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精選10篇)作文

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48W 次

篇一: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精選10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習近平總書記“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憂”的故事。1972年,那時正是農業學大寨的高潮時期。社員每天要上工到很晚,晚上還要打夜戰,勞動強度非常大,農具損壞也很頻繁。經常,一天十幾把農具壞了也沒人修,習近平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找到本村在文安驛公社打鐵的兩個鐵匠,想叫他們回村辦鐵業社。起初,這兩個人轉不過彎來,不願回村,習近平總書記就苦口婆心地給他倆做工作。跟他們講,樑家河興盛了,就是你們的功績。慢慢地,他倆轉變了思想,回村辦起了鐵業社。回來後,大隊給他們配了兩個徒弟,鐵業社辦得紅紅火火。鐵匠負責修理農具並生產新農具,鋤頭、鐮刀,社員用不完的,就送到文安驛供銷社代銷。賣了錢之後,扣除成本,剩下的錢歸集體。這樣一來,勞動農具的問題解決了,大隊的收入也增加了。

住在樑家河村,買生活日用品很不方便。當時實行“統購統銷”,要買油、鹽、醬、醋、火柴等一類的生活必需品,都要跑到十多裏外的文安驛公社去趕集,往返需要一天的時間,既誤農時又誤工分。看到鄉親們買東西如此困難,習近平總書記想:“像煤油這些生活必需品,我們可以從文安驛公社拿一些回來賣,省得每個人都跑這麼老遠的路。”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在村上辦一個代銷店,先把東西賒回來,然後定期跟文安驛公社結賬。這樣,大夥買生活日用品再也不用跑遠路了。

在一切以糧食生產爲中心的年代裏,搞鐵業社和代銷店這些副業,要冒一定的風險,極易被扣帽子,人們往往對搞副業畏首畏尾,唯恐被戴上“唯生產力論”的帽子。但是,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方向,堅持實事求是,憑着敢爲人先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令這個貧困偏遠的小山村,在特殊的年代裏創造出多個“第一”。

作爲工作人員,我們要以青年時代的習近平總書記爲榜樣,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苦幹實幹的作風,更要有善於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貼近羣衆,懂得感恩,紮紮實實爲羣衆解難題、辦實事。作爲一名黨員,就是應該在羣衆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羣衆面前,在羣衆最需要的時候,想辦法幫助羣衆破解難題。作爲新時代青年,要守住初心之魂,牢記職責使命,踐行初心之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別樣的人生。

篇二: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一是工作敢於擔當。1982年,習近平同志到正定工作後,對於羣衆生產生活非常關心,經常騎自行車下鄉走訪羣衆,召開羣衆座談會。在走訪羣衆過程中瞭解到,由於羣衆上交糧食比例較高,正定縣農業學大寨先進村三角村,農作物畝產過千金,可農民還是吃不飽,他們偷着到外縣換山藥幹吃,回來交徵購。對於羣衆吃不飽問題非常着急,頂着壓力冒着風險聯合縣委副書記呂玉蘭同志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反映正定高徵購使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

二是工作勤以爲常。習近平同志爲了瞭解羣衆生產生活情況,堅持自己騎自行車下鄉,隨走隨看莊稼長勢,瞭解農業生產情況,經常走到社員家裏,和羣衆坐在一起座談,問社員家裏生產的情況,還詢問衣食住行問題,大家都感覺習近平很隨和、親切。

三是生活習以爲苦。在正定期間,習近平同志給大家留下是這樣的印象:一身半舊綠軍裝,還有一條半舊的軍被,一條打多個補丁褥子。吃飯,一日三餐在機關食堂,一樣排隊,來晚了就沒有菜了,兩三個饅頭一塊滷豆腐。下鄉吃飯一定要在鄉鎮機關食堂,餐後,糧票飯費一定要如數上交。他招待客人他自己掏腰包接待,常常就是幾段香腸,一碟花生米簡單一餐。

下一步,本人將進一步貫徹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走、往心裏走、往實裏走。聚焦初心使命,解決思想和工作脫離羣衆、脫離實際問題,做到爲民務實清廉,做一名合格基層幹部,更好爲羣衆服務。

