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小學作文 > 四年級作文 > 碗中有作文範文

碗中有作文範文

 作者: | 閱讀: 8.98W 次

【篇一:碗裏有真情】

碗中有作文範文

有人說真情是蕭瑟風雨中的一把傘,撐起迷茫者的藍天;也有人說真情是悲愴歲月裏的一縷陽光,照亮跋涉者前進的路……真情到底是什麼?我常常迷惘,但是當我擡頭看到壁櫥裏那隻厚實的大瓷碗後,我的心裏頓時有了答案,真情其實就是這隻瓷碗,真情就是這碗裏熱氣騰騰的湯……

小時候,我跟着奶奶在鄉下生活。從小我就是一個不愛吃飯的孩子,每次都是大人好說歹說,纔會吃。奶奶給我準備的碗大而厚實,潔白如玉的瓷壁上鑲着金色的花邊,敦厚中閃爍着爛漫的光澤。但每次我看到它張着的大口,我就倒吸一口涼氣,因爲奶奶又要逼我吃飯了。

可我不是個逆來順受的孩子,一到吃飯的點,我就跑到了街上。於是奶奶便端着一碗香氣撲鼻的疙瘩湯,追着我滿街亂竄,不放過每個時機地給我喂一口飯。因此每到吃飯點,街上都洋溢着奶奶悠長的聲音:“騰騰,別跑,快來吃飯……。”日復一日,日日如此,我和奶奶甚至成了村子裏的一道獨特風景。那時,我只是躲避着大碗裏熱氣騰騰的飯,並沒有體會到奶奶對我的真情。

後來,長大些,不用再讓奶奶追着餵飯了。可不愛吃飯的習慣一點也沒改。每次奶奶都把我的大瓷碗盛得滿滿的,我卻幾乎每次都剩個碗底。奶奶總是皺着眉頭,假裝生氣道:“姑娘家剩碗底,以後找個女婿滿臉是麻子喲!”我一聽便急了,連忙把碗底舔乾淨。奶奶總是笑呵呵的,眼角的皺紋和花白的髮絲一起跳着舞。

可在這之後的很長時間裏,我的大碗再也沒有被盛滿過,奶奶病了,住進了醫院。當我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疙瘩湯,走進病房時,淚水嘩嘩地從眼角落了下來。奶奶瑟縮地蜷在白色的被單裏,灰白條的病號服毫無精神,她手上打着點滴,腰上還有一處傷口插着管子。我顫抖着走近,奶奶臉色蠟黃,嘴脣煞白,眉頭緊皺,眼角的線條扭曲着,黯淡的眸子中是無法掩飾的痛苦。我頓時眼淚婆娑,這還是那個追着我滿街跑的奶奶嗎?奶奶還能再次把我的大碗盛滿嗎?我不禁失聲痛哭。

奶奶看到我,眼睛頓時亮了,斷斷續續地說;“騰騰——來了,快——快坐下。”我端起碗,哽咽地說:“奶奶,我來喂您吧!”奶奶嘴脣顫抖了一下,隨即緩緩地笑了。她深深地看着我,艱難地說:“丫頭,我不在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飯啊……。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吧,奶奶逐漸康復。再次面對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疙瘩湯,心裏既歡快又酸楚。端起厚重的大瓷碗,恍如隔世,熱乎乎的湯輕輕溫暖着我的胃,碗裏的細密真情也悄悄地流入我的心中。

【篇二:碗中有水】

老師的畫箱裏總有一隻小瓷碗。

每次畫畫前,老師都會去接一碗水放在畫紙旁邊。碗中清亮的水是老師用來洗筆和調色的。老師對碗中水的使用十分苛刻,哪怕只是多或少了一點,他都會將筆擦乾重新蘸水;水不可以太渾濁,洗上兩三遍必然要重新換水。碗中水,在於老師,有事已成爲比構圖或是配色更重要的存在。而在我,卻是不可理喻的。水蘸多蘸少有什麼大不了的,相應的增減顏料的量不就行了嗎?小小的腦袋裏自以爲是的想着這些,“碗中有水”這個場景也從來沒在我身上發生過。

“不行,拿回去改。”老師只掃了一眼,便把我的畫放在一邊。我有些生氣,也有些疑惑:“我的形和色的搭配都沒有問題,你看都不看就說不行?”煩躁的又拿出一張紙,拿筆在上面心不在焉地塗畫,一不留神,水又加多了。“可惡……”我不耐煩地擠出一大塊顏料直接抹在紙上,試圖蓋住那不停蔓延的水漬。

“又毀了,是吧?先給我接完水去。“老師冷不丁的說了一句。我扔下筆,拿起那隻從來沒用過的碗。水很快接了過來,如往常一般清亮,在碗中微微晃動。

“你的畫形和色彩搭配的確沒有問題,但你的畫裏充斥着浮躁氣。”老師蘸了點水,說道,“碗中有水是在提醒你下筆要慎重,水得清亮則幫你排除心中的雜念。畫畫時做不到‘碗中有水’,心也做不到不起波瀾。紛雜的心畫出紛雜的畫,這樣的畫怎麼能是成功的畫作呢?”他擦乾筆,又蘸一次,最終下筆。色彩在紙上自然地遊動,掩蓋了原來那塊張牙舞爪的水漬;幾滴被洗去的顏料進入水中扭曲的散開,如妖嬈飄動的綢帶,但最終,它們歸於平靜,融入水中消失不見。碗中有水,水依然平靜,依然清亮。那在紙上游動的色彩,也果然自然,果然無暇。

碗中有水,心就不起波瀾,筆尖流淌出的,自然如水般平靜清亮。

現在,畫紙旁的碗裏,一直有水。

【篇三:碗中有生活作文

瓷,是質感最接近玉石的器物,因而它便有了玉石般溫潤如君子的品性,而由它製成的碗,更不僅僅是簡單的器物,而盛滿了一種東西叫生活。

在我家,碗如果不打碎,大約能夠存活個七八年。它看上去只是一隻普通的圓瓷碗無非再寫些“吉祥如意”什麼的。但當你小心地捧起它時,它卻滿載着家的味道。沾過胖乎乎的飯粒,盛過滋味百轉千回的海鮮湯,裝過令人垂涎欲滴的黃燜雞,捱過木竹筷的碰,受過鐵調羹的敲,淋過檸檬味道的洗潔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家的碗藏了許多生活的味道。

離家住宿難免會懷念家中的一切,尤其是在吃上。學校的飯再好吃也沒法與家的味道相比——那是媽媽的火候,爸爸的刀工。每當可以吃到爸媽做的飯的週六,我便飛似的向家奔去,因爲我知道家中的碗了已備好滿溢的親情。

碗中的美食有時或許代表一種心情,是考試失利後苦澀的淚水,是與朋友結伴出遊時的愉悅。即使食材是那樣單調,但因着不同的烹飪方式與手法,碗中的味道也不盡相同。就像自帶調味品的生活,白粥也能調出酸甜苦辣鹹。

端起這隻碗,三餐、四季、五穀、六畜,都被生活妥妥地裝在碗裏。感受着指尖傳到心底的熱度,褪去一身的冷氣,享受片刻的溫暖。待到一家人全都落座,碗筷相擊的叮叮聲傳遍千家萬戶。孩子們自然地夾起魚肉放在碗裏,大人們呷一口碗中的酒,咂咂嘴,品味脣齒間的香甜。無論道路多麼迷茫,端起這一隻圓碗,感受它飽滿的曲線,愁苦被擱置一旁。生活就是這樣,不憐惜你的困苦,也不吝嗇展示它的美好。

過去,未來。若要在中間加上什麼,那便是生活。圓圓的碗如同沒有起點與終點的生活。碗底留有製作時的痕跡,一圈又一圈,不正是我們爲生活奔波的軌跡嗎?

