈接發到家長羣裏。我想讓家長們都認識到國家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時代意義,更想讓他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裏,我們家長也需要不停地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每一位家長的必修課!

篇十三: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曾經以爲自己是老師,自我感覺一直良好,認爲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沒有問題。但聽完省教育廳“教子有方”系列講座以後,我不斷反思,我發現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太多的不足:

第一、不平等

可能是職業病,當遇到與孩子有分歧的時候,我總是要努力維護自己絕對威嚴,必須讓孩子服從我的觀點,覺得孩子還小考慮問題不全面,但是卻不知這樣會讓孩子缺乏主見限制了孩子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最終也只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墨守成規的本分的人,不具有大膽的想象和探索能力。

第二、過於“完美”

回首與孩子相處的一幕一幕,我發現我不是一個智慧的母親,只要我抓住一個好的教育時間就會心急的去說教,我認爲對孩子好的事情經常強制孩子去完成,孩子在做事或者學習過程中出現不如我意的地方,我就會很苛刻的要求孩子重新做好,做不好的一直反覆做,直到我滿意爲止。根本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是否喜歡,而且總是冠冕堂皇的說“爲了你好!”現在想想,根本沒有與孩子平起平坐,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學習出現問題時,我沒有靜下心來與孩子認真的去分析問題查找原因,經常以自己的思維去判斷孩子是否努力學習,甚至有時候會非常嚴厲的批評孩子。現在反思自己的不當教育可能給孩子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

我認爲給予孩子的愛要有方有法,只有這樣才能教子有方:

1、寬鬆的愛——放飛孩子、讓他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2、尊重的愛——充分體現民主、信任、尊重。

3、體貼的愛——充分體現理解、關懷、溫暖。

4、無條件的愛——不論孩子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都要愛孩子。

5、解決問題的愛——問題發生了,不是去指責,而是去幫助。

6、促進成長的愛——該嚴格的時候就嚴格,該鍛鍊的時候就放手讓他去做,該磨練的時候就狠下心來讓孩子去鍛鍊。

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願意在今後的日子裏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讓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也讓班裏的學生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十四: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母親節,聆聽了省廳主辦的“教子有方”系列講座受益良多,談談讓我感觸最深的幾點。

1、良好的家風家訓是培養優秀孩子的沃土。這就要求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從而達成共識,孩子就會很快樹立規矩意識並立行、立德。

2、教育孩子要有計劃有準則。孩子做錯了要批評,做好了要表揚,看似沒有問題,實則是膚淺的,沒有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對錯標準。我7歲的大女兒剛上小學,雖然性格大大咧咧,但一遇到對某個問題的決策時總是猶猶豫豫,不敢輕易做決定,究其原因是“怕錯”。聽了講座,我意識到了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平時對她的引導太過零碎,總是就是論事,錯了批評,對了表揚,致使她心中沒有一個對錯標準,她的對錯總是由爸爸媽媽決定,自己反而失去了看待問題的主動性。

3、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承接上邊的問題,還應培養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如胡適的母親會經常詢問他,“知道昨天錯在哪裏了嗎?”孩子只有在不斷地反思總結中才會將父母的教育內化吸收,變爲個人修養。

4、培養孩子大格局而非小聰明。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格局直接影響未來的生活態度和品質。要想孩子有大的格局,父母得先具備。聯想到自己生活,我認爲大格局包含的最主要方面是心胸開闊,看問題全面,比如:不抱怨生活,不與人計較,遇事樂觀、行爲穩重、積極向上等等。孩子的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先改變自己,再影響孩子。

