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精選12篇)作文

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精選12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81W 次

篇一: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精選12篇)

《節糧愛糧惜糧的呼喚》

節糧是一種美德;愛糧是一種修養;惜糧是一種良好的品行。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向人們發出節糧愛糧惜糧的忠言,傳頌了幾千年,我們還要把這種美德繼續發揚傳承下去。

有人可能會說:“我國地大物博,還會缺糧食?爲什麼還要節約糧食呢?”我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糧食的總產量只佔全世界總產量的20%,如果放縱浪費的話,那麼我們的糧食就會愈來愈少。所以節約糧食也是有必要的,聽聽下面的故事吧!

我看着被倒掉的食物在剩菜桶中抱怨哭泣,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淚也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一顆顆地掉了下來……

北風呼呼地吹着,屋外下着鵝毛般的大雪,我走在郊外的小路上,聽着這寒風呼嘯的聲音——“咕嚕嚕—咕嚕嚕—”這是我的胃在召喚,我加快了行走的腳步,向着學校附近的餐廳走去。走進餐廳,人坐滿了,我跑到櫃檯,“小朋友,你吃點什麼?”老闆問,“一碗米飯,一份青菜”,我回答。隨着鍋碗瓢盆叮叮噹噹的交響樂,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和一盤熱氣騰騰的青菜便端上了桌。我拿起一雙筷子,開始吃起來,吃一口米,再扒一口菜,我臉上露出奇葩的神情。“這也太不好吃了吧!”我小聲嘟囔着,我生氣的結賬,正準備回家,忽然傳來一陣嗚咽的聲音——原來是剩菜桶裏的大米在哭泣:“人們也太不愛惜我們了,嗚嗚——”“要說也是!”一旁的被咬了一口就扔掉的饅頭也發話了,“他們一點兒也沒有想到我們的感受,更沒有想到農民們的良苦用心!”聽到這裏,我臉唰的一下紅了,“他們還空喊‘愛惜糧食,人人有責’的口號,一點也不投入到實際行動中!”一旁的青菜張口道,“就是”,“說得對”,“同意”……裏面的蔬菜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聽到這些怨言和哭泣,我的鼻子一酸……

一年前,老家麥田——

風吹拂着我的臉頰,翠綠的麥浪層層翻滾着,一股青草香撲面而來。啊!這就是小麥的親情。麥田裏,農民在辛苦地勞作,有的鋤草,有的澆水,有的坐在田頭,望着自己的麥田,心裏樂開了花。“不容易呀!但還有人浪費,哎——”我感嘆道!

這白花花的大米難道不像農民伯伯晶瑩的汗珠凝聚成的嗎?我們拋棄一粒大米,不就像拋棄一個嬰兒,難道不就是在自己潔白如璧的品行上染上了瑕疵嗎?

節糧愛糧惜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他做起!

篇二: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例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從以往的“民以食爲天”隨着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爲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

逢年過節,家裏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裏都佈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着筷子嘴裏嘟囔着:“怎麼又是這些菜呀。”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麼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着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着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着吃些好的,人之常情麼。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是吃完了,可桌上卻剩許多剩飯剩菜,看着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麼但還是猶豫着沒有說什麼,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彷彿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坐在一旁的我聽着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麼。許多人因爲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爲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儘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麼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污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麼,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於快餐無法自拔,讓那麼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麼?

