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節日作文 >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作者: | 閱讀: 8.87W 次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彙編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1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味飄香時。”當兒子把一張中郵關於端午節快遞糉子的宣傳畫放在我面前,並且十分清楚地跟我說:“媽媽,我姥爺說今年的端午節要給煙臺的老姥姥快遞這個糉子。”兒子一邊說一邊指着宣傳畫幾款不同包裝的糉子,準確的指出其中的一款告訴我,就是這種。是啊,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端午將至了,心底裏暗涌的潮水傾斜而出,兒時的景象像部老片子一般開始上映。

也許我並不能奢求別人會明白父親對家鄉,對老人的那份情感。一個從農村出來,卻在城市工作三十多年的人,最終他不得不徹底的離開哪個他爲之留戀的農村,留在這個城市裏,那種對農村特有的留戀或者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來表達的。寫到這裏,我想起自己,且不說父親,就連我也離開故鄉二十多年的光景了,那個遙遠,偏僻,甚至落後的小山村是什麼模樣,已經全然不記得了。現在,每天出沒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陌生的面孔和緊張的生活環境,心累的時候,卻總會無緣無故的想起那個遙遠的小山村。記得最清楚的便是故鄉的大海和藍天,現在位於城市,是重度污染的鋼鐵小城,沒有家鄉那樣透徹的藍天,當然也遠離大海邊,城市裏滿眼都是煙霧和燈光,徹底的遮蓋了那些最自然的風景。

記得兒時的端午節,當年的我只有今天的兒子一般的大,那樣盼星星盼月亮的盼望着端午節的到來。因爲那一天,長輩會把準備好的五彩線寄在孩子們的手腕或腳腕上,街坊鄰里的玩伴們人手各拿自家包的糉子,互相比試着誰家的餡最好吃。哪個年代的儘管已經走得好遠遠了,至今想起來卻也讓人感覺好不熱鬧,也許在兒時的記憶裏只要有的吃、有的玩那便是孩子們最純真的開心的想法。

後來一點點的長大了,慢慢的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楚國詩人屈原因愛國不得志而跳進滔滔江水,一爲殉國,二爲言志。百姓爲了紀念也爲了保護屈大夫的遺體不被魚吃掉,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把包好的糉子投進汨羅江。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我想,對於我來說,端午節除了這個久遠的關於緬懷屈原的傳說之外,就要是領着比我下兩歲的弟弟,徒步行走五六里路,給姥姥家送糉子的事情了。事隔多年,早已經忘記了當時一點點的細節,不過依稀記得那一年自己並沒有上學,大概只有六歲吧,記憶裏的只有家鄉那條細長的沙土路,還有手中那一串沉甸甸的糉子。

如今的端午節,我不知道是否還會有人是爲了去紀念,緬懷,想念屈原,或者如今它的代表也不過是一個民間傳統的節日而已,是一個可以讓商家們用來宣傳謀取契機的商業手段。不過,一直以來,我很喜歡我們中國的這些節日,在我看來所有的有關於我們中國的節日都可以給人一種很溫馨,很幸福的感覺,因爲中國人過節都喜歡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在一起團圓。因爲平日裏大家各自有自己的工作或者小的家庭,很難有機會見面湊在一起吃頓飯。而這些節日似乎可以給我們一些見面的機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理由在一起歡聚歡慶。

發展的社會,發展的城市,如今回鄉再也不用跟從前一樣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了,或者今天回鄉的路程真的可以用李白的那句:千里江陵一日還來概括了,這樣說只是要證明,只要我願意輕易就可以抵達最初的故鄉。只是,故鄉不再是從前的故鄉,故鄉的人也不再是從前的人的。那些兒時的玩伴早已經不知去向面目全非,留在心中的美好,或許,只是海邊升起的那一輪滿月的記憶。常常午夜夢迴,夢見自己梳着羊角辮的模樣,牽着比自己還要小兩歲的弟弟的手,走在蜿蜒的沙土鄉間小路上,手中提着一串沉甸甸的糉子,走啊走啊,走在沒有盡頭的灰白色的記憶裏。