以後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增加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素質。二是加強專業學習,增加專業知識儲備,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加強苦幹精神,在工作中求真務實,提高工作效率。

篇三: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有句話叫“人微言輕”,是說身份普通的人說話沒有分量,不被人關注。但在近平這裏,根本沒有這回事,在他眼裏就沒有貧富貴賤的分別,他認爲每個人都值得尊重。近平與人交流、談話的時候,即使對方是再窮的人,他也全神貫注地聽。凡是和他交談的人,都會覺得心裏很溫暖。他不像有些人,見了窮人就扭過頭去,熟視無睹,麻木不仁。我們村有位叫王翠玉的北京知青,被招工後在送別會上稱讚習近平說:“在習近平眼裏,沒有高高低低,沒有看得起誰,看不起誰,他待人講話,總是面帶笑容,總是很和氣。這是很不容易的!”近平把自己看作農民,看作是黃土地的一部分,這個認識從他下定決心在樑家河大隊挑重擔時和我的一次談話中也充分體現出來。

1973年後半年,近平在趙家河當社教幹部,有一天他回到樑家河,吃飯的時候他問我對將來有什麼打算。我說:“我還是想上大學。”當我問他的想法時,近平說:“我1974年不上大學了。”我感到很突然,問他說:“1974年招考工農兵學員,可是個難得的機會,你爲什麼不上了?”近平說:“我到樑家河畢竟好幾年了,老鄉對我不錯,我不能就這麼走了,得幫助老百姓做點事兒。”近平當時正在趙家河村參加“整隊”工作,地區革委會要求全區各縣農村要“三變五番,大幹快上”,很多事情正做得熱火朝天,近平也積累了不少農村工作經驗。他當時考慮,離開趙家河以後,回到樑家河爲村裏做些實事,帶領老百姓把糧食產量搞上去,爲這片土地儘自己的綿薄之力。這個想法是正確的,但從個人角度來說,上大學機會也是很難得的。特別是當時已經到了“文革”後期,周恩來總理通過做工作,促使大專院校招生政策有了一些變化,可以從基層招收大學生,我們這些知青就有了上大學的機會。當時的政治形勢還是比較複雜的,未來招生政策很可能會有反覆,1973年那年招生就因爲張鐵生的一封信,招生條件和方法就作了好大調整。如果哪天說不招生了,沒走的人也許就走不成了。於是我勸近平說:“近平,你可要想好了,74年這是個機會。萬一將來有什麼變化,不再允許招生,你可就上不了大學了。”近平說:“走不了我就在這兒待着吧,我本來就是個農民!”

40多年以後的一個機會,近平和我談起當時他的思想轉變過程。他說,當年他思想上準備在陝北當一個農民,並非虛言。當他下決心回樑家河挑重擔前,曾長時間躺在土地上,望着藍天,下決心像父兄一樣好好在農村幹一場,這輩子就當個農民吧!

我現在分析近平當時的心境:一方面,他確實認爲陝西是他的故鄉,也是他的父兄戰鬥過的地方,覺得成爲一個陝北勞動人民是很自然的事;另一方面,他對陝北這片土地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近平當時家裏壓力很大,習老無端受迫害,他們兄弟姐妹幾個在政治上都受到歧視,天各一方。當時很多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但樑家河村民卻毫無保留地接受了他、尊重他。他在黃土地上埋頭苦幹,老百姓對他很認可、很信任。老百姓保護他、愛護他,讓他當家帶領大家向前闖。他深刻認識到,是陝北老百姓養育和培養了自己,應該有所回報,要爲樑家河做點事。

篇四: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情寄語廣大青年,勉勵廣大青年爭做新時代奮鬥者,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爲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今天,我以“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爲題,展開我的演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關鍵節點上,在蒲汪鎮全力爭先創優、幹事創業的新徵程上,作爲一名青年人,我深知,奮鬥是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工作崗位中磨練歷練,爲全鎮發展貢獻力量的必然選擇。

奮鬥,需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真章。在長虹嶺精神的激勵下,全鎮幹部把理想抱負熔鑄於腳踏實地奮鬥,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在實幹中實現人生價值。

