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推薦15篇】作文

《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推薦1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9W 次

篇一:《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推薦15篇】作文

近期有幸拜讀了斯坦福大學行爲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代表作《終身成長》。她在這本書中總結了人的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通過對大量真實案例的分析闡述了成長型思維的優點,從體育、商業、人際關係、教育等四方面反映出成長型思維是成功的推動力。

固定型思維:是認爲一切成功都是天賦使然,不斷地給予自我滿足的暗示,停滯學習,不思進取的想法。

成長型思維:是認爲一切成功都是可以靠努力實現的,只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思考,總結成功經驗並付諸實踐,就會有所進步的想法。

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兩者的區別。課堂上,點名回答問題。固定思維的人會想,課堂上這麼多人,怎麼偏偏會是我被叫到,一定要好好回答不能出錯。而成長思維的人想的是給了我這麼好的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會給予糾正。一個看重的是回答問題的結果,另一個看重的是回答問題並糾正、肯定所帶來的提高。

雖然不願意承認,我大多數都是以固定思維去看問題。害怕被點名、害怕新的環境、害怕不熟悉的人,每天從事着一成不變的工作,不願意嘗試新的挑戰。經常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總是從別人身上挑毛病,不從自身找原因,藉口總是比辦法多。看過這本書後感覺思想的轉變是迫在眉睫了,按照書中提到的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接受,面對自己的固定思維;觀察,明確出現固定思維的原因;命名,給這個思維定式一個名字;教育,用成長型思維來反覆教育、溝通。努力去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走向更好的那個自己。

篇二:《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身爲一名教師和班主任,我對於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感有着深刻的體會。在閱讀《終身成長》這本書時,我不僅被書中的理論所吸引,更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將其應用於我的教育工作中。

首先,我被卡羅爾的才華和深入研究的精神所折服。她不僅是一位心理學家,還是一位用心去理解人類成長和發展的探索者。她的理論不僅有深厚的科學基礎,更有豐富的人文關懷。她讓我認識到,成長不僅僅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而是一種永不停息的過程。

書中的核心觀點是關於固定型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了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影響。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爲,人的才能和特質是固定的,無法改變;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不斷提升的。這一觀點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我所面對的每一個學生。

在作爲班主任的實踐中,我發現將成長型思維模式應用於學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成長型思維模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了解到他們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不斷提高時,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更爲積極,更願意接受挑戰。其次,成長型思維模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個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時,他們更願意主動去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

通過應用成長型思維模式,我也重新審視了我自己的教育實踐。我意識到,作爲班主任,我更加註重與學生的溝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尊重他們的獨特性。通過這種方式,我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培養他們積極面對挑戰的態度。

再比如我現在帶的七(4)班新生,週四進行了一次數學隨堂練筆,週五進行了英語隨堂練筆。有些同學發揮不是很理想,這些家長、學生在對待考試成績方面過於看重成績本身,過分的焦慮和沮喪,也就是固定性思維的明顯體現。所以我會專門開一次班會課,讓學生們知道如何用成長性思維對待考試。比如:只有反饋,沒有失敗。錯誤是用來學習的機會,失敗是進步過程中的成功。讓他們從注意分數本身到注意考試的真正意義是對目前學習的一種反饋,是階段性的,比起分數更重要的是錯誤的原因和調整方法。然後,會做一些學法指導,這樣可能會讓同學們能夠更容易接受正確的學習方法。

最後送給每位同學一句話作爲共勉:當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就應該靜下心去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你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學會與內心深處的你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這也體現了《終身成長》所強調的目標設定的重要性和適應力培養的問題。目標設定是幫助學生實現自我驅動的關鍵。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學生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習和成長路徑。同時,培養學生的適應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科領域以及生活中的變化時,學生需要具備快速適應的能力。我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和課程,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適應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總的來說,《終身成長》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成長是一個終身的過程。通過將成長型思維模式應用於我的教育實踐中,我會幫助學生認識到成長的重要性,並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主學習能力和適應力。作爲班主任,我將繼續努力將這些理念傳授給我的學生,幫助他們茁壯成長,我相信我們老師和同學們都能在39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篇三:《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活到老,學到老;學不可以已……這些話耳熟能詳,說的都是自身所知有限,要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終身成長》這本書恰恰也是對上述思想的論證。本書作者是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書中主要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即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並在教育、婚姻、體育、工作等多個方面舉例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的差異,論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等。

兩種思維模式有什麼特點呢?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爲,人的能力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不需要通過努力奮鬥就可以獲得成功,失敗則是自身能力有限。他們關注事情的結果,在意他人的評價。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認爲,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來提高的,只要不斷努力,方法得當,沒有什麼不能學會,失敗則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他們關注學習的過程,喜歡做有挑戰的事情,迎難而上,堅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回想自身存在哪種思維模式。記得在上小學的時候,在班裏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於是總能聽到來自老師、親人的誇獎,哪個小孩子不愛聽稱讚呢?慢慢的,虛榮心逐漸增加,在每次考試時會很緊張,害怕考不好,公佈成績時更是心跳加速,擔心成績不理想……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將別人的評價視爲衡量自身價值的尺子,做事就是在證明自身能力或天賦。然而,我並沒有認爲自己本身能力有多強,爲了能取得好成績、聽到表揚,還是會努力學習,即使遇到困難仍然積極主動去應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樣來看,成長型思維模式又在起作用。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很少有絕對的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而是普遍存在於每個人頭腦中的兩種狀態,在某些情況下,固定型思維佔主導,另一些情況,成長型思維佔主導。固定型思維的人意味着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把輸贏成敗看得太重,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得突出,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世界如此豐富多彩,怎能在各方面都做好呢。成長型思維的人意味着積極樂觀、開拓進取,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敢於挑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顯然我們希望自己身上積極成分多一些,消極成分少一些,那這些消極成分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在每個人小的時候,對走路、說話等基本技能,都是通過不斷訓練、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學會的,這期間摔過多少跟頭、鬧過多少笑話。但是那個時候還不懂什麼是自尊,更沒有什麼虛榮心。然而,隨着年齡增長,無論家庭還是學校教育,家長或者老師給予各種各樣的評價,比如考試成績優異,會誇獎“你真聰明”,而成績不理想,可能會被評價,“你就是個笨蛋”……負面評價可能會給孩子太大打擊、失去信心,但是正面的不恰當的評價可能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負擔,因此評價需謹慎,要適度,多些鼓勵,少些責備。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一點一點長大,俯臥擡頭、翻身、坐、爬、站、走、學習說話,解鎖一個又一個新技能,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比如走路,不知道摔過多少次,作爲父母,不禁爲他的進步感到欣喜,更被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難怪老子對嬰兒格外喜愛,他們至柔、至和、至純、至真的品質,的確讓人有“復歸於嬰兒”的想法。讓我們“活到老,學到老”,將“終身成長”進行到底。