很多時候不願跟人提及家鄉,不敢想起家鄉親人和玩伴,怕不能自已,沒有經歷的人,是很難讀懂我心中那一種愁緒。總想,有時間,再回故鄉走一走,踩一踩那泥土,聞一聞花香,抱一抱那棵老杏樹,喝一口家鄉的井水,讓親情滋潤離別的情愁。總是這樣不停地想,想着想着自己也一天天的老去了。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2

看到滿街的條幅,聽到糉子的叫賣聲,讀過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屈原的貼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明天的端午節,只是城裏人親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攤小販賺錢的契機,是商家推銷自己的良策,與屈原無關。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裏人的端午節,而在家鄉,端午節卻是五月十五。因爲五月初五農活正忙,稻田裏的秧苗還未插完,棉田裏的雜草還未除淨,正是農人們播種豐收播種希望的黃金時期,他們哪裏會有閒心坐下來過節呢,即使勉強自己將身體坐到了餐桌的旁邊,他們依然會魂不守舍,他們的心仍在田間地頭,仍在那些莊稼的身上。於是我們的祖先便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節也要過,農活也不耽誤,只好讓端午節作出讓步,等農活做完後,就把端午節作爲慶祝播種的節日吧。這樣的端午節,自然與屈原無關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家鄉人每年必過的四大節日之一。根據農活完成情況的不同,家鄉人又把端午節分爲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鄉起初是沒有的,後來因爲農村與城市親友網絡的擴大,有好些嫁到城裏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家來過端午節,於是有親友在城裏的人家便把這一天當成他們的端午節了,後來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實的大戶人家以此作爲端午節的前奏,於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說了。而那些家道殷實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戶,家裏都請有長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長工或短工都還在爲他們辛勤的勞動,他們有些之所以選在五月初五過端午,其主要目的還是爲了慰勞一下那些長短工們,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爲他們賣命,同時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途徑,以此博得鄉鄰的口碑,可謂一舉多得,他們又何樂而不爲呢。於是,即使家鄉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這一天依然與屈原無關。

家鄉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稱正端午。顧名思義,這一天才是家鄉人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因爲到這一天爲止,家鄉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裏,農活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爲了紀念他們播種的辛苦,爲了慶祝他們階段性的勝利,他們便借用了這個傳統的節日,只是賦予了它暫新的內涵罷了。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熱鬧了,因爲在這一天,姑娘女婿都攜着子女回孃家過節,其實也沒有誰作出一個什麼規定,只是大家都這樣,於是便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後來在家鄉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說法,端午節便是姑娘回孃家的日子,當然也就與屈原無關了。

家鄉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稱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說到這一天爲止,家鄉的端午節纔算過完了。據說之所以有這個末端午之說,一是爲了與早端午相呼應,二是照顧那些田多勞少又無力請工的人家,他們往往在正端午這一天還在地裏勞作,等到他們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過完了,於是他們便在五月廿五這天過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車吧,只是節日的氣氛淡了許多,但親情依舊,慶祝的心情依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們爲端午節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只是,這樣的端午節,依舊與屈原無關。

從早端午到晚端午,家鄉的端午節足足要過二十一天,而家鄉的春節從臘月廿四過小年開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燈送年爲止,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鄉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者便大聲呼籲,鄉親們啊,端午節的戰線再不能拉長了,否則就要超過春節了,那還成什麼體統呢,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啊!到這時,才遏制住了端午節繼續發展的勢頭,否則,家鄉人一定會把端午節弄得比春節還要隆重。由此可見,端午節在家鄉人的心目中是多麼的重要,只因家鄉的端午節象徵着播種,象徵着希望,所以仍然與屈原無關。

其實家鄉並不叫端午節,他們叫過端陽,就如他們把春節說成過年一樣。儘管說法不同,但實際意義卻是完全一樣的。過年的意思便是年年難過年年過,那麼過端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本是一條苦難的長河,偶爾在長河中拾起一小瓣精緻的貝殼或者到銀河採擷到一丁點星光,以此來點燃鄉親們播種的希望之光,自然也不失爲一種東籬採菊的怡然自得。只是,過了這些節日之後,他們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在他們求索的空隙中,忙裏偷閒度過的這樣的端午節,真的與屈原無關。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3

