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選10篇)作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10.13W 次

篇一: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選10篇)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習俗,感受鴨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

2、通過平淡自然韻味十足的語言,感受傳統習俗蘊含的情趣和情感。

3、引導學生調動自身生活體驗,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無窮趣味。

4、提倡珍惜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味平淡韻味十足的語言,感受普通的鴨蛋背後深沉的文化內含。

三、教學方法

激趣導入,反覆朗讀,賞析品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你們期待嗎?你們到底在期待什麼?

的確,那濃濃的節日氣氛中包含的快樂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期待的精神盛宴。高郵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一文中,也給我們介紹了他家鄉的端午,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習俗。

(二)感知課文,話端午

1、全文一共寫到了8種習俗,是哪8種?瀏覽課文,抓住關鍵語句提取信息。

2、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哪種?(掛鴨蛋絡子)對,玩得不亦樂乎。下面我們一起來研讀文章4——6段。

(三)細讀課文,話鴨蛋

1、細讀文章第4—6段,把文章中寫玩鴨蛋最有趣的相關情節圈畫下來,用心品讀,談談感受,並把自己的感受寫在空白處(5分鐘)。

2、比較閱讀

鴨蛋有什麼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

挑鴨蛋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鴨蛋看似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難看,有的漂亮。

明確:原文一問一答,像話家常對話一般,從中透露出對自己家鄉的自豪和驕傲。

原文“蠢”“秀氣”運用擬人修辭手法,賦予了鴨蛋人的性格氣質,充滿了生靈活氣。

3、汪老是散文大家,他寫作特別講究用詞的準確、獨特。他說過,語言的獨特不在於用別人不用的詞,而在於他能賦予別人也用的詞所想不到的意蘊。一個“蠢”“秀氣”在他的筆下就有了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

4、學生交流,老師引導。

5、這些敘述完全是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在思考問題,充滿了童真童趣。想起這些有趣的童年往事,作者不自覺地回到了童年,這枚小小的鴨蛋究竟有什麼魔力居然讓作者完成了穿越?(板書:對美好童年生活的懷想)

(四)朗讀課文,品鴨蛋

1、這枚鴨蛋讓汪老久久不能忘懷,僅僅是因爲裏面裹藏着童真童趣嗎?還有什麼?

2、朗讀課文2——3段,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圈點勾畫,體味其中蘊含的情感,並把體會批註在書上空白處(5分鐘)。

3、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爲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離思》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經歷過大海的廣闊無邊,不會再被別的水所引,經歷過巫山的雲雨纏綿,別處的景緻就不稱之爲雲雨了……花叢信步,我全無心思看那百花爭豔,一半是因爲篤佛修道,一半是因爲忘不了你。

4、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裏出鹹鴨蛋!”上海的賣醃臘的店鋪裏也賣鹹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

5、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6、這兩段語言文字僅僅是在介紹家鄉的鴨蛋嗎?更是通過鴨蛋來表達什麼情感?(板書:對故鄉的思念)

7、從某種程度上說,故鄉的美食就是故鄉的味道,鄉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

(五)師小結

普通的鴨蛋,作者卻能體味出了別樣的情感,就是告訴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善於感悟生活,心中有情,平淡的生活也會變得富有詩意。

(六)板書

端午的鴨蛋

汪曾祺

對美好童年生活的懷想

對故鄉的自豪熱愛之情

篇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運用記敘文六要素,概括文章內容。

2.體會課文中的心理描寫,把握“我”的心理變化歷程。

3.聯繫生活,學會調節心理,感悟成長。

學習重點、難點:

1.整體感知,引導學生複述文章的主要情節。

2.引導學生在掌握文章脈絡的基礎上,研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心理成長變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莫頓·亨特圖片,邊讀作者簡介邊介紹: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一點挫折,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這些磨練呢?“孤膽英雄”莫頓·亨特將給我們講述小時候的故事,他有怎樣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呢?我們一起走進《走一步,再走一步》。

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

過渡:大家已經提前預習,那我們知道這是一篇記敘文,那麼你能說一說記敘文的六要素嗎?

學生: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提示:結合記敘文六要素)

(總結)在費城,一個酷熱的七月天,我和五個小男孩,冒險爬懸崖,遇險,再到脫險的全過程。(板書:冒險、遇險、脫險)

二、精讀文本

過渡: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從懸崖冒險到最後的脫險,其實是他心路成長的一個過程,你能分析一下這一變化過程嗎?

活動一:跳讀課文1—17自然段

1.邊讀邊畫出描寫“我”心理的關鍵詞語,分析“我”當時的心理情況。請按照“從文中第幾自然段哪句話中,讀出“我”當時什麼樣的心理”這樣的句式來回答。

(總結)冒險:猶豫不決(板書:猶豫不決)

學生:我從文中第4自然段“我猶豫了”,讀出“我”當時猶豫不決的心理。

教師:爲何會猶豫不決呢?

學生:因爲身體瘦弱,並且媽媽曾警告孩子不準去。

教師:是的,因爲身體的孱弱,媽媽的警告,讓我猶豫不決,最後,我去了嗎?

學生:去了。

教師:爲什麼又去了呢?

