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精選3篇)作文

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精選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92W 次

篇一: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

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精選3篇)

《記承天寺夜遊》情境式教學設計及授課反思

授課人

徐大川,濟南市南山仲宮街道初級中學青年教師。

教學設計

情境導入

自古以來,許多人都仰望過夜空那美麗、皎潔的月亮,欣賞它那充滿魅力的臉龐。可是,不同的人,欣賞它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有的快樂,有的憂傷;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欣賞它的心情也是不一樣的,有時欣喜,有時失落……蘇軾筆下的月正是如此。齊讀蘇軾寫月的詩歌。

今天,我們隨着蘇軾的腳步,一起去欣賞承天寺那美麗的月色,品品他當時的心情!

明其意

結合課下注釋,自由通讀課文,明確字音,讀出節奏。

小組內合作翻譯重點字詞,挑戰“搶答擂臺”。

試着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蘇軾和張懷民在承天寺因爲睡不着而遊賞,他們欣賞到了美麗的月色。”

賞其月

到底是怎樣的月夜,讓他們覺也不睡了,就欣然起行呢?在中庭又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象?找出描寫月色的句子進行賞析。

①月色入戶。

理由:“入”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給人以動感,彷彿是月光登門拜訪,意境活潑。一個“入”字給一個寂寞、失意的人溫暖的感覺。

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理由: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光比作積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交橫的藻、荇,寫出了月光的空靈澄澈以及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了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圖景。

入其境

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像和聯想,補充蘇軾的內心所想和與張懷民的對話內容。

小組代表展示寫好的對話,播放視頻,學生分角色朗誦體會。

感其懷

月色如此美麗,蘇軾的心情應是怎樣的呢?體會情感變化。

如何理解“閒人”?

資料助讀1: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對王安石變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投入監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坐牢期間,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宋太祖趙匡胤在執政時期已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纔算躲過一劫。獲釋出獄後,蘇軾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說做着有職無權的閒官。

資料助讀2:蘇軾曾寫過一句話:“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黃州、惠州、儋州本是蘇軾的受難之地,但蘇軾卻以他豁達的胸襟爲民請命、建功立業,足見其曠達。

預設:蘇軾賞月的心情是複雜的,其中既有貶謫的淒涼、失意的落寞,又有自我排遣的豁達、悠閒賞月的欣喜。詩人說自己是“閒人”,不僅因爲他生活清閒,更因爲他有着閒適的心情,是閒情逸致的體現。同時,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作者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壯志難酬,他被一貶再貶,內心深處何嘗又想做一個閒人呢?賞月只不過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罷了。

小結:文章短短85字中交雜着蘇軾內心複雜而微妙的情感,既有被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又有漫步的悠閒和賞月的欣喜,但蘇軾之所以成爲蘇軾,即在於他能夠從官場的失利者變爲大自然的欣賞者,他能夠從這種美麗的月色中獲得精神的復甦和心境的安寧,由此可以看出蘇軾性情中的樂觀、豁達。

暢所欲言

同學們,蘇軾與友人欣賞月夜美景,即使身遭貶謫,依舊閒適樂觀,顯示了他在逆境中的曠達與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堅守。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煩惱,你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拓展閱讀

當堂檢測

作業佈置

一切景語皆情語。結合本課所學,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描繪出你心中最美的月夜,寫一篇300字的短文。

教學反思

基於對情境式教學的理解,在設計教學時,創設了以下幾個情境:

1.藉助音樂渲染情境。採用音樂《但願人長久》導入烘托氛圍,圍繞寫月的詩詞引入本課教學,誦讀賞析語言之美。

2.藉助對話再現情境。結合課文內容,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象和聯想,補充蘇軾的內心所想和與張懷民的對話內容,並分角色朗讀,配以音樂和動畫,體會蘇軾賞月時心情的變化和複雜的情感。