飛絮悄然隱沒在濃濃的綠蔭中,綠色開始濃重起來。最早的那些花在幾場漓漓落落的小雨裏散盡,下一場花事不久便會繽紛而來。

一些果實,隱約在枝頭,搖曳着芬芳的五月。記憶裏那個五月的節日,此時姍姍而來,

北方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飲黃酒,包糉子那樣濃烈的氣氛,而是以自己獨特的傳統方式,配香荷包,掛葫蘆,挑艾蒿。小時侯的記憶,就是這些,可以驅邪,避災。父母們美好的心願,在幼小孩子們的心裏有了關於端午節最初的朦朧的記憶。

直到自己長大了,做了母親,又把這些教給了孩子,可是孩子們除了覺得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們似乎什麼也不會想,更不會懂得這樣的節日對我們這樣的大人有什麼意義。

五月裏的這個節日,在我們這裏叫五月節。一直是記憶裏那個溫暖,淳樸,幸福的節日。當早晨的第一道朝霞從玻璃窗照射近來,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這天是五月節。伸開胳膊,手腕和腳腕都繫上了五彩線繩。這是媽媽提前悄悄準備好的,也是在我們的睡夢中悄悄繫上的。五彩線繩是這個節日裏幸福的標誌。院子裏的臉盆裏,早已盛滿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臉,可以去邪避災,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涌進鼻孔,清爽,還有那麼一絲芬芳。媽媽忙着早飯,五月節煮荷包蛋,這是北方過節的習俗。五月節,這個節日應該是意味着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實,那時的五月節是從初一開始的。初一的雞蛋鵝蛋都要作上標記,留到初五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腳腕系的是一根紅線,初五才能繫上五彩線,剩下的幾天裏大人們要準備一些小禮物,比如縫荷包,荷包很小,樣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應該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種顏色的荷包裏面裝着香草,隨着風遠遠都能聞到一股濃香。

心靈手巧的母親用剩下的零布頭,爲我們縫製各種小飾品,我們最喜歡的小辣椒,是用紅布縫的,比小拇指一半還小,還有一樣最精巧的小掃帚,用麻線作的,掃帚把只有牙籤粗細,用紅線纏繞着,掃帚頭只有指甲蓋兒大小,串起來與荷包在一起,縫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後肩上,當時真是一種炫耀。現在還能想起來,這既是一種濃濃親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習俗。

後來知道,南方和北方過五月節是不一樣的,南方有吃糉子,划龍舟的風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帶香荷包,還要在當天的窗前或者門樑上掛上葫蘆。家家戶戶都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似乎沒有人關注是爲了紀念什麼,他們只是延續着祖先留下的風俗來過這個節日的,只是爲家人驅邪免災,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我們小時的五月節不能缺少的是自己親手疊的葫蘆。也最樂於做這個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紙,經過幾道繁雜的工序,放在嘴邊,用氣一吹,就成了一個裏面空着的立方體,還帶着兩個或四個靈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針串上半尺左右彩條紙,一個完美的葫蘆就做成了,盯着母親手裏的彩紙靈巧地翻來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親的指點去做。時常爲了一個葫蘆,要練習半天,疊完了又拆,然後再疊,才能七擰八歪地疊成一個葫蘆。再從自家的樹上折下一小節樹枝,把葫蘆三個或五個栓在樹枝上,插在窗戶和大門上,翠綠的樹枝間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這是北方五月節最美最自然的一道風景。那些花花綠綠的葫蘆隨風飄起,彷彿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災禍擋在外面,我們在親情的呵護,祈願裏,幸福而安寧。

我想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這風景,有些東西,在人們的心裏是無法改變的。就如我們固執地拽着歲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時光的隧道一樣。