篇四:《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在__班主任工作室引領下,《終身成長》這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是新冠感染前後,由於新冠後遺症的影響,頭腦昏沉,有點遲鈍,還有些嗜睡,眼睛看着書上的字,卻理解不了書中意思,雖說把書中重點語句做了標記,但仍感覺沒有吸收書中精華。第二遍閱讀時,身體已經恢復,計劃每天閱讀一章,並把每章的讀書筆記整理出來,歷時八天完結。在第一遍粗略閱讀時,閱讀速度很快,但對書中的意思只能瞭解大概,過幾天也就很快忘記。第二遍精讀,因爲要整理讀書筆記,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需要深入思考作者表達的意思,哪些是書中精華,有時還要把作者論述的順序打亂重新整合,速度就比較慢,每天除了做家務、陪孩子學習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用上,每天才閱讀三四十頁,但這樣讀書的一個優點就是對書中內容理解的比較透徹,能更深入領會作者的意思。

《終身成長》這本書並不通篇是高深的理論,全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多彩的案例,從體育、商業、人際關係、教育等領域闡述了固定性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不同,凸顯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優勢,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模式,觀念影響行動,態度決定成敗,只有人們改變了思維模式,樹立了成長型理念,纔會有正確的努力方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認爲聰明才智決定一切,不願意嘗試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希望別人表揚自己聰明,對別人的成功感到威脅。他們認爲聰明的人永遠是成功的,成功是智力和天賦的必然結果,他們不想暴露自己的缺點,畏懼挑戰,對他們來說,成功就是確立自己的優越性,成爲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們不會從失敗中學習並糾正自己的錯誤,他們可能只是去嘗試修復自己的自尊,去找比自己還差的人,去責備他人或者找藉口,認爲別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敗。他們認爲無能者、缺乏天賦的人才需要努力,天才不需要努力,努力後還失敗讓自己找不到藉口。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爲人的能力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培養,認爲態度和汗水決定一切,堅信可以學會自己想學的任何東西,希望別人表揚自己的努力,積極向成功的人學習。他們認爲成功是努力和學習的結果,抓住一切機會鍛鍊自己,在挑戰中成長自我,認爲成功來源於儘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來源於學習和自我提高,認爲個人的成功是付出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失敗雖說痛苦,但只是需要面對和解決並能從中學習的問題,他們會從錯誤中學習並不斷提高。他們欣賞天賦,更崇尚努力,努力才能激發人的能力,取得最終成就。

成長型思維模式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讀完本書,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首先,成長型思維模式幫助和諧兩性關係。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爲一段關係如果需要努力,說明它註定不屬於你,希望所有事都能自動發生,他們不認爲伴侶應該互相幫助解決問題或學習更多技能,這一切都會隨着他們的愛神奇發生。他們認爲如果兩人存在問題就表明性格存在缺陷,但是良好的兩性關係不可能避免衝突和問題,兩個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相聚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小家庭,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學習經歷各異,價值觀、生活習慣難免有差異,在開始的幾年內,矛盾和衝突是正常現象,他們在發生衝突時會選擇責備,有時責備自己,大部分時間責備對方,他們會將責備的矛頭指向對方的個人特質——認爲這是性格的缺陷,這讓他們感到憤怒並厭惡、看不起自己的伴侶,且認爲問題無法被解決。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不期待奇蹟,他們相信健康長久的兩性關係需要雙方努力,需要雙方對彼此不可避免的差異進行磨合。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不健康的,雙方需要努力才能夠進行正確的溝通,需要努力才能發現並解決雙方不同的期望和想法。我們要用成長型思維模式看待兩人的關係,相信雙方都是處於發展中的,我們要鼓勵伴侶成長,也要讓對方鼓勵我們成長,幫助伴侶在這段感情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潛能。

其次,成長型思維模式影響孩子教育。

我們應該怎麼表揚孩子的成功?如果我們只是表揚孩子的天賦,誇讚他的智力,則會讓他們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就阻礙了孩子的進步。如果成功意味着他們很聰明,那麼失敗則意味着他們很愚蠢,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思考方式。我們要傳遞注重過程和成長的信息,可以誇獎孩子以成長爲目標的努力過程——誇獎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達成的成就。在和他們談到其成就時,更傾向於表示自己欣賞和讚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選擇。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應該是教會他們熱愛挑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享受努力的過程,不斷學習。

在瞭解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有關知識後,我在誇讚孩子時總會有意無意的嘗試運用,兒子剛報名了核桃圍棋,剛開始學習很感興趣,抱着平板電腦不時地練習,高興地說自己已經打到第7關了,還興奮的和圍棋老師分享,老師告訴他好多小朋友都卡在第6關了。要是以前,我可能會誇他思維很聰明,適合學習圍棋,但學習了成長型思維模式之後,我知道我應該誇獎他的努力,正是他一天幾個小時不停的練習才讓他取得了好的成績,如果他能再多花些時間練習,肯定可以早日通關。天賦和智力是天生的,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也是我們把握不了的,我們能把握的是我們自身的學習和努力,告訴孩子,你還可以再努力一些。

我們如何看待孩子的失敗呢?在當今社會,對於如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存在着一種錯誤認知:保護孩子們免遭失敗!這種做法或許能夠暫時防止孩子失望,但從長遠來看,卻有很大的危害。孩子們需要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如果他們被“保護”起來,他們將無法從失敗中很好地學習,他們會認爲建議、指導和反饋是消極而具有破壞性的。迴避建設性的批評並不會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反而會危害他們的未來。我們應該坦然告訴孩子你失敗是因爲你努力還不夠,你可以從失敗中學習,你可以再努力一些。

教會孩子用成長型思維模式思考問題。幫助孩子建立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理想形象,給孩子一個奮鬥的目標,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給他們空間長成擁有完整人格的人,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爲社會做出貢獻。設立高標準並教孩子如何達到高標準,用一種正確的方式望子成龍——幫助他們培養興趣,獲得成長,領會學習的樂趣。如果要對孩子說“不”,應該在尊重孩子的情況下說,而不是父母爲了懲罰孩子,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作出的決定。

成長型思維模式在教育學生中同樣效果顯著。優秀老師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可以成長和發展的,他們也都對學習的過程非常感興趣。優秀教師會給所有學生設立高標準,而不是隻給那些相對優秀的學生,營造一種充滿真誠關愛和關注的氛圍,關懷每一名學生。並教會學生如何達到高標準,教會他們熱愛學習,最終學會自學和思考,努力學習基礎知識。好老師是能和學生一起成長的老師,渴望瞭解孩子們,點燃他們的心靈火種。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思考什麼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可以深入學習哪些內容,利用教學事業拓展自己,多年後依然是一個有新收穫、有追求的老師。我們中職的學生文化課成績普遍不好,但原因並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有學習動力,沒有付出努力。中職數學教材就是高中教材的簡化版,降低了難度,但中職學生依然掌握不了。對於中職學生的學習,我們不能僅通過降低知識難度,而應該培養其成長型思維方式、激發其學習內驅力,這纔是重中之重,讓其意識到成績是靠努力得來的。