學生:因爲“我”不想別人叫我膽小鬼。

教師:是的,他也想像其他孩子一樣勇敢。

(總結)遇險:膽小、害怕、孤立無援(板書:膽怯、恐懼)

教師:他在爬懸崖的時候,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學生:我從文中第7自然段“開始滿頭大汗,渾身發抖,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跳動”,讀出“我”當時緊張、恐懼的心理。我從文中第8自然段“只要滑一下,我就會掉下去,撞上懸崖……摔個粉碎”,讀出“我”當時害怕、膽小的心理。

教師:這位同學分別從小男孩的“滿頭大汗,渾身發抖”這些身體的外在表現,和他想象自己摔下懸崖兩個方面來分析了人物的心理,很精彩!還有同學補充嗎?

學生:我從第16自然段“感到陣陣眩暈……逐漸感到虛弱、無力”,讀出“我”當時無奈、孤獨的心理。

教師:這位同學分析了在同伴們紛紛離開後,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更加劇我內心的恐懼。那麼故事的結局如何呢?請大家細讀課文19-29段。

活動二:精讀課文19—29段。

2.小組討論並思考:面對如此困境,“我”是如何表現的?“我”的心理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要求學生勾畫關鍵性語句,並試着在小組內讀一讀:

“我不行,我會掉下去的!”“大哭”“怒吼”毫無信心

“慢慢挪動”“這看起來我能做到”萌發信心

“向後移動”“小心翼翼感覺岩石”“我做到了”信心大增

“邁出了最後一步”“撲進爸爸臂彎”巨大的成就感和類似驕傲

(總結)重點讓學生領悟“挪”“移”“邁”這三個動詞的不同,體現人物心理的變化幅度。(板書:巨大的成就感)

教師:大家能齊讀一下本課點明中心主旨的句子嗎?

學生齊讀:“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三、拓展延伸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事因膽小而畏縮不前,就好像文中的“我”那樣。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是怎樣克服的?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教師:1.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我們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應對。2.在大的困難面前,我們應該先沉着冷靜地應對,分解成小困難,逐一克服。3.我們在心理上給予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行,給自己戰勝困難的勇氣。4.巨大的成就感讓我們不斷走出一小步,再走出一小步,不斷取得進步。

課堂小結:本文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從冒險、遇險到脫險的故事,這個經歷告訴我們:有困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鼓足勇氣、相信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克服困難,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

(總結)寫法:(以小見大、以事寓理)

從分析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心理描寫不僅限於人物的心理活動,它還可以從人物的身體感覺、動作描寫、對話語氣等方面間接的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在日常寫作中也可以借鑑這樣的寫法來表達自己的內心。

作業:課下閱讀全文《懸崖上的一課》,欣賞作者戰勝困難的勇氣

篇三: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1、學會默讀,把握記述文六要素,訓練學生準確地複述課文的能力。

2、學習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的方法,特別是心理描寫。

3、聯繫生活實際,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生活哲理。

教學重點:能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寫並體會其作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一、故事導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美國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飛機深入到德國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光是想象着飛機被擊中,自己將屍骨無存,就堅持不下去了。但是軍令如山,第二天,他起飛時,告訴自己,只是飛起來就行。飛機升到8000米高空時,他有告訴自己,只要按照無線電的指引,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行,這個並不難做到。接下來他不斷告訴自己,只是飛越荷蘭就行,然後是飛越德國,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被稱爲“孤膽英雄“,他說,我之所以成爲“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爲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啓示。

大家猜一猜這個飛行員叫什麼名字?

他就是莫頓亨特,美國的作家心理學家,他在65歲時寫下了小時候的那段經歷。我們這節課就來了解一些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段經歷。

請大家齊讀今天的課題:走一步,再走一步。

2、預習檢測、出示學習目標上節課已經提前佈置了預習的作業,現在來檢測一些大家預習的情況。找一位同學讀一讀這些字詞。(出示幻燈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要達到這些學習目標。

三、讀一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記敘文六要素並勾畫關鍵語句,並以此複述課文。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看。然後以這樣的句式組織語言。(出示幻燈片)

四、說一說

那麼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請大家瀏覽課文。劃出能體現我性格品質的句子。然後以這樣的句式來回答:從____部分能看出我是一個_______的人。(生回答)

(具體是哪個段落呢?能不能讀一下?)(朗讀指導)

(通過讀,能感知到人物的情感。)“我”由膽小變得勇敢,是哪一部分的情節使我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五、品一品

作者是通過哪些人物描寫方法來體現自己複雜的內心世界的?自己找一找勾畫出來。

看來大家有很多的想法,爲了使你的語言更加流暢,思路更加清晰,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組內活動,稍後小組代表舉手發言,展示成果。

(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毫無信心→信心萌發→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

六、悟一悟

經歷了這件事,最後我有什麼啓示呢?我們應該怎麼做?

(明確:遇到困難應該積極努力地解決,有了向上的決心再加上一步步的積累,一定會克服所有困難。)

7、作業。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樣的“懸崖”呢?你又打算怎麼“爬下來”?