如今,又到了這個節日,徜徉在街邊,看不到手疊的方方正正的葫蘆,還有那縫製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種溫馨的喜悅在心裏淡了,遠了。年紀大了的母親也已經不再親自疊葫蘆和縫製香荷包了。看着這些機器作出的葫蘆很漂亮,那各種的樣式也是手工疊不出來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時尚。卻總覺得少了那麼一種親切和質樸,包括那記憶裏散發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種香味已經變的有些枯燥和飄浮。

畢竟,有一些記憶也漸行漸遠,然後淡去消失。歲月的年輪在一年年遞增,而歷經過那種溫暖我們,已經牽着如自己那時一樣個頭的兒女們,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懷着心底的眷戀,淡然行走在季節濃郁的風裏,時光靜淌,而我們的溫暖依然在心裏。

無論季節遠近,芬芳的節日依然還會如期而至,疊加在歲月的長河,蜿蜒綿長,靜謐無聲。我們守在與這個五月相約的路口,用目光裏的餘熱,溫暖掌心的記憶。在一份平淡的相守裏,靜靜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溫婉。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4

我一直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有靈魂的,它們是神祕而沉默的隱居者,寂寂而生,寂寂而亡,也許我們與它們一輩子無緣相見。但我也相信,總會有那樣的電閃雷鳴,將那些久凍成冰的隱藏者劈開,融解,使它們心心相映,魂魄相通。

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楚民們祭祀龍王爺的大日子。汨羅江上,正划着龍舟遊玩以度假日的楚民們,突然聽到屈原投江的噩耗,都爭先恐後地划着自己的龍舟向屈原投江的地方飛奔而來。男人們在江中尋找,女人們則將祭品投入水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10天后,人們才找到屈原的遺體,含淚將他葬在江邊,又將屈子住過的故宅改祠以祀。從此後每年的端午,人們都要舉行隆重的朝廟儀式來祭拜屈子。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

屈原少年得志,傲然於自己的不凡身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渴望一場轟轟烈烈的人生。可屈原唯美、潔淨,有一顆純粹無比的透明之心,不能容忍一點點污跡,無法與小人通融一絲一隙,無法改變自己生命質地一分一毫。在這場爭鬥中,屈原的生命質地註定了他一開始就輸了,因爲對付一個高尚的純粹的人,卑劣者有的是手段、心計和陰謀。屈原想做那“后皇嘉樹”,“受命不遷”,想象那桔樹一樣美德容麗,端莊筆直。可一場冰刀霜劍,屈原便撥根而起,被丟棄到了一個遠離故國家鄉的地方。

無論漂泊到哪裏,屈原都深深地愛着自己的祖國,念念不忘的只有自己的故國家鄉,認準了自己心中唯一的信念。直到最後,眼見得故都被破,懷王客死,國家將亡,屈原問天哭地,上怨昏君,中斥奸黨,下責國人,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懷着無盡的悲憤縱身一跳,讓那滔滔不絕的江水承載了他的千古愛恨,萬世憂傷。

死亡,從屈原的縱身一跳開始,成爲中國文學最爲“驚彩絕豔”的一個主題,不僅僅因爲屈原的行爲,更因爲他對死亡的選擇與思考。

加謬說,哲學的根本問題是自殺問題,是決定是否值得活着的首要問題。可屈原不是一個哲學家,甚至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所以屈原的死是他的生命必然。屈原的死,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抗爭,一種擲地有聲的發問。屈原是固執的,他握靈蛇之珠,抱荊山之玉,倘若將憤懣之情化爲生存之道,定能活出另外一番天地來,那樣的話,不但楚國少了一個含忠抱素的臣子,人類也會失去一個“雖九死猶未悔”的偉大詩人。