在進行低碳環保時,也別忘了我們原本就應該做到的節食節糧,那是最簡單也是最應該我們需要做出的一份貢獻。

篇三: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節糧是一種美德,先有古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慨,後有老師“不能浪費糧食”的諄諄教誨。從古至今,糧食一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在我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從小接受過很多關於節糧方面的教育,但衣食無憂的我並沒有真正在意,直到我在網上看到一串驚人的數字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節糧的重要性。據統計,每年全球浪費糧食總數近13億噸,可以養活約27。7億人口,約佔全球人數的34。6%,但同時,全球還有8。2億人面臨着飢餓,生活水平的極度不平衡,像極了那句古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想到曾經被我倒掉剩下的米飯,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回想起在課堂上我們學到“糧食的生產步驟”一文,從種植、澆水、施肥,再到防蟲、收割、晾曬,最後存儲、加工,才變成了我們吃的糧食。步驟繁多,每道工序都包含着許多人的付出和努力。真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足蒸署土氣、背灼炎天光”。如果沒有農民們的辛苦付出和加工廠人員的勤勞,就沒有我們餐桌上可口的佳餚。我又一次覺得農民伯伯十分偉大。糧食是他們辛勤勞作的結晶,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浪費糧食呢?所以吃飯時我也儘量吃光盛的米飯,因爲我不想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剝樹食其皮,掘草食其根”“一女易鬥粟,一兒錢數文”,古時候的流民吃草根,啃樹皮,把兒女都賣了,才換了一斗粟和幾文錢。沒有糧食的生活那麼不易,饑荒時更是有好多人喪命,而我們現在,豐衣足食,根本體會不到那時人們的疾苦,和那時比,我們浪費糧食的行爲,這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啊!

資料顯示,我國每年被浪費的糧食約爲3500萬噸,接近於中國糧食一年總產量的6%,平均每人每餐就會浪費93克,特別是學生盒飯有1/3都會倒掉。這是一串多麼讓人震驚的數據!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光盤行動”,正是爲了讓中小學生學會節約食物,讓中小學生意識到浪費食物的可恥性,由此可見,國家也在努力讓節糧的美德代代相傳下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在此,我向全國中小學生呼籲: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碗飯,讓節約糧食成爲我們的習慣,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遍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篇四: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藏在糧倉裏面的愛》

少年時憧憬吃上大米白麪、過上好日子的斑斕光影,已在記憶屏障中漸漸遠去。但母親做的簡陋糧倉,卻是我們一輩子的念想。

七十年代初期,糧食匱乏,農村實行集體經濟,生產隊上工記工分,我所在的生產隊人多地少,年底按人口分點口糧、分票(糧票、布票、肉票等),僧多粥少,捉襟見肘,平時僅一點大米白麪都是留在家裏來親戚時食用。當時我八、九歲,弟弟五、六歲,爸爸在外地煤礦下井,媽媽當生產隊隊長。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偉大的祖國響起了改革開放的樂曲。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媽媽是種地的行家裏手,分到手的地不足一畝,又買了人家一畝多地,種起了糧食。繳完公糧,有點餘糧,於是媽媽便在房子的西北角,請人幫忙搭起了一間十幾平米的草棚,開始置辦糧倉。整平好地,支墊好二層間矩相同的四排磚,上面放置木板,就成了糧倉“地基”。然後木板放上兩個一樣大的舊簸籃(篾匠用竹子編制),作爲糧倉的底座,蘆葦拆子作爲擋牆,倒進一些糧食,坐實拆子,一點一點圈,倒進一袋一袋曬乾的穀子,螺旋式捲上,分放着兩個小糧倉(一個小麥、一個水稻),足有一米多高,各能存進五、六百斤糧食,上面做成一個尖頂,用洗乾淨的舊衣服罩上,就象兩座古典寶塔,纖巧精緻,珠交露幔,賞心悅目,沁人心脾。媽說,別看這個糧倉做得土,但很實用,通風好,防潮、防溼,穀子不容易生蟲。

白駒過隙,我和弟弟也長大成人,離開了家。母親一人在家,從人工鐮刀收割稻麥到聯合收割機收割,都是她一人在操勞。收割完後,母親就挎上菜籃子到地裏和沿途撿拾遺漏了的糧食,曬乾搓摘,顆粒歸倉。其實母親省吃儉用,捨不得吃大米、面,天冷時一頓稀飯(麥麩做的)吃一天。每到春節,是媽媽最開心的日子,她提前給糧倉“打扮”,貼上“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五穀豐登、物阜民康”的春聯,倒“福”紅字,掛上玉米、黃豆、花生等種子,準備的臘肉、殺好的雞、魚等年貨,再配上紅棗、年糕等,蘊含着農家樂文化,吸引城裏親戚勤來串門觀賞的“眼球”。

如今,母親已到古稀之年,我和弟弟勸她不要種地,但她已習慣了田野裏夕陽西下的美麗,聞慣了土地與莊稼的芳香,說:“身體硬朗,不幹活,好像缺點什麼。”以至現在仍精神矍鑠,耕耘在黑土地上。

母親的簡約糧倉,傳遞着人間的溫暖,賡續着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滋養了我們的初心,淬鍊了我們的靈魂,令人難以忘懷。