當你捧起一隻瓷碗,它或新或舊,或重或輕。無論它的外觀是否華美,造型是否奇特,多年後,它會變得富有內涵、穩重、成熟,因爲它經受了的歲月的洗禮,腹中飽含一種名爲生活的滋味。

【篇四:碗中有雙鯉】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那隻碗獨屬於奶奶,是她最心愛的東西。釉裏紅質地,碗身勾勒着一圈菱枝荷花,經年沉鬱的深紅綻開。碗底卻是筆底波紋,一雙錦鯉。魚尾彷彿輕快地搖擺着,靈動的身姿讓相互依偎的它們瞬間鮮活起來,一起遊經春水流入秋水,原本暗淡的底色和兩道細小的裂紋只襯得這雙錦鯉更加美麗。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奶奶是從江南遠嫁來的姑娘,很愛吃魚。年初她做了腸道手術,只得臥牀靜養。爲此,爺爺便每週一次或兩次去碼頭上買奶奶愛吃的魚。每次從人潮紛攘的碼頭拎着活蹦亂跳的魚回家,爺爺都顧不上擦額上細密的汗珠,就氣喘吁吁地跑到奶奶面前炫耀:“看,我給你買了多麼新鮮的活魚!”奶奶不語,只是笑着點頭,眼神交匯間一股暖流涌動,溫情脈脈,讓我不由想起那碗底的兩條錦鯉,應該也是在這樣一灣明澈溫暖的水中相依相伴,相望相親。

魚清蒸出來後,爺爺總是反覆用筷子挑撥着整條魚,細心地挑出最好的幾塊。老花鏡鬆鬆地架在鼻樑上,他從眼鏡上方眯着眼用筷子將嵌在魚肉裏大而硬、小而軟的刺一一剔除,再將魚肉弄成一小塊一小塊,還要細細反覆檢查翻找,確定沒有刺,纔將魚肉盛進奶奶那隻繪有鯉魚的碗中。碗裏的魚肉全是去皮掐尾後最鮮美的部分,嫩白色小塊小塊置於碗中,甚至被爺爺特意擺成了好看的形狀,不見魚刺也不見油腥,簡簡單單落在碗裏,與碗底的錦鯉相映成趣,愛意滿滿,分外動人。奶奶吃魚時,爺爺就在一旁靜靜地望着奶奶一口一口吃完,奶奶在細嚼慢嚥間也不時擡頭,用眼底滿溢的幸福接住爺爺的目光,此時我又想起碗底那雙錦鯉相依相伴的模樣。奶奶乖乖吃完後,盈盈的笑意給一雙鯉魚平添一抹暖色,這大概就是奶奶十分喜歡用這隻帶有裂紋的碗的原因吧。

曾幾次要求幫眼神兒不太好的爺爺做剔刺這件事。他竟像有些不好意思似的,笑着擺擺手:“這種小事還是我自己來吧。”鍋蓋打開時嫋嫋蒸汽蒸騰出幸福的味道,白氣裏他的背似乎不再佝僂得那樣明顯。我點點頭,不想再插手。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六十年來,爺爺奶奶琴瑟在御,歲月靜好,相濡以沫,看盡春秋。他們之間的感情,比親情溫暖,比愛情綿長。其實,爺爺奶奶何嘗不像相互依偎的一雙錦鯉?不爲風雨懼,不爲波濤驚。天地枯萎奈何,生活崩析奈何。

碗中有雙鯉,相戲碧波間。

【篇五:碗中有人生】

一隻碗,盛滿的不只是飯菜,更是盛滿了,一生的風雨兼程,繁花似錦。

幼時,每每開飯,他都被母親小心翼翼地抱到桌前,眼前是一隻小巧可愛的塑料碗。圓滑的碗邊不會劃破他稚嫩又顯笨拙的小手,碗麪上色彩鮮豔的圖畫,總是勾住他的注意力,讓他浮想聯翩。而碗中,盛滿了母親的美味佳餚,菜葉都被細心地切成碎丁,熱騰騰的白氣隱隱約約縈繞在碗邊。那是滿滿一碗母愛,如甘泉,如蜜汁,在他小小的心房裏流淌。那隻小巧可愛的塑料碗裏,有着他童年最溫暖的時光。

光陰如過隙白駒,牙牙學語的幼童已成長爲青年。他正奮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爲未來放手一搏。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中,唯一可以讓他喘息的縫隙,便是午飯。面前的密封碗,總是透着一股安心的氣息。慢慢地,他打開碗蓋,蒸汽液化成的水珠在蓋上流淌,碗中的飯菜失去了炙熱的溫度,但那微涼的飯粒卻在口中釀出蜜一般的甜,挾着絲縷歡愉地咽入腹中。那是滿滿一碗青春,如苦瓜,如良藥,強烈的酸澀過後便有清涼漾在心間。那隻微涼的密封碗裏,有着他少時寒窗苦讀,十年磨一劍的拼搏身影。

告別學校,步入社會,組建家庭,此時的他已是壯年。第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櫥中有着一套精緻的瓷碗。細膩的瓷質,精美的燙花,成套的碗裏是他對整個家庭的愛。傍晚,家人齊聚桌前,面前的碗裏盛着燙手的飯菜,一日的疲倦在桌上的歡聲笑語中消失殆盡。飯後,他總會親自洗淨那幾只碗,輕輕放好,如藝術品般呵護。那是滿滿一碗幸福,如冰糖,如暖陽,半輩子的漂泊過後有了停泊休憩的港灣,欣慰與舒適籠罩心田。成套的瓷碗裏,有着他成家後互相呵護,彼此溫暖的甜甜的滋味。

歲月如梭,織出了雪染的鬢角,年至耄耋的他,坐在桌前,面前是一隻樸素的塑料碗。這隻碗有着幼時光滑、不易碎的碗壁,也有着壯時雪白的顏色。一碗清透的湯水裏,時間彷彿倒流,一生的苦與甜交織在這老舊的碗裏,酸了鼻,溼了眸。

那是滿滿一碗人生,雜揉了各種味道,最終在時光與年華的醞釀後歸於平靜。一隻只碗裏,有着每個人漫長的一生,風雨兼程,終又繁花似錦。

【篇六:碗中有愛】

我輕輕摩挲着碗剔透的邊緣,碗底泛着溫柔的光,圓潤得斂着母親的手藝,厚實得載着母親的愛。

春風一蕩,筍從土裏拔地而冒。廚房裏“刷刷刷”有節奏地輕擊着我的耳膜,是母親剝筍的聲音。一個個碩大的筍在母親靈巧的雙手下只留下巴掌大的精華,細細地切,慢慢地熬,靜靜地等。鍋邊有一隻等待的碗,鍋前有一位期待的母親,精緻的碗折射出了母親的用心與深愛。“砰”地輕端上桌,春筍湯的清香縷縷,驅散了冬日的冰冷,碗中母親的愛喚醒了我新年溫馨的春天。

碗中的片片薄筍承載着母親的愛。

夏至酷暑,我一抹臉上的汗水衝進家門。餐桌邊早已有靜候着我的母親,和一碗清清涼涼的綠豆粥,一碗見底,躁動的神經被攜着母愛的清亮撫平。

碗中的清清甜甜融化了母親的愛。

秋實時節,結束了一週學習的我疲憊地推開了家門。一隻突兀的大白碗印入眼簾,碗中有一顆顆胖乎乎的石榴籽,圓滾滾紅彤彤,猛抓一把塞入口中,沁入胸膛的是碗中溢着的母親的愛,甜甜柔柔地包裹溫暖了我疲憊的心,撫平了我眉間隆起的“川”字,眼前浮現出的一位不厭其煩,默默地剝着石榴籽的母親,她柔和的臉上掛着五個月牙,眉眼與嘴角勾起的都是對女兒放學歸來的歡喜。