3.藉助生活體驗情境。聯繫生活實際,讓同學們暢所欲言,學習體會蘇軾的豁達樂觀。

蘇軾的詩文感情豪邁奔放,胸襟開朗灑脫,有很深廣的意境,其中寫“月”的就有很多。以此爲切入點,旁徵博引,希望通過這一堂課,學生們能瞭解蘇軾,走近蘇軾,不僅能欣賞他筆下如水般的月色,更能體悟他坎坷一生卻仍有豁達的胸襟。結合情境式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們能置身承天寺的庭院中,感受一同被貶的蘇軾和張懷民此時此刻的心情。在補全對話的過程中,看到學生們噴薄而出的好點子,和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也隨之一起推敲着語言,想像那個場景下他們的對話,如果時間更充裕,或許學生們寫出的語句會更貼切更動人。配以視頻動畫,加以背景音樂,學生搖身一變成爲蘇軾,成爲張懷民,再去品讀一同創作的文段,對於它們當時複雜的心情或許會有更深的體會,但未能聽到更多同學的精彩朗誦也是遺憾之一。“閒人”一詞蘊意頗深,將這些複雜的情感變化放到曲折變幻的折線圖上更爲直觀,輔以蘇軾屢次遭貶的資料,但寥寥數語,終未講透其中深意。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對於情景式教學的初次嘗試,有很大收穫,也希望學生能從中體會到蘇軾的豁達樂觀,用豁達的心境面對生活,用閒適的心情創造詩意的人生。

篇二: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

教學設計

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15課故鄉

[課標分析]

1.能利用工具書識字詞;規範書寫。

2.能熟練使用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達成閱讀理解的五個層次:瞭解課文涉及的文學常識;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彙、語法知識和修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味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結合課文的內容和主旨,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4.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學會複述、轉述、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交流的水平。

5.寫作要抒發真情實感,表達觀察生活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教材分析

《故鄉》是九上第四單元的一篇小說。文章通過“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運用對比手法,描寫閏土和楊二嫂的巨大變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和剝削下農民破產、生活痛苦的社會現實,揭示了封建傳統觀念對勞苦大衆精神上的束縛,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文章描寫人物細緻,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值得學習;景物描寫恰當,作用突出。

2、教學重點

學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品味語言,能用自己的話概括閏土、楊二嫂、“我”的形象特點。學習刻畫人物及突出小說主題的寫法。

3、教學難點

對小說篇末議論語句的理解。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對於小說這一文學體裁,學生也已不陌生,小說的三要素學生已經掌握。對於作者魯迅,學生亦早已瞭解。對於魯迅的作品,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社戲》《風箏》都已經學過,魯迅的文風和語言思想等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爲學習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學生基本能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對於人物描寫及環境描寫的句子,學生亦能勾畫出來。

2.在理解篇末議論語句,發表即席講話上存在問題,教學中注意使用學生自學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策略。

[教學目標]

1、自覺運用工具書,積累掌握註釋及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字詞(蕭索、家景、如許、鄙夷、恣睢等)的音、形、義。

2、默讀課文,理清情節;勾畫文中描寫閏土、楊二嫂、我及景物的語句,獨立思考並做批註。品味語言,學習刻畫人物及突出小說主題的寫法。

3、深入感悟作者情懷。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學生自主默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小組合作學習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情節;勾畫文中描寫閏土、楊二嫂、“我”及景物的語句,獨立思考並做批註。

第二課時:師生深入文本,共同交流學習。

[教學設計]呈現的是第二課時的內容

一、導課激趣,構建動場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課前同學們已經閱讀了《故鄉》,請結合你所勾畫的內容,來說一說:

1.我剛回故鄉,見到故鄉 之景時,心情 ;

2.母親提到時,我忽然想起了記憶中的故鄉,心懷 ;

3.在故鄉時,我見到了 和中年 ,心情;

4.我遠離故鄉時,心情 、而又心懷。

作者重點寫了( 現實 )中的故鄉,抒發了(悲涼)的心情。“幾多悲涼,插入一點歡喜,延伸一份希望,鋪成了我走過的一條心路。(邊說邊板書,成一條路的形狀)魯迅先生想借這條“路”,“吶喊”些什麼呢?讓我們走進《故鄉》,去用心聆聽。

出示教學目標:

1、品味《故鄉》語言

2、學習《故鄉》寫法

3、深悟作者情懷

[設計意圖]考察同學們閱讀勾畫的習慣及對《故鄉》情節及作者心情的把握,爲品讀語言、深悟情感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交流探究

都說“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這節課,咱們就來探討一下,“我”的故鄉美不美?