篇四: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1、學會速讀,把握記述文六要素,訓練學生準確地複述課文的能力。

2、學習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的方法。

3、聯繫生活實際,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生活哲理。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記敘文的六要素,複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會碰到許多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剛,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自以爲挺努力,卻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別人搞好關係,人家卻不理你等等,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在困難面前,有些人灰心喪氣,束手無策終與成功無緣;有的人則毫不畏懼知難而上,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莊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樣一篇文章,告訴我們如何去做。

二、檢查預習

字音悶熱(mēn)玩彈子游戲(dàn)不能動彈(tán)全身顫抖(chàn)着眼(zhuó)

卜卜亂跳(bobo)連攀帶扒(bā)啜泣(chuò)瘦骨嶙峋(línxún)

常用詞語訓誡迂迴凝視啜泣嶙峋心驚肉跳頭暈目眩小心翼翼

三、記敘文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四、默讀課文,複述大意

1、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閱讀方法――默讀。默讀就是要求帶着一定目的,不出聲、非常快速地閱讀。它是我們今後學習中用到的主要讀書方法。

要求:用眼睛看書,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中嘴裏小聲叨唸;因爲“出聲”就影響閱讀速度,“手指”同樣影響眼睛的掃視速度。

回憶故事要點:

(1)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其他的還有哪些人?有名字的有哪兩個?

(2)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3)故事發生在什麼地點?

(4)故事發生的起因是什麼?

(5)故事發生的過程是怎樣的?

(6)故事的結果又是怎樣的?

2、我們現在根據歸納的要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複述這個故事,注意複述時在事情的經過部分要詳細一些。

五、整體感知

1、用一句話概述課文所寫的內容。

明確:本文記敘“我”懸崖脫險一事,說明當我們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要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最終是會戰勝困難和挫折。

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玩遊戲玩厭了,想玩點新花樣。

3、“我”與其他四個孩子的性格差異是什麼?

明確:“我’膽子小內向,其他四個活潑、勇敢。

4、父親爲什麼不背“我”下來,而是鼓勵“我”向前走?

明確:因爲“我”從小比較膽小,父親爲了鍛鍊“我”的膽量,教育“我”如何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5、課文中的兩個“啜泣”有什麼不同?

明確:前者是恐懼和傷心,後者有複雜情感,有歷險的餘悸,有脫險的欣喜,有對父親的感激,更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六、拓展延伸:

1、前面提到的兩個“啜泣”與奧運會劉翔、王義夫等運動員獲得冠軍後的“啜泣”是否相同?(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實現知識轉化、延伸。)

2、談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怎樣教育我們克服困難的?

七、作業

1、積累生字詞;

2、將你的讀後感寫成一段文字。

篇五: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記敘六要素。

2.能複述故事情節,理解課文內容。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掌握記敘六要素,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

(ppt展示高空邊的圖片)看了這張圖片,你心裏有什麼感受?有的人會感到刺激,也有的人會感到害怕、恐懼,覺得這是一次大膽的冒險。今天讓我們走進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去感悟他童年時的一次冒險之旅。

(二)作者簡介

二、教學過程

第一步:字詞(抽測預習結果)

第二步:快速默讀課文

要求1、做到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看

要求2、找出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默讀完之後,請同學們快速搶答下列問題:

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時間)

2、故事發生在美國哪個城市?(地點)

3、爬懸崖的一共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人物)

4、爲什麼他們要去爬懸崖?(起因)

5、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經過)

6、事情最後的結果又怎麼樣?(結果)

第三步:梳理文章脈絡

根據剛纔的搶答,概括本文敘述了一件什麼事?(敘述六要素)這一件事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第四步:遇險心理

在這篇文章中,對我的心理進行描寫的語句特別多,尤其是在“我”的小夥伴都離我而去,“我”被困在懸崖上的那一部分寫得特別細緻,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讀16自然段,體會作者當時的心理。

1.作者當時的處境怎麼樣?(我想掉頭回去,但知道我絕對回不去。這太遠,也太危險了;在懸崖的中途,我會逐漸感到虛弱、無力,然後鬆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頂部的路看起來更糟——更高,更陡,更變化莫測,我肯定上不去。)孤立無援,進退兩難。

2.面對這樣的處境,作者……(我聽到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誰,最後才意識到那就是我)恐懼,害怕地哭泣。

過渡:時間在慢慢地過去。影子在慢慢拉長,太陽已經沒在西邊低矮的樹梢下,夜幕開始降臨。這一切,對我而要,都是煎熬。暮色中,當第一顆星星出現在天空中時,樹林中閃爍着一道手電筒發出的光,爸爸出現了。那麼,在這樣的處境下,作者看到了帶着手電筒出現的爸爸,他當時的心裏感覺是什麼樣的?(爸爸!但是他能做什麼?他是個粗壯的中年人,他爬不上來。即使他爬上來了,又能怎樣?)一開始是滿懷喜悅,充滿希望的,但轉瞬又覺得爸爸無法幫助自己逃脫險境。

第五步:逃脫險境

爸爸看着兒子處在這樣的險境中,他做了什麼?他是如何幫助兒子脫險的?