再次,成長型思維模式影響我們自身的發展。

反觀自己,是兼有兩種思維模式,我相信努力可以讓人變得更好,自己也一直在努力的路上,而立之年、帶着兩個孩子走上了考研之路,畢業之後來到新的工作單位,最近幾年,凡有比賽必然參加,參加了三次河南省班主任能力大賽,參加校、市優質課大賽,積極申報課題,有收穫也有失敗。但我又非常在意別人的認可和評價,擔任班主任工作,希望把工作做到最好,得到領導的認可,由於擔心講不好沒有參加去年的市級優質課,我是一個不擅長演講的人,在臺上容易緊張,在實際的課堂,我能根據學生情況合理調整教學,保證大部分學生能學會,但臺下沒有學生時,我就比較緊張。不去參與,過不了這一關,總感覺心裏憋着一口氣,還得直面挑戰,克服固定型思維模式,準備充分,突破自己。記得參加學校建黨一百週年舞蹈隊時,跳完舞之後感覺特別有自信,當時覺得如果讓我當主持人,我也能主持下來,那種感覺真的特別好,希望自己講優質課也能有這種感覺。

書中列舉了大量鮮活的案例,每一個案例都是一份成功人士的個人傳記,他們的努力讓人備受鼓舞,那麼偉大的人物還那麼努力,作爲小人物的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更努力。他們不是天才,取得的成績也是通過一步步超於常人的努力得來的,他們況且會失敗,我還怕什麼失敗。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享受努力成長的過程就好,只在意自己是否付出了全力,是否發揮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將近不惑之年的我沒有了當初考研的勁頭,當時覺得自己年齡還小,人生還有多種可能,還有機會發展自己,考研也如願以償,當時甚至還鼓勵老公去考研。古語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和朋友討論過不惑的意思,不惑就是自己經過半生的嘗試打拼,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劣勢,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不再感興趣,不再強求難爲自己,做着熟悉的工作,相夫教子,人生已經基本定型,沒有了發展的其他可能。但閱讀了《終身成長》,瞭解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發現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被書中的衆多案例所鼓舞,誰說不惑之年就該過着一成不變的生活,誰說沒有其他可能,只要努力,照樣可以活出別樣的精彩。

很幸運今年我加入了__班主任工作室和陽海華名班主任工作室,結識了一批在教育這片沃土中樂於學習、奮力進取的優秀同行,開啓了專業書籍的閱讀,從九月份開始已經閱讀了《自卑與超越》《愛的藝術》《馬斯洛人本哲學》《孩子:挑戰》《正面管教》《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三部曲、《終身成長》九本書。我把每次的讀書筆記都發到了公衆號裏,記錄自己成長的足跡。可能我對讀書筆記的把握還不太擅長,寫出來的東西讀者很少,就把這個時期看做自己的蟄伏期吧,靜下心來,多讀書,多寫作,每天努力一點點,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用成長型思維武裝自己,做終身成長的人。

篇五:《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你儘管去努力,其他交給時間。”是的,回首自己工作的十幾年以來印證的這個觀點。聽完了周老師領讀的《終身成長》這一本書,產生了很多共鳴,於是拿起這本《終身成長》閱讀了起來。可惜的是本人閱讀書籍速度比較慢,目前爲止還沒完全閱讀完,結合自己工作十幾年談談自己的想法:

本書作者在書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和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的兩種基本心態。你認爲才智和努力哪個重要,能力能否通過努力改變,決定了你是會滿足於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目標。

一、成功並非天賦,是靠後天的努力。從小媽媽教育我說:你不聰明,勤能補拙。這句話對我影響很大,我不聰明,可是我可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戒驕戒躁地努力學習和工作,獲取了很多成績,都是自己努力才能換來的。“世界上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是的,我們每天面對着形形色色的中職生,他們身上有很多缺點,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可是我們要用發現美的眼睛去幫助他們發現自我的美,於是在課堂上我設置了一個課後作業:我們要做同學們的“背後觀察員”去發現同學們的閃光點,要求每位同學抽籤形式隨機選擇了一位觀察對象,每一節課前三分鐘時間,我就會提問同學們站起來大聲說出同學的三個閃光點,並且用具體事例來闡述。這個教學形式已經沿用了三年時間,我發現同學們能夠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帶着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同學,懂得發現細節,懂得使用具體讚美法去讚美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同時也讓身邊的同學培養自信心,讓他們也知道自己也有閃光點,也有人關注,也有人認同,也有人賞識。中職生身上有猶如星星數量的缺點,優點猶如太陽般稀有,我們也要明白:太陽出來了,星星的不見了!也許,這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讓我明白到懂得發現美的重要性。在對學生做出評價時,我們應該誇獎學生以成長目標的努力過程——誇獎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達到的成就。在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成長型思維的評價在學生身上起到很有效的作用,他們也會努力地向善向上,爲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地努力着。

二、失敗後,要找失敗的原因,而不是抱怨客觀的原因。書中有一位參加體操比賽失敗的個案,成長型思維的父母是何其重要,伊麗莎白的父親對她做出失敗的評價:這次比賽失敗了,你雖然會失望,但是你要知道,你並沒有付出100%的努力。有很多女孩練習體操的時間都比你長,而且比你更努力。如果這是你真心想要的東西沒那麼你要全身心地爲此付出努力。其實這位父親不僅告訴了她真相,也同樣教給她從失敗中學習的方法,告訴她未來想成功必須要付出全部努力。從這例子可以看出,孩子們需要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如果孩子們被“保護”起來,他們將無法從失敗中很好地學習。他們會認爲建議、指導和反饋是消極而具有破壞性的。迴避建設性的批評並不會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反而危害他們的未來。這個案例對於作爲母親的我啓發很大。記得一次,我的女兒跳舞很有天賦,每一次都是舞蹈的重要角色。有一次參加完舞蹈班後回家悶悶不樂,在晚上睡覺前哭了起來。於是我跟她瞭解情況,她說:“媽媽,每一次我都是舞蹈的重要角色,這次老師沒有安排我,而是安排了另外一個,可是我覺得她跳得沒有我好”。這時候,幸好我沒有說:這是老師看走眼了,老師喜歡另外一個同學。也或者說:我認爲你是最棒的,別人絕對比不上你。我記得我當時是這樣說的:女兒,這次沒有做舞蹈重要角色,你肯定會很失望很難過。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這段時間你經常請假,不願意去上舞蹈課,平時回家也沒有經常練習啊。其他同學他們每一次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看得出他們很努力地學習和練習哦。很慶幸我跟伊麗莎白的父親一樣,告訴孩子失敗的真實原因,還有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於是我的女兒也能接受我的評價,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她也要向其他同學習,每次回來都要堅持練習舞蹈動作。也能接受不是重要角色的事實了。同樣的,我們失敗後,也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好歸因,尋求自身的不足,同時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設性的批評,這樣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