篇五: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高唱節約之歌,邁向健康未來

節約糧食——一個聽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詞。中國擁有14億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從《憫農》當中的“鋤禾日當午”,到現在人們統計的精確數字,無一不表明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播種到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的辛苦多少的汗水……再看看現在,又有多少不珍惜糧食的人,將剩下許多的飯菜留在了桌子上或者倒進了垃圾袋。看到一些同學們淡漠不屑的眼神和動作,不禁心寒。

節約本應該是中華民族引以爲傲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永遠不會彎曲的脊樑,是大家堅信的理念。但是現在我們的行爲爲什麼會變質了?節約不再被認爲是美德,卻被當成小氣、摳門的意思了?而浪費倒成了大方的表現。殊不知,遠在非洲還有敘利亞伊拉克的戰亂或者貧困的國家,最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證,哪裏談得上什麼吃飽穿暖呢?與之相比,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們需要改正的機會,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亦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我們要讓節約內化爲自覺,成爲習慣,不能把眼光拘泥在這短短的一週——所謂的每年的糧食周,其實只要願意,每一天都可以成爲節約糧食日。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爲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籲,我更希望它是一種情結,一種情懷,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

馬克思曾說過說過:“節約無異於增產。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也正是基於對中國國情和家底的清醒認識。無論從人均資源量或政府、企業、家庭的財政情況來看,我們手頭其實都很緊。在我們這樣一個並不富裕的國家,能否在節約的問題上進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關社會和諧乃至中國社會的未來。

百尺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當節約成爲一種生活態度,成爲一種生活方式,成爲內心需要的時候,我們才離真正的節約型社會不遠了。”同時,在節約的同時吃的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合理搭配好膳食,不僅吃得好,還要吃得飽,吃的健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朗朗的讀書聲透着活力,希望我們可以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吾輩青年應當以節約爲本,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發揚下去。

篇六: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關於糧食,我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那年,準確地說是1997年,我12歲。我記憶最深刻的年份。因爲,那年的整個暑假,我們家都靠洋芋維生,沒有其它主食。想起那段日子,我的胳膊都會疼,手都會酸。畢竟刮下的洋芋皮太多了,多得可以用手推車拉。

爲何會出現如此窘境?上世紀末的那些年,處在“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滇東北,發展還較爲遲緩。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農耕生活依然還在持續着。耕田還在用牛,運輸還在用手推車。這是客觀條件。主觀因素是我家接二連三遭遇到了生活的磨難。

1996年,我家的菸葉在地裏生長的不行。許是應了那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吧,我父親是村裏出了名的烤煙好手,對此也一籌莫展。他憂愁、焦慮,想着三個子女的學費,想着來年的開支。因爲所有的經濟來源都靠烤煙,烤煙沒了盼頭,艱難度日是可想而知了。年初,我爺爺又駕鶴西去。原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爺爺的喪事辦完,樓上的苞谷已經吃得所剩無幾。緊接着又出現了鬧心的事。我們家餵養的三頭架子豬突然生病了。原本父母打算把豬再養壯實些,等豬價上漲起來,就賣給那些走村串巷的豬販子,以便還賬,可他們的希望終究還是落空了。

起初,我們是喜歡吃洋芋的。那時,沒有一日三餐的說法,中午吃洋芋,晚上也是吃洋芋。五口之家,要吃一大銻鍋洋芋。吃的感覺都裝到嗓子眼兒了,可餓起來快啊。不到三兩個小時,肚子就像泄氣了的皮球,空癟癟的了。

可吃得多了,就會煩,就會討厭。我和弟妹爲了不想再吃洋芋,不知捱了母親多少次打。父親沒有打過我們,可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掃視着我們。至今想來,父親當時的那種眼神是多麼的複雜啊。不僅僅是對幾個孩子的失望,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奈,以及對自己不能給孩子好的吃食的愧疚……

可真正比起吃洋芋來,我們更怕刮洋芋。早晚的一鍋洋芋都是分派給我和妹妹。我們刮一鍋洋芋要一個小時左右。我和妹妹常常爲了刮多刮少而爭吵。

妹妹有一次問我,哥哥到底吃洋芋什麼時候到頭啊?我說,等地裏的苞谷熟了,就到頭了。苞谷在林子裏還沒有披紅掛綠,吃苞谷還早着啊!可即便如此,妹妹還是每天都去苞谷地邊看。苞谷稍有生長,她就活蹦亂跳地跑來告訴我喜訊。