分角色朗讀19-28自然段,要求:注意語氣,把握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前先標出能表現人物心理的關鍵詞。

我做不到!

這看起來我能做到。(第一步)

我照做了(第二步)

再一次,我做到了。(第三步)

……

突然,我向下邁出了最後一步,然後踩到了底部凌亂的岩石。

第六步:把握主旨,感悟人生哲理

結合文章最後一段,說說你對題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第一層:“我”在父親的鼓勵下一步一步走下懸崖的過程。

第二層:無論什麼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

第七步:再次感悟主旨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是春天。

挫折走一步也許還是失敗,

失敗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從中感悟到遇到困難,要將它化整爲零,再逐一克服,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將它運用到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去!

篇六: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2.條理清楚地複述故事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3.激勵學生樹立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條理清楚地複述故事。

4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課前準備

學生:

1.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瞭解課文大意。

2.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3.預習課後練習二,準備與同學交流。

教師:

1.備課時,把課後練習融於教學的過程中。

2.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或藉助幻燈片、小卡片等輔助工具。

設計思路

課文敘事性較強,足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時,可以從事與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學生“複述故事情節,說說從中悟出的生活哲理”。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

這篇課文,內容上很有咀嚼的餘地,特別是“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這一句,喻意更值得體味。教學時應致力於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倡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課文,從而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過程

導入

參考導語設計

A.故事導入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次實驗(大屏幕顯示實驗內容,老師講述):

一隻飢餓的鱷魚和一些小魚放在水簇箱的兩端,中間用透明的玻璃隔開。剛開始鱷魚毫不猶豫地向小魚發動進攻,它失敗了,但毫不氣餒;接着它又向小魚發動了第二次更猛的進攻,它又失敗了,並且受了重傷;它還要進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擊無望後,它不再攻擊。這個時候,心理學家將擋板拿開,鱷魚仍然一動不動,它只是無望地看着那些小魚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閒地游來游去,放棄了繼續的努力,最終活活餓死。

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同學們有什麼感慨?能簡要談談嗎?(學生各抒己見)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許你能從中有更多人生的啓示。

B.溫故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在山的那邊》,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佈滿了艱難險阻。其實,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處處都會有坎坷。那麼,面對困難,我們該怎麼辦,是放棄,還是迎上去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難的,並希望同學們在學完這篇文章後,能夠從中受到一些有關人生方面的啓迪。

C.談話式導入

談談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並說說爲什麼印象最深刻?

老師講述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先講述後總結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幻燈顯示“多一份經歷,多一份明智”。生暢談看法。師明確在生活中要善於感悟,善於總結經驗。

過渡:我們的經歷畢竟有限,還可通過聽別人的故事,使自己更明智。板書課題、作者

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解決生字生詞。

要求:看清讀準、邊讀邊思、圈點勾畫、記住內容。

注音:

訓誡(ji)陡峭(qio)嶙峋(ln)(xn)聳立(sŏng)

啜泣(chu)着眼(zhu)頭暈目眩(xun)迂迴(yū)

納罕(n)(hǎn)小心翼翼(y)

解釋:

訓誡嶙峋納罕小心翼翼啜泣

2.複述課文內容。

大屏幕投影複述要求:A.抓住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節。

B.突出重點,尤其是脫險部分。

C.口齒清楚,態度大方,條理清晰,能正確表達感情。

參考答案:身體瘦弱、膽小怯弱的“我”,在父親的幫助下終於戰勝困難,擺脫困境的經歷和收穫。

3.課堂交流。

組織學生說說讀了這篇課文後的感想。

研讀與賞析

1.有感情地朗讀(16)—(23)節。

投影出示朗讀方法:

A.讀音準確,語速適中,停頓合理,語調抑揚。

B.把握好人物的心態和情態,語氣恰當,感情真摯。

2.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1)找出“我”爬下懸崖的具體動作以及刻畫“我”的心理活動的語句,揣摩“我”的心理變化。

(2)作者把爬下懸崖的過程描寫得如此細緻生動,有什麼目的?

(3)父親對“我”的指點,哪一處讓你感觸最深?對你有什麼啓示?

(4)結合文章最後一段,說說你對題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學生朗讀課文後,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教師點撥。學生在體會動作、心理描寫時,教師用表格的形式加以總結。

附投影片:

爬下懸崖、動作、心理

哭信心全無

伸、探、踩有了信心

又照着做、信心大增

移動、爬下、啜泣巨大的成就感

3.讀最後一段,體會文章的主旨。

體驗與反思(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1、質疑交流

教師鼓勵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多角度地提出問題,師生間可互相質疑,討論交流。

大屏幕展示思考題:

(1)父親爲什麼不把“我”抱下懸崖,而是讓“我”自己下來?

(2)如何評價傑利及其他四個孩子?

2、拓展延伸

(1)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爲“我”的同學,怎麼辦?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將怎麼辦?

(3)讀了這篇文章,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如何戰勝生活中的困難實現理想?

