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館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精選8篇)作文

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精選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51W 次

篇一: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精選8篇)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土一地系民生,節約集約惠萬家》。

土生萬物,地發千祥,自古以來,土地就是人民的命脈,早在伏羲遠古時代的八卦中,就把天比作父,地比作母,土地崇拜是最普遍的自然崇拜形式之一,幾千年來,人們供奉着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遵循着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的禮節。浩浩蕩蕩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在傳統農業社會裏,還是在近代不斷髮展變革的社會中,人們對作爲安身立命之所的土地,始終抱有感恩和熱情。

當今中國,不到世界十分之一土地養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地矛盾一直十分突出,並且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土地的負荷變得越來越沉重。然而,當大地母親疲態盡顯時,我們仍不知道珍惜與節約,破壞土地的事例一樁樁,一件件出現在我們眼前,工廠排放廢物污染了土地,耕地面臨着水土流失、質量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再放眼城市,高樓林立、街道氣勢恢宏,綠油油的土地正在在悄無聲息的消逝。在嚴峻的現實面前,節約集約用地成爲了我們急需思考的問題。

節約集約用地,正是緩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這不是因迫不得已被資源環境約束而“逼上梁山”的無奈之舉,而是可持續發展的大戰略。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高舉着節約集約用地大旗,承載着打造中國經濟新升級的時代使命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夢想。建設“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美麗中國,國土資源是基礎載體,節約集約用地首當其衝。要最大限度凝聚起全社會節約集約用地的強大力量,廣泛形成節約集約用地的共同意識,節約集約用地不只是一句口號,一項政策,更應該深深融入我們的行動當中。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隴一畝涉及民生。土地的利用與管理深刻的維繫着國之命脈,民之根本,深刻地影響着中國夢的實現,而中國夢不僅是一代人的夢,更是是中華民族子孫後代永遠昌盛繁榮的夢,“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浪費寶貴的土地,節約集約才能真正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愛我們生活的這片熱土,牢牢守住子孫後代生存發展、安邦立國的根基,共建美好家園!

篇二: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小麥歸倉過端午,又恰逢第31個“全國土地日”。我們重溫民爲國基、谷爲民命的道理,領會土生五穀、藏糧於地的真諦,再合適不過。

俗話說:“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根本。我國以不到世界8%的耕地面積養活着佔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38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資源十分短缺,適宜開墾的後備資源也十分有限,高質量耕地資源的稀缺已經成爲制約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生產根本在於耕地,必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係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任何閃失。中外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保護好有限的耕地資源,不僅僅是關係糧食安全的關鍵問題,更是關係民族存亡、文明興衰的重大問題。

“寸土寸金總關國計,一隴一畝承載民生”。5月22日,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山河嗚咽,舉國同悲!袁老傾其一生,爲我國糧食安全、世界糧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送別袁隆平,祭奠袁隆平,記住袁隆平,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是繼續鞏固國家糧食安全,真正實現中國人端牢“中國的碗”!我們要繼續傳承袁老精神,科學求真,腳踏實地,一如既往敬畏科學,用科技力量支撐“中國的碗”;我們要繼續響應國家政策,加強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探索佔補平衡新機制,用耕地紅線築牢“中國的碗”;我們要繼續弘揚傳統美德,樹立居安思危意識,宣傳節約糧食理念,用勤儉節約鞏固“中國的碗”。我輩應繼傳星火,不負先賢望白頭。對袁隆平先生最好的緬懷,就是中國人端牢“中國的碗”。

值此第31個全國土地日到來之際,我呼籲: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感恩土地所贈與的每一寸空間、珍惜土地所生產的每一粒果實,增強耕地憂患意識,樹立愛土惜地理念,要相信“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捍衛自己飯碗的耕地紅線守衛者!

