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10篇)作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35W 次

篇一: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10篇)

1.教材地位及作用

1.人教版小語教材十二冊第四單元十四課《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講讀課文。結合本單元和課文的訓練重點,藉助課件,緊扣本單元訓練重點:閱讀時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關心人物的命運。以“享受讀書”爲主題,以情感爲線索,以讀爲載體,培養孩子們愛讀書,讀好書的興趣,交流感受名篇名著給人們帶來的共同的精神財富。

2.《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這個小女孩又冷又餓,在臨死前爲了暖和暖和,她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象。這種種幻象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通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

2.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2.體會小女孩的美好願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3.教學重點、難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情分析對於安徒生童話,學生是不陌生的,尤其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安徒生童話,他們可能會覺得淺近,因此,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找準教學的切入點,給學生一個新的視角,激發他們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是學習本課的目的。

教學策略

我根據這篇童話的故事性強,學生感興趣讀的特點,主要採取“自學研討法”教學。學生自己感悟領會,小組交流合作。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習過程中,爲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主要採用多媒體教學,這樣既直觀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地解讀文本,感悟思想感情。教師以讀代講,學生以讀悟情,以讀達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麼幸福啊!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着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發生了什麼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麼?通過預習你瞭解到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生答)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則名揚世界的感人的童話作品,讓我們去與作者產生心靈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去享受讀書的滋味。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的切身體驗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相對比來引入,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讀文後交流彙報。

3.書讀完了,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並說說你爲什麼會有這些感受?

(高興、生氣、難過、不平、氣憤等)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情感情緒融入課文。)

三、聽讀課文,理清脈絡

1.提出要求:聽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賣火柴的小女孩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突出小女孩的不幸)

2.學生自學思考,發表見解

3.小女孩擦了幾次火柴?分別看到了什麼?爲什麼要擦燃火柴?

(設計意圖:課文中關於幻景的描寫是最讓人動感情的部分,也是第一課時教學中的重點,本環節旨在通過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學習,讓學生體會其中的“美”,深化內心的感受。)

四、初步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爲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裏交流。

2.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3.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4.學生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從小女孩的“最不幸”入手,激發學生爲小女孩遭遇而感到痛心的情感,爲學生更好地學習下文奠定情感基礎。)

五、迴歸現實,引發思考。

1、再讀文章的結尾部分,深刻感受小女孩現實中的不幸。

2、小結本篇童話獨特的寫作方式。

3、引發學生的思考:女孩之死誰之過?

(設計意圖:不幸------幸福不幸,學生在本節課中通過經歷跌宕起伏的情節,內心一定積蓄了不少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師言簡意賅地歸納作者的寫作技巧,相信會讓學生豁然開朗,課末“女孩之死誰之過?”的思考,也將爲下節課的學習推波助瀾。)

(第二課時)

一、複習,構建體系

1.談話: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著名童話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她的悲慘經歷,說說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自由談。

3.師:是啊,小女孩是多麼寒冷、多麼飢餓、多麼痛苦、多麼孤獨。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小女孩,你現在需要什麼呢?(課件出示“大年夜”和“凍死街頭”兩幅畫面對比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波瀾)

4.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溝通上節的學習,讓學生的情感融進課文。)

二、舉一,授予學法

1.課件出示問題:(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2)擦燃火柴後小女孩看到了什麼?

2.學生彙報。

3.指導學生學習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景。(課件出示火爐圖)

(1)默讀,瞭解小女孩怎樣擦火柴的,擦燃後看到了什麼?

(2)輕聲讀,弄清小女孩爲什麼會看到火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對課文的情感體會表達出來。

4.學生理清學法。

(設計意圖:教師以個別詞句點撥讓學生理解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內容,並引導學生歸納學法,爲學生自主學生打下基礎。)

三、舉一反三,自我閱讀

1.引導學生以“默讀了解內容;輕讀體會含義;朗讀表達情感”的方法自主學習小女孩第二次到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2.學生自主學習同桌可互相交流討論,教師巡視適當個別點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四、自由交流,強化效果

1.教師依學生的交流彙報,用課件分別出示(烤鵝、聖誕樹、奶奶、飛走)後四次的幻景圖輔助教學。

2.學生提出不懂或想知道的問題,相互解答,教師適當點撥。

3.教師適時提問加強理解並進行朗讀指導。如:火柴又一次熄滅了,小姑娘此時的心情如何?你怎樣能把這種情感讀出來?

4.教師引發學生展開辯論:小女孩的願望能實現嗎?(課件出示:幸福生活與凍死街頭的畫面進行對比)

(設計意圖:以讀,想像爲主輔以課件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五、尋根究源悟體會

1.學生自由讀後兩段,思考:小女孩的結局是什麼?她臉上爲什麼帶着微笑?

2.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

3.人們理解她嗎?(課件出示;人們的議論)

4.學生談自己的理解,揭示當時小女孩生活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冷酷。使學生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使學生的情感受到薰陶與昇華。)六、自主實踐拓思路

1.課件出示思考題: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死,有一天來到我們中間,來到你的身邊,我們大家準備怎樣給她溫暖和幸福?

2.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盡情表達。

3.欣賞:(課件出示十四幅連續的課文內容及小女孩的畫面,配歌曲

《火柴的天堂》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真情表達,及欣賞使學生的情感昇華到最高潮。)

七、作業

續寫《賣火柴的小女孩》

(設計意圖:此項作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篇二: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語教材第十二冊第十四課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繼續學習課文,瞭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見到的幻景,進而感受小姑娘內心的幸福感

2、總結全文,體會情感,學習作者採用想象和對比的寫作手法

3、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樂觀豁達的胸襟,教育學生珍惜幸福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品詞句,悟情感

教學難點:1、感受作者用最美的表現形式,把憂傷的故事變得很悽美

2、理解小姑娘的死是一種“幸福”

教學方法:讀、思、議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

1、師導入: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童話故事。

2、出示課件(小女孩賣火柴的畫面)師解說: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街上飄來一股烤鵝的香味,一個赤着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一輛馬車飛快的衝過來,撞倒了她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男孩撿起小女孩跑掉的,既大又破的的鞋,羞辱她,嘲笑她。風呼呼的颳着,雪紛紛的下着。小女孩該有多冷啊!可她又不敢回家,因爲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呀!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嗎?(板書:賣火柴的小女孩)

3、師生共回味,: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個小女孩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殘酷的社會折磨得她極度痛苦。(板書:現實:冷酷痛苦)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童話故事,去關心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的命運吧!請翻到課本十四課。

二、找結局,確定研究主題

1、請大家看看課文哪裏點明瞭小女孩的命運結局呀?在文中勾出。生回答,師出示課件:“第二天清晨……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生齊讀)師質疑:爲什麼凍死了嘴角還帶着微笑?請用原文的語句回答。

2、生回答,師出示課件:“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新年的幸福中去”(生齊讀)

3、她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怎樣看到的?她活得那麼痛苦,爲何還說她是幸福的呢?