5、想把最好的給孩子,那就給她“你的時間”。我驚羨、敬佩王元卓院長夫婦以及劉肖主任對孩子的陪伴。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孩子做手工、看電影、旅遊、讀書等等。於是孩子從小便對生活中的一切充滿激情與熱愛,而後保持着一顆探索的心去了解未知的知識與世界,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目前我們所遇到的很多孩子因爲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對社會生活的認知,從而失去對萬事萬物的興趣,致使本該學習的年紀卻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裏。想到自己的孩子,我不免有些慚愧,老人幫忙看護,我陪伴她們的時間太少,今後,定會抽出更多的時間陪她們並做些有意義的事,至少讓她們在母親的引導下熱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篇十五: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昨天,按照張婕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安排,我觀看了省教育廳首次“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系列講座,幾個專家的講座,對我的觸動挺大,回顧自己的育娃過程,也是一個逐漸學習進步的過程。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現在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但是作爲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方法也不同。有一些方法現在看有很大的收益,但是長遠看,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作爲家長,一定要多學習,適應時代的發展。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好的方法可以借鑑,但是不能完全複製粘貼,要考慮到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徵,生活習慣等,包括家裏的教養方式等,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纔是好方法。

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及家長期望值的轉變,孩子會因此產生了諸多的不適應。作爲家長,我們應該事先做好功課,認識到必然會出現的種種現象與變化,並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改變或不良影響,然後提前預知一些有效措施,在孩子出現對應情況的時候針對性地採取正確的方法與措施,來幫助孩子順利地適應學校生活,並獲得學習的幸福感。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傳遞孩子幸福的意義,如何看到孩子目前的學習和未來的幸福的關係,哪些是孩子目前階段最重要的,哪些是我們家長強加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去改進目前的不足。是我們要重點思考的地方,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我感覺其實應該從孩子角度來教育孩子。認真學習,做作業等良好習慣會帶來學習的輕鬆感和成就感,這些事情孩子是能體會到的,通過這些孩子能切身體會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再比如閱讀這項習慣,有時候家長會教育孩子說:“你要多讀書,讀書多會有出息”。其實孩子本身對這句話是沒有體會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多去了解書中有趣的故事,讓他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從而逐步形成習慣,往往會有更好的效果。

剛纔是以看書爲例子來談自己的看法,在別的方面其實我們也要多去思考。如何給孩子的現在和未來都創造幸福呢?不僅僅只會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強加給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孩子和一個一直不開心的孩子,我們更希望看到什麼結果呢,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篇十六: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我們又該如何跟手機和遊戲爭奪孩子呢”?河南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劉肖在《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的講座中提到了這一問題,也一語道出了許多家長和老師的焦慮和無奈。

聚焦問題,追根溯源,不難發現這一問題是長期親子陪伴的缺失。也許有人會說,我每天都陪着孩子,但陪着不等於陪伴,陪伴需要愛與智慧,需要我們抓住珍貴時刻,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文學家蕭伯納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着甜蜜的愛”。是的,家是人類心靈的胚胎,是凝聚親情,增進溝通的地方,在這裏生髮出的愛與陪伴是深刻的、永恆的。劉肖主編分享了自己陪伴孩子成長的經歷,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何爲高質量的陪伴。他說,“實現高質量的陪伴,親子共讀無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渠道。在此基礎上,能給親子共讀摸索出一種固定的形式作爲載體就更好了,使讀書的時間和地點得到保證,讀書的習慣得以養成”。劉肖主編選擇舉辦週末家庭讀書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用心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賞識孩子,尊重孩子,爲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曾經也聽到很多名師在介紹自己的讀書經歷時,都提到了親子共讀,確定家庭讀書日,每個週末陪孩子去圖書館閱讀一天,目的是讓孩子知道週末還可以有這種一種方式度過,這些優秀家長的做法與劉肖主編的的觀點不謀而合,因爲這樣的陪伴裏藏着最聰明最溫暖最動人的愛。

