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沉默的大多數作文

沉默的大多數作文

 作者: | 閱讀: 9.31W 次

心理學中有個有趣的效應“羣體無知”:當你身處危難時刻,哪怕周圍有衆多行人走過,卻無一人停下幫助你。而是等你鮮明指出:“那位穿運動裝戴鴨舌帽的男士,麻煩您幫助我一下。”這時纔會有人做出行動。

沉默的大多數

爲什麼我們緘口不言?

中國人的思維定式是以“和”爲貴,所以受幾千年的儒學文化薰陶,大多數時候,爭論被認爲是不對的。面對不同的觀點和立場,有人認爲不論怎樣也無法改變對方的立場,所以不如沉默。於是我們成爲了沉默的大多數。

但是沉默了,互不干涉了,就意味着“和”了嗎?面對爭端,小心謹慎地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隱藏起來,不與人展開辯論,那人與人之間觀念的差異永遠存在,對立永遠不息。所以,在面對爭端之時保持沉默,實際上不但不能消除對立,減少隔閡,反而擴大了差異,拒絕了相互理解、表達自我的機會,反而貌似“合”神愈離。

所以我們提倡“和”,但更要包容“不同”,以更開放的姿態進行思想的碰撞。

辯論實際上辯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對錯,而是我們對於事物的一種態度。有幸看過2017年大學生辯論賽。其中的冠軍角逐發生在香港大學與廈門大學之間。那一次的辯論題目是“哲人王”之治好還是“以法治國”好?從古至今,兩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展現。“哲人王”之治雖在當今社會並不推行,可在柏拉圖、孔子等人所描繪的大同世界中似乎也未嘗不可。當人們的道德修養提高,法律對人只是底層約束,而更深層次的則是道德約束。兩者的對比引起的是人們的深思。辯論中即使不能改變對方的立場,但陳述雙方的觀點使思想引起共鳴、使觀念不謀而合不是比沉默更好嗎?

正如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北宋的王安石施行變法,勵精圖治。可這樣一來必定會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貴族元老。於是守舊派大臣代表司馬光便致信王安石,纔有了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一事之說。難道給王安石這封信他就會停止改革嗎?不,不會的。難道王安石回了這封信守舊派就會支持改革嗎?不,也是不會的。所以這場辯論的意義在於何處呢?在於兩方都會更加清楚地理解對方的意圖,皆以民爲本。兩封信都抒發了爲國爲名的一片赤誠之心,這不可謂不令人潸然淚下。更是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就是態度。

所以拒絕做沉默的大多數,辯論不一定能改變事物的本身,但我有我的態度。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gaozhong/gexz/780320.html

  • 標籤: 沉默 沉默的愛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沉默的大多數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沉默的大多數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