碗中滿滿的石榴籽是母親滿滿的愛。

冬風凜冽,寒氣逼人。桌上一碗熱氣騰騰,出鍋不久的羊肉湯充斥着暖意,小心翼翼地捧住,碗邊傳來得陣陣暖意與愛意從我掌間的紋路傳進我凍僵的心,讓它感受着母愛的暖意加速跳動。我細嘗一小口,燙燙的,是熾熱的母愛,濃濃的,是樸實的母愛,香香的,是美麗的母愛。有種溼漉漉的感覺爬上我的後背,讓我覺得沉重。碗中有湯,碗中有愛。

碗中香醇的回味是母親的愛。

碗中的湯是千變萬化的滋味,它盛過百轉千回的味道,但一如既往不變的是母親的愛。不管是暖春的筍,酷暑的粥,盛秋的果實,還是深冬的羊肉,他們都含着母親的期盼與濃厚的愛。

碗中有愛,碗中有母親的愛。

【篇七:碗中有餘溫】

還是找到了。在昏暗的老屋的牀底,在厚厚的時光的積灰中,在那回憶的最深處。

但它似乎還有餘溫,它又似乎是那麼熾熱,燙得我無法拿穩,但又不願意放手。我明白,那是回憶割在心頭的痛。

那是一隻畫滿了彩色圖案的塑料小碗。時間已將可愛的圖案磨得斑駁,歲月也不知道在它上面刻下了多少刮痕。可是記憶總是鮮活的。越是離開得久,倘若在痛苦中追憶,朦朧也總會變得清晰,也許變得更加溫暖。

那是很小的時候吧,也不知道是在哪個快樂的午後了。你如同變戲法似的,不知道從哪變出這隻可愛的小碗。面對着打鬧頑皮之後飢腸轆轆的我。一如曾經,老樣子。你又打算煎雞蛋給我吃。

他過去總是那麼嚴厲。你是知道他肯定不會允許的,但你總是,總是,總是那麼疼我,你總是,總是,總是把你的一切最好都給我。

趁他出去散步的時候,你偷偷地鑽進他的臥室,好像生怕被發現了似的,趕緊在那張灰白的老沙發底下摸索。不用多久,你總是會找到那隻裝滿了雞蛋的搪瓷臉盆,小心翼翼地取出幾枚雞蛋。這時候,笑意總會在你臉上毫不收斂地流淌。

你又偷偷地鑽進那個還用竈臺的小廚房,生一堆爐火,打開那也上了歲數的油煙機。你打兩個雞蛋進鍋。那洋溢滿整個老屋的油香,也便是我童年最幸福的味道。

你把熱乎乎的煎蛋鏟進那隻可愛的小碗,蒸汽也把小碗烘得溫熱。你總生怕我會燙着嘴,所以你每次都要把他們端到窗前,又一個勁兒地用嘴吹氣,好讓他們涼快下來。你也許還會再灑上點鹽,也許還會再找根紅腸,然後再小心翼翼地端到我的面前。我摸着碗,感受得到。蛋涼了,可是碗還有餘溫。

暖暖的,暖暖的,端着碗,我開心地吃着,我開心地笑了。這時候你也笑了,笑得皺紋都淡了。

暖暖的,暖暖的,那碗,是我永遠的記憶。那永遠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日子,那永遠是我這輩子最溫暖的時光。

用手搓拭掉上面的積灰,我確定了。碗中還有餘溫。好像我五年前離開這裏一樣,好像你離開我之前一樣,一樣。

又是一陣令人窒息的疼,刻在心頭上的疼。

他現在沒有那麼嚴厲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樣執拗了。他現在也成了依靠我們的老頭子了,雞蛋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了,我們也要離開這老屋了,離開這曾經最溫暖,但更讓我們如今痛苦的老屋了。

又是一陣令人窒息的疼,我又使勁拭掉了碗上最後的一點塵土。我緊緊地攥着這隻屬於回憶的碗。祈禱着,懺悔着,痛苦着,深深地想念着。

蛋涼了,可是碗還有餘溫。你走了,可是心還有餘溫。我還能感受到你在我身旁的溫存。

【篇八:碗中有夢】

你誕生在我純真無憂的童年裏,懷抱我天真爛漫的夢想。

我手執藍色馬克筆,幼稚的大腦卻嚴肅地思忖着如何刻畫你。良久,腦海中逐漸呈現出各式美妙的花紋——我慎重地、緩慢地,於筆尖滑動中,爲你勾勒出我能想象的最華麗的線條。從碗底到碗身,一痕痕曼妙的藍色曲線盪漾在碗中,你逐漸變得青白相間——就這樣,一節普通的美術課上,你誕生了。懷抱我希冀着成爲畫家的夢想,你陪我走過成長的漫漫長路。

碗中有夢,引我前行。我沒有想到,孩提時代創造出的你,會給我帶來如此大的影響——當我接過被裝裱起來的畫作,和硃紅色細絨外皮的獎狀時,我彷彿溺入歡喜的海洋,再也無法脫身上岸。黑色粗體字印着我的名字,燙金大字張揚着把我的榮譽放大無數倍,彷彿我已企及絕倫的高度。

我將獎狀掛在牆的正中央,目光掃過桌邊被灰塵覆蓋的你,固執地落在那莫大的榮譽上,像觀賞寶貝一樣它。“這就足夠了,”我的心裏一本滿足,“拿到這麼好的獎就夠了,還想什麼別的?畫家離我太遠,太不實際。”

時間流逝,我數次拿起畫筆想要練習,又慵懶地放下;我沉悶地趴在桌子上不知所云,卻忽然瞥見你。你靜靜地立在桌邊,光潔潤滑的碗身蒙上一層細細的灰塵。我捧起你,驀地清涼之意傳入手中,也傳入心底,滅了我心中囂張的火焰。我這才幡然醒悟,原來不管多久,你都堅守着碗中那份遙遠而又沉甸甸的夢,無喜無憂,從未放棄。是你,在我懈怠之時,無言地策勵我,引我前行。

碗中有夢,慰我彷徨。無數的練習,卻依舊不夠使我成爲繪畫領域的佼佼者。我拿起畫作交給老師,她鼓勵地輕拍我肩,然後將面龐轉向其他同學;我將作品送給母親,她像以往一樣說出相同的讚美,然後語氣一變敦促我學習。

我像過往無數次一樣直直地望着你,你依舊堅定地婷婷而立,像個遺世獨立的女子,藍色的花紋繞碗身而舞。我明白,你在沉默中告訴我,堅持我最美的夢想。

傲氣或失意,你一直陪伴着我。你只是一隻碗,然而碗中那份夢,我會永遠堅守。

【篇九:碗中有友誼】

在我的窗臺上,有這樣一隻小碗:以陶土色爲底,上面畫了幾道不規則的紅色花紋;碗的邊緣高低不平,還有幾處坑坑窪窪;釉面也不算光滑,從某個角度望去還能隱約看出細微的凸起。它,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甚至有些醜陋。可它,卻承載着你我十年的故事,見證了一段美好的友誼。

猶記得那個夏天,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陶藝老師終於結束了她的“悉心教導”,一聲令下,宣告DIY活動正式開始。你懶洋洋地趴在桌子上:“做什麼啊?你定好咯。”“我也不知道啊,不如……”我在令我眼花繚亂的成品中尋找着,被一隻白色瓷質小碗吸引住了,“我們做個碗吧!還實用。”“嘖,俗!”你嘴上嫌棄着,手下卻已開始有所動作,我笑着加入其中。

