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

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64W 次

篇一: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

“孫”姓在歷史上是一個了不起的姓氏,歷代的偉人名士輩出。我一直想知道“孫”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孫”姓名人?“孫”姓在我國分佈情況是怎樣的?帶着以上幾個問題,我對“孫”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去圖書館查閱有關“孫”姓的歷史書籍。

2、上網蒐集有關“孫”姓的資料。

3、詢問家長關於“孫”姓的由來和歷史。

三、資料整理

1、“孫”姓的來源

根據《姓纂》的記載,“孫”姓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周文王的第8個兒子康叔,被封於衛。傳到衛武公的時候,武公的兒子惠孫做了衛國的上卿,惠孫的這一支,就拿“孫”字當作了他們的姓氏。當時的衛國,就是現在山西太原一帶。《姓纂》的這一段考據,已被後世所共認,“孫”姓的祖先可以遠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後來,又出現了外族改姓“孫”,皇帝賜姓“孫”等情況。在宋版的《百家姓》中,“孫”姓排名第3位。

2、“孫”姓的歷史名人

(1)孫書:齊國大夫、將軍,伐莒名將。公元前523年率師伐莒立功,名顯齊邦,被齊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於樂安,爲樂安孫氏始祖。

(2)孫陽: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相馬聞名。後世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眼力的人比作“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作“千里馬”。

(3)孫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廣饒人,孫書的嫡孫。編撰《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名言。被古今中外奉爲“兵家之祖”。孫武的後代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4)孫權: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孫吳開國皇帝,相傳爲孫武的後裔。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其父孫堅爲東漢末年將領,三國孫吳政權的奠基人。

(5)孫思邈:唐朝傑出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爲“藥王”,著有《千金方》,被譽爲我國古代的醫學百科全書。一生注重醫學道德修養,救死扶傷,是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相結合的典範。

(6)孫中山: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創始人。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爲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振興中華”的口號,爲國民革命運動奉獻了畢生精力。

“孫”姓名人數不勝數,此處就不一一介紹了。

3、“孫”姓的現狀

截止到2012年,“孫”姓的人口已達1848萬,爲全國第12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54。“孫”氏在國內分佈很廣泛,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區都有“孫”姓分佈。其中以東北三省,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爲多。2022年1月,公安部發布的全國姓名報告中公佈,“孫”姓分佈最多的省份是山東。

四、研究結論

1、“孫”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歷史悠久的姓氏。

2、歷史上的“孫”姓名人輩出,在各個歷史時期和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迄今,“孫”姓的人口總數已達1848萬,爲全國第12大姓。

篇二: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裏有好幾個同學姓陳。今天,我從課本上看到《關於“李”姓的研究報告》,我很感興趣,所以我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

2、詢問別人。

3、上網查閱資料。

4、查閱報刊。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書籍、報刊來源:據說“陳”姓出自陳胡公的後裔,帝王賜姓也是來源之一。

2、老師講述名人陳姓:陳叔寶、陳獨秀……

3、網絡人口數量:據統計,目前全“陳”姓人口數量大約有7000萬人。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陳”姓歷史源遠流長。周武王滅商後,找到了舜的後裔嬀滿,武王封他爲陳候。嬀滿死後,諡號“陳胡公”。

2、“陳”姓歷史名人有很多。唐代文學家陳子昂、近現偉大革命家陳獨秀……“陳”姓在歷史上真可謂人才輩出。

3、“陳”姓是當代中國的第五大姓,全國“陳”姓人口總數約7000萬。

篇三: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是使用姓氏最早的國家,姓氏共有11967個姓氏。“吳”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吳”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呢?帶着對這些問題的疑問,我對“吳”姓展開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瀏覽,觀看影視劇。

2、查閱書籍與報紙。

3、詢問家長

三資料整理

類別內容來源

第一:上古時候,因虞與吳同音,而部落把他解釋爲吳,吳爲部落,後人便姓吳。第二:周武王時期,武王封了“仲雍”的曾孫到吳地,建立了吳國,後代便以國家名爲吳氏。

歷史名人:姓吳的歷史名人衆多,我來講幾個吧,吳起,乃唐朝名人是一名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精通兵家、法家、儒家有名的作品是——“吳子兵法”。吳道子:乃是一代畫聖,只要有酒喝,便會作畫,畫得栩栩如生。從不想拿來炫耀,只是畫出門神幫村子裏的人阻擋妖魔鬼怪,深得村民喜愛。最後自斬手臂。姓吳的名人還很多哦,比如:吳承恩,他出版過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等等……