三、品讀感悟:小女孩的“幸福”

1、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瀏覽課文的第5——10小節,邊讀邊思考:她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東西?讓她感到幸福,並用筆勾下來。

2、生自由讀課文,(配樂:桑聖的《天鵝》)

3、生小組交流,得出結論:小女孩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冰河奶奶一起飛走。(出示相應的課件,板書:美麗)

4、現在我們欣賞一下小女孩看到的美景感受女孩的“幸福”。(出示動畫片)

5、小女孩看到了那麼多美景,哪部分美景你覺得最令她感到幸福,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她的美,並讀出小女孩的幸福感。

6、生自由選擇自己認爲最令小女孩幸福的幻景,練習朗讀。(說到哪次幻景,就學習哪次)

(1)大火爐(第一次幻景)

A、生讀幻景內容

B、小女孩爲什麼從這裏感受到了幸福?(因爲她看到了火爐,感受到了溫暖。)

C、讓我們一起讀讀吧,與小女孩共享溫暖。(女生讀前一句,男生讀後一句,老師也想與你們一起共享女孩的溫暖,就讀中間部分吧。)

D、在這寒冷的冬天,有這麼大的火爐烤着,幸福嗎?(板書:幸福)還有哪些美景讓小女孩感到幸福?

(2)烤鵝(第二次幻景)

A、生讀

B、這隻烤鵝爲什麼令小女孩幸福呢?(烤鵝可以讓女孩解餓,讓她飽餐一頓)

C、這部分作者寫得真有意思,把烤鵝寫活了,烤鵝自己從盤子裏跳下來還搖搖擺擺的像女孩走來,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D、大家能給我們模仿一下烤鵝的動作嗎?注意那可是肚子裏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啊,它該怎麼從盤子裏跳下來,怎麼搖搖擺擺的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呢?“可以兩人一組,一人讀,一人做動作(生朗讀配以形體動作,體會“搖搖擺擺”的樣子)

E、小女孩在極度飢餓時,看到這美味佳餚,幸福嗎?還有哪些美景令小女孩感到幸福呢?繼續交流。?

(3)聖誕樹(第三次幻景)

A、生讀

B、你爲什麼覺得這部分景緻令小女孩幸福呢?(在這孤寂,寒冷的也晚,能看到着棵既大又美得聖誕樹,她應該覺得幸福)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吧(生回答並朗讀)謝謝你讓我們看到了這麼大、這麼美得聖誕樹。

C、聖誕樹上那許許多多的美麗畫片,不就是聖誕節時,我們送給別人的賀卡嗎?瞧!他們正向小女孩眨眼睛呢。眼睛可是心靈的窗戶啊,假設那些畫片是你們送給小女孩的祝福,你們會送去什麼祝福呢?哪位同學願意扮演這位小女孩呀?請大家把真誠的祝福送給這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吧!

D、生送祝福語

E、小女孩,你聽了他們送給你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呀?(小女孩談感受)給我們中國的小朋友說聲謝謝吧!

F、同學們,你們的祝福,讓那個小女孩得到了友情,享受到了生活的幸福。但她更渴望親情來撫慰她孤苦的心靈啊。她喚來了親情嗎?

(4)奶奶(第四幻景)

A、在她幾次擦燃火柴中,喚來了親情。大家把那句話讀一下。(生讀)

B、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溫和慈愛的奶奶,有了溫和慈愛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獨了,她該多麼(激動),多麼(高興)啊!請大家高興激動的呼喊“奶奶”(生齊聲呼喊)

D、爲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又該用怎樣的語氣給奶奶說呢?(請求、乞求、懇求、撒嬌)(生採用各種語氣讀,師出示課件)

E、親愛的同學們,無論我們怎麼想象,怎麼朗讀,也無法完全再現小女孩當時的感受,那就讓我們雙手放在胸口,靜靜聆聽着心靈的呼喚吧!(配樂靜聽,課件朗讀)

5、和奶奶一起飛走

A、小女孩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了,她獲得了親情,享受到了快樂。奶奶把她抱走了!帶到一個沒有----------(出示課件)大家把這溫馨幸福快樂的時刻朗讀一下吧!(生讀)

B、小女孩飛到了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的地方,這個地方究竟是哪裏呢?文中有提示呀,找到提示句。(上帝)言外之意,跟上帝在一起,就擺脫了一切痛苦,就能讓你幸福,快樂。

四、理解“幸福”的含義,感悟主題。

1、小女孩真的看到了這些美景嗎?(生討論交流)(小女孩並沒看到這些美景,是她在極度虛弱中產生的幻覺,是作者想象的)想象是童話採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板書:想象)這種在想象中看到的景象叫幻景(板書:幻景)

2、從哪裏可以看出這是小女孩看到的幻景呢?從文中找出火柴熄滅後的現實情景,讀一讀。(生讀)

師小結:第一次火柴熄滅後,只剩下火柴梗,第二次熄滅後,只剩下厚冷的牆,第三次熄滅後,只剩下孤寂的夜空、閃爍的星星陪伴可憐的小女孩。世上也沒有什麼上帝,人死如泥呀!作者把幻景與現實放在一起,形成什麼?(板書:對比)這種以喜寫悲,使悲顯得更悲。

3、小女孩真的感受到了幸福嗎?爲什麼課文最後一段寫道:(出示課件)(生討論理解幸福的含義)小結:第一個“幸福”至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是幸福的。第二個“幸福”至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

4、同學們,是不是死了就真正的幸福了呢?死了能不能和爸媽、老師、同學、朋友等說話呀?能不能享受他們給我們的關愛。當時的小女孩享受不了人間的溫暖、幸福,她凍死了,餓死了。作者這樣寫,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對舊社會的憎恨!

5、同學們,我們生長在新中國,幸福嗎?所以我們要珍惜幸福生活,好好活着。假設,小女孩在天堂看到我們生活的這麼幸福、快樂,她也想重活一回,加入到我們中間來,你們會怎樣對她呢?(生討論交流)

六、結束

同學們,請珍愛我們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吧!即使我們遇到什麼不幸,也不要輕言放棄!陽光總在風雨後!

篇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切實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

2、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學習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的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3、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走近安徒生,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

一、談話導入:

1、課前遊戲,猜童年

2、小結,引入課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第一次)

1、請同學們快讀全文,思考:這是一個小女孩。

2、生自讀。

3、梳理文章脈絡

(1)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

(2)引導學生概括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每次都分別見到了什麼?

幻燈出示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飛走

三、整體研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過渡:這些都是小女孩美麗的幻想?可現實是這樣的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令人心酸的夜晚。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額1—4自然段。

出示:這是一個的大年夜。(生2回答)

2、生交流(板書冷)

四、研讀天氣寒冷

(一)第三次讀書

是呀,“冷”這個字眼在課文中多次出現,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與冷有關句子,用橫線劃下來,仔細讀一讀,認真地體會體會。

(二)環境描寫體會冷

1、出示:“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腳在街上走着。”

2、指導朗讀。

師範讀

個別讀

齊讀:讀出字裏行間情感起伏變化。

3、小結:語言是有溫度的,寥寥幾筆的環境描寫,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入到這個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這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

(三)人物描寫體會冷:

1、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1)指導朗讀:“哆哆嗦嗦”是發抖站不穩,走得是怎麼流暢呢?注意讀出情感起伏的曲線來!

(2)小結:通過直接的人物描寫體現出了小女孩的可憐。

還有兩處也是直接描寫小女孩的冷,我們把它找出來

2、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3、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着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因什麼感覺更冷了)

(1)讀一讀,“蜷”這個字是什麼意思?(身體彎曲,觀察字形,就像一隻蟲子捲縮着身體,這是小女孩受凍的樣子,來讀一讀,再讀,不要驚擾無助可憐的小女孩)

4、把三句放在一起我們不難發現,在風雪中,小女孩是越來越冷,身體越來越無力,我們來讀讀看——

5、她覺得冷,家裏也是這樣冷啊——

再說家裏……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這是一個貧窮的家庭。

6、小結寫法:作者就是抓住“冷”,從自然環境和人物形象兩方面進行描寫,把我們帶進了這個寒冷的冬夜,走近這個一個挨餓受凍的小女孩!