學生結合具體語句,自由談“美”或“不美”。

[活動一]品讀《故鄉》景

1:不美。出示現在的故鄉景象。景物描寫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渲染氣氛、烘托心情。這段景物描寫渲染了怎樣的氛圍?(蕭索冷清)哪些詞語能夠體現這種氛圍?(指學生說,教師補充“橫”,能不能改爲“臥”?)烘托了怎樣的心情?(悲涼)齊讀,注意體會蕭索悲涼。

2:美。出示記憶中的故鄉景象。齊讀體會:這段景物描寫渲染了怎樣的氛圍?(寧靜美好)哪些詞語能夠體現這種氛圍?(指學生說)烘托了怎樣的心情?(歡喜愉悅)

一幅是蕭索的荒村,一幅卻是(神奇的圖畫)。兩相對比,阿!這的確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可是原文爲何是“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呢?比較問號與感嘆號的區別,引出“少年閏土”。(因爲剛回故鄉時,我還沒有想起記憶中的故鄉,所以用了表示驚訝疑惑的“?”)我是什麼時候忽然想起記憶中的故鄉的?(母親提起閏土時)所有的忽然想起,不過是從未忘記。我從未忘記閏土的?

[設計意圖]活動一爲達成教學目標2中的“品味語言,學習突出小說主題的寫法”。主要運用的活動策略有:活動教學必須與教學目標相一致;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活動相統一;學生主體性策略等。活動評價注意: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時應緊扣文本,朗讀注意語調、語速、重音以及感情。

[活動二]品讀《故鄉》人

(一)少年閏土

1、我從未忘記閏土的?學生自由發言,預設如下:

①我從未忘記閏土的外貌 :“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問發言者:讀時重讀了哪些詞,爲什麼?突出少年閏土的可愛及我對他的喜愛)

②我從未忘記閏土的雪地捕鳥(問傾聽者:讀時重讀了哪些詞,爲什麼?突出少年閏土的可愛機靈、無憂無慮及我對他的羨慕)

③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閏土的月下刺猹。母親一提起閏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閏土月下刺猹的畫面。請問:閏土月下刺猹,是我親眼所見嗎?不是,就像雪地捕鳥一樣,都是閏土說給我聽的。閏土是怎樣說的,竟然會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2、分角色朗讀月下刺猹部分的對話,體會閏土的說話藝術:

①用了擬聲詞,形容詞,動詞,還用了個比喻句;

②調動了自己的聽覺,視覺,觸覺。

他的講述可以說是繪聲繪色,省略號表明他說的話還有很多,簡直就是滔滔不絕!

3、如果讓你形容一下閏土在講述時的神態,你會想到什麼?(眉飛色舞,神采飛揚,眼裏含光,眼角眉梢都是笑……)少年閏土真的是一個可愛勇敢的小英雄啊!

這樣的少閏土顯然是(美)的。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要回家了。我們哭着不願分別,卻一別就是二十餘年。“自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久別重逢的兩個好友,該有多少的話要說啊!

(二)中年閏土

1、分角色朗讀中年閏土和我久別重逢時的對話:

“阿!閏土哥,——你來了?……”

“老爺!……”

2、指生評價兩人的朗讀:應讀出我的興奮;應讀出閏土的恭敬。

3、但閏土一見我就恭敬地喊我老爺嗎?“他終於恭敬起來”,“終於”是最終的意思,表明在喊我“老爺”之前,他是經過一番掙扎的。

4、揣摩閏土喊我“老爺”之前的心理活動(應體現出閏土既歡喜又淒涼的矛盾心情:歡喜是因爲見到了兒時的好友,淒涼是因爲想到了自己和迅哥兒地位的懸殊,最終,兒時的友情沒有敵過規矩,我們之間,終究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這層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封建等級制度)

5、“老爺!……”是中年閏土見我之後說的最短的一句話,咱們再來看他說的最長的一段話: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

中年閏土這段話中有好多的省略號,表明中年閏土在說話時有什麼特點?(反應遲鈍,吞吞吐吐,斷斷續續……)他說話時什麼樣的動作?(只是搖頭)什麼樣的表情?(臉上雖然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揣摩一下他此時的心理(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簡直就是一個(木偶人)了!是什麼把他變成了木偶人?(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小說是用來反映社會生活的,這篇小說寫於1921年,是根據魯迅先生1919年回鄉的親身經歷寫成的,閏土也真有其人,叫章閏水。1921年1月,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所以這樣的社會苦的那個活潑的小英雄成了木偶人了,我對這樣的閏土充滿了同情。

這樣的中年閏土顯然是不美的。

當時的社會讓在海邊種地的農民閏土苦不堪言,那在城中居住的楊二嫂苦不苦呢?