篇三: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並頒佈我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係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爲紀念這一天,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決定,從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頒佈的日期確定爲全國土地日。“土地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一個全國紀念宣傳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爲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今年是我國第26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爲:節約集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是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中關鍵的一點,它是人類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中國的農業問題或者說糧食問題實際上就是土地問題,我國人均糧食產量是加拿大的五分之一,人均棉花產量是美國的三分之一,人均肉類是加拿大的四分之一。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後備資源少。雖然我國現有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僅及世界人均三分之一;耕地面積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證、乾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嚴重的耕地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後備資源2。01億畝,其中可開墾成耕地的僅1。2億畝。考慮生態保護要求,能夠通過後備資源開發補充成爲耕地的土地十分有限。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國的耕地面積比上年度末又淨減少了460。2萬畝,已從18。31億畝減少至18。27億畝。我國目前的人均耕地僅有1。39畝。

我國的土地岌岌可危,人均擁有量正在一點一點的減少。第26個土地日宣傳口號的前三條,第一便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第二條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管好用好土地資源。”第三條:“耕地是我國最爲寶貴的資源,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

由此可見,我國的耕地究竟有多麼重要,我們知道大熊貓的重要性和稀有程度,同樣我國的土地也猶如大熊貓一樣重要和稀有,切實保護耕地,做出實實在在的事。

“民以食爲天。”沒有我們的耕地,就無法種出糧食來給予人民。難以想象,人們若是缺少耕地會怎麼樣。我們的土地是神聖的,“節約集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請大家行動起來吧!

篇四: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2020年初,一場疫情打破了春節的喧囂喜慶。既是年關,又是難關。在這場全球性的災難面前,糧食安全再次進入公衆的視野,越南禁止大米出口、哈薩克斯坦禁止小麥、胡蘿蔔、糖和馬鈴薯出口;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出口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禁會問:疫情會讓中國人沒飯吃嗎?

答案是否定的,由於我國近些年持續穩定的糧食增產成就、充裕的糧食儲備以及國內供應鏈的暢通,中國沒有出現搶購潮。但饒是如此,我們對於糧食安全問題仍不能掉以輕心。

經測算,要維護中國農產品總體供需平衡,大概需要38。5億畝種植面積。而國內種植面積僅有25億畝,這提供了65%的保障。剩下的35%的耕地缺口要怎麼填補呢?這就需要進口。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一大利好就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實行糧食結構優化。因爲地形、地勢、土壤、農業技術等原因,我國種植小麥和水稻成本相對低,種植大豆則成本高。因此,我們大量的進口美國廉價大豆,把原先種植大豆的地方用來種植小麥和水稻。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養活14億中國人的基本盤。

小麥水稻玉米這三大主糧,98%是我們自給自足的,而大豆的進口依賴度接近90%。換言之,我國糧食的高自給率是建立在國際糧食優化配置的基礎之上的。但萬一其他的國家用大豆來鉗制我們呢?糧食問題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大豆是家畜飼料的主要原料。如果大豆進口受到限制,最直接的結果是豬肉價格的上漲,而豬肉價格又事關民生,爲了平抑肉價,我們只有騰出更多的耕地來種植大豆。可是我國種植大豆並不具備優勢,大豆單產比世界平均水平還要低30%。若要生產出進口的數量,更是把整個東北和華北地區的耕地都用上都不夠。如此一來,主糧種植的面積不得不減少,主糧供應就會間接地受到衝擊。

若連吃飽飯都成了問題,又何談發展經濟呢?倉廩實乃天下安。對中國這樣體量的大國,必須滿足自身基本的糧食需求。只有擁有可信的自給能力,進口才是安全的。這個能力就是耕地儲備。耕地是糧食孕育的“溫牀”。呵護耕地資源,全面落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耕地保護制度,推進土地全生命週期管理,就是保護美麗中國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苑也”。土地,是生命的起點,萬物的歸宿,更是維護糧食安全、使人類免受飢餓煎熬的無上法寶!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守住土地,就有糧倉!