那些歲月,我們的腦袋瓜子裏整日縈繞着的都是關於吃的東西。那些吃的又是那麼遙不可及。直到暑期接進尾聲了,母親蒸了一滿甑苞谷飯,又炒了半鐵鍋臘肉,我們的妄想症纔開始痊癒。

以後,再也沒有遇到那種窮困潦倒的生活。時至今日,那段靠洋芋維持的歲月仍是嵌在我們心裏的釘子,一碰就會疼。可我們又多麼愛去觸碰它啊,它給我們勇氣、給我們堅強、給我們力量。

篇七: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粒粒皆辛苦》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裏,全家人圍坐在小飯桌前吃飯,每當有人不小心將飯粒掉落到飯桌時,父親總是小心翼翼地一粒一粒撿起來,然後吃下去。

起初,這一細微動作往往引起子女的嗤之以鼻,覺得不就是幾粒飯嗎,就值得這麼憐惜嗎?可父親不這樣認爲,喃喃道:“糟蹋糧食有罪呀,哪怕是一粒糧食都不能浪費。”看到父親這麼認真,我們也覺得浪費糧食不對,漸漸地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在以後做飯吃飯過程中都做到儘量不要浪費飯菜。久而久之,飯桌上不丟棄一顆飯粒成爲家庭成員的習慣。

父親大半生都是從舊社會飢寒交迫道路上走過來的,尤其父親經歷過的那可怕的民國十八年(1929年)年饉,多少人因飢餓倒斃的悽慘場面雖已過去多年,可是父親還是心有餘悸,所以對浪費糧食的現象深惡痛絕。再者,不忘初心,父親作爲一介農夫自然格外珍惜自己的作品——一粒粒糧食,那種“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的感受自然比我們更深,所以對於糟蹋糧食的現象來講,父親是最不能容忍的,用飯桌上撿飯粒的細微動作潛移默化教育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作爲經歷過那場特大災荒的我來講,再一次感受到了父親爲什麼用那種方式教育我們珍惜一粒糧食的良苦用心。當時全家餓得全身浮腫,有氣無力,我整天喊着“餓,餓,餓”!腦子裏全是糧食的影子。通過這次教訓,我也和父親一樣,對糧食別有情感,不但自己珍惜糧食,在以後歲月裏成爲人父時,一樣教育子女不要浪費一粒糧食,並且形成一種沒有成文的家規。

改革開放後,父親責任田的糧打得滿當當的,堆滿了幾間房子。看到自家的糧食這麼多,父親滿是皺紋的臉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可能是爲了更好的儲存糧食吧,父親特意挖了一口糧窖,將糧食移至其中,妥善保管起來,用父親的話講“這也算‘深挖洞,廣集糧’”。甭說父親的這一招很實用,以糧窖的形式存糧獨具特色,多少年過去了,糧食都不變質,甚是神奇。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天裏,父親一臉的惱氣,手裏緊緊攥着一個完整的雪白雪白的饅頭,既生氣又無奈地說:“不能因爲糧食多了,就如此浪費糧食,看看,這麼雪白的饅頭就被好端端的扔在路邊了,敗家子。”末了,父親自言自語道:“什麼叫防患未然,還得首先把糧荒的事情做好呀。”這件事發生後,父親不知怎麼想的,找人又打了一口糧窖,並且特意買回糧食裝得滿當當的。

如今,父親早已走了多年了,可是一看到父親的糧窖,我們就更加珍惜糧食。

篇八: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爲主的大國,農業自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談到農業,多數人會想到我國糧食問題。隨着我國人口急速增加,糧食產量逐年下降的趨勢來看,糧食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從古人“鋤禾日當午”,直到現在人們統計的精確數字,無一不表明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播種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雙飢餓的眼睛在渴望……

自古以來,提倡節約、倡導節儉的名言和故事不勝枚舉。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節用”,主張厲行節約,去掉不必要的開支,國家才能強大。三國時期的名相諸葛亮在《誡子書》中,開篇就提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告誡兒子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撿起來吃掉,飯碗裏從沒剩下過一粒米。一件睡衣竟然穿了20年,補了73個補丁。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人民做出了表率。