屈子之魂是詩人之魂。一個與日月爭光的詩人,他的純潔、從容、浪漫都是後人無可比擬的。屈原之憂,是憂國,憂世,憂人,憂天。屈原第一次用動天的悲哀鳴揭示了不平的世道和顛倒的人間,他的絕望雖源自個人的遭際,卻無不浸染着對正義和愛的不懈追求以及對骯髒小人堅決不合作的精神。屈原之魂遠逝,他的大美之文、麗雅之辭、奇崛之問,雄奇浩瀚的另類思維,峻急陡峭的奇思異問,直抵人類生命最深處的奧祕。屈原的《天問》,是詩史的開端,更是探索史的開端。驚才風逸、壯志煙高的屈子爲千百年來怯懦的儒生確立了一個不可企及的精神高度。

魂兮歸來!屈子雖逝,詩文永存,他的《離騷》、《九章》、《天問》、《哀郢》、《懷沙》等20餘篇楚辭,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又一新文體——騷體,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屈原的價值不只是在於他舒泄憂憤的長吟哀歌,更在於他對至誠至潔至美的絲毫不動搖的追求。他的狂歌,他的放情,他的蕩志愉樂,無不是對美好人生的佔有和回味。屈原所放棄的是卑瑣的生命的濁泥污沙,獲得的卻是詩魂的永生。正因爲有了屈子的“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感召力,纔有後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脈相承,才使得愛國主義傳統地不斷髮揚光大,成爲中華民族的主流精神。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5

還有什麼比全家人一起郊遊更讓孩子興奮的呢,有山有水的小天地,幽靜的山裏人家就在公路盡頭,有不知名的野花開滿山坡,還可以和松鼠、野兔做鄰居……還可以吃上農家飯,不過孩子最喜歡的還是野餐。

週末,一個很不錯的日子20xx-6-8 端午節,天氣不錯心情也不錯。我們全家約上她的同學一家(解欣元一家、毛翌同一家)一起來到懷柔九渡河,老公開車領先開道,一路的美景無限,美不勝收。我們到了目的地,這裏有山、有水、有白鴨、還有一排排高高的白楊樹。真是山下看山,山勢更奇,藍天白雲竄天楊,涓涓甘甜細流,白鴨點點,煞是美觀。立馬有了 美的震撼和刺激。它震撼着心靈,刺激着血脈,刺激着囿於城市的眼界,刺激着尋求刺激的大腦。

我們走到路的盡頭,來到了鄉間山野,這裏有一座別墅式的農家樂。後邊有一片小樹林,我們把車停在路邊,孩子們去到河邊和白鴨追逐。這裏沒有了城市焦慮、煩躁,只有一片天涯無際,只有團團林中淨氣。

一會孩子們玩累了,她們來到了小樹林裏,輪流坐在吊牀上休息,那種幸福和美充滿了她們臉龐,使心情格外舒暢。她們在小樹林裏打鬧、練習爬樹。你看她的舅舅已爬到了樹上,像猴子一樣在樹上盪來盪去。這可把孩子給樂壞了……,這時有孩子在喊“我餓了”,我們的野外就餐就這樣開始了。

把布往地上一鋪,食物立刻堆的像小山一樣。我們大家都坐地圍成一圈,剛纔的累意頓消,立馬來了食慾,開涮背囊糧草。十足一個天然大食堂,每人都分享着所有的食物。麪包、水果、香腸、罐頭……,吃完一抹嘴,數不清嚐了多少美味佳餚。

這時欣元媽媽提意想去鳥島。在這大自然中呆久了,感覺胸中肺泡全部更新輸入了全氧血紅蛋清,腦細胞每個溝回都灌滿了負氧蟲子。渾身動靜脈絡舒展通透,舒坦極了。大家都來了興致,我們出發!殺回紅螺湖。一路上觀賞着回程美景,一點睏意都沒有。

到鳥島已是下午2點鐘左右。這時的天氣有點熱辣辣的啦,不過孩子顧不得這個,觀賞過火烈鳥及澳洲豬後,孩子們來到兒童遊樂區,就走不動了,她們在這裏玩沙、攀登、壓翹翹板、盪鞦韆……, 玩得可開心,忘記自己來的是鳥島了。被我們吆喝着往前觀賞。然後又路過一個釣魚塘,她們又走不動了,就去租了兩個釣魚竿,她們激動着、緊張着釣起了金魚。這些魚呀整個就是逗她們玩,光吃不上鉤呀!加上元元媽釣的一條和別人給的一共五條,結果分了杉杉兩條,元元兩條,翌同一條。最後她們兩個女生就被翌同帶去 看猴子和駝鳥了。孩子們和動物們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後記