篇五: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腳下這片土地,無聲無息又毫無保留地養育着世間萬物,但也正以各種並不樂見的方式向過度索取的人們敲響警鐘。——題記

相依相偎

在那一望無垠的金黃色麥田裏,在那肥沃鬆軟的黝黑色的土壤中生活着一羣快樂的鬆土健將——蚯蚓,它們傾盡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呵護着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綠色的植被與蚯蚓經常不期而遇。它們在溼軟的泥土中翻滾嬉戲,餓了還有富含營養的有機腐質物享用,蚯蚓們就在這奇妙的土地裏一代又一代地生活着……土地也愛極了這些生命,給它們溼度,養分和空間,正如在土層深處也紮下根鬚的參天大樹爲鳥兒提供巢穴,爲人們製造廕庇,老人在土層之上、樹蔭之下敲着棋子;孩子在樹下穿梭嬉鬧;年輕人看着這樣的場景總是露出滿足的微笑……土地與萬物相依相偎,人們爲裸露的土地穿上鬱鬱蔥蔥的外衣,土地給人們奉送出香甜的果實;人們爲土地裝點多樣的植被,土地給人們贈送多彩的地貌,人們和土地,你依偎着我,我依偎這你!

相離相棄

不知何時起蚯蚓一家再也不能在土壤中安生地生活下去,這片土地散發着刺鼻的氣味,鹼漬灼燒着蚯蚓的軀體,污水一遍遍滲透進土壤的深層,摧毀了一棵棵綠色的樹木小草,讓蔥綠遠離了這片土地……蚯蚓一家衝破堅硬的地表想出來透透氣,但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又一座工廠,煙囪一個比一個聳得高,濃煙一股比一股黑,載滿貨物喧囂的車一輛輛絕塵而去……這是哪裏?以前鬱鬱蔥蔥的麥田呢?以前枝葉繁茂的參天大樹呢?還有那慈祥的老人,可愛的孩子呢?這曾經是一片多有生機的耕地啊!可現在卻是一片狼藉!

蚯蚓拖着沉重的身體離開了,它們還可以尋找到新的綠洲,新的土地。可土地呢,她不能離去,也不可能離去!她只能忍氣吞聲地承載這一切,但她再也不能孕育香甜的果實,蔥鬱的綠意,她只留給人們紛揚的沙塵和寸草不生的貧瘠……

人糟踐了土地,土地必將背棄人類!

和諧共處

輾轉了好幾個春天的蚯蚓一家還是念念不忘家鄉的的土地,今年春天,它們終於又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土地,它們發現土地變美了,工廠與濃煙沒了蹤影,綠色的植被散發着香甜的味道,土壤變得鬆軟溼潤,人們還是那麼愜意地圍坐在鬱鬱蔥蔥的大樹下談天說地……原來吃盡苦頭的人們終於懂得珍惜,將土地科學規劃,節約集約使用,從新改良土地,還土地綠裝與清流,讓耕地種滿豐收的糧食,讓人們安居在溫馨的生活小區……土地與人們又可以和諧共處,相偎相依。

蚯蚓一家終於又可以在肥沃鬆軟的土地下安居了。

篇六: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東北大學文法學院的XX,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守護黑土守望明天》。

在我國遼闊的東北平原上,有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它“肥力足、產量高、性狀好”,是共和國最富裕的糧倉寶庫,也是共和國最牢固的發展基石。這就是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爲“耕地中的大熊貓”的東北黑土地。作爲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東北黑土地貢獻了全國1/3的商品糧生產力,是我國糧食安全不折不扣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小時候書上的“北大荒精神”和老人口中的“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是我對這片土地的初印象,而我真正接觸到黑土地和它獨特的人文風情,是在上個月初的一次調研中,我們去了黑龍江農墾趙光農場,在那裏訪問了一位技術人員。交談中,我聽到最多的就是:“要是技術再提升一些就好了”“要是推廣得再廣泛一些就好了”,當得知有企業想用高薪挖走他,卻被他拒絕後,我十分不解地問:“爲什麼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他深情地講到:“本來是打算畢業後留在大城市的,但是家裏老人,也就是老一輩的農場人,勸我說出去讀書可以,多學點知識,最後還是回來爲建設農場服務吧,這裏是纔是我們的根啊。最開始不理解,但是工作了一年又一年,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愛這片土地,捨不得走了。”臨走時,他拉住我們,叮囑道:“有好的技術一定記得通知我啊!”我感慨萬千,土地是人民最原始的信仰,在吃不飽飯的年代,土地就是飯碗;而在當代,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工作者,他們仍傳承着這份信仰,獻完青春獻子孫,守護着這片珍貴的黑土地。