四、感受社會冷暖

1、過渡:然而,同學們,寒冷的僅僅是天氣嗎?還有什麼也是“冷”的呢?

再讀讀課文,找一找還有什麼也是“冷”的。

2、感受“同齡人的欺辱”

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衝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隻怎麼也找不着,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着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1)談談你的體會?

(2)你從哪裏看出來,(點擊變色),再讀一讀這句話,你能想象當時男孩是怎樣嘲笑小女孩的嗎?

男生1說,師啓發一定要到位(這是嘲笑嗎?加上你的表情,加上你的“笑”)

生2說、生3說。

(2)馬車橫衝直撞,還有同齡男孩的無情的嘲弄,像冷箭一樣,刺痛着小女孩孤獨無助的心。回到課文,哪裏還寫了人心的“寒冷”呢?

3、感受“社會的無助”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1)指導朗讀(提醒學生讀出情感起伏的曲線來)

A文章的字裏行間都講述着小女孩的可憐,聽出了你強調的是一整天,生活是這樣的艱難啊——

B一根、一個。買一根火柴、給一個硬幣對大多數人而言是舉手之勞,對小女孩卻是極大的幫助呀。但是她什麼都沒有得到,誰還能讀出小女孩的無助——

C誰?周圍行人來來往往,卻沒有人願意理會這個貧苦的女孩,

D齊讀

(2)小練筆:

A播放背景音樂,師描繪——:這是怎樣的一整天呢?讓我們輕輕地閉上眼睛,一同來到這個又冷又黑的晚上。此刻,又冷又餓的小女孩手裏正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着,邊走邊叫賣……也許她來到了衣冠楚楚的紳士面前面前,……也許她邊喊邊追趕着乘坐的馬車一對貴夫人,……也許無助的她又走到一家喧鬧的酒吧門前的,你又看到了怎樣的一幕呢?請大家選取你看到的一副畫面寫下來,一會我們再交流。

B生練習交流

(3)創造性朗讀

A同學們你看,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讓我們那咱們合作着讀讀,再現小女孩的這一天!

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裏兜着許多火柴,手裏還拿着一把。

……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師:課文的語句全班同學一起來讀。加入省略號的部分的部分請三位同學讀剛纔寫下的畫面。(指3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女孩這一整天……

B(音樂起)師生合作讀

C抓住時機直接讀“社會的冷漠”“家庭的冷漠”

而此刻,正是一個閤家團聚的日子——每個窗子裏都透着……

她也有家,但是——她不敢回家……

5、感受“家庭的孤獨”

她不敢回家……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1)體會到這是一個冷漠的家庭

(2)她爸爸不愛她嗎?爲什麼會因爲賣不出火柴而打她呢?

從安徒生的原著中得知,小女孩的母親已經去世,父親重病在牀,這個家庭被貧窮逼迫得冷酷無情啊。

6、抓住時機直接讀“社會的冷漠”“家庭的冷漠”

而此刻,正是一個閤家團聚的日子——每個窗子裏都透着……

她也有家,但是——她不敢回家……

4、感受“社會的冷漠”

可憐的小女孩!……因爲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1)體會她的`飢寒交迫

(2)指導朗讀

五、總結延伸

1、回讀1—4段:

(1)讓我們把目光再次回到童話故事的開端吧——

(2)馬車的衝撞、男孩的欺凌,使得她失去了拖鞋——

(3)這本是一個閤家團聚的大年夜——

(4)她也有家,但是——

2、總結。(擦板書)因爲文章就是這樣抓住一個“冷”展現出了小女孩殘酷的現實生活,身體是寒冷,更無法抵禦是心靈的寒冷。可憐的小女孩將會怎麼度過這樣的漫漫長夜呢?

《賣火柴的小女孩》備課心得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出現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這一課原本是爲了參加今年的4月份的省首屆語文教師素養大賽而設計的一節備用課。所以呈現出來的是第一課時。

首先我想談談自己的備課心得:解讀教材不等同於通常意義上的文本閱讀,我們要對教材做二度開發。

不論什麼作品,選入小學語文教材後就不能僅以一般的閱讀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而是要爲語文教學所用,爲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及構築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服務。本文是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一篇幾乎家喻戶曉的童話著作,許多學生包括我們教師在內,早在啓蒙階段就聽過這個傷感的童話故事了。但是今天以教材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面前,而且是出現在六年級這樣一個高段的學生的面前,那麼這篇文章所承載的功能、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就不一樣了。孩子畢竟是孩子,聽一個童話故事瞭解梗概情節容易,但是體悟文本,獲得語言、方法和情感的學習、陶冶,還需要教師給予悉心引導,爲他們架起通向文本的橋樑。這時,作爲教師就得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從語文學習的角度對本文章的學習進行構建。對教學內容作二度開發。所以,在備課時我考慮到了根據第三學段的學習目標和語文本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避免把解讀教材的過程簡單地混同於閱讀文本的扁平化過程。

第二,我想談談自己備課中基本思路

很多年以前,我開過《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節公開課,當時上的是第二課時,我採取變序教學,在複習全文之後,從故事的高潮部分(第五次擦燃火柴直接切入,展開教學,前面幾次擦燃火柴則用學生自學和老師點撥的方式開展教學,當時在一定範圍內的收到較好的反響。由於這次參加省的素養大賽開的都是第一課時,所以最初我想借用以前的設計思路,一樣採用變序教學,沿着整體感知——切入重點段落——輻射全文的思路進行設計,但在說課時,我發現這樣的思路連教師都無法跟上,更別提學生了。爲此,我重新對文本進行了研讀,問題的根源在哪裏呢?我開始了對文章重新解讀。

“字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葉聖陶)。這就是要告訴我們在細讀時,不要忽視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要讀出每個字詞後面的意蘊和味道。學生在對文本的學習過程中,本身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認識——小女孩很可憐、很悲慘。但這僅僅是淺層次的,我們教師還應當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爲什麼小女孩會這樣悲慘?作者是怎樣通過文字把小女孩的悲慘生活刻畫出來的呢?在對1—4自然段的解讀中,我發現了之前被我忽略的隱藏在文字背後的那些深沉的東西:全文都在渲染着一種色調——冷;不少環境描寫在讀者的腦海裏渲染出了這樣一種冰冷的世界。小女孩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爲什麼會看到那些美麗的幻象,因爲她寒冷、飢餓、孤單,痛苦。而這些都在1—4自然段中都有文字相照應。而且縱觀1—4自然段都可包含着兩個部分:環境描寫的天氣之冷和缺少關愛同情的人心之冷。作者就是這樣通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層層遞進,強化了小女孩的悲慘可憐的形象。、小女孩的悲劇並非是天氣的寒冷、自身的貧困,更源自社會、家庭的冷酷造成精神上的受傷。學生深入地品讀這些文字,對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有着極大的幫助。對這幾段的解讀成功了,就能更好地讓學生聯繫上下文去真正感受到這篇童話故事裏深深的悲傷,否則,直接從擦燃火柴的段落入手,會讓學生有脫節的感受,無法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想到這裏,原先認爲十分平淡缺乏故事情節的文字,一下子變得豐滿起來。