拓展練習

多角度閱讀《信念的力量》。

魯西南深處有一個小村子叫姜村,這個小村子因爲這些年幾乎每一年都要有幾個人考上大學、碩士甚至博士而聞名遐邇。方圓幾十裏以內的人們沒有不知道姜村了,大學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學校,每一個年級一個班。以前的時候,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孩子。現在不同了,方圓十幾個村,只要與村裏有親戚的,都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到這裏來,人們說,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於把孩子送進大學了。

在驚歎姜村奇蹟的同時,人們也都在問,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呀?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祕訣嗎?還是別的什麼?

假如你去問姜村的人,他們不會告訴你什麼,因爲他們對於祕密似乎也一無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學調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聽人說這個教師是一位大學教授,不知什麼原因被貶到了這個偏遠的小村子。這個老師教了不長時間以後,就有一個傳說在村裏流傳。這個老師能掐會算,他能預測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說,老師說了,我將來能成數學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音樂家;有的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錢學森那樣的人,等等。

不久,家長們又發現,他們的孩子與以前不大一樣了,他們變得懂事而好學,好像他們真的是數學家、作家、音樂家的材料了。老師說會成爲數學家的孩子,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刻苦,老師說會成爲作家的孩子,語文成績更加出類拔萃。孩子們不再貪玩,不用像以前那樣嚴加管教,孩子也都變得十分自覺。因爲他們都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他們將來都是傑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惡習的孩子都是成不了傑出人才的。

家長們都納悶,也將信將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師道破了天機?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奇蹟發生了。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這個老師在姜村人的眼裏變得神乎其神,他們讓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測自己的命運。可是這個老師卻說,他只會給學生預測,不會其他的。

這個教師年齡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預測的方法教給了接任的老師,接任的老師還在給一級一級的孩子預測着,而且,他們堅守着老教師的囑託:不把這個祕密告訴給村裏的人們。

我的幾個好朋友就是從姜村走出來的,他們說,他們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刻起,對於這個祕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們這些人又都自覺地堅守起了這個祕密。

聽說完這個故事,我一直在被這位可敬的老師感動着。人世間還有什麼力量能超過信念的力量呢?他通過中國最傳統的方式,在這些幼小孩子的心靈裏栽種了信念啊!

閱讀指導:

從“老教授”的角度看,昭示了一種成功的教育理念。

從“姜村”村民的角度看,提示了適宜的教子方略。

從姜村孩子的角度看,倡導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7~22段,背誦最後一段。

2.美詞妙語積累。

3.練筆:請把你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困難的經驗教訓用100——300字寫下來。

篇七: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藉助於工具書掌握相關的字詞。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複述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我”的脫險經歷帶來的人生啓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

重點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的細節和心理描寫,掌握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論理,使學生感受到正確對待困難,在面對困難時要有不餒不躁,沉着應付的信心和決心。

課時:二課時

知識鏈接

一、走近作者

莫頓·亨特,美國當代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長寫勵志類文章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家。他的代表作有《痛擊》《心理學的故事》《宇宙間》等,是文化界聲望極高的專業作家。莫頓•亨特早年曾在空軍服役,做過空軍飛行員。在二戰時期,他曾駕機執行過對德國的偵察任務。

二、瞭解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頓•享特65歲那年寫的回憶8歲時爬懸崖的一次經歷。小時候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他體弱多病,和五個小男孩一起爬懸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處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兩難境地。後來照父親說的,一小步,一小步下來,終於脫險了。作者把這一經驗推而廣之,成爲人生的富貴財富,成爲戰勝一切艱難的法寶。

學法指導1.標註文章段落序號,掃清文字障礙,有感情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勾畫富有哲理性的語句,並在書本上做好批註。

2.完成練練測測題目:1、2、3題書面完成,4題只需自查記憶。

3.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標識出來,並填寫到後面“我的疑問”處。

預習設計

自主學習

指導: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圈出課文中一些表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發展﹑結果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複述故事情節,說說你從中悟出了什麼生活哲理。

(1)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七月的一天地點:空地邊的懸崖上

人物:我,小夥伴們

起因:玩其它遊戲玩厭了,很久沒爬懸崖了

經過:我爬上後不敢下來,經父親的啓發,終於戰勝困難。

結果:順利爬下懸崖。

文章脈絡:(一)、起因(1――3)遊戲玩厭,去爬懸崖

(二)、經過(4——15)中途被棄,進退兩難

(三)、結果(16——22)父親指點,擺脫困境

(四)、啓示(23)走一步,再走一步

(2)複述要求(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節)

費城七月裏一個悶熱的日子,“我”和五個小朋友因爲玩彈子游戲玩厭了,就想去爬懸崖。當“我”爬到懸崖的石架上時,由於害怕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小朋友們卻棄我而去。最後在父親的指點下,“我”擺脫困境,爬下懸崖。這次冒險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3)悟出的生活哲理:本文蘊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爲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教學過程

一、合作探究

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

提示:如何理解“要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的含義?

點撥:大困難是由小困難組成的,而小困難是不難戰勝的,一步一步戰勝了小困難,最後就是戰勝了巨大的困難。當然,重要的還在於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2.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

提示:“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是指什麼經驗?