(三)楊二嫂

1、苦

2、不苦

學生結合對具體語句的誦讀,談楊二嫂的性格特點。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側面描寫(我的兩次愕然,我的惶恐)。可看出她尖酸刻薄,自私自利,放縱兇暴,如圓規一般。我覺得這樣的楊二嫂既可笑可恨,又可憐可嘆。

“豆腐西施”楊二嫂是美的,如“圓規”一樣的楊二嫂顯然是不美的。

[設計意圖]活動二爲達成教學目標2中的“品味語言,學習刻畫人物及突出小說主題的寫法”。主要運用的活動策略有:學生主體性策略;相互活動性策略等。活動評價注意:要結合文本,賞析詞句;語言表述清晰流暢、聲音洪亮,朗讀注意語調、語速、重音以及感情;教師要適時指導,表揚鼓勵。

四、 綜合建模

[活動三] 悟讀作者情

神奇圖畫換荒村,小英雄變木偶人,豆腐西施成圓規,一切都面目全非!所以這樣的故鄉遠離了我,我氣悶、悲哀(爲什麼我的心裏常含悲哀,因爲我對故鄉愛得深沉……)卻又懷有希望(未來的故鄉是美的:景美,生活美):

1.齊讀: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你聽到魯迅先生的吶喊了嗎?):希望人與人之間心意相通,心有靈犀一點通。開軒面沙地,把酒話刺猹……

2.齊讀: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你聽到魯迅先生的吶喊了嗎?):你們不應該再像我一樣辛苦輾轉,不應該再像閏土一樣辛苦麻木,不應該再像別人一樣辛苦恣睢;你們應該有幸福的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黃髮圍爐說夜話,垂髫剷雪堆雪人……

3.這樣的生活在當時的社會好實現嗎?不好實現,所以說我的願望茫遠,朦朧。

4.那就沒有希望過上新的生活了嗎?齊讀“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聽到魯迅先生的吶喊了嗎?):路是要靠人走的。

魯迅先生“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他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路?(救國之路)他生命最後一刻,還寫下了“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從1921年到2021年,100年過去了,習主席說:中國人們已經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可是到強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他殷殷囑託我們,要“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希望我們不忘魯迅先生的吶喊,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奮鬥!奮鬥!奮鬥!

[設計意圖]活動三爲達成教學目標3“深悟作者情”。主要運用的活動策略有:學生主體性策略;相互活動性策略等。活動評價注意:語言表述清晰流暢、聲音洪亮,要領悟篇末議論句所蘊含的作者情感;朗讀注意語調、語速、重音以及感情。

[板書設計]

[當堂檢測]

1、小說以爲序,以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

2.閏土在迅哥兒要他挑選一些東西時,揀了香爐和燭臺,聯繫前文閏土叫少年好友“迅哥兒”爲“老爺”的情節,請你對“揀香爐”情節做簡要分析。

[作業設計]

A層:讀《<吶喊>自序》

B層:想象宏兒和水生長大後見面的情景。3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一、文中本無路,多走便得之

一篇文章,要設置一條怎樣的路,才能透過文字,抵達文本深處?面對《故鄉》,我凝視良久:“隔”?有人走過了;“冷”?亦如此。我似乎已無路可走……

我的目光膠着在《故鄉》之中,一遍又一遍。“我似乎看見我美麗的故鄉了”,啊,我似乎看見我美麗的《故鄉》了!就以“‘我’的故鄉美不美”這個主問題走進《故鄉》吧。

這是我在接到“小說閱讀教學課例”這個任務之前,所設計的一條教學之路。自己以爲妙絕,也能想象到課上同學們人人有話說的鮮活的場面——如阮元《吳興雜詩》中雲: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起於主問題設計,基於真實學情,終於個人才情,一直是我所追求的教學境界。可惜,因爲缺乏足夠的教學智慧,我把目光擱淺到了小說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之上,終究沒能把如此奇妙的主問題巧妙的嵌入其中,使課堂少了諸多鮮活,讓孩子們少了諸多自由與靈氣。

“文中本無路,多走便得之”,希望自己能在文本中走上幾個來回,然後和孩子們一起在文本中徜徉,從容優雅,幸福沉醉;希望“語文”像一粒種子,落入學生的心壤,萌櫱繁衍,生生不息……

二、閏土的“搖頭丸”

七班《故鄉》進行中……

分角色朗讀完描寫中年閏土的有關段落後,我讓學生談一談中年閏土給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有的學生提到了閏土稱呼“我”的那聲“老爺”;有的學生提到了閏土的外貌;有的學生提到了閏土給“我”帶來的幹青豆。就在課堂沿着我既定的軌道順利向前推進時,有個學生提到了閏土的動作“搖頭”,話音還未落,另有一生高聲喊道:“搖頭丸!”