第三,我想談談本課設計的幾個環節。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步驟上,我緊緊地抓住一條主線——冷。沿着環境寒冷——人心冷漠這兩個層進行教學。這是一個……的大年夜入手,讓學生先找出有關冷的句子,進行研讀,針對第三學段的字詞教學的特點,對“哆哆嗦嗦“蜷縮的蜷”採用了隨文識字教學,在朗讀中,通過指導學生讀出情感起伏的曲線這一方法,讀中感悟,希望達到文意兼得的效果。在理解感受人心冷漠現實殘酷這一層次中,我藉助了情境教學的方法,重點體會“小男孩的欺侮”和“這一整天”的拓展想象,通過表演感受和讀寫結合,感受蘊藏在文字中的深意。

今天這堂課,僅僅作爲一堂研討課,只是希望能呈現出本人對一篇文章的粗淺的認識,有這樣一個機會得以與更多教師交流。

篇四: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送教下鄉:《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這篇課文是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地位尤其重要。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思維比較活躍,在對一些問題的思考上,個別學生的思維特別寬廣、新穎。但有相當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學習水平較差。學生的表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對課文的深入理解不夠。

三、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水平: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女孩命運的悲慘以及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培養學生的感悟水平、豐富的想象水平、表達水平和朗讀水平。

方法與過程:

通過對比、想象、朗讀等多種方法,增強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之心,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之心。這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五、教具準備

收集安徒生的資料,多媒體課件等。

六、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點擊視頻)

設疑,引導學生觀看周筆暢的歌曲“天使之城”,談發現。

2.學生得出結論:《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3.從作者入手,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①出示幾段話讓學生來讀。(點擊幻燈片)

②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簡單瞭解安徒生。教師總結。(點擊幻燈片)

③結合圖片,教師簡介故事的產生即時代背景。(點擊幻燈片,板書課題)

4.以充滿感情的話語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點擊幻燈片)

1.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點擊幻燈片)

①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②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點擊配樂)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①先敘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着,小女孩爲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②課文主要寫了“賣火柴、擦火柴、悲慘地死去。”三部分。(教師板書)

(三)學習第一部分——賣火柴。

1.分組讀課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試着走進作者和小女孩的心靈世界。思考: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嘗試用一個詞來概括:可憐、悲慘等。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這部分內容,說出是從哪些地方讀懂這個小女孩的可憐?邊讀邊劃出詞語、句子。(例如:冷極了、下着雪、快黑了、赤着腳等)

3.教師引導分析句子“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學生學習體會句子的方法。

4.學生實行合作交流討論,說說從哪些語句讀懂小女孩的“可憐”,結合具體的語句彙報:讀句子,談體會。

5.情景模擬,感受悲慘。

①小男孩在嘲笑她時,可能會說些什麼?

②小女孩在街頭叫賣時,那些拒絕她的人會說些什麼?

③小女孩的爸爸會怎麼對待她?

6.朗讀句子,再次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點擊幻燈片)

(四)學習重點內容

教師導語:小女孩過着窮苦悲慘的生活:大年夜有家難歸,光頭赤腳在雪地裏走,賣了整整一天的火柴,卻沒有得到一分錢,更不敢回家,還怕遭到爸爸的毒打,家裏和街上一樣冷。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現在最需要什麼?(溫暖、食物、疼愛等)

1.出示閱讀提示。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讀課文5—10自然段,思考:小女孩共幾次擦燃火柴,分別看到了什麼?(點擊幻燈片)

2.學生思考回答。(點擊幻燈片)

3.小組合作,用(讀、思、議)的方式完成表格,分析產生的幻想、原因和結果。(點擊幻燈片、發表格)

4學生討論彙報、暢談感受。(點擊幻燈片)

5.教師小結:她嚮往溫暖,但是小姑娘卻生活在寒冷的現實中。這種強烈的對比中,更加凸現了小女孩的不幸。

6.觀看錶現美麗幻想的圖片,指導學生朗讀相關美好的幻象的句子,再齊讀,感受女孩虛幻的幸福。(點擊幻燈片)

(五)分析重點句,加以理解。(點擊幻燈片)

1.齊讀的方式讀投影的句子。

2.出示問題,學生自學討論,實行解疑,暢談感受。

(1)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誰也不知道她以前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六)鞏固練習,情滿人間

練習一、三:總結全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練習二:讓學生寫幾句話送給小女孩,深情地讀給小女孩聽,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

篇五: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遭遇。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顯示更迭出現,是這篇童話的寫作特點,同時,也是這個童話故事最打動人的地方,它向我們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心的冷漠,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

二、學情分析

基於六年級上冊已學過的短篇小說《窮人》,對於同一時代背景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學生預習過基本能掌握大體內容,但學生整體感悟不深,浮於表面的東西學生能較容易地體會,而對較深層次的內容學生很難感悟出來.其次是學生的整體朗誦水平一般,只有個別學生的朗讀特別出衆,因此,在朗讀這方面需加強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乖巧、圍裙、硬幣、裂縫、櫥窗、聖誕樹"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整體感知,把握重點語句。

(3)瞭解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喚起學生對窮苦人民的同情,體會小女孩美好的願望,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

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五、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最後三個自然段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六、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腦筋急轉彎)題目:小戴手裏拿着火柴,走到廚房,還有一個煤氣竈和一個酒精燈,如果想燒開水,請問:他應該先點燃什麼?

答案:火柴。

對了,就是火柴,很久以前,有些人只能靠賣火柴以維持生計,在安徒生爺爺筆下就

有這麼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小女孩。(板書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

2.看完了這個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憐)

(二)新授

1.第一部分—賣火柴

師:快速瀏覽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找出能體現小女孩可憐的句子,圈出重點詞句,體會小女孩的情感。

(生看後交流彙報。)

生1:“在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一向是她媽媽穿的。”這一句寫出了在大年夜這樣歡樂的晚上,小女孩還在外面賣火柴,穿的拖鞋還是她媽媽的,而且是穿了很長時間的,表明小女孩的家裏非常窮,根本沒有自己的鞋可以穿,由此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憐。

生2:“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這句話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憐,小女孩在外面賣了一天的火柴,結果卻一無所獲,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女孩賣火柴的困難以及小女孩沒有錢,也沒有人可憐她。

師: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社會的冷漠,人們的無情,在朗讀的時候,兩個“誰也”要稍微讀得重一些,慢一些,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

還有其他能體現小女孩可憐的語句嗎?

生3:“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着腿縮成一團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坐、

蜷、縮”這些動詞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忍受寒冷的樣子。凍了一天,餓了一天,不僅沒有人關心,反而回家還要捱打,如此冷漠的親情,進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的可憐與無助。

生4:

2.第二部分—擦火柴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閱讀課文,知道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真的很可憐。她後來的命運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是怎麼知道的?能跟大家分享分享嗎?讓我們一起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

(第5~10自然段),想想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美麗的東西,又感

受到了什麼樣的幸福?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並在你覺得感受很深的地方寫下你的感受。

(1)學生快速瀏覽第二部分,交流:小女孩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在擦第一根火柴之前又經歷了怎樣的心理鬥爭?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看出來?

(生交流後彙報.)

生1:“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師:她敢擦燃火柴來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又是什麼原因促使她點燃了第一根火柴?