陪伴孩子成長真的是一場修煉。高質量的陪伴,靠的就是平時點點滴滴的滲透,一是父母要在生活細節處傳遞愛,用心陪伴,和孩子尋找一起做的事,尋找心靈的共鳴。親子共讀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做孩子生命中的點燈人,讓書籍的智慧的光芒點亮孩子成長的道路。吾日三省吾身,作爲教師,亦是家長的我,真的也應該常常問問自己,“今天我讀書了嗎?我陪着班裏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書了嗎?”二是父母要學會傾聽,放緩腳步,蹲下身子,讀懂孩子的心理需求,並給予恰當的迴應,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作爲教師的我,更需要傾聽孩子們的心音,先彼此連接,再解決問題,爲孩子們塑心,爲孩子們鑄魂,激發孩子們向上向善向美的渴望。三是需要父母擁有“陽光”的心態,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能直面孩子的叛逆、情緒波動大等問題,從自己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並相信孩子,依靠孩子,激發孩子,從而讓孩子能夠主動發展。四是父母要樹立榜樣,與孩子共同成長。一個孩子學習態度、道德品行,與父母榜樣作用有着直接的關係。父母熱愛讀書,閱讀的種子自然會在孩子的心中悄悄萌發,父母經常助人爲樂,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成爲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少年。

請相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高質量的陪伴是做父母最好的人生姿態,也是一個家庭最溫暖的風景,同樣,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充滿愛與智慧的陪伴也是孩子們成長中最亮的底色。

篇十七: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昨天,按照張婕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安排,我觀看了省教育廳首次“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系列講座,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愛孩子是爲人父母的天性,但這愛要找對方向,要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教子有方》正如一場及時雨,爲我們教育子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引。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只有在教育孩子上傾心傾力,你的孩子纔會健康成長,出類拔萃。我一直認爲孩子最好由自己帶,雖然辛苦,但可以分享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雖然瑣碎,但可以第一時間給孩子最合適、最直接的教育。

然而,要教育好一個孩子絕非易事,我們往往也會有許多困惑,有許多煩惱。以前也讀過許多教育孩子的書,但《教子有方》這個講座更實用,更有借鑑的價值。它從教子實例到理論透析,從教育小故事到教育方法談,從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到家庭教育誤區的分析,全方位地爲家長教育孩子指點迷津,成爲家庭教育的好幫手。

我的感悟如下:

一、健康快樂地成長

早上起牀給孩子一個笑容,希望這一天都快樂。孩子放學回家,會問孩子今天你過的快樂嗎?孩子就會告訴你,他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當他害怕和老師交流的時候,我告訴他,老師就是他的第二個媽媽。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就是最理想的。

二、相互溝通

我並沒有刻意把孩子培養的如何如何,但是必要的關愛和溝通還是必要的。首先是學會如何跟他談心,同時,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小看他們。他們有時的想法和一些話語,有時候會讓我們我們大吃一驚,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真聰明。因此,我們家長需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隨時瞭解他們的心聲,成爲他們知心的朋友。經常與孩子一起做遊戲,傾聽他們的訴說,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另外孩子喜歡提問一些問題讓家長們作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如果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

三、善於發現孩子的不足

我的孩子有許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膽子很小。人的一生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不然就會引起孤立,性格反常。因此必須培養和鍛鍊他與人接觸的能力。我經常鼓勵他在人前大膽說話,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一步步去鼓勵他和誘導他,給他自信和勇氣,所有能鍛鍊他的大小場合,我都盡最大能力讓他去展現,讓他得到充分鍛鍊。雖然不能與其他膽大的孩子相比,但比起過去大有進步。在萬千孩子,我的孩子雖然不是最優秀的,但在我眼裏,他就是最棒的!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肯定自己的孩子,那孩子怎麼能自信呢?