爲了不節外生枝耽誤進度,我狠狠地瞪了“搖頭丸”一眼,並向“搖頭”頷首:“嗯,不錯!你能具體談一談閏土的‘搖頭’嗎?”

可是課後想來,“搖頭丸”——多麼寶貴的教學資源呀!

“搖頭丸”,用來麻痹和破壞人的神經系統的一種毒品,短期、少量服用可讓人精神亢奮、飄飄欲仙,但極易上癮。上癮後難以戒除,且會讓人反應遲鈍、麻木不仁。這與中年閏土的症狀是多麼相似呀!

那閏土的“搖頭丸”是什麼呢?

如果我能順勢而問,學生們一定會想到閏土特意問“我”要的“香爐和燭臺”的。如果我再借機引導,學生們一定會明白,閏土把生活的希望寄託在神靈保佑上,希望通過求神拜佛來改變自己困苦生活的願望是不切實際的,是不可能實現的。再去思考結尾那句有關希望與路的名言,相信一定會化難爲易,且能讓同學們聯繫自身、心有所悟的。

可惜,生活中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因爲現實的重壓,《故鄉》這樣的經典名篇,已經由多年之前的2——3課時,縮減成了1課時,甚至0課時。備課時,我根本沒有關注到“香爐和燭臺”這一“細枝末節”,而實際上,這一“細枝末節”,能將作者的寫作意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達到“春風化雨了無痕”的厚重境界。

結果,我都幹了些什麼呢?

因爲課時所限,因爲要讓學生明白小說是用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因爲本文對人物的刻畫精彩之至,因爲……我好像什麼都考慮到了,現在想來,卻恰恰忽視了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生成!生成性資源的價值無須贅述,可是隻有一種老師能夠識別、抓住、並搖曳出精彩,那就是文化底蘊深厚、全情投入課堂、用心傾聽學生、富有教學機智的老師。事實證明,我不是。

我領着學生又是分角色朗讀,又是分析人物形象,又是領會寫作意圖,匆匆忙忙一節課,學生所得幾何呢?連文末那一“畫龍點睛”之筆都未來得及讀一遍,遑論其他!哦,課下有學生跟我開玩笑,說我的兩條細腿讓她想到了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這樣的收穫,學生單是讀讀課文就能得到吧?

哎!

閏土的“搖頭丸”!

哎!

先生的《故鄉》!

哎!

我!

篇三: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

《心音共鳴細節動人——跟着經典學寫細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師簡介:王金山,仲宮街道初級中學副校長、語文教師。熱愛生活、熱衷寫作,恪守“堅持記錄,因爲生活值得”的人生信條。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練習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靈感悟。

2、學習運用細節描寫的手法。

3、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心,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細節描寫的技巧和實用寫作。

難點:如何從經典作品中提煉、學習細節寫作技巧

三、教學方法

比較閱讀法、小組討論法、定時續寫法等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讀過、學習過很多名家作品,作品裏面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學的天空中熠熠生輝,一個個經典的細節,也讓人經久難忘。我們通過一個“經典人物猜猜猜”的遊戲,來開始本堂課的學習。

過渡語:請大家根據細節文字提示,猜想他(她)們是哪個人物。

提示:父親的哪些動作讓你印象深刻?

提示:“忍住哭聲”去掉一個“聲”字,效果如何?“睡不了覺”改一個“了”爲“着”,效果如何?

提示:“大”字體現她什麼特點?你有沒有這樣做過?感覺如何?

提示:爲什麼這麼莊重?他心理會是怎樣的感受?

提示:你對哪個細節印象深刻?