生:她不敢擦燃火柴來暖和自己的小手,但又不得不擦燃火柴取暖,因爲“她的一雙

小手幾乎凍僵了",前面也講到“她的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所以不得不擦燃火柴取暖。

師:回答得很好。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來源,一根火柴對小女孩來說都是很珍貴的,

一天都沒賣出去火柴,已經讓她的內心充滿了內疚和恐懼,使她不敢再浪費一根火柴,但天氣的寒冷又促使她邁出了這躊躇的一步.藉着火柴的溫暖,幾乎凍僵的小女孩已經迷迷糊糊了,在這種情況下,她開始了怎樣的幻想呢?哪位同學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看到大火爐時,小女孩是什麼心情,爲什麼第一次點燃火柴就幻想的是火爐?在

幻象中,小女孩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呢?(幸福),這就是小女孩感受的幸福,有暖烘烘的火爐。同學們一起帶着小女孩歡樂幸福的感覺讀一讀這段話.

師:幻象中的小女孩是幸福快樂的,可是突然—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

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這是怎麼回事呢?又回到了怎樣的現實中?生:殘酷的現實,冷漠的現實

師:幻象太過美好,火柴留下的溫暖稍縱即逝,小女孩又回到殘酷、冷漠的現實生活

中.第一次擦燃火柴是因爲小女孩他愣了,後面的幾次擦燃火柴都已經跟寒冷沒有關係了,

那她還爲什麼接連幾次擦燃火柴呢?

師:請大家將第6~10自然段齊讀一遍,讀出你的感動,把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然後跟同學一起討論。

生:第二次擦燃火柴,爲什麼幻想的是烤鵝出現呢?

生1:因爲小女孩一天都在賣火柴,天又下着雪,她又冷又餓,第一次幻象中出現了火爐,解決了寒冷問題,緊接着擦第二次火柴就是爲了留住這些美好,於是幻想着烤鵝出現

了。

生:那爲什麼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又是聖誕樹呢?

生1:因爲這又黑又冷的晚上是大年夜,每個孩子都很期待年夜,大年夜裏孩子們都有好吃的食物還有禮物,小女孩也渴望得到禮物,渴望快樂幸福,但這一切對於小女孩來說僅僅

是幻想。

師:同學們分析的很透徹,思考的角度也很好,藉着幻象中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成了空中的星星,當一顆星星落下,小女孩想到了曾經最疼愛她的奶奶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就意味着一個人快要死亡。那一段描寫在這裏有什麼作用呢?

生:過渡的作用。

生1:暗示小女孩即將死亡,爲小女孩的命運做好了鋪墊。

師:於是小女孩擦燃了第四根火柴就是爲了想看到奶奶,這一切就自然而然,水到渠

成了.大家注意到這一自然段(第9自然段)的標點符號,你發現了什麼?從四個感嘆號中,你體會到小女孩什麼樣的心情?

(生討論交流後總結)

總結:小女孩的話中出現了四次感嘆號,這是小女孩內心的呼喚,她懇求奶奶把她帶走,因爲她知道,只要火柴一滅,奶奶就會不見,更加凸顯了小女孩的痛苦和難過。朗讀時,要將小女孩內心的急切讀出來。

師:緊接着,小女孩趕緊擦着一大把火柴,更加表明小女孩心中強烈的願望—把奶奶留住。

小女孩的幻象就是她對現實生活的渴望,她就這樣從痛苦到幸福,從幸福到痛苦,從這幻象與現實的對比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總結:幻想越是美好,現實就越是冷酷,幻想中越感到幸福,現實中就越感到殘酷,痛苦,

小女孩的命運真悲慘!

3.第三部分-小女孩凍死在大年夜

結尾處這樣寫道:“小女孩就這樣在美好的幻象中帶着微笑死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作者在結尾寫小女孩在微笑中死去,我們能體味出蘊含在這個故事中的淒涼,從而鞭撻社會主義的罪惡。

生:“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如何理解句中的兩個“幸福”呢?

生1: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二個幸福並不是真正的幸福,說她“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實際上是說她死了。

生2:我是這樣理解的:小女孩並沒有真正的幸福,但她在臨死前看到了她最希望看到的東西,特別是能跟唯一疼愛自己的奶奶在一起,她覺得幸福。

生3:

師總結:你們的理解都有道理,安徒生這位偉大的作家,又着博大的胸懷和善良仁慈的心,他是多麼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他一生寫下了一百多篇童話,希望同學們能像今天一樣用心閱讀,你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4.課堂小結

設置遊戲,將課堂活動推向高潮。老師上課之前設置好幾個問題,並編上序號,指派學生代表抽取問題.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行文的?

2.課文中幾次提到“大年夜”?在什麼情況下提到的?體會它的作用?

3.如果當時,你出現在小女孩的面前,你會怎麼做?

4.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有何感悟?

5.你能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這篇童話的主要內容嗎?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體現以學生爲主,力求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並適當作總結。最後,設置遊戲,將課堂活動推向高潮,讓學生在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時,體會學習帶來的歡樂以及收穫,讓每一個

學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篇六: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裏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3、瞭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4、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

難點:理解文中最後三個自然段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理念:本文設計依據“以讀爲本”“尊重個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採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饋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合作學習來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以達到教與學的情感共鳴。教學過程:一、複習導入

1,聽寫本課詞語。

2、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內容(先敘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接着,小女孩爲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景,最後講小女孩凍死街頭。)

3、上節課我們還學習了課文1—4自然段,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可憐的小女孩)

師:真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大年夜應該是無比溫暖,無比快樂的,小女孩卻——(出示課件)

生齊: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師:本來她應該得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但是——(出示課件)

生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師:本來家是最溫暖的港灣,可是——(出示課件)生齊:她不敢回家,因爲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二、對比閱讀,感悟幻景

師:從同學們動情的聲音當中,我感受到了你們是在用心體會人物的命運。剛剛我們是對課文1—4自然段進行了回味,我們知道了小女孩的可憐。那麼隨着故事的發展,課文又會讓你讀出怎樣的小女孩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童話,走進小女孩的內心深處。

1.請你們快速瀏覽課文第5-10自然段,思考一下,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景象中,你讀懂了什麼?出示課件(如下)生交流

•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爲她();•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爲她();•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爲她();•第四、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是因爲她()。師:可見

小女孩每次看到的幻象都是自己非常渴望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走進小女孩美好的幻景中去。

(板:幻象美好)(一)、交流第一次擦燃火柴時看到的情景(1)第一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大火爐

(2)這是怎樣的一個大火爐?看到大火爐小女孩的心情怎樣?(3)帶着這種感受自讀第一次擦燃火柴的相關句子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兒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哎,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4)指名讀

(5)找出幻想部分師:同學們,看一下,(大屏幕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兒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變成紅色。)這一部分內容是關於什麼的呢?能看出來嗎?生:是關於小女孩想象的。2、重點交流看到奶奶部分:“奶奶出現在亮光裏,是那麼······就會不見的”指名學生讀後,問:假如你就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你見到了唯一疼愛你的奶奶,你的心情怎樣?(激動急切驚喜)那請你帶着驚喜的心情讀讀,2-3名同學讀.

看到奶奶,小女孩想起奶奶活着的時候對她的疼,對她的愛,現在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奶奶活着的時候怎樣疼愛她?(寒冷時,飢餓時。傷心時等)

教師:奶奶是唯一疼愛她的親人,飽受苦難的小女孩,當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時,她會怎麼喊?(奶奶驚喜)

她要驅散內心恐懼與孤獨,又怎麼請求奶奶?(奶奶,請把我帶走吧。帶着急切的語氣)

她必須請求奶奶帶走她,因爲---(學生:“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一樣,就會不見的。”教師接讀:“於是,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後來怎樣了呢?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出示句子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能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學生談:死了。也就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就徹底解脫了。。。。。)(二)感悟最後兩個自然段

在別人幸福地歡度新年的時候,女孩卻悄無聲息地凍死在街頭。讓我們讀讀課文的最後兩部分,提出問題。(配樂指名讀)

2.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學生可能質疑:多麼美麗的東西指什麼東西?爲什麼會看到?怎樣看到的?