是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經驗,使作者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對付一切。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天大的困難也可以闖過來。

3.(1)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暮色開始四合。

(2)暮色蒼茫,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

提示:這兩句話是什麼描寫?請簡要分析起其作用。

解析指導:本題意在引導同學們認識環境描寫的作用,並學會鑑賞分析。

這是典型的環境描寫,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懼心理。

二、精講點評

探究點一:文本理解

1.文章開頭爲什麼突出“悶熱”?

點撥:開頭一段主要寫孩子們爲什麼想到去爬懸崖。寫天氣的悶熱,就寫出了孩子們想去爬懸崖的原因,即想爬到懸崖上去涼爽涼爽。

2.當“我”被棄於懸崖時,“我”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作者處於險境中的心理狀態的詞句。

點撥:“我”的心理狀態是顫抖、恐懼

詞語:心驚肉跳,頭暈目眩。

句子:我的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裏咚咚直跳。

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嚇得幾乎要暈倒。軟弱地哀求。

3.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我”爬下懸崖這一部分內容,並概括出“我”爬下懸崖的心理變化過程。請注意示範內容,按照這樣的格式概括。

最初毫無信心(我不下去!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繼而毫無信心(我不下去!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隨後信心萌發(這似乎能辦得到。)

最後信心大增(我頓時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

最後:巨大的成就感(爬下懸崖。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探究點二:綜合探究

1.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含義?

點撥:走完一步,再走一步,而且要認真地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個小困難克服之後再克服另一個小困難,最終克服大困難。

2.談談你對文中父親這一形象的理解和認識。

點撥:父親是一個善於引導、懂得教育、幫助孩子成長的好父親。父親懂得怎樣訓練孩子,自己只給以指導、鼓勵,這樣可以使一個孱弱的孩子獲得信心,變得勇敢。父親要讓孩子認識到,路要自己走,不能總是讓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過程中,要從大人那裏接受經驗。課文中的父親看到孩子在懸崖石架上下不來,明知一不小心就會摔死,可他並沒有跑上去救孩子。因爲這位父親深知,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毫無長進。父親讓孩子自己下來,經受一次歷練,增長勇氣和經驗。事實證明,作者確實獲得了永生難忘的經驗。

3.你如何看待傑利的行爲?

點撥:從整個故事來看,傑利是一個真誠、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因爲當暮色蒼茫“我”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石架上時,是傑利不放心“我”,把父親叫來幫我脫險。傑利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嘲笑“我,而是幫助“我”,這說明傑利是一個好孩子。但是傑利看到“我”害怕的樣子,雖然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沒有安慰和幫助“我”,這是傑利做得不好的地方。

4.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爲“我”的同學,將怎麼辦?

解析指導:本題目的設計意圖是要培養同學們患難與共的愛心,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點撥:作爲同學和朋友,不會置自己的朋友于危難之中不給予幫助,會和朋友一起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5.本文作者莫頓·亨特從一件往事中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成爲一筆精神財富。這種以小見大、由事推理的寫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請結合本文具體分析。

解析指導:在生活中要善於發現、感悟,從普通而平凡的故事中悟到生活哲理,你就會收穫一筆筆精神財富。

點撥:小懸崖:不着眼岩石,不想着距離有多遠——走完一小步再走一步——巨大的成就感。

大人生:不要害怕困難——一個個小困難克服——取得成功。

課堂小結從這篇課文中,可以學到作者小時候在那座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的哲理。這給我們一個啓示,在生活中要善於感悟,善於感悟,人就會聰明起來。

課堂檢測指導:自測題體現一定的基礎性,又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只有“細心纔對,思考纔會”。下面請看看自己的預習情況如何吧!獨立完成。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漢字

聳立()頭暈目眩()啜泣()納罕()垂直()

崩土()蓬亂()狹小()胸腔()聳立()

迂迴()訓jiè()懸崖qiàobì()瘦骨línxún()

小心yìyì()頭暈目xuàn()

2.請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悶熱—煩悶彈子游戲—動彈

顫抖—顫慄暈倒—日暈

折斷—折本

3.結合語境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聳立:高起,直立。迂迴:曲折,環繞。

凝視:聚精會神地看。嶙峋:形容人瘦削。

納罕:驚奇,詫異。訓誡:告誡,教導。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4.請認真背誦文章最後兩段,並默寫在下面空白處,自我檢查對錯。

篇八: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執教:郭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生字詞,品味描寫心理的寫作特色。

過程與方法:繼續默讀,釐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大意,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哲理,學會積極主動地感悟生活。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詞,品味描寫心理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哲理,學會積極主動地感悟生活。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單元主題:人生價值)

二.查:預習

字音(會讀)、字詞(會寫)、詞義(會理解)、作者背景(瞭解)

三.問:文章中記敘文的六要素(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四、導

1.概括文章大意: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整合六要素)

2.結構:劃分層次,概括層意: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啓示四部分各是什麼?