我是鎮紀委的一名監察員,崗位雖小,責任重大,每一件信訪舉報線索,必須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細緻入微的方法去一一對待。一次次地,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下足“繡花”功夫,收集、處理、積累、反饋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工作。一次次的工作經驗也讓我明白,只有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加油幹,才能在奮鬥路上大展身手,寫下無愧於自我無愧於時代的青春篇章。

實際工作過程中,我漸漸發現困難和挑戰接踵而至:如何始終保持學習狀態以滿足工作需要,如何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長時間的一線工作,如何將相關的“法條”“規章”牢記於心,將“紅線”“底線”規定掌握準確,這些問題也會困擾着我,奮鬥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遇到急難險重、打擊挫折在所難免。作爲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要始終踐行“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要揮得出拳頭、用得了策略,面對困難和壓力,要有毫不畏懼、不斷奮起的勇氣,做經得起風雨的奮鬥者。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只有經得起摔打、挫折、考驗,才能成爲奮鬥路上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今天,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取得的一切成就,無不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的結果。未來,實現蒲汪鎮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生態宜居,也要靠自強不息奮鬥。

青年朋友們,我們要做追夢路上的奮進者、開拓者、搏擊者,讓青春在堅守自身崗位,服務一方羣衆,幹出一番業績的激情奮鬥中綻放光芒!

篇五: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1983年,習近平總書記剛到正定時,有一段時間由他來主抓改造“連茅圈”,把農村的廁所和豬圈分開。縣裏的主張是“一刀切”,快刀斬亂麻,到農民家裏直接強制性地改造,改完就完成任務了。但習近平總書記並沒有這麼做,他決定首先在兩個村搞試點。

習近平總書記覺得,這個事,直接鋪開搞,突擊搞,肯定會有反覆,強制性地把老百姓家的豬圈和廁所隔離開,人家肯定反感,人一走,老百姓馬上就可以拆掉。這個事要想辦好,首先是讓大家在思想觀念上接受才行。所以,應該先搞兩個試點,讓大家都能看到好的效果,然後再全面推開。

後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吳興和塔元莊這兩個村搞了試點,效果都很好。接下來,全縣就以這兩個村爲標杆,進行宣傳和推廣,讓各個村的羣衆慢慢接受。

事實證明,習近平總書記做的這些紮實細緻地工作確實讓正定這個傳統的農業縣在很多工作上都越來越超前,幹部羣衆的思想也越來越解放,各方面工作的開展也越來越便利。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作爲基層黨總支書記,我將緊跟黨委政府的指揮棒,堅決貫徹落實上級安排部署的工作,以鄉村振興爲目標帶領黨員羣衆改變思路,統一思想,發展經濟,結合增進羣衆感情,全面提升羣衆工作能力活動,以羣衆答不答應、羣衆滿不滿意、支不支持作爲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

篇六: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了三年多,和這裏的人民“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傾注了極大心血和情感,他對這片熱土知之深、愛之切。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對燕趙大地充滿深情。不只因爲我在這塊土地上工作過,更是因爲這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國從這裏走來’的土地。”

1982年3月,29歲的習近平來到這裏,寫下了自己從政經歷的第一筆。

三年多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始終把百姓的事放在心裏——

爲百姓吃飽肚子,他勇於擔當,爲“高產窮縣”減少徵購跑省進京,實事求是反映人民心聲;

爲鄉親致富,他不斷找尋讓羣衆生活好起來、富起來的路子;

爲了正定的未來,他關心教育,從校舍抓起,要求每個村莊最好的房子是學校,等等,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繫羣衆的爲民情懷。

人在基層,心繫百姓。要涵育家國情懷、羣衆意識。瞭解歷史中蘊含的愛國主義,並將愛國主義根植到內心,充實思想精神,不斷追求卓越。提高羣衆意識,樹牢羣衆觀念,將羣衆當做親人,時刻把羣衆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終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做到與羣衆打成一片,獲得羣衆的信任、與羣衆建立起感情,切實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問題。