兩個“幸福”是什麼含義,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學生談對兩個“幸

福”的理解。

師:在死亡中,在另一個世界中,女孩終於擺脫了現實的殘酷。3.課文讀到這裏,相信同學們已經明白了這兩個幸福的含義,,教師:火柴再明亮,看到的幻象再幸福,現實還是現實,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屍體上,賣火柴的小女孩再也感受不到光明和溫暖了。童話大師安徒生就是用這樣悽美的語言告訴我們小女孩悲慘的結局。3: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配樂朗讀)

五、總結寫法與讀法

1.在同學們深情的朗讀中,我們與作者和小女孩的心靈產生了共鳴,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走進這個童話世界的。(有感情朗讀、質疑思考、討論交流、聯想入境,都是品味讀書的好方法。)

2.這篇童話爲什麼讓我們如此感動?(對比的寫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與殘酷的現實產生了強烈的對照,讓我們對女孩悲慘的命運有了深切的同情;詳細的刻畫,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動作,深刻地寫出了女孩的可憐;合理的想象,種種的“美好”,實際是那樣平常與普通,對女孩來說卻可望而不可及;悲劇的結局。)

三、拓展延伸,走進生活

1、同學們,賣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生活是那樣痛苦,幻想是那麼的美好,而結局卻又如此悲慘,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有個叫劉倩倩的中國孩子寫了一首小詩,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你別問,這是爲什麼》。2、《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讓每一個讀者感動,揪心,兩百多年過去了,安徒生作品中這個充滿幻想的孤苦伶仃的一直活在我們心中,,請同學們寫幾句話送給哪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四、推薦作品,以讀引讀

1、課外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着名的丹麥童話作家,一生爲孩子們撰寫了168篇童話,他的作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100多年過去了,仍在世界各國流行。你讀過他的哪些什品?

2、師出示安徒生作品目錄,激發學生閱讀慾望。《皇帝的新裝》、《醜小鴨》、《拇指姑娘》、《海的女兒》、等。

篇十七: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案例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遭遇。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顯示更迭出現,是這篇童話的寫作特點,同時,也是這個童話故事最打動人的地方,它向我們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心的冷漠,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

二、學情分析

基於六年級上冊已學過的短篇小說《窮人》,對於同一時代背景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學生預習過基本能掌握大體內容,但學生整體感悟不深,浮於表面的東西學生能較容易地體會,而對較深層次的內容學生很難感悟出來。其次是學生的整體朗誦水平一般,只有個別學生的朗讀特別出衆,因此,在朗讀這方面需加強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乖巧、圍裙、硬幣、裂縫、櫥窗、聖誕樹”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整體感知,把握重點語句。

(3)瞭解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喚起學生對窮苦人民的同情,體會小女孩美好的願望,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

五、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最後三個自然段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六、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腦筋急轉彎)題目:小戴手裏拿着火柴,走到廚房,還有一個煤氣竈和一個酒精燈,如果想燒開水,請問:他應該先點燃什麼?

答案:火柴.

對了,就是火柴,很久以前,有些人只能靠賣火柴以維持生計,在安徒生爺爺筆下就有這麼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小女孩.(板書課題:賣火柴的小女孩)

2.看完了這個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憐)

(二)新授

1.第一部分-賣火柴

師:快速瀏覽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找出能體現小女孩可憐的句子,圈出重點詞句,體會小女孩的情感。

(生看後交流彙報。)

生1:“在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一向是她媽媽穿的.”這一句寫出了在大年夜這樣歡樂的晚上,小女孩還在外面賣火柴,穿的拖鞋還是她媽媽的,而且是穿了很長時間的,表明小女孩的家裏非常窮,根本沒有自己的鞋可以穿,由此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憐。

生2:“小女孩只好赤着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這句話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憐,小女孩在外面賣了一天的火柴,結果卻一無所獲,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女孩賣火柴的困難以及小女孩沒有錢,也沒有人可憐她。

師: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社會的冷漠,人們的無情,在朗讀的時候,兩個“誰也”要稍微讀得重一些,慢一些,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

還有其他能體現小女孩可憐的語句嗎?

生3:“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着腿縮成一團……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坐、蜷、縮"這些動詞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忍受寒冷的樣子。凍了一天,餓了一天,不僅沒有人關心,反而回家還要捱打,如此冷漠的親情,進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的可憐與無助.

生4:……

……

2.第二部分—擦火柴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閱讀課文,知道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真的很可憐.她後來的命運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是怎麼知道的?能跟大家分享分享嗎?讓我們一起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想想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美麗的東西,又感受到了什麼樣的幸福?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並在你覺得感受很深的地方寫下你的感受。

(1)學生快速瀏覽第二部分,交流:小女孩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在擦第一根火柴之前又經歷了怎樣的心理鬥爭?從哪些語句中我們能看出來?

(生交流後彙報。)

生1:“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師:她敢擦燃火柴來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又是什麼原因促使她點燃了第一根火柴?

生:她不敢擦燃火柴來暖和自己的小手,但又不得不擦燃火柴取暖,因爲“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前面也講到“她的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所以不得不擦燃火柴取暖。

師:回答得很好。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來源,一根火柴對小女孩來說都是很珍貴的,一天都沒賣出去火柴,已經讓她的內心充滿了內疚和恐懼,使她不敢再浪費一根火柴,但天氣的寒冷又促使她邁出了這躊躇的一步.藉着火柴的溫暖,幾乎凍僵的小女孩已經迷迷糊糊了,在這種情況下,她開始了怎樣的幻想呢?哪位同學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看到大火爐時,小女孩是什麼心情,爲什麼第一次點燃火柴就幻想的是火爐?在幻象中,小女孩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呢?(幸福),這就是小女孩感受的幸福,有暖烘烘的火爐。同學們一起帶着小女孩歡樂幸福的感覺讀一讀這段話。

師:幻象中的小女孩是幸福快樂的,可是突然—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這是怎麼回事呢?又回到了怎樣的現實中?

生:殘酷的現實,冷漠的現實……

師:幻象太過美好,火柴留下的溫暖稍縱即逝,小女孩又回到殘酷、冷漠的現實生活中。第一次擦燃火柴是因爲小女孩他愣了,後面的幾次擦燃火柴都已經跟寒冷沒有關係了,那她還爲什麼接連幾次擦燃火柴呢?

師:請大家將第6~10自然段齊讀一遍,讀出你的感動,把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然後跟同學一起討論。

生:第二次擦燃火柴,爲什麼幻想的是烤鵝出現呢?

生1:因爲小女孩一天都在賣火柴,天又下着雪,她又冷又餓,第一次幻象中出現了火爐,解決了寒冷問題,緊接着擦第二次火柴就是爲了留住這些美好,於是幻想着烤鵝出現了.

生:那爲什麼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又是聖誕樹呢?

生1:因爲這又黑又冷的晚上是大年夜,每個孩子都很期待年夜,大年夜裏孩子們都有好吃的食物還有禮物,小女孩也渴望得到禮物,渴望快樂幸福,但這一切對於小女孩來說僅僅是幻想.