揉土、固定、塑形、上色、燒製……經歷了一系列複雜工藝,結果卻和我所期望的大相徑庭:眼前這棕黃色的小泥碗和那高貴優雅的白色瓷碗,所謂雲泥之別,也不過如此了吧。“這麼醜,我纔不要。喏,送你了。”“嘿——”我剛要發作,忽然瞥見碗底的一行小字:生日快樂。“這字……”我遲疑卻又驚喜着。“收着吧!我知道今天你生日。妥善保管啊,這可是咱倆第一份勞動成果。”語畢,衝我狡黠一笑。陽光恰好灑落在碗底,不偏不倚,剛好流轉在字間。霎那間,那字金光燦燦,甚是好看;那不起眼的小碗,也因裝載我們的友情而充滿光輝。

回想起那天,我不由得因溫暖而笑;拿過小碗細細擦拭,驀地,看到那紅色花紋遮掩着的猙獰裂紋,眼前又浮現出那個雨夜……

朋友之間最大的不幸莫過於猜忌,無論多麼純潔的友誼,在猜忌下也會變得黯然失色。那晚,我將你叫了出來,只因我聽聞你在背後與他人說我的壞話而怒不可遏;當然,還有因背叛而生的撕心裂肺的深深疼痛。悽風,苦雨,我在大聲質問,你卻一言不發,這更加激發了我的怒火。“看着,從今往後,我和你,就如同這碗一樣!”清脆的破碎聲響起,我頭也不回的大步離開,忽略了身後你默默蹲下的身影。淒冷的月光下,徒留一地破碎的悲傷。

後來,我才知道是我誤會了你;你悉心將碎片粘起,修復了破碎的小碗,亦修復了我們的友誼。

我相信,這小碗,會與我們的友誼一起長存。

【篇十:碗中有童年的懷念】

回到閒置多年的老屋,看着頹唐的老院,拿起兒時的“海碗”,童年的回憶悄悄鑽了出來,有點兒悵然,更多的是懷念。

猶記得兒時,院子不是現在這般小,有兩棵老樹,一棵槐樹,一棵桂樹,院子裏總滿溢着兩種花的芳香。

每年春天,四五月份,正是槐花剛開,含苞欲放的時候,每到這時,我就會躥上槐樹,挎着小包,摘下滿滿一兜飽含着清香的槐花。跳下樹,奶奶總會彈一下我的腦門,寵溺地笑着說:“淘氣包,下次可不敢了啊。”然後牽着我走回屋裏。我看到她走進廚房,連忙跑到櫃子前,拿出專屬於我的大海碗,巴巴地跑到廚房,盼着那一碗香甜的槐花飯。一口下肚,滿滿的盡是清香與甘甜。一大碗吃下肚,剛剛飽,饞嘴,也再吃不下了。

過了酷暑,天氣微涼,院子裏的桂樹漸漸掛上了橙色的小珍珠。再等一個月,花瓣舒展開來,花香四溢,甜蜜襲人,濃郁的香甜讓人微醉。在這桂花盛開的時候,奶奶總會摘下不少,一半放在屋頂上曬乾,沉澱那香甜,爲我做個小香囊;一半存在罐子裏,慢慢醞釀,等到春節,就有了一罐真正讓人陶醉的桂花釀。聞着那更加濃郁的香甜,我總是抱着自己的大海碗,眼巴巴地看着奶奶,想討一大碗,那比蜜糖還甜的飲料嚐嚐。但奶奶總說:“小孩子家家的,哪能喝酒啊。”然後拿筷子,蘸上一點兒,點在我的舌頭上。我咂咂嘴,嚐到了甜頭,就趁着奶奶不在的時候,偷舀了一碗,才喝了一口,就吐了吐舌頭,還是一點點比較甜,早知道,就該聽奶奶的話了。

如今,重回老屋,看着已然“縮小”的老院,拿起曾經要雙手捧起的小小的“大海碗”,上面繽紛的烤漆已經脫落,碗底貼着的專屬於我的小標籤也已泛黃,如同兒時的回憶,不甚清晰。但是,端起小碗,輕嗅,上面彷彿還留存着槐花的清香、桂花的甜蜜,好像經過歲月沉澱,醞釀着對童年的懷念,那醇香,比這花的蜜,還要甘甜。這已經可以託在掌心的“海碗”,成爲了我的至寶,滿滿的,都是童年的甜蜜與回憶。

【篇十一:碗中有愛】

我家的玄關上靜佇着一隻碗。它是家鄉盛產的青花瓷器中最平凡無奇的一員,除了流轉着柔和瑩光的內壁偶爾斑駁了日影,內中空無一物。然而我卻能於其中看見沉甸甸的、充盈的愛。

曾幾何時,它是一隻酒碗。在我的家鄉徽州,曾有千百年的繁華輾轉成詩,沉澱在歲月裏。縱使徽商車隊馬鈴聲已不再,青石路上氤氳墨香已不再,可家鄉的酒,卻帶着那些過往雋永流傳,如歌如訴,濃郁纏綿。

於是便不難想象1960年春天,當我年輕的外公在黃浦江邊第一次舉起這隻碗飲下家鄉的珍釀,自碗中傾瀉而縈於脣齒之間的已遠不只是甘冽——“這是我們家的根,品着親切。”記事後第一年回鄉,外公摩挲着碗沿這樣對我說。他的目光中有一份溫柔落下,溢滿了一碗:那是遊子對故鄉的愛。

流年如碗身流暢的青花般沉默着輾轉,那碗走進母親的回憶裏。那年初回故里的外公一家,少了分灑脫,多了些生計的忙碌與辛勞。“媽媽小時候用這碗吃飯嗎?”那時的我不諳世故。“哪能呀,你外公帶回去的傢什屬它金貴。”母親輕描淡寫的敘述裏,我卻依稀看到了當年:除夕,雪夜,長輩們洗盡風塵捧起那碗,敬天,敬祖,虔誠無比。新年既盡,才小心翼翼地撤下,盛一點糖果分給翹首以盼的孩子們。“那碗裏的糖,特別甜!”母親如今說起,臉上仍泛着幸福。她的目光也落在碗裏,融入那一片柔美。

目光裏,也是愛。是老一輩人艱難中對生活的愛,是清苦日子裏家庭中不掩於風塵的愛。

我注視着那隻碗,良久,直到外公顫巍巍地把它取下,換上明顯粗劣的另一隻瓷盤——我帶回家的學工作品。也許是看見我眼中疑問,外公拍拍我的腦袋:“丫頭畫的盤子更好看,好看!”我茫然地立在廳中看他進進出出,忙不迭地細細洗淨那碗,裝滿新鮮的雪裏紅遞給我:“多吃點,剛買的。”手中一沉,我忽然覺悟:是愛的分量。取一顆入口,輕咬,很甜。

手中碗在空置了十幾年後終於又被填滿,沉甸甸的。我再一次凝望那精緻的青花、那被年華和其中的愛打磨出的瑩潤光澤,在注入外公對我的愛以後,終於圓滿。

那一次回鄉,臨走時我沒有拿家鄉特產,唯一帶回的不過是這隻“平凡”的碗。只因爲,碗中有愛。

【篇十二:碗中有月光】

月映碗中,光輝在碗中盪漾不休。

幼·碗中有月光

碗中有月光,這是玥告訴我的。爲賞這“奇觀”,我同玥常在月色明媚之時,並排坐在

石凳上,捧着吃飯的鐵碗,任由暖黃的燈光映在碗上,看月光在碗中招搖。

長·碗中有月光

寒風拂面,讓本來未穿外套的我瑟瑟發抖。終於,耐不住凜冽寒風的我來到了玥家門前。在我心中猶豫是否敲門時,門被打開了,溫暖氣息撲面而來。玥穿着厚厚的外套,戴着絨線手套和帽子,眼睛上滿是水霧。她摘下眼鏡是瞄到了我。“哎,你怎麼穿的這麼少?”她手忙腳亂地脫下了外套,給我披上。“你一定是凍壞了吧,瞧你手涼的。快進來暖暖。”說着,便拉我進了她的房間。我站在窗邊。