當我們漫不經心的倒掉剩菜剩飯時是否有那麼一刻遲疑腦海裏猛然閃過那些渴望的眼神掙扎的身影。你是否還記得當年那個飢餓無助地蜷縮在骯髒地面上的非洲小女孩,她的不遠處就是一隻禿鷲在悄無聲息的等待着畫面。我感受到死神悄悄逼近的氣息,這就是“飢餓”。我們出生於和平的年代,成長在富強的中國,從未品嚐“饑荒”的苦楚。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是警醒着的無數的故事和文字可以讓我們感同身受,讓我們保持清醒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糧食了。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爲。即使在發達國家,節儉也被視爲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那麼多人的溫飽和貧窮沒被解決,還有那麼多孩子因貧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都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意識,其實做起來是很簡單的: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爲一種新時尚,成爲新時代人應具備的一種品質。

在我們享受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美好生活同時,能夠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錢……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貢獻。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引導身邊人做起,厲行節約、杜絕浪費。讓節約成爲我們自覺的意識、自覺的行爲,讓節約成爲我們共同倡導和踐行的社會風尚。

篇九: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有一種習慣叫節約》

同學們,你知道一粒米到餐桌上經歷了什麼嗎?讓我們來看一看它經歷了什麼吧!

春天農民伯伯把種子種好,夏天給它澆肥、殺蟲。秋天就可以收割了。收割以後還要把它放到機器裏攪碎,把外面那層皮給它剝掉,露出它那雪白的身體。但是收割期間還會有一些小麻雀過來偷吃,爲了不傷害小麻雀還要保護田地,農民伯伯還要撒一層網在上方。農民伯伯是那麼辛苦啊!我們的習近平爺爺也倡議過要“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你看!農民伯伯又那麼辛苦,習近平爺爺也倡導我們要節約,所以說,我們要把節約養成一個好習慣。

有一種習慣叫節約。節約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之一,用“節約糧食”爲話題或者主題的詩歌和文章也有很多。在這裏就不一一爲大家介紹了。

舉個例子吧!我們丟掉一個饅頭,可能就是丟掉我們這些吃得起飯的人的早飯,但是對那些生活在貧苦之中的人來說,很可能是丟掉他們的一條命啊!往往我們所浪費的糧食,都是他們沒有的!所以我們浪費一點就是浪費一條條人命。據新聞上所說,大約6秒就能餓死一個兒童,如果是有胎兒在肚子裏的婦女,那麼都會死!我們吃得起飯已經在幸福之中了,跟那些飢餓的人相比肯定我們幸福啊!有得吃還浪費,真的太可恥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自覺養成節約這種習慣吧!在外面餐廳吃飯,如有剩下我們可以打包帶走,在家裏我們儘量做到“誰碗有剩,誰來洗碗”這個活動,也能倡議我們把浪費這個壞習慣改爲節約這個好習慣。

我們國家爲了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個主題倡議好,還因此確立了世界糧食日。在這個日子裏,人們不能浪費食物,餐廳也要粘貼關於這個節日的宣傳海報,以此紀念這個日子。

國家、習近平爺爺、農民伯伯,都讓我們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我們又爲什麼不能把它養成一個自覺性的習慣呢?應該都沒有理由不去完成這個吧?如果你還是要繼續浪費,你可以上網查詢那些饑荒地區的大人小孩,個個都是骨瘦如柴,看着都很心疼,像輕輕一捏就會碎一樣,節約不單單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國家和農民伯伯,這樣農民伯伯就不會很辛苦得去種田,爲什麼?這還用問嗎?全國人口都達幾萬或幾億,那如果每個人都節約糧食的話,全國就省了幾萬或幾億噸的糧食,農民伯伯也會節省種這些的功夫。是不是一個人節約就爲農民伯伯少出一份力,讓他不那麼辛苦,讓他輕鬆點。

有一種習慣叫節約,節約也是一種傳統美德,讓我們養成這種習慣也不是一件煩心事,也不是很難完成的事情,很簡單,就像吃飯一樣,吃完就行,讓自己吃飽就好了,不需要做太多事情。

節約是一種習慣,有一種習慣叫節約,讓我們把這份美德和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吧!