師:同學們分析的很透徹,思考的角度也很好,藉着幻象中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成了空中的星星,當一顆星星落下,小女孩想到了曾經最疼愛她的奶奶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就意味着一個人快要死亡.那一段描寫在這裏有什麼作用呢?

生:過渡的作用。

生1:暗示小女孩即將死亡,爲小女孩的命運做好了鋪墊。

師:於是小女孩擦燃了第四根火柴就是爲了想看到奶奶,這一切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大家注意到這一自然段(第9自然段)的標點符號,你發現了什麼?從四個感嘆號中,你體會到小女孩什麼樣的心情?

(生討論交流後總結)

總結:小女孩的話中出現了四次感嘆號,這是小女孩內心的呼喚,她懇求奶奶把她帶走,因爲她知道,只要火柴一滅,奶奶就會不見,更加凸顯了小女孩的痛苦和難過。朗讀時,要將小女孩內心的急切讀出來。

師:緊接着,小女孩趕緊擦着一大把火柴,更加表明小女孩心中強烈的願望—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的幻象就是她對現實生活的渴望,她就這樣從痛苦到幸福,從幸福到痛苦,從這幻象與現實的對比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總結:幻想越是美好,現實就越是冷酷,幻想中越感到幸福,現實中就越感到殘酷,痛苦,小女孩的命運真悲慘!

3。第三部分—小女孩凍死在大年夜

結尾處這樣寫道:“小女孩就這樣在美好的幻象中帶着微笑死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作者在結尾寫小女孩在微笑中死去,我們能體味出蘊含在這個故事中的淒涼,從而鞭撻社會主義的罪惡。

生:“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如何理解句中的兩個“幸福”呢?

生1: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二個幸福並不是真正的幸福,說她“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實際上是說她死了。

生2:我是這樣理解的:小女孩並沒有真正的幸福,但她在臨死前看到了她最希望看到的東西,特別是能跟唯一疼愛自己的奶奶在一起,她覺得幸福.

生3:……

師總結:你們的理解都有道理,安徒生這位偉大的作家,又着博大的胸懷和善良仁慈的心,他是多麼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他一生寫下了一百多篇童話,希望同學們能像今天一樣用心閱讀,你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4.課堂小結

設置遊戲,將課堂活動推向高潮.老師上課之前設置好幾個問題,並編上序號,指派學生代表抽取問題。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行文的?

2。課文中幾次提到“大年夜”?在什麼情況下提到的?體會它的作用?

3.如果當時,你出現在小女孩的面前,你會怎麼做?

4.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有何感悟?

5.你能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這篇童話的主要內容嗎?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體現以學生爲主,力求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並適當作總結。最後,設置遊戲,將課堂活動推向高潮,讓學生在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時,體會學習帶來的歡樂以及收穫,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篇七: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裏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裏蘊含着的意思3,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大年夜本來是很高興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雞、鴨、魚、蝦等好菜,大家生活在這裏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統治下的俄國人民卻過着悲慘的生活,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要在街上賣火柴,你們想知道她在街上賣火柴發生了什麼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只要你認真學習,就知道小女孩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二、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生字,師生正音。

2、講字形,用色筆標出易寫錯的筆順。

3、開火車讀生字,組詞。

4、邊讀邊寫,識記生字。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看課文邊思考:(1)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2)你對這個小女孩有什麼感覺?

(二)、自由讀課文,按故事情節的變化把課文分爲三段

(三)、講授第一段

(1)教師範讀課文

(2)師:在萬家喜慶團圓、都在準備豐盛菜餚過年的大年夜,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小女孩還要在大街上賣火柴,她可憐嗎?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

天冷極了,下着雪,而小女孩卻“關着頭赤着腳”在街上走着,“光”是不是沒有頭髮?是指什麼?(是指沒有帽子戴)從這裏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的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從這裏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餓了一整天。“她爸爸會打她的”、“家裏跟街上一樣冷”從這裏可以看出小女孩家裏沒有溫暖,沒有人關係疼愛她,小女孩很可憐。

(3)如果你是小女孩,你會想些什麼?(指名講,鼓勵學生想到什麼就講什麼)

(四)再自由讀課文,可以小組讀,個人讀,找出你喜歡的一段。

四、鞏固練習:

辨字組詞:

烤()焰()烘()櫥()

考()掐()哄()廚()

五、結束語:同學們,究竟小女孩想的跟你們想的一不一樣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篇八: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背景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着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案例描述

片斷一

師:同學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麼過的呢?生:我和家人吃年夜飯。

生:我和爸爸還要放好多好多五彩繽紛的煙火。

生:我們一家人穿着新衣服到廣場玩。

生:我們家是邊吃豐盛的年夜飯邊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晚會,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給我紅包呢!

師:同學們的大年夜過得是多麼幸福!可是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丹麥有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卻光着頭,赤着腳去賣火柴。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生:想!

師:那就讓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請同學們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說說你的心情、感受。(學生自由讀課文)

生:我覺得小女孩很可憐,很同情她!

生: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爲對比小女孩的生活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啊。生:我很氣憤,究竟是誰讓小女孩受這麼多的苦啊?

生:那麼冷的天,她居然光着腳,她太可憐了。

生:她穿得那麼少,而且衣服破破爛爛,我很同情她。生:她又冷又餓,大年夜還在大街上賣火柴,太可憐了。生:她的爸爸不疼愛她,還打她,她真可憐呀。

生:和小女孩比,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

(說到這,教室的空氣一下子凝固了,我分明看到有幾個女生眼帶淚花。她們完全被小女孩的可憐,深深打動了,無形中激起了她們的同情心。

)片斷二

師: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啊!同學們,假如有一天這個小女孩有機會來到我們中國,來到你們中間,你會對她說些什麼?爲她做些什麼呢?

生:我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小女孩,不要傷心,不要難過,雖然你失去了

最疼愛你的奶奶,可是,你還有我們大家呀!我們都會幫助你,給你吃,給你穿,你會和我們一樣快樂的。

生:小女孩,你雖然失去了你的奶奶,不過別忘了,還有我的奶奶呀,她會像愛我一樣去愛你的。

生:小女孩,我想請你去我家住,我的家人就是你的家人,我們都會愛你的。生:我想說,小女孩,我要送你一雙小棉鞋,不再讓你受凍;我要真誠地邀請你住在我家。

生:老師,我會請她到我家來,讓她做我的小妹妹,讓她吃好穿暖。生:我要讓她分享我的快樂,我的幸福──

師:老師真的很高興,因爲我看到了同學們一顆顆金子般的心,可是你們的愛心小女孩她收不到,因爲她生活在冷漠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呢?