對學生的教育也是如此,他們在失敗時或者希望老師和同學給予他們心靈安慰,他們會習慣性地把失敗的原因歸因在客觀原因,很少在自己身上尋求失敗的根本原因。我們作爲教育者首先自己要成爲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才能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學生也能用成長型思維去思考自己的問題,在失敗中找原因,才能找到相對應的方法和對策。教育學生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實踐才能獲得成功,懂得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正視困難,勇往直前。

三、保持成長型思維,賦能成長。當我們步入成長的瓶頸期,面臨着人生的另一個挑戰時,遇到了自己的短板問題時,我們要有“老鷹的蛻變”的勇氣去接納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保持成長性思維模式發展自我。記得在2014年面對一個難題,就是學校推薦我參加汕尾市班主任中小學班主任能力比賽,一瞭解原來那麼多環節,並且很考驗班主任的理論水平和現場應變能力。於是,我也硬着頭皮接下了這個任務,一開始的確摸不着頭腦,心情很煩躁和焦慮。在網絡不發達的年代,沒有視頻可以學習,身邊的同事也愛莫能助,只能靠自己去摸索。當時自己寫了很多篇班主任成長故事,反覆地練習,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最後取得了汕尾市班主任能力比賽中職組一等獎,同時也參加了第五屆廣東省班主任能力比賽,來到了高手林立的賽場上我目睹了“神仙打架”的情形,也讓我這個“井底之蛙”增長了見識,我深刻地認識到原來做一名班主任是有法可依,有方可施的,要成爲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是需要進一步學習的。從此,我一直保持着學習的態度去參加專業培訓,聆聽專家名師的經驗和方法,在學校也喜歡跟年輕班主任去溝通,交流帶班經驗。

後來,與幾位年輕班主任自發成立了“菜鳥先飛”班主任工作室,初衷是爲了搭建一個平臺讓班主任學習和交流,爲菜鳥班主任從“適任”到“勝任”過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自問自己的專業水平不高,現在遇到另外一個“瓶頸”就是如何建設和發展好工作室,按照成長型思維思考,我要迎難而上,尋求適合工作室發展之路,繼續在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示範引領之下學習成長,同時也喚醒身邊“躺平”的同伴,一起學習共進步,賦能促成長。

正如周玲老師說的:“你儘管去努力,其他交給時間”。我深信,努力奮鬥是解決難題的唯一捷徑,自己所得成績正是努力的成果!

篇六:《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美好的遇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本領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當今時代,知識更新週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你如果自視“有文化”,停留在過去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上睡大覺,等待你的終將是被拋之於飛速向前的時代列車外,茫然四顧找不到自己的未來。由此,我樹立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意識。所以當我看到《終身成長》這本書便有了很濃厚的興趣。

成長進行時

讀《終身成長》,我感觸最深的一個詞就是——成長!不同的是,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提出的“成長”是由“固定型思維模式”向“成長型思維模式”轉化的成長。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對自身的評價、努力和對失敗的看法差別很大,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爲自己的能力和天賦是固定不變的,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爲自己的能力和天賦能夠通過學習和努力不斷地提升和發展。當面臨挑戰時,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把困難與挑戰認爲是一個機會,更容易接受挑戰和失敗,更樂意嘗試新的事物,更有動力去學習和成長;相反,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爲才能是既定的,遇到困難和挑戰就會給自己貼標籤,覺得不可能,對待風險遠遠躲避,更容易受挫和失望,不樂意嘗試。

借用《終身成長》一書的序言,“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與年紀無關,無論何時,停滯成長,都是最可怕的衰老。”

實踐之中見真知

對於在職教師而言,如何在工作中運用成長型思維看待學生?我想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

1、打破對學生的刻板印象

學校不只是學生成長學習的地方,也是老師成長學習的地方,因爲有很多老師也擁有固定型思維,容易給學生貼標籤,比如會說:“這個學生很調皮、那個學生愛偷懶!”如果是這樣,就很難促進學生的進步,老師也無法體驗到職業帶來的幸福感。因此,老師要打破對學生的刻板印象,當面對問題孩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麼去教,怎麼教才能讓他們變得更好,這時候教育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2、掌握稱讚的方法

正確的稱讚,不是誇聰明、誇結果;而是去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採用的方法,肯定他們付出的努力和過程中表現出的良好品質。比如:“你爲解決這道題採取了很多方法,我喜歡你的堅持和努力。”再如:“這次作業很難,花了很長時間,但是你一直很專注,我很欣賞你!”就是這樣,讓孩子意識到他的成功、他的進步,都是因爲選擇了正確的方法和不斷的努力。

3、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評價是多元化的,有鼓勵也可以有批評,但是批評不是諷刺和挖苦,更不是辱罵和體罰。批評中帶有鼓勵式的引導,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查找原因,教會方法,指明方向。對於上課不聽課的學生,當他們因說話專注力不集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小明同學準備開始學習了;小楊同學正在調整學習狀態;小玲同學準備坐端正了。”當學生聽到這樣的評價時,就能夠迅速的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開始專注學習。因爲這樣的評價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鼓勵,鼓勵孩子開始專注學習了。

4、引導學生形成“成長型思維”意識

讓學生樹立“不怕錯誤,只要改正”的意識。學生對於訂正錯誤存在一種無視甚至是反感,他們追求的是每次都能夠寫100分,對於錯誤不感冒。我告訴他們:“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成長的路上,對於我們遇到的錯誤,我們要把他當成一次進步的機會,我們理應感謝這次錯誤讓我們發現自身的問題,正視問題,找到方法解決問題,獲得進步。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視錯誤。”現在每當學生遇到訂正錯題的時候,我就會先問學生:“錯誤是什麼?”學生們會迅速回答我:“是最好的進步機會。”在這樣觀念的引領下,他們在變化着,成長着。

俗話說:最好的改變就是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時刻保持熱情、激情、興趣,採用開放、學習的心態面對困難和問題,學會與努力做朋友。“成功”這個詞太大,“滿意”更適用於大多數的我們。運用成長型思維學習、工作和生活!成長進行時,“滿意”——雖遲必到!