篇七: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習近平總書記剛到福州任職不久,他就發現有關部門特別是一些權力部門“吃拿卡要”成風,有好處就辦,沒有好處就不辦。而且,有的事情辦起來很繁瑣,比如房地產開發,前前後後要蓋將近200個公章,跑很多部門才能辦成。爲了有效杜絕“吃拿卡要”,也爲了方便市民辦事,他於1990年下半年提出並開始實施“一棟樓辦公”——把20多個單位都集中安排進一個服務中心大樓裏,每個單位都設一個服務窗口,所有的項目、所有的手續,在一棟大樓裏就能解決。這樣,就有效縮短了辦事行程,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服務中心建立起來以後,他還多次去視察,他看到哪個窗口排隊人多,就會了解情況,問相關領導爲什麼這裏排隊的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找出問題癥結,馬上調整改進,提高辦事效率。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

作爲一名青年幹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首先要做到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對於鎮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任務,要第一時間認領,立即開展工作,不拖延、不推諉。其次要提高責任意識,敢於擔當,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心裏想的都轉變成具體乾的,幹就幹好,不管容易的還是困難的都要抓好落實,做好反饋。三是要厚植爲民情懷,增強爲民服務意識。在遇到羣衆到我部門諮詢或辦理業務的時候,及時放下手頭工作,熱情接待,詳細解釋。對於涉及本部門的業務,能馬上處理的,一次處理好,不能當場解決的,讓羣衆留下電話,上門解決,爭取不讓羣衆多跑腿。不在部門職權範圍的工作,也要解釋清楚,幫助辦事羣衆找到相關部門,讓羣衆真正體會到溫暖。要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時刻心繫羣衆,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始終以羣衆的需求爲工作的目標,以羣衆的困難爲工作的動力,以羣衆的利益爲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切實從人民的實際需要出發,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羣衆,做一名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以實幹作風贏得人民羣衆的支持與擁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大會上指出: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羣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百年初心如磐,百年使命在肩。一百年不是終點,而是新使命、新奮鬥的起點。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幹部,應當胸懷“國之大者”,以捨我其誰、“我將無我”的精神氣魄,以無畏艱險、自我革命的“趕考”姿態,爲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矢志奮鬥!

篇八: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當時陝北農村因爲植被稀疏,農村砍柴難,做飯、取暖、照明都成了難題,爲了解決燃料難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一開始習近平總書記說想搞沼氣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也不支持。他到四川去學習沼氣技術,回來以後親自試驗,建起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並點火成功。這種情況下,就沒有社員反對辦沼氣了。說老實話,農民是最實際的,他看到了,得到實惠了,他才接受。講再多道理,什麼前景、什麼展望,他們不一定接受。必須身體力行,給他們做出樣子來。從這以後,沼氣得到大面積普及,解決了這個地區多年的燃料不足問題。沼氣池裏的沼液可以作爲肥料施在農田裏,比一般的糞肥肥力要大得多。

習近平總書記當支書以後,還給村裏辦了個代銷店,這個也是爲了方便社員生活辦的。社員想買點日用品,比如煤油、洋火、肥皂,要等到逢集的時候跑到文安驛的供銷社去,要提前請一天假,趕着去,趕着回,很多時間都浪費了。有了代銷店,村裏把農民需要的東西備齊,農民走幾分鐘路就能到代銷店,買到需要的東西,後來就越來越靈活了,社員還可以賒賬,或者拿雞蛋去換。比如一斤煤油,用四五個雞蛋就能換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任支書期間爲村民做了很多的實事,源於他親身體會到農民生活面臨的難題,也源於他平時的觀察和思考。他敢於實踐,敢想敢幹,也能幹會幹,能把想法變成現實。

作爲新時代的鄉鎮幹部,我們如何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辦到羣衆心坎上,讓羣衆滿意,我認爲關鍵就在“實”。

一是政績觀要實。總書記曾說過“辦實事不是簡單幫錢幫物、搞花架子、堆幾個盆景。”羣衆看幹部最主要、最關鍵的一條,就是看其是否真心實意爲老百姓辦實事。爲羣衆辦實事,我們必須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用紮紮實實的落實代替轟轟烈烈的形式,要時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裏”,把功夫和心思用到出實招、求實效上,才能贏得羣衆的好口碑。