玥給我端來一碗水:“快喝吧,暖暖身子。”我接過碗,碗上畫着青竹。青竹的筍,在地上鑽出星星點點的芽,盡是一片春意盪漾。碗中映着月,月的清輝在水中飄蕩,喝一口,帶有幾分清涼,卻掩蓋不住濃烈的暖意與甜的色彩。暖風吹過,似是真的嗅到了醞釀在空氣裏的香甜氣息。

玥皺着眉,轉了轉眼珠:“你是不是又和你媽媽賭氣了?”她看了我一眼,眉梢輕展,“好了,過會兒就回家,我送你。”我把頭埋進那碗裏,感受着那溫暖與甜的氣息,低低地應了一聲。

玥送我回家。樓前雪水積成的水窪,像只碗,存留着月的光芒,清涼又溫暖。

昔·碗中有月光

玥與我分別的那晚,是我和玥最後一次在碗中看到滿月。玥帶着的碗,白底,在清涼的月光下,泛着冷意。碗上幽藍的花紋,畫着雨中竹。竹的葉片舒展着腰肢,上面帶着些許雨帶來的溼意。水珠在其上流轉,從其上滴落……月映在碗中,月清冷的光輝在碗中平靜閃耀。碗中的水被光染成了清冷的銀白,帶着幾分悽婉。

“我要搬去A市了。”玥輕輕地在我耳畔說着。氣息吹動了碗中的波光,光輝在碗中盪漾不休。

碗中有月光。

今·碗中有月光

面前擺着熟悉的青藍瓷碗,碗中映着半彎的月,月的清輝在碗中流淌。想起與玥的過往,心中泛起暖與淡淡的惆悵。我想,玥一定會同我一般,在某個晴朗的夜晚,同賞着這片半彎月吧。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心如碗,情如月芒。

碗中有月光。

【篇十三:碗中有櫻紅】

盛夏,蟬聲千囀不窮,屋外不知名的樹上的翠葉隨微風盡情搖擺,陽光從窗外傾瀉到地面,只能看到窗口隱約忙碌的黑影。行動開始!

躡手躡腳地挪到泛新的冰箱前,小心翼翼地拉開冰箱的大門,清涼撲面而來,聚焦在較空蕩的空間中那彩瓷碗中泛着櫻紅的獵物,我手顫抖着捧着“寶藏”出來,忽然而至的咳嗽聲將我嚇了一個趔趄,但遠處黑影依然忙碌。她頭也沒回地輕聲道:“小賊,膽敢偷吃?”我發現形跡敗露,“砰”的關上冰箱,裝作垂頭喪氣的樣子逃走了。望着碗中那晶瑩剔透的櫻紅,將它狠狠地塞入口中,利齒與堅核猛地碰撞……擱到牙齒了。

大樹蔭下好乘涼,院落的沙土顯得格外親切,碗中的櫻紅倒映這樹蔭的碧綠,碧紅交織在散漫的光圈下,好似整個世界都是亮的。然而,一顆顆頑皮的圓珠被一個頑皮的孩子丟入口中,囫圇吞珠,一口吃成個胖子,便是如此。孩子不會欣賞美,他那時只懂得清爽與甜潤帶着一股芳澤在身體中化開的美妙;矗立在窗口用圍裙反覆擦手的老人也不懂美,她只懂看着小頑皮滿足又幸福地嘟着嘴咀嚼,自己那欣慰的微笑。

此後每個蟬鳴的夏天,碗中的櫻紅都見證着少年在樹蔭下品味那份美妙,漸漸消瘦的老人在窗口略帶驕傲的微笑。這彷彿已成爲了規律,或許已成爲了定則,每個盛夏的冰箱中都會存有彩瓷碗中那一抹櫻紅。

但,總有定則被打破的那一天……

記憶之海中的老人彷彿只是睡去,仍帶着那熟悉的笑容。蟬不絕如縷的殘鳴充斥在院中,殘葉隨殘秋而落,幾時不見,便物是人非。塵土沉積在地面,隨蕭瑟的風起,揚起一面沙幕,阻擋我這陌生人的進入。好像被操控般,來到那已泛黃的冰箱前,不由自主的打開那沉重的門,好似洞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其中仍是那熟悉的彩瓷碗,以及那裏面熟悉的櫻紅……

也許是日後沒有機會再品嚐奶奶準備的櫻珠了,這次我緩緩置入口中,再次體味那入口即化的甜潤感,芳澤依舊,卻帶上一陣苦澀,也給心中,帶來一陣苦澀。殘陽透過窗戶披在地面,那窗口的人影印在腦海裏,衝着那院裏的傻孩子傻笑。

昔人已去,繁華也盡,唯有那碗,承載着對您那——櫻紅的思念。

【篇十四:碗中有真情】

窗外滿月如盤,家家燈火通明;窗內的暖色燈光下人影攢動——又是一個團圓夜。

本是不喜歡如此熱鬧繁雜的家庭聚會的,因而來時還帶着些許不情願。若不是剛巧聽到廚房裏的一番話語,我的心情不會如此難以平復,菜香四溢間,我呆望着面前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碗出神……

思緒彷彿回到了從前,那時的我還在讀小學。每天中午回到奶奶家吃飯,奶奶總已備好了午餐在陽臺上張望着我的歸來。不大的瓷碗裏填滿了各式各樣的蔬菜,有時還會擺上一直熱氣騰騰的烤雞腿。看着我捧着飯碗狼吞虎嚥的樣子,奶奶的笑意彷彿要溢出來,而爺爺則在一邊樂呵呵地卷着煙,不忘綴上一句:“小羔子,慢點。”正午的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卻彷彿沒有了原本的刺眼,柔和的光線爲這美好畫面鍍上了一層金色,奶奶臉上的皺紋也悄然褪去——如果這就是幸福,我願意一直這般生活下去。

可隨着年紀的增長,我漸漸厭倦了碗中高高堆起的菜餚。我一再向奶奶說明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奶奶耐心地聽着,之後便僅盛好一大碗米飯,末了仍不忘認真地用勺子壓實。餐桌上,爺爺不停地指揮着我吃菜,我心中越發煩悶,索性放下了筷子。爺爺似是自言自語般嘆了口氣,低低地說道:“這是你奶奶今早剛從市場特意買來的。”我心中有些愧疚,擡頭看向奶奶,她以往臉上的笑容已消失不見,透出些許悵然,又像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想要說些什麼,卻終是嚥了回去。

如今的我和爺爺奶奶更是缺少了話題,唯一的交流便是去看望他們時,爺爺用他那粗糙的手掌拍拍我的頭,讓我好好學習。更多時候,則是我用一扇緊閉的屋門來回應他們欲言又止的表情。直到剛剛我從廚房經過,看到奶奶細心地在碗堆裏翻找着一隻略顯平寬的碗,碎碎念道:“這孩子冒失,喝湯易燙着,找只合適的碗涼得快。總覺得沒法再像以前一樣爲她做些什麼了,這心裏啊,空落落的。”

我怔在了原地,好長時間才緩過來。我從來不曾想過有一種愛會融化自己而融入進別人的生命裏,爲之而頹然、傷感,將自己的付出作爲存在的意義。跨過被歲月錯開的光陰,那碗裏是沉甸甸的愛,從未離開。