篇七:《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當你有時間提升自己的時候,爲什麼要浪費時間一遍又一遍地去證明自己的傑出?爲什麼要掩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變它們?爲什麼要找那些只能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進你成長的人作爲自己的朋友和搭檔?爲什麼要去找那些自己屢試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選擇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來做呢?即使是(或特別是)事情發展不順利時也能擁有這種想要提升自己並堅持不懈的激情,這就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身上的標誌。成長型思維關注的不是問題,而是自我的成長。成長型思維是利用問題的解決過程不斷提升自己,問題解決了,成長型思維的人從經驗中獲得成長,問題沒解決,那就從失敗教訓中獲得成長。這種思維模式,讓人們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戰的時刻,依然可以茁壯成長。

運用到生活中,我認爲努力即是一種發展成長型思維的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並不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努力來發展自己的能力。既然人的能力並不固定,他們不需要有證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專注到努力本身。

我們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要能從每一件事情中能看到利於自己成長的一面,思維要活躍。你要善於從正面去思考問題,學會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進而去看待自己身邊的人。在欣賞中,鼓勵中,不斷地提高自我,並且也不會覺得是一種壓力和負擔。在自我挑戰中激發自己的潛能,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這麼多,更加敢於面對自己的每一面,也許都會成爲自己的閃光點。

篇八:《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讀完《終身成長》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個人成長和學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和策略來實現持續的成長。

首先,這本書鼓勵人們建立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它提醒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對新事物保持好奇,並且要願意接受挑戰和嘗試新的領域。這種學習態度是實現個人成長的關鍵。其次,這本書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作者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演進的世界中,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環境和情況。只有持續學習,我們才能保持競爭力,並且在面對變化時能夠迅速適應。

此外,這本書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和策略,幫助我們實現終身學習。其中一個重要的策略是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並制定計劃,以保持學習的連貫性和效果。另外,書中還介紹了一些學習技巧,如主動閱讀、筆記記錄和知識分享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吸收知識和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以下是我整理出《終身成長》的讀書筆記:

1、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書中強調每個人都應該以終身學習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和工作。通過不斷學習和成長,我們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提升個人能力。

2、克服固定思維模式:書中提到固定思維模式是阻礙個人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想克服固定思維,我們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新觀念和挑戰,並樂於嘗試新的事物。

3、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爲了有效地進行終身學習,我們需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應該具體、可衡量,並且與個人價值和興趣相符合。

4、制定學習計劃:爲了實現學習目標,我們需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這包括確定學習內容、時間安排和學習資源,並確保計劃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

5、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書中提到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對於終身學習至關重要。要想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我們需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主動尋求學習的機會並享受學習的過程。

6、尋求反饋和反思:書中指出反饋和反思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我們需要向他人尋求意見和建議,並反思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成果,以便不斷改進和提升。

除此之外書中的一些經典語錄,也將時刻勉勵着我。

1、”成長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旅程。”

2、”當你停止成長時,你就停止了學習和進步。”

3、”終身成長是一種心態,不論年齡,我們都可以持續學習和發展自己。”

4、”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爲什麼,以及你願意爲之努力付出多少。”

5、”失敗並不代表終止,它應該是你成長的機會。”

6、”勇於跳出舒適區,才能開啓成長的大門。”

7、”要時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學習從不止於課堂。”

8、”終身成長不僅意味着個人發展,也包括爲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

9、”成長需要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恆才能看到真正的成果。”

10、”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進步,不論它有多小,都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

這本書告訴我們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不斷學習和改進自己。它通過實用的案例和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不同人的學習和成長經歷。讓我相信通過終身學習和努力,每個人都有潛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篇九:《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受到了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與成長型思維模式,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德韋克揭示的成功法已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並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這本書通過許多實例清楚地講述了一定的道理,也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其中讓我印象深刻、感受頗多的內容是思維模式和對學生的表揚方式。

我們的思維模式更多的是成長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我們要接受自己一部分的固定型思維,這沒什麼可羞愧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接受它高頻率的出現。當固定型思維出現時,我們應嘗試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將成長型型思維激發出來。擁有成長型思維不一定讓人成長爲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但是會讓自己越來越瞭解自己,減少精神內耗。

書中還提到了一些老師們應該要注意的問題。例如,我們在學生們的數學課中加入一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我們將這些數學家說成天才,很容易就取得了數學方面的成就。那麼這種做法就會將學生們推入固定型思維模式,向他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這些人天生在數學方面就非常聰明,一切的成就對他們來說都易如反掌。這樣的做法顯然將學生推入了固定型思維模式。

我想和老師們分享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我們班有個小男孩,數學連續得優,我也履行承諾給孩子一定的獎勵。那一天我課間值班,看到他拿着他得到的獎勵,在幾乎每個孩子的面前都展示了一下。這引發了我的思考:孩子是否認爲要獲得滿分才能得到獎勵?獎勵的行爲是否帶來了錯誤的信息?於是,下一節課上我又一次請到那個小男孩,問了他一些問題:你能和其他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你的學習習慣嗎?每天爲學習做了哪些努力?這些習慣的堅持給你帶來了什麼?讓他意識到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成就了每次的好結果。也讓其他小朋友瞭解到他人優秀的原因是努力、是積累,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希望下次他們的開心不是因爲分數而開心,而是因爲自己的進步:今天比昨天的自己成長了而開心。我也更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自身的實踐,以及堅持、嘗試從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最終取得進步。對於自己,今後我會學會欣賞孩子們付出努力的過程,經由自己的改變去影響孩子們。

《終身成長》一書確實帶給我很多的思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遇見!

篇十:《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到了年底,生活、工作都會使人變得很忙,越忙越亂,人也就會越懶,致使很多任務都要拖到時限將至纔去處理。這就使有些事情只能馬馬虎虎完成,但也有一些卻也完成得不錯。關於拖延症,很多人都存在,聽說這是一種逃避和投機的表現,也就是說,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纔去做,結果若是好的,便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足夠強。可結果若是不好,那是因爲我們沒有太認真地去準備,而不是能力不行,屬於情有可原。所以拖延大概是保護自尊心的一種手段吧。

最近,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終身成長》這本書,《終身成長》是卡羅爾德韋克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他以通俗易懂的筆觸總結了自己對人類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研究。這是本有點晦澀的書,作者舉了無數個商業、體育、教育方面的例子來說兩種思維的重要性。作者講述的是,人的成功並不是來源於天賦,每種能力都可以通過努力學習而達到,要不停地學習進步,不要恐懼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被拒絕也可以再嘗試一次,不成功也可以總結經驗,鼓勵大家百挫不折。每個人都同時擁有兩種思維:一是固定型思維,停滯學習、不思突破、自我滿足,認爲一切成功都是天賦,和努力無關;二是成長型思維,學習、思考、總結,認爲一切能力都可以通過努力來達到。成長型思維不會懼怕失敗,只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並且善於分析總結失敗的原因,那失敗並不可怕,只會成爲你下次成功前的經驗罷了。成長思維者會在失敗後總結失敗經驗,而固定思維者遇到失敗容易一蹶不振。關於這本書,我在樊登讀書會聽過最少三次,但每次聽的時候感覺很好,聽完後就忘記了。這也是許多人的通病,每個人幾乎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記住我們所聽過的知識並運用到工作和學習上呢?我認爲最好的就是要寫讀書筆記。而且,寫完筆記後,最好是能夠再看着筆記去聽,並在工作中不斷地提醒自己,並以此要求自己去突破自己的邊界。