3.自主合作探究第一、二部分:抓住人物心理描寫的寫作特色:環境和動作描寫來烘托以及直接描寫。

4.自主合作探究探究第三部分:感受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

5.感悟啓示:“走一步,再走一步”包含的人生哲理:自信、走好第一步,堅持下去。

五.課堂小結

總結文章主旨:困難就是再大也要“看”小,相信自己,先走好第一步,然後逐步克服困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六、知識拓展:托爾泰詩歌《我的祈禱》和詩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引導賞讀。

七、練

板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毫無信心——————信心萌發————————信心大增————————巨大成就感

篇九: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一、教學目標

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在複述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進而感悟生活哲理,激勵戰勝艱難險阻的決心。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充滿童趣,喜歡聽故事,本文故事淺顯,適合閱讀。

三、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故事性強的文章,事中有理。作者通過對自己小時候爬懸崖歷險一事的敘述,告訴讀者一條重要的人生經驗,分解困難,戰勝困難。

四、教學設計

(一)圖片導入:

請同學們看這張圖片,片中人物在做什麼?(攀登高山)高山陡峭,如何達到頂峯呢?(一步一個腳印,穩紮慢走)好,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一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是如何攀爬懸崖,並感悟生活哲理,給我們以啓示的。

(二)生字詞教學

巖脊jǐ抽噎yē滑稽jī

(三)故事複述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找出相應內容。

(1)時間:七月裏的一個悶熱下午

(2)地點:美國費城一個懸崖上

(3)人物:“我”內德、傑利、父親

2.請問大家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等等)?這是一篇記敘文,那麼請同學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的記敘文六要素來複述一下課文(要求:100字以內)

3.接下來教師在同學們的複述中歸納文章。

(4)、起因:無聊、尋求新花樣來玩

(5)、經過:冒險、遇險、脫險

(6)、結果:順利脫險並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合作學習

1.概括“我”陷入怎樣的險境?又是怎樣脫險的?

險境:我伏在岩石上,不能動彈。

脫險:在父親的鼓勵和指導下脫險。

2.作者陷入險境之後有哪些心理描寫?(學生細讀課文中間部分,找關鍵詞。)

(1)跟着他們向上爬時:“猶豫不決”、“滿頭大汗,渾身發抖”、“心在瘦弱的胸

腔中怦怦地跳動”

(2)爬上石架後:“陣陣眩暈”、“感覺天旋地轉”、“哭泣、呻吟”

(3)趴在岩石上下不來時:“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勞已經讓我麻木”

3.這些詞語描寫出“我”當時的一種什麼狀態、心理?

(有被拋棄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該冒險的悔意,然而最強烈的是恐懼感)

4.如何理解“我聽見有人在啜泣,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卻是自己”。爲何不直接寫“我”哭了?

(一是真實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連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寫法的需要,這樣寫更能將“我”當時的恐懼心理描寫得真切、生動。)

5.分析“我”爬下懸崖時心理經歷過幾個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讀出句子,感受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態)

(1)最初:毫無信心(父親用手電筒照着我,我大哭、怒吼,“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會摔死的。”)

(2)繼而:信心萌發(父親教我把左踩到巖脊下面的突出石頭上,這看起來我能做到。)

(3)隨後:信心大增(父親教我把右腳移動到稍低一點的地方,再一次,我做到了。)

(4)最後:巨大的成就感(我向下邁出最後一步,撲進父親臂彎抽噎,有了類似驕傲的感覺。)

6.看看父親是如何做的?

父親並沒有責備不聽話的“我”,先是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飯。父親給“我”鼓勵、信心和勇氣,“你能辦得到的”。當“我”踩到了岩石後,他一次次誇“我”,說“很好”,並告訴“我”如何做下一步。可見“父親”指點有方,給“我”信心和勇氣,終於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經歷。

7.閱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作者小時候在那座懸崖上學到了什麼經驗?

(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就可以戰勝。)

(五)拓展閱讀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着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

這個,不難做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接下來,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後方的無線電支持。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爲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爲我小時侯一段經歷的啓示。

(請同學們思考小時候的那段經歷帶給作者的人生啓示,再聯繫自己的生活,談談感受)

小結:化整爲零。在面對困難時,應該積極地去戰勝它,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逐一克服,慢慢來,就會獲得成功。

(六)頭腦風暴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給予鼓勵)

1.假如你是“我”,將怎麼辦?

2.假如你是“我”的同學,將怎麼辦?

3.你覺得文中父親的做法與父親直接爬上去把“我”抱下懸崖,那種比較好?爲什麼?(父親是爲了能讓“我”學會自己面對人生中的困難,他救得了兒子一次,但不可能救他一輩子。父親教給我好方法,讓我一輩子受用。)

(七)總結

進入初中,這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要在新的起點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對無數困難。怎樣面對困難,將是你們初中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希望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大家都能把握住學習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達理想的彼岸。

五、教學評價

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是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一個好方法。所以,這節課的思路是讓學生合作研究,自主學習,課堂基本達到這個效果。但學生由於沒有親身經歷過,對作者當時的心理過程體會還是不夠深刻。

篇十: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學目標:1、學會默讀,勾畫關鍵詞句,梳理情節,理解文意。