然而,就是這片讓人深愛着的黑土地,由於長期不合理利用和全球氣候變暖等自然因素,正面臨着嚴重的水土流失、有機質下降、生態功能退化問題,昔日肥沃的黑土地正在變“薄”、變“瘦”、變“硬”。有數據顯示,東北黑土正以每年1釐米的速度流失着,而形成這1釐米厚的黑土,卻需要400年的時間。甚至還有喪心病狂之人爲了牟利,“刮地皮”式地盜挖、售賣黑土,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前往黑土區視察,作出“要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的重要指示。“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從中央頂層設計,到具體政策落實,再到保護技術落地,我們已經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的黑土地保護利用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東北熟,天下足。保護黑土地,關係着農民增產增收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更關係着我國的糧食安全。只有保護好黑土地,才能實現未來更好的發展!

一方水土,一方兒女,這片深沉的黑色大地,養育的不僅是生長在這裏的人們,而是全體中華兒女。作爲一個“土地人”,我們更是肩負着黑土地上的家國擔當!讓我們一起關注黑土,保護黑土,爲守護共同的家園,爲我們更好的明天!

篇七: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上海之根,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地處黃浦江上游,有着悠久的歷史底蘊。這裏文化繁榮,人傑地靈,一方江南的水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松江人,生生不息。土地是承載萬物的基石,是孕育生命的搖籃。我生在松江,長在松江,我在家鄉的土地上成長,見證了松江的發展和變化。

我有幸進入了松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徵地部門工作,與松江的土地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對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土地既是一種的具有自然屬性的資源,也是具有重要社會屬性的資源。土地資源包括已經被人類所利用和可預見的未來能被人類利用的土地。當下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日趨緊張,過去的土地結構佈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土地後備資源少等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土地的開發與經營影響深遠,因此,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十分關鍵。作爲規劃資源人,我們在土地開發利用的同時,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爲前提和基礎,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保證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十九大報告爲未來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指明瞭方向、規劃了路線。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深刻領會習總書記講話內涵,將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指示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全心全意地貫徹好、落實好。作爲徵地職能部門,在徵收土地時,必須嚴格遵守珍惜耕地,合理利用土地,保護國家建設用地,有償使用土地,依法徵地等原則,不斷優化土地徵收制度,以此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根本上的改善。

今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法通過,正式施行。其中第35條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用途。永久基本農田必須落實到地塊,納入數據庫嚴格管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一般應當佔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的80%以上,具體比例由國務院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耕地實際情況確定。新的條文將基本農田提升爲永久基本農田,體現了對基本農田嚴格保護的鮮明態度,也是對全民增強保護耕地意識的呼籲,展現了國家耕地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

近幾年,松江區作爲徵地制度改革試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和農村宅基地改革工作試點,在土地制度的發展和創新上持續摸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土地制度的不斷完善,既保護了我們的家鄉,也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松江的日新月異,是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有我們規劃資源人的堅持不懈,也有全區所有幹部羣衆的辛勤汗水。守護家鄉土地不是要一成不變,建設也並不意味着一切另起爐竈,推倒重來。我們必須在嚴格按照現行土地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合理、有序開發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守護家鄉土地,建設美麗家園,我們與你同行。