“你的手機,每天都充電。而你,多久充一次電呢”。固定型思維,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比如:相信自己是個強者,然後做的一些事情,是爲了證明自己就是優秀的。成功時春風得意,失敗時垂頭喪氣。有的人成功後會害怕失敗,爲了自己的自尊和驕傲,放棄了很多的學習和挑戰。據說這種心態從小就有了,書中舉例說了一些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被表揚說你很聰明,你很能幹。這些被表揚的小朋友在完成了一些中等難度的拼圖後,很少有人願意繼續接受高級難度拼圖的挑戰,因爲他們害怕拼不出來就說明了,他們不那麼聰明,不那麼能幹。而有個別的小朋友不是這樣的,他們被困在一定難度的拼圖裏,他們會搓搓手,抿抿嘴,滿臉開心,擡起頭說:我愛這個挑戰,我就喜歡這種這麼難的拼圖。於是作者覺得很有意思:爲什麼同樣的處境,不同的人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應。所以他發現了另一種思維的方式:學習型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裏,你不會被成功或失敗所困擾。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你是在學習的,是在成長的,你從這些學習和成長中得到了樂趣。成功固然欣喜,可以繼續一路向前,失敗更是經驗的積累。所以這種思維的人不會太擔心自己的失敗,更不會擔心他人如何看低自己。

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感受到思維方式的重要性。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在“優秀學生,尖子生,三好學生”這種基於考試成績的評價下,我想我們這一代人的很多個“我”都養成了很明顯的“固定型思維模式”。我們會努力學習,是爲了獲得成績和認可,而並不是真正去研究去感受“學會”帶來的樂趣;我們會封閉自己,不願意和周圍人探討,擔心會暴露自己的無知;我們頭腦裏會天馬行空,有很多想法但遲遲沒有勇氣採取行動,因爲有聲音告訴你:哪有那麼簡單,不可能成功的。現在的我正在養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過程中,處於一個既有成長也有固定模式的混合期。這種變化更多的源自於工作爲我們創造了一個“指數型成長”的氛圍,源自於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總會有人去發現你的變化提點你的成長。所以思維模式是需要以身作則示範而非被迫要求的。在成長型思維模式裏,如果認知到“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提升的”僅僅是第一步,止步於此便是“虛假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真正挑戰的且真正有效果的在於“制定目標和階段性的具體行動計劃並且去踐行,直至養成循環的習慣”。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生活中絕大部分人是第一種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每日重複做同樣的工作,經常用掌握的知識技能去證明:我能!懼怕失敗,恐懼批評,只願意承擔自己確定性的工作,而不願意嘗試任何有挑戰性的任務,很多事情還沒有做可能就會說:我不行!長此以往,很多人可能在一個固定崗位上幹很多年也得不到晉升的機會。固定思維模式者在生活中也時常會產生消極想法,比如上學時不敢上臺舉手發言,怕說錯了被他人嘲笑。週一早起堵車遲到、開會與別人發生爭執、自己的意見被領導否掉,固定思維模式者會認爲今天真是太倒黴了,覺得自己天生就不會跟別人溝通,懷疑自己沒有能力勝任這個工作,他們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覺得都是別人的錯。而成長型思維會怎麼想呢?以後要管理自己的時間,鬧鐘定得早一點,開會時爲什麼領導否掉我

的意見,是不是我表達得不夠清楚,我要不要找個機會再跟領導再溝通一下,這纔是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兩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會造就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認知決定眼界,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選擇,選擇影響命運。

你喜歡自己做一個消極的人,還是喜歡做一個有積極性會帶來正能量的人?以後如果再面對未知的挑戰,我會把我不行換成“我現在可能做不好,但沒關係,不斷挑戰和學習後會越來越擅長。”我很喜歡書裏的這句話“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氣敞開心扉去歡迎新的變化和想法,不管他們來自何方”。真正的自信並非來源於一個頭銜、一身昂貴的西裝、一輛名車或者一系列收購案。真正的自信來源於你的思維模式,那就是你已經做好了成長的準備,即成長型思維,屌絲逆襲思維。終身,唯成長不可辜負!

篇十一:《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最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MINDSET:THENEWPSYCHOLOGYOFSUCCESS》,中文標題是《終身成長》,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

在對成功的數十年研究後,卡羅爾·德韋克發現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她在《終身成長》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卡羅爾認爲,人的思維模式可以分成兩種,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特別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變的。當我們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變的時候,一系列的表現在於:急於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遇到困難容易產生挫敗感,脾氣暴躁、喜歡講排場、擺架子等等。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固定型思維模式是人的本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模式。正如我在休假期間接到公司吳姐的電話通知,要我參加總公司演講比賽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演講比賽?不要吧?我會緊張啊,我演講水平不好,演講不好會遭人嘲笑吧?很多中國人跟老外在交流的時候喜歡說的一句話是:MyEnglishisverypoor!這些都是一種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所以,固定型思維模式來源於認知偏誤,而成長型思維則注重理性認知。

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爲成事不在天賦,而在努力;馬雲高考三次才考上杭州師範專科學校,他自己也承認在:BAT三巨頭中,他是唯一不懂互聯網技術的領導人,但是他卻是那個最敢想、最努力、最敢拼的。我認爲,阿里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馬雲內心的成長型思維模式遠遠大於他內心的固定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本質還是對一種人與人關係的正確處理模式。伴侶之間的關係,朋友之間的關係,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老闆和員工的關係,以及和自我的關係。在這些關係中,有沒有一種正確的處理模式?有,那就是從「評判與被評判」的關係,轉變成「成長與幫助成長」的關係。這句話,值得我們反覆思考。

舉例說明——老闆在每年的會議上總是會說這樣一句:新華聯的茁壯成長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辛勤付出。馬雲也多次強調:感謝每一位阿里人,哪怕他只在阿里待過半個小時!這就是一種成長型的思維。對員工的努力和付出表現出由衷的讚美。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我們公司在座的每一位領導都是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領導。

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成長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孔子說過: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我認爲君子與小人也只不過是每個人心中的兩面性而已。在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就是要讓君子性的成長型思維多一點,讓小人性的固定型思維少一些。這樣才使我們由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變成閱歷豐富的成年人。

那麼,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本質差異是什麼呢?

這兩者對於自身的評價的準確度差別很大。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對自身評價很客觀,很準確。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則要麼是自視甚高要麼非常自卑,徘徊在自大和自卑之間。

當你獲得一個機會的時候,你的思維和表現是什麼?是毫不猶豫抓住機會還是徘徊再徘徊?