現狀:據統計,現姓吳的人有270萬人,而在鷹潭,姓吳的人是最多的,約有1。5萬人之多。百家姓排名是第六,中國人口的第十名。

四、研究結論

1、吳姓在歷史上名人有:吳承恩、吳道子、吳昌碩、吳起、吳芮等衆多名人。

2、吳姓也是十大姓。在《東方雜誌》中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排行第六。

篇四: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多同學姓劉,我也姓劉。“劉”姓是怎麼來的呢?全國“劉”姓大概有多少人?“劉”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幾?歷史上“劉”姓的名人有哪些?“劉”姓的現狀是怎麼樣的?這些問題,讓我很好奇。所以我對“劉”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去圖書館查閱有關“劉”姓的歷史書籍。

2、上網蒐集有關“劉”姓的資料。

3、詢問爸爸媽媽關於“劉”姓的由來和歷史。

三、資料整理

1、“劉”姓的來源

我查閱了相關書籍,《百家姓》、《中國姓氏》、《史記》等等,我還上網瀏覽了百度百科,查閱相關資料。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因此劉累爲“劉”姓的始祖。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朝,“劉”姓成爲漢室宗親。然後,使得“劉”姓貴族遍佈於大江南北,成爲當時第一大姓。後來又出現了外族改姓“劉”,皇帝賜姓“劉”等。在宋版的《百家姓》中,“劉”姓排名第252位。

2、“劉”姓的名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劉”姓歷代名人1574名,佔總名人數的3。46%,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位。在歷代帝王錄上,“劉”姓以66位帝王而獨佔鰲頭,領諸姓氏之先。“劉”姓的歷史名人有:西漢的建立者、政治家漢高祖劉邦,“文景之治”的創立者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啓,政治家、戰略家“漢武盛世”的創立者漢武帝劉徹,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西漢文學家、目錄學家劉向,三國時期蜀國建立者劉備,南北朝時期宋的建立者劉裕,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南朝梁文藝理論批評家劉勰,唐朝文學家、詩人劉禹錫,清代書畫家劉墉等,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軍事家、元帥劉伯承,陝北紅軍將領劉志丹,革命烈士劉胡蘭等。

3、“劉”姓的現狀

2013年4月,據新華社電文公佈顯示,“劉”姓人口將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地區,主要集中於東北、四川、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此外,湖北荊襄地區、湖南長沙地區、江西九江地區也有劉姓望族。2022年1月,據公安部公佈的全國姓名報告中,“劉”姓最多的省份是山東。

四、研究結論

1、“劉”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歷史悠久的姓氏。

2、歷史上的“劉”姓名人輩出,在各個歷史時期和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在2013年的全國姓名報告中,“劉”姓的人口總數已近7000萬,爲全國第四大姓。

篇五: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形式問題?我對王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我們的研究方法:

查閱書籍和報刊

查詢網絡資料

詢問身邊的人

王,是中國千百年來的一個大型姓,即使現在也依然。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佈在全國各地,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北京4月24日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怎麼樣,是個大姓吧

歷史發展

起源源流

主要源流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

始祖姬晉

始祖姬晉

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爲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爲“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爲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爲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源出東周畢公之後。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後,後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於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後,故稱其族爲“王家”,從此以王爲姓。

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爲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源出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爲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爲王城王氏。

王姓自古就是大姓,名人不少:

王昭君:(公元前——世紀中葉),名嬙,字昭君,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維:(公元701——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外號“詩佛”。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爲“七絕聖手”。

王莽:漢朝篡位者

四、研究結論概括

1、據說王姓是由周朝沒落王族的後代,因祖先是王族,故而姓王,就此流傳下來。

2、王姓依然是我國現代人口最多的姓氏。

3、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有千古美女王昭君,有詩人王維……

篇六: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的班級有不少同學姓王,我的媽媽也姓王,王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網絡

2、查閱書籍和報刊

3、其他方法

三、研究報告

1、來源

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爲王姓始祖,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代表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哲學,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爲“王”王作爲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

2、歷史名人

東晉時期的王羲之是著名的大書法家,被尊爲書聖,東晉十六國時期的王猛是前秦的丞相,南宋時期的王安石是宋神宗時期的宰相和著名詩人,唐朝的著名詩人王維是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詩人,與王維同一個朝代的王昌齡被尊爲七絕聖手,近代的王國維是國學大師……

3、現狀

據統計,2018年全國戶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個姓氏的數量佔據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過一億,並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說“王”姓來源於姬姓、子姓、嬀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2、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有大書法家王羲之,前秦丞相王猛,著名詩人王安石,王維,王昌齡,國學大師王國維……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篇七: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1。來源