這次出遊本來是想現場發揮的引導她,告訴她一些大自然中最美的詞彙。人一多她們就只顧得開心了。

她回到家給我們講述這次出遊過程中的美景和心情,我們一家三口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着。主要是提醒她如何形容當時的美景和心情。最後把孩子給搞暈了,是呀,只要參與的人多了,肯定會亂。我是抓主個別的細節引導她,孩子只會零散的發揮着,然後我在把那些零散的東西幫她合攏。她爸爸卻在邊上嚷着“要按時間的前後順序”。有那麼點興致都給吵跑了。就再也發揮不了。導致沒有給她記錄下來。不過當時她說的一些詞還是不錯的,讓她再用記日記的形式記下來吧。

這次沒有用她做第一人稱記錄這次出遊,主要是因爲上次的圓明園遊是我以她爲第一人稱整理的,回到家讀給她聽,結果是鬧出了笑話,真是童言無忌呀!

記得還有一次是我在單位幫孩子記錄一件發生在學校裏的事,因爲那件事學校發過通知書,又結合她回到家時的心情以以她爲第一人稱整理出來的。然後讀給她聽,她驚訝的說:“就是樣的,你咋知道的。”你沒有看見她當時的表情,我呀簡直就成了她的偶像,神了。我就告訴她呀,以後不要揹着媽媽做壞事,我會都知道的。嘿 嘿,可笑吧,以後最好和她一起整理。她口述然後再加以引導並記錄下來。

嘻嘻!晚餐孩子抿着小嘴,還回味着中午的佳餚。看來以後還要多組織戶外活動。讓她去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大自然的樹枝刺痛她們的小腳,讓泥巴沾上她們的鞋子,讓青草味藏進她們的褲管!讓她們去獲得不同尋常的意義。讓她們明白沒有聞過泥土芳香的童年不是真 真正的童年。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爲,我是女孩子。

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爲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糉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注: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我國人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且吳越之地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7

飛絮悄然隱沒在濃濃的綠蔭中,綠色開始濃重起來。最早的那些花在幾場漓漓落落的小雨裏散盡,下一場花事不久便會繽紛而來。

一些果實,隱約在枝頭,搖曳着芬芳的五月。記憶裏那個五月的節日,此時姍姍而來,

北方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飲黃酒,包糉子那樣濃烈的氣氛,而是以自己獨特的傳統方式,配香荷包,掛葫蘆,挑艾蒿。小時侯的記憶,就是這些,可以驅邪,避災。父母們美好的心願,在幼小孩子們的心裏有了關於端午節最初的朦朧的記憶。

直到自己長大了,做了母親,又把這些教給了孩子,可是孩子們除了覺得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們似乎什麼也不會想,更不會懂得這樣的節日對我們這樣的大人有什麼意義。

五月裏的這個節日,在我們這裏叫五月節。一直是記憶裏那個溫暖,淳樸,幸福的節日。當早晨的第一道朝霞從玻璃窗照射近來,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這天是五月節。伸開胳膊,手腕和腳腕都繫上了五彩線繩。這是媽媽提前悄悄準備好的,也是在我們的睡夢中悄悄繫上的。五彩線繩是這個節日裏幸福的標誌。院子裏的臉盆裏,早已盛滿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臉,可以去邪避災,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涌進鼻孔,清爽,還有那麼一絲芬芳。媽媽忙着早飯,五月節煮荷包蛋,這是北方過節的習俗。五月節,這個節日應該是意味着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實,那時的五月節是從初一開始的。初一的雞蛋鵝蛋都要作上標記,留到初五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腳腕系的是一根紅線,初五才能繫上五彩線,剩下的幾天裏大人們要準備一些小禮物,比如縫荷包,荷包很小,樣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應該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種顏色的荷包裏面裝着香草,隨着風遠遠都能聞到一股濃香。