興奮點體現的不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腦波亮的時候是在分析準確答案的時候,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腦波亮的時候是宣佈對與錯的時候。

對於後天努力的看法不一致。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天份,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卻相信努力。

今天我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的兩種基本心態。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目標。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關鍵在於思維模式:是滿足於現有成果、避免失敗可能的固定型?還是以努力爲主、尋求挑戰機會的成長型?決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遠。只有扭轉自己的思維模式,我們才能改變前進的方向。

《愛拼纔會贏》的歌詞唱到: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纔會贏。

加油吧,新華聯石油人!改變吧,我們的思維模式!

篇十二:《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終身成長》是美國的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總結數十年研究成果的經典作品,卡羅爾·德韋克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傑出學者之一。雖然行文絮絮叨叨,邏輯性一般,但瑕不掩瑜,書中反應的思維模式值得我們每個人內省。

人的思維模式可以分成兩種,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mindset)。前者認爲成事不在天賦,而在努力;後者特別相信天賦的力量,認爲人擅長就是擅長,不擅長學起來也沒什麼用,事倍而功半。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小時候喜歡做智力測試,證明自己智商高;在學校學習時,希望被老師和同學的認爲是“天生聰明“,當努力用功學習就要偷偷躲起來;當入職新公司時,希望能短時間內有所成就,被認爲”有天賦”……很多人都喜歡能表現有天賦“而不需努力,但往往受到打擊時又容易一蹶不振,因爲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認爲,人的能力是不變的,即使通過努力也不能大幅度地改變,遇到失敗,是自己沒有能力的表現,帶給人沮喪、失望。與其說是沒有“天賦”,倒不如說是在爲自己的失敗找藉口。正如書中提到著名籃球教練約翰·伍登說過,在開始責怪他人以前,你都不算是個失敗者。

書中作者表示,人的成功不在先天,無關外在,而在於人的思維模式,小時候影響我們的成績、長大了影響着我們工作、親密關係和育兒等方方面面,既能阻礙了我們的進步,也能推動我們的發展。閱讀中,讓我最深刻的是,固定型思維在我們學生時代的影響。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會有過考砸了的經歷,尤其是高考這種“一試定終身”的考試。但高考真的是一場考試定我們終身嗎?現在已經遠離高考十多年,離開學校N年的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的。一場考試即使失敗了,也只是一個狀態,並不能說明我們就是一個失敗者。我見過大學中,每年中多少因爲報考志願或分數尷尬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甚至學校。但他們當中有許多人並未放棄追逐心中的理想,憑着一股韌勁,大一成績優異獲得調專業的機會,順利調到自己心儀的專業中;又有多少人,憑着執拗,修雙專業並順利拿下雙學士學位,乃至找到心儀的工作。所以高考即使失利了,並不是一個結局,那只是過去了的狀態,並不能判定我們的無能。同理地,我也時常提醒自己,或許我當下也有遇到某些不如意,或家庭或工作或人際,但這些都不能足以說明我的失敗。

成長型思維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裏提到的“主動積極”理念是如出一轍的,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習慣,掌握人生的主動權。某時某刻的狀態並不足以說明一切。改變雖然很難,但面對改變後的成長,沒有人會覺得艱難不值得。成長是一輩子的事,無關年紀,奮鬥吧!中年人。

篇十三:《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從讀這本書開始到結束一共用了12天的時間,總共309頁。在以往的讀書效率上應該是至今爲止效率最高的一本書了。可想而知,我當時讀它的時候產生了多麼強烈的共鳴。《終身成長》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成長型思維者和固定型思維者在遇到挫折之後的應對方式,非常適合家長、老師、職場白領,還有正在奮鬥的年輕人。

首先從書裏的內容可以看到,固定型思維的人和成長型思維的人,思維模式上有所不同。

人類的某項特長“並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鍊獲得的”。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天賦不可改變,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相信,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的。書裏提到,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不會給自己貼上標籤,或對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也準備好了去承擔這個風險,直面挑戰,繼續爲此奮鬥。

從思維過程的解析上來看,書裏易於理解的小故事說到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不同在於,成長型思維者在拓展自己的過程中感到興奮不已,而固定型思維者在事情盡在掌握的時候纔會有這種感覺。如果事情變得富有挑戰性——當他們感覺不到自己聰明且富有天賦的時候,就喪失了興趣。而你永遠不知道努力和時間能將一個人變成什麼樣。要讓潛能開發一定需要時間的積累。當固定型思維者選擇成功而不是成長的時候,他們到底想證明什麼?他們想要證明自己很特別,甚至是高人一等。頂峯是很多固定型思維者渴望到達的地方,卻是很多成長型思維者的工作激情帶來的副產品。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兩種人在能力和成就上的不同。成長型思維可以幫助人們發展能力並結出豐碩的果實。而通常固定型思維認爲自身能力不夠,並且這種刻板印象可以干擾他們,甚至定義他們,讓他們不再感到舒適和自信。對於偏見,固定型思維者認爲自己非常愚蠢、與正常人不同,極度否定自己,從而陷入焦慮中。相反,成長型思維者認爲即使失敗,即使被貼上否定的標籤,卻還會從自身出發,努力讓自己朝着正確的目標前進,別人的評價就顯得不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調整方向,控制自己。

相對於智力而言,身體上的天賦更加顯而易見。邁克爾·喬丹也一樣,他不是一個“天才”,而是一名努力的運動員,可能在整個體育史上,他都是最努力的。當他被校隊淘汰的時候,他媽媽讓他繼續訓練,然後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自己的弱點,爲下次比賽做準備,後來他變成了別人眼中的運動奇才。他也曾被人講“是一個不斷想提高自己天賦的天才”,對他來說,成功源於人的頭腦。“堅韌的意志和決心比某些身體上的優勢更強有力”,而對於相信天賦論的固定型思維者來說,被人否定和失敗更容易讓他陷入焦慮。

當我們跳到商業思維模式和領導力上來,也能發現這兩種人的不同。固定型思維的領導人,希望能夠帶領企業的成功來彰顯自己的偉大。相對於成長和創新來說,他更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拒絕冒險,更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掌握中。而成長型思維的領導人,更希望招募更多比他優秀的人才,他們相信人的潛能和發展潛力,無論是看待自己還是他人,在他們看來,公司不是突顯自己優越性的工具,而是可以促進成長的發動機——可以促進他們自己、員工以及公司的成長。

當我們看到這兩種人的人際關係和思維模式的時候,也能看到其中的不同。成長型思維者會嘗試去學習對自己和感情來說都有用的東西,讓自己在未來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被拒絕是人際交往中的常態。固定型思維的人面對拒絕的時候會給自己貼標籤,覺得自己非常失敗,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文中有一位在婚姻中受到傷害的女士說:“我不是聖人,但是我知道,爲了自己內心的安寧,我必須去遺忘和原諒”。