餐桌上,我突然向奶奶說道:“這湯真好喝,再來一碗吧!”逆着燈,我看到奶奶眼裏閃現的光,直至這時才意識到她之前眼底遮掩的落寞。趁着她起身的機會,我偷偷地向她碗裏夾了一大筷子菜——縱是這般無私的愛,也需要幾分動容的迴應吧。

碗中有真情,就讓這血脈相系的愛,在碗中傳達延續……

【篇十五:碗中有悲歌】

這是一隻青花的瓷碗。

並非市場上那種胡亂塗上些青色顏料的粗製濫造品,靛青色的繪紋彷彿剛落了雨的江南,筆尖微着的花青煙雨裏氤氳成一片青蓮,依稀能看見遠處微潤的樓與山,素白底又襯得一切純粹而朗朗。碗壁單薄,幾乎剔透,光潔的釉內斂而溫潤,彷彿謙謙的玉的質感。青花玉骨,水墨書畫,渾然天成。

或許翻過來,還能看到碗底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一方官窯的印。現在確實不行了,堅固的防彈玻璃裏,青花碗同這裏無數的瑰寶在這片永無盡頭的棺材裏奄奄一息地等着死亡,永不見天日。

這裏是英國,大英博物館。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心情,大量的青花瓷、彩瓷堆在巨大的玻璃櫃裏,有些甚至是國內都無法找尋到的珍寶,就這樣沉默着,孤獨地倒數着時間。它們中的很多已經死亡。在這片沾滿它們創造者獻血的土地上,沒有能讀懂他們靈魂的人。對於它們,乃至它們身上所含的文化來說,只有無聲無息消損一途。

青花有悲歌,誰人輕和?

外國的導遊說中國人到外國去全看些中國的東西,其他的東西要麼不看要麼一帶而過,他根本無法理解。

我想告訴他:這是一種沉重的膜拜,一種沉重的祭奠。

並不單純是看這些國內沒有的珍品,而是那種血脈相連的感覺冥冥之中尋着那縷悲歌將我們引到這裏。抹去玻璃櫃角的灰塵,將臉貼到離它最近的地方去,去聽它微弱卻又綿長不甘的呼吸。這隻碗,或許曾盛過孝子爲母親煎的湯藥、兄弟離別時火辣的烈酒、夫妻晚上同食的米粥……漂泊在外,可曾有過遊子的淚?可曾夜夜夢迴故土?碗中那種悲涼的情緒,只有我們,聽得見,只有我們,讀得懂。

碗中有悲歌,宮商徵羽皆泣血。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蘇州園林、敦煌古畫,從國內一片一片搬走,又一片一片拼湊而成。倫敦的玉璧連成了長龍,中國館的大廳一個接一個沒有盡頭。那種靈魂深處的悲怮,不由讓人想起餘秋雨先生寫的那位希臘的女博物館館長,她說,如果有一天英國肯將希臘的文物盡數歸還,她一定復活。言辭之激烈,讓人肅然起敬。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也許我們看不到文物歸來的那一天,那就讓我們的後代在那一天的時候告訴我們。文化的傷痕得以修補,碗裏的悲歌得以停止,漂泊的孤魂重歸故土。

這是一種沉重的感情,一種靈魂裏的烙印。無論在哪裏,無論過了多久,都要找尋回來。不爲其中的財富,不爲名譽的光鮮亮麗,只求一句“昔日漂泊墳,今日鑄我民族魂。”

【篇十六:碗中有寄託】

那是一隻平凡到極致的碗:碗身沒有任何裝飾的花紋,甚至碗腳處還有一道缺口,顯得有些破敗。無情的歲月染黃了它的身軀,遠遠看去彷彿是一抔黃土。但就是這隻平凡而破敗的碗,寄託了幾代人豐衣足食的願望。

自打我記事起。這隻碗就靜靜地躺在供臺上,未曾變過。我問奶奶:“這破碗白也沒人要吧,幹嘛還要留着?”奶奶寵溺地摸摸我的頭,目光慈祥的盯着碗,彷彿被勾起了一些美好的回憶,皺紋竟舒展了。

舅舅不常回家的,總說工作忙。那天過年,大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一大家子幾十口人,好不熱鬧。奶奶拄着柺杖,讓他們先吃,然後慢慢騰騰地挪到供臺前,給那隻破碗填了飯菜。她行動不便,卻說什麼也不肯讓人幫忙。舅舅問奶奶:“這隻碗有不少年歲了吧,算上個古董了。”“是啊,三代了。”奶奶回答。“雖然不是有名的瓷器,也值不少錢吧,賣了它給您補補身子,順便換個新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奶奶沒有再回話,只是臉上沒有了慈祥。

吃完飯,我突然看見,奶奶拄着柺杖默默地站着,面前正是那隻碗。搖曳的蠟燭散發着微弱的光芒,奶奶佝僂的身軀,在若隱若現的燭光中顯得更加脆弱,彷彿一吹就倒。我走過去摸摸地攙着奶奶,只是這次沒有問什麼。

後來我聽奶奶說起這件事:“我小時候貪吃,家裏有窮。那次餓得很,就偷偷的吃了點貢品,卻被你祖父現抓住一頓打,那是唯一一次捱打。”奶奶泛起些許淚花,“也就是那次那碗摔碎了一角。你祖父還是疼我的,晚上端着玉米餅偷偷給我。他說餓了跟我要,不要吃碗裏的東西。那是給土地爺吃的,土地爺高興了來年纔有好收成。”“你們現在不信神了,但那時神是人們心中唯一的寄託啊,這用了三代的碗,怎麼能賣?”奶奶說得激動,身子都在不停地顫抖。那一刻,我彷彿明白了那碗的意義。

一隻小小的破舊的碗,那承載了三代人美好的願望的碗,它的價值已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現在,那承有寄託的碗依舊靜靜躺在供臺上。現在不動,以後也不會動。

【篇十七:碗中有情誼】

清晨六點,我走下樓梯,冰藍色的天空摻着點不乾淨的灰,寂靜的街道像是按兵不動的靈魂,不禁讓我心生煩躁。耳邊又傳來了那隻鳥的叫聲,溫柔又靈動,美好得一如似水的黎明。我尋着聲音看了看它,發現它依然在那裏,像是在等待什麼。

它佇立在那裏,已經是第三天。

當天下午回家,走進有些昏暗的街道,鳥兒依舊站在窗臺上,似乎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尊雕像,只不過它面前多了一隻碗,普通的白底青花,裏面盛了半碗小米。是誰放的呢?平日裏不太與鄰居交流,怎麼也想不出是誰心地這麼善良,不禁心生疑惑。這時,夕陽像是河流那樣流淌進冰冷昏暗的樓道,包裹住我,使這一刻變得格外溫暖。我站在那兒,愣了一會,突然跑回家,拿了只盛水的碗,把它和另外一隻靠在一起。

上樓的時候碰到了一位鄰居,本應該在路過時匆匆低下頭的我,這次卻擡起頭衝她笑了笑,她似乎有些驚訝,但也報以同樣友好的微笑。聽着窗臺上鳥兒歡愉的歌聲,我長長地舒了口氣,心裏是說不出的滿足。

第二天早晨,在一片寂靜中,依然只有鳥的歌聲,溫柔地揉碎一整夜孤寂和睏倦。我看着它面前的碗,明顯有其他人給碗裏添水加米,我揉揉眼睛環顧四周,心想原來他們也都爲這隻鳥做過什麼了嗎?平日裏看起來有些冷漠的鄰居,其實也都是這樣熱心善良的人呀。我站了一會,聽到樓上傳來的腳步聲,很輕,像是害怕驚擾了大家的好夢,是三樓的男主人,平日裏不愛說話,而今天,他也拿了一隻碗,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這隻鳥在這裏好幾天了,不能沒吃的,我也來給它添一點。”我點點頭,笑了,然後目送他上樓的背影,慢慢走出樓道。