篇十: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老安》

老安已經做了這村裏八百年的木匠了。

開合的歷史對於老安就是一粒粒沙子,數不清但確實存在。老安用這手上功夫換來每日過活的糧食,從一個木匣到一張園包圓的桌子,每個物件不僅是器與糧的交換,更是老安與代代村民的連接點,雖然每過百年就要想個理由繼續活在村民身邊讓人挺頭大的,不過老安倒也樂得自在。

這村子南北爲山,東西開闊,“過堂風”刮來充沛的降水的同時也帶來分明的四季,導致糧食在華夏之南的土地上卻只能一年一熟。看似兵家關隘,實則卻因一條糧河相隔於世,村裏沒人出的去,也沒人有過出去的想法,自給自足,延續後代沒什麼問題。

老安就在這村裏的東南角安了個家,令人不解的是,老安總給村民說什麼陳橋兵變了,大哉乾元了,黃袍加身了,讓村民們雲裏霧裏,但他做活時精細認真,村民也權當聽書了。

自己不種地的老安好爲人師,指揮着村民改進種植技術,改良勞作工具,記錄節候時令,一個敢說,另一些就敢做,老安的木器做完沒受過欠糧。

老安教過一個徒弟,這徒弟聰慧的很,結構見一面就記住,工序看一遍就能上手,不過後來不知所蹤了,哦,對了,那徒弟叫朱由校來着。

百年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某一天,村裏的土路上出現了一輛汽車,車裏下來兩個穿着斯文的男人。這可是山村一奇景,那男人找到村長,當着全村人的面說着他們此行的目的:這山村地理位置優越,土地肥力高,種出來的糧食營養豐富,做成營養片是再好不過的原料了。不過他們說的和老安一樣,讓村民摸不着頭腦,但聽說能用糧食換電器,村民的熱情就被這“天外來物”點燃了。能冒冷風的櫃子,能變圖樣的畫框,能轉圈洗衣服的桶,這可比老安做的方便好用多了。老安臉上沒有被搶了生意的不快,嘴上一直呵呵。

那兩個男人和村長村民們說好了,村裏產出來的糧食全部交給他們,與之交換的是村民一日三餐所需的營養片和電器。老安倒也落了全村人的好,人人勻他點,三餐也包着了,傢俱也都換成電器了,但老安總說:“這飯吃的不踏實。”他人都以爲是老安實誠,無功受祿心裏不安。

又過了一段時間,村民索性連地都賣給了那兩個男人,自己靠收租過的逍遙自在。村裏也因那兩個男人通了路,空房子也越來越多。

青磚黛瓦,阡陌鄉間,換成了工廠實驗室,柏油馬路。實驗室裏作物泡在從土裏萃取出的營養液中,長勢喜人。

後來老安搬到了所謂的大城市,或者說,再也沒有鄉村了。

後來,實驗室裏一樣的配方再也長不出莊稼了。

後來,這裏荒了……

閻羅殿裏,閻王恭恭敬敬的給老安遞茶,道:“這不是司農之神嗎?您怎麼有空來我這破地方了?”老安道:“我后稷拯民降谷,如今無人種地了,我可不就只能來找你了嘛!”

篇十一: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盛宴非“剩宴”,節糧在路上》

“羣英堂堂,大國泱泱;愛糧節糧,道阻且長。”

《左傳》有言:“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此句已道明“儉”的重要性。而愛糧、節糧在“儉”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先輩們篳路藍縷,歷經幾十年努力,極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然而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浪費現象不勝枚舉。在如今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仍應做到惜糧節糧,居安思危。

憶往昔歲月,傳統美德需弘揚。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縱觀歷史,節糧是傳統美德。蘇軾雖是美食大家,卻極反對鋪張浪費,曾書“口腹之慾,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以表節儉之觀點,曾國藩以身作則,“自奉之,殊無寒素”,以每日每頓只用飯一碗、菜一品來教育家人。節糧的美德在中華泱泱五千年中已刻進了先輩們的血脈之中,代代相承。作爲新一代青年,我們更應傳承節糧精神,抵制鋪張浪費。