這兩種人格形成的時候,我們不得不看到這麼一些人,他們就是我們的父母、老師和教練,可以說他們是思維模式的傳授者。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要儘可能地避免對孩子智力的表揚,多傳遞注重過程和成長的信息。當人們經常誇讚孩子聰明而不是努力的時候,慢慢的他會越來越害怕挑戰。如果父母真的想送給孩子一份禮物,最好的就是教會他們熱愛挑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享受努力的過程,不斷學習。只有這樣,孩子們纔不會成爲讚揚的奴隸,他們將擁有一種可以建立和修復自信心的、終生有效的方法。

在最後我想說,其實我們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思維一直在不斷觀察和解讀一切,使我們的生活得以在軌道上正常運行。但是有些時候,有的人會對發生的事進行過度解讀,這會導致過度焦慮、壓抑、憤怒或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當你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大腦裏的那些微小的鏈接就會增加,變得更強壯,人們放棄非好極壞、非強即若這種從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產生的想法時,就能更好地收穫有學習效率的策略,幫助他們控制自己。每一個小錯誤並不會導致世界末日,而是在提醒你,你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它們在告訴你下次該怎樣做才能更好。我們每個人都不免有囿於固定型思維的時候,但恐懼來源於未知,你越瞭解固定型思維模式出現的原因,就越能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時保持警惕,避免深陷其中。

最後,真正的成功並不源於偶然的,偶然得來的成功並不可靠。希望我們能在自己成長的路上勇於面對挫折和失敗,它並不是爲了打垮你而出現的,而是爲了帶給你成長的機會。

篇十四:《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卡羅爾·德韋克認爲,人與人之所以不同,源於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有些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有些人相信“人的才能可以發展”,即任何時候都是成長的起始點——也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思維模式不同,最終造就的結果也不同,擁有不同的思維模式會擁有不同的人生。

我們都學習過《傷仲永》和《孫權勸學》兩篇文章。金溪民方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仲永和他的父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他們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孫權勸學》中的這句名言,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原文是: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產生很多影響,但它的核心只有一點:就是相信人們的能力是可以發展的。相信“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纔會贏”。你不會在某個時刻被正式宣告獲得了成長型思維模式,而是通過一個過程,一步步接近成長型思維模式。

從《傷仲永》、《孫權勸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後天努力是可以改變自我的,人若不持續成長即使是神童也會“泯然衆人矣”。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過這麼一句話:“未來人類要準備好,每十年要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過時的知識、技能、經驗、假設和人脈,重新來過。”十年或許太久了。時代變化得太快了,你必須無時無刻地重塑自己,沒有日復一日的成長和精進,你就一定會落後。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動態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用發展的眼光對待自己與他人。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來說,成功意味着做到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強於他人;失敗是一次機會,而不是死刑;努力是通往成功的關鍵,更加關鍵的是,要知行合一,將知識轉化爲行動。

篇十五:《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最近發生很多事——可能是我到行知以來最糾結的一段時間。長期忙於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備課不充分,使得自己的業務能力嚴重下降,課堂的吸引力大大減少——甚至出現孩子在課堂上打瞌睡的現象;學校的部門工作,常因自己想法太多不能實現自己又無能爲力而感到悲觀絕望,逃避、應付甚至放棄……負面情緒接踵而來;長期加班無暇顧及家庭,與孩子越來越陌生、夫妻之間的隔閡也時有發生,同事調侃“你是怎麼做到沒時間沒精力還沒錢的?”“算了,就這樣吧,做得多未必有用。能力有限,去他的吧!”是這段時間我對自己說的最多的話。這段時間的我,消極、憂鬱,極度缺乏自信,害怕失敗、不間斷地失敗、倍受打擊。

我應該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我除了是我這個個體之外,我還是49個孩子的班主任,是97個孩子的歷史老師。我不能把過去發生的事情——哪怕再不幸的事情,作爲衡量自己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不能習慣性地給自己貼標籤而後滿身負能量,再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孩子們、影響孩子們。只因我讀了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成長》。

我們在應對人生的不同境遇,如成功和失敗、成績與挑戰時,常常有不同的心態,《終身成長》裏把這種心態和思維分爲“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兩類。其中,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爲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敗是因爲自身能力有限。當一個人有了這樣的認知時,因爲害怕失敗、缺乏自信,他就會刻意地迴避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只挑選自己能夠順利完成的、相對較爲容易的事情做;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則截然不同,他們認爲一個人的能力主要是後天培養的,他們不怕失敗,認爲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只是人生的一種體驗方式、自我成長獲取經驗的一種方式,因此他們不懼挑戰、勇於探索,會熱情地擁抱困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也會虛心接受,勤于思考,在探索中學習、進步。

最近的自己,是典型的年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自我否定、害怕失敗、迴避挫折、懷疑自己,滿身不良情緒,並且影響他人,同時又很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自在的活在他人的世界裏。讀過《終身成長》後,我認識到自己必須要改變。

如何改變?那就是培養成長型思維,不沉浸於過去的失敗中無法自拔,否定的自己,更不能因此影響到學生。

作爲九年級班主任,我深深的知道中考的壓力。雖然“應試”教育的說法在當下的環境下不科學,但是開學雖然短短几天,我已經深深地感觸到“中考”對畢業班孩子巨大挑戰。我們常常常常基於考試成績對孩子給予“聰明、優秀、尖子”這樣的評價,把我們的孩子(包括我自己)都培養成了很明顯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讓我們的學生深信:我們努力學習是爲了獲得成績和認可,沒有成績就沒有一切。爲了獲得成績我們不惜“苦教、苦學”,以至許多悲劇發生。我們學習從來不是去感受“學習”帶來的樂趣:我們被教育甚至被逼迫着去死摳自己解題、答題,然後我們又搞一些經驗分享,通過固定模式、研究考試、研究習題,像八股文似的搖頭晃腦終不過是爲了那一個個冰冷的分數。我們甚至不願意和周圍人探討,去思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爲大多人都沒有自己的思想和三觀,一開口就會暴露自己的無知;我們頭腦裏會天馬行空,有很多想法但遲遲沒有勇氣採取行動,因爲有聲音告訴你,哪有那麼簡單,不可能成功的……

現在的我正在養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過程中,處於一個既有成長也有固定模式的混合期,並且我也爭取用這種模式去感染學生。這種變化更多的源自於工作爲我們創造了一個“指數型成長”的氛圍,源自於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總會有人去發現你的變化,提點你的成長。

我要成爲這樣的人,並且以此去影響我的學生。我們要成爲一個偉大的國家,有些事情就必須要改變。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433292.html

  • 標籤: 心得體會 《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 成長 讀書 終身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推薦1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終身成長》讀書心得體會【推薦1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