王姓的來源很複雜(1)出自嬀姓,相傳爲古帝虞舜之後;(2)出自姬姓,爲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3)出自子姓,爲商朝王子比干之後;(4)歷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麗(今朝鮮)的開國君主王建,西魏王頻氏之祖王雄,鉗耳氏之祖王季等。(5)王者之子孫多號王氏,常以爲姓。(6)賜姓,如漢代燕王丹的玄孫嘉,王莽時被賜姓王;(7)冒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氏,五代王保義、原名劉去非,皆冒姓王氏,(8)歷史原因,爲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2。歷史名人熱愛書法的王羲之,文學家王勃,四大美女王昭君,詩人王維,王安石。3。現狀據統計,2019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佈了《二零一八年全國姓名報告》,對2018年公安機關登記的全國姓氏和新生兒姓名用字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下是統計表格,這個很權威大家看看吧!據統計,全國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傳統意義上的“百家姓”,佔全國戶籍人口總量的近85%。其中,王姓和李姓分別名列前茅,戶籍人口數量均超過1億。緊隨其後的是張、劉、陳,如果你行走江湖,我相信大家的好友圈當中絕對有前5個姓氏當中的一個。如果沒有,可能就不是中國人。四、研究結論1、在中國河北遼寧山西廣東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這些省內王興君爲第一大姓,王姓歷史悠久,名人中國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書聖王羲之,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維,王昌齡,王之渙……

2、在2013年4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王姓目前是前三名,暫時排名第一,已經超過了李姓。

3、王興是當代中國人第二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姓氏,我爲我們王姓祖先的創造感到自豪。

4、雖然王姓目前暫排第一,可是在2013年國家重新統計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來,目前王姓排名第二,李姓現在是第一名。

篇八: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課外班上有很多姓王的同學,今天,老師讓我們寫關於自己姓氏的研究報告,於是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

2、查閱書籍

三、內容

1、王姓名人:“書聖”王羲之,“詩佛”王維,“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守仁等等。

2、王姓來源:王姓是一個源頭衆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嬀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多數是以爵爲氏的。

3、現狀:王姓爲中國第一大姓,大約有9928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四、研究結論

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大概在今天的甘肅、陝西西安一帶,後來的主要分封地區在現在的山東省。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王氏,以王審之爲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篇九: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們班的姓氏有很多,老師爲了讓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姓氏,讓我們寫關於自己姓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二、研究方法

上網查找。

查找書籍或報刊。

詢問別人。

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王姓是中國的第一大姓,人口將近1億,其起源也最爲複雜。從漢代以來王姓至少有21個著名望族,王姓是中華民族衆多姓氏中文化最淵深的姓氏,數千年來繁衍萬代人才輩出,可以稱是古萬氏王族。

王姓源出洲長記性周靈王的兒子即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爲值諫而被廢爲平民,但是其子——宗敬仍然在朝中擔任司徒一職,那是因爲其是王族的後代變成“王家”。於是族人就因此以王爲氏。到了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到了秦未漢初,王黎的兩個兒子王無和王威,爲避戰亂分別遷徙到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

歷史人物:

王紹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南郡秭歸人;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王昌齡,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剩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詳。

現狀:

據統計,王姓人口數量爲9288。1萬人,有人統計,王姓不僅人口居全國第一,而且歷史名人也居全國第一位。

四、研究結論

1、“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2、王市人口數量爲9288。1萬人

3、王姓人口居全國第一。

篇十: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這一姓氏有很多的歷史變化和來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二、研究方法

上網搜查

在書中找

詢問別人

其他方法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王姓的來源: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少數民族改姓,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束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姓王的歷史名人:

王詡,即鬼谷子。王良,春秋時代著名的善御者。王昭君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君姊歸人,先後嫁給匈奴單于父子,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33歲去世。王集,字子揚,西漢時期的儒家經學家,精通五經,以賢聞名,“即墨九賢”之一。

3、宋朝時期王姓大概有5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7%,爲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4。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佈於江西,陝西,浙江。

4、王姓名望:中國名人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站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1位。歷史上王姓皇后多達36位,這樣磊代帝后之族在中華姓氏中僅此一姓。

5、我國許多姓氏是以中原爲其中心地帶向四處播演的,中炎這一地帶,包括今河南,全省,河北,山東,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區姓氏,發展的這一特點正是由姓氏起源決定的,歷史上我國有很多姓氏正是起源於這一各地區,據有關資料考證,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佔中華姓氏的1/5左右。

6、根據專家考證,王姓約佔漢族人口的7。4%及超過8000萬人。是中國第二大姓。王姓來源衆多,但有一些共同點,其大多爲帝王的後人自稱王室,出自姬姓之王,有三之1是周文王第15個兒子,高的後裔,因本來爲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爲姓。

四、研究結果

關於王姓的知識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傳承瞭解,研究,探索。王姓的來源,歷史變化和姓王的名人都有很多,需要我們一點一點的去了解。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424854.html

  • 標籤: 報告 通用 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 姓王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爲什麼姓王的人那麼多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