生:老師,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生:雖然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可能來到我們身邊,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命運的人。

案例分析

回顧這兩個教學片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短短几十分鐘內,孩子們的“愛心、善心、同情心。”在不不知不覺中全流淌出來,我不禁深深感悟到“愛”的確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靈魂的雕鑿”。語文教學過程本身就蘊含着對學生各種愛的陶冶,那麼如何在教學中讓“愛”的教育充分地體現,下面就這兩個教學片斷,

談幾點自己的想法。

1、巧妙遷移──引導“愛”:

教學中我通過與學生談話,讓學生談談自己大年夜幸福與快樂,從而話鋒一轉,很自然地遷移到課文中。再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並讓小讀者與文中的小女孩作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感悟到小女孩的可憐與悲

哀,從而“披文入情,心生憐憫”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愛”心。2、渲染情境──流淌“愛”“情”與“境”關係十分密切,情能移境,境能生情。教學中爲了讓學生體會小女孩當時的生活情境,從內心深處打動學生的心靈,我設法讓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產生“愛”。

我在這兩個教學片斷中,學生通過觀看課件,無形中由畫入情,由情入境,再加上音樂的渲染,,使學生的聽覺、視覺、神覺無形中融合爲一體,深深陷入對小女孩的同情,他們的心靈由此在顫動,我分明地看到“愛心”在流淌。

3、把握“契機”──傳遞“愛”:

當學生要“一吐爲快”時,我們千萬不要打斷他們的思維,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動情點,營造獨特的情感氛圍,激起他們表達的慾望。所以在教學第一個片斷中,通過與小女孩對比,想到自己是多麼幸福。讓學生深深體味到小女孩的命運悲慘,由此產生對當時冷漠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憎恨。另外在第二個教學片斷中,我緊緊抓住學生動情的時刻,讓學生說說“假如有一天這個小女孩有機會來到我們中國,來到你們中間,你會對她說些什麼?爲她做些什麼呢?”,便讓學生說說如何將這份“愛”傳遞下去?於是孩子們暢所欲言:“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命運的人──

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中溢滿着“愛心”,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地把握一切機會,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愛”,便激發學生的“愛”,從而讓“愛”永遠的傳遞下去。讓“愛”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流動。

篇九: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背景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着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案例描述

片斷一

師:同學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麼過的呢?

生:我和家人吃年夜飯。

生:我和爸爸還要放好多好多五彩繽紛的煙火。

生:我們一家人穿着新衣服到廣場玩。

生:我們家是邊吃豐盛的年夜飯邊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晚會,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還給我紅包呢!

師:同學們的大年夜過得是多麼幸福!可是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丹麥有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卻光着頭,赤着腳去賣火柴。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生:想!

師:那就讓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請同學們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說說你的心情、感受。(學生自由讀課文)

生:我覺得小女孩很可憐,很同情她!

生: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爲對比小女孩的生活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啊。

生:我很氣憤,究竟是誰讓小女孩受這麼多的苦啊?

生:那麼冷的天,她居然光着腳,她太可憐了。

生:她穿得那麼少,而且衣服破破爛爛,我很同情她。

生:她又冷又餓,大年夜還在大街上賣火柴,太可憐了。

生:她的爸爸不疼愛她,還打她,她真可憐呀。

生:和小女孩比,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

……

(說到這,教室的空氣一下子凝固了,我分明看到有幾個女生眼帶淚花。她們完全被小女孩的可憐,深深打動了,無形中激起了她們的同情心。)

片斷二

師: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啊!同學們,假如有一天這個小女孩有機會來到我們中國,來到你們中間,你會對她說些什麼?爲她做些什麼呢?

生:我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小女孩,不要傷心,不要難過,雖然你失去了最疼愛你的奶奶,可是,你還有我們大家呀!我們都會幫助你,給你吃,給你穿,你會和我們一樣快樂的。

生:小女孩,你雖然失去了你的奶奶,不過別忘了,還有我的奶奶呀,她會像愛我一樣去愛你的。

生:小女孩,我想請你去我家住,我的家人就是你的家人,我們都會愛你的。

生:我想說,小女孩,我要送你一雙小棉鞋,不再讓你受凍;我要真誠地邀請你住在我家。

生:老師,我會請她到我家來,讓她做我的小妹妹,讓她吃好穿暖。

生:我要讓她分享我的快樂,我的幸福──

師:老師真的很高興,因爲我看到了同學們一顆顆金子般的心,可是你們的愛心小女孩她收不到,因爲她生活在冷漠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呢?

生:老師,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生:雖然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可能來到我們身邊,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命運的人。

案例分析

回顧這兩個教學片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短短几十分鐘內,孩子們的“愛心、善心、同情心。”在不不知不覺中全流淌出來,我不禁深深感悟到“愛”的確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靈魂的雕鑿”。語文教學過程本身就蘊含着對學生各種愛的陶冶,那麼如何在教學中讓“愛”的教育充分地體現,下面就這兩個教學片斷,談幾點自己的想法。

1、巧妙遷移──引導“愛”:

教學中我通過與學生談話,讓學生談談自己大年夜幸福與快樂,從而話鋒一轉,很自然地遷移到課文中。再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並讓小讀者與文中的小女孩作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感悟到小女孩的可憐與悲哀,從而“披文入情,心生憐憫”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愛”心。

2、渲染情境──流淌“愛”:

“情”與“境”關係十分密切,情能移境,境能生情。教學中爲了讓學生體會小女孩當時的生活情境,從內心深處打動學生的心靈,我設法讓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產生“愛”。

我在這兩個教學片斷中,學生通過觀看課件,無形中由畫入情,由情入境,再加上音樂的渲染,,使學生的聽覺、視覺、神覺無形中融合爲一體,深深陷入對小女孩的同情,他們的心靈由此在顫動,我分明地看到“愛心”在流淌。

3、把握“契機”──傳遞“愛”:

當學生要“一吐爲快”時,我們千萬不要打斷他們的思維,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動情點,營造獨特的情感氛圍,激起他們表達的慾望。所以在教學第一個片斷中,通過與小女孩對比,想到自己是多麼幸福。讓學生深深體味到小女孩的命運悲慘,由此產生對當時冷漠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憎恨。另外在第二個教學片斷中,我緊緊抓住學生動情的時刻,讓學生說說“假如有一天這個小女孩有機會來到我們中國,來到你們中間,你會對她說些什麼?爲她做些什麼呢?”,便讓學生說說如何將這份“愛”傳遞下去?於是孩子們暢所欲言:“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命運的人──

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中溢滿着“愛心”,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地把握一切機會,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愛”,便激發學生的“愛”,從而讓“愛”永遠的傳遞下去。讓“愛”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流動。

篇十: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3.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從課題入手,激發興趣。

2、簡介安徒生。

3、進一步瞭解安徒生及創作背景: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爲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裏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了。她把手指伸到水裏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爲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懷着這種感情創作了這篇感人的童話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並畫文中的詞語想辦法理解,本文的體裁是什麼?

3、快速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作者————,揭露了————

3、理清文章層次:

4、畫出課文中你最感動的句段,力爭讀出感情。

三、課堂作業:

1、默寫字詞,口述詞語意思。

2.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說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孩子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渡過的呢?……你們多麼幸福呀!可是在這個喜慶洋洋的大年夜裏,賣火柴的小女孩孤獨地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餓,沒有一個人給她一句溫暖的話語,有家不能回,在街上徘徊的她最後蹲在了牆角。這個小女孩的命運如何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個動人心絃的故事。

(從上節課我們瞭解到: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街上飄着烤鵝的香味。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一輛馬車差點把她撞死,素不相識的小男孩欺負她。風呼呼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小女孩該有多冷啊!新年的鐘聲敲響了.而小女孩的命運如何呢?)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自由讀課文,說說小女孩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希望得到什麼?並填表格。

幾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希望得到的現實

2、合作交流

3、彙報展示。

三、感悟寫法,體會情感

1.對比閱讀幻象和現實部分,說說幻象的句子在暗示什麼?

2.從課文中找出小女孩現實生活悲慘的句子。

例如描寫天氣的冷和人情冷的句子。

3、你認爲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寫作方法):

(1)

(2)

(3)

四、小練筆:

讀課後《你別問,這是爲什麼》,拿起筆來也寫幾句話送那位“賣火柴的小女孩”。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298769.html

  • 標籤: 精選 賣火柴 小女孩 教案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