展今朝風采,浪費鋪張需摒棄。

李商隱詩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隨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享樂主義、好面子而不加節制點餐等不良現象紛紛涌現。這些人毫無節糧意識,至使令人垂涎三尺的“盛宴”變成了棄如敞履的“剩宴”。而隨着互聯網高速發展逐漸壯大的“吃播”文化也日漸畸形。許多所謂的“大胃王”只是個噱頭,他們看似在鏡頭前大快朵頤,實則利用剪輯等手段來掩蓋假吃、摧吐等浪費行爲。這種醜陋的飲食觀是對食物的褻瀆,不僅危害身體健康,亦敗壞了社會風氣。我們需堅決摒棄這些譁衆取寵的行爲,發展健康、節儉的飲食文化。

沐明日良風,愛糧節糧需倡導。

“九尺高臺,起於壘土。”儘管我們只是社會的一分子,但仍應培養未雨稠繆的危機意識和勤儉節約的惜糧意識。以小我之力匯聚成流,推動社會習慣的養成。“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的重要指示,我們應在國家倡導、企業遵循、個人落實的總背景下,以制定相關法規、“N-1”點餐、“光盤”行動等具體措施樹立全社會愛糧、惜糧、節糧新風尚。

我們能看到克勤克儉、艱苦奮鬥的中國人民,也能看到惰性漸生、耽於享樂的中國人民,只有正視這兩類國人,我輩才能更好地瞭解節儉的時代意義,併爲之奮鬥。

糧米維艱,愛糧有責。灑今日節儉良風,築來日盛世榮光!

篇十二: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

《節約糧食》

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爺爺、奶奶都是農民,他們經常教育我:“要愛惜糧食,勤儉持家。”每次吃飯,他們都會要求我“光盤行動”,既使不小心飯菜掉到桌子上,他們也會要求我夾起來吃掉。爲此,我感到疑惑不解,覺得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又不差這些,爲什麼要如此嚴格地要求我們呢?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了爲什麼。

剛一放暑假,我就嚷嚷着讓爺爺奶奶帶我回老家住段時間。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對我說:“爺爺、奶奶回家可沒有功夫陪你這個淘氣鬼玩,我們有許多農活要幹呢!我自信地對奶奶說:“我也要跟你們幹農活,我也會照顧好自己的,奶奶,您就放一百個心吧!”奶奶笑着對我說:“幹農活,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爺爺奶奶種了一些早玉米。回老家的第二天下午,我就隨他們下地幹活了。終於,可以大顯身手了,我高興極了。

來到玉米地,我看到一排排的玉米已脫下綠色的外套,換上了黃馬褂,一個個一尺來長的玉米棒別在腰間,像極了英姿颯爽的士兵等待我們的驗收。

開始掰玉米了,爺爺先給我做了一個示範動作。只見他一手握着玉米棒的頭,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尾,輕輕一掰,玉米棒就從玉米杆上掰了下來。我看着爺爺如此熟練、輕巧、快速的動作,心想:“掰玉米也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情啊!對我來說簡直小菜一碟。”我來到一棵玉米前學着爺爺的樣子掰起玉米來,可玉米棒就是紋絲不動。於是我又用腳蹬着玉米杆,彎着腰,把玉米棒壓在胸前兩手再使勁,可還是沒有把玉米掰下來。我又重新鼓勁,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才掰下一個玉米。我高興的喊着:“爺爺,我也掰下一個玉米棒了。”,爺爺扭過頭來笑着對我說:“不錯,我有接班人了,繼續加油幹啊!”這時的我已經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再看爺爺已經掰了半籃子玉米了。

直到傍晚,我們才把那一片玉米掰完,看滿滿的一三輪車的玉米棒靜靜的躺在車上,咧着嘴對我們笑,開心極了!

回到家裏,感覺兩腳也不聽使喚了,腰痠背疼的,手上磨出了許多水泡,火辣辣的直疼。奶奶看到我的手,心疼極了,趕緊拿出雲南白藥,一邊給我塗藥一邊對我說:“現在知道我們平時爲什麼總是說要節約糧食了吧!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起早貪黑用汗水換來的,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是農民的心血啊!”

是啊!我明白了:一粥一飯當處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zaiti/huati/1370961.html

  • 標籤: 徵文 精選 愛糧節 精選10篇關於讀書的作文600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精選12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愛糧節糧徵文1000字(精選12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