今天陽光真好,不同於往日的氣若游絲,它使我周身發熱,使整個世界浸泡在溫暖與愛意之中。天空藍的像是打翻了墨水瓶,暈染出千絲萬縷的藍。總之一切都來的剛剛好。此刻我回頭,看到了樓道窗戶上的兩隻碗,耳邊有鳥兒婉轉的歌聲,我想,碗中也許不只有小米和水,更滿載着對鳥兒、對萬物的關懷和鄰里之間濃稠的暖意。

【篇十八:碗中有天地】

我是一隻普通的碗,平凡,沒有任何特點。

幾千年前的人們學會了製作陶器。他們手中捏着一塊陶土不斷擺弄着,粗糙的手指拂過,終於造出一個耐用的形狀。他們捧在手中,眼中充滿了驚喜,喉嚨裏的聲音滾動了幾圈,“碗。”他們發出了聲音。我被用來盛飯,喝水……有一天隨着主人埋到了地下。再次醒來,我端坐在展櫃裏,外面的講解員指着我,優美的聲音傳來:“——這便是陶碗……”

我是酒肆裏的一隻碗,每天都有一個落魄的書生到這裏飲酒。酒灌在我身上,他端起來一飲而盡,“嘖,好酒!”他一碗接一碗地喝,微醺之時,便提起筆來一揮而就。後來,我知道了他的名字——李白,一個用醉意掩蓋官場上失意的人。那一首首詩成了千古絕唱。於是,在我身上,酒的醇香醞釀出了詩意,

官窯裏的工匠在我身上細細描繪上青花後,我被送往高溫的窯爐裏燒製。不知過了多久,我被燒得已經麻木,爐門開了。工匠將我取出來,細細端詳,樂得合不攏嘴。後來,我被當做送入清代的皇宮:我看過康熙平定藩亂,看到雍正登上帝位……後宮中的妃子永遠都在勾心鬥角;朝堂上,大臣們的話永遠分不清真假。皇宮內是一如既往的奢華,直到那天,八國聯軍侵華,一片混亂之中,我從案几上滑下,接觸到地面的那一刻,我看到慈禧臉上的驚慌,記憶的最後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以及一聲清脆。

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我躺在漏風的竹籃裏,聽祥林嫂破裂的竹竿敲擊在地上發出的“篤篤”的聲音。先前她遇見了魯家的那個少爺,她神神叨叨地問了魂靈的事。那少爺明顯不願見她,支支吾吾半天,最後扔下句“不清楚。”便就慌忙地逃了去。我伴祥林嫂已三四個年頭了,久到身上的裂縫多的數不清楚,她這幾天都未去行乞。我正疑惑着,卻見她渾濁的雙眼正看着我,那失了神采的雙眸竟又有了絲光芒,我更加困惑了。她顫抖着那雙似枯枝的手將我取出,用力摔在地上,她拾起了最鋒利的那塊碎片……

八月十五的晚上,月亮最大最圓,一家人圍坐在圓桌前,歡聲笑語,好不熱鬧。母親將我從櫃中取出,打開塵封的桂花釀,我感到桂花的甜在我體內流淌。她把我放到爺爺面前,笑吟吟地祝福道:“爸,祝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我彷彿聽到宋代蘇軾低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浮生。

我只是一隻平凡的碗,但碗中自有一番天地。

【篇十九:碗中有愛】

那碗,雖陳舊破爛,但在我心中,它是一份比珍奇古玩還珍貴的愛的奇蹟。

——題記

從我下生,有記憶起,每次吃飯,姥姥總會拿那隻大黑碗盛自己的飯,無論那飯、菜的種類如何,她總每樣取些,放在碗裏,津津有味地吃着。彷彿那碗中有什麼世界無雙的美味神功,能讓原本普通的飯瞬間變成絕世美味。可是這隻碗的“形象”,曾無數次讓我否認它有神功的念頭:大黑碗的碗沿很高,碗口卻小,碗沿上佈滿了磕碰的痕跡。那制碗的瓷質量很差,用手一摸,粗糙磨手。看到姥姥每次用這麼破爛不堪的碗吃飯,家裏人都想給她換一隻,給她買了很多高檔的白瓷碗,可她就是不用。問她,便笑嘻嘻地答:“我就用得慣這隻碗,這碗可有年頭了。等我走了,它說不定就成了珍奇古董,能賣大錢呢。它可是個寶貝,多好的碗也比不上嘍!”姥姥打發大家的一句玩笑話,卻加深了我的好奇和疑惑,這碗爲什麼是姥姥最寶貴的東西,它和姥姥又有什麼關聯呢?

這個疑問一隻瀰漫在我腦海中,陪伴我度過十幾年日日夜夜,度過生活的點滴瑣事,度過人生的重要大事,也度過了,姥姥的去世。那個傍晚,姥姥臥牀安然辭世,她臉上的笑容告訴大家:她離開得沒有苦痛,亦無憾事。旁邊的牀頭櫃上,靜穆地立着那個鮮明扎眼的形象——那個破舊的黑碗,像一位送別故人的老人,白髮蒼蒼,眼含濁淚,巍然不動,眺望着姥姥的身影越走越遠,直到消失不見。我記得那是姥姥生前最寶貴的東西,每個人都記得。所以,在前面擺滿鮮花的墓碑中,一塊前放黑碗的碑格外醒目。那年清明,祭奠上墳,來得有些早的我,在沒有大亮的晨光中看見墳前姥爺的身影,他正捧碗發愣,對着碗小聲呢喃:“老太婆,你這一生太苦。我沒用,一輩子沒賺大錢。那幾年,一家五口人,每月糧食都不夠,爲了不讓孩子們捱餓,你買了嫁妝請人打了這個碗,這麼厚的碗底啊。雖然你每次都怕孩子們擔心懷疑,盛得很滿,但只有我知道,這碗究竟盛得下多少飯。你寧願自己捱餓,也要拼死供孩子們吃飽、唸書,我們對不起你……”聽到這,我不禁淚流滿面。朦朧中我看到那碗底,足足半指厚,玩的容量不能再淺。而姥姥每次都是盛完飯才把碗端出,故意最後一個吃完飯最後一個端走,碗底的厚度,無人發現,亦無人留意!

面對那隻破舊不堪的黑碗,我久久佇立。我突然意識到那碗中有的根本不是什麼美味神功,而是一個女人對兒女的母愛、對家庭的責任、付出和奉獻。這份偉大無私的愛,在她心中創造出最珍貴的寶藏,讓她在“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艱苦歲月還可以將普通的飯菜吃得津津有味,綻放真心實意的笑。

【篇二十:碗中有親情】

片片雪花如同輕柔的羽毛隨風飛舞,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薄薄棉絮。我望着這美妙的雪景,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年那天,那碗中的親情……

那是大年三十的日子,同今天一樣天上飄着雪花。家家戶戶都在興奮中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大家圍坐在一起忙着包餃子。看着手中的餃子,我突發奇想:“要不,我們在餃子裏包個金橘,誰若能吃到,來年一定一帆風順!”點子一出,大家紛紛贊同。只見奶奶拿了一個金橘,輕輕地將它包在餃子裏。從外觀上看,這個“寶貝角”和其他的水餃並無差別。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在這“寶貝餃”上作了記號,欣喜地跑開了……