二是着力方向要實。作爲鄉鎮幹部,我們要多到百姓中間走一走,坐坐“小板凳”;多到村裏看一看,走走“泥巴路”;多交幾個能說心裏話的村民朋友,掏掏心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搞清楚百姓的各項“急難愁盼”問題,找準問題的痛點和難點所在,切實解決好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三是工作成效要實。在日常工作中,爲老百姓辦實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現實的矛盾和困難。我們一定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用爲羣衆服務的真心,拿出“啃硬骨頭”的幹勁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查根源、想辦法、破難題,久久爲功、持之以恆的把每一件實事做到位、見成效,避免“虎頭蛇尾”和“爛尾工程”,讓百姓切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篇九: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工作3年多,他直接下鄉、下廠、入戶,跑遍了全縣所有的大隊公社,深入細緻地積累資料、發現問題、收集民意,走遍了全縣每一個鄉村,滿腔熱情地同廣大幹部羣衆打成一片,通過走訪、親歷村民中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工作的辦公室,是一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平房,簡陋的擺設,一張牀,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過着艱樸的生活,和普通幹部共用一個食堂,“不開小竈”自己拿錢買飯。習近平總書記生活上”習以爲苦”,工作上”勤以爲常”,以清廉自守、勤政爲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人格魅力。在正定工作的日子裏,他說話做事爲人都踏踏實實,注重向實踐學習,通過實踐、調查研究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正定的實踐,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卓越的膽識氣魄,蘊含着治國理政的思想源泉,真實樹立了一位對黨忠誠、善政爲民、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勇於擔當的優秀年輕幹部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嚴格自律,立下了作風建設的標杆。穿舊軍裝、舊帆布鞋,見證了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普通幹部共用一個食堂,一起用餐,“不開小竈”見證了他平易近人的領導作風;自己拿錢買飯,見證了他廉潔奉公的處事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平易近人,求真務實,以身作則,積極工作,時刻心繫百姓,爲百姓謀實事,與幹部羣衆融爲一體,總書記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值得我們深刻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時刻鞭策自己,堅持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自己分管的工作高效務實的落實到位。

篇十: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

念好正定“人才經”

習近平有念好正定“人才經”的一套思路。

第一,摸清家底,建立清晰的人才戰略。

第二,打造“人才九條”,作爲人才戰略的抓手。

第三,對外,拿着誠意和創意去“招賢納士”。

第四,對內,發現、培育、用好本地人才。

第五,巧妙化解不同意見,促進針對人才的思想解放。

一部正定“人才經”,創出發展翻番路——1984年,全縣10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工農業總產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

不論在地方還是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求賢若渴,他常常感嘆“人才難得,輕視不得,耽誤不得”,反覆強調“人才是驅動創新、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納賢才、公道用人、用好人才有着急迫的心情,他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爲上,公道正派”;“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與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不論是正定“人才九條”的解放思想、竭智盡才,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乃至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習近平總書記都反覆強調我們始終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出發,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才觀是一以貫之的。

通過學習這個故事對自己進行了反思:

一是爲民辦事工作熱情高,但是工作思路不寬、不新,工作渠道不實,工作亮點不多,缺乏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的進取的精神。

二是發展思路不開闊,開展工作按部就班,缺乏統籌謀劃,缺乏長遠規劃,缺乏理論創新。在農村人才引進、招商引資等方面工作思路不寬。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工作能力,把學習當作硬任務。結合黨史學習,深刻領會黨的艱辛歷程,不斷強化自身的黨性觀念。對照沂蒙精神、革命先烈、先模人物,從內心深處找差距、找原因,深刻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等方面的不足。做到學用結合,把學習成效體現在羣衆的幸福感、滿足感之中。

二是強化宗旨服務,堅持人民至上,胸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政治情懷。自覺摒棄特權思想,始終將羣衆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主動服務,以身作則,把人民至上的發展思路貫穿到鎮各項工作中。

三是勇於擔當、主動作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創新思維,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按照縣委、縣政府“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思路,切實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發揮“釘釘子”精神,一心一意抓工作落實,堅決把鎮黨委政府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358557.html

  • 標籤: 理論 演講稿 講故事 精選 講故事的人作文2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講故事學理論的演講稿(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