篇八: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

我出生在兵團土地,這是我生命接觸的第一樂園。那時候,父母忙碌不停,將我寄養在爺爺家。爺爺是土生土長的農民,時而出去幹些活。他就在田間地頭找乾淨點、陰涼的草叢,鋪上柔軟的棉布毯子,把還在襁褓的我放在裏面。大地爲席,藍天爲帳,雲彩爲夢,我總是興奮的不得了,抓起泥就往嘴裏吃。爺爺總是笑笑,然後打掉我的手說:“孩子這個不能吃”,我就傻呵呵的笑。

慢慢地我長大了,水泥板代替了前院的土地,有的種上了嬌豔的花朵,公路那邊也種上了整齊的白樺樹。環境美了起來,路上的車越來越多,商店也越來越多,可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了。如果往日你早晨去上學也許還會遇到幾個晨練的小夥子,但現在沒影兒,都幹嘛去了呢?玩手機,上網了,不得不說這也方便了許多。隔壁王大媽腿不好,這下直接叫外賣了。去一趟外地也不麻煩了,打車或開自己車去了。公園的那顆大柳樹也消失了,建了一個噴水池。夜晚也不是單調的黑了,霓虹燈的光充斥了整條街道。

然而,今年迎來了夏天的第一場“雪”,楊絮早飄完了,等到“雪”落下時,人們都跑回家了。外面遠方,一羣“黃蜂”緊追“蝴蝶”從邊境壓過來,近了,更近了。數不清的黃沙籠罩整個天空,飛沙走礫,塑料袋在空中不斷起舞,一會東,一會西。關上門窗,聽着沙子不斷撞擊着窗戶,那聲音像極了惡魔的咆哮,中間夾雜着白樺樹梢斷裂的聲音。

等一切都停了,一切都靜了,原本綠色滿布的院子裏,也只有幾根藤蔓淒涼的躺在地上,院子裏的花也只有幾多搖搖欲墜掛在枝頭。不過外面比這更好看了,一簇簇塑料袋形成了花朵,這兒有一堆,那兒有一堆,地上去了一層鵝絨般的柔軟的地毯,款式是“地膜”,白樺樹的枝丫塞滿了公路,車也走不動了,樹枝砸碎了車窗。天空中灰塵的味道讓人發現這是一場沙塵暴。

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沐浴陽光,自由自在的呼吸,幸福快樂的生活。孰不知,人類對土地的豪奪,對資源的不斷開發,造成了自然災害頻繁降臨,像我國不是這兒發生旱澇,便是那兒出現沙塵暴,無一不是耕地不斷減少,植被不斷破壞所造成的。

就在不久前,內地發生了泥石流,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拯救妻子、女兒,無奈只能救一個。一個是陪伴多年的妻子,一個是疼愛無比的女兒,試問又是誰願意拋棄家庭一員呢?一場災難的到臨,有多少個幸福家庭從此陰陽兩隔?

這時候你還在認爲,丟了一個垃圾而已,無需計較嗎?你還在認爲,我就折斷一根小樹苗而已嗎,無需小題大做麼?如果每個人都這樣認爲,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面臨親人離世或流離失所。風景總是悅人養眼的,嬌豔的花朵,蔥鬱的樹木,無不是土地給予了它的生機盎然。我們在欣賞時,勿忘了大地母親給予了營養的乳汁,我們纔能有一份寧靜,不然留下的只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殘景了。

今年是第26個全國土地日,爲了明天的幸福與美滿,我們作爲地球的一份子應管管自己的手,綠色出行,減少土地污染,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土地啊,故鄉!我眷戀的故鄉,應讓這捧厚土,變得溫暖和親切。縱使科技發展和環境變化也不能取代它的美。我們應用自己的愛和力量澆灌它,去保護每一寸故地,因爲這是我們熱愛的最美好的家園。

本文地址:https://www.xiezuoguan.com/chuzhong/zkxz/1349173.html

  • 標籤: 精選 徵文 土地 全國2作文2017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精選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年全國土地日徵文(精選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寫作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