心靈手巧的母親用剩下的零布頭,爲我們縫製各種小飾品,我們最喜歡的小辣椒,是用紅布縫的,比小拇指一半還小,還有一樣最精巧的小掃帚,用麻線作的,掃帚把只有牙籤粗細,用紅線纏繞着,掃帚頭只有指甲蓋兒大小,串起來與荷包在一起,縫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後肩上,當時真是一種炫耀。現在還能想起來,這既是一種濃濃親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習俗。

後來知道,南方和北方過五月節是不一樣的,南方有吃糉子,划龍舟的風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帶香荷包,還要在當天的窗前或者門樑上掛上葫蘆。家家戶戶都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似乎沒有人關注是爲了紀念什麼,他們只是延續着祖先留下的風俗來過這個節日的,只是爲家人驅邪免災,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我們小時的五月節不能缺少的是自己親手疊的葫蘆。也最樂於做這個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紙,經過幾道繁雜的工序,放在嘴邊,用氣一吹,就成了一個裏面空着的立方體,還帶着兩個或四個靈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針串上半尺左右彩條紙,一個完美的葫蘆就做成了,盯着母親手裏的彩紙靈巧地翻來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親的指點去做。時常爲了一個葫蘆,要練習半天,疊完了又拆,然後再疊,才能七擰八歪地疊成一個葫蘆。再從自家的樹上折下一小節樹枝,把葫蘆三個或五個栓在樹枝上,插在窗戶和大門上,翠綠的樹枝間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這是北方五月節最美最自然的一道風景。那些花花綠綠的葫蘆隨風飄起,彷彿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災禍擋在外面,我們在親情的呵護,祈願裏,幸福而安寧。

我想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這風景,有些東西,在人們的心裏是無法改變的。就如我們固執地拽着歲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時光的隧道一樣。

如今,又到了這個節日,徜徉在街邊,看不到手疊的方方正正的葫蘆,還有那縫製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種溫馨的喜悅在心裏淡了,遠了。年紀大了的母親也已經不再親自疊葫蘆和縫製香荷包了。看着這些機器作出的葫蘆很漂亮,那各種的樣式也是手工疊不出來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時尚。卻總覺得少了那麼一種親切和質樸,包括那記憶裏散發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種香味已經變的有些枯燥和飄浮。

畢竟,有一些記憶也漸行漸遠,然後淡去消失。歲月的年輪在一年年遞增,而歷經過那種溫暖我們,已經牽着如自己那時一樣個頭的兒女們,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懷着心底的眷戀,淡然行走在季節濃郁的風裏,時光靜淌,而我們的溫暖依然在心裏。

無論季節遠近,芬芳的節日依然還會如期而至,疊加在歲月的長河,蜿蜒綿長,靜謐無聲。我們守在與這個五月相約的路口,用目光裏的餘熱,溫暖掌心的記憶。在一份平淡的相守裏,靜靜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溫婉。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 篇8

還有什麼比全家人一起郊遊更讓孩子興奮的呢,有山有水的小天地,幽靜的山裏人家就在公路盡頭,有不知名的野花開滿山坡,還可以和松鼠、野兔做鄰居……還可以吃上農家飯,不過孩子最喜歡的還是野餐。

週末,一個很不錯的日子xx-6-8 端午節,天氣不錯心情也不錯。我們全家約上她的同學一家(解欣元一家、毛翌同一家)一起來到懷柔九渡河,老公開車領先開道,一路的美景無限,美不勝收。我們到了目的地,這裏有山、有水、有白鴨、還有一排排高高的白楊樹。真是山下看山,山勢更奇,藍天白雲竄天楊,涓涓甘甜細流,白鴨點點,煞是美觀。立馬有了 美的震撼和刺激。它震撼着心靈,刺激着血脈,刺激着囿於城市的眼界,刺激着尋求刺激的大腦。