2、通過細節揣摩典型環境下人物的情感變化和形象。

3、多角度挖掘故事所蘊含的生活道理,積累生活經驗。

教學重點:學會通過細節、關鍵詞句揣摩情感、把握形象、理解文意。

教學難點:多角度思考文意,聯繫生活,積累經驗。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冰心《談生命》中的形象比喻,引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話題:生命像東流的春水,她勇敢地向前流着,一路上,她享受着所遭遇的一切,大海是她最終的歸宿。是的,溪流往前一步是江河,江河再往前一步便是寬廣的大海,你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便不一樣了。

二、認一認字詞(預習檢測)

附和(hè)、暈眩(xuàn)、、鬨堂大笑(hōng)、抽噎(yē)

恍惚(huǎng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突兀(wù):文中爲高聳的樣子

參差不齊(cēncī):高低長短不一,形容水平不一。

三、說一說故事(預習檢測)

默讀、圈劃關鍵詞句,組內交流。

思考:1、找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概述故事內容。

概述示例:在費城七月的一個悶熱的日子裏,我和五個小男孩因爲遊戲玩厭了,決定去爬懸崖;小夥伴們爬上了懸崖丟下我繞道回家,我因爲害怕在懸崖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險境;最後在爸爸的鼓勵和指導下,一步一步爬下了懸崖,成功脫險。

2、圈劃關鍵詞句,或根據原文內容進行概括,梳理作者情感的變化過程

爬懸崖前:猶豫不決

開始爬懸崖:緊張恐懼

父親鼓勵指導後:有了信心

回到地面時:成就感、驕傲

3、經歷了這件事,作者得到怎樣的人生經驗?(朗讀主題段(末段),圈劃關鍵詞)

①遙遠的岩石有別的深意嗎?(巨大的困難,難以實現的目標)

②這裏的“一小步,再一小步”和作者離開懸崖過程中的“一小步”含義一樣嗎?

(化難爲易、化大爲小、化有爲無)

③在解決困難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怎樣的精神品質?(堅持、自信)

概括示例:面對困難時,不要被困難嚇倒,應該設定輕鬆容易的目標,逐步把困難化難爲易,化大爲小,充滿信心堅持下去,直至解決困難,這樣,你會爲自己感到驕傲。

小結:敘議結合、以小見大

四、品一品句段

1、默讀7—22段,圈劃你認爲精彩的詞句段,做簡要批註,組內交流後學生髮言。

思考:①文章是如何逼真地表現我在懸崖上的恐懼?

(動作、神態、心理、語言、環境等描寫)

2、默讀19—28段,思考問題,圈劃詞句,批註,組內交流後學生髮言。

①父親是如何引領我脫離險境的?找出概括的段落並朗讀(27段)

②父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睿智、沉着冷靜、能給予正確建議,善於鼓勵)

③父親到來之後,我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恐懼絕望—恢復自信---成就感、驕傲)

小結:細節描寫

五、談一談啓示

多角度思考文本,聯繫生活,各小組交流討論,推舉代表發言。

1、這個故事還能給你哪些感悟?

示例:成長路上有個好父親多麼重要;恐懼是最大的敵人,人有時候是自己把自己打敗;人保持自信勇敢的生活態度;困難時能伸出援手的纔是真正的朋友;對於危險不應貿然嘗試;危險來臨時應保持鎮靜,尋找時機擺脫困境等等。

2、能說說生活中的其他現象或經歷給你的啓示嗎?(用敘議結合的方式表達)

六、小結:再次感悟,誦讀汪國真《旅程》

旅程汪國真

意志倒下的時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晚來風急,垂下頭顱,只是爲了讓思想揚起,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無論走向何方,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着你,從別人那裏,我們認識了自己。

七、作業:1、完成練習冊習題2、小練筆①設置情境,寫一段以心理描寫爲主的文字,200字左右;②根據自己的觀察或經歷,用敘議結合(一敘一議)的表達方式,寫一段文字,表達生活給你的啓示,200字左右。二者任選一題。

教學反思:2016版的語文教材把《走一步再走一步》更改爲自讀課文,課堂上所呈現的應該是學生自讀成果的展示,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討論,產生新的成果,進一步養成學生默讀圈點勾畫作批註的閱讀習慣和技巧。

本課的設計思路是由淺入深,由整體把握到局部品析感悟,由多角度理解文本拓展至感悟生活,老師充當一個主持人,組織、評價學生活動,推進課堂進程。本課教學目標的設置是既要讓學生學會品讀文本,也要學會品讀生活,從課堂的討論交流來看,重難點得到了較好地突破,作業中小練筆的設置意圖爲學習文本的寫作方法,從課後的作業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完成得不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活躍,認真交流,有效討論,積極發言,且質量頗高,充分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和生活經驗,這得益於日常的閱讀習慣和素材積累,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和素材積累應堅持下去。

初一年學生而言,和本冊其他篇目相比,本文篇幅相對較長,內容相對較多,1課時的安排較緊;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可以進行合理地取捨,比如可以去掉文中父親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必貪多求全;教學環節的安排亦可以優化,如經由生活中現象或經歷談感悟啓示這一環節可置於課後作業來完成,可以騰出時間放緩課堂節奏;礙於時間關係,有的學生髮言得不到及時的評價,有的學生已舉手卻得不到發言機會,錯失了許多精彩。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144.html

  • 標籤: 教案 精選 再走一步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