四、端正學習態度

幫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每天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是作爲一個學生應盡到的責任。但有時候孩子興趣低,學習自覺性差,往往作業都是硬着頭皮完成的。這時應從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想辦法能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主動學習。注意勞逸結合,孩子做作業是要動腦筋的,連續思考問題時間較長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學習效率就會低下,錯誤率也會增高,這時讓孩子得到適當的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後,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和經驗、當然略顯不太全面,在今後的教育過程中還要多想辦法和多總結,也願意和各位老師學習和交流,總之,爭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篇十八: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

今天有幸看到了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張婕老師發的鏈接——河南省教育廳舉辦“家庭教育宣傳週‘教子有方’系列講座”。在校值班期間觀看了前兩場,就被王元卓這個無所不能的“神爸”雷到了。晚上又一口氣觀看完,邀請到的嘉賓都讓人欽佩,教育子女的成功是他們人生最幸福的事。我又被河南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劉肖老師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雷到了。我在想天下的爸爸可以比比看,有幾個爸爸比王元卓老師和劉肖老師他們更忙的呢?

王元卓老師主講《履行家長主體責任助力孩子全面發展》,他是中科大數據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座談會特邀家長代表。七零後的他能不忙嗎?用他自己的話說最近幾年更是忙得沒說法。

王元卓老師給我最大的感覺,他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爸”,而他又恰恰是常人眼中無趣的“理工男”,太不可思議了!

他和孩子一起種菜、過生日做蛋糕、結婚紀念日做軟陶、給新房畫油畫,給孩子做機器人、做針線手工作品(如絨毛玩具、芭比娃娃的衣服、給女兒改禮服等等)帶着孩子做運動(如跳繩、足球、籃球、橄欖球、游泳、滑冰等)帶着女兒學篆刻、做風箏,和女兒撿貝殼,因材施工創造工藝品,過年的時候畫葫蘆、畫牆壁、剪窗花、寫福字,用照片、文字、手繪記錄孩子的成長,9年出了十本書,這幾年開始寫家書,手繪《流浪地球》講解圖,出版了系列手繪科普讀物《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正是這樣的優秀父親培養了一雙優秀的女兒,大女兒小學6年級論文獲獎;小女兒年僅五歲就寫科幻故事,七歲就讀了3000多本書,100多萬字的英文原著,七歲就開始寫英文小說;他們家獲得首都乃至全國“最美家庭”的稱號,這個稱號他們家名副其實!

最讓人感動的是王元卓老師最後的兩句話:1。我希望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能有精力爲家人做點什麼,這是一名科學家的情趣。2。我更希望能通過努力讓更多人愛上生活,愛上科學,這是一名科學家的情懷。

我真的是被王元卓老師這個超級“神爸”雷到了,我急不可耐把這個視頻推給兒子看,儘管兒子不優秀,我還是希望他將來能盡其所能給他孩子最好的陪伴,最好的教育。

劉肖老師主講《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他是河南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河南省德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肖老師他不忙嗎?然而他卻能給孩子高質量地陪伴。他和孩子到國內外旅行,帶孩子看電影,給孩子做飯,送孩子上學,接孩子放學,手工做檯曆記錄孩子的成長,舉辦週末家庭讀書會等等。

他提出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就要捨得付出時間,要親子共讀,要共同成長。他們家的親子共讀可以說活色生香!家庭讀書會、經典誦讀、美文誦讀、評頭品足、五花八門、同一首歌等等,每次一家人輪流做主持人,這不就是他們家自導自演的曲藝節目嗎?這不就是他們一家人成長的小舞臺嗎?這不就是他們一家人最快樂的親子時光嗎?正是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使得她們父女倆自然而然出版了親子書——《爸爸哪兒也不去》《奶奶家》。

這兩個爸爸的講座都告訴我們:好父母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恰恰是如今很多父母欠缺的。我興奮地把這些視頻講座轉發擴散,希望更多的爸爸們看到,希望他們都能自覺和這兩個爸爸比一比有誰比他們忙,反思一下自己的親子陪伴又是如何。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41232.html

  • 標籤: 教子有方 講座 有道 聽後感 齊家 作文講座聽後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精選1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教子有方齊家有道講座聽後感(精選1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