我們走到路的盡頭,來到了鄉間山野,這裏有一座別墅式的農家樂。後邊有一片小樹林,我們把車停在路邊,孩子們去到河邊和白鴨追逐。這裏沒有了城市焦慮、煩躁,只有一片天涯無際,只有團團林中淨氣。

一會孩子們玩累了,她們來到了小樹林裏,輪流坐在吊牀上休息,那種幸福和美充滿了她們臉龐,使心情格外舒暢。她們在小樹林裏打鬧、練習爬樹。你看她的舅舅已爬到了樹上,像猴子一樣在樹上盪來盪去。這可把孩子給樂壞了……,這時有孩子在喊“我餓了”,我們的野外就餐就這樣開始了。

把布往地上一鋪,食物立刻堆的像小山一樣。我們大家都坐地圍成一圈,剛纔的累意頓消,立馬來了食慾,開涮背囊糧草。十足一個天然大食堂,每人都分享着所有的食物。麪包、水果、香腸、罐頭……,吃完一抹嘴,數不清嚐了多少美味佳餚。

這時欣元媽媽提意想去鳥島。在這大自然中呆久了,感覺胸中肺泡全部更新輸入了全氧血紅蛋清,腦細胞每個溝回都灌滿了負氧蟲子。渾身動靜脈絡舒展通透,舒坦極了。大家都來了興致,我們出發!殺回紅螺湖。一路上觀賞着回程美景,一點睏意都沒有。

到鳥島已是下午2點鐘左右。這時的天氣有點熱辣辣的啦,不過孩子顧不得這個,觀賞過火烈鳥及澳洲豬後,孩子們來到兒童遊樂區,就走不動了,她們在這裏玩沙、攀登、壓翹翹板、盪鞦韆……, 玩得可開心,忘記自己來的是鳥島了。被我們吆喝着往前觀賞。然後又路過一個釣魚塘,她們又走不動了,就去租了兩個釣魚竿,她們激動着、緊張着釣起了金魚。這些魚呀整個就是逗她們玩,光吃不上鉤呀!加上元元媽釣的一條和別人給的一共五條,結果分了杉杉兩條,元元兩條,翌同一條。最後她們兩個女生就被翌同帶去 看猴子和駝鳥了。孩子們和動物們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這次出遊本來是想現場發揮的引導她,告訴她一些大自然中最美的詞彙。人一多她們就只顧得開心了。

她回到家給我們講述這次出遊過程中的美景和心情,我們一家三口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着。主要是提醒她如何形容當時的美景和心情。最後把孩子給搞暈了,是呀,只要參與的人多了,肯定會亂。我是抓主個別的細節引導她,孩子只會零散的發揮着,然後我在把那些零散的東西幫她合攏。她爸爸卻在邊上嚷着“要按時間的前後順序”。有那麼點興致都給吵跑了。就再也發揮不了。導致沒有給她記錄下來。不過當時她說的一些詞還是不錯的,讓她再用記日記的形式記下來吧。

這次沒有用她做第一人稱記錄這次出遊,主要是因爲上次的圓明園遊是我以她爲第一人稱整理的,回到家讀給她聽,結果是鬧出了笑話,真是童言無忌呀!

記得還有一次是我在單位幫孩子記錄一件發生在學校裏的事,因爲那件事學校發過通知書,又結合她回到家時的心情以她爲第一人稱整理出來的。然後讀給她聽,她驚訝的說:“就是樣的,你咋知道的。”你沒有看見她當時的表情,我呀簡直就成了她的偶像,神了。我就告訴她呀,以後不要揹着媽媽做壞事,我會都知道的。嘿 嘿,可笑吧,以後最好和她一起整理。她口述然後再加以引導並記錄下來。

嘻嘻!晚餐孩子抿着小嘴,還回味着中午的佳餚。看來以後還要多組織戶外活動。讓她去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大自然的樹枝刺痛她們的小腳,讓泥巴沾上她們的鞋子,讓青草味藏進她們的褲管!讓她們去獲得不同尋常的意義。讓她們明白沒有聞過泥土芳香的童年不是真 真正的童年。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jieri/567129.html

  • 標籤: 作文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5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1400字》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