小結:

掌聲感謝五位走上屏幕的嘉賓。每個人,都給我呈現了獨特的精神世界。

(齊讀)文字是有生命和靈性的,是精神和胎體寄託的寓所。那些經典而雋永的文字,在每一個字符,每一個標點,每一個細節當中,都藏匿着一個可愛而獨特的靈魂,正是這一個一個的細節,讓他們在文學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二、呈現主題,明確疑惑

1、心音共鳴細節動人——跟着經典學寫細節

2、呈現學生寫作疑惑

三、心音共鳴、細節動人,跟着經典學寫細節寫作指導

(一)細節描寫知識複習

1、複習細節描寫的概念

2、提煉素材

提煉素材的過程,往往是發掘主題、深化意蘊的過程。要善於從觸動心靈的人和事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它爲什麼觸動你?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啓發?要把這些感情寫下來。

3、細節描寫的分類:

人物細節描寫: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景物細節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場景細節描寫:事件發生過程中人物活動的畫面描寫

(二)跟着經典學細節

過渡語:下面,讓我們一起走入經典,走近細節,去學習細節的構建技巧。

1、肖像細節描寫

提示:根據圖畫猜想,哪一個是楊二嫂?請同學誦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聽想,楊二嫂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呈現的A、B兩句話,哪一句更符合楊二嫂的特徵?

2、語言細節描寫

提示:依據你的判斷,鎮關西已經是一種什麼狀態了?一般人會怎麼說?魯達這樣說體現什麼特點?(粗中有細)延伸: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梁山好漢精神。

3、動作細節描寫

提示:補充《孔乙己》中咸亨酒店中酒客的狀態:短衫喝酒的,站着;長衫喝酒的,坐着。孔乙己是唯一一個穿長衫而站着喝酒的人。

“排”字還可以用哪些字來替代,哪個更好,爲什麼?請同學演示,進行直播,瞭解“排”字描寫的精當。

4、神態細節描寫

提示:老王慘不慘?是怎樣通過細節描寫出來的?

5、景物細節描寫

提示:對濟南雪後景象描寫美不美?請你讀一讀,評一評。

6、場景細節描寫

過渡語:這個情節88個字。故事精彩不精彩?評價一下怎麼精彩法。

(三)細節描寫方法探究

1、小組討論:如何寫出動人的細節?明確,指名回答。

2、集體明確

3、細節描寫溫馨提示

4、細節描寫之小試牛刀

過渡語:體會兩個片段描寫的差異,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

5、細節描寫,智慧挑戰遊戲:與名家PK細節描寫。

提示:請於省略號處補寫一個細節,符合其個性。

提示:請補寫一個細節表現葛朗臺臨死前貪財的情形。

提示:請補寫一個細節,表現瑪蒂爾德借到項鍊後的喜悅情形。

小結: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法)羅丹

四、課堂小練筆

1、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寫一段話,凸現人物的優秀品質或某種性格特點,100字左右。

2、小組、全班展示

五、課後練習

六、一課一得,與同學共勉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建議“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關於本堂課設計的初衷,是想將寫作專題的“細節描寫”通過更新穎有效的方式呈現出來。細節描寫已經有許多成型的課例了,如何上出新意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而且如何調動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着重解決的問題。

因此,我抽取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跟着經典學寫細節。在設計中,我有意將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的體驗引向與文本進行對話,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靈,觸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爲了減少學生與經典作品之間的隔膜,如部分涉及的細節學生並不熟悉,甚至以後自主閱讀也可能相遇甚難,我設計了獨出心裁的教學活動——PK世界名家。雖然感覺“驚心動魄”,其實也是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事實中也證明,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確是可以出乎我們的預料,學生們寫的細節與世界名著原文幾無差別,這也增長了學生敢於習作的信心。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永遠告誡自己:敢於創新,敢於嘗試!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教學纔會相長。

我認爲本次教學的另一個亮點就是進行了課堂多媒體的融合運用,通過PPT的靜態呈現和多屏互動的直播呈現,讓課堂實景即時呈現,有效助推了課堂積極氛圍,對指導學生進行細節描寫很有幫助。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一是學案的設計不夠精煉,內容過多,導致學案上安排的教學內容未能全部完成,其中,賞析的片段內容因爲文章學生不熟,導致賞析較困難。二是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調動不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得不是很活躍。三是因爲在前面閱讀、理解、感悟賞析環節用時過多,導致後面的片段演練環節時間有些緊張,學生的能力訓練不充分,重點不突出,也導致本堂課的任務完成打了折扣。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9134.html

  • 標籤: 聚焦 精選 課堂 高效 雙減 二胎政策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精選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精選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