“餃子來嘍!”隨着媽媽的一聲輕喚,餃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呵,碗中那白白胖胖的餃子散發着誘人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想嘗一嘗。可我卻在焦急地尋找。啊!在這!我慌忙把“寶貝餃”夾到媽媽的碗裏,長長地鬆了口氣。這個“寶貝餃”應該給媽媽,她每天爲我操勞,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願金橘能保佑她永遠健康美麗。可媽媽好像察覺到了什麼,輕輕一笑,從自己的碗中悄悄地把“寶貝餃”夾到了爸爸的碗裏。啊!對!這個“寶貝餃”應該給爸爸。爸爸每天爲了這個家而辛苦奔波,所有的苦和累都自己扛,毫無半句怨言。願金橘保佑他工作順利,事事順心。爸爸又把它夾到了奶奶的碗裏。對,這金橘應該給奶奶。小時候,我總在奶奶的故事聲中進入夢鄉;穿奶奶做的棉衣冬天即使再冷也不怕,直到現在,奶奶有好的東西也總留給我,願這金橘保佑她長壽安康……。

正在我想的時候,妹妹突然跑過來鬧着讓我唱歌給她聽。我雖奇怪但看見她懇求的目光,只好照做,唱完後,她笑嘻嘻地跑開了。回過頭,大家怎麼都開始吃了?我也餓得不行,夾起一個遍往嘴裏送。“咦?這是什麼?怎麼會……”看到金燦燦的橘肉,我驚訝極了。”哦!慧慧吃到嘍!””是啊,來年一定一帆風順,快快樂樂……“我忽然意識到了什麼,看向妹妹,她正躲在媽媽身後笑嘻嘻地看我。我恍然大悟,隨之心頭一熱。我的眼前漸漸模糊,心中盪漾起層層暖流。碗中的”寶貝餃“傳遞着愛,傳遞着暖暖的親情。有了這碗中的親情,即使前方有再多艱難險阻我也不怕。因爲它會化爲力量之源,激勵着我不斷向前!

雪下得緊了,望着這紛紛揚揚的大雪,看着碗中的餃子,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篇二十一:碗中有大愛】

在我小時候,母親送給我了一隻瓷碗。那瓷碗十分輕巧可愛,白潤如玉的瓷上有一隻活靈活現的白兔。我一直珍視那隻瓷碗。

一次與母親吵架,幼稚而任性的我把自己鎖在房間裏,不肯出門吃飯。那是一個嚴寒的冬,獨自在屋裏望着窗外鋪天蓋地的風雪,不禁覺得更冷了,不知冷的是身上還是與母親吵架後封閉的內心。過了一會,門外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我似乎能想到母親無奈而又擔心我的神情,但我依然在賭氣,倔強地不開門。又過了一會兒,那敲門聲漸漸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隻碗落地的聲音,以及那輕柔的聲音:“孩子,飯媽給你盛好了,放門口了,趕緊吃吧,別餓了肚子!”說罷她走開了。餓極了的我偷偷打開屋門,將那個瓷碗端了進來。

碗中白花花的米飯冒着熱騰騰的蒸汽,上面擺滿了我愛吃的佳餚,原來母親一直都記着。似是怕我不夠,那飯盛得很滿很滿,快要溢出瓷碗。望着這個碗中她爲我精心盛的飯菜,眼淚悄悄地在眼眶中打轉,這時突然想到自己是多麼的任性與可笑。這時再望向窗外的風雪,竟覺得一片祥和,心不再寒冷,碗也滿溢着母親的愛。

上了初三,成績便成了充斥着我生活的主旋律。總是想取得更好成績,總是過於苛求自己的我太累太累,在一次考試中因揹負巨大壓力而與理想成績差之甚遠的我,傷心地回到了家中,什麼飯也不想吃,一個不留意把那隻漂亮的瓷碗打碎了,此刻心情烏雲密佈。

一旁的母親看見了,走過來遞給我了一隻樸素的用塑料做的新碗。她對我說:“孩子,你現在有點像那隻瓷碗,表面上看挺好,外表完美,但實際呢,美而易碎,一不留心便跌碎,正如一個挫折便讓你傷心至此。何不像這隻用塑料做的碗學一學?”她留給我一個會心的微笑,留我自行領悟。望着那隻米黃色的樸實無華的新碗,我感受到了另一種美,是一種淡然,是一種隨遇而安不強求的生活態度,這碗耐磨,不易碎,平淡而溫暖,令我發自內心地喜歡。從此我不再勉強自己,對成績也不再苛求,只求每天過得快樂舒心,努力了就好。從這小小的塑料碗中,我體會出了母親的智慧。

無論瓷碗也好,塑料碗也罷,其中不變的是母親對我那深深的愛,這愛令我溫暖,令我醒悟。

【篇二十二:碗中有迴響】

那是一隻破舊的瓷碗,碗沿上有大小不一的好幾個缺口,碗壁上原先喜氣的彩繪變得斑駁,污垢和泥漿幾乎覆蓋了碗原本的顏色。這隻碗與它身處的繁華鬧市顯得格格不入。

一天,我正站在街口,約定的時間早就到了,對方卻遲遲不來。心情越發煩躁,不由得四處張望,於是我看到了那隻碗和碗的主人。碗的主人是個中年男子,穿着灰黑色的棉衣,衣服上的補丁一層又一層,卻還有幾縷棉絮漏出來;過長的頭髮被污垢粘在一起,秋風中像雜亂的枯草一般;曲在地上的褲管空蕩蕩的,手掌上有厚厚的老繭,大概是因爲失去雙腿,長期用手支撐身體造成的。他幾乎匍匐在地上,碗放在身前,臉深深的埋下。我皺了皺眉,心底一陣酸澀。

突然,響起一聲清脆的迴響。一個行人看到這位乞討者,隨手扔下一枚硬幣,硬幣與碗沿碰撞,發出脆響。他聽到這聲音,身體一顫,輕輕擡了擡頭,嘴裏唸叨了幾聲“謝謝好心人!謝謝好心人!”又把頭低下。我注視着那碗,不一會又聽到幾聲清脆的迴響,他不住的擡起身子又再次俯下,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叩謝的姿勢。我的手慢慢攥緊,眼睛一瞬都不肯移開,緊緊地盯着那隻碗。

沒過多久,又一位行人路過,也不例外地隨手扔下一枚硬幣,可卻遲遲沒有聽到那碰撞聲。那位行人低頭一看,硬幣落在碗外的地上,可扔下硬幣的人毫不在意,嘴角一扯就繼續向前走。乞討者又連聲道謝,黝黑的手伸出去想拾硬幣。我終於按耐不住,走上前去,在那隻碗前蹲下,輕輕的放了一張紙幣,又替他把落在地上的硬幣拾起,放回碗中。他微微一愣,擡頭看了看我,嘴裏又不停地說“謝謝、謝謝”。聲音微微顫抖,滿腔的委屈像要溢出來一般,他終於忍不住悄悄用衣袖拭了一下眼角,又擡頭看向我,鄭重地道了聲:“謝謝!”那一刻,我從他的眼神中讀出了真心實意的感激和感動。

起身離開時,先前的煩躁彷彿煙消雲散。這時我想,任何一個行乞之人都有着自己的難言之隱,乞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個正常人很難做出這樣的選擇。路人若是把行善當作施捨而不是誠意的幫助,那所謂的“善舉”也會成爲傷害他人的利器。儘管我們的微薄之力可能幫助他們的生活,但我們的輕蔑、高傲撞擊的碗聲也會刺傷他們的心靈。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並不是因爲平等才尊重,而是因爲尊重才平等。別在無意中打破本應盛着尊重的碗。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xiaoxue/sinjxz/140580.html

  • 標籤: 範文 關於有範兒的作文素材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碗中有作